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书报告
《菊与刀》读书报告
汇报人:XXX
一、研究日本
• 目的:日本人的脾气最捉摸不透,弄清日本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研究方法:利用图书文献,分析历史事件以及统计资料,并从日本的文字宣传或口头宣传的词句,
以及请教曾在日本生活过的西方人士,日本丰硕的文献,以及在日本居住过的许多西方优秀的观 察家。(当时由于两国正在交战,无法进行实地调查) • “双面人”:刀与菊,两者都是一幅绘画的组成部分。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 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 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观感,但当 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所征服。他们的军队受到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 • 日本人自己撰写了许多不同寻常的自我记录,强烈描写自我的冲动,既写他们的生活琐事,他们 的全球扩张计划,但他们的描绘也会略去一些重要事情,那些习而不察的事情。
三、负 恩
• 在日本,所谓“义”就是确认自己在各人相互有恩的巨大网络中所处的地位,既包括对祖先, 也包括对同时代的人。负恩使人非常容易动怒,也使日本人肩负巨大的责任。
• “恩”这个词有许多用法,其中有一个意思是共通的,就是承受的负担,债务,重负。一个人接 受土辈、上级的恩,如果不是从上辈、上级或者至少是从同辈受恩,那就使接受者有一种不快 的自卑感。日本人说“我受某人之恩”,就等于说“我对某人负有义务”,并且把这位债主,施 恩者称作“恩人”。“记恩”,也可以是一种真诚相待的流露。“恩”意味着对所欠恩情的回 报,从而就有爱的意思,但其本义是负债。
政治方面:
明治维新
1868年,倒幕实力取得胜利,宣告王政复古,“双重统治”结束。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读罢《菊与刀》,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杂陈。
这本书对于日本文化的剖析,真的是太深刻、太独到了。
作者笔下的日本,就像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谜团。
一方面,他们追求极致的优雅和美感,就像那盛开的菊花,娇艳而迷人;另一方面,他们又有着如刀一般的坚韧和决绝,冷酷而无情。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提到的日本人对于“义理”和“人情”的看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觉得这两者有时候很难分得特别清楚,但是在日本人那里,却有着严格的界限和标准。
比如说,一个人可能会因为觉得对某人负有“义理”,而做出一些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看过的一部日本电影,里面的男主角为了报答曾经帮助过他的老大,哪怕知道那是违法犯罪的事情,也毫不犹豫地去做,只因为他觉得那是他必须履行的“义理”。
还有日本人对于“耻感文化”的重视。
他们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如果做了什么让自己觉得羞耻的事情,那简直是天大的灾难。
这让我想到了我认识的一个日本朋友。
有一次我们一起出去玩,她不小心在众人面前摔倒了,当时她的脸瞬间就红透了,之后的好几天都闷闷不乐,总觉得自己出了大丑。
再说日本人对于等级制度的尊崇,那真的是到了一种让我们难以理解的程度。
在家里,长辈有着绝对的权威;在公司,上司的话就是圣旨。
这种等级分明的观念,渗透到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曾经在日本的一家公司实习过一段时间,那时候我就发现,下属对上司说话都是毕恭毕敬,甚至点头哈腰的,而且绝对不敢反驳上司的意见。
书中还提到了日本人对于战争的看法,这也是让我感触颇深的一点。
他们认为战争是一种必要的手段,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目标和荣誉。
这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和平、正义的战争观念完全不同。
这让我想起了历史上日本的侵略行为,他们那种疯狂和残忍,或许正是源于这种扭曲的战争观念。
不过,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在想,我们不能仅仅通过一本书就完全定义一个国家和民族。
就像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一次错误,就否定他的全部。
菊与刀读书报告
《菊与刀》读书报告雍青纳么西南民族大学民研院民俗2013级130303042214 《菊与刀》是由美国人类女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
从未到过日本的本尼迪克特通过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并将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认为运用文化模式理论,通过对日本人个体样本的归纳研究而得出的模式,可以用来验证和解释个体的行为。
通过对文本、影视、和同战俘的对话,比较美国人和日本人的价值观,研究得出日本人具有双重性格和“耻感文化”的文化特征,因此得出日本会投降以及美国不能用对付德国的方法对付日本的结论。
对于一个从未到过日本的人类学家而言,能够研究得如此细致缜密,实在是不容易,而且这些结论到如今都还能发挥其作用,足以证明《菊与刀》的价值。
一、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说“最孤立的细小行为,彼此之间也有某些系统性的联系。
我十分重视数以百计的单项行为如何构成一个总体模式。
”1关注日本1 《菊与刀》本尼迪克特,吕万和译本。
人生活中的琐碎细节,才能从中了解隐藏其后的决定。
文章在美日两大文化比较的整体眼光下,通过对等级制度、“恩”与“报恩”、义理与人情、耻感文化、修养和育儿方式等的考察,从结构上深入探讨了日本人的价值体系,分析了日本人的外部行为及深藏于其行为之中的思考方法,得出日本人的各类文化模式,及其与美国等国的“罪感文化”完全不同的“耻感文化”。
二、等级制度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人的一切都是以“各得其所,各安其份”等级制为基准的。
从家庭开始到整个社会的严格等级制都是自上而下的严密系统,将每个人都纳入其中,以共同忠诚的名义要求人们服从,具有强大的约束力,日本人在其秩序下遵循其中规则不反抗。
为揭示日本人生活方式极端的原因,本尼迪克特用大量文字对日本文化、日本社会具体论述,涉及了恩、义务、情意、人情等概念,这些概念深入描述了对日本人在等级制意识笼罩下的道德伦理体系,等级制已深入日本人骨髓。
读《菊与刀》有感社会学民族读后感5篇
读《菊与刀》有感社会学民族读后感5篇第一篇:读《菊与刀》有感社会学民族读后感读《菊与刀》有感摘要:日本是一个有着显著特色的民族,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性格,《菊与刀》使我了解了日本得各种文化,透视了日本人的各个方面的特点,本文从作者本妮迪克特的学术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两方面来谈我的读后感。
关键字:菊与刀、读后感、研究方法、民族性格《菊与刀》是二战临近结束时1944年本妮迪克特为美国政府写的一份有关日本的报告。
这是一本反映日本民族性格的经典的人类学文化著作或是社会学著作,我总结我看书的历程和《菊与刀》的精彩内容我收获了许多真正属于自己的宝贵东西。
