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醛酮的化学性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二3化学醛和酮的化学性质教学案
课题:第二章 第三节 醛和酮 糖类第二课时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课型:新授课 编号: 时间:2013-3-7 主备人:赵宇红 高二年级化学备课组 第3周 第 1 课时 总第 38 课时备课组长签字:赵宇红 段长签字: 【学习目标】: 1.能根据醛、酮的结构特点推测其分子发生反应的部位及反应类型。
2.掌握醛、酮的加成反应。
3.正确判断醛、酮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学习重难点】: 醛的化学性质【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 预习课本71页至74页。
画出重点内容。
2. 对课本知识要多提出疑问。
同组同学先讨论。
3. 把学案独立完成。
4. 把71页表格完成。
5. 分组讨论本课时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醛和酮中含有 碳原子,含有 键,可以发生 反应,能和多种试剂反应,如:。
【思考】:醇类发生催化氧化的条件是什么?一、醛基和醛1、醛基:C H O醛基是平面型结构,即羰基以及与羰基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问】甲醛的空间构型是怎样的? 2、醛的定义:分子里由烃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饱和一元醛的通式: 3、常见的醛:【注意】:甲醛的相关内容如状态、俗名、作用;乙醛的物理性质等二、乙醛的分子结构(从分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电子式、官能团等方面自主学习) 【思考】:分析醛基的结构,推测其在化学反应中的断裂方式? 三、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与氢气的加成)强调:C=O 双键的加成不如C=C 容易,通常情况下C=O 双键与溴、水、HX 等很难加成【思考】有机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我们应该怎样判断呢? 【小结】还原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加入 原子或失去 原子的反应。
氧化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加入 原子或失去 原子的反应。
(2)氧化反应a 、催化氧化:b CHO + O 2c Ⅰ、银镜反应 操作:银氨溶液的配制:实验现象:反应方程式:NH 3反应生成乙酸铵; ②、1mol –CHO 被氧化,就应有2molAg 被还原; ③必须水浴; ④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 ⑤须用新配制的银氨溶液; ⑥乙醛用量不可太多;⑦可用稀HNO 3清洗试管内壁的银镜。
高中化学_醛酮的化学性质教学课件设计
H OCH3
︱OH
H C CN
CH3
︱OH
H C NH2 CH3
︱OH
H C OCH3
CH3
加成规律?
二、醛、酮的化学性质
1.羰基的加成反应
(1)常见的加成试剂:氢氰酸、氨及氨的衍生物、醇 等。
(2)加成规律:
规律:羰基的加成反应符合电性规律,加到羰基氧上 的大多数是活泼“H”。
(3)写化学方程式:
D.在 Cu 存在下和 O2 反应后的产物中再加银氨溶液
1丙醇和2丙醇都含—OH, 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因 此A不可以; 都不能和银氨溶液反应, B不能鉴别二者;
但是1丙醇,2丙醇在Cu 存在下氧化产物不同,前 者为醛,后者为酮,可通 过鉴别醛、酮加以鉴别。
5.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
官能团羰基对
分子中相邻基 团的影响使αH 变得比较活泼
自身加成 稀碱溶液 CH3CH(OH)CH2CHO
反应;取 (OH-) ;
代反应 X2等
CH3CH=CHCHO
注意:醛基比较活泼,还能发生加聚和缩聚反应。
二、醛、酮的化学性质
1.羰基的加成反应
(1)常见的加成试剂: 氢氰酸、氨及氨的衍生物、醇等。
O 元素组成,故易燃烧。
点燃 ①燃烧:2CH3CHO+5O2――→ 4CO2+4H2O
②催化氧化:2CH3
催化剂 +O2 ―△―→ 2CH3COOH
③乙醛被银氨溶液氧化——乙醛的银镜反应
银镜反应实验操作: 注意事项见“同步”P44。
实验现象: 滴加氨水,先出现 白色沉淀 后 溶解,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 试管内壁出现一层光亮的银镜。 实验结论: 乙醛被银氨溶液 氧化 生成 单质银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a.AgNO3+NH3·H2O=== AgOH↓+NH4NO3; b.AgOH+2NH3·H2O―→ [Ag(NH3)2]OH+2H2O;
高中化学《醛和酮》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醛和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醛和酮是含有羰基的两类重要化合物,醛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类重要的衍生物。
由于醛基很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受进攻,醛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学化学中所介绍的含氧衍生物中,醛是其相互转变的中心环节。
本节教材选取的反应依据两个方面:一与生产、生活相关;二与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有关。
学生已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所了解,故要应用结构推测性质的思想方法研究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教材在简单介绍了乙醛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之后,从结构引出乙醛的两个重要化学反应:乙醛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
通过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把乙醛与乙醇联系起来,并结合乙醛的加氢还原,从有机化学反应的特点出发,定义还原反应;通过乙醛的氧化反应,又把乙醛和乙酸联系起来,同时结合乙醛的氧化,给出了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定义。
从而使学生在无机化学中所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在这里得到扩展和延伸。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第1 章第2 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2 章第1 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和乙醛和和丙酮的分子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会比较顺利。
