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二节教案设计(附课题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第一部分教学目标分解《二力平衡》教学目标双项表说明:1.学习要求分为三部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分为了解、理解、掌握;过程与方法:指的是具有观察、描述、归纳和分析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包括反映、体验、领悟。
2.检测方法分为口头检测和书面检测;检测题型包括:A.填空、B选择、C做图、D实验与探究、E计算与运用。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设计关于教材分析与处理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分为力的平衡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它的应用三部分。
本节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首先,本章前两节已学习了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为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
其次,本节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后面学习摩擦力和浮力等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也做好了思路和方法上的准备。
再次,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今后研究问题奠定了能力基础。
因此,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重点难点的确立(1)重点:二力平衡条件是学生进行力与运动关系分析的基础,所以二力平衡条件是重点。
(2)难点:力的平衡概念的建立是难点;由于初中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处于萌芽状态,对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的分析、判断能力比较弱,所以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本节的难点。
区别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也是一个小的难点。
(三)、教材前后联系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又是力学中的重点之一。
力的概念和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为学生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而二力平衡的学习是学生探究摩擦力、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浮力、压强知识的重要基础,更为高中学习多力平衡以及力矩的平衡做铺垫,所以,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关于教学过程设计(一)、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观察,热衷于动手实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a.调查生活中运用二力平衡原理的物体或现象,撰写一篇小调查报告。
b.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解决一道关于二力平衡的实际问题。
3.思考题:
a.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某个条件,那么这个物体将处于什么状态?
b.请举例说明力的合成与分解在二力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要求:
1.完成作业时,要求书写规范,表达清晰,逻辑严密。
1.关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巩固和提升。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已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他们对力的概念、作用效果等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二力平衡这一部分,可能会对平衡条件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
a.生活中哪些物体或现象可以看作是二力平衡的例子?
b.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c.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际应用有哪些?
2.学生讨论:在小组内,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
3.教师指导:在各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2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2.完成教材第8章第2节后的习题1、2、3,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每道题的解题思路。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二力平衡条件中的“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这两个条件。要求实验步骤清晰,数据记录准确,并分析实验结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实验器材,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二力平衡条件。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并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3.各小组汇报实验成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心得。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实验中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500字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二力平衡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基本概念:讲解二力平衡的定义,阐述二力平衡的条件。
3.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验证二力平衡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知识应用: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二力平衡条件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谈谈自己对二力平衡现象的理解和体会。
3.教师强调二力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意识。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二力平衡知识,并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二力平衡知识点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2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优秀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实践活动,如观察身边的平衡现象,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3.提醒学生及时总结课堂所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及其应用,并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为他们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作业小结:教师布置了富有实践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同时,提醒学生及时总结课堂所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培养学生运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平衡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二力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二力平衡的原理。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教学法。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注重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通过举例讲解、互动提问等方式,让他们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逐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则引导他们进行拓展思考,例如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平衡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关注他们的课后实践。通过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八章 第2节-二力平衡 教案
第2节二力平衡1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个平衡力时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2.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由浅入深的科学方法3.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团队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条件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教学难点】二力平衡的应用【教学准备】教师用:多媒体学生准备:小桌、小车、两个滑轮、钩码、细绳、线路板、硬纸卡片【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图片中静止的体操运动员和匀速上升的热气球,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总结学生的猜想,指导学生探究根据实验结论按图示的装置(硬纸卡片旋转一定角度)用手使纸片静止。
纸片会上升或转动一定角度最后进一步总结出二力平衡还需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解题。
的水平推力推课桌,课桌没有动,则课桌受到的阻力多大?.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运动状态【板书设计】第二节二力平衡一、平衡力和平衡状态二、二力平衡概念1.二力平衡概念2.二力平衡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探究活动[课题] 实验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教学反思】一、案例中的“亮点”1、这节课采用了“自主—互动—反馈”三段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让教师、学生、课程等频繁互动,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学互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交流意识和能力。
2、本节课由“牛顿第一定律”入手,通过分析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生活中有许多受到力也保持了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一矛盾的出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教案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二力平衡。