从大一开始有许多老师推荐我们读《菊与刀》,历史老师,社会学老师,人类学老师都对此本书给予非常高度的评价,由此大一我就开始拜读了本妮迪克特这本被经典之书,以前是因为好奇心粗略地浏览了一下,目的只是想了解一下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荣获经典称号,这次我是出于探究日本民族性格和探究本书的精华的双重目的精读,收获比较多,终于明白了《菊与刀》的经典和价值,也领悟了经典是需要多次品读,如果一眼就看穿这只能算是通俗,谈不上学术谈不上经典。
一、人类学家必须有发展研究日常琐事的技术《菊与刀》给我最大的震撼和启示不是其研究成果深刻的准确的把握了日本人的民性,不是为美国军事外交提供了正确的决策指导,而是本妮迪克特的研究方法、研究理念。
“人类学家必须对人们习以为常的各种生活习惯仔细研究”,“没有任何差异是不能理解的”,从这些话中启示我要学会去分析思考生活中的琐事,要重视细节,要明白在生活中的每一个习惯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举止背后都有故事,都体现了一定的东西,没有任何差异是不能理解的,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肯定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肯定是由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心理特征等造成的,这种差异并不因为它小就无关紧要,就不需要重视。
本尼迪克特绝对日常琐事的研究是极有天赋的,也是极其重视的,这是我急需从作者身上学习的最为宝贵的经验——对任何事物都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有足够的重视。
菊与刀 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菊与刀》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所著的一部著名著作,该书主要讨论了日本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在书中,作者以菊花和刀这两个象征性的物品来比喻日本文化的柔和与美国文化的锐利,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不同特点,揭示了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
本书首先通过对日本传统文化的介绍,揭示了日本文化中的一些重要特点,比如对自然的崇拜、尊重传统、注重礼仪等。
作者通过对日本文化的深入研究,发现了日本文化中一些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日本文化在世界上独具魅力。
在书中,作者还通过对日本历史和社会结构的分析,揭示了日本文化中的一些深层次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通过对日本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的观察,作者发现了日本文化中的一些独特之处,比如对权威的尊重、对集体利益的重视等。
这些特点使得日本文化在世界上独具一格,成为了世界上独特的文化现象。
在书中,作者还对日本文化中的一些重要符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如菊花和刀。
菊花在日本文化中被视为一种高贵的象征,代表着纯洁、高雅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而刀则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代表着勇气、荣誉和忠诚。
通过对这些符号的分析,作者揭示了日本文化中的一些深层次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使得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菊与刀》的阅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
日本文化中所蕴含的那种对自然的崇拜、尊重传统、注重礼仪等特点,使得日本文化在世界上独具魅力。
通过对日本文化中的一些重要符号的分析,我对日本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通过对《菊与刀》的阅读,我还对日本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不同特点,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我对两种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通过对两种文化的比较,我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使得我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菊与刀读书报告
菊与刀读书报告《菊与刀》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理查茨于1944年出版的一本著作。
该书以日本日常与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日本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与社会结构。
本报告将从几个方面对《菊与刀》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理查茨通过对日本文化中的「恢复关系」和「冷淡关系」进行了深入解读。
在日本社会中,人际关系非常重要,他们注重维持和恢复人际关系的平衡。
这种关系的性质十分微妙,充满了细致的礼节。
而与之相对的是「冷淡关系」,即日本人与外界的冷漠与淡漠。
这种性格特点在日本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通过对这两种关系进行对比和分析,理查茨揭示了日本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社交和人际关系模式。
其次,理查茨对日本文化中的等级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日本文化中,等级观念深深根植于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中。
他们将自己置于一个明确的等级体系中,并在个人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严格遵守这种等级制度。
这种等级观念和行为习惯与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存在巨大的区别。
理查茨的研究揭示了这种等级观念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性,并为了解日本社会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外,理查茨还对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羞耻感」和「自我意识」进行了研究。
在日本文化中,羞耻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情感,是人们对自己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期望的评判标准之一。
自我意识则是日本人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意识。
这两个概念在日本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社会角色的塑造。