对利用结构推断性质来说,醛、酮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具有培养学生由结构推断性质的重要功能,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分析结构,启发他们结合已有的性质和反应类型的知识打开思路,推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反应、所需的试剂、对应的产物。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应结合使用表2-3-1。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写出的推测结果进行分析点评,及时给予鼓励,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羟醛缩合反应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可让学生将此反应与烯烃的自身加成反应做对比。
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法和迁移学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学习;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迁移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醛和酮在结构上的特点。
2、掌握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 羰基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醛和酮的化学性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设疑引入】复习乙醇的催化氧化和倾听,思考乙醛被空气中氧气的氧化,那么乙 通过学过的醇 醛能否转化为乙醇,乙醛能否被其 醛、酸的转化 他氧化剂氧化?引入对醛酮化学性 引发学生的求 质的学习。
【板书】三、醛酮的化学性质知欲望。
【过渡】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以乙醛、丙酮为例,分析其官能团,下面我们一起推断一下这样的分子结构会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板书] 1.羰基的加成反应【引导分析】醛和酮分子中都存在着官能团 ------ 羰基,官能团中C 原子 有没有饱和?可能发生哪些反应?与什么试剂反应?请分析一下羰基与 HCN 加成时,为什么加成产物是?【投影】羰基与极性试剂加成规律:(R ,)H (R ,H )+-+-C O + A BC O RB【指出】羰基与 HCN 的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可以增长碳链。
加成原理是醛和酮结构中带正电荷的部分加上了试剂中带负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结 学生练习应用 构中带负电荷的部分加上了试剂中带正荷 电子对偏移的 的原子或原子团。
知识分析羰基加成反应规律 有利于学生对 反应产物的判断。
参考羰基与极性试剂的加成规律,写出乙醛与 HCN 、NH 3、CH 3CHO 加成反应的产 物。
A【讲解】醛酮的羰基还可以和氢气发写出乙醛、丙酮与氢气的反应方程式。
CH 3CHO + H 2CH 3CH 2OH+ H 2CH 3CHOHCH 3投影学生的书写情况生加成反应,即还原反应 【板书】2.还原反应使学生能从结 构分析转化为反应分析,体 C=O 双键中一条价键断后,两个 H 会化学键的断 原子分别加成到断键的 C 原子上和 裂与反应类型O 原子上。
的关系。
让学生建 立运动观,并以此形成的运 动观使学生更 好的了解化学 反应实质,从 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设问]乙醛除了能发生加成反应外, 2C3222这样的结构还能发生什么反应,哪 个价键会发生断裂,被怎样的物质 攻ft 才会发生断裂?易被氧化,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醛 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醛 酮》 教学设计
《醛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醛和酮的定义、官能团结构及名称。
(2)学生能够掌握醛和酮的同分异构现象,并能正确书写简单醛酮的同分异构体。
(3)理解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包括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并能熟练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让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醛和酮的结构特点和官能团。
(2)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2、教学难点(1)醛和酮的同分异构现象。
(2)醛的氧化反应的条件和产物。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醛和酮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质。
2、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醛和酮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化学性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4、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含有醛和酮结构的物质,如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丙酮等,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这些物质在生活中的用途以及它们的化学性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醛和酮。
2、讲授新课(1)醛和酮的定义及结构①结合多媒体展示醛和酮的分子结构模型,讲解醛和酮的定义。
醛是指分子中含有醛基(—CHO)的有机化合物,酮是指分子中含有羰基()的有机化合物。
②强调醛基和羰基的结构特点,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醛和酮的同分异构现象①以简单的醛和酮为例,如丙醛和丙酮,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同分异构现象。
②讲解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和规律,让学生练习书写丁醛和丁酮的同分异构体。
(3)醛和酮的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a 以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为例,讲解加成反应的原理和反应条件。
高中化学《醛酮的化学性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醛酮的化学性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中化学选修五醛和酮糖类(第2 课时)一、教学目标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了解醛酮的结构特点,比较醛酮分子中官能团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能够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它们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新的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规律,理解有机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和加O 去H,或加H 去O 的关系与实质。