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3、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条件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由浅入深的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2、通过探究与交流,是学生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力学的知识,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以及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通过对生活中的情景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受力时也可以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进而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概念。
学生会从力的三要素角度进行猜想,两个力平衡需要满足的条件,这时学生很容易猜想两个力需要作用在同一个作用点;通过再次举例,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观看视频,让学生发现二力平衡的前提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进而引出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并初步区别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主要不同点,突破学生的思维误区,实现知识的建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自己总结归纳出二力平衡条件,教师通过微课使学生知道在任意方向上的两个力满足这四个条件都可以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重点:二力平衡条件关键: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过程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教学用具:小车、带滑轮的木板、木块、钩码、细线、带滑轮的圆盘、轻质纸片、剪刀【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神舟遨太空,举国心相牵,从着陆场到飞控中心,从北京到全国,这一夜,亿万颗心与三位航天员一起跳动,“飞船调姿”“轨道分离”“制动开始”“推进舱分离”“再入大气层”……..如图所示为神舟十号发射前静置在发射架上的图片,你知道此时它受哪几个力的作用,它们有什么关系吗?二、相关知识链接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也可以改变物体的.2.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
3.地球表面及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的作用,重力用符号表示,重力的大小为,重力的方向。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第2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难点力的平衡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教学用具长木板(带2个滑轮)、小车、钩码、线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a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b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2、引入新课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但是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并非都不受力。
(例如:悬挂的电灯、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而有受力的物体,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
(例如:用力踢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为什么有些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有些却不能?这些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有什么联系呢?3、力的平衡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
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
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
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否则这几个力就不能平衡。
4、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1)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课本图8、2—2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小车受两个拉力。
A、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小车不能保持静止。
物体将向较大的力的方向加速运动。
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B、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小车也不能保持静止。
物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C、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小车也不能保持静止。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2节《二力平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8.2 二力平衡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2、知道二力平衡的意义3、记住二力平衡的条件4、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1、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建立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2、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三、教具:滑轮、钩码、细绳、纸板四、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回顾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板书:不受力——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生活中你发现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吗?(请学生例举一些)提问:他们受到力的作用吗?学生回答:受到力的作用。
(请学生说出受到了哪些力?)提问:牛顿第一定律说不受力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在现实中物体受了力仍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板书:受力——静止或或匀速直线运动)这是怎么会事?你想得通吗?(二)新课教学原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理想状况下,而在现实中我们把物体受了力仍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所受力称为平衡力。
(板书)现在请大家说出你身边的平衡力。
(学生先讨论,后抽学生回答)平衡力中二力平衡是最基础的,既物体受到二个力的作用而平衡,我们先研究二力平衡,即: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1、做一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师前期准备:实验器材、活动记录单。
)(投影:“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提供的器材,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第一步:设计探究物体平衡时二力的大小关系。
第二步:设计探究物体平衡时二力的方向关系。
第三步:设计探究物体平衡时二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2024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二力平衡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二力平衡的基本原理。
9.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10.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伦理。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实验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我在教学中尝试将实验操作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二力平衡的原理。例如,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桥梁平衡实验,让学生探讨桥梁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
2.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将增加课堂上的动手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此外,我还计划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实验室或企业,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我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际应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同时,我会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二力平衡的基本概念。二力平衡是指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详细解释概念)二力平衡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二力平衡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2节 二力平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二力平衡》【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3、结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或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4、通过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5、通过对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通过对比“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评价设计】(1).通过问题1、2、3、4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5、6、7、8、1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问题9、10检测目标4的达成。
