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考点回扣练200题
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这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文化的整合B.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
C.扩大了统治的疆域D.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
答案 A
解析题干强调尊重而不是吸收当地文化,B不选;C在题干中未提及,故排除;题干没提及传播西周思想文化,故排除D;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这对于各地文化与周天子所在地的文化应该是一种逐渐的融合,故选A。2.[宗法制]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对于宗庙依然恭敬有加,“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这说明战国时期()
A.周天子处于天下共主地位
B.各国君主仍然维护分封制度
C.传统的宗法影响依然存在
D.出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趋势
答案 C
解析根据“对于宗庙依然恭敬有加”,结合所学,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尊祖敬宗,是宗庙祖先崇拜的产物,故C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被破坏,B 错误;宗庙制度反映的是宗法制,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无关,排除D。
3.[礼乐制度]孔子特别推崇周公“制礼作乐”的创造性贡献,常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推崇西周礼乐制度的主要原因是礼乐制度()
A.推动西周社会的经济发展
B.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
C.打击了诸侯割据势力
D.有利于分封制的推行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礼乐制度。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是等级森严的制
度,是有利于维护社会统治秩序的,所以才受推崇,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推动西周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井田制度而非礼乐制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礼乐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制度,不能起到打击诸侯割据势力的作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礼乐制度的确有利于分封制的推行,但最终还是由于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才受到推崇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4.[皇帝制度]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
B.对西周政治观念的彻底舍弃
C.皇帝家族垄断国家政治权力
D.强调了“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答案 A
解析“皇帝”称号反映了秦始皇并不仅仅满足做人间最高统治者,还要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故A项正确。
5.[三公九卿制]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
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答案 B
解析材料体现了分工,但没有体现牵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九卿分掌宗庙礼仪、宫殿警卫、宫门警卫、御用车马、刑法、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可以看出九卿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故B项正确;九卿都属于中央的官职,是三公之下的直属机构,不能体现垂直管理、分层管理,故C项错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与材料九卿的分工不符,故D项错误。
6.[郡县制的推行]“封建之天下分而简,简可治之以密;郡县之天下合而繁,繁必御之以简。”材料意在说明()
A.郡县制度有利于克服分封制的弊端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主辅结合
C.官僚政治代替血缘政治是历史进步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答案 B
解析材料信息“封建之天下分而简,简可治之以密;郡县之天下合而繁,繁必御之以简”是说实行分封制必须要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郡县制必须加强地方的自主权,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主辅结合,故B项正确。
7.[郡国并行制]《汉书·诸侯王表》载:“高祖创业,日不暇给,孝惠享国又浅,高后女主摄位,而海内晏如,亡(无)狂狡之忧,卒折诸吕之难,成太宗(汉文帝)之业者,亦赖之于诸侯也。”这表明汉初分封诸侯()
A.招致了外戚专权政治局面形成
B.导致诸侯势力不断膨胀引发七国之乱
C.开创了汉初“文景之治”的辉煌
D.成为推动社会安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答案 D
解析材料“海内晏如,亡(无)狂狡之忧,卒折诸吕之难,成太宗(汉文帝)之业者,亦赖之于诸侯也”反映了汉初分封的诸侯对平定诸吕之难、促进社会安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分封诸侯招致外戚专权政治局面,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七国之乱,故B排除;材料只涉及了汉文帝之业,没有反映“文景之治”,故C错误。
8.[推恩令]西汉末年,出现“宗室衰弱,外无强蕃,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扞(抵御)国难”的局面,王莽篡位才得以成功。这表明王莽篡位成功的重要原因是()
A.推恩令的推行B.七国之乱的发生
C.郡国并行制度的建立D.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答案 A
解析推恩令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王国的势力,材料“宗室衰弱,外无强蕃,天下倾首服从”反映了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故A项正确;材料“外无强蕃”表明没有强势的地方势力,且七国之乱出现于汉景帝时期,属于西汉初年,故B项错误;据材料“宗室衰弱,外无强蕃”可知郡国并行制已不复存在,故C项错误;材料“宗室衰弱,外无强蕃”主要是政治方面而不是思想方面,故D项错误。
9.[刺史制度]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
据此可知()
A.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
B.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
C.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
D.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刺史权力由督察郡国到“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表明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刺史的权力不断扩大,A正确;B在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刺史权力的不断扩大,无法体现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刺史的权力在监察郡国的基础上不断增加,D错误。
10.[察举制]东汉实行“郡察孝廉,州举茂才”的制度,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人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一制度()
A.导致儒学独尊局面B.说明察举制名存实亡
C.利于世家大族掌权D.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可得知,材料所指的制度是察举制。察举制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世家大族所垄断,特别是之后的九品中正制,故C项正确。
11.[九品中正制]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