3、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在探究醛酮的化学性质时,通过通过问题猜想、制定方案、实验操作、分析交流和结论等步骤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4、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认识环境保护重要性,了解室内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和相应的处理方法,推崇绿色化学的理念二、重点难点1、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羰基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从新的角度认识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3、乙醛的性质实验三、实验内容1、验证实验根据甲醛的化学性质,预测乙醛和丙酮是否能够发生类似的加氧氧化。
选择一种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试剂进行实验。
药品:乙醛、丙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仪器:小试管两支,胶头滴管。
2、探究实验根据验证实验得出乙醛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具有还原性,还原性强还是弱呢?让学生选择相应的氧化剂(弱氧化剂)来探究。
药品:乙醛、硝酸银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仪器:试管两支、小烧杯、热水、试管夹、酒精灯等。
学以致用:喝酒脸红和千杯不醉的原因核心素养四、设计思路五、设计流程问题:生活中的醛酮预测:根据结构推测性质羰基的加成、还原反应学以致用:蛋白质变性原因实验探究:醛酮氧化反应六、教学过程【环节一】问题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醛酮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中间产物,它们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这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问题】【思考】1、福尔马林的成分是什么?2、福尔马林为何能防腐?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化学实例,不学以致用:通过学习,解决化学生活中的两个问题性质实验:乙醛和丙酮与强弱氧化剂的反应结构分析:分析乙醛和丙酮的官能团,键的极性,预测性质学习活动生活化学:回顾福尔马林的作用和喝酒脸红的现象醛酮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化学知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导入:醛酮是中转站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结论:醛酮为何被称为有机合成的是中转站1.不死之身这是一条腐烂到快没有鱼悬念:福尔马林是如何使蛋白质仅让同学们体会化样的鱼(停顿一下)。
《醛、酮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资源】
为学生提供资源的网址
【检测】
完成导学案上的[课堂检测1],并讨论完成醛和酮的还原反应。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提问】
醛、酮可能发生的氧化反应
(问题提出):
1、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常见的氧化剂有哪些?
2、醛和酮分别可以被哪些物质氧化?
3、根据课本P73页的活动探究中所给的试剂,试着设计几组实验方案鉴别醛和酮?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的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对相关有机反应类型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学习了乙醇和醇类的相关知识。
2、学生学习有机的思维能力的分析:学生对应用结构分析预测有机物性质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在学习醇的化学性质时对这种研究方法就实际应用过,因此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应用结构预测性质”的研究方法。
完成[交流研讨1]:
1、分析醛、酮的官能团及官能团中C原子的氧化数。
2、根据官能团“羰基”的不饱和性预测出:醛和酮能发生加成反应;根据官能团中C原子的氧化数推测出:醛和酮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实物投影】
学生投影导学案,并对应投影分析自己的预测结果,说明其理由
【课件】
1.加成反应
2.还原反应、
如果存在问题,请向老师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资源库巩固所学。
学生反思收获,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课件】
展示本节课的重点
【资源库】
360云盘
帐号:
517638619@
密码:whezwk6333
【评价】
通过习题评价所学
完成导学案上的[课堂检测2]
认真思考,独立完成
【书面检测】
【布置作业】:
3.3醛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 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醛酮的制备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增强对醛酮化学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醛酮的结构、化学反应过程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醛酮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醛酮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醛酮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3.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4.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
5.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难点
1.醛酮的结构特点
2.醛酮的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缩合反应的机理
3.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九、教学准备
1.教材和实验器材的准备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3.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 加成反应机理:醛酮中的醛基或酮基与氢气、卤素、醇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 缩合反应机理:醛酮分子之间通过缩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如聚酮、聚醛等。
4. 题目:分析醛酮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实例。