(4).通过问题12、13、14、15检测目标3的达成。
(5).通过问题12、13、14、15检测目标5的达成。
(6)通过问题16检测目标6的达成。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再设置问题,引发深入的思考)(一)、复习提问:问题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思考以下问题:问题2、如果将手上托的课本松开,书将落到地上,为什么?问题3、我手上托的课本受到什么力的作用?画出受力示意图。
问题4、凡是静止的物体就不受力吗?凡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不受力吗?举例说明。
(三)教师总结:象这样,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板书课题)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转化成操作性强的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思考、交流,学会教学内容。
)问题5、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说明(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电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2节二力平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会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关系||,进一步体会力与运动的密切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2.在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本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对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展开的||。
它为后面学习测量摩擦力、浮力等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由“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两部分内容组成||。
教学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关键是让学生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是本专题教学的难点||,突破它的关键是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
三、教学策略学生在本章中已经学习了力、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内容||,了解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力的关系||,这些内容为学习本节内容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教学时从观察实际现象切入||,引导学生归纳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进而引申到讨论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接着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二力平衡时力的三要素应满足的条件||。
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结论||,请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究||。
最后引导学生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车、棉线、钩码、滑轮、铁架台||。
五、教学过程。
那么这二者之间新课教学(30分钟)(一)二力平衡上面的现象中潜水艇和飞船||,两者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书本和电灯都处于静止状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8.2二力平衡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8.2二力平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主要讲述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二力平衡的定义: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 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掌握二力平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二力平衡的定义和条件,能够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如荡秋千、走钢丝等,引发学生对平衡的思考。
2. 理论讲解:通过挂图和模型,讲解二力平衡的定义和条件,使学生明确二力平衡的概念。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平衡现象,如提水、举重等,让学生理解二力平衡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实验演示:进行二力平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验证二力平衡的条件。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二力平衡的题目,让学生当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二力平衡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二力平衡条件:1.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2. 大小相等3. 方向相反4.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应用:1. 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2. 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为10N,向东,另一个力为10N,向西,求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
2. 题目: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向东的力和一个向南的力,两个力的大小均为15N,求物体的运动状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教案设计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3.会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4.区别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
5.初步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难点:1、二力平衡的应用2、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学情分析:力学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是力学中的重点之一,本节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后面学习浮力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也做好了思路和方法上的准备。
因此,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教学过程:师:请说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生:……师:但是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在受力的情况下,物体有时也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如桌面上静止的课本,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虽然它们受到力,却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师:静止在天花板上的吊扇,受到力的作用了吗?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吗?生:……师: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课题引入: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是平衡的,叫做二力平衡。
如果要使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平衡,这两个力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一、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我们称这两个力为一对平衡力。
判断:下图中哪一幅图中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引导学生分析有关问题三、合力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和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师:一对平衡力的合力是多少呢?生:0N。
问: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所受的合力为多少?如果已知人和伞所受的总重力为1000N,你能说出阻力的大小和方向吗?四、比较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初二物理下册第8章第2节二力平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211114377
初二物理下册第8章第2节二力平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211114377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艺1.依据生活阅历看法平衡力战争衡形状的概念,会判别物体遭到的力能否为平衡力。
2.会应用二力平衡知识剖析处置实践效果。
〔二〕进程与方法1.阅历探求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进程,归结、总结得出结论。
2.经过看法平衡力战争衡形状关系,进一步体会力与运动的亲密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参与实验活动,培育先生积极参与自动与迷信探求实际的思想和相互配合的协作肉体。
2.在用二力平衡知识剖析处置实践效果进程中,体会物理与生活的亲密联络。
二、教学重难点本专题是在先生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经过对坚持运动形状和匀速直线运动形状的物体停止受力剖析展开的。
它为前面学习测量摩擦力、浮力等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由〝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条件的运用〞两局部外容组成。
教学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关键是让先生阅历探求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进程。
二力平衡条件的运用是本专题教学的难点,打破它的关键是经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观察与剖析,引导先生归结、总结、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
三、教学战略先生在本章中曾经学习了力、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内容,了解物体运动形状改动与力的关系,这些内容为学习本节内容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教学时从观察实践现象切入,引导先生归结出物体处于运动形状或匀速直线运动形状时遭到两个力的作用,进而引申到讨论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接着经过自主探求得出二力平衡时力的三要素应满足的条件。