最后,理查茨还对日本文化中的「群体意识」进行了深入研究。
日本文化中的群体意识强调个人与群体的利益相统一,个人应当服从群体的整体利益。
群体意识在日本社会中起到了调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作用,也是日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总之,《菊与刀》是一本关于日本文化的深度研究之作。
通过对日本文化中的关系、等级制度、羞耻感、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等方面进行分析,理查茨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元且复杂的日本社会与文化图景。
这本书不仅让我们对东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帮助我们拓宽了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在翻开《菊与刀》这本书之前,我对日本这个国度的认知,就像隔着一层朦胧的纱,模糊又充满了各种猜测。
然而,当我真正深入其中,却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矛盾与独特魅力的世界。
作者对日本文化的剖析,让我看到了一个既崇尚礼仪、追求美感,又有着极端武士道精神和强烈等级观念的民族。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部日本电影,里面的场景和人物,仿佛就是书中所描述的那些特点的生动展现。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身着传统和服的女子。
她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充满了优雅和礼仪。
那和服上精美的图案,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她走路时轻盈的步伐,微微低头的谦逊姿态,让人感受到日本文化中对女性举止的严格规范。
在一个庭院的场景中,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地上的光影斑驳。
女主角静静地坐在那里,面前是一盆盛开的菊花。
她凝视着菊花,眼神中流露出的那种欣赏和敬畏,让我明白了日本人对于美的追求。
那不仅仅是对花朵外表的喜爱,更是对菊花所代表的那种高洁、淡雅品质的向往。
但与此同时,电影中也展现了日本文化中残酷的一面。
一场武士之间的决斗,在狭窄的街道上展开。
双方眼神中的决绝和冷酷,手中的刀剑闪烁着寒光。
那种为了荣誉不惜牺牲生命的决绝,让人不寒而栗。
这就像书中所说的“刀”的精神,代表着日本文化中的刚烈、好斗和决绝。
与那优雅的“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奇妙地共存于这个民族的性格之中。
回想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日本产品的接触,从精细的电子产品到精致的动漫周边,无不体现着他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这是不是也源于他们文化中那种对完美的执着呢?就像制作一把刀,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达到锋利无比的境界。
再想想日本的传统建筑,简洁而富有韵味。
那些木质的结构,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屋内的布置,每一个物件的摆放都有着特定的规矩和意义。
这是不是也是等级观念在生活中的一种体现呢?读《菊与刀》的过程中,我还不断地联想到自己曾经接触过的日本美食。
寿司,那一片片精心制作的鱼肉和米饭的组合,色彩鲜艳,口感丰富。
菊与刀 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菊与刀》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是一部关于日本文化与社会结构的经典著作。
本书以精湛的笔触描绘了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深刻地揭示了日本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对于理解日本文化和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菊与刀》的阅读,我深刻感受到了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对自己的文化认知产生了新的思考。
本书首先对日本文化的传统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了日本人对于传统礼仪、家族观念和荣誉感的重视。
作者通过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描绘,使我对日本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深受日本人对传统的尊重和珍视所感动,也对自己所处的现代社会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产生了反思。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常常被忽视,而日本人却能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让我深感敬佩。
另一方面,本书也对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日本人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作者对日本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冲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了日本人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文化冲突和身份认同的困惑。
通过对这些冲突的描述,我对日本社会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文化冲突所带来的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菊与刀》的阅读,我对日本文化和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本书不仅是一部描绘日本文化与社会的优秀著作,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人类学作品。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对日本文化和社会的认知得到了拓展,也对自己的文化认知产生了新的思考。
我相信,《菊与刀》会对更多的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引发更多人对日本文化和社会的思考与探索。
中小学优选作文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菊与刀读书报告1000字(精选3篇)
