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线虫学思考题
普通植物病理学思考题
![普通植物病理学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f0c7deb2f524ccbff12184f1.png)
3.病原细菌和病原真菌在侵染、传播方面有何特点?答:(1)病原细菌的侵染方式包括气孔、皮孔、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伤口侵入,侵入途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症状病原细菌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雨水传播,其次包括介体传播以及使用工具上的传播(2)病原真菌的侵染方式都具有主动性,是以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者以菌丝从伤口、自然孔口侵入或从表皮直接侵入,担子菌还能以侵入能力更强的根状菌索侵入。
病原真菌的传播主要方式是气流传播,也有雨水介体和人为因素的传播4.怎样初步诊断一种细菌性病害?答:(1)症状识别(2)显微镜检查(3)分离培养侵染实验5.植物病害的症状分哪些类型?答:内部症状:内含体、侵填体、胼胝体外部症状:(1)病状:变色、坏死、萎蔫、腐烂、畸形(2)病症:霉状物(丝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点状物、索状物、菌脓或流胶第四章1.怎样利用交互保护反应防治病毒病?答:在植物病毒学的研究中,人们早已发现病毒近缘株系间有“交互保护作用”。
当植物寄主接种弱毒株系后,再第二次接种同一种病毒的强毒株系,则寄主抵抗强毒株系,症状减轻,病毒复制受到抑制。
利用植物诱发抗病性来控制病害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研究方向。
人们试图利用病毒的弱毒株系或病原菌弱毒菌系来诱发植物抗病性用来防治病害。
这类研究多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的,还缺乏有关诱发抗病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防病增产效果以及应用技术的田间研究。
另外,也没有证据表明诱发抗病性能够遗传传递,因而短时间内还难以在生产中应用诱发抗病性。
2.植物病毒的本质是什么?答:病毒(virus)是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保护性衣壳中,只能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组的核酸分子,又称分子寄生物。
病毒的复制依赖于寄主的蛋白质合成系统,需要寄主提供原材料,靠脂蛋白双层膜定位在寄主细胞内的位点上。
病毒区别于其它生物的主要特征是:①病毒是个体微小的分子寄生物,其结构简单,主要由核酸及保护性衣壳组成;②病毒是严格寄生性的一种专性寄生物,其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需要寄主提供历材料和场所。
植检课后思考题
![植检课后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b366f0090c69ec3d5bb7594.png)
第一章植物检疫原理1、试述植物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过程。
答: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过程由迁移、侵入和定殖等许多环节构成。
侵入未发生地区的有害生物称为外来有害生物。
外来有害生物可以能因为传入地区不存在不利的限制生态因素,缺乏寄主和食料,有重要天敌等原因而消亡,也可能因其自身的遗传和生理缺陷,对环境的适合度过低而不能存活和繁殖。
若侵入的有害生物在当地能够正常繁殖,完成生活史或病害循环,实现物种繁衍,则被认为已经定殖。
有害生物只有定殖后,才能可能猖獗发生,给当地农业和环境造成重大危害。
2、根据哪些标准确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答:确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确是:(1)本国或本地区未发生的或分布不广,局部发生的病、虫及杂草;(2)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的病、虫、杂草;(3)可借助人为活动传播的病、虫及杂草。
3、什么是植物检疫法规?答:植物检疫法是国家各级各类权力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动植物检疫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4、试分析各种植物检疫方法的作用原理。
答:(1)禁止进境:针对某一特定检疫性有害生物,禁止全部可传带该有害生物的活植物、种子、无性繁殖材料或植物产品进境,也有的针对若干检疫性有害生物而禁止其共同的寄主入境。
土壤可传带多种处于休眠期或非活动期的有害生物,常在禁止进境之列。
(2)限制进境:提出不允许进口的条件,要求出具检疫证书,说时进境植物和植物产品不带有规定的有害生物及其生产、检验和处理状况符合进境条件,此外还可限定进境时间、进境地点、进境植物种类等。
(3)产地检疫:在输出国家或地无进行田间和加工场所检查,监测有害生物种类和发生情况,包括大范围诱集有害昆虫。
(4)检疫检验和处理:在进境或过境口岸实施,以发现和铲除有害生物。
