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理解性默写PPT

合集下载

高考理解性默写《劝学》课件

高考理解性默写《劝学》课件
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劝学》的作者及背景 • 《劝学》的主要内容 • 《劝学》中的名言警句 • 《劝学》的现代意义 • 《劝学》的默写练习
01
《劝学》的作者及 背景
荀子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又称荀卿、孙卿,战国时期 赵国人,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 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知识名言警句二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 舍,金石可镂。
知识名言警句三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
知识名言警句四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 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
功。
关于思考的名言警句
思考名言警句一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
思考名言警句二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 所学也。
思考名言警句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思考名言警句四
行成于思,毁于随。
01
《劝学》的现代意 义
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重视基础教育
荀子强调学习要从小抓起,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现代教育应重视基础教育,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倡全面教育
荀子认为学习应该全面,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道 德、礼仪等方面的培养,现代教育应提倡全面教育,注重 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注重自我价值
荀子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个人成长应该注重发掘自己的潜力 、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我价值。
对社会发展的启示
提倡文化传承
荀子认为学习是为了传承文化, 社会发展也需要文化的传承和创 新,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0.1《劝学》课件(共20张PPT).ppt

10.1《劝学》课件(共20张PPT).ppt

正面 设喻
反面 设喻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积累
(对比)
坚持 (对比)
专一 (对比)
小结
是什么: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为什么
改变自己
学习的作用——弥 补不足
积累
怎么样:学习的方法、态度 恒心 专心
比喻论证 道理明白 具体生动 深入浅出
· 假:
·1.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动词,借助,利用) ·2.人多以书假余(动词,借) ·3.乃悟前狼假寐(动词,假装)
骐骥:良 马 驽马:劣 马 驾:马行走一天的路程 舍:停止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刻 而:连词,表假设 镂 :雕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爪牙:爪子和牙齿 之 :定语后置标志词 上:方位名词作状语 向 上 用 :因 为 一:数词活用为形容词,专一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
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 家、文学家。他虽然属于先秦儒家学派,但 是受到各家学说的影响,成为先秦诸子流派 中的集大成者。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 性是恶的,但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 人性,所以他特别强调学习。
解题
>解题:劝学,“劝”为何意?
> 劝,勉励。这个字统领全篇, 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 力学习的文章。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
高之博见也。
而:表修饰 须臾:片刻 所学:所十动词(学)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 也: 句末语气词 跂 :踮起脚后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 者彰。 见者远:远处的人也能看见 也:句中停顿 疾:劲疾 而 :表转折

劝学师说理解性默写

劝学师说理解性默写

• 6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
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

。”
• 7《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
无关的两句是:“


• 8、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
人很远,“
”;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


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
自己不足的道理。
• 6.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
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 7.《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 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
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
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
是: ,
;,

•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
• 11.“

”,通过“木”于
“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
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 1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
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1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
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
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 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新高考语文必背72篇《劝学》+课件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新高考语文必背72篇《劝学》+课件

主题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作者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 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充分深刻地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 法、态度,劝导人们要以正确的心态和方法去学习、提倡虚心请教, 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从而提高品位境界,改 变品性才智,修身养德,完善自我。
文言知识汇总
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天性(
绝(横渡)
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他们)善
生(通“性”,资质,禀赋) 于借助外物罢了。
原文追踪复习
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不积小
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那么(他
而(表并列,并且,而且) 就会)见识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原文追踪复习
吾尝终日而( )思矣,不如须臾之( )所学也;吾尝( )跂( )
而( )望矣,不如登高之( )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 )
见者远;顺风而( )呼,声非加疾(
)也,而闻者彰( )。
而(表修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5、荀子在《劝学》中,用“冰寒于水”的比喻,说明客观事物经
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和提高的三句是: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6、荀子在《劝学》中,用“以木为轮”的比喻,说明学习对于人的巨大改造作
用的三句是:“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
中规)
7、荀子《劝学》中说将直木烤成符合圆规的曲度,“
),功在不舍。
兴(起)

《劝学》理解性默写(精品)

