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农产品贮藏 的基础知识
农业知识科普如何进行农产品的贮藏与保鲜
农业知识科普如何进行农产品的贮藏与保鲜农业知识科普:如何进行农产品的贮藏与保鲜农产品的贮藏与保鲜对于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贮藏与保鲜方法不仅可以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还能保持其营养价值和口感,减少浪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产品贮藏与保鲜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常温贮藏对于一些农产品来说,常温贮藏是最简单的方法。
例如干果、豆类等不易腐败的农产品可以直接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进行贮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温度:保持贮藏环境的温度适中,不宜过高或过低。
过高会导致农产品发霉变质,过低会使产品变硬或者变味。
2. 通风:确保贮藏环境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防止湿气聚集导致农产品发霉。
3. 存放分离:不同种类的农产品最好分开存放,避免风味相互影响。
二、低温贮藏对于易腐败的农产品,如蔬菜、水果和肉类,低温贮藏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
以下是低温贮藏的一些要点:1. 温度控制:不同的农产品对于低温的要求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蔬菜和水果的适宜温度为0-10摄氏度,肉类则需要更低的温度。
因此,在贮藏时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来调整冷藏温度。
2. 湿度调节:低温贮藏容易使农产品失水,因此应根据产品的湿润度调节贮藏环境的湿度。
一些水果和蔬菜可以通过喷水或者覆盖湿润的纸巾来保持湿度。
3. 分层储存:不同的农产品对低温的要求不同,有些产品容易受冷冻而受损。
因此,在冷藏室中应对农产品进行分层储存,以保持最佳贮藏温度。
三、真空包装真空包装是一种常用的农产品保鲜方法。
通过将农产品放入真空袋中,将袋子内的空气抽出,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以下是使用真空包装的一些要点:1.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真空包装需要使用具有良好氧气阻隔性能的材料,以避免氧气进入袋中导致氧化变质。
常见的真空包装材料包括复合塑料袋和封口机。
2. 储存温度:真空包装并不能改变农产品的储存温度要求。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贮藏方法
实用文档
大米爆腰
水稻种子的贮藏方法
一、水稻种子的贮藏特性 (四)稃壳具有保护性
水稻稃壳具有保护性,其内外稃坚硬且勾合紧 密,对气候的变化及对虫霉的危害起到保护作用。
实用文档
水稻种子的贮藏方法
一、水稻种子的贮藏特性 (五)休眠期短,易发芽。
水稻后熟期较短,在 贮藏期间如果结露、雨淋、 渗水等,只要水分达到25% 就可能发芽。
(二)控制水分、掌握温度、严格标准、防止过高 短期库:10~15℃或稍高,放纸(布)袋中存放5年左右 中期库:(温度0~5℃,r=50%~60%),种子含水量8%,保 存期10年。 长期库:(温度-10 ~ -15℃,r=32%~40%),主要用于长 期保存种质,保存期30~50年。当库中种子发芽率下降到 一定程度(65%~85%)或种子量下降到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就需要进行繁殖更新。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基础知识
一、农产品的化学组成 水分、糖、有机酸、含氮物质、
色素物质、维生素、矿物质。
实用文档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基础知识
二、农产品败坏的原因
1、微生物败坏: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发育。 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
2、酶败坏: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化活性的蛋白质。 酶的钝化:由热、化学品、辐射等方法。
实用文档
水稻种子的贮藏方法
二、水稻种子贮藏技术要点
(二)控制水分、掌握温度、严格标准、防止过高 水稻种子的安全贮藏与温度密切相关: 1)贮藏温度在20℃,水分为10%的稻种保存5年,发芽 率仍在90%以上。 2)温度在28℃,水分为15.6%~16.5%的稻种,贮藏30 天便生霉。 因此,种子水分应该根据贮藏温度不同加以控制。
农产品贮藏
粮食、油料在贮藏中由于空气、阳光或微生物的作 用,脂肪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使人厌恶的酸臭味, 通常称为脂肪的酸败,也叫“哈变”。
预防措施:
防止油脂酸败的基本措施是:干燥、清洁、低温、 密闭、避光。 也可以在油品中添加抗氧化剂。
4.其他因素引起的粮油品质变化
鼠害 虫害 冻害
防治措施:
有效措施:
所以,粮食的呼吸,是其本身的一种生理特性,要 保持粮食不腐烂、干枯,必需维持其必要的呼吸。 正常贮藏的粮食,应保持低温、干燥,使粮食处于 微弱的有氧呼吸状态,才有利于保持粮食的种用和 食用品质。
(2)粮食的后熟
什么是粮食的后熟呢? 粮食的后熟是指在粮食收获以后,在一段时 间内继续发育成熟的过程。 是粮食生理上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性。
想一想:
粮食作物,我们收获的是它的种子,也就是 我们要储藏保管的粮食。 它有生命吗?
讨论:
粮食会呼吸
粮食有寿命
结论:
农作物的种子,在脱离了植株以后,在很长的一 段时间内,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它会进行生 命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了呼吸、后熟、陈化、衰 老,直至最后丧失生命力,变一颗死亡的种子。 粮油的寿命与粮油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有密 切的关系。 找到品质变化的原因,才能做好预防措施。
粮食的呼吸作用是粮食内部的营养物 质不断消耗的过程。在呼吸过程中粮 食内的营养物质和进入到粮食内的氧 气作用变成了二氧化碳、水和热量等 释放出来,所以粮食的呼吸一方面维 持了种子的生命,另一方面又消耗了 种子内的营养物质。
矛盾:
呼吸作用可以维持生命,促进后熟,保持生命所必 需的生理活动。 但是呼吸作用越强,消耗的营养成分就越多,放出 并积累的水分和热量也就越多,进而产生酒精毒害, 使粮食质量下降,重量减少。 怎么办?