在领土幅员广大,实施国内植物检疫的国家,还针对国内流通的植物、植物产品以及包装材料、运载工具等,进行检验和处理。
(5)隔离检疫:亦称入境后检疫,进境植物繁殖材料在特定的隔离苗圃、隔离温室中种植,在生长期间实施检疫,以发现和铲除有害生物,保留珍贵的种质资源。
植物病理学考试要点及试卷
![植物病理学考试要点及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9b587d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c.png)
各章节习题第一章第一章绪论一、思考题1. 植物病害的定义是什么?2. 植物病害的症状分哪些类型?3. 植物病害的病原有那些?4. 如何理解寄生性、致病性、抗病性的概念?5. 植物病害的类型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6. 植物病理学是如何诞生的?7. 爱尔兰饥谨、孟加拉灾荒的原因及后果如何?二、思考题解1. 植物病害的定义是什么?植物在自然界里的生长与发育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威胁。
任何影响植物健康地生长发育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它的产量与质量,从而影响人类对它的利用价值。
不适宜的土壤结构、养分状况、水分供应、微生物区系等,不良的大气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各种有害生物的侵袭与破坏等等,都可能导致植物不能正常的生长与发育,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植物因受到不良条件或有害生物的影响超过它的忍耐限度而不能保持平衡时,植物的局部或整体的生理活动或生长发育就出现异常状态,这种表现异常的植物我们称之为植物病害。
起植物发生病害的这些因素,统称为病原。
2.植物病害的症状分哪些类型?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常见的病害症状有很多种,变化很多归纳起来只有5类,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1)变色(discoluration) 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
大多出现在病害症状的初期,尤其是病毒病中最为常见。
整个叶片或者叶片的一部分均匀地变色,主要表现为褪绿和黄化(yellowing)。
褪绿是由于叶绿素的减少而使叶片表现为浅绿色。
当叶绿素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黄化。
另一种形式是叶片不是均匀地变色,如常见的花叶(mosaic)是由于形状不规则的深绿、浅绿、黄绿或黄色部分相间而形成不规则的杂色,不同变色部分的轮廓是很清楚的。
有时变色部分的轮廓不很清楚,这种症状就称作斑驳(mottle)。
斑驳症状在果实上也是常见的。
此外,田间还偶尔发现叶片不形成叶绿素的白化苗,这多半是遗传性的。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问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fc6c6e026fff705cd170a10.png)
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参考答案植物病理学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
二、填空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7、病症、病状8、马铃薯晚疫病9、气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土传病害、虫传病害三、选择1、a2、d3、a b d4、b c d5、a b d6、b d7、a b c8、a c四、判断对错1、√2、×3、√4、×5、√6、×7、×8、√五、简答题1、简析病害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为病害的三要素。
植物病害发生需要有三者互相配合。
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引起非传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非传染性病害降低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促进传染性病害的发生。
二者相互促进,往往导致病害加重。
2、什么是病症和病状?都包括哪些类型?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五种类型。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复习思考题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2f99d157c1cfad6195fa7f1.png)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复习思考题(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非侵染性病害是因环境条件不适宜而所致,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植物缺素症、冻拔、毛白杨破腹病B.杨树腐烂病、螨类病害C.动物咬伤、机械损伤、菟丝子D.害虫刺伤,风害2.病毒侵入寄主的途径为。