《劝学》理解性默写(精品)
16、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 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 足的句子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7、“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 水为之,,而寒于水 ”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
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与韩愈的“是 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 想一致。 18、“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和《老子》 中说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道理相同,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 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9、“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 金石可镂”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 学习贵在坚持。
7、 “君子生非异也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
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 为“ 善假于物也 ”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 己不足的道理。
8、“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强 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以雕刻为喻,强调学
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 会有所成就。
《劝学》
理解性默写
1、“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 无以成江海 ”从反面设喻,说明如果不注重 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强调学习重在 积累。 2、“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助描“风雨”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3、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 达到“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的境界。
23、“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是说水的不 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24、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 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 相反的例证是:“ 蟹六跪而二螯 ,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2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 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 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理解性默写《劝学》(附答案)

理解性默写《劝学》(附答案)

稳固练习
• 4.荀子的?劝学?中,“__故__不__积__跬__步,__无_以__至__千__里
〞这两句从反面说明要想远达千里之外的地方,就 必须一步一步地积累。
• 5.荀子的?劝学?中,“____君__子__生__非__异__也__,_,
__善__假__于__物__也__。__〞这一结论,说的是君子之所以
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 物来好好学习。
• 6.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
__吾__尝__终__日__而__思__矣__,__〞不的如比须照臾,之从所其学亲身也体。验中
揭示这样一个道理:空想不如学习。
稳固练习
• 7.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举木材经过墨绳 量过并加工能取直和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会 变锋利这两个事例来打比方,目的是为了说明
又用积“_水__成__渊__,__蛟,龙__生__焉____〞这一例作了补充。
“君__子__博__学__而__日__参__省__乎__己_,,_那__么__知__明__而__行__无__过__ 〞矣这。一做人的道理。 • 8.荀子的?劝学?中,“__锲__而__舍__之,,__朽__木__不__折_。
〞这两句从反面论证了做事情要有锲而不舍的坚 持精神。
• 9.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
的重要性。
• 11.荀子的?劝学?中,“__不__积__小__流,,__无__以___成__江_〞海。
这两句从反面揭示了江海之大是由涓涓细流会聚而成 的道理,通过此例论证积累的重要性。
• 12.古人在举例论证的时候往往比较喜欢把“山〞与 “水〞并列使用,荀子的?劝学?一文也不例外,作者 为了论证积累对学习的重要性,在举完“山〞的例子后,

劝学理解性默写

劝学理解性默写

《荀子•劝学》知识拓展一、这篇课文是《荀子•劝学》的节选,段落之间有很多删减。

为了加深巩固大家对课文内容和结构的理解,我们选出了四小部分,大家试着为他们找回各自的位置。

1.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吴国、越国、东夷、北貉这些南方和东北边地部落的人,刚出生的时候,哭声相同,长大后,风俗习惯就不同了,这是教育使他们这样的。

)2.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苕。

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所以,没有埋头专注的志向,就没有显著的成绩;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没有显赫的成就。

走入歧途的人到不了目的地,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不能被容忍。

眼睛不能同时看两处而把东西看清,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把它们都听清)4.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布谷鸟宿在桑树上,养育七只小鸟,喂小鸟时,早晨从上开始,依次往下喂,晚上从下开始,依次往上喂,平均不走样,天天如此。

那些善人君子呀,行为、举止、仪态始终如一。

行为、举止、仪态始终不走样,心像打结一样,不会散开,专心致志。

——《诗经•曹风•尸鸠》《劝学》理解性默写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3、《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正面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4、《劝学》中“”,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劝学》ppt课件31张

