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观测记录
降水量观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行业标准SL21-90降水量观测规范1991-02-21发布1991-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主编单位:水利部水文司批准部门:水利部目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观测场地第一节场地查勘第二节场地设置第三节场地保护第四节雨量站考证簿的编制第三章仪器及安装第一节基本技术要求第二节仪器的主要组成和适用范围第三节仪器安装第四节检查和维护第四章雨量器观测降水量第一节观测时段第二节液态降水量观测第三节固态降水量观测第四节特殊观测第五节观测注意事项第五章日记型自记雨量计观测降水量第一节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观测降水量第二节翻斗式自记雨量计观测降水量第六章长期自记雨量计观测降水量第一节自记周期的选择第二节观测方法第七章降水量资料整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雨量器观测记载资料的整理第三节日记型自记雨量计记录资料的整理第四节长期自记雨量计记录资料的整理附录一雨量站考证簿编制说明附录二F-86型防风雨量器的安装附录三雨量站观测记载簿填制说明附录四降水量观测误差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统一基本雨量站的降水量观测技术,提高降水量观测资料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基本雨量站的降水量观测,包括单独设立的基本雨量站和水文站、水位站、水面蒸发站及地下水位站等兼作基本雨量站的降水量观测。
各类水文自动测报或遥测系统中作为基本雨量站的降水量观测,亦应执行本规范。
第1.0.3条雨量站的任务是在选定的观测场使用雨量器或自记雨量计进行降水量观测。
其观测项目、记录精度、观测段次、是否观测降水起止时间、资料整理等均应按照《测站任务书》执行,一般情况下,雨量站不得自行改变。
第1.0.4条降水量观测项目,一般包括测记降雨、降雪、降雹的水量。
单纯的雾、露、霜可不测记。
必要时,部分站还应测记雪深、冰雹直径、降水强度、初霜和终霜日期等特殊观测项目。
降水物符号:降水物符号记于降水量数值的右侧,单纯降雨和无人驻守雨量站不注记降水物符号。
降水量的测定
⒌降水量的测定
一、教材简析:
第一部分: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我们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雨下得有多大?”是本课研究的中心问题。
活动开始时先了解气象学家是怎样观测和区分下雨的等级的。
接下来介绍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方法。
如果用饮料瓶制作雨量器的透明杯子,应选择底部平的那种。
第二部分:降水量的观察与测量
让学生拿着做好的雨量器到室外,用喷壶模拟降雨,使学生们经历一次收集和测量降水量的模拟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考虑到雨量器的摆放地点,读取降雨量的方法。
对照降雨等级判断各组雨量器测得的雨量等级。
对学生课外的不断观察和记录实行指导。
二、教学背景: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从第1课开始,学生就尝试着用他们的感官来观察并判断降雨情况:小雨、中雨、大雨。
这个课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是怎样测量、记录和确定降水量的,并且亲自做一个雨量器来记录降水量。
水文站两小时降雨报文
水文站两小时降雨报文一、简介水文站是用于观测和记录水文数据的站点,其中降雨观测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水文站两小时降雨报文是根据水文站观测到的降雨数据,按照每两小时为一个时间段进行统计和报告的文档。
二、报文结构水文站两小时降雨报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报文头部信息报文头部信息包括报文生成时间、报文起始时间和报文结束时间等,用于标识报文的基本信息。
2. 报文主体数据报文主体数据是根据观测的降雨数据所生成的统计结果。
主体数据中包括了每个时间段的降雨量,以及统计周期内的最大降雨量、平均降雨量等指标。
3. 报文尾部信息报文尾部信息包括报文生成者的署名、联系方式以及其他附加信息等。
三、报文生成过程水文站两小时降雨报文的生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水文站会定期收集降雨数据,通常每两小时进行一次。
收集到的数据会被保存并用于后续的报文生成。
2. 统计计算基于收集到的降雨数据,需要进行统计计算来得到报文中的主体数据。
统计计算包括求和、平均值计算以及最大值的确定等。
3. 报文生成通过将报文头部信息、主体数据和报文尾部信息结合起来,生成完整的水文站两小时降雨报文。