( )A 微伤口 B气孔 C 水孔 D直接侵入3.草坪害虫蝗虫类昆虫的前翅质地坚韧如皮革,其类型为()。
A.膜翅B.鳞翅C.半鞘翅D.复翅4.当病害明显显症后的时期称。
()A 接触期B 侵入期C 潜伏期D 发病期5.对于园林害虫的防治,灯光诱杀法属于()的范畴。
A.农业防治(园林技术措施)B.化学防治C.物理防治D.生物防治6.对于园林害虫的防治,利用寄生性天敌进行防治属于()的范畴。
A. .物理防治B.化学防治C农业防治(园林技术措施) D.生物防治7.对于园林害虫的树干涂白防治属于()的范畴。
A.农业防治(园林技术措施)B.化学防治C.物理防治D.生物防治8.对于园林植物害虫分类叙述错误的是()。
A.园林植物害虫的命名采用双名法。
B.鞘翅目、蜉蝣目、直翅目等目昆虫中有些种类是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
C.在园林害虫分类阶元中在目和科之间可以有亚目和总科这两个中间阶元。
D.昆虫纲各目的分类是根据翅的有无及其特征、变态类型、口器构造、触角形状、足跗节数目以及古昆虫特征等来进行的。
9对园林植物刺吸式口器害虫描述错误的是()。
A.多数刺吸式口器害虫可以传播园林植物病毒病害,加剧危害程度。
B.刺吸式口器害虫可以造成对叶片的直接损害,严重时可以将叶片全部吃光。
C.该类害虫多数可以分泌蜜露、蜡被等物质,遮盖园林植物叶片表面,影响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对于该类害虫可以选择使用内吸剂进行化学防治。
10.对园林植物枝干害虫的危害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病原线虫习题
![病原线虫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c4553f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5.png)
病原线虫习题病原线虫习题一、名词解释1 线虫:线虫是动物界中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是仅次于昆虫。
广泛生活于海洋、淡水和土壤中。
全世界线虫的种类超过50万种。
2 内寄生线虫:线虫的寄生方式是寄生物整体进入并定居在寄主组织内部的营寄生方式的线虫。
3 半内寄生线虫:如果虫体的腹部和尾部仍留在寄主体外,只有头颈部固定在寄主体内的寄主方式的线虫称为半内寄生线虫。
4 外寄生线虫:线虫的寄生方式是寄生物从寄主体表获取营养物质的线虫。
5 口针:植食性线虫口腔中常有一个中空的针,用于穿刺植物组织,吸取汁液。
6 食道:线虫口腔与肠间的一段肌质及腺质的消化道。
7 原生动物:简称原虫。
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这类动物没有特殊的组织和器官,而具有分化的细胞器来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如新陈代谢、对刺激的反应、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运动、生长和繁殖等。
二、问答及论述题1 哪些植物线虫能够传播植物病毒? 说明其传毒的危害。
(1)根结线虫属垫刃目,异皮科,雌雄异型,雌虫身体膨大呈梨形,长0。
8mm,宽0。
5mm,有明显颈部,无尾,体后部末端有会阴区特殊花纹,卵产于体外胶质卵囊内。
雄虫蠕虫形,长1。
0-2。
0mm,为短而钝圆,无交合伞。
危害植物根部,诱导根部形成瘤状肿大,危害方式为固定性内寄生。
(2)胞囊线虫属垫刃目,异皮科,雌雄异型,雌虫身体呈柠檬型,卵产于体内,死亡后表皮变成褐色,形成胞囊,阴门位于尾端的椎体上。
雄虫蠕虫形,尾圆而短。
危害植物根部,引起植物根系发育不良,根外可见白色至红褐色颗粒状胞囊,地上部生长停滞,严重时整株枯萎死亡,危害方式为固定性内寄生。
(3)茎线虫属垫刃目,粒科雌雄虫均为蠕虫形,雌虫一般不肥大,体形中等,长0。
6-1。
5mm。
口针细小,长7 ~ 11μm,峡部与食道腺之间无缢缩。
雌虫单生殖腺、前伸,后阴子宫囊有或无。
雄虫精巢不折转,交合伞伸至尾长得1/4~3/4处。
危害方式多样,可危害地上部和地下部,引起寄主组织坏死、腐烂、矮化、变色和畸形,多数种类迁移性内寄生部分种类迁移性外寄生。
植物病原线虫学复习题
![植物病原线虫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e6ab89d0d233d4b14e6976.png)
植物病原线虫学复习题一. 填空1线虫的胚胎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2植物线虫生长发育的过程可分为、和。
3影响线虫孵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和。
4一般线虫的食道可分为4部分,包括、、和。
5线虫分类中纲的划分是以为判别依据。
6雄虫的肛门与共同开口于。
7植物线虫分类鉴定的依据主要包括、、、和五方面。
8目前植物寄生线虫主要归属于、、和这四大类中。
9线虫的体壁具有性、性和性。
10在线虫背索、腹索内有,侧索内有。
11目前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共已描述90多种,其中、、、是最常见的根结线虫。
12在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五大病原中,植物寄生线虫的危害超过和,仅次于真菌病害。
13植物线虫引起的根部症状主要有、、、、五类。
14 1743年,英国T. Needham发现的是最早被发现的植物病原线虫。