学习重点农学农产品贮藏
学习重点农学农产品贮藏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农产品贮藏则是确保农产品正常储备和供应的重要环节。
只有做好农产品的贮藏工作,才能有效地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减少损耗,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重点介绍学习农学农产品贮藏的一些关键知识和技巧。
一、农产品贮藏的重要性农产品贮藏在农业生产和市场供应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种方式,更是保障人们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通过正确的贮藏方式,可以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减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损耗,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农产品贮藏的基本原则1. 温度控制:不同的农产品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合理控制贮藏环境温度是保证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般来说,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农产品发芽和腐烂,温度过低则容易引发冷害和冷冻损伤。
因此,在贮藏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农产品合理控制贮藏环境温度。
2. 湿度控制:湿度是影响农产品贮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过高的湿度容易导致农产品腐烂、霉变和发芽,过低的湿度则容易导致农产品失水和质量下降。
因此,在贮藏过程中要控制好湿度,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保鲜效果。
3. 通风条件:通风条件对农产品贮藏也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减少积聚在农产品周围的二氧化碳和乙烯等有害气体,减缓农产品的新陈代谢,延长保鲜期。
此外,适当通风还可以控制湿度,防止霉变和腐烂。
4. 防虫防鼠:农产品贮藏过程中容易受到虫害和鼠害的侵扰。
因此,防虫防鼠工作是农产品贮藏的一项重要任务。
可以采取物理措施(如铺设网罩、安装纱窗等),也可以采取化学措施(如喷洒杀虫剂、放置灭鼠药等)来保护农产品的质量。
三、不同农产品的贮藏技巧1. 蔬菜的贮藏:蔬菜贮藏一般要求温度较低、湿度较高。
常见的贮藏方式包括冷藏、冷冻和真空包装。
在贮藏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不同蔬菜的特性,如土豆在贮藏中容易出芽,可用草木灰或硫磺熏蒸进行保护。
2. 水果的贮藏:水果贮藏一般要求温度较低、湿度适中。
农产品贮藏技术
农产品贮藏技术农产品的贮藏是确保农产品长期储存和保持新鲜度的关键环节。
正确的贮藏技术可以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减少损耗,并提供更好的市场供应。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产品贮藏技术,以帮助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保存和销售农产品。
一、冷藏技术冷藏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贮藏技术,适用于许多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肉类等。
通过将农产品存放在低温条件下,可以减缓其呼吸作用、代谢速率和微生物繁殖,从而延长其保质期。
一般来说,冷藏温度的选择应根据农产品的特性进行调整,通常保持在0℃至10℃范围内为宜。
冷藏时,应注意控制湿度,以避免农产品的腐烂和水分流失。
二、冷冻技术与冷藏技术不同,冷冻技术将农产品的温度降至低于冰点的温度,以冻结其中的水分,从而实现抑制细菌和微生物生长的效果。
冷冻技术可以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并保存其更多的营养价值。
在冷冻过程中,应注意均匀冷冻、快速冷冻,并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以避免农产品的冻疮和变质。
三、真空包装技术真空包装技术是通过将农产品放入真空袋中,抽取袋内空气,然后密封包装,以减少氧气接触并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防止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
真空包装技术广泛应用于肉制品、干果、茶叶等农产品的贮藏中。
四、腌制与熏制技术腌制和熏制是一种传统的农产品贮藏技术,通过添加盐、糖、醋等物质对农产品进行处理,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水分含量,从而延长其保质期。
腌制和熏制技术不仅可以防止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还可以增添农产品的风味和口感。
这种技术常用于肉类制品、鱼类、蔬菜等农产品的贮藏和加工中。
五、干燥技术干燥技术是通过消除农产品中的水分,以防止微生物生长和食品腐败。
常见的干燥方法包括太阳晒干、空气干燥、烘干等。
干燥技术广泛应用于水果、蔬菜、肉制品等农产品的贮藏和加工中。
在干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以避免农产品的过度干燥和质量损失。
综上所述,农产品的贮藏技术对于保持其新鲜度和延长保质期非常重要。
农业行业的农产品贮藏技术资料
农业行业的农产品贮藏技术资料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们对食品质量需求的提升,农产品贮藏技术成为农业行业中的重要环节。
农产品贮藏技术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对于保障农产品的长期储存、延长货架期以及维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产品贮藏技术,并对其在农业行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常见的农产品贮藏技术1. 温度控制技术温度控制是农产品贮藏的基础。
