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共81张PPT)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件(共18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件(共18张PPT)

一、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
孟子的主要思想:
(1)政治:仁政、民重君轻 (2)哲学:性善论 (3)社会人际关系:养浩然之气、先
义后利、舍生取义
孟子的地位:儒家学派重要奠基人,唐 以后被当作经典,尊为“亚圣”,并 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孟子和荀子
荀子的主要思想
(1)政治:以礼为主,立法并用 (2)哲学:性恶论 (3)世界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的地位:儒家重要代表人物,视为儒家
文化: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私学集团的兴起、 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为 而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知识点结构图
儒家
孔子:“仁”“克己复礼” 孟子:“仁政”“民贵君 轻”“性本善” 荀子:“仁义”“王道”“人 之性恶”

道家 老子:“无为而治”
家 争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学 说
第二课 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 如何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 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及其主要思想。
了解时代背景
政治 :社会大变革(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的 崩溃、周天子权威的丧失等)和争霸战争为各 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 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经济:铁器和牛 耕的使用,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经济 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私学集团的兴起、 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 为而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1)对于当时的历史意义:见课本 (2)对于后世的影响:见课本
本课重难点探究:为何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政治 :社会大变革(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的 崩溃、周天子权威的丧失等)和争霸战争为各个 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 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3 第1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PPT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3 第1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PPT
(3)史料三为文献史料,主要论述了韩非的政治主张。④指治理天下 的人,着重于管好大众,而不拘泥于小部分特殊的人。⑤“不务德而务法” 典型地代表了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
栏目导航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对孔子思想有哪些 继承和发展。
【提示】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与民本思想,发展为仁 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 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的。
栏目导航
2.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 影响。 (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 道德准则 ;道家学 说构成 2 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思 想家和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合作探究 攻重难
栏目导航
[思考] 史料中“诸子”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 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提示】 含义: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纷 争,社会动荡;铁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学兴起,“士”阶 层的崛起。
栏目导航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 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文化学术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崛起。大变革的时代创造了相对宽 松的社会环境,为各阶级、各学派发表自己的见解提供了一个平台。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活跃并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 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共81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共81张PPT)
趣味百家 孔子说: • 我仁; 荀子说: • 我义;
老子说: • 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 • 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 • 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 • 战场上见高低!
第二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及其各自的主张 了解孟子、荀子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的重要意义
“百家争鸣”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 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 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 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 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民贵君轻 这是为什么?
思考:民贵君轻是不是真的体现人民的 地位比国君高了?孟子维护的是不是人 民的根本利益呢?
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 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影 响:
2.《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
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 3. 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 《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孔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孟子名言
• 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幼 吾 幼 以 及 人 之 幼。 •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斯 人 也 ,必 先 苦 其 心 志 , 劳 其 筋 骨 ,饿 其 体 肤 空 乏 其身 。 • 五 十 步 笑 百 步。 • 尽 信 书 不 如 无 书。 • 富 贵 不 能 淫,贫 贱 不 能 移,威 武 不 能 屈, 此 之 谓 大 丈夫。 •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023岳麓版必修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ppt