《劝学》ppt课件31张

课堂小测
1.(2022年新高考Ⅰ卷)《荀子·劝学》中
“ 驽马十驾 , 功在不舍”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
必须持之以恒。
2.(2020年天津卷)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
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
“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 也
3.(2020年新课标Ⅱ卷)《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
正面设喻 反面设喻
学习要积累 (对比)
学习要坚持 (对比)
学习要专一 (对比)
总结全文
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 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运用比喻和 对比 论证方法给我”们阐述了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 方面内容,反复阐明了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不是天生的,而 是由学习取得,并从中指出了学习的正确方法与 态度是 积累 、 坚持 、 专一 。全文以生活中常见事物和事理作 比,论证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生动活泼,说服力强。
《荀子》是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 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特点】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绵密,善用比喻。
荀子思想
孟子
荀子
宇宙观
孟子心目中的“天”是万物的主宰,并且有判别
荀子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也没有判断是 非的能力,只是一个自然的现象,与人事无
义理、是非的能力。
“ 故木受绳则直 , 金就砺则利 ”这一结论,突出学习的重 要8引.意出《义要荀。 广子泛·学劝习学不》断中省,察以而“成君 参君子 省子的博 乎结学己论而,日强,调则矣了知学习明的而意行义无。”过为喻,
(对比) 学习要专一
总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 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 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 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 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 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劝学》ppt课件

《劝学》ppt课件
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 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转折
2、修饰

3、承接 4、假设
5、并列
6、因果
于①:从 于②:而比:连词,表于转:折介词,比,表比较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 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 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表递进 2.而④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连词,表转折
⑤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连词,表因果 或承接
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连词,表假设
⑦蟹六跪而.二螯 连词,表并列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动词的使动用法
第3段 疏通文意
所字结构,学习的收获
曾经 表修饰 片刻;一会儿
提起脚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
表转折
登欲结强久高果盖,假之暴弥声不博彰露音归见:得宏:也想更大。长要加登期掩明清高盖显借楚而坏。用招事,借,的助不臂真,归非相利还加,用长。也,而见者到远达;顺风而呼船,桨声
第二段
(1)“青”胜于“蓝”
比 (2)“冰”寒于“水” 喻 论 (3)“木”輮为“轮” 证
(4)木受绳则直 (5)金就砺则利
提升自我
任何人通过发愤学
习,都能进步,甚
比喻 至超越自我
论证
改变自我

《劝学》理解性默写

《劝学》理解性默写

《劝学》理解性默写1.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学习作用时用了五个比喻,先用“,;,”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强调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2.韩愈《师说》中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警喻说:“,;,。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5.“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积累就有大收获,固荀子说“,,。

”6.荀子在《劝学》中用蟹作喻强调学习必须专一的句子是“,,。

”7.荀子《劝学》中的“,”二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8.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9.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了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风雨”来抒发感情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1.《劝学》中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的比喻句是:,,。

,,。

12.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

13. 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

14. 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15.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劝学》全视角理解性默写

《劝学》全视角理解性默写

【作品原文】《劝学》荀子①君子(有学问修养的人)曰:学不可以已(停止)。

②青,取(提取)之于(从)蓝,而青于(比)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比)水。

木直中(合乎)绳,车柔(róu,古通“揉”,使东西弯曲)以为(把……做成)轮,其曲中规(圆规)。

虽有(通“又”,再次)槁(gǎo,枯干)暴(pù,通“曝”,晒干),不复挺(直)者,车柔(动词用作名词,指用火熨使物弯曲这道工序。

)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用墨线量过)则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金(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lì,粗磨刀石)则利(锋利),君子博学(广泛地学习)而(表递进)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参省(检查)乎已,则知(通“智”,智慧)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表修饰)思矣,不如须臾(yú)(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跂(qǐ,古通“企”,踮起)而望矣,不如登高(形容词做名词,高处)之博见(见得广)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大,强)也,而闻者彰(zhāng,明显,显著)。

假(凭借)舆(yú,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马者,非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走得快)足也,而(表转折)致千里;假(凭借,利用)舟楫者,非能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也,而绝(横渡)江河(长江与黄河)。

君子生(通“性”,资质,天赋)非异也,善假于(向)物也。

④积(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汇积)水成渊,蛟(jiāo,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洪水的龙)龙生焉;积(积累)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成(养成)德,而(表因果)神明自得,圣心备(具备)焉。

故不积跬(kuǐ,半步)步(等同于今天的两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动词作名词,水流),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成江海。