答案:
- 实例1:将醛酮与氢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醇。
- 实例2:将醛酮与卤素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
- 醛酮的化学性质,包括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缩合反应
高中化学_醛和酮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醛、酮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研究一、学生已具备知识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所了解后,学生已经具备了用结构推测性质的研究方法。
又通过学习醇的性质进一步利用了结构决定性质的研究方法,这一切为学生更好的根据醛酮的结构特点来推测醛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在生活中学生对醛酮也有所了解,比如甲醛的水溶液福尔马林这一切均为醛酮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知识层面在必修2学生已经了解了葡萄糖与性质氢氧化铜的反应,而葡萄糖也含有醛基,在第二章第一节学生学习了常见的反应类型就为醛酮与氢气的加成奠定了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这一切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难点突破方法针对本节课的难点醛酮羰基的加成反应,在课前我事先制作了微课羰基的加成反应供学生课前课后学习参考。
针对醛的氧化反应一方面从实验入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另一方面利用氧化还原观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有效实现已有知识与新授知识的联系。
评测练习效果选择题正答率分析从测评中可以分析出,在推测含有多官能团的物质的性质时,学生掌握的不够好,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发现主要是对每类物质的性质掌握的不到位,导致错选。
启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讲透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巩固练习,小组互查,教师检查进行督促落实。
第5题关于醛的相互转化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方程式的配平问题,二是小分子物质遗漏的问题。
启示我在今后对化学用语的教学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规范性。
通过评测练习可以说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醛酮的结构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以及加成反应的性质,所存在的问题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以及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方程式还有待进一步熟练记忆,再就是需要强化多官能团有机物性质的预测。
教材分析醛酮的性质是整个有机化学的重要内容,被称为有机合成的中转站,在教材中可以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做好这一部分的内容,首先分析三种版本教材的编排特点.人教版平铺直叙的讲述了醛的定义、乙醛的物理性质后,通过实验3-5和实验3-6研究了乙醛的氧化反应和接着介绍了乙醛的加成反应,最后通过科学视野的形式研究了丙酮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醛酮及其化学性质》优质教学课件设计
氧化反 应
氧化反 应
1 .区别 1 丙醇和 2 丙醇的方法是 ()
D
A .加金属钠 B
.加银氨溶液
C .在 Cu 存在下与 O2 反应
D .在 Cu 存在下和 O2 反应后的产物中再加银氨溶
液
2. 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
D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醛的氧化反应:①与空气中的 O 2 ② 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强氧化剂
③ 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
还原反应 :醛和酮的羰基可以与氢气发Th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一般是醇。
CH3CH2OH
氧化 还原
CH3CHO
氧化
CH3COOH
小结:醛的转化
还原反 应
RCH2OH
O R-C-H
CH3COOH
实验
乙醛与酸 性 高锰酸 钾溶 液或 溴水
银镜反应 乙醛与新制 Cu(OH) 2 悬
浊液
归纳升
华
现 象
溶液褪色
结论
乙醛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溴水氧化
乙醛能 发 Th氧化反 应 ,具有 还 原 性
试管壁上 出现银镜
有砖红色 沉 淀 Th 成 ( Cu2O )
乙醛能被银氨溶液和新制 Cu(OH)2 悬浊液氧化(乙醛能被 弱氧化剂氧化)
HC CCH
HH
H
H
CH3COCH3 +H2
催化 剂
OH CH3CHCH
(三)氧化反
1. 醛的氧应化反应: O
R CH
O
1 )空气中的 O2 能氧化醛
催化剂
2CH3CHO + O2
高中化学_醛酮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醛和酮糖类(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了解醛酮的结构特点,比较醛酮分子中官能团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能够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它们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新的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规律,理解有机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和加O去H,或加H去O的关系与实质。
3、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在探究醛酮的化学性质时,通过通过问题猜想、制定方案、实验操作、分析交流和结论等步骤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4、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认识环境保护重要性,了解室内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和相应的处理方法,推崇绿色化学的理念二、重点难点1、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从新的角度认识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3、乙醛的性质实验三、实验内容1、验证实验根据甲醛的化学性质,预测乙醛和丙酮是否能够发生类似的加氧氧化。
选择一种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试剂进行实验。
药品:乙醛、丙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仪器:小试管两支,胶头滴管。