通过控制贮藏环境的温度,可以延缓农产品的新陈代谢速率,减少呼吸代谢产物的生成,从而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常见的温度控制技术有低温贮藏技术和恒温贮藏技术。
低温贮藏技术适用于许多果蔬类产品,如苹果、梨、葡萄等,可以使用冷库或冷藏车等设备实现。
恒温贮藏技术则适用于一些对温度较为敏感的农产品,例如肉类和奶制品等。
2. 湿度控制技术湿度控制是影响农产品贮藏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农产品对湿度的要求不同,而且湿度过高会导致农产品受到霉变、发芽等问题,湿度过低则容易引起农产品失水、质量下降。
因此,选择合适的湿度控制技术对于农产品的贮藏非常重要。
可以采用加湿或除湿设备来调节贮藏环境的湿度,以满足不同农产品的贮藏要求。
3. 气调技术气调技术是通过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来延缓农产品的成熟和衰老过程。
常见的气调技术包括增氧贮藏技术、减氧贮藏技术和改气体组成贮藏技术等。
增氧贮藏技术适用于一些果蔬类产品,如葡萄、草莓等,能够有效延长其保鲜期。
减氧贮藏技术则适用于一些肉类和海鲜类产品,可以抑制氧化酶的活性,减缓产品组织的老化过程。
4. 防虫技术农产品贮藏过程中,昆虫是主要的危害因素之一。
通过使用防虫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昆虫对农产品的侵害。
常见的防虫技术包括物理防虫技术和化学防虫技术。
物理防虫技术主要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方式来防止昆虫滋生和传播。
化学防虫技术则通过喷洒杀虫剂等化学物质来消灭昆虫。
三、农产品贮藏技术在农业行业中的应用1. 提高产品质量农产品贮藏技术能够有效控制产品的新陈代谢,减少营养成分流失,从而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第二章农产品贮藏保鲜方法
3、通风库贮藏
指在有较为完善隔热结构和较灵敏通风设施的建 筑中,利用库房内、外温度的差异和昼夜温度的变 化, 以通风换气 的方式来维持库内 较稳定和适宜贮藏 温度的一种贮藏方 法。
第二节 农产品低温保鲜
一、低温保鲜原理
低温贮藏就是利用低温技术将农产品温 度降低,并维持在低温状态以阻止农产品腐 败变质,延长农产品保存期。低温保藏不仅 可以用新鲜食品物料的贮藏,也可以用于食 品加工品、半成品的贮藏。
二、农产品的冷却与冷藏
(一)农产品的冷却 冷却: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利用低温介
质降低食品温度的一种热交换过程。 预冷:在转移到低温冷藏环境之前,需要
将其降到适宜的冷藏温度,这称为预冷。 预冷必须在产地尽快进行,通过预冷消除 田间热,田间热即产品自田间带的高于最 适贮温的热量。
预冷方式一般分为自然预冷和人工预冷。
机械制冷原理
蒸汽压缩式机械制冷就是利用液态制冷剂吸收 外界热量而气化,通过压缩机吸入并加压,经冷凝 器冷却后变为液态贮存于贮液罐中,处于高压液态 的制冷剂由调节阀(膨胀阀)迅速减压成雾气状态, 进入蒸发器吸热蒸发汽化,如此循环即可实现连续 制冷。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气化温度很低的制冷剂 在封闭的制冷机系统中由液态到气态的互变,把库 内的热量传递到库外,维持冷库低温。
气调贮藏在调节气体组成的同时,必须结 合适当的低温。
(二)气调贮藏的管理
1.产品入库和出库
入库时,除留出必要的通风、检查通道外, 尽量减少气调间的自由空间。
2.温度和相对湿度
贮藏期间温度管理的要点与机械冷藏相同。 由于气调贮藏密闭性好,且一般不行通风
换气,能保持库房内较高的相对湿度,降 低了湿度管理的难度,有利于产品新鲜状 态的保持。气调贮藏期间可能会出现短时 间的高湿情况,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即需除 湿(如CaO吸收等)。
农产品贮藏加工基础知识
促进农业产业链完善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能够 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满足消费者需求
农产品加工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多样化、 营养化和安全化的需求。
农产品加工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农产品加工业源远流长,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对农产品进行简单的加工。随 着科技的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工艺不断得到提升和改进。
农产品贮藏的定义
农产品贮藏是指通过特定的技术和方 法,将新鲜农产品转化为耐贮藏的商 品,以延长其保鲜期和货架期,满足 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农产品贮藏主要包括采收、整理、包 装、运输、贮藏、销售等环节,每个 环节都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 要影响。
农产品贮藏的重要性
农产品贮藏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贮藏可以降低农产品损耗,减少病原 菌和有害生物的滋生,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生长,延长农产品贮藏期限。
分类
主要有自发气调贮藏和人工气调 贮藏两种。自发气调贮藏依靠产 品自身的呼吸作用来调节气体成 分,而人工气调贮藏则通过人工
手段调节气体成分。
特点
气调贮藏技术可以显著延长农产 品的贮藏期限,保持其品质和风 味,但对设备要求较高,成本较
高。
真空贮藏技术
原理
通过降低贮藏环境的气压,使农 产品处于高度缺氧或无氧状态, 从而抑制其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生 长,延长贮藏期限。
大米可以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 潮湿和虫害。为了保持大米的品质,需要定 期翻动和检查,并及时处理发霉和虫蛀的大 米。
小麦贮藏
小麦可以放在温度为15℃以下、湿度为65% 以下的地方贮藏。为了保持小麦的品质,需
农业的农产品贮藏与保鲜