骐(q í,有青黑色纹理的马)骥(jì,好马)一跃,不能十步(名词性短语用作动词性短语,跨出十步);驽(nú,劣马,走不快的马)马十驾,功在不舍(舍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
以恒,用好马与劣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 十驾,功在不舍。
是: “ ,
, 。”


20、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
20.如果不持之以恒,即使容易做到的事情也
不舍,金石可镂。
要借助车马,一样可以轻松到达远 非能水也,而

绝江河
“2020/4/7


8
14.“
”是说君子的天
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
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 14、君子生非 异也,善假于

。”说明了利用 物也。
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 • 15、积土成山,
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一块木头即使直到“
”程度,用一种火烤
的方法也会使其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
5、 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
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
明事2020物/4/7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1 :
6.“

,”通过“木”于
“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
“青, 取之于蓝 , 而青于蓝”外
还有
冰,


也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
过前人的思想。
4、一块木头即使直到“

程202度0/4/7,用一种火烤的方法也会使其发
6
5.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 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
• 5、虽有槁暴,不
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 复挺者,輮使之
提升就要不断积累的句子是
“2020/4/7

9
18.《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 • 18、故不积跬步,
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的句子
是:


无以至千里;不 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
19.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 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 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
到自己就“
,”即 臂非加长也,
使原本的肢体没发生任何改变,也 而见者远;
会有好的效果


• 11、顺风而呼,
。”
声非加疾也,
• 11、《劝学》中说声音借助风力会 而闻者彰。
增强传播效果,听的人自然也听得 • 12、假舆马者,
清晰
非利足也,而


。”
, 致千里;
• 《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说虽然脚力不佳,但只 • 13、假舟楫者,
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矣,不如须臾之
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 所学也;
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 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9、吾尝跂而望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
9、即使极力眺望远方,也不如借助地势 的改变来拓宽视野
也。
“2020/4/7

。”荀子
7
• 10、《劝学》中说想要别人快速找 • 10、登高而招,
句子是:




。”
20.如果不持之以恒,即使容易做到的事情也不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

;反
之则会取得成功

。”
21、“

,”却能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
二螯,然 “

。”形成
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2020/4/7
5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 • 1、学不可以已。
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然也。

。”
• 6、故木受绳则直,
6.“

,”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
金就砺则利,
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 来的状况。 7.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 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7、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


。”
• 8、吾尝终日而思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 青,

。”与韩愈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劝学》中除“青, 取之于蓝 , 而青于蓝”外还有
冰,

。也表达出学生可以超
要善于借助外力提升自己。
10、《劝学》中说想要别人快速找到自己就

,”即使原本的肢体没发生任何改变,
也会2020有/4/7好的效果“

。2 ”
11、《劝学》中说声音借助风力会增强传播效果,听的人
自然也听得清晰



。”
12.《劝学》中说虽然脚力不佳,但只要借助车马,一样
可以轻松到达远方



。”
13、《劝学》中以“借船渡水”为喻说明善于凭借外物来
改变原来的状况。
7.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
己的两个句子是:“

。”
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
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9、即使极力眺望远方,也不如借助地势的改变来拓宽视
野“

。”荀子用这两句话说明
《劝学》篇中的“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 • 2、取之于蓝,而 青于蓝;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 青,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3、水为之,而寒 于水。
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 4、木直中绳。輮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劝学》中除
以为轮,其曲中 规。
达到目标的句子是



。”
14.“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
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 2020/4/7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 3
16、《赤壁赋》中写到“舞幽壑之潜蛟”蛟龙
非深渊不潜,因此《劝学》以蛟龙生渊为喻,
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17、《劝学》中点明人要实现自己境界的提升
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 中则用
风雨兴焉;


;”• 16、积水成渊,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6、《赤壁赋》中写到“舞幽壑之潜蛟”
蛟龙生焉;
蛟龙非深渊不潜,因此《劝学》以蛟龙
生渊为喻,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17、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
圣心备焉。
17、《劝学》中点明人要实现自己境界的
就要不断积累的句子是“


。”
18.《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
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
句子是:




2020/4/7
4
19.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
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
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好马与劣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