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与脱位(李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与脱位

骨折

一、骨折的定义、病因、分类

1、定义: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称为骨折。

2、病因:骨折大多由外伤所致,可分为四类。

(1)直接暴力,直接作用于暴力部位;

(2)间接暴力,外力传达;

(3)肌肉的强烈收缩;

(4)持续性劳损。

3、分类,分类方法很多,常见的有:

(1)骨折处与外是否相通分:A、闭合性骨折,B、开放性骨折;

(2)根据骨折轻重程度分:A、不完全性骨折,B、完全性骨折;

(3)根据骨折成的形态分:A、横形骨折,B、斜形骨折,C、螺旋性骨折,D、粉碎性骨折,E、青枝骨折,F、裂纹骨折。

其它有:嵌插骨折,压缩骨折及骨骺分离。

(4)根据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分:A、稳定性骨折,B、不稳定型骨折;

(5)根据骨折的就诊时间分:A、新鲜骨折,2至3周内就诊;B,陈旧骨折,2至3周后就诊(6)根据受伤前骨质是否正常分:A、外伤骨折,B、病理骨折。

二、诊断要点

(一)一般诊断依据

1、有明显的外伤史。

2、伤后患处疼痛及功能障碍。

3、体征有骨擦音、骨折畸形或异常活动,此外,局部可有肿胀和皮下瘀斑,在对称的姿势下测量两侧肢体的长度,可发现患肢缩短及缩短的程度。

4、X线照片,不仅可证实或发现骨折,并能了解骨折断端的形态与移位情况。

(二)常见骨折的诊断要点

1、肱骨干骨折,大多数上臂有缩短和成角畸形,并有异常活动有骨擦音,拍上臂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诊断,若见腕下垂,拇指不能背伸,虎口区感觉障碍,为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

2、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肱骨髁上处压痛、肘部肿胀甚至出现张力性水泡,有移位的呈靴样肘畸形,但肘后三角关系保持正常。应注意桡动脉的搏动,腕和手指的感觉、运动、温度、颜色,以便确定是否合并神经或血管操作,X线照片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3、桡尺骨干双骨折,前臂肿胀和疼痛,旋转功能丧失,完全性骨折多有成角畸形、骨擦音和异常活动,但儿童青枝骨折只有成角畸形,X线照片时,应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以便确定有无旋转移位和上、下尺桡关节脱位。

4、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腕部肿胀、疼痛,腕关节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可见“餐叉样”畸形或“枪上刺刀样“畸形,缩短移位时可扪及桡骨茎突上移,无移位或不全骨折时,肿胀多不明显,仅觉局部微痛,腕和指活动不便,握力减弱,X线照片,可协助诊断。

5、股骨颈骨折,伤后有髋部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不能站立,但部分嵌入骨折仍可适时站立及跛行,伤肢呈外旋,缩短,髋膝关节轻度屈曲畸形,腹股沟处压痛,足跟叩击痛阳性,可扪及大粗隆上移,拍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6、股骨干骨折,大腿肿胀、疼痛、功能丧失,出现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可扪及骨擦音、异常活动,严重移位的股骨下1/3骨折,若在国窝部有大血肿,小腿感觉和运动障碍,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应考虑为国窝部血管、神经损伤,X线照片可以显示骨折的类型及移位的方向。

7、胫腓骨干骨折,小腿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压痛和纵向叩击痛明显,可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

骨折移位出现小腿缩短,成角及足外旋畸形,肱骨上1/3骨折时应注意有无国动脉损伤,腓骨上1/3骨折时应注意有无腓总神经损伤,胫、腓骨折可不在同一平面,故X线照片时应包括肱腓骨全长。

8、脊柱骨折,脊柱局限性肿胀、压痛、头顶纵向叩击痛阳性,脊柱运动障碍,颈段骨折可见头颈倾斜畸形,胸腰段骨折可见脊柱后突畸形,有时伴腹胀、大便秘结,小便不能自控,X线检查是确诊脊柱骨折最可靠的方法,但应谨慎搬动患者,避免损伤或加重脊髓损伤,尤其颈椎骨折伴有截瘫时,最好作床边X线拍片。