四、报文示例1. 报文头部信息•报文生成时间:2021年10月1日 10:00:00•报文起始时间:2021年10月1日 08:00:00•报文结束时间:2021年10月1日 10:00:002. 报文主体数据时间段降雨量(毫米)08:00-10:00 1006:00-08:00 504:00-06:00 202:00-04:00 0•统计周期内最大降雨量:10毫米•统计周期内平均降雨量:4.25毫米3. 报文尾部信息•报文生成者:水文站A•联系方式:xxx-xxxxxxx五、总结水文站两小时降雨报文是通过统计和整理水文站观测到的降雨数据而生成的报告。
报文包括了报文头部信息、报文主体数据和报文尾部信息三个部分。
报文的生成过程主要包括数据收集、统计计算和报文生成等步骤。
降雨量的测定
降雨量的测定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
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
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
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
例如,多雨的广东,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
如果你手边没有雨量筒,那也不用担心,利用一些常见的器皿,你完全可以自制一个,效果也相当不错。
取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纸制碗(可选用大小合适的方便面纸碗),在其底部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后将碗放在一个无盖的罐子上。
罐内有一玻璃瓶,瓶口与碗底的小洞相接。
简易雨量筒就做好了。
简易雨量筒做好后,便可将它放在离地70厘米高处(筒口距地面的距离)承接雨水。
雨停后,用秤称出瓶中的水重,30克水即相当于1毫米的降雨量雨量器的种类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有雨量器和雨量计两种。
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
常见的雨量器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两节,上节是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盛水漏斗,为防止雨水溅失,保持容器口面积和形状,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
测量时,将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内读出降水量毫米数。
降雪季节将储水瓶取出,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内,待雪融化后再读数,也可将雪称出重量后根据筒口面积换算成毫米数。
1降雨量记录表
是 是 否 否 是 否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降水量观测方法
降水量观测方法降水量观测包括测量记录降雨、降雪、降雹的水量,根据需要也可测记雪深、冰雹直径、初霜和终霜日期及雾、露、霜现象。
常规降水量的观测,在观测场地、雨量站考证、观测仪器与安装、观测记录等方面均应严格按照有关降水量观测的规范开展工作。
第一节观测场地要求降水量观测场地的查勘内容包括:地名和交通、通信条件等;附近雨量站分布情况;自然地理特征和水体分布情况;当地降水和气温等气候特征;雷电情况;场地周围障碍物情况。
查勘后场地环境应满足观测资料具有可靠性、代表性和一致性的要求。
降水量观测场地环境与设置,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降水量观测应设置地面观测场。
当地面观测场环境不符合要求时,可设置杆式观测场。
特殊情况下,专用雨量站可设置房顶观测场。
(2)除本站需备份观测外,观测场不宜设置3套及以上同类型的观测设备。
(3)地面观测场环境与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观测场应避开强风区,其周围应空旷、平坦,不受突变地形、树木和建筑物的影响。
2)观测场不能完全避开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的影响时,雨量器(计)至障碍物边缘的距离应大于障碍物顶部与承雨器口高差的2倍。
3)在山区,观测场不宜设在陡坡上、峡谷内和风口处,应选择相对平坦的位置,使承雨器口至山顶的仰角不大于30°。
4)场内仪器之间、仪器与栏栅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m。
仅设一台雨量器(计)时为4m×4m,设置雨量器和自记雨量计各一台时为4m×6m。
5)场内地面应平整,保持均匀草层,草高不宜超过20cm。
设置的小路和门应便于观测,路宽不大于0.5m。
6)观测场四周应设置不高于1.2m的防护栏栅,栏栅条的疏密不应影响降水量观测精度,多雪地区应考虑在近地面不致形成雪堆。
7)有积水的观测场,应在其周围开挖排水沟,防止场地内积水。
8)观测场应设立警示标志,划定保护范围。