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菊与刀读书报告1000字(精选3篇)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以“菊”和“刀”来象征物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菊”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士道的象征,这二者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温和又好斗,爱美又黩武,下面是我为大家我整理的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菊与刀读书报告1000字(精选3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1题目的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刀”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体现,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特质中的矛盾,原文是这样描述的。
“日本人生性及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不屑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慈爱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其他人自己行为的观感,但你们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征服。
他们的士兵受到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
”文章从战争中的日本人开始讲述到从日本的政治等级制度,和文化中的“恩情”“义理”的伦理。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生动第二章“战争中的日本人”与第十章“道德困境”。
我最先抓住了战争中的日本人的典型的性格体现,他们对上皇狂热的崇敬,天皇就是一切,是所有日本人的崇敬的中心,是高于宗教的一种信仰。
有意思的是,顽固战斗到最后的日军战俘,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是按照天皇圣意行事的,对他们来说,“参加战争是为天皇效力的表现,是在天皇指引下的圣神光荣行为”。
而反对这场战争和反对日本对外侵略计划的日本人,同样把他们追求的信仰归功于天皇陛下的引导。
他们坚信并强调天皇“从一开始就是反对战争的,并且是自由派的信仰者”“天皇陛下只是让东条(东条英机,日本陆军大将)欺骗了”。
战争中的日本军队十分强调精神的作用,他们非常坚信精神力量能够大胜负于物质力量。
他们从一开始就明白美国是一个军事实力强大的,但他们可以在报纸上说“如果我们害怕图表那表格就不会与敌人开站,那些丰富资源并不是敌人用来准备战争的。
菊与刀读后感500字通用5篇
菊与刀读后感500字通用5篇读后感是我们对书籍内容的感悟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道理和精髓,每次写读后感都是一个让我们展示语言表达能力的舞台,需要用心表达,以下是网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菊与刀读后感500字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菊与刀读后感500字篇1我偶尔也会从一些书籍上了解,看到一些犹太人在曾经遭受到的苦难,但看了《安妮日记》之后,我更加体会到了犹太人那曾经铭心刻骨的痛,就如同当时可恶的日鬼子侵略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的痛,痛入骨髓。
这本书是从一位少女:安妮的角度出发的,写了一位少女对当时德国法西斯侵略犹太人的看法、悲愤和无能为力,还有自己以及自己家庭在这一事情是的遭遇。
事情是这样的:安妮本来和爸爸皮姆,妈妈和姐姐玛格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还有莱丝、月波等朋友,虽然和家人、朋友有时候也是会闹矛盾的,但一般时候还是会相处的很快乐。
但是,渐渐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开始迫害犹太人,开始不可避免的种族歧视。
外头的风声越来越紧,安妮一家没办法,只好放弃家中的一切和小猫莫耶,躲进了位于爸爸单位的秘密后屋,开始了逃亡生活。
跟弗兰克一家一起躲进秘密后屋,跟弗兰克一家一起躲进秘密后屋的还有范达恩一家,后来又来了牙医迪塞尔。
但是秘密后屋之间的人与人相处并不好,饭菜难以下咽,衣服破破烂烂,环境恶劣,让所有人的脾气都不好。
但是安妮一直乐观,直到最后秘密后屋的人都被抓了去……安妮在这么一个恶劣的环境下依然乐观,坚持“写信”给日记本姬蒂,乐观面对生活与艰苦,而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为什么不呢?当然,当她被抓去的那一刻让所有人都心痛不已。
现在,让我们祝福犹太人吧,请他们忘掉痛苦,重拾未来!菊与刀读后感500字篇2如果你要是问我世界上什么是最珍贵的东西,我不会回答:钻石、宝石,我一定会不假思索、二话不说的选择:时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时间是不会等人的,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是无价之宝,是用什么都换不回来的东西,所以一定要珍惜今日,不要什么事情都推到明日。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菊与刀》是美国文化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在二战后对日本文化的研究成果,它不仅是一部关于日本文化的研究著作,更是一部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在《菊与刀》中,本尼迪克特首先对日本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和分析。
她指出,日本文化在很多方面与西方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比如在价值观念、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方面。
其中最为重要的差异之一就是“羞辱观念”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自我”在日本文化中的相对弱化。
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由,而在日本文化中,集体主义更为突出,人们更注重羞辱观念,更愿意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日本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上,也深刻影响着日本社会的组织和运作方式。
在本尼迪克特的研究中,她还对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元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武士道精神、茶道、花道等。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展现了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深刻地反映了日本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以及日本社会的运作规律。
除了对日本文化的深入研究,本尼迪克特还对日本在二战期间的表现进行了分析。
她指出,日本在战争中表现出的极端残忍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本尼迪克特看来,日本人在战争中表现出的这种精神,既是日本文化的产物,也是日本文化对个体的塑造和影响的结果。