农业的农产品贮藏与保鲜农业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经济活动之一,它保障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农产品是农业的重要产物,但由于其特殊性,农产品的贮藏与保鲜一直是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业的农产品贮藏与保鲜的相关问题,并针对不同农产品,介绍适合的贮藏和保鲜方法。
一、农产品的贮藏基本原则农产品的贮藏目的是为了延长其保鲜期,降低损耗并确保产品的品质。
为此,我们应根据农产品的特性,制定相应的贮藏基本原则。
1. 温度控制:不同的农产品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降低农产品的温度可延长其保鲜期。
一般而言,蔬菜和水果的贮藏温度应在0-5摄氏度,而肉类和禽类的贮藏温度则应在-18摄氏度以下。
2. 湿度控制:农产品的贮藏湿度对其新鲜度和口感有很大影响。
如蔬菜和水果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应控制在80-95%之间;而肉类和禽类则要求较低的湿度,应控制在60-75%之间。
3. 通风条件:通风有助于控制农产品贮藏环境中的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湿度。
适当的通风可以防止霉变和腐烂,并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
4. 防虫防病:农产品贮藏过程中容易受到虫害和病害的侵害。
因此,要采取相应的虫害和病害防治措施,如使用农药喷洒、粘虫纸、通风等方法,以保证产品的贮藏品质。
二、常见农产品的贮藏与保鲜方法1. 蔬菜的贮藏与保鲜蔬菜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农产品,其贮藏与保鲜方法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饮食品质。
以下是几种常见蔬菜的贮藏与保鲜方法:(1)叶菜类(如青菜、菠菜):应先洗净,剪去叶柄,用塑料袋或保鲜袋包装,贮存在冰箱中;或将叶菜放入盆中,加少量水,保持湿度,然后放置于阴凉处。
(2)根茎类(如红薯、胡萝卜):应将蔬菜清洗干净,晾干后储存在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3)果菜类(如西红柿、黄瓜):成熟的果菜应尽快食用,未成熟的果菜可贮存在室温下,不宜与其他果蔬放在一起。
2. 水果的贮藏与保鲜水果是一种稍微复杂的农产品,因为不同水果的特点和贮藏方法各有所异。
重点 农产品贮存
农产品品质:1.淀粉的糊化:淀粉在水中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形成有黏性的糊状体,此现象称为糊化2.老化:糊化了了的淀粉在室温下放置时硬度会变大,体积缩小,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
3.粮食的后熟:粮食种子在田间达到完熟收割后,有的品种在生理上并未完全成熟。
经过贮藏一段时期后,这种现象便会得到改善。
由完熟到生理成熟所进行的生理变化,叫“后熟作用”。
这段过程所需要的时期叫“后熟期”。
4.陈化:粮食在贮藏期间,随着时间的延长,虽未发热霉变,但由于酶的活性降低,呼吸渐弱,原⽣质胶体松弛,物理化学性状改变,活力减弱,导致其品质劣变。
这种由新到陈,由旺盛到衰老的自然现象。
5.水分活度:6.果蔬的成熟度:可采成熟度:果实成分膨大长成,但⻛风味还未达到顶点时的成熟度。
加工成熟度:果实已具备该品种应有的加⼯工特征的程度。
过度成熟度:果实质地变软,风味变淡,营养价值降低时的成熟度。
农产品贮藏原理:①呼吸强度:②呼吸商:③呼吸温度系数:④呼吸热:⑤呼吸漂移:⑥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现象。
⑦跃变和非跃变果实特点:跃变型果实的特点:1. 凡表现出后熟现象的果实都具有呼吸跃变,后熟过程所特有的除呼吸外的一切其他变化,都发生在呼吸高峰发⽣时期内,所以常把呼吸高峰作为后熟和衰老的分界。
2. 乙烯的使用使果蔬的呼吸高峰提前出现。
3. 在高峰期到来前采收,通过冷藏、气调等方法可使呼吸高峰期推迟。
⑧乙烯的代谢途径:⑨乙烯与呼吸作用:1)跃变型果实在成熟期间自身能产生较多的乙烯,跃变型果实能正常成熟。
非跃变型果实必须用外源乙烯或其他因素刺激它产生乙烯,才能促进成熟。
2)跃变型果实与非跃变型果实对外源乙烯的刺激反应不同。
跃变型果实,外源乙烯只有在呼吸跃变前期施用才有效果,所引起的反应不可逆,一旦反应发生即可自动进行下去,在呼吸高峰出现以后,果实就达到完熟阶段。
非跃变型果实,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外源乙烯发生反应,出现呼吸跃变,但并不意味果实完熟。
农产品贮藏加工教案3
提问: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提问:如何确定农产品的采收期和成熟度?
思考:休眠对农产品贮藏是一种有利还是不利的生理现象?
板书
设计
略。
作业
布置
思考题:在农产品不同的休眠阶段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延长措施保证贮藏质量?
教学反思:
(2)失水引起代谢失调
农产品出现萎蔫时,水解酶活性提高,呼吸作用进一步增强,严重脱水时,细胞液浓度增高,有的离子的浓度过高引因为失水萎蔫破坏了正常的代谢过程,水解作用得到加强。
过度缺水还会使脱落酸含量急剧上升,加速器官脱落和衰老。
2、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1、比表面积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教案
课题
(教学内容)
第二章贮藏加工基础知识
第二节蒸腾作用
第三节成熟与衰老
第四节休眠作用
课时
2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1、了解蒸腾作用、成熟与衰老、休眠概念
2、掌握蒸腾作用、成熟与衰老、休眠对农产品贮藏加工的影响
教学重点
蒸腾作用、成熟与衰老、休眠对农产品贮藏加工的影响
教学难点
在农产品贮藏加工过程中影响蒸腾作用、成熟与衰老、休眠的因素
2、种类、品种、成熟度
3、机械伤
4、细胞保水力
5、相对湿度
6、温度
7、风速
第三节成熟和衰老作用
一、概念
成熟:过程是发生在果实停止生长之后进行的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
衰老:生产上把植物组织最佳食用阶段以后的品质劣变或组织崩溃阶段。
果实的成熟与衰老都是不可逆的变化过程。
二、采收期的确定
要根据贮藏运输期的长短来决定适当的采收期和成熟度。