承雨器口至障碍物顶部高差的2倍距离为保护范围,不应有建筑物,不应栽种树木和高秆作物。
9)水面蒸发站的降水量观测场地设置应符合《水面蒸发观测规范》(SL 630—2013)的要求。
降雨量的测量微课实录(邸薇)
降雨量的测量一、微课实录(一)微课导入动态呈现暴风雨的形成过程,展现天空中云层里的水以降雨的形式回归到地面的自然现象,使学生了解到降雨是天气状况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师:水在自然界中循环。
天空中云层里的水以降雨的形式回归到地面。
降雨,是天气状况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气象站实地访谈教师带领同学们参观气象站,访谈气象员观测员。
教师:你知道气象站的叔叔阿姨们是怎样测量降雨量的吗?那么,你知道气象站的叔叔阿姨们是怎样测量降雨量的吗?视频实拍鄞州国家气象观测站。
引领同学们来到鄞州国家气象观测站。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到了鄞州国家气象观测站。
视频环视气象站内各种气象观测仪器教师:走进气象站,哇!这里的观测仪器可真不少!视频聚焦雨量器的构造。
展示雨量器的外形和标牌说明。
教师:瞧!这就是雨量器!雨量器的构造是怎样的?如何使用呢?气象站的观测员许叔叔为我们做了介绍。
气象观测员:原来,雨量器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金属筒,起保护作用;里面有一个集雨漏斗,和一个储水瓶。
下雨时,雨水就是通过漏斗流入储水瓶的。
测量时,使用特制的与雨量筒配套的量杯,将雨水倒出。
观测员介绍雨量器的使用和读数的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关注雨量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时的注意事项。
气象观测员:读数时,眼睛的视线要与水平面的最低处保持平齐。
一般是每天晚上的20点测量一次,所测得的雨量筒中所有积水的高度,就是一天的降雨量。
(三)学生制作雨量器视频演示:学生动手制作一个雨量器的过程。
教师:知道了雨量器的工作原理,让我们回到家中,用这些简单的材料,自制一个雨量器吧!(四)对比模拟实验照片呈现小方同学制作的圆筒形雨量器。
教师:看!这是小方做的雨量器。
照片呈现小亮同学制作的圆筒形雨量器。
教师:这是小亮做的雨量器。
它们在同一次降雨中,放在同一个地方,所测得的雨量大小,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我们可以用喷头里喷出的水来模拟下雨。
首先,把水龙头打开,将喷头调整到呈均匀的水柱。
降雨量观测记录
降雨量观测记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降水的测量与记录实验目的:掌握降水量观测记录的基本方法了解几种观测仪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气压计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要点掌握小型蒸发器的使用方法实验内容:在地学实验室观察并使用几种降水量观测工具使用气压计进行观测,并记录当时的的气压与温度情况实验准备: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簿,铅笔实验过程:首先来到地学实验室,老师开始讲解我们了解了双翻斗雨量传感器、虹吸式雨量计、翻斗式遥测雨量记录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记录降雨量时应注意的问题有:记录数据要以毫米为单位,并取一位小数;无降水时,降水量栏空白不计;不足的记为。
然后我们学习了气压计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使用气压计时应注意的是:附属温度表的都市应精确到摄氏度;使用前调整水银槽内的水银面,使之与象牙针尖恰好相接;调整游尺,读数时以百帕为单位,且取一位小数。
再次读数前要降下水银面再次调节仪器。
同时还需要对比三小时之前的气压记录值,分析此过程中气压的变化趋势等接下来是蒸发器的使用和记录过程中要注意:如果有降水的话则有蒸发量=原量+降水量-余量;记录时要以毫米为单位,同样取一位小数;当由于某些原因使得蒸发量为负值时记录为;蒸发器的水全部蒸发完时,按照假如的原量值记录并加>。
然后要再次用到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输入数据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记录。
实验结果:2011年11月18日 2011年11月是减小了。
这是因为实验所选择的时间大概都是下午两点左右,而普遍存在的双峰型气压日变化指出下午3点到4点会出现一个气压最低值。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两天的相对湿度与蒸发量的对应比较,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实验数据有较大的误差。
降雨量计量方法
降雨量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有雨量器和雨量计两种。