通过对这一点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日本在战争中的表现,以及日本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通过对《菊与刀》的阅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在这本书中,本尼迪克特不仅对日本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更通过对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所带来的影响。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籍,通过对日本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对比,揭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书中通过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描绘,展现了日本人的独特性和传统价值观。
菊花作为日本的国花,象征着纯洁和高贵,体现了日本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而刀则代表了武士精神和忠诚,体现了日本人对勇气和荣誉的追求。
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与此同时,书中也对美国文化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美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与日本的集体主义和传统价值观有着明显的不同。
通过对这两种文化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碰撞,以及如何在这种冲突中寻找共同点和和解之道。
在阅读《菊与刀》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反思了自己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作为一个专业读者,我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和多样性,以及在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传统价值观。
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我们可以更好地融入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
总的来说,读完《菊与刀》让我受益良多,不仅增加了对日本文化和美国文化的了解,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希望通过不断地阅读和学习,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交流,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菊与刀》读后感2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是作者本尼迪克特从对战争的看法,讲到明治维新,再分述日本人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一直到修养和孩子怎样受教育。
对于家庭关系、精神信仰进行对比,如西方和日本人对于健康、物质、战争宣传、家族关系等的不同观念。
作者身为外国人,虽然对于日本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的,但是对于日本的研究极具洞见性,作为对日本民族的特性的把握与参考,依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整本书中,我认为作者对于日本的耻感文化尤其值得我们深思。
日本的道德观基于耻感文化,它不同于
西方的罪感文化“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其发展人的良心的社会”,它指的是“公认的道德标准借助于外部强制力来发展人的良心的社会”。
在耻感文化中,“人们的善行依靠外部力量推动所形成。
”也就是说这种文化中的人非常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怎么议论,不太在意事物本质的是非,只是看重它们给自己带来的羞耻感,罪行没有暴露,那么就不必羞耻。
因此,日本人也极度在意自己的名誉,害怕失败被侮辱,我想这也是日本社会自杀现象普遍的根源。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切腹自尽其实是一种用来洗刷污名,或是保留维护自己尊严的一种方式。
要了解日本文化,《菊与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但是通过这本书去完全了解日本还是不足够的。
读书笔记《菊与刀》[推荐5篇]
读书笔记《菊与刀》[推荐5篇]第一篇:读书笔记《菊与刀》“日本人生性好斗又谦恭温和,崇奉军国主义的穷兵黩武却又同时具有耽美特征,桀骜不驯而又彬彬有礼,冥顽不灵又顺从灵活,忠诚守信时又出尔反尔,勇敢而怯懦,保守而尚新,如此这般……”——《菊与刀》露丝·本尼迪克特戏说日本:一只跳出井底的青蛙——耻感与傲慢并存日本,一个出自小小岛国的民族,能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掀起如此巨大的风浪,搅得整个环太平洋乃至整个世界天翻地覆,也正因文这出“表现”,让诸多人对日本的审视乱了阵脚。
露丝·本尼迪克特出于战后美国对日本管理的需要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对日本国民的特性说的很是详尽,也让世人认识到了日本与欧美价值观等的不同。
但即便是对“义理”、“自杀”这样重要的日本专属标签的缘由也交代不是很清楚,也就是日本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统,如同上述文中对日本人矛盾特性的种种描述,看似日本人很好地调和了对立的性格特质,但日本“波浪式”的历史事实证明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不可否认大和魂意蕴出一个伟大的民族,具有东方人诸般良好品质,即便是在今天“日本制造”也是很受欢迎的。
然后先天不足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又给其劣根性提供了土壤,谦卑和自大交互成了日本千年可笑而又可耻的历史:我们眼中的日本最早在中国出现是几千年前的史书上,当然是以“夷”、“倭” 的身份出现的,要说起与中国的渊源那就得从隋朝讲起。
也不知道日本岛上的猴子什么时候变成了人,总之他们从树上下来以后就发现自己竟然是“世界”的主人(因为那个世界实在太小了),蹦跶了些年,也不知道哪个不要命的人乘船渡过了日本海,才开始知道原来自己只是水中的一个小点。
日本皇帝“君临天下”久了自然就感觉不可一世了,开始给中国,也就是当时的隋朝写信,信的抬头就是“日出国皇帝致日落国皇帝”,好家伙自己是比这边早几秒钟看见太阳就如此称呼自己,那收信人是谁呢?也不是个善主,正是“赫赫有名”的隋炀帝。
这还得了天朝的威严由来已久,赶紧回信骂了一顿。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菊与刀》是美国文化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日本文化和社会进行的深入研究的成果。
书中详细描述了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种种特点,深刻揭示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通过对比日本和美国文化的差异,本尼迪克特提出了许多观点和见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本尼迪克特在书中提到了日本人的“羞耻文化”和美国人的“罪恶文化”之间的差异。