2、探究实验根据验证实验得出乙醛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具有还原性,还原性强还是弱呢?让学生选择相应的氧化剂(弱氧化剂)来探究。
药品:乙醛、硝酸银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仪器:试管两支、小烧杯、热水、试管夹、酒精灯等。
四、设计思路五 、设计流程六、教学过程【环节一】问题导入【环节二】预测性质【环节三】学以致用【环节四】实验探究【环节五】学以致用【环节六】归纳总结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培养学生坚持科学实证的责任心,积极自我反思的进取心,让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得以提升课后作业查阅资料,工业上是如何制备镜子的?板书设计醛酮的化学性质一、羰基的加成反应1、与氢气加成---还原反应2、与极性分子的加成反应:HCN、CH3OH、NH3二、氧化反应1、与酸性高猛酸钾反应2、与弱氧化剂反应(1)银镜反应CH3CHO + 2[Ag(NH3)2]OH = CH3COONH4 + H2O + 2Ag↓+ 3NH3 ↑(2)与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CH3CHO+2Cu(OH)2 = CH3COOH+2H2O+Cu2O↓3、与氧气反应(1)燃烧(2)催化氧化醛和酮糖类(第2课时)学情分析一、在知识储备上。
高中二年级下学期化学《醛酮的性质(一)》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醛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杏仁中的苯甲醛和兰花中的香草醛等。
【学习任务一】认识醛类物质醛基及醛的定义:羰基( C =O )是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以双键相连形成的原子团如果羰基的碳原子连着一个氢原子便形成了醛基()。
醛是由烃基(或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简写为RCHO。
醛的官能团:醛基(—CHO)。
饱和一元醛的通式:C n H2n O。
【练习】找出醛类物质【学习任务二】以乙醛为例,探究醛类物质的化学性质[环节一]书写乙醛的结构简式,搭建其分子的结构模型,分析乙醛的结构特点(一)乙醛1.乙醛的结构分子式:C2H4O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O结构模型:球棍模型:核磁共振氢谱:乙醛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峰面积比为3:1。
1.醛是由烃基(或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简写为RCHO。
2.醛的官能团: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 n H2n O。
3.乙醛: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的小,沸点20.8 ℃,易挥发,易燃烧,能与水、乙醇等互溶。
[环节二]预测乙醛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1.从C=O的结构特点和烯烃C=C的性质出发,分析乙醛可能发生加成反应,另外由于羰基的存在使得醛基中的碳氢键极性增强,容易断裂,表现出还原性。
1.加成反应(1)催化加氢乙醛蒸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热的镍催化剂,乙醛与氢气即发生催化加氢反应,得到乙醇。
CH 3CHO +H 2―――――→催化剂(Ni )△CH 3CH 2OH注意:① 醛基催化加氢一定生成端醇。
② 醛的催化加氢反应也是还原反应。
(2)与HCN 加成 反应规律:在醛基的碳氧双键中,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较大,碳氧双键中的电子偏向氧原子,使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从而使醛基具有较强的极性。
当极性分子与醛基发生加成反应时,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连接在氧原子上,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连接在碳原子上。
反应方程式:2. 氧化反应 2.1与强氧化剂:回顾乙醇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氧化过程:乙醛的催化氧化:乙醛的燃烧:小结:乙醛可以使溴水、高锰酸钾等褪色(但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2.2与弱氧化剂 2.2.1银镜反应 实验探究【实验3-7】(观看视频) 实验操作: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 mL2% AgNO 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氨水,使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制得银氨溶液。
《醛酮的化学性质》先行组织者教学设计
《醛、酮的化学性质(1)》先行组织者教学设计宁德市东侨实验学校徐庆钟一、教学内容分析这节课是鲁科版高二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的第二课时,是一节新授理论课。
本节内容是第1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延续,是前一课时醛、酮结构的运用,也是后续学习糖类和有机合成的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前起后的作用,把醇和羧酸等烃的衍生物衔接起来;本节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充分运用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方法,用醛、酮的结构来预测它们的主要化学性质。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第1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2章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和前一课时醛、酮结构,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会比较顺利。
对利用结构推断性质来说,醛、酮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具有培养学生由结构推断性质的重要功能,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分析结构,启发他们结合已有的性质和反应类型的知识打开思路,推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反应、所需的试剂、对应的产物。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应结合使用表2-3-1。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写出的推测结果进行分析点评,及时给予鼓励,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羟醛缩合反应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可让学生将此反应与烯烃的自身加成反应做对比。