15 1943年,美国W. Carter发明杀线虫剂,该项研究奠定了植物线虫化学防治的基础。
16线虫学研究的代表性期刊杂志有《》、《》、《》等。
17植物病原线虫绝大多数为雌雄同形,呈线状,如、等。
少数植物线虫是雌雄异形的,雄虫呈线状,而雌虫呈梨形、球形或囊状,如、等18线虫只有肌而无肌,虫体只能弯曲而不能变粗或变细,只能借助腹肌和背肌的同时收缩,向前呈波浪状蠕动。
19线虫的口针基本上由3部分组成,前端尖锐部分为,中段为,后部为3个膨大的;而齿针分为两部分,包括前段的部和后段的部,在锥体部和膨大部之间有。
20在线虫的食道与肠交界处的瓣膜结构称为,其功能是。
二. 名词解释1)植物病原线虫 2)植物线虫分类学3)孤雌生殖4)迁徙性外寄生5)线虫的老化6)假受精生殖7)蜕皮8)植物病原线虫9)过敏性坏死反应10)植物线虫病害防治三. 简答1.植物线虫形态分类中雌虫的特征依据有哪些?2.根结属鉴定中的主要形态特征有哪些?3.茎线虫属鉴定中的主要形态特征有哪些?4.简要说明植物线虫孵化的过程。
5.植物线虫形态分类中雄虫的特征依据有哪些?6.异皮属(胞囊属)鉴定中的主要形态特征有哪些?7.粒线虫属鉴定中的主要形态特征有哪些?8.植物线虫的寄生类型有哪些。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问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9625bb449649b6649d74749.png)
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参考答案植物病理学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
二、填空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7、病症、病状8、马铃薯晚疫病9、气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土传病害、虫传病害三、选择1、a2、d3、a b d4、b c d5、a b d6、b d7、a b c8、a c四、判断对错1、√2、×3、√4、×5、√6、×7、×8、√五、简答题1、简析病害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为病害的三要素。
植物病害发生需要有三者互相配合。
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引起非传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非传染性病害降低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促进传染性病害的发生。
二者相互促进,往往导致病害加重。
2、什么是病症和病状?都包括哪些类型?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五种类型。
普通植物病理学思考题1
![普通植物病理学思考题1](https://img.taocdn.com/s3/m/a5433821376baf1ffc4fadac.png)
普通植物病理学各单元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 病害、病害症状、病因的定义。
病状的主要类型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了解症状表现的复杂性对植物病害的识别有何意义?2.植物病害的概念为何要涉及病原、病程、症状、经济四个方面3.植物病害的类型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4.爱尔兰饥谨、拉荒的原因及后果如何?5.Tillet,deBary,E.F.Smith,土居养二,Diener,Milladet,Stanley,Bawden,Mayer,Cobb等人对植物病理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第二章植物病原学部分1.多界菌物系统与过去的真菌分类系统有何区别?菌物和真菌在实际意义上有何不同?2.辨释下列名词:菌丝菌丝体假菌丝菌落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双核菌丝三生菌丝结构菌丝锁状联合菌核菌索子座吸器假根附着枝附属丝有性孢子合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无性孢子休眠孢子囊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芽孢子配子配子囊同形配子囊异形配子囊雄器藏卵器子实体游动孢子囊孢子囊子囊子囊果子囊壳闭囊壳假囊壳子囊座子囊腔子囊盘担子果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整体产果分体产果有性生殖准性生殖异核体异核现象亲和性雌雄同株雌雄异株同宗配合异宗配合3.菌物的典型生活史包括哪些阶段?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在植物病害发生过程中起到哪些重要作用?4.卵菌纲中的腐霉菌,疫霉菌和霜霉菌在生活习性,寄生性和致病性,病害传播特性,形态特征等方面有何不同?5.如何诊断植物霜霉病和白粉病?这两种病原物在分类地位上有何不同?6.白粉菌和霜霉菌在寄生性和致病性方面有何异同?采用化学防治时各应选择哪类化学药剂?7.简述根肿菌纲所含重要植物病原菌的寄生性和致病特点.8.接合菌与卵菌的营养体有何异同之处?接合菌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产生哪些孢子类型?9.接合菌门中引起植物病害的重要属有哪些?