2023岳麓版必修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ppt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经济: 铁犁牛耕的推广,井田制瓦解,小
农经济的发展。
政治: 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周王失去天
下共主的地位。
社会环境:
诸侯争霸战争,为了国家强大 和赢得战争,注重培养人才。
文化: 私学兴起,学术下移,自然科学的
发展。
二、百家争鸣概况
(一)、儒家:孟子
1、孟子简介
2、思想主张
(1)政治思想
(六)、兵家: 孙膑
1、孙膑简介 2、军事思想
① 强调战争的规律 ② 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 ③ 重视人的作用
三、百家争鸣的特点
流派纷呈,各具特色,人文色彩浓郁,关注国计 民生.
四、百家争鸣的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先秦诸子百家在各个领域内的思想理论, 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16、下列对孟子与荀子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都主张性善论 B、都强调礼法 C、都主张“仁”,“德”治天下 D、 都取百家之长
17、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 ②其经济原因 是井田制的瓦解 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互不相 融 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四书”之一
(二)、儒家: 荀子
1、荀子简介 2、思想主张
(1)哲学思想
①“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有 其运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朴素 唯物思想)
②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
⑵ 人性本恶论 (强调后天教育和环境的作用)
⑶ 政治思想 (礼、法并施,即王霸兼用,但以”礼”为主)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意志 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极品)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极品)
——《孟子· 告子上》
学以致用
1.下列言论是孟子思想的体现的有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制天命而用之” ④“人之初,性本善”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1· 广东文综· 12)"夫仁政,必自经 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 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以法数制之。”
——《荀子·富国》
学以致用
1.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命题,突出地体现 了他 ①“性恶论”的主张 ②礼法并施的政治主张 ③认为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 ④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为人 类服务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②③④
2.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 想主线是( )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 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 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 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1、从下面的话判断出是哪一学派的观点?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儒家)
2、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 何看待在班级乱丢纸张的的现象? 儒家: 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 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主张顺其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 道家:
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 别描述为: “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 派”。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优质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优质课件

集大 成者
①哲学思想:“道”;辩证法思想②政治思 创始
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③养生方法

①哲学思想:“齐物”;天与人“不相胜” 发展
②逍遥的人生态度

① “兼爱”,“非攻” ② 显学
“尚贤”,“尚力” ③“节用、
节葬”
法家
兵家、纵横家、农家、杂家、阴阳家、名家、小说家等13
法家代表之韩非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2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思想流派。你最欣赏 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你在当时会投入谁的门下呢? 为什么?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成就) 地位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阴阳家 主张阴阳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邹衍
名家 提倡循名责实、“正名实”;惠施 、公孙龙
纵横家 提倡“合纵”、“连横”;张仪、苏秦
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纵横家、农家、杂家、阴阳家、名家、小说家等7
道家代表之老子(创始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第四十二章》 8
道家代表之庄子
《庄子》书影
庄子故里(今河南商丘)
9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成就)
地位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道家 老子
①思想核心:“仁”、“礼”②政治思想: 以德/礼治国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 施教④鬼神观:敬畏、怀疑
墨家
法家
10
墨子
墨子故里(位于山东 省滕州市东北部)
《墨子》书影
11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
贫,欲天下之治而
恶其乱,当兼相爱、

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生 卒 年 月 不 详 , 齐 国 人

52
五、孙膑与兵家家
1、军事思想:
(1)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
(2)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形势,重视人 的作用。
(3)灵活利用战略战术。
2、影响:
他的军事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53
学派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孔子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韩非
A. 庄子、韩非子
B.老子、孔子
C. 庄子、孔子
D.孟子、荀子
C
44
韩非子
四、韩非与法家
生卒年:(约公元前280—233年) 国籍:韩国人。出身于韩国贵族之 家。 履历:曾师事荀况,与李斯是同学。 成就:著有《孤愤》、《五蠹》、 《说难》等。战国后期的思想家, 法家的集大成者。
秦王嬴政是他的忠实
“粉丝”曾说,若能见到此
26
学以致用
5.荀子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言 论反映的是
A.荀子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荀子反对暴政,主张实行开明统治
C.荀子的哲学思想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D.荀子认识到人可以改造自然
A
27
学以致用
7.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命题,突 出地体现了他
①“性恶论”的主张
③ 义利观: 重义轻利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17
一、儒家 1、孟子
(1)思想主张
① 政治主张:“仁政”学说 (核心) ② 人性论: 人性本善 ③ 义利观: 重义轻利
(2)地位
18
孟子思想的影响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共81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共81张PPT)