第二章农产品贮藏 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农产品贮藏的基础知识农产品采收后,在产品处理、运输、贮藏过程中,继续进行着各种生理活动,成为一个利用自身已有贮藏物质进行生命活动的独立个体。
产品在贮藏过程中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有呼吸作用、蒸腾生理、成熟衰老生理、休眠生理等,这些生理活动影响着产品的耐贮性和抗病性,必须进行有效的调控,以最大限度地延长产品的成熟和衰老。
农产品贮藏的任务在于延缓衰老等进程,保持产品的鲜活品质。
贮藏技术是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对产品采后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一方面使其保持生命活力以抵抗微生物侵染和繁殖,提高其抗病性,达到防止腐烂败坏的目的;另一方面使产品自身品质的劣变也得以推迟,达到保鲜的目的。
第一节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呼吸作用是指植物生活细胞的呼吸底物,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经过许多中间反应将体内复杂的有机物逐步分解为简单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呼吸类型根据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气的参与,可将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在有氧气参与的条件下,通过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使农产品的呼吸底物被彻底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被氧化的有机物称为呼吸底物,碳水化合物、有机酸、蛋白质、脂肪都可以作为呼吸底物。
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主要是指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一般指在无氧条件下,生活细胞使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对植物是不利的。
果蔬贮藏中,不论由何种原因引起的无氧呼吸的加强都被看成是正常代谢的被干扰和破坏,对贮藏都是有害的。
2.呼吸强度和呼吸商(1)呼吸强度呼吸强度也叫呼吸速率,农产品的贮藏寿命与呼吸强度成反比,呼吸强度大,呼吸作用旺盛,农产品贮藏寿命就短;反之,呼吸强度小的贮藏寿命就长。
呼吸强度只能反应呼吸作用的量,而不能反映呼吸作用的性质。
2)呼吸商呼吸中释放的C02与吸入的02容积比(C02/02)称为呼吸系数或呼吸商(RQ)。
农业知识科普如何进行农作物的贮藏和保鲜
农业知识科普如何进行农作物的贮藏和保鲜农作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民而言,了解如何进行农作物的贮藏和保鲜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的贮藏和保鲜方法可以帮助农民储存丰收的农作物,并延长其保持新鲜和营养价值的时间。
本文将介绍一些贮藏和保鲜农作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农作物的贮藏原则农作物的贮藏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温度控制:农作物在不同的温度下会有不同的呼吸和腐烂速度。
一般来说,低温可以延缓农作物的衰老和腐烂,但不同的作物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2. 湿度控制:湿度过高容易导致农作物变质,湿度过低则可能引起农作物脱水。
因此,保持适宜的湿度对于农作物的贮藏至关重要;3. 适当的通风:通风可以维持贮藏环境中的氧气供应,防止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积聚。
良好的通风还可以减少病菌和虫害的发生;4. 防虫防霉:农作物贮藏过程中容易引起虫害和霉变。
正确的贮藏方法可以减少虫害和霉变的发生;5. 分类贮藏:不同的农作物具有不同的贮藏要求,根据不同的特性进行分类贮藏可以提高保存效果。
二、常见农作物的贮藏方法1. 水果贮藏:对于水果来说,温度和湿度控制非常重要。
大多数水果都需要在低温下贮藏,通常在0-10°C之间。
湿度控制在80-90%之间,以防止水分流失。
其中一些不耐低温的水果,如西瓜和柿子,可以在常温下贮藏;2. 蔬菜贮藏:蔬菜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各不相同。
通常来说,大部分蔬菜需要在低温下贮藏,温度在0-5°C之间。
大多数蔬菜对于湿度的要求较高,应保持在80-95%之间。
一些蔬菜,如马铃薯和洋葱,可以在常温下贮藏;3. 谷物贮藏:谷物的贮藏需要注意湿度和通风。
谷物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受到潮湿空气的影响引起霉变,因此需要保持较低的湿度。
通风可以排除谷物中的杂质和湿气,保持谷物的质量;4. 肉类贮藏:肉类的贮藏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和通风。
较低的温度和适当的湿度可以减缓肉类的腐败速度。
通风可以防止肉类变质和异味的产生;5. 鱼类贮藏:鱼类的贮藏要求更加严格,需要极低的温度和适当的湿度。
第二章农产品贮藏保鲜方法
3.空气洗涤
气调条件下贮藏产品挥发出的有害气体和 异味物质逐渐积累,需增加空气洗涤设备 定期工作来达到空气清新的目的。
4.气体调节
(一)气调指标 ⑴单指标气调 气调贮藏中仅以控制O2或CO2一种气体浓度 为指标,其他气体不加调节或部分除去。一般 多采用单低氧指标,常用于一些特殊用途的场 合。如有些贮藏产品对 CO2非常敏感,则可采 用低O2单指标调控,CO2全部吸收。单指标气 调贮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由于没有高CO2 的作用,O2单指标必须控制在7%以下才有抑 制呼吸的效果。因此,控制单一气体指标的要 求较高,而贮藏操作简单,易推广。
⑵双指标气调 双指标是对常规气体成分O2和CO2两种气体 同时加以调控的贮藏方法。依据气调贮藏时O2 和CO2 浓度的双向变化,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O2+CO2=21%,O2+CO2>21%和O2+CO2 <21%。果蔬气调贮藏中以第三种气体控制应 用最多,也称为“双低指标”。例如:O2含量 控制在 3% ~ 5% , CO2 含量也在 3% ~ 5% ,其 总量控制在 6% ~ 10% ,其余为 N2 。双的指标 随果蔬贮藏十分有利,在现代气调贮藏中广泛 采用。