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法和迁移学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学习;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迁移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三、设计思想“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教授新知识之前首先为学生设置一个能把握所授知识本质、对新知识具有引导性、起到纲举目张作用的知识构架——“组织者”,因为组织者必须在正式教授新知识之前呈现给学生,因此称为“先行组织者”,它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奥苏伯尔提出并大力推广的一种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中“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可分为四个环节,下面以“醛、酮的化学性质”教学内容为例分别说明:1.“设计”组织者,建立新构架“先行组织者”的设计是四个环节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对新知识的同化过程和学习效果,具体设计方法有两种:(1)提炼、概括学生原有知识,形成“先行组织者”;(2)适当引伸、拓宽原有知识,形成“先行组织者”。
醛 酮的化学性质
《醛酮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1、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是选自鲁科版教材第二章第三节《醛和酮糖类》的,本课时是在对必修和上一章有机化合物的学习后进行的,尤其是经过对醇、酚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后,学生对应用结构分析预测有机物性质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实践,在这里将醛和酮这两类在有机合成和官能团转化中占核心地位的物质的性质进行认识是兼顾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的。
本节内容充分利用了有机化学中反应类型和对有机物认识方法的已有经验,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体现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在知识的呈现上有效采用实验的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训练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因此上好本节课,无论是在完善学生的有机化合物认知体系和规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方面,还是在丰富学生的有机知识体系上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2、学情分析对于高二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理论方法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有些认识尚未内化为深刻的理性认识,还较大程度上停留在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上。
在学习能力方面,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已经有了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加之部分内容难度较大,还需要教师给以必要的引导。
在心理特点方面学生,学生仅经历了对必修2最后一章和选修第一章的有机化物的认识,而必修部分的内容又是在上一学期,学生对有机化学的恐惧还未完全消除。
另一方面,本节涉及到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实验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有效开展教学。
3、教学设计指导思想(1)注重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利用信息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教学观,十分关注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题,教师提供一些必要信息和用品,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甄别的分析选用,进而达到自己认识事物的目的。
高中化学《醛、酮的化学性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鲁科版《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3 节第2 课时醛、酮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1. 通过分析官能团和化学键的特点,推断有机物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位置,预测其化学性质,体会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 掌握醛的化学性质及确定醛基的化学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3. 了解醛和酮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通过甲醛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课前任务】1. 复习课本第2 章第1 节的有机反应类型;2. 在网上搜素并整理资料,了解甲醛在生活中的用途及其对环境的危害。
【导学流程】阅读课本71-74 页,完成对下列问题的学习。
【探究一】根据乙醛的特殊结构,预测断键位置及能发生的反应类型。
提示:从官能团、化学键的极性、碳原子的饱和程度等角度分析。
根据你的预测,写出下列反应。
(1) 乙醛与HCN 反应(引入官能团)(2) 乙醛与NH3 反应(引入官能团)(3) 乙醛与H2 反应(引入官能团,由类转化为类)_【注】此反应还可以从哪个角度分析反应类型?【探究二】乙醛是否能发生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1、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乙醛能被氧化?如何验证乙醛的氧化性强弱?试剂:酸性KMnO4 溶液O2(催化剂)新制Cu(OH) 2 悬浊液(弱氧化性)[Ag(NH3)2]OH 溶液(银氨溶液)(弱氧化性)2、银镜反应(银氨溶液:)观察银镜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记录,分析结论。
实验操作【思考】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3、观察醛与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现象并记录分析结论。
实验操作【思考】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4、哪些物质还能氧化乙醛?5、分析乙醛发生氧化反应中的断键情况,比较丙酮与乙醛的结构,思考酮类是否也能发生类似的氧化反应?【课后作业】1、从结构上分析甲醛有什么特殊性?试写出甲醛发生银镜反应、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方程式。