简述其致病特点和防治措施.10.简述子囊菌的典型生活史,子囊菌的有性阶段和无性阶段在病害循环中各起何作用?11.子囊菌的子实体有哪些类型?各类子实体有何形态特征?12.子囊菌的子囊及子囊壁结构有哪几类?哪类子囊菌具有双层壁子囊?13.子囊菌中高度寄生或专性寄生的真菌分布于哪些目?这些病原物引起的病害症状具有哪些特征?14.白粉菌和小煤炱菌在寄生性,致病性,致病环境条件和形态学特征方面有何异同?15.如何鉴定由子囊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子囊菌的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产生何种病征?16.列表比较子囊菌重要目的形态鉴别特征.17.简述子囊菌在植物上的致病特点和防治要点.18.担子菌的菌丝体有何特点?担子由哪些部位或器官产生?担子有哪些类型?19.锈菌和黑粉菌的担子和担孢子的形态特征和产生方式有何不同?20.如何根据形态特征鉴别黑粉菌属和腥黑粉菌属?在麦类上这两属引起的病害症状有何异同?21.植物黑粉病传播、侵染方式和发生流行有何特点?提出防治植物黑粉病的主要措施?22.黑粉菌和锈菌寄生性和致病性、侵染和危害特点有何异同?植物黑粉病和锈病在病害流行学和方面有何区别?23.锈菌的生活史有哪些特点?生活史有哪些类型?24.引起小麦锈病和梨锈病流行为害的病菌生活史阶段有何不同?对这两种锈病在防治措施上有何不同?25.如何区别全锈型,半锈型和短锈型三种生活史不同的锈菌26.半知菌在植物病害中有何重要性?如何诊断半知菌引起的植物病害?27. 列出菌物中与植物病害有关的重要属,掌握这些属主要鉴别特征,了解这些属引起的重要植物病害? 识别其学名。
(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线虫习题
![(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线虫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782ee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9.png)
植物线虫主要通过土壤、水流、农具 、昆虫等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带病植 株的种子、球根等繁殖材料进行传播 。
植物线虫的生命周期与繁殖方式
生命周期
多数植物线虫为全周期寄生类型,需经过卵、幼虫、成虫等阶段,完成其生命 周期。
繁殖方式
植物线虫通过雌雄交配产卵进行繁殖,多数植物线虫为两性生殖,少数为单性 生殖。
https://
农业防治措施
轮作
01
通过合理安排作物轮作,减少线虫寄主植物的种植,降低线虫
种群数量。
土壤消毒
02
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杀死土壤中的线虫和虫卵,减少侵染
源。
抗病品种选择
03
选择对线虫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措施
天敌利用
利用线虫的天敌,如捕食性线虫、细菌、真菌等, 控制线虫的数量。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研究线虫基因的 表达和调控,探索线虫的繁殖、迁移、侵染 等生物学过程,为防治线虫病害提供理论依 据。
植物线虫病害的生态学研究
植物线虫病害的生态学研究主要关注线虫种群 动态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线虫与其他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生态学研究,可以了解线虫在不同环境条 件下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预测线虫病害的流行 趋势,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
PART 02
植物线虫病害的诊断与识 别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植物线虫病害的症状识别
01
02
03
根部症状
根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根结、 根肿,须根增生,根系发 育不良,黄化或坏死。
地上部症状
植株矮小、瘦弱,生长发 育不良,黄化或枯萎,结 实不良或不结实。
高级绿化工、花卉园艺师思考题(病虫害部分)
![高级绿化工、花卉园艺师思考题(病虫害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a7643fe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e.png)
高级绿化工、花卉园艺师思考题(病虫害部分)思考题一.是非题1.植物受到伤害或病原微生物侵入时,呼吸增强,提高抗病能力. √2.防治园林病虫.草害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园林害虫的繁殖少的一年几代,多的一年几十代. √4.蚜虫总是一个有雌有雄的群体. ×5.蚧虫不分性别都是不完全变态. ×6.咀嚼式口器的食叶害虫都是幼虫不是成虫. ×7.病毒是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之一. √8.伏天不遮荫受炎热辐射引起的日灼病是非侵染性病害. √9.对园林植物影响最大的病害是病毒病和真菌病. √10.杂草均应彻底清除. ×11.贯彻“预防为主”,喷药防治越早越好,有虫治虫.无虫防虫. ×12.生物防治就是保护,利用天敌昆虫. ×13.植物病原中镰刀菌是一种主要的土传病原菌. √14.杀虫剂的杀虫范围越大越好. ×15.杀虫剂的降解(失效)越慢越好. ×16.杀菌剂多数是保护剂,少数有治疗的作用. √17.杀菌剂应用方法只有喷雾. ×18.喷雾器喷出的雾点越小越好. √19.生产实践中,预测预报要“预”在发生之前而不是危害之前. √20.整株发病、发病株为单株或病株分散,是生理因素引起的病害. ×21.桧柏-梨锈病出现许多形式的孢子,其中担孢子危害桧柏,锈孢子危害梨树。