二、墨家:墨子
(代表下层劳动群众)
1、“兼爱”(无差别的爱 2、“非攻”(反对非正 义的兼并战争)
3、“尚力”、节俭 战国时期成为显学, 战国后不被重视。
公元前440年前后,墨子约29岁时,楚国准备攻打宋国, 请著名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墨子听到消 息后非常着急,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 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面急急忙忙,日夜兼行, 鞋破脚烂,毫不在意,十天后到达楚的国都郢。墨子 对楚王说:“鲁班制造的攻城器械不是取胜的法宝。 大王如果不信,就让我与他当面演习一下攻与守的战 阵,看我如何破解它!”楚王答应后,墨子就用腰带 模拟城墙,以木片表示各种器械,同鲁班演习各种攻 守战阵。鲁班组织了九次进攻,结果九次被墨子击破。 鲁班攻城器械用尽,墨子守城器械还有剩余。鲁班认 输后故意说:“我知道怎么赢你,可我不说。”墨子 答道:“我知道你如何赢我,我也不说。” 楚王莫名 其妙,问:“你们说的是什么?”墨子义正辞严他说: “他以为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但是,我早已布置 好,我的大弟子禽滑厘能代替我用墨家制造的器械指 挥守城,同宋国军民一起严阵以待!即使杀了我,你 也无法取胜!”这番话,彻底打消了楚王攻宋的念头, 楚王知道取胜无望,被迫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这段材料反映出庄子有什么样的性格? 鄙视富贵利禄
三、生命的超越——庄子 主要思想
1、“齐物” (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 相同的) 2、“逍遥”(无所恃)
逍遥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3、天与人“不相胜” (人必须顺从自然)
4、文学、美学成就
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不但不哭,反 而鼓盆而歌。惠子认为不应该,庄子 说:我的妻子,推察起来,开始并没 有生命。不但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 体。不但没有形体,而且没有形体产 生的气候征兆。在浑沌混杂之中,逐 渐酿成了产生形体的气候征兆,进而 具有了形体,进而具有了生命,进而 又有了现在的死亡。生生死死,如同 春夏秋冬的交替运行。 在庄子看来,死是一个 自然的过程,更是自由和 解脱,所以他在妻死这件 事上能够如此洒脱。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共68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共68张PPT)
——《荀子·天论》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 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 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 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 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 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 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 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 其善者伪也。
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 孟子·尽心下》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性善论——人性本善
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
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
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 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 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 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 不由,哀哉。 ——《孟子·离娄上》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二、孟子、荀子与儒家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仁政学说
孟 子
性善论
影 响
人的修养和义利观 儒



天人关系理论

子 性恶论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山东邹城孟子故里牌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孟子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孟子》书影
《孟子》书影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仁政学说下的民本思想
——《荀子·性恶》
返回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
蓬得生到麻健中康成,长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 之白秽俱沙 环黑在 境。涅 里,,与也之会俱随黑着比污喻秽好环的境人而或变物坏处。在污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材料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
材料二: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恶论
材料二:“礼者,法之大分也,类(法之 律例)之纲纪也。”“非礼,是无法也”
——《荀子·修身》
礼法并施
荀子的思想
1.哲学思想: ①制天命而用之 ② 性恶论
2.政治思想:礼法并施
四、韩非与法家
秦始皇佩服 的“韩非子”
政治思想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韩非子 ·定法 》
“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韩非子 ·扬权 》
将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 中央集权国家
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法律、 统治的权术 君主的权威 法令
1、将法、术、势相结合, 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 央集权国家。
A.孟子立论的基础是秉承了孔子“仁”的思想
B. 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与孔子的观点截然不同
C.在君民关系上孟子秉承了孔子“礼”的学说
D.孟子用“民本主义”思想阐释君臣关系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由此可见,孟 子强调
A性本善 B教育的教化功能 C学以至圣,致良知 D民贵君轻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2主张变法革新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 ,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
《守株待兔》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
①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 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 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 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ppt