2.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使用不当会有害于人体健康,结合这节课的学习,请在网上搜索资料,写一篇有关如何检测环境中甲醛含量以及如何避免甲醛危害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化学选修五醛和酮糖类(第2 课时)一、教学目标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了解醛酮的结构特点,比较醛酮分子中官能团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能够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它们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新的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规律,理解有机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和加O 去H,或加H 去O 的关系与实质。
3、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在探究醛酮的化学性质时,通过通过问题猜想、制定方案、实验操作、分析交流和结论等步骤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4、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认识环境保护重要性,了解室内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和相应的处理方法,推崇绿色化学的理念二、重点难点1、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 羰基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从新的角度认识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3、乙醛的性质实验三、实验内容1、验证实验根据甲醛的化学性质,预测乙醛和丙酮是否能够发生类似的加氧氧化。
选择一种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试剂进行实验。
药品:乙醛、丙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仪器:小试管两支,胶头滴管。
2、探究实验根据验证实验得出乙醛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具有还原性,还原性强还是弱呢?让学生选择相应的氧化剂(弱氧化剂)来探究。
药品:乙醛、硝酸银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仪器:试管两支、小烧杯、热水、试管夹、酒精灯等。
学以致用:喝酒脸红和千杯不醉的原因核心素养四、设计思路五 、设计流程问题: 生活中的醛酮预测: 根据结构推测性质 羰 基 的 加成、还原反应学 以 致用: 蛋白质变性原因实验探究:醛酮氧化反应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问题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醛酮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中间 产物,它们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这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问题】【思考】1、福尔马林的成分是什么?2、福尔马林为何能防腐?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化学实例,不学以致用: 通过学习,解决化学生活中的两个问题性质实验: 乙醛和丙酮与强弱氧化剂的反应结构分析: 分析乙醛和丙酮的官能团,键的极性,预测性质学习活动生活化学:回顾福尔马林的作用和喝酒脸红的现象醛酮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化学知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导入:醛酮是中转站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结论: 醛酮为何被称为有机合成的是中转站1.不死之身这是一条腐烂到快没有鱼悬念:福尔马林是如何使蛋白质仅让同学们体会化样的鱼(停顿一下)。
这是一条保存在变性的?学的重要性,还能福尔马林溶液中许久,依然鲜活如初根据问题引发学生的鱼。
2.千杯不醉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很3、喝酒脸红那表示他酒量大,事实是这样吗?一探究竟的求知欲。
多人都免不了喝酒。
你有没有发现,有人喝少量酒也会面红耳赤?可能有人悬念:为什么有的人喝酒不脸红,会说,喝酒脸红那表示他酒量大,事实是这样吗?甚至千杯不醉?资料:研究表明,酒精在人体内初步被氧化为乙醛,生成的乙醛若不能被及时反应掉,就会在体内大量聚集,造成血管扩张,面部毛细血管丰富,所以会脸红。
你可能又会说,为什么有的人喝酒不脸红,甚至千杯不醉?带着这两个问题,开启我们今天的学习:【板书】醛酮的化学性质【环节二】预测性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要求】我们以乙醛和丙酮为例,观察乙醛和丙酮的结构,组内讨论一下问题O O‖‖CH3-C-H CH3-C-CH3【过渡】根据预测,乙醛和丙酮可以发生加成、氧化还原、α-H 的取代反应。
其中α-H 的取代反应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研究。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羰基【交流研讨】1、指出它们的官能团,并分析官能团内化学键的极性以及碳原子的饱和程度2、官能团对α-H 的影响3、预测它们可能具有的性质【书写】乙醛与氢气的反应让学生书写到黑板上【思考】引导学生按照组成结构决定性质的步骤,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的加成1、你觉得丙酮会不会也和氢气发从新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后续醛酮 的性质学习做好铺 垫【板书】一、羰基的加成生加成反应?你是如何判断的? 【讲解】观察羰基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根据化合价的变化,H 2 是还原剂,有机物是氧化剂。
我们知道氧化剂是其元 素化合价下降的物质,可在有机物中 2、我们前面还学习,乙醇可以转 化为乙醛,它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化合价的计算很复杂,所以在此,我 们引入新的判断有机物氧化还原反应 的方法。
【展示】【交流研讨】1、乙醛与 HCN 的两种加成方式, 还原反应:有机物中增加 H 或者失去O 的反应氧化反应:有机物中增加O 或者失去 H 的反应哪种是合理的,为什么?2、由此可见,羰基与极性分子的加成满足什么规律?【引导】由此看见,羰基与氢气的加成 也属于还原反应。
H 2 是非极性分子,如 果遇到的是极性分子,如何加成呢? 例如HCN 。
【展示】乙醛与 HCN 的两种 加成方式 乙醛和甲醇的加成乙醛和氨气的加成【过渡】除了氨气,羰基也能与一些氨 的衍生物发生加成反应。
【环节三】学以致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蛋白质分子和甲醛分子的结构图【过渡】甲醛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结合使【交流研讨】观察蛋白质和甲醛的结构,你能甲醛是一把双 其失去生命活性,这是福尔马林防腐 解释蛋白质变性的原理了吗?刃剑,让学生知道的原因,也是对人体有害的原因。
