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 论述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论述题
1、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答:(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形成的过程中,贵族统治力量衰落,无暇顾及教育,官学教育因此衰弱。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由于对人才的需求强烈和掌握文化的人沦落到社会下层,使私学的兴起成为可能。
(2)孔子是私学创办者中最杰出、最有影响的代表,是中国古代办学的典范。私学的兴起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它冲破了西周以来教育为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其次,私学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从政治中分离出来,迈出了教育独立化的第一步;其三,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时期教育理论的发展;最后,私学的发展,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
(4)总之,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
2、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3.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
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
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
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quot;的传统观念。

4.试述孔子的基本教育主张:
1、简述早期地主阶级改
革派的教育主张。
(1)“不拘一格降人才”。
(2)复兴“经世致用”学风。
(3)“师夷长技以制夷”、
1.从“人性论”入手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作用观的异同。
“人性论”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最早引起广泛讨论,并进行理论论证的是在战国时期。对“人性”的讨论,表明了人类开始自觉地把自己与自然界分开,理性的思考自身的特殊本质。
(1)、孟子的性善论
①人性应该是指人类所独有的道德属性。
②人性的善性是人类在缓慢的进化中学习的结果。
③“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有平等的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④教育的作用:“求放心”——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
(2)、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则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是根本错误的。他认为人性从根本上说是恶的,而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而起伪”,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荀子是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论证上述观点的:
荀子首先试图分清天赋(“性”)和人为(“伪”)的区别。他认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面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他所理解的“不可学,不可事”的人性,包括人的生理本能和人的感知认识能力。这种自然本能中不仅不存在礼义,而且顺着本能倾向发展,人类社会必然产生争夺、伤害和淫乱,破坏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生存。这就证明了人本性是一种“恶端”,必须通过教育从根本上加以改造,使人接受礼义的约束。他还说,礼义教化的产生就是为同人的天赋罪恶倾向进行斗争。
①“性伪之分”——教育的必要性。
“性”和“伪”是素质与加工的关系,两者是互为条件的:没有素质就无从加工,不经加工素质也不能发展。但是,恶的素质如何能被加工为善的品质?荀子为解答这一矛盾,又提出了“涂之人可以为禹”的观点,即认为仁义礼法有可以被人认识的“理”,任何人哪怕是下贱的“涂之人”,都可以通过教育而习得善,成为象大禹一样的圣人。这一点与孟轲的“人皆可以为尧舜”道理相通,表现出每个人都可以受教育的平等观念。
②“性伪之合”——教育的可能性
在阐明教育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后,荀子最终指出,在现实性上,要达到善必须化解人性中的恶端,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人为的力量达到善的境界。所以,教育的作用就


③“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
当然,“化性起为”是有条件的,“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荀子?大略
》),即政治,教育,环境和个体之间相顺相谐,人的造就就是可能的了。
孟子和荀子,一个认为人性本善,一个认为人性本恶,实际上他们两个所说的人性并不是一回事,可以说是各讲各的人性。孟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人”字,探讨的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类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性。具体说就是指产生各种道德规范的社会和个人基础,即同情心、正义感、恭敬态度和是非观念等,因此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天生就不可救药的坏蛋是没有的。但这种善心的萌芽常会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而被扼杀,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把丢失的善心再找回来,也就是复归于善,可见教育又是必要的。荀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性”字,探讨的是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如喜欢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追求舒服、安逸等,实际上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而这些个人利欲的追求正是为恶的根源,所以必须靠教育来改造恶性,产生善行。可见荀子的性恶论是直接强调教育的必要性,而孟子的性善论则绕了一个弯子,先强调教育的可能性,再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2、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学记》在综合诸子百家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
(1)豫、时、孙、摩。《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概括出“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重要规律。“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而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2)长善救失。孔子曾经提出过“改过迁善”的思想,偏重于强调在道德教育中要善于克服自己的缺点,学习他人的长处。《学记》则把这—思想发展为教育和教学的一项比较普遍的原则。“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3)启发诱导。《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思想,进一步概括了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宝贵经验,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

以思,可谓善喻矣。”
(4)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故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5)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的,互相促进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这里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教师在教人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从而推动自身素养的不断发展。后人则把教学相长进一步引申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要相互促进。无论做本义还是引申义的理解,对于有效教学的实现都是有启发意义的。
1、三大文教政策:
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
2.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
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
董仲舒的这三大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三纲五常:
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
3、次相授受:
是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董仲舒是最早采用这种方法的大师,比英国的导生制要早近两千年。这种“滚雪球”方式的教学,可以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扩大教育的范围,缺点是弟子的转授毕竟不如教师直接传授。
4、文翁兴学:
汉代蜀郡太守先从郡吏中选派人员到长安就学于博士,这些人学成归来后,文翁在成都立学,招收学生,学成者给予重用或推荐到朝廷作官的办学措施,文翁兴学的措施到汉武帝时得到推广。
5、“设科射策”:
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的形式。“策”是指主考所出的试题。“射”是以射箭的过程来形象描写学生对试题的理解和回答过程。“科”是主考用以评定学生成绩的等级标记。学生根据考试所取得的世纪等级作为授官的依据。