三、窖藏
窖藏是在埋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贮藏 方式。 即在山坡或地势较高的地方挖地窖或土窑 洞,也可采用人防设施,将新鲜园艺产品 散堆或包装后堆放在窑窖内。产品堆放时 注意留有通风道,以利通风换气和排除热 量。
3、通风库贮藏 指在有较为完善隔热结构和较灵敏通风设施的建 筑中,利用库房内、外温度的差异和昼夜温度的变 化, 以通风换气 的方式来维持库内 较稳定和适宜贮藏 温度的一种贮藏方 法。
以利于产品人库后使品温迅速降低。入贮量第一次以 不超过该库总量的l/5,以后每次以1/10~1/8为好。 商品入贮时堆放的科学性对贮藏有明显影响。堆放的 总要求是“三离一隙”。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课程设计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农产品贮藏和加工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它们的生长、收获和贮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进行加工以保留它们的品质和口感。
通过理论介绍和实践活动,本课程将培养学生成为农产品贮藏和加工方面的专业人士。
二、课程目标1.了解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及其重要性。
2.掌握农产品的生长和收获时间。
3.掌握农产品贮藏的基本知识。
4.掌握农产品加工的基本技能。
5.学会制定农产品贮藏和加工计划。
6.能够识别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农产品简介•农产品的定义及其重要性•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农产品的生长和收获时间第二章:农产品贮藏•农产品贮藏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农产品贮藏的基本知识,如温度、湿度、通风等•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在贮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三章: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农产品加工的基本技能,如洗涤、烹饪、腌制等•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第四章:农产品贮藏和加工计划•制定农产品贮藏和加工计划的重要性•制定计划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第五章: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何识别农产品的质量问题•解决常见的质量问题的方法四、课程教学方式1.理论课讲解2.实践操作演练3.课程作业五、教学方法1.互动授课2.分组讨论3.组织必备知识点演示六、考核方式1.理论考核: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理论的掌握情况。
2.实践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成果进行认定,考察学生对课程实践的掌握情况。
3.课程作业考核:按时完成指定的作业任务,考察学生对课程实践的掌握情况。
七、教材推荐1.《农产品贮藏的基本知识》2.《农产品加工技巧手册》3.《农产品贮藏和加工案例分析》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关于农产品贮藏和加工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它们的生长、收获和贮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进行加工以保留它们的品质和口感。
贮藏保鲜基本知识培训
第一章 贮藏保鲜的意义
水果、蔬菜总产量与人均占有量
总产量(万吨 ) 人均占有量(公斤)
世界 水果:
48000
75
蔬菜:
68300
105
中国 水果:
14250
109
蔬菜:
41000
300
新疆 水果:
350
180
蔬菜:
761
393
瓜类:
189
98
我国历年水果产量和种植面积变化情况
3、温度与贮藏病害的关系 贮藏过程中,果蔬出现的各种腐烂都是由病害引起的, 而病害的发生是由致病微生物(多数为真菌)在果蔬表面 和内部滋长繁衍的结果。低温可以降低微生物体内各种酶 系统的活性,从而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减少了果蔬的腐 烂,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已形成的侵染组织的进一步发 展。
4、温度与冷害和冻害的关系 果蔬的冻害是在冰点以下的低温下,果蔬所发生的冻 结现象。不同的果品和蔬菜的冰点各不相同,过低的温度 是造成冻害的直接原因。而冷害却发生在果蔬适宜的贮藏 温度下限与冰点之间的温度范围内,是一种常见的由温度 引发的生理病害。
其它(1)阿克苏和伊犁优质苹果产区;(2)塔城、库车和 伽师酸梅产区;(3)伊犁的樱桃李产区;(4) 分布于东疆和南疆 的红枣产区。
新疆蔬菜生产情况
单位:万亩、万吨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99 2000 2001 2003 2004 2005 2006
单位:万吨、千公顷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农产品的贮藏
1、农产品的贮藏定义第一章园艺产品的品质第一节园艺产品之色一、叶绿素二、类胡萝卜素三、多酚类色素包括花青素类色素、花黄素类色素和儿茶素类色素三种类型第二节园艺产品之香一、水果的香气成分其香气成分中以有机酸酯类、醛类、萜类为主二、蔬菜的香气成分它们主要含有以含硫化合物、醇、萜烯类为主体的香气成分。
第三节园艺产品之味我国习惯上分为甜(sweet)、酸(sour)、苦(bitter)、咸(salty)、辣(hot)、涩(astringent)、鲜(delicious)七种味感阈值一、园艺产品之甜味甜味物质:主要是糖及其衍生物糖醇甜味物质的性质:与糖的种类和含量有关、与糖酸比有关。
二、园艺产品之酸味1、柠檬酸2、苹果酸3、酒石酸三、园艺产品之涩味主要来源是丹宁类物质除丹宁类物质外,儿茶素(catechin)、无色花青素以及一些羟基酚酸也具有涩味。