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结论,请先生自己停止实验探求。
最后引导先生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四、教学资源预备多媒体课件、小车、棉线、钩码、滑轮、铁架台。
新课教学〔30分钟〕〔一〕二力平衡下面的现象中潜水艇和飞船,两者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形状;而书本和电灯都处于运动形状。
引导先生归结什么是平衡形状?什么是二力平衡?思索:是不是一个物体遭到两个力的作用,就一定会处于运动形状或做匀速运动形状呢?也就是说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呢?演示:用手拉着钩码减速往上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一、教学内容1. 二力平衡的定义: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 平衡状态: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平衡条件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掌握二力平衡条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二力平衡的定义,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条件的记忆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平衡现象,如荡秋千的人、走钢丝的人等,引发学生对平衡的思考。
2. 概念讲解:通过挂图和模型,引导学生认识二力平衡的定义和条件。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拉车、提水等,让学生理解二力平衡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实验验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二力平衡的条件,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5.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二力平衡的定义2. 二力平衡的条件3. 二力平衡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并说明理由。
(1)一个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
(2)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自行车。
(3)一个正在荡秋千的小孩。
2. 答案:(1)处于平衡状态,因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处于平衡状态,因为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不处于平衡状态,因为受到的力不平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验验证,使学生掌握了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的第2节,主要讲述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二力平衡的定义: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这两个力能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两个力就是平衡力。
2. 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 二力平衡的应用:通过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计算物体的质量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二力平衡的定义和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二力平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二力平衡的定义和条件。
难点: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以及如何运用二力平衡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一辆悬挂在天平上的物体,提问学生天平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2. 知识讲解:讲解二力平衡的定义和条件,通过示例和图示使学生清晰理解。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例,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并解释原因。
5. 应用拓展:让学生思考二力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骑行时的平衡、建筑物的稳定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二力平衡1. 定义: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这两个力能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两个力就是平衡力。
2. 条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并解释原因。
(1) 一本书静止在桌子上。
(2) 一辆自行车在平坦的道路上匀速行驶。
(3) 一块砖悬挂在绳子上,绳子的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 教案
教案: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一、教学内容1. 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 学会使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分析实际问题。
3. 掌握二力平衡的判定方法,能够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判定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二力平衡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运用,以及二力平衡的判定方法。
2.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判定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细线、钩码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感受二力平衡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判定方法。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二力平衡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判定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几个关于二力平衡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判定方法来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二力平衡概念:……条件:……判定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那么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 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如果作用在不同的直线上,那么物体一定不处于平衡状态。
(2)计算题: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为8N,方向水平向右,另一个力为6N,方向水平向左。
求物体的运动状态。
2. 作业答案:(1)判断题答案:a. 正确b. 错误,因为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直线上,无法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计算题答案: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 第2节《二力平衡》省优获奖教案 新人教版
二力平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二力平衡概念,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⑵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⑶会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得出二力平衡条件,进一步体会研究多个因素问题的科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的观察、探索、领略科学探索方法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材分析重点二力平衡条件难点理解惯性的概念。
教学方法本课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主,结合问题法、演示法、启发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
教具细棉线、小车、钩码、带有滑轮木板等。
学法指导实验引入(产生疑问)→设计实验→学生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拓展应用(产生新疑问)。
教学过程导入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二段,观察图8.2-1。
引出课题:二力平衡新授板书:1、平衡状态、平衡力、几个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概念。
师:(以以上的两个实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平衡状态,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力叫平衡力。
如果物体受几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叫做几个力平衡。
什么叫二力平衡呢?师: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呢?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生:思考、讨论演示(图8.2-3实验):(先介绍实验装置、研究对象和实验目的)小车受两个拉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师:小车受两个拉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呢?生:(观察、分析、讨论)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师:(引导)物体受两个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即与二力的大小、方向有关,与二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有关。
为了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与某一个因素有关,常采用什么科学探究方法呢?生:控制变量法师:怎样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与二力大小有关、与二力方向有关、与二力是否有同一直线上有关呢?生:(设计实验)①用手按住小车不动,保持二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二力大小不等,放手后,观察小车是否保持静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二节二力平衡1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2.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3.会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应用科学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教学难点】知道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车,托盘,钩码学生准备:○1复习回顾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2课前预习,了解分组实验的内容,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1师生共同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思考:凡是静止的物体就不受力吗?一切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就不受力了吗?可以举例说明:比如教室里的电灯,课桌上的书本,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为什么这些物体受力了还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可以画出力的示意图加以说明,比如:悬挂在教室里的电灯的受力示意图。