9、骨盆骨折,多有挤压外伤史,局部肿胀、疼痛,皮下瘀斑,骨盆挤压试验和分离试验可使骨折处疼痛加剧,若尾椎骨折,坐时疼痛加重,尾椎压痛明显,肛门指检有触痛或扪及尾椎异常活动。X线拍正位片,必须包括整个骨盆和两侧髋关节,骨盆环断裂时,除见明显的骨折外,尚可见患侧骼骨关节面较对侧高,尤以坐骨棘及髂后上棘明显,闭孔变小,股骨外旋,全并骶骨或尾骨骨折或脱位者,须拍侧位X线片检查。

二、治疗要点

(一)急救处理

1、抢救生命,根据受伤过程,通过简单观察和重点检查,迅速了解病情,如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则应以抗体克为首务,注意保暖,尽早输血、补液,对有颅脑复合伤而处于昏迷的患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

2、包扎伤口,及时而妥善地包扎伤口,能压迫止血,减少感染机会,达到保护创口的目的,大血管出血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每小时松止血带一次,若干开放性骨折断端戳出伤口但未压迫务砭神经时,不应立即复位,以免污物带进创口深处,若在包扎创口时骨折断端自行滑回创口内,到医院后务必向医师反映情况,促其注意。

3、现场固定,简单面而有效的临时固定,可以防止骨折断端活动而造成新的损伤,减轻疼痛,预防休克,凡有可疑骨折者,均应予现场固定,就地取材,可选用绷带、棉垫、木板、树枝、竹竿、木棍、步枪等,固定时不必脱出衣服和鞋袜,肢体肿胀甚至可剪开衣袖或裤管,以免过多搬动患肢,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端,便于观察血液循环。

4、迅速运送,经妥善固定后,可用单架或其他交通工具将病人迅速运送到医院治疗。

(二)手法复位及固定

1、肱骨干骨折,横形、短斜形及粉碎骨折,在臂丛麻醉下手法复位,两肋手持续牵引,术者拇指抵住骨折外移端推向内,其他各指环抱骨折内移端拉向外,粉碎性骨折手法宜轻,从两侧或前后挤按骨折部,使骨折面互相接触即可,复位后按三点挤压原理放置压垫,四块小夹板固定,上1/3骨折超肩关节、下1/3骨折不超关节固定,固定期间可在弯腰姿势下作肩关节摆动、划圈等动作活动肩关节,不要作伤肢上举活动,以免造成骨折成角。

2、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无明显移位者,用夹板或石膏托固定于屈肘90度功能位置3-4周即可,有移位者手法复位,持续牵开重迭的骨端,矫正一折端的侧移位(使之略有桡偏),然后端下折端向前,同时屈肘,即可复位,用夹板固定于肘关节屈曲80-90度位3-4周,固定期间多做握拳、腕指屈伸活动,解除固定后主动锻炼肘关节活动,禁止暴力被动活动或按摩,以免形成肘部骨化性肌炎。

3、桡、尺骨干双骨折,臂丛麻醉,牵引下,施行手法复位,可先复桡骨,后再复尺骨,或先复位较稳定的一骨,再复另一骨,复位成功后需在尺桡骨之间放分骨垫,再用小夹板加有柄托板固定前臂于旋中位8-10周,早期鼓励患者作握拳锻炼,肿胀消退后开始肩、肘关节,解除固定后方可作前臂旋转功能锻炼。

4、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在局麻下手法牵引后,将下折端向掌侧、尺侧推压复位,手法的原则是“掌屈尺偏”,复位后用小夹板加压垫固定腕关节掌屈尺偏位4周,固定期间积极作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屈伸锻炼,解除固定后,作腕关节屈伸锻炼。

5、肱骨颈骨折,(1)外展型骨折断端嵌插者,将患者肢置于外展30度位,下肢皮肤牵引3-5公斤达6-8周,然后可扶双拐伤肢不负重下床活动待X线照片证实骨折已愈合才可弃拐行走,一般约需半年左右。(2)内收型骨折,可先作皮肢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1-2周,使其逐步复位,然后用三根骨圆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