×22.桑寄生是一种寄生性种子植物,它有叶绿素,没有根,有茎、有叶子。
√23.瓜叶菊白粉病一般在叶子2~3枚时就能发病。
√24.对园林植物影响最大的病害是病毒病和真菌病。
√25.昆虫都有四个发育时期:即卵期、幼虫期、蛹、成虫期。
×26.昆虫的足是昆虫的行动器官,一生都具有三对足。
×27.每种植物病害都是先形成病状,再形成病症。
×28.在我国松材线虫病主要传播媒介是松纵坑切梢小蠹。
×29.铜绿金龟子的成虫是食叶害虫,其幼虫是地下害虫。
植物病理学复习思考题.06
![植物病理学复习思考题.06](https://img.taocdn.com/s3/m/f550d6be102de2bd960588bd.png)
C.子囊孢子
D.分生孢子
C
植物病毒侵入寄主植物的途径之一是()。
A.微伤口
B.表皮
C.水孔
D.气孔
A
植物病毒是重要的植物病原,它是一类()。
A.单细胞生物
B.多细胞生物
C.非细胞生物
D.真核生物
A
植物病害与伤害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植物病害的形成要经过()。
A.组织变化
B.病理变化
C.形态变化
病害季节流行曲线
在一个生长季中如果定期系统调查田间发病情况,取得发病数量(发病率或病情指数)随病害流行行时间而变化的数据,再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发病数量为纵坐标,绘制成发病数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该曲线被称为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且的位置为病害始发期,斜线反映了流行速率,曲线最高点表明流行程度。
《植物病理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答案
避病性
植物因不能接触病原物或接触的机会减少而不发病或发病减少的现象。植物可能因时间错开或空间隔离而躲避或减少了与病原物的接触,前者称为“时间避病”,后者称为“空间避病”。
并发症
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称为并发症。
发病率
是发病植株或植物器官(叶片、根、茎、果实、种子等)占调查植株总数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用以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
非小种专化抗病性
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无明显特异性相互作用,是由微效基因控制的,针对病原物整个群体的一类抗病性。
共栖
两种生物双方丛然共存于同一环境中,但两者之间无明显的益、害关系。
植物病害
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的状态。
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及形态观察实验
![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及形态观察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7856ade0508763231121247.png)
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一、目的要求了解从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分离线虫的基本原理,掌握从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分离线虫的常用方法。
学习在解剖镜或扩大镜下用镊子、竹针、毛针、毛笔等工具从水中和滤纸上挑取线虫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植物寄生线虫主要存在于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分离线虫的方法有许多,要根据线虫的种类、研究目的等来选择适宜的方法。
植物寄生线虫的个体很小,除极少数可从植物组织中直接挑出以外,绝大多数需借助特定的工具和方法才能完成。
线虫的分离主要是利用它的趋水性、大小、比重以及与其他杂质的差异,采用过筛、离心、漂浮等措施,将线虫从植物组织、土壤中分离出来。
三、材料、试剂与仪器1.实验材料感染根结线虫病的植物病根、病土、感染大豆孢囊线虫或其它孢囊线虫的病土、感染甘薯茎线虫的病薯块等。
2.仪器或实验用具解剖镜、漏斗分离装置、漂浮分离装置、浅盘分离装置、纱布或铜纱、记数皿或平皿、小烧杯、小玻管、旋盖玻璃瓶、40目和325目网筛、线虫滤纸、餐巾纸、挑针、竹针、毛针、毛笔等。
3.试剂线虫固定液。
四、实验操作1.直接观察分离对于个体较大的线虫如根结线虫、孢囊线虫、粒线虫的雌虫等,可直接用挑针从植物组织中挑取,也可在解剖镜或扩大镜观察下直接挑取,对于虫体稍小的线虫如茎线虫、粒线虫的雄虫和幼虫等,需在解剖镜下,用竹针或毛针直接挑取。
取感染根结线虫的植物病根材料(若是干材料需用水浸泡过夜),剥开皮层,观察里面是否有针头大小、乳白色发亮的颗粒状物。