四、园艺产品之苦味主要的苦味物质有:生物碱类(如茶碱、咖啡碱)、糖苷类、萜类(第五节园艺产品之质地一、果胶物质的质和量三种类型:1、原果胶(protopectin2、可溶性果胶(pectin)3、果胶酸(pecticacid)二、细胞壁构成物的机械强度纤维素三、细胞的大小形状和紧张度第二章影响园艺产品贮藏性的采前因素一、园艺产品的遗传特性1、种类(1)不同产地的各种园艺产品贮运性不同南方及热带地区的园艺产品,多数不耐贮运北方地区和生长期较长的种类较耐贮运•蜡质厚、果皮厚、果肉硬的较质软多汁的果实耐贮运;落叶果树(较原产于南方的常绿果树(如木瓜)果实耐贮运(2)果树种类•叶果树中的坚果类如板栗、核桃等,仁果类如苹果、梨等耐贮运,而核果类的桃、杏樱桃等以及浆果类的葡萄、猕猴桃、蓝莓等不耐贮运。
•常绿果树果实中的柑橘耐贮运,而杨梅、荔枝、草莓等不耐贮运。
•椪柑比宽皮柑橘类耐贮运,甜橙果实较耐贮运,柚类(如沙田柚)的耐贮运性最强。
(3)蔬菜类•营养贮藏器官的鳞茎、球茎、块茎、叶球的蔬菜比较耐贮运;•花椰菜、蒜薹等花器官较耐寒,因此可以低温贮运;•叶菜类难贮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农产品贮藏的基础知识农产品采收后,在产品处理、运输、贮藏过程中,继续进行着各种生理活动,成为一个利用自身已有贮藏物质进行生命活动的独立个体。
产品在贮藏过程中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有呼吸作用、蒸腾生理、成熟衰老生理、休眠生理等,这些生理活动影响着产品的耐贮性和抗病性,必须进行有效的调控,以最大限度地延长产品的成熟和衰老。
农产品贮藏的任务在于延缓衰老等进程,保持产品的鲜活品质。
贮藏技术是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对产品采后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一方面使其保持生命活力以抵抗微生物侵染和繁殖,提高其抗病性,达到防止腐烂败坏的目的;另一方面使产品自身品质的劣变也得以推迟,达到保鲜的目的。
第一节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呼吸作用是指植物生活细胞的呼吸底物,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经过许多中间反应将体内复杂的有机物逐步分解为简单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呼吸类型根据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气的参与,可将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在有氧气参与的条件下,通过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使农产品的呼吸底物被彻底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被氧化的有机物称为呼吸底物,碳水化合物、有机酸、蛋白质、脂肪都可以作为呼吸底物。
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主要是指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一般指在无氧条件下,生活细胞使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对植物是不利的。
果蔬贮藏中,不论由何种原因引起的无氧呼吸的加强都被看成是正常代谢的被干扰和破坏,对贮藏都是有害的。
2.呼吸强度和呼吸商(1)呼吸强度呼吸强度也叫呼吸速率,农产品的贮藏寿命与呼吸强度成反比,呼吸强度大,呼吸作用旺盛,农产品贮藏寿命就短;反之,呼吸强度小的贮藏寿命就长。
呼吸强度只能反应呼吸作用的量,而不能反映呼吸作用的性质。
2)呼吸商呼吸中释放的C02与吸入的02容积比(C02/02)称为呼吸系数或呼吸商(RQ)。
在一定程度上可根据呼吸商来估计呼吸的性质与呼吸底物的种类。
3.呼吸消耗与呼吸热呼吸消耗即在呼吸过程中所消耗底物的量,对果蔬产品而言所消耗的底物主要为糖,呼吸消耗是果蔬在贮藏中发生失重(自然损耗)和变味的重要原因之一。
呼吸热则特指在呼吸中不能用于维持生命活动及合成新物质,而以热能形式释放到环境中的能量。
呼吸热的释放会使环境温度升高,所以,在果蔬贮运过程中应尽可能降低产品的呼吸强度,从而减少呼吸热的释放。
二、呼吸跃变根据果蔬采后呼吸强度的变化曲线,呼吸作用可以分为呼吸跃变型和非跃变型两种。
有一类果蔬在发育、成熟、衰老的过程中,其呼吸强度的变化模式是在果蔬发育定型之前呼吸强度不断下降,此后在成熟开始时呼吸强度急剧上升,达到高峰后便转为下降,直到衰老死亡。
呼吸强度急剧上升的过程称为呼吸跃变,这类果蔬(如香蕉、番茄、苹果等)称为跃变型果蔬。
另一类果蔬(如柑橘、草莓、荔枝等)在成熟过程中没有呼吸跃变现象.呼吸强度只表现为缓慢的下降,这类果蔬称为非跃变型果蔬。
果蔬的呼吸跃变和乙烯释放的高峰都出现在果蔬的完熟期间,表明呼吸跃变与果蔬完熟的关系非常密切。
当果蔬进入呼吸跃变期,则耐贮性急剧下降。
人为采取各种方法延缓呼吸跃变的到来,是有效地延长果蔬贮藏寿命的重要措施。
呼吸跃变型果蔬产品在采后成熟衰老的进程中,果蔬进入完熟期或衰老时,其呼吸强度骤然升高受,随后趋于下降,呈明显的峰形变化,这个峰即为呼吸高峰。
呼吸高峰过后,组织很快进入衰老。
三呼吸作用与贮藏的关系呼吸作用的积极作用耐藏性和抗病性:果实、蔬菜等农产品在采后具有的抵抗不良环境和致病微生物的持性,使其损耗减少,品质得以保持,贮藏延长,这种特性耐藏性和抗病性。
呼吸保卫反应:当植物受到微生物侵染、机械伤害或遇到不适环境时,能通过激活氧化系统.主动加强呼吸,抑制微生物所分泌的酶引起的水解作用,防止积累有毒的代谢中间产物,加强合成新细胞的成分,加速伤口愈合而起到自卫作用。
2.呼吸作用的消极作用失重和变味:呼吸作用旺盛会不断消耗农产品的贮藏物质,加快产品的生命活动,促进其衰老,体表现在使组织老化,风味下降,失水萎蔫,导致品质劣变。
贮藏时间缩短,耐藏性和抗病性下降:呼吸作用会产生呼吸热,使产品的温度增高,又会促进呼吸强度增大.体内有机物消耗加快,释放的大量呼吸热使产品温度较高,容易造成腐烂。
四、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影响农产品采后呼吸作用的因素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当确定了某一种类农产品为贮藏对象时,环境因素则成为影响其呼吸强度的主要因素。
由于农产品的呼吸强度大,消耗营养物质快,贮藏寿命短,因此,在不妨碍农产品正常生理活动的前提下,必须尽量降低呼吸强度。
1.内在因素(1)种类和品种农产品的食用部分各不相同,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变态器官等,这些器官在组织结构和生理方面有很大差异,采后的呼吸作用相差也很大,主要是由遗传特性决定的。