日本人更注重社会的羞耻感,而美国人更注重个人的罪恶感。
这种差异导致了日本人对于自己的行为更加谨慎和在意他人的看法,而美国人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和个人权利。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上,也反映在两国的法律制度和社会规范中。
其次,本尼迪克特在书中对日本的礼仪和礼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她指出,日本人非常重视礼仪和礼节,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体现出来。
比如,在日本的商务交往中,人们会非常注重礼貌和尊重,而在美国则更加注重效率和结果。
这种差异导致了两国在商务交往中的沟通方式和谈判方式的差异,也反映了两国人的不同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
另外,本尼迪克特还对日本的家庭观念和教育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她指出,日本人非常重视家庭的和睦和孝道,家庭在日本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在美国,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更受到重视,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
这种差异也导致了两国在教育制度和家庭观念上的差异,以及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的差异。
通过对《菊与刀》的阅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日本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本尼迪克特的研究方法和观点非常独到,她通过对比两国文化的差异,揭示了两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使我对日本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相互理解和尊重,才能够实现文化的共存和共荣。
因此,我对于跨文化交流和文化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菊花与刀》读后感(精选9篇)
《菊花与刀》读后感《菊花与刀》读后感(精选9篇)《菊花与刀》读后感篇1菊花代表皇权、谦和、隐逸,而刀象征着日本的武士刀精神,代表武力、好斗,而这矛盾的二者恰恰代表了日本人的性格,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令日本成为了一个令所有学者都费解的民族。
曾有一段时间迷醉于日本文化,极为痴迷地赞叹日本茶道中蕴含的深意、淡然的技巧,还有那日本建筑沉寂、古典、稍纵即逝的美感,以及日本文学中隐晦细腻、境界唯美的表达。
这一种痴迷正如我之前对埃及的念想,尼罗河上夕阳笼罩的埃及,在太阳神拉的照耀下,时光永恒地停留在金字塔的尖端。
那是单纯从灵魂深处传来的,对文化的渴求和震撼。
对日本有所了解,是通过李兆忠的《暧昧的日本人》和《东瀛过客》,而喜爱日本却因各种精美的文学作品,如川端康成《雪国》、《叶隐闻书》、《阴阳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心中始终存在一个疑问,为何那个固守过去、传承经典的日本可以如此毫无芥蒂地接受现代文明,同时又可固守原有的传统,这令人总是禁不住想要堆出“虽然……但是……”这样的句式,这个答案唯有我在看了历史的那部堪称经典的著作时才得到了解决,它就是由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所着的《菊花与刀》。
当时作者受到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针对二战后美国到底该如何处置日本,日本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民族,做出一份出色的报告,作者果不负重任,虽然她的一生从未到过日本,但却能从各种文献和战俘的口述中还原出日本人性格的本质,甚至连日本人都对这本书对他们的了解程度不住地赞叹,成为了解日本文化的公认最佳读本,至今畅销不衰。
《菊花与刀》由日本人矛盾的本性、岛国的特性引出,深刻地探讨了这种矛盾性格在日本社会、军事、文化、政治各种现象的体现,从而揭露了日本人那些“奇怪”行为的本质。
书中介绍了日本人的道德观、情感圈、自我修养、儿童教育等,其行文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日本人的特点正如文中所说“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崇美、既蛮横又有礼、既刻板又善变、既保守又易于接受新的方式。
《菊与刀》读后感(通用5篇)
《菊与刀》读后感《菊与刀》读后感(通用5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菊与刀》读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菊与刀》读后感1今天完整读完了《菊与刀》。
加入了读书群以后的确对我读书有督促作用。
看到这个月没有倡议每个人交书目和读书笔记,不过我还是打算完成一下作业。
书的附录有关这本书的学界评论说到:“综观各种评论,大体可以说: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角度评论者对此书评价很高,从哲学、历史学角度评论者则有根本性的质疑和困惑。
撇开具体问题不说,就根本性质疑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文化人类学这个新兴学科的看法问题。
实际情况表明: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民族、文化问题日益突出,文化人类学日益发展。
《菊与刀》这本书也一直畅销。
在日本,有统计说:这本书的日译本自1948年出版后至1996年,48年间重印超过100次,印数超过230万册,如按日本人口平均,40多人就拥有一册。
在美国,《领袖周刊》有文章把这本书列为领袖必读的100本名著中的第71本。
”一个从未到过日本的美国女学者,为了当时二战后美国社会研究日本的需要,根据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和访谈战俘以及在美国的日裔写成了这样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令人赞叹!日本和我们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一直想好好了解和学习日本,小时候最初有关日本比较深刻的印象大概来自《血疑》,后来还有一部当时电视上播的日剧我记不住名字了,好像是说一个女孩没有听力但是却打乒乓球的,而记不清是不是同一部剧,有个女孩练习钢琴,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经常练的一首曲子是肖邦的《革命》,那似乎是对我钢琴曲的启蒙,我第一个喜欢的音乐家也是肖邦。
后来看了几部日本的文学作品,村上春树——抱歉对他的小说却印象不深,我印象稍微更深一些的是渡边淳一的几本书。
这些年工作的原因当然对日本的经济、科技、社会管理,包括文化根基的兴趣与日俱增,今年初终于第一次到了日本。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很久之前便听说过《菊与刀》这本书,只听名字就让人觉得,将素雅优美的菊花与杀伐冷冰的刀具放在一起会是一种奇妙的组合,不免心生疑虑,而看过书之后再细细品味,原来不管是菊还是刀,都是日本。