由此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思考】了解甲醛在生活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提供给学生四种氧化剂酸性KMnO4、O2、银氨溶液、新制备的氢【思考】请同学选择一种现象明显,操作运用已有知识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氧化铜悬浊液【板书】二、氧化反应简单的试剂验证自己的猜测,并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学生知识及能1、与酸性高锰酸钾【验证实验】力的肯定,让学生CH3CHO→CH3COOH实验步骤:各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m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向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
【过渡】再展示乙醛和丙酮的结构,得出结论,酮羰基不易被氧化,而醛基易两支试管中各滴加少量乙醛和丙酮溶液,振荡,观察现象,并做被氧化,说明乙醛具有还原性,还原性强还是弱呢?如何证明乙醛还原性的强好实验记录。
动手能力是学生的短板,在实验弱?应该选择哪种氧化剂?【监督】实验步骤中的注意事项,并监【结果展示】请某一组的同学展示实验现象,并说明实验结论是探究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可见,甲醛是一把双刃剑。
但是生活中1、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减少甲醛的污染呢?,2、观察甲醛和碳酸的结构,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来看,甲醛发生了哪种类型的反应?O O ‖‖H-C-H H-O-C-O-H 方面面的应用,不还不能离开甲醛,它可用作板材的粘能谈甲醛色变,而合剂,油漆调和剂,衣料定型固色剂是如何利用其优点皮质座椅防腐剂,它的广泛使用不仅积极克服其缺点。
带来了便利,也使其成为室内环境污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染的主要污染物。
眼光看待问题。
【材料】除了同学们总结的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除甲醛的方法,我来介绍一种新型除甲醛的试剂-TiO2 光触媒,原理就是,在TiO2 催化光照作用下,甲醛转化成碳酸,最终变成无害的水和CO2【过渡】请同学们预测一下,乙醛和丙酮能否发生上述类型的氧化反应?我们如何去验证?鲁科版高第二章第三节中化学选修五。
【环节五】学以致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板书】二、氧化反应3、与新制备的氢氧化铜反应4、与氧气反应【思考】判断:丙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所以丙酮不能发生氧化反通过乙醛的催化氧化,引出人体中存在一种酶可以控学生的实验过程,注意安全。
否与预测的一致。
【探究实验】1、银镜反应2、与新制备的Cu(OH)2 悬浊液反应【结果展示】请某一组的同学展示实验现象,小组内讨论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
初步推测反应中的物质的变化。
【问题】1、通过分析Ag 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判断乙醛发生的反应的类型并根据有机物氧化反应的规律,,推测出产物。
2、预测一下,丙醛、甲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吗?为什么?3、根据银镜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你能写出乙醛与Cu(OH)2 悬浊液的反应的方程式吗?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引导】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1、银镜反应:向硝酸银小组合作学习溶液中滴加氨水,先有白色沉生成,后来溶解。
给出产物[Ag(NH3)2]OH,所以反应物是乙醛和[Ag(NH3)2]OH。
生成光中,学会尊重别人与人沟通交流,学亮的银镜,所以产物中有银。
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板书】2、银镜反应容纳别人,采纳他CH3CHO + [Ag(NH3)2]OH →人的不同意见,正Ag + CH3COOH 确处理与他人的关【讲解】乙醛转化成乙酸,分子中多了系,提高自我管理一个O,会使化合价下降2 价,为了使能力。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碳元素的化合价会升高2 价。
根据化合价升,两个方程式的降数相同,部分配平。
再根据元素守恒书写训练,不仅提推测出其它的产物。
高了学生根据现象来分析问题的技巧【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总结出而且培养了学生根了,乙醛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银氨溶液和新制备的Cu(OH)2 悬浊液氧化,最终转化成乙酸。
据反应实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过渡】如果工业上需要用乙醛制备大形成透过现象抓本量的乙酸,选择这几种氧化剂合适吗?质的科学探究方法我们应该选择一种价格便宜的氧化剂氧气(1)燃烧(2)乙醛的催化氧化【引导】工业上常用醋酸锰作为催化剂其实我们身体中也有一种酶,可以催化使乙醇转化为乙酸,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应。
1、酒精在人体内经历了哪些变化,2、不同的酶在不同个体中含量是不同的,你能解释有的人喝酒面红耳赤,有的人千杯不醉的原因了吗?作为上述反映的催化剂,再回到千杯不醉的问题上,体现化学对生活的重要性。
同时,让同学们意识到饮酒的危害,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要少饮酒或者不饮酒。
【环节六】归纳总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CH3CH2OH CH3CHO CH3COOH CH3CHOHCH3 CH3COCH3通过酒精在人体中的变化,最终回到醛酮的化学性质上来,从而得出,醛酮是有机合成中间产物的理由。
反思总结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回顾探究过程,有利于加深对探【讲解】丙酮也可以和2-丙醇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而相互转化【小结】由此可见,这就是我们提到的醛酮可以作为有机合成中转站的原因。
【思考】通过酒精在人体内的转化总结出醇、醛、酸的相互转化,以及反映类型。
【交流研讨】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思路,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究过程的理解,同时在反思中获得自我认识和认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培养学生坚持科学实证的责任心,积极自我反思的进取心,让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得以提升课后作业查阅资料,工业上是如何制备镜子的?板书设计醛酮的化学性质一、羰基的加成反应1、与氢气加成---还原反应2、与极性分子的加成反应:HCN、CH3OH、NH3二、氧化反应1、与酸性高猛酸钾反应2、与弱氧化剂反应(1)银镜反应CH3CHO + 2[Ag(NH3)2]OH = CH3COONH4 + H2O + 2Ag↓ + 3NH3 ↑(2)与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CH3CHO+2Cu(OH)2 = CH3COOH+2H2O+Cu2O ↓3、与氧气反应(1)燃烧(2)催化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