蔬菜中耐藏性依次为根菜类、茎菜类>果菜类>叶菜类,其呼吸强度依次为根菜类<茎菜类<果菜类<叶菜类。
在果品中浆果呼吸强度最大,如草莓最不耐贮藏,其次是桃、李、杏等核果,苹果、梨等仁果类和葡萄呼吸强度较小。
一类产品的不同品种间、同一器官的不同部位,其呼吸强度的大小也不同.如蕉柑的果皮和果肉的呼吸强度差异较大。
(2)发育阶段和成熟度不同发育阶段和成熟度的果蔬的呼吸强良差异很大:在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幼果期呼吸旺盛,各种代谢活动均十分活跃,呼吸强度较高.很难贮藏保鲜。
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呼吸强度逐渐下降。
成熟的果实,表皮保护组织如蜡质、角贡加厚并变得完整,新陈代谢缓慢,一些果实在成熟时细胞壁中胶层溶解,组织充水.细胞间隙被堵塞而体积减小,这些都会阻碍气体交换,使得呼吸减弱,耐藏性加强。
2.外在因素(1)温度在o~35℃生理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强度增大。
(2)湿度一般农产品采收后,经轻微干燥后比湿润条件下更有利于降低呼吸强度。
(3)气体成分在不干扰组织正常呼吸代谢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贮藏环境的O2浓度并提高C02浓度,可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和延缓呼吸跃变的出现,并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延迟果蔬的成熟和衰老过程,延长农产品的贮藏寿命,更好地维持果蔬品质。
在一定范围内,降低O。
浓度可抑制呼吸作用,但0:浓度过低,降到20%以下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便开始下降,当浓度低于10%时,有氧呼吸迅速下降,无氧呼吸被促进,过多消耗体内养分,大量积累乙醇、乙醛等有害物质,造成缺氧伤害。
甚至产生酒精中毒和异味,将缩短贮藏寿命。
一般把无氧呼吸停止进行所对应的O。
含量最低点(5%左右)称为无氧呼吸消失点。
不同种类果蔬的氧的临界浓度有所不同,20。
0时,菠菜、苹果、香蕉的氧临界浓度为1%;豌豆胡萝卜为4%,氧气浓度低于氧临界浓度就会出现无氧呼吸(4)机械损伤和病虫害农产品在采收、分级、包装、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受到挤压、震动、碰撞、摩擦等机械损伤,都会引起呼吸强度和乙烯产量的明显提高。
组织因受伤引起呼吸强度不正常的增加,称为“伤呼吸”。
5)植物调节物质与化学物质植物调节物质有两大类:一类是生长激素,如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对呼吸有抑制作用,同时可延缓果蔬的衰老;另一类激素,如乙烯、脱落酸等,有促进呼吸、加速成熟的作用。
在贮藏过程中控制乙烯的生成,及时排除以降低乙烯含量,是减缓成熟、降低呼吸强度的有效方法。
在采收前后和贮藏期间进行各种化学药剂处理,如青鲜素(MH)、矮壮素(CCC)、6苄基嘌呤(6-BA)、赤霉素(GA)、2,4 D、重氮化合物等,对呼吸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中一些也可作为农产品保鲜剂的重要成分。
(6)其他对果蔬采取涂膜、包装、避光等措施,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产品的呼吸作用。
第二节蒸腾作用一、蒸腾作用对农产品的影响1蒸腾与失重蒸腾作用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方式从植物的表面向外界散失的过程。
失重又称自然损耗,是指贮藏器官的蒸腾失水和干物质损耗所造成的重量减少。
贮藏器官的失重是由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完成的,且失水是贮藏器官失重的主要原因。
2失水引起代谢失调3失水降低耐而贮性和抗病性失水破坏了正常的代谢过程,水解作用加强,过度失水加速了器官的脱落和衰老。
二、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凡是影响叶内外蒸汽压差的外界条件都可以影响蒸腾作用。
1.相对湿度当大气相对湿度增大时,大气蒸汽压也增大,叶内外蒸汽压差就变小,蒸腾变慢;反之,加快。
2.大气温度当相对湿度相同时,温度越高,蒸汽压越大。
当温度相同时,相对湿度越大,蒸汽压越大。
叶温较之气温一般高2~10℃,厚叶更显著。
因此大气温度增高时,气孔下腔细胞间隙的蒸汽压的增加大于大气蒸汽压的增大,所以叶内外的蒸汽压差加大,蒸腾加强。
3.风微风能将气孔边的水蒸汽吹走,补充一些蒸汽压低的空气,边缘层变薄或消失,外部扩散阻力减小,蒸腾速度加快。
强风可明显降低叶温,使保卫细胞迅速失水,导致气孔关闭,进而使蒸腾显著减弱。
含水蒸汽很多的湿风降低蒸腾,而蒸汽压很低的干风促进蒸腾。
三、控制蒸腾失水的措施①严格控制果蔬采收的成熟度,使保护层发育完全。
②增大贮藏环境的空气湿度。
贮藏中可采用地面洒水、放湿锯末、库内挂湿帘等简单措施,或用自动加湿器向库内喷雾或水蒸气的方法,以增加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抑制水分蒸散。
③增加外部小环境的湿度。
可利用包装等物理障碍作用减少水分蒸散,最普遍而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用塑料薄膜或其他防水材料包装产品,也可将果蔬放入袋子、箱子等容器中,在小环境中产品可依靠自身蒸散出的水分来提高绝对湿度,起到减轻蒸散的作用。
用塑料薄膜或塑料袋包装后的产品需要低温贮藏时.在包装前一定要先预冷,使产品的温度接近库温,然后在低温下包装。
不同包装材料保水能力不同.聚乙烯薄膜单果包装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方法,用包果纸和瓦楞纸箱包装也比不包装堆放失水少得多。
且一般不会造成结露。
④采用低温贮藏。
一方面,低温抑制呼吸等代谢作用,对减轻失水起一定作用;另一方面·低温下饱和湿度小,产品自身蒸散的水分能明显增加空气相对湿度。
但低温贮藏时,应避免温度较大幅度的波动,因为温度上升.蒸散加快,环境绝对湿度增加,在此低温下本来空气的相对湿度较高,蒸散的水分很容易使其达到饱和,当温度下降,空气湿度达到过饱和时,就容易引起产品表面结露,引起腐烂。
⑤采用涂被剂。
采用涂被剂可增加商品价值,同时减少水分蒸散。
给果蔬打蜡或涂膜在一定程度上可阻隔水分从表皮向大气中蒸散。
在国外也是常用的采后处理方法,在国内由于受到处理设备的限制,还未普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