菊,静谧与美好;刀,征服与杀戮。
看起来完全矛盾不相干的两件事物结合在一起,象征了日本这个民族的文化就是处处充满了矛盾的。
日本人是谦恭有礼的,也是野蛮粗暴的,是因循守旧的,也是善于学习的。
书中提出,想要真正了解日本文化,要站在日本人的角度上来思考,这样才能摘掉有色眼镜,更加理性客观的得出公正可信的结论。
书中介绍了从封建时代一直被推崇至今的等级制度,不论是家庭中,社会上还是政治上,所有的人都井然有序的恪守着这种等级制度这在日本文化中被称为“忠”与“孝”。
而这种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也恰恰是日本发起战争的借口。
在书中我了解到一些我不曾熟知的内容,其中就包括了日本的天皇制度。
天皇在日本的等级制度中扮演着特殊的地位。
封建王朝中皇帝都是世袭制,天皇也不例外。
然而在千百年来的历史中,不论是一代一代的幕府将军还是资本时代的首相换了又换,天皇从来没有被推翻,因为从某种角度上看,天皇是日本人真正的精神领袖。
这种爱戴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介于宗教和民俗之间的信仰。
从书中不难看出,在日本人的信仰体系下,名誉高于一切如果一个人愿意牺牲自己的财产甚至生命来维护自己的名誉,那么他一定是值得尊敬的。
在这种观念的潜移默化中也折射出他们对于生命的态度,他们对于生命是带有漠视甚至冷漠在其中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表面上看起来谦恭有礼的日本人,在战争中却那么残暴可怖,犯下种种触目惊心,反人类的暴行。
正如作者鲁斯·本尼迪克特所说,无论一个人的行为或者观点多么怪异,他感知与思考的方式都是与个人经历息息相关的。
日本独特的矛盾的民族性格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造就了日本特殊的民族文化。
合上《菊与刀》,我与日本仿佛像老友一样说了明天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菊与刀》的读书报告作者介绍: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美国女人类学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需要根据日本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
于是,本尼迪克特在1944年受命于美国政府,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调查了战时拘禁在美国的日本人,同时也收集了大量有关日本的文艺学术作品,完成了报告,并做出推断: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以直接的方式统治日本;美国需要保存并运用日本原有的政府机构。
在战争结束后,她的预见和建议得到了证实和采纳。
她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英国文学,1919年前往哥伦比亚大学从事人类学研究,师从于二战前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弗兰茨·博厄斯,她于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 of Culture,1934年)一书,1940年完成《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一书,批判种族歧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其中对日本的研究——《菊与刀》一书的贡献最大。
二战结束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
二.相关名著(相关名著依次写出:书名、作者、年份、出版社)1、《一日江户人》、杉浦日向子、2015.5、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内容简介:生动靠谱的江户穿越指南,图步江户,领略东京的前世今生。
2、《战后日本》、陈杰、2015.10、陕西人民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从1945年日本战败开始,梳理了战后日本发展的历史。
同为东亚文化圈内的国家,一样走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中日两国有太多的经验值得彼此借鉴,当下备受国人追捧的“日本制造”使得日本再次成为一个热门的词汇。
日本何以从战后一个国力衰弱贫瘠的国家,在七十年的时间中,从废墟中崛起。
从本书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3、《日本历史的谜底:藏在地形里的秘密》、竹村公太郎、2015.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内容简介:作者数十年地形与气象相关领域工作的思考结晶,是从地形、气象、基础设施的角度出发,对日本历史作出的全新解释,或是深入说明,或是推翻成说,或是揭开悬而未决的谜底,同时也准备接受来自历史学家的挑战。
德川家康如何建都江户,德川幕府的复仇史,江户的建设史,日本的近代化变革史,京都、奈良、大阪、福冈的城市特色,在书中都可以找到前所未有的分析和结论。
4、《日本史》、(美)霍尔、2013.7、商务印书馆内容简介:约翰·惠特尼·霍尔编著的《日本史》是一部自前陶文化直到本世纪60年代的日本通史。
原书1968年以德文出版,列入《费舍世界历史丛书》。
经过大幅度修订后,1970年出了英文版,列入《三角洲世界历史丛书》,几十年来重印多次。
英文版问世当年,即由尾锅辉彦教授译为日文。
日译本的后记说,《日本史》虽采通史形式,但不像教科书那样网罗一切。
名词术语较日本高校教科书为少,而深度可与日本所出多达20多卷的通史相匹敌,甚至有超过的内容。
本书长于比较考察与历史联系现实,文字亦优美可读。
5、《日本史》、坂本太郎、2008.6、中国社会出版社内容简介:讲述了从神话时代到现在的日本历史,解读了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日本历史上种种冲突产生的由来。
6、《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内藤湖南、2015.5、商务印书馆内容简介:从文化形成看日本历史,深度剖析日本。
7、《家徽里的日本史》、INDEX、2015.6、世界图书出版社内容简介:讲述日本历史上各大家族家徽形成原因及其象征,以及各个家族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
8、《源氏风物集》、河添房江、2015.7、新星出版社内容简介:陶瓷、琉璃、绫罗、薰物……日本王朝奢侈品,尽在《源氏风物集》。
9、《古事记》、安万侣、2015.8、上海人民出版社内容简介:日本首部文学典籍。
民族神话源始,瑰丽堪比《山海经》。
(周作人经典译本)10、《昼行灯闲话》、李长声、2015.8、译林出版社内容简介:“文化知日”趣谈日本百态。
本学期阅读完三.相关论文(相关论文依次写出:名称、作者、刊物名、期号)1、浅析《菊与刀》中的日本文化、唐敏、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10(第20期)【摘要】《菊与刀》是研究日本人国民性格及日本文化的经典之作。
介绍了该书的创作缘起,概括性的阐述了该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探讨《菊与刀》所反映出的日本文化,认为《菊与刀》为人们了解日本和日本文化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资料与素材,并深刻揭示了日本民族的耻感文化与双重性格文化。