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
常见的雨量器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两节,上节是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盛水漏斗,为防止雨水溅失,保持容器口面积和形状,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
测量时,将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内读出降水量毫米数。
降雪季节将储水瓶取出,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内,待雪融化后再读数,也可将雪称出重量后根据筒口面积换算成毫米数。
雨量计又分1.翻斗式雨量计:是可连续记录降水量随时间变化和测量累积降水量的有线遥测仪器。
分感应器和记录器两部分,其间用电缆连接。
感应器用翻斗测量,它是用中间隔板间开的两个完全对称的三角形容器,中隔板可绕水平轴转动,从而使两侧容器轮流接水,当一侧容器装满一定量雨水时(0.1或0.2毫米),由于重心外移而翻转,将水倒出,随着降雨持续,将使翻斗左右翻转,接触开关将翻斗翻转次数变成电信号,送到记录器,在累积计数器和自记钟上读出降水资料。
2虹吸式雨量计:虹吸式雨量计是可连续记录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仪器。
其上部盛水漏斗的形状和大小与雨量器相同。
当雨水经过漏斗导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浮子将随水位升高而上浮,带动自记笔在自记纸上划出水位上升的曲线。
当量筒内的水位达到10毫米时,借助虹吸管,使水迅速排出,笔尖回落到零位重新记录。
自记钟给出降水量随时间的累积过程。
虹吸式雨量计是自动记录液态降水物的数量、强度变化和起止时间的仪器。
由承雨器、虹吸、自记和外壳四个部分组成。
在承雨器下有一浮子室,室内装一浮子与上面的自记笔尖相联。
雨水流入筒内,浮子随之上升,同时带动浮子杆上的自记笔上抬,在转动钟筒的自记纸上绘出一条随时间变化的降水量上升曲线。
当浮子室内的水位达到虹吸管的顶部时,虹吸管便将浮子室内的雨水在短时间内迅速排出而完成一次虹吸。
虹吸一次,雨量为10毫米。
如果降水现象继续,则又重复上述过程。
降水量观测规范(报批版)
SL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21-2006替代SL 21-90降水量观测规范(报批稿)2006-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前言根据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关于开展水利技术标准复审工作的通知(国科综【2004】9号)”,水利部水文局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组织了《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90)(以下简称“规范(90)”)的主要起草人、审查专家、使用单位代表及其他相关专家,组成复审专家组,对“规范(90)”进行了复审。
复审专家组研究决定对“规范(90)”进行修订。
水利部水文局委托“规范(90)”原主编单位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现南京水科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负责修订。
在本次规范修订中,主编单位南京水科院和水利部水文局、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认真研究了“规范(90)”原参编单位安徽、浙江、四川省水文局,以及长江委、黄委、黑龙江、内蒙古、北京、山东、河南、江西、广东、云南、陕西、甘肃等省(自治区、直辖市)20多个单位的水文局(处、总站)的修改意见,重点吸收了适当放宽记录精度、适当放宽观测场地要求、增加固态存贮器记录雨量等意见,并对“规范(90)”4~6章不同观测仪器的降水量观测的有关内容结构进行了调整,删除、简化了部分人工观测的内容,将第3章仪器及安装中的仪器组成结构和基本技术要求调到附录中,适当精炼了标准正文,增加了条文说明内容。
本标准替代sl21-90版本。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文局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文局本标准主编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编单位:水利部水文局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福兴朱晓原冯讷敏杨菊芳本标准审查会技术负责人:谭国良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目录前言1总则 12观测场地 22.1场地查勘 (2)2.2场地设置 (2)2.3场地保护 (3)2.4雨量站考证簿的编制 (3)3 仪器及安装 53.1仪器组成、分类及适用范围 (5)3.2仪器安装 (5)4雨量器观测降水量 74.1观测时段 (7)4.2液态降水量观测 (7)4.3固态降水量观测 (7)4.4特殊观测 (8)4.5观测注意事项 (8)5 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观测降水量 95.1观测时间和程序 (9)5.2雨量记录的检查 (10)5.3观测注意事项 (10)6翻斗式自记雨量计观测降水量 116.1自记周期的选择 (11)6.2观测(换纸)时间 (11)6.3观测方法 (11)6.4雨量记录的检查 (12)6.5观测注意事项 (12)7 降水量资料整理 147.1一般规定 (14)7.2雨量器观测记载资料的整理 (15)7.3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记录资料的整理 (15)7.4翻斗式自记雨量计记录资料的整理 (17)附录A 雨量站考证簿编制说明19附录B 降水量观测常用仪器及其检查和维护24附录C F-86型防风雨量器的安装 28附录D雨量站观测记载簿填制说明30附录E降水量观测误差 331总则1.0.1为统一全国降水量观测技术,提高降水量观测资料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蒸发和降水的观测
2.4 双阀容栅式雨量传感器
该传感器也是用来自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主要由承水器、贮水室、浮子与感应极板,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等组成。
它是利用降水量贮水室内浮子随雨量上升带动感应极板,使容栅移位传感器产生的电容量变化,经转换为位移计量的原理测得降水量。
水导式雨量传感器 利用雨水的高阻值导电特性,在贮水容器里等间距地设置n个金属电极,降水使贮水器内水位升高,并使雨水依次与各个电极接触,测量电路根据接通电极数即可计算出降雨量。测量电路可以是多谐振荡器,雨水接通的电极数不同,则振荡器的频率不同,即可将降雨量转换为脉冲频率的变化。
01
02
2.5 光学雨量计
2.6降水量测量误差
由于地形和天气系统引起的降水分布不均匀造成降水量的测量代表性交差。 动态误差 溅水误差 边沿设计成刀刃形、周围地面种植草坪 蒸发误差 承水器接水面光滑,实时自动测量 风造成的误差 承水器口尽可能低,安装场地气流成水平流动,距离高大障碍物高度2-4倍距离。 静态误差 承水器口的公差 截面变形,截面积变小 沾水误差 采用憎水材料 安装和使用误差 承水器口与地面平行,防止昆虫、树叶堵塞。
雨量器的观测和记录
雨量计的测量原理:
01
能连续记录降水量、降水时间,表示降水随时间变化,并由此可计算降水强度。常用的有:虹吸式雨量计;翻斗式雨量计两种。
02
虹吸原理图:
包括:承接口、漏斗、自记系统(自计钟、自记纸、自记笔)、浮子、浮子室、虹吸管、盛水器等。
当有液体降水时,降水从承接口经漏斗进入浮子室。浮子室是一个圆桶容器,内装浮子,外接虹吸管,降水使浮子上升,带动自记笔在钟筒自记纸上画出记录曲线。
——如发现差值超过±4%时,应作基点调整。
调整方法:旋动计量翻斗的两个定位螺钉。将一个定位螺钉旋动一圈,其差值改变量为3%左右;如两个定位螺钉都往外或往里旋动一圈,其差值改变量为6%左右。 如差值(排水量-记数值 ×100% )是负2%时,可将其中的一个定位螺钉往外旋动2/3圈。
中国有气象记录最大降雨量
在我国最猛烈的实测暴雨记录发生在山西,1971年7月1日,山西太原地区古交市梅洞沟5分钟的降雨量达到了53.1毫米。
而我国最大的24消失实测降雨记录则发生在台湾,在1996年7月31日,我国台湾省的嘉义县阿里山24小时的降雨量达到了1748.5毫米,更是打破了1967年台湾宜兰县新寮24小时1672.6毫米降雨量的记录。
不过如果说我国年降雨量最大的地方,还得是被称为中国“雨极”的火烧寮。
根据1906年到1944年这38年的资料统计,火烧寮的年平均降水量达到了6557.8毫米,尤其是在1912年,其最大降雨量记录达到了8409毫米,这是目前东南亚降雨量的最高纪录。
另外火烧寮降雨的天数也多,年平均降雨日数达到了214天。
单个气象站不同重现期不同历时最大降雨量普查记录样表
—
填表字段
重现期 单位 记录
保留 1 位小数 保留 1 位小数 保留 1 位小数 保留 1 位小数 保留 1 位小数 保留 1 位小数 保留 1 位小数 保留 1 位小数 保留 1 位小数 保留 1 位小数 资料的具体来源,如单位名称、书籍、 报告、公报、论文名称等,名称要写官 方全称,图书报告类要加书名号。
单个气象站不同重现期不同历时最大降雨量普查记
录样表
填表字段
区域名称
行政区域代 码 站名
站号
1 小时降雨 量 3 小时降雨 量 6 小时降雨 量 12 小时降 雨量 24 小时降 雨量 1 小时降雨 量 3 小时降雨 量 6 小时降雨 量 12 小时降 雨量 24 小时降 雨量 1 小时降雨 量 3 小时降雨 量 6 小时降雨 量 12 小时降 雨量 24 小时降 雨量
保留 1 位小数
10 年 mm
保留 1 位小数
10 年 mm
保留 1 位小数
10 年 mm
保留 1 位小数
10 年 mm
保留 1 位小数
20 年 mmຫໍສະໝຸດ 保留 1 位小数20 年 mm
保留 1 位小数
20 年 mm
保留 1 位小数
20 年 mm
保留 1 位小数
20 年 mm
保留 1 位小数