回顾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探究二力平衡分析:教室里的电灯,课桌上的书本,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都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虽然它们都受到力的作用,但却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思考并回答这些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知道什么状态是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的条件分组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先根据实验需要组装好实验器材: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两侧挂好拖盘,然后向挂在两端的托盘力加砝码。
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1.使两个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相等;2.使两个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3.保持两个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
4.在3步之后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
把实验条件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并且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结果,总结二力平衡需要的条件。
木块的受力大小木块的方向木块受力在同一直线木块是否平衡不相等相同否否相等相反是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分组实验,按照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实验,并且记好实验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应用请画出图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
1.静止悬挂的电灯。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匀速运动的拖车。
找同学到黑板画出以上五条的受力示意图,教师点评。
学生板演或者在练习本上画力的示意图。
【板书设计】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和平衡力平衡状态2.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共线、反响、等大 3.二力平衡的应用 画出力的示意图1.整个教案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对物理知识学习兴趣的培养,以牛顿第一定律的复习引入课题,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内容,能够做到循序渐进,符号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
2.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形象直接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去探究二力平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所受力为平衡力衡的条件,学习积极性较高,通过画平衡状态的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学生可以做到既动手又动脑,这样会收到比较好的课堂效果。
二、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分组实验之前,要给学生说明实验室的使用规则和安全事项,实验之前要先进行预习,这样在做实验的时候才能够有针对性,知道自己的实验目的,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合理进行猜想,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学生做分组实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指点,及时帮助实验有困难的学生。
附件1【课堂检测】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A.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C.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D.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2.图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3.重80牛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阻力是12牛,要使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所需的水平拉力是()A.12牛; B.68牛; C.80牛; D.92牛.4.如图,小雨用水平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雨推汽车的力等于汽车受到的阻力B.小雨推汽车的力小于汽车受到的阻力C.小雨推汽车的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汽车队地面的压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5.如图2所示,若悬绳A和弹簧秤B的重力不计重物为C,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A对B的拉力与B对C的拉力;B.B对A的拉力与A对B的拉力;C.A对B的拉力与C对B的拉力;D.B对C的拉力与C对B的拉力.6.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个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A.一定不是平衡力; B.一定是平衡力;C.可能是平衡力;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B.物体如果有外力作用,不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C.两个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D.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它受到的力一定不平衡.8.一只茶杯静止在桌面上,它在________的作用下保持______状态,我们就说__________.9.作用在________的两个力,如果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力就是__________的.10.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质量为0.2千克,受到____力的作用,大小为____牛,方向是_______,此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同时书还受到____力的作用,大小是______牛,方向是_______,此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11.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货物匀速上升,货物受到____力和____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和_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12.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3千克的金属球,球静止不动,画出金属球的受力图.参考答案:1.C 2.D 3.A 4.A 5.C 6.A 7.D 8.重力和支持力静止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9.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平衡力 10. 重力 1.96 竖直向下地球支持力 1.96 竖直向上桌面平衡力 11.重力拉力地球吊绳彼此平衡G=29.4N12.附件2【课后作业】1、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B.木箱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D.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为一对平衡力.2.用49牛的水平力把质量是1.5千克的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上,这时木块对墙的压力是()A.50.5牛;B.49牛;C.63.7牛;D.14.7牛.3.一个物体受到均为30牛的一对平衡力作用而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同时突然减小到20牛,则物体()A.速度减小;B.按减小后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C.仍按原来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D.停止运动.4.如图所示,用手竖直捏住物理课本,手和课本都在空中静止。
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手对课本的压力和课本对手的压力B.课本的重力与手对课本的压力C.课本的重力与手对课本的摩擦力D.课本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课本的摩擦力5.如图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
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D.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6.空中匀速下降的两只降落伞,其总质量相等。
甲的速度是3m/s,乙的速度是5m/s,所受阻力F甲、F乙之比是A.3:5B.2:5C.5:3D.1:1 7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讲台桌不受摩擦力B.推力与讲台桌的重力大小相等C.推力小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D.推力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大小相等8.下图中的A、B、C、D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小球受到平衡力作用是:9.(2分)在图中,平板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随平板车一起运动的木箱A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10.如图所示,物体A正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A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10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