用挑针挑取,置凹玻片上水滴中,在解剖镜或显微镜下观察是否为根结线虫雌虫。
2.漏斗分离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是目前从植物材料中分离线虫较好的方法。
其装置是将直径10~ 15cm 的玻璃漏斗架在铁架上,下面接一段约10 cm 的橡皮管,橡皮管上装一个弹簧夹。
(1)将植物材料切碎用双层纱布包好,浸在盛满清水的漏斗中,或在漏斗内衬放一个用细铜纱制成的漏斗状网筛,将植物材料直接放在网筛中,分离土壤线虫时需在网筛上放一层纱布或多孔疏松的纸,上面加一层土样。
微生物与植物病原学思考题答案
![微生物与植物病原学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1238e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a.png)
微⽣物与植物病原学思考题答案第⼀章绪论部分(对照思考题,不同要点以句号分开,AB表⽰同⼀问题中的两部分):1.A:微⽣物是⼀切⾁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物的总称。
B:个体⼩,体积⼤。
吸收多,转化快。
⽣长繁殖快。
适应性强,变异频繁。
分布⼴,种类多。
2.真菌(卵⾍、根肿菌、黏菌)、原核⽣物(细菌、⽀原体、螺原体)、病毒类病毒、线⾍、寄⽣性种⼦植物、原⽣动物等。
3.在每个被检查的患病⽣物上必须存在疑似病原物。
这种疑似病原物必须能从寄主上分离得到,并能被纯培养。
当把纯培养的疑似病原物接种到健康的感病寄主上以后,寄主必须再次出现病害。
在接种和发病的寄主上必须能重新得到相同病原物。
4.列⽂虎克(1676年荷兰⼈列⽂虎克⽤⾃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从⽽揭⽰出⼀个过去从未有⼈知晓的微⽣物世界)⽶奇⾥(1729年,出版发表了《植物新种属》,⼈们将这⼀年作为真菌学的诞⽣)路易·巴斯德(近代微⽣物学奠基⼈,巴斯德始创并⾸先应⽤疫苗接种以预防狂⽝病、炭疽病等,发明了巴⽒消毒法)亚历⼭⼤·弗莱明(1928 年发现了青霉素)德巴利(植物病理学之⽗)罗伯特·柯赫(病原细菌学的奠基⼈)迈耶(1886年证实烟草花叶病病株的汁液具有传染性)伊凡诺夫斯基(1892年,证实烟草花叶病病株的汁液经细菌滤器过滤后仍具有传染性,从⽽开始了⼈们对病毒的深⼊研究)Needham(1743发现了⼩麦粒线⾍这是植物寄⽣线⾍的⾸次记录)5.⽆胞⽣物域、原核⽣物域、真核⽣物域。
第⼆章真菌部分课后题1.现代真菌涉及⽣物的那⼏界?原⽣动物界、假菌界(藻物界)、真菌界2.什么是真菌鞭⽑的“9+2结构”?在电镜下观察,每根鞭⽑的外⾯有⼀层膜,膜有11根纤丝,其中9根较⼤的周围纤丝包围着2根较细的中⼼纤丝,每根周围纤丝有2-3根附纤丝,每根中⼼纤丝有2根附纤丝。
3.真菌营养体有哪些变态?各有什么作⽤?A、吸器,菌丝产⽣的⼀种短⼩分枝,由活体寄⽣菌从寄主细胞中吸取养分。
病原线虫习题
![病原线虫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4766043195f312b3069a505.png)
病原线虫习题一、名词解释1 线虫:线虫是动物界中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是仅次于昆虫。
广泛生活于海洋、淡水和土壤中。
全世界线虫的种类超过50万种。
2 内寄生线虫:线虫的寄生方式是寄生物整体进入并定居在寄主组织内部的营寄生方式的线虫。
3 半内寄生线虫:如果虫体的腹部和尾部仍留在寄主体外,只有头颈部固定在寄主体内的寄主方式的线虫称为半内寄生线虫。
4 外寄生线虫:线虫的寄生方式是寄生物从寄主体表获取营养物质的线虫。
5 口针:植食性线虫口腔中常有一个中空的针,用于穿刺植物组织,吸取汁液。
6 食道:线虫口腔与肠间的一段肌质及腺质的消化道。
7 原生动物:简称原虫。
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这类动物没有特殊的组织和器官,而具有分化的细胞器来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如新陈代谢、对刺激的反应、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运动、生长和繁殖等。
二、问答及论述题1 哪些植物线虫能够传播植物病毒? 说明其传毒的危害。
(1)根结线虫属垫刃目,异皮科,雌雄异型,雌虫身体膨大呈梨形,长0。
8mm,宽0。
5mm,有明显颈部,无尾,体后部末端有会阴区特殊花纹,卵产于体外胶质卵囊内。
雄虫蠕虫形,长1。
0-2。
0mm,为短而钝圆,无交合伞。
危害植物根部,诱导根部形成瘤状肿大,危害方式为固定性内寄生。
(2)胞囊线虫属垫刃目,异皮科,雌雄异型,雌虫身体呈柠檬型,卵产于体内,死亡后表皮变成褐色,形成胞囊,阴门位于尾端的椎体上。
雄虫蠕虫形,尾圆而短。
危害植物根部,引起植物根系发育不良,根外可见白色至红褐色颗粒状胞囊,地上部生长停滞,严重时整株枯萎死亡,危害方式为固定性内寄生。
(3)茎线虫属垫刃目,粒科雌雄虫均为蠕虫形,雌虫一般不肥大,体形中等,长0。
6-1。
5mm。
口针细小,长7 ~ 11μm,峡部与食道腺之间无缢缩。
雌虫单生殖腺、前伸,后阴子宫囊有或无。
雄虫精巢不折转,交合伞伸至尾长得1/4~3/4处。
危害方式多样,可危害地上部和地下部,引起寄主组织坏死、腐烂、矮化、变色和畸形,多数种类迁移性内寄生部分种类迁移性外寄生。
植物病理学复习思考题2016.06
![植物病理学复习思考题2016.06](https://img.taocdn.com/s3/m/e936b75f33687e21af45a994.png)
D.不整囊菌纲
B
三、简答题
简答题
答案
单年流行病与积年流行病各有何特点?防治策略有何不同?