2、《菊与刀》再考、范晓辉、时代教育、2008.4【摘要】《菊与刀》一书经历了60多年仍然不断在各国以不同语言版本重印,它的确是一本了解日本的优秀书籍,但就现在看来仍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3、从《菊与刀》看日本民族文化、王玉莲、《安徽文学:文教研究》、2007(2)155-155【摘要】文化是长期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每个民族只能选择一些特定的行为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
等级制度、耻感文化、追求完美、重视情义是日本在二战即将结束时的文化现状。
4、日本文化多种模式的合一——读《菊与刀》、川口敦司、《开放时代》、2000(11):121-123摘要:儒家伦理文化的观念,已渗透到日本的企业中。
个人的意志并不那么重要。
“真正的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
”从这些表现中,她找到了日本文化的特征及其根源。
5、罪感文化与耻感文化的差异——《菊与刀——日本文化类型》、庄严、《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4):29-31摘要文化模式是历史中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它形成之后,对生活于其中的个体起到型塑的作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是一种"罪感文化模式",日本是一种"耻感文化模式".两类文化模式的典型代表--美国人和日本人的成长环境和具体行为表现,表明了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在形成根源、制约机制、影响后果等方面的差异.6、从《菊与刀》看日本民族文化、王玉莲、《安徽文学:文教研究》、2007(2):155-155摘要文化是长期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每个民族只能选择一些特定的行为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
等级制度、耻感文化、追求完美、重视情义是日本在二战即将结束时的文化现状。
7、大和民族的核心结构"耻感文化"——读《菊与刀》、冉红芳、《文教资料》、2007(17) 摘要:《菊与刀》是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对人类学理论的一种成功验证和对大和民族现实性个案分析的经典尝试,是人类学研究者必读的经典著作之一.本文从"耻感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根源所在,等级制度是日本人的价值体系,双重性格是日本民族的国民性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和民族的核心结构"耻感文化".8、文化与人格研究和心理人类学的方法论剖析——以《菊与刀》与《家元》为例、游国龙、《日本学刊》、2010(5):101-114摘要: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是日本国民性研究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但以她为代表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却因研究工具的局限性,导致这方面的研究式微。
许娘光提出“许氏假说”、“心理社会均衡理论”以及诸多相关的工具、概念,突破既有的瓶颈。
以“心理人类学”取代了“文化”与“人格”研究,将人类研究大规模文明社会的知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家元》是使用这套方法研究日本的成果,其视角与《菊与刀》具有承接关系。
9、记《菊与刀》(兼谈比较文化和比较哲学)、金克木、《读书》、1981摘要:正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这本《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是一九四六年出版的,离现在三十五年,已是一本旧书了;不过在我国似乎还值得一谈,并不只是因为这书已成为名著。
先要谈这本书的"缘起"。
10、日本人的世俗精神——重读《菊与刀》、贾庆军、《书屋》、2005(9):10-13摘要:1944年太平洋鏖战正酣,为了战争的胜利和战后合理地处置日本,美国政府急需了解日本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特性,于是委托学者专家对日本进行详细的研究.11、从《菊与刀》看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杨柳、《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1(3):16-23摘要:美国女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以其卓著的成就在人类学学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菊与刀》所作日本文化模式的经典个案研究来看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理论的特点,并论及《菊与刀》之于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文化模式理论所引发的争议与思考。
12、读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徐晓军、《军事历史》、2002(4)摘要1944年6月,美军正在太平洋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岛屿登陆作战中与日军短兵相接。
美国政府对于盟军是否要准备在日本的深山老林中与那些可怕的顽抗分子战斗到底、是否应该直接轰炸日本皇宫、是否能不进攻日本本土而使日本投降、战胜日本后是否需要永远实行军事管制、13、鲁思·本尼迪克特和《菊与刀》、刘毅,关丹、《理论界》, 2009(11):215-216 摘要二战后期,美国政府为了制定对日政策,邀请了一批专家研究日本,鲁思·本尼迪克特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格,其研究成果对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的制定起了重要作用.随后作者将研究成果以"菊与刀"为书名出版.书中概括出了典型的日本国民性特征: "等级制度观念"、"耻辱感文化"./14、从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看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贾凌云、《东南传播》、2007(2) 摘要"菊"与"刀"代表了日本民族文化互悖共存的文化意象,也代表了日本民族的双重性格.日本人认同等级观念却又不温良恭顺,以负恩和复仇两种方式来化解道德上的压力,本尼迪克特在研究中运用了文化类型学理论,对他者文化进行遥读和整合.15、矛盾的日本人——从《菊与刀》看日本人、高登荣、《今日民族》、2001(8):40-44摘要到今年八月,日本投降已有五十六年。
从抗日战争的伤痛到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从修改教科书引发的众怒到愈见增多的贸易摩擦和冲突…… 我们的东邻日本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民族,二战时,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研究结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