一. 儒家代表
儒家亚圣孟子
历史地位:
孟子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 家。他出生在距今约2300年前的 邹(今山东省邹县),曾跟从孔子的 后人子思学习,是继孔子之后儒家 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世尊称他为 「亚圣」。
一. 儒家代表
儒家亚圣孟子
孟子生平:
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后裔, 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 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 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 张,但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 退居讲学,作《孟子》七篇。
一. 儒家代表
儒家亚圣
成长经历
「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位女性 支持。」这句话完全可以在孟子身 上反映出来。孟子年幼时无心向学, 若非他的母亲循循善诱,中国就不 会有孟子这位大学者了。 孟母三迁
一. 儒家代表
儒家亚圣
著作《孟子》 :
《孟子》的体例 《孟子》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全书共 有七篇,分为上、下两部分,约三万四 千六百余字。 历代有关《孟子》的研究 早在西汉文帝的时候成为官方规定的 经典之一。到了唐代的时候,地位逐渐 提高,研究的人也日渐增多。
庄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不仅在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而 且在文学、美学方面也很有建树。 庄子的寓言、散文中蕴涵着深邃的哲理智 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庄子的文风对后世 有深远的影响。
法家代表:韩非
历史地位:
秦始皇看过韩非的文章,曾说: 「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 战国后期思想家, 矣。」秦王对韩非爱护有加, 法家的集大成者。 但为何最后韩非仍是死在秦国 呢?韩非才华出众,热诚爱国, 但又不为韩王所重。你认识韩 非吗?你为他感到可惜吗?何 不走进「韩非的一生」中,重 温这个非凡人物的种种事迹呢?
法家代表:韩非
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是 韩国贵族子弟,到楚国拜荀子为师,学成后回国, 眼见国势衰弱,建议通过改革图新,以法治国, 增强国力,他多次上书韩王,但不被采纳,直至 强秦进逼,强索韩非,韩非才得以进见韩王安, 被派往秦国,向秦王铺陈利弊,力谏秦王不要攻 打韩国。 秦王读过韩非的著作,佩服得很,曾慨叹: 「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秦王的宰相李 斯告诉秦王韩非正是他的同窗师弟。于是秦王为 取韩非,攻打韩国。 秦王十分欣喜韩非的理论 ,但这却惹来李斯 的妒忌。李斯向秦王上奏,诬告韩非居心不良, 秦王误信小人谗言,命令把韩非关进天牢 。公元 前233年,李斯命人送毒酒逼死韩非。当秦王发 现自己信错小人时,已后悔莫及。于是,秦王引 用韩非的法家主张,终于统一七国,可惜他实施 法家法理太过苛刻,导致君逼民反。十五年后, 秦朝被汉高祖刘邦推翻。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优质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优质课件

请同学们用三分钟的时间,回顾必修一、二的相关知识,结 合材料与课文p11页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
图 一
铁器牛耕的使用, 生产力进步,井田 制瓦解。 学在民间, 私学出现。
图 二
图 三 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破坏。
图 四
材料二: 教材 P11页, 阅读与 思考。
稷下学宫
一、“百家争鸣”形成的历史背景
①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 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②政治上: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 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③思想文化上:学术下移,私学兴办。 ④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观点: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经济、政治 发展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社会形态决定社会意识)
2、道家思想构成了2000年 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 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 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 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 •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 等 •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 争
(二)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
——道家
•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 “超然世外, 欲乘物以游心。”
• “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服从自然
(三)乱世的平民期待
——墨家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 利。” “(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敛……百姓饥寒冻馁而 死者,不可胜数。”
以下几则材料体现了法家的哪些主张?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 以明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为什民么贵? 君轻
思考:民贵君轻是不是真的体现人民的 地位比国君高了?孟子维护的是不是人 民的根本利益呢?
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 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影 响:
1. 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2.《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 3南. 宋孟朱子熹被将尊其为列为““亚四圣书””,(地《位大仅学次》、于 孔《子中庸,》对、传《统论文语化》产、生《了孟子很》大)影之响一。。
此 之 谓 大 丈夫。 •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荀子:名况, 战国末期赵国人, 战国时期百家思想 的集大成者。 荀子学说对中国哲 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下列材料天线了荀 子的什么思想?
朴素的唯物思想 材料一:
探究 :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
什么叫“百 学派
代表人物
家 的有争一鸣百”个?派当别时吗真?道儒家家
老子 孔子
墨家
墨翟