(1)单年流行病害一般都是多循环病害,病害潜育期短,一年繁殖多代,繁殖力高,当年就能积累大量菌源,形成流行。单年流行病害多为地上部、局部性病害,多为气流传播及雨水传播,病原物对环境敏感,因此,单年流行病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大;(2)积年流行病一般都是单循环病害和少循环病害,只有初次侵染或只有很少次数再次侵染,并起的作用不大,所以流行要求的菌源数要经多年积累。这类病害多为系统性病害,从地下部开始为害、多为土传和种子传播,传播体一般是休眠体,寿命长、病原侵入寄主后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小;(3)积年流行病的防治策略放在控制初次侵染,如种子带菌,做好种子消毒;病残体带菌要做好田园清洁。单年流行病的防治策略除了控制初次侵染源外,更重要的是要控制住再次侵染,防止菌原量的积累,造成流行。
《植物病理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答案
避病性
植物因不能接触病原物或接触的机会减少而不发病或发病减少的现象。植物可能因时间错开或空间隔离而躲避或减少了与病原物的接触,前者称为“时间避病”,后者称为“空间避病”。
并发症
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称为并发症。
简述病害侵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病原物能否侵入成功,受到很大的环境条件的影响。主要有试湿度、温度、光照等。P201
二、单项选择题
题干
选项
答案
()病害通过喷菌现象可进行简易鉴别。
A.真菌
B.病毒
C.线虫
D.细菌
D
()病害在田间的主要传播介体是刺吸式口器昆虫。
A.病毒
植物病原线虫及原生动物
![植物病原线虫及原生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f0d6cce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6.png)
3、线虫容易从伤口侵入植物组织内,但是,更重要的是从植物的表面自 然孔口(气孔和皮孔)侵入和在根尖的幼嫩部分直接穿刺侵入。
4、线虫的穿刺吸食和在组织内造成的创伤,对植物有一定的影响,但线虫对植 物破坏作用最大的是食道腺的分泌物。
1、线虫侵染寄主。2、线虫在寄主体内蜕化长大(形成 成虫)。3、长大后的雌、雄成虫进行交配,交配后的雄 虫死亡。4、交配后的雌虫产卵。再由卵孵化为幼虫。这 样即完成一个发育循环。
二、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态
1、线虫基本上是一类水生动物,保持水生习性,除了休眠状态的幼 虫、卵和胞囊,线虫都需要在适当的水中或土壤颗粒表面有水膜时才能正 常活动和存活,或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活细胞和组织内。活动状态的线虫长 时间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将很快死亡。
地区的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甘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ipsaci)、粟线
虫和水稻干尖线虫(均为Aphelenchoides besseyi)都一直造成生产上的严重损失, 近年来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已传入我国并在江苏、安徽等省蔓延,引 起一些松树树种的毁灭性危害。因此,植物的线虫病害一直受到人门的重视。
由于上述各方面的影响,植物受害后就表现各种病害症状。
5、受害症状
植物地上部的症状有顶芽和花芽的坏死,茎叶的卷曲或组织的坏 死,形成叶瘿或种瘿等。
根部受害的症状,有的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或卷曲,根上形成瘤肿 或过度分枝,根部组织的坏死和腐烂等。
根部受害后,地上部的生长受到影响,表现为植株矮小,色泽失 常和早衰等症状,严重时整株枯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病原线虫学复习题
一. 填空
1线虫的胚胎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2植物线虫生长发育的过程可分为、和。
3影响线虫孵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和。
4一般线虫的食道可分为4部分,包括、、和。
5线虫分类中纲的划分是以为判别依据。
6雄虫的肛门与共同开口于。
7植物线虫分类鉴定的依据主要包括、、、
和五方面。
8目前植物寄生线虫主要归属于、、和这四大类中。
9线虫的体壁具有性、性和性。
10在线虫背索、腹索内有,侧索内有。
11目前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共已描述90多种,其中、、、是最常见的根结线虫。
12在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五大病原中,植物寄生线虫的危害超过和,仅次于真菌病害。
13植物线虫引起的根部症状主要有、、、、五类。
14 1743年,英国T. Needham发现的是最早被发现的植物病原线虫。
15 1943年,美国W. Carter发明杀线虫剂,该项研究奠定了植物线虫化学防治
的基础。
16线虫学研究的代表性期刊杂志有《》、《》、《》等。
17植物病原线虫绝大多数为雌雄同形,呈线状,如、等。
少数植物线虫是雌雄异形的,雄虫呈线状,而雌虫呈梨形、球形或囊状,如、等18线虫只有肌而无肌,虫体只能弯曲而不能变粗或变细,只能借助腹肌和背肌的同时收缩,向前呈波浪状蠕动。
19线虫的口针基本上由3部分组成,前端尖锐部分为,中段为,后部为3个膨大的;而齿针分为两部分,包括前段的部和后段的部,在锥体部和膨大部之间有。
20在线虫的食道与肠交界处的瓣膜结构称为,其功能是。
二. 名词解释
1)植物病原线虫 2)植物线虫分类学3)孤雌生殖4)迁徙性外寄生5)线虫的老化
6)假受精生殖7)蜕皮8)植物病原线虫9)过敏性坏死反应10)植物线虫病害防治
三. 简答
1.植物线虫形态分类中雌虫的特征依据有哪些?
2.根结属鉴定中的主要形态特征有哪些?
3.茎线虫属鉴定中的主要形态特征有哪些?
4.简要说明植物线虫孵化的过程。
5.植物线虫形态分类中雄虫的特征依据有哪些?
6.异皮属(胞囊属)鉴定中的主要形态特征有哪些?
7.粒线虫属鉴定中的主要形态特征有哪些?
8.植物线虫的寄生类型有哪些。
9.简要说明植物线虫的分类系统及分类地位。
四. 论述
1.请详细说明植物线虫病害防治的措施。
2.请论述植物线虫与寄主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请说明如何鉴定一种未知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