1、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是汉武帝采纳董仲

舒的建议确立的,其主要措施包括:设儒学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以儒术取士;建立视学制度等。
(2)独尊儒术政策实施后,统治者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
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起到了统一思想,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汉代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学制系统已初具规模,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3)独尊儒术政策确立后,儒家学说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指导思想。“独尊儒术”由于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国情,在它的指导下,封建教育在汉唐时期从建立逐步走向完备,但它同时也限制了中国古代教育、政治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多种形式、规格人才的培养。“独尊儒术”政策成为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教总方针,对后世封建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什么是“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
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克服东汉以来的浮华朋党之风,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品第也由家世、德才等因素共同决定演变成家世的代名词。也就是说,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这就使寒门子弟失去了读书的热情,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1、试述唐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教育管理的加强:
1.国子监的设立。2.地方官学由专职官员长史管理。
3.部门对口管理。4.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二)规范教学内容:
1.结合专业的划分,确定必修和选修课程。
2.规定各门课程的学习年限。
(三)学校类型和设置形式的多样化:1.学校类型的多样化。2.设置形式多样化。
(四)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扩张:1.中印文化教育交流。2.中日文化教育交流
(五)封建教育等级性加强
(六)学校开始受科举的影响和支配:
1.学校教育以入仕做官为目的进一步得到加强。
2.教学内容限制在科举科目上,注重经学和文史。
3.教学考试方法受科举影响,模仿科举考试。

2、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隋代

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了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绩,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唐承隋
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学制度,使之在人才选拔以至国家政治生活中占居越来越重要地位。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
①由于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而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②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
③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英才儿童教育及文武兼备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属,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①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造成学校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空疏无用;
②科举考试的方法僵化、呆板。又使得学校的教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
③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声利之场,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3、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
唐代教育家韩愈以继承和保卫儒家道统为己任,十分重视教师问题。写下了著名的《师说》。《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它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其主要见解:
①关于教师的作用与地位。韩愈从"存师卫道"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的独特功能,他认为师是"传道"的,儒家的道统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往。而道要靠教师来传递,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尊师,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②关于教师的基本任务,韩愈作了经典性地表述,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认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为:传递儒家道统,传授古文六艺之业,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③关于教师的资格。韩愈认为教师的选择,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主要是用道与业来衡量。谁先有"道",谁在术业上有专攻,谁就能成为教师;
④关于师与生的关系。韩愈提出了"弟子

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命题,含有"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意思,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之,韩愈的《师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系统,有创见地阐述了教师问题,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1、 宋代对于科举制度进行了哪些重要的调整,调整的内容和意义如何?
主要的调整措施有:
(1)废止门生称谓及公荐制
(2)
实行殿试制度(首创于唐武则天时期)
(3)实行权知、同知贡举制度
(4)实行别头试
(5)实行锁院和糊名制度
意义和影响:
(1)限制了世家子弟徇私舞弊,世家权臣把持科场的特权,使得科举考试的竞争在形式上获得平等,一大批寒俊庶士得以通过平等的考试,进入仕途;
(2)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于科举考试的绝对控制和国家权利部门整体监控的程度,削弱了考官个人专擅独断的权利;
(3)科举制改革后,庶族和贫民子通过科举跨入仕途的数量日益增多,在统治阶层中逐步形成一个庶族官僚集团从而为宋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运行注入了强大的生机;
(4)录取人数的不断增加,是宋走向文治社会最直接的表现。

2.朱熹关于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有哪些论述?
朱熹根据人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大阶段。
他认为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上至王公子弟,下至庶民子弟皆可入学。小学是打基础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即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伦常礼教,教给儿童,进而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打好根基。他专门编著《小学》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教材。
朱熹认为十五岁以后是大学阶段,入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也有少数"凡民俊秀"。大学的教学内容是在小学的基础上"明其理",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五经".尤其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其基本教材。
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王守仁“致良知”的教育目的论?
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去除物欲对良知蒙蔽。这一思想,是从他的哲学思想中引申出来的。王守仁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这是王守仁针对朱熹的“析心与理为二”提出来的,他认为,如果只认为理存在于事事物物,也即存在于君亲之间,那君、亲死之后,吾心岂不是就没有忠孝之理了。因此他提出“心即理”,具体地说,就是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亲

