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及形态观察实验
线虫分离方法
线虫分离方法分离线虫可采用贝尔曼漏斗法和浅盘法。
贝尔曼漏斗法:将玻璃漏斗(直径为10–15c m)置漏斗架上,下面接一段(10c m左右)橡皮管,橡皮管上装一个止水夹。
将劈成“火柴杆”状大小的分离材料,取湿重10g,用两层纱布包好,放入漏斗中,然后放入清水,清水以浸没分离材料为度。
经过4–24h,由于趋水性和本身的重量,线虫离开植物组织,并在水中游动,最后沉降到漏斗底部的橡皮管中。
打开止水夹,取底部约5–15m l的水样,其中含有样本中大部分活动的线虫。
在解剖镜下检查,如果线虫的数量少,可以离心(1500r/m i n,2–3m i n)沉降后再检查。
浅盘法:浅盘分离装置主要由两只不锈钢浅盘组成,其中口径略小的一只底部为粗网筛,放在另一只浅盘上面。
将两层纱布打湿铺于筛盘上,把样品劈碎(或钻取的木屑)置于筛盘纱布上,慢慢注入清水,使水浸没样品。
分离结束后,移去筛盘,把大盘内的分离液集中于小烧杯内。
小烧杯内的线虫分离液可通过自然沉降或离心机(1500r/m i n,2–3m i n)浓缩至适宜的量,以便镜检。
常规镜检:分别将各标号盛有线虫分离液的培养皿置于解剖镜下观察,先确认有无线虫。
对有线虫的样品进行活体镜检,观察它的一般形态结构。
然后选择几条成熟、特征易观察的线虫,用针或吸管移至载玻片上的水滴中。
将此载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往返几次(5–6s)或放置于已盛满高温热水、打开盖子的保温瓶口上,蒸30–60s至虫体死亡,加盖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根据形态特征予以初步鉴别,以确定是否需作进一步的鉴定。
快速镜检:(1)用显微镜直接观察线虫浓缩分离液。
分离液经一定时间后,当漏斗下端和乳胶管内出现透明度降低甚至混浊现象、表明线虫的游离量较多时,即可用培养皿接取混浊状分离液3–5滴,直接置于解剖镜下观察;如有线虫,就将盛有分离液滴的培养皿,放置于已盛满高温热水、打开盖子的保温瓶口上,进行30–60s的热杀处理,擦干培养皿底部凝结的小水珠,直接放置于显微镜下(先用低倍物镜,找到目标线虫,再转换到高倍物镜)观察形态特征予以鉴别。
植物病原线虫的检验检测详解演示文稿
在是8\一共有27\ 于星期一
植物 虫危害的特点:主 侵 、 蔽性。 植物 虫 寄主致病性表 :
(1)机械
(2)分泌有毒物 破坏寄主的 胞和
(3)与其它病原物 寄主复合侵染
在是9\一共有27\ 于星期一
二、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态
水---- 虫是一 水生 物,植物病原 虫仍然保持 水生 性;除了休眠状 的幼虫、卵和胞囊, 虫都 需要在适当的水中或土壤 粒表面有水膜 才能正常 活 和存活,或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活 胞和 内。 温度----不同 虫种 其 育最适温度不同、但一般 在15—30℃之 均能 育。在40 ℃ -50℃的 水中10分 ,即可 死。在 室,常用60 ℃ -65 ℃,3-5分 死 虫。
在是6\一共有27\ 于星期一
v危害方式:口 穿刺寄主,通 分泌有毒物 和吸收 养 破坏寄主的 胞和 ,植物受到 害后,表 的症状与 一般病害的症状相似
v植物 虫 能作 其他病原物的自然 播介体.
据 FAO保守估 ,因 虫 害,粮食和 作物 失 12%;
在是24\一共有27\ 于星期一
2.3选有虫蛀症状的松材
松材线虫是一种虫媒线虫, 在自然生态中, 它主要由天牛、象甲和吉丁虫作为媒介进行自然传 播, 因此被天牛等甲虫钻蛀过的松材带有松材线虫的 可能性也较大, 所以选取有虫蛀症状的松材做样品 就会增加分离线虫的可能性。另外, 作为虫媒本身 也会携带大量的线虫, 因此, 如在样品中发现天牛、 象甲和吉丁虫, 也可拿来分离是否有松材线虫。
墨天牛、棕 象甲)
在是12\一共有27\ 于星期一
植物病理学实验报告1
植物病理学实验报告实验一:病害症状观察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进行症状的观察,分两部分进行。
一部分在田间,观察田间作物病害的病状和病征;一部分在室内,观察室内所提供的植物病害标本的病状和病征。
通过实验,使同学们认识植物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特点,初步掌握正确地描述病害症状的方法,加深对植物病害的感性认识,了解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植物病害的症状表现十分复杂,按照症状在植物体显示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部症状与外部症状两类。
在外部症状中,按照有无病原物子实体显露可分为病状与病征两种。
本实验主要进行植物病害症状的观察。
(一)病状类型病状就是在植物病部所看到的不正常的状态。
通常分为五种类型。
1.变色植物受外界有害因素的影响后,常导致色泽的改变,如褪色、条点、白化、色泽变深或变浅等,统称为变色。
主要表现有:(1)褪绿或黄化:褪绿和黄化是由于叶绿素的减少而叶片表现为浅绿色或黄色。
如小麦黄矮病、植物的缺铁、缺氮等。
(2)花叶与班驳:如烟草花叶病、菜豆花叶病、黄瓜花叶病等。
(3)变红色或紫色:如玉米或谷子红叶病、植物缺铁等。
2.坏死是由于感病植物组织和细胞的死亡而引起的。
(1)斑点:根、茎、叶、花、果实的病部局部组织或细胞坏死,产生各种形状、大小和颜色不同的斑点,如玉米大、小斑病、烟草赤星病、白菜黑斑病等。
(2)枯死:芽、叶、枝、花局部或大部分组织发生变色、焦枯、死亡。
如马铃薯晚疫病、水稻白叶枯病。
(3)穿孔、落叶和落果:在病斑外围的组织形成离层,是病斑从健康组织中脱落下来,形成穿孔,如桃细菌性穿孔病等;有些植物的花、叶、果等感病后,在叶柄或果梗附近产生离层而引起过早的落叶、落果等。
(4)疮痂:果实、嫩茎、块茎等的受病组织局部木栓化,表面粗糙,病部较浅,如柑桔疮痂病、马铃薯疮痂病等。
(5)溃疡:病部深入到皮层,组织坏死或腐烂,病部面积大,稍凹陷,周围的寄主细胞有时增生和木栓化,多见与木本植物的枝干上的溃疡症状。
植物线虫分离方法
植物线虫分离方法
植物线虫是一种常见的土壤寄生线虫,其卵可在植物根际中休眠,在适当条件下孵化成幼虫,然后侵入植物根部,对植物造成危害。
为
了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进行危害防治研究,需要对其进行分离和培养。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植物线虫分离方法。
1.灯光法分离
灯光法分离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植物线虫分离方法。
将植物根际土
壤取出,放入浅盘中,挖出一些形态正常、大小适中的植物根系,用
刀片切成约1cm长的段,放置在寒光灯下,将灯和试管一起放置在一起,照射时间为6-8小时。
待灯光照射结束后,将试管倾斜,用胶头
玻璃棒将从根系中排出来的线虫转移至其他培养器皿中即可。
2.蒸馏水分离
蒸馏水分离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线虫分离方法。
将植物根际土壤取出,放入蒸馏水中,用力搅