1 小时降雨 50 年 mm
重现期 — —
— — 5年
单位 记录
填表说明
—
填写旗县(区)名称。
—
填写旗县(区)行政区划代码,共 12
位,不足 12 位的在其后补 0。
—
填写官方全称
—
填写官方站号
mm
保留 1 位小数
5 年 mm
历史降雨信息
历史降雨信息历史降雨信息是研究过去一段时间内降雨量的记录和统计数据。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特定地区的降雨模式、气候变化以及潜在的自然灾害风险。
历史降雨信息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降雨量统计:历史降雨信息会记录每天、每月或每年的降雨量。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确定一个地区的降雨季节、降雨强度和降雨分布的模式。
2. 极端降雨事件:历史降雨信息也会记录极端降雨事件的发生情况。
通过分析这些事件,可以了解某个地区的洪涝风险,并为未来的防灾工作提供参考。
3. 长期趋势:通过对历史降雨信息的长期分析,可以揭示出降雨量的长期趋势。
这对于研究气候变化以及评估未来降雨趋势非常重要。
4. 气候影响因素:历史降雨信息可以帮助识别和分析影响降雨的因素。
例如,通过研究历史降雨信息,可以了解该地区的季风、气候系统、海洋温度等因素对降雨的影响。
5. 地理特征:历史降雨数据还通常与该地区的地理特征相关联。
通过对特定地区降雨量的长期观察,可以发现地形、植被覆盖和周围环境对该地区降雨的影响。
6. 自然灾害风险:历史降雨信息是评估自然灾害风险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通过分析过去的降雨模式,可以预测未来的降雨可能导致的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潜在风险。
7. 农业和水资源管理:历史降雨信息对农业和水资源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历史降雨数据,可以制定合理的农业灌溉计划,保护水资源并提高农作物产量。
8. 气象学研究:历史降雨信息为气象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通过分析历史降雨模式,可以研究气候变化、气候系统间相互作用以及气候预测模型的改进。
总之,历史降雨信息是了解过去降雨模式、评估气候变化、预测自然灾害风险以及制定农业和资源管理计划的重要参考内容。
通过对历史降雨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出降雨的规律和趋势,为未来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水的测量与记录
实验目的:掌握降水量观测记录的基本方法
了解几种观测仪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掌握气压计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要点
掌握小型蒸发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在地学实验室观察并使用几种降水量观测工具
使用气压计进行观测,并记录当时的的气压与温度情况
实验准备: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簿,铅笔
实验过程:首先来到地学实验室,老师开始讲解
我们了解了双翻斗雨量传感器、虹吸式雨量计、翻斗式遥测雨量记录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记录降雨量时应注意的问题有:记录数据要以毫米为单位,并取一位小数;无降水时,降水量栏空白不计;不足0.05mm的记为0.0。
然后我们学习了气压计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使用气压计时应注意的是:附属温度表的都市应精确到0.1摄氏度;使用前调整水银槽内的水银面,使之与象牙针尖恰好相接;调整游尺,读数时以百帕为单位,且取一位小数。
再次读数前要降下水银面再次调节仪器。
同时还需要对比三小时之前的气压记录值,分析此过程中气压的变化趋势等
接下来是蒸发器的使用和记录过程中要注意:如果有降水的话则有蒸发量=原量+降水量-余量;记录时要以毫米为单位,同样取一位小数;当由于某些原因使得蒸发量为负值时记录为0.0;蒸发器的水全部蒸发完时,按照假如的原量值记录并加>。
然后要再次用到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输入数据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记录。
实验结果:
是因为实验所选择的时间大概都是下午两点左右,而普遍存在的双峰型气压日变
化指出下午3点到4点会出现一个气压最低值。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两天的相对湿度与蒸发量的对应比较,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实验数据有较大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