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亲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君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君之理,所以心与理是一个东西,故曰“心即理”。这样,王守仁把朱熹的“心与理”,改为“心即理”,这一字之改,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分野。
王守仁从“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出发,继承了孟子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既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认识的标准,所以“良知之外别无知”,道德修养的关键在“致良知”,即体验各人固有的良知――封
建道德意识。
要致良知,必须去人欲,从圣人到愚夫愚妇,在“良知”上是相同的,婴儿初生之时,此心有一片天理流行,更无他物。所以没有一个不知爱他的父母的。圣人之所以成为圣,在于良知常在,天理纯全,一切行动从良知出发。一般人或为习俗所染,或为物欲所惑。此心失却了昭昭灵觉,所以心不良了,做出许多不善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利用教育的力量,“学以去其昏蔽”。
2.试述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高度重视儿童教育,对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1)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
(2)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乐学"的情绪。
(3)他主张儿童教育要一导之以礼","讽之读书","开其知觉",使儿童德、智、体、美均衡发展。
(4)他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儿童每天的活动有:定的次序,动静交错,学有余力。
五、论述题
王夫之有哪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观点?
(1)王夫之主张“习成而性与成”,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学而知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应该将二者对立起来;
(2)王夫之坚决反对理学家们“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教育观,他认为“理”与“欲”是统一的,不能一概地禁欲,要满足人们正当、合理的欲求,但也不赞成纵欲,主张对人欲要进行适当的节制和引导,这种理欲统一、反对禁欲又主张节欲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3)王夫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力行实践,即“教必著行”。教的知识,虽不能完全付诸行,但是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努力实行,学以致用

,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4)王夫之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教师只起指引的作用,进德修业的工夫,则靠学生“自悟”。因此,他要求学生要勤奋自勉,也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则,不可为师。

1、评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和社会思潮。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使它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纲领。
其基本思想
,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他所理解的西政,并非西方政治,只不过是一些具体的政治设施,如学校制度、武备制度等等。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
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①它从理论上论证了西学的有用,为近代西学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创造了依据;
②它将学校列为西政的首位,有利于引用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
③选择的向西方学习,有助于维护民族自尊心。

1、评述康有为《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
答:康有为1884年写了《人类公理》,直到戊戌变法失败后,才修改为《大同书》发展。他在《大同书》中描述未来的大同社会,即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国家、没有家庭的人人平等,经济高度发达,政治极端民主的极乐世界。大同社会实行"公养"、"公教"制度。每个社会成员都享受"二十年齐同之教育"。在康有为设计的教育蓝图中:
①儿童未出生,其母入人本院,接受胎教;
②婴儿六个月后,进育婴院,三岁后进怀幼院,接受学前教育;
③儿童六至十岁,进小学院。接受初等教育;
④儿童十至十五岁,进中学院,接受中等教育;
⑤儿童十六至二十岁,进大学院,接受高等教育。
他对每个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都作了详细描述,主张男女教育平等,主张对儿童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提出了许多可贵的见解:但是,这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空想

、论述题
1、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
(1)“五育”并举的方针,五育指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是对封建教育及半殖民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在教育思想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人才培养看,也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2)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改革北大的举措包括整顿校风,改变学生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改革管理体制,提倡教授治校以及改革教学体制。经过蔡元培的整顿改变了北大以前沉闷、腐败
的风气,开始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和自由研究学术的风气,使北大走上了现代大学轨道,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并以此影响到整个中国高等教育。
(3)主张文、理科的“学”、“术”分设,又相互沟通的观念,至今仍有重要价值。
(4)论教育独立:蔡元培提出教育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保有独立资格,毫不受各政党与教会的影响。
从蔡元培开始,并通过他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试述蔡元培先生改革北京大学的措施和指导思想。
(1)报定宗旨、改变校风
改变学生观念
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4)改革学科和教学体制
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
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5)改革的意义


1、试评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1)背景主要是: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
(2)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①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

改革易于着手。②“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③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
(3)新学制在以下方面体现了进步性:①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②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中学分两段提高了办学的灵活性,也有利于中学普及;③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④在中学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
生升学和就业。“六三三”制的基本结构,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故被一直延续下来。但是有些方面不大适应中国国情,实施起来有很大困难,后来又作了些调整。


1、试评述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
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其二是“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其三是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
2、评述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从事者及其活动特点。
答:(1)乡村教育运动是指中国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以农村为基地开展的各种教育改革和实验活动。①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育界逐步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中国的命运取决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只有通过农村教

育改革才能最终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②乡村教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也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科学试验方法的影响;③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④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也是中国农村社会矛盾极端尖锐化的反映。
(2)影响最大的当属黄炎培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浙江等地开展的农村改进实验,陶行知开展的生活教育实验,以及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等地开展的平民教育实验,梁漱溟等人在山东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等。
(3)其共同的活动特点是:①他们都以教育试验为手段,探索教育改革的成功模式,并试图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全社会的范围;②他们都以农村作为教育改革试验的基地,以农民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并以教
育改革带动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③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教育的活动和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安排和设计教育实验的形式和内容。
3、阐述陶行知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与杜威理论的关系。
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传统的旧教育相对立的,并且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包括三方面:
(1)“生活教育”即是要求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克服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甚至与生活相对立的弊端。
(2)社会即学校,指出扩大教育的范围,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等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达到学校与社会合一。这一观点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理论。
(3)教、学、做合一,即反对传统的“教授法”,认为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不可偏废的因素,“做”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提出“教学法”。这一观点来源于杜威的“从做中学”并加以改造。
(4)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术”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影响,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改造,更多地观注中国的社会现实。他的这一理论虽有不足,但在反对封建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道路,克服旧教育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阐述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体制的构成特点及作用。
革命根据地教育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

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