儒家 道家

法家
孟轲 荀况 庄周 李悝 商鞅 韩非
十 家
名家 阴阳家 纵横家
惠施 公孙龙 邹衍 张仪 苏秦
兵家
孙膑 吴起பைடு நூலகம்
农家
许行
杂家
吕不韦
百家争鸣是在什么 时代背景下出现的?
铁器的使用
孟子
孟庙亚圣殿(位于山东省邹城市)
孟子小故事
有一天,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 “老师,你已经是一位圣人 了吗?” 孟子说:“连孔夫子都不敢称自己是圣人,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公孙丑列举了几个以贤德著称的人问孟子,他们是否和孔子一样。 孟子回答说:“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得上孔子的。” 公孙丑接着又问:“那么,他们和孔子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借用了孔子的学生有若的一句话说:“麒麟和走兽,凤凰和飞 鸟,泰山和小土堆,河海和小水洼,它们都是同类。但前者又都远 远超越了它的同类。圣人和老百姓也是同类,都是人,但圣人是远 远地超出那一类的。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孔子更伟大了。孔子 是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孟子的主张:
1.仁政学说(核心) 2.民贵君轻 3.人性本善(仁、义、礼、智) 4.义利观:先义后利
朱元璋曾经一边读 《孟子》,一边看到不称 心处就骂:“这老头要如 生在今日,岂能放过他!” 根据朱元璋的标准,认为 应该删去的,都一一给予 注明,结果共删去《孟子》 全书85处,剩下170余节, 编成《孟子节文》,于洪 武五年(1372)颁发各级 学校,作为钦定的教材。
“以德服人者,心中悦而诚服也。”
材料“:以德“行民仁为政贵者王,。社”稷次之,君为轻。”
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 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3)人性本善 ——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孟子认为人性有“四端”。“仁义礼智根于
心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 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 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 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子 墨子 孙膑
(一) 孟子、荀子与儒家
孟子小档案
年代:战国
国籍: 鲁国
学说:1.仁政 (核心) 2.性善论 3.义利观
地位:《孟子》 “亚圣”
1、孟 子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主要思想:
(1)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2施)仁民政贵于君民轻,省刑罚,薄税敛。”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民也本。思想
孟子名言
• 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幼 吾 幼 以 及 人 之 幼。 •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斯 人 也 ,必 先 苦 其 心 志 ,
劳 其 筋 骨 ,饿 其 体 肤 空 乏 其身 。 • 五 十 步 笑 百 步。
• 尽 信 书 不 如 无 书。 • 富 贵 不 能 淫,贫 贱 不 能 移,威 武 不 能 屈,
——《孟子·公孙丑上》
(4)“养浩然之气” (重义轻利)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 大至刚,以直(正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 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趣味百家
孔子说: • 我仁; 荀子说: • 我义; 老子说: • 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 • 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 • 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 • 战场上见高低!
第二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及其各自的主张
了解孟子、荀子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的重要意义
“百家争鸣”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 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 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 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 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产力进步, 井田制开始瓦解
牛耕的出现
政治:周王室衰微和各国纷争的局面 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齐都临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 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 的官办大学, 是一个官办之下 有私学、私学之上有官学的官 私合营的高层次的培育人才的 基地。
稷下学宫的性质反映了当时教育的一个 什么新变化?
私学兴起,教育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 间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 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 的官办大学, 是一个官办之下 有私学、私学之上有官学的官 私合营的高层次的培育人才的 基地。
当时教育的这种新变化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出 现产生了什么影响?
1、培养了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 2、为学术繁荣提供了阵地。
思想基础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①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经 济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②政治: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 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③思想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办
④阶级关系: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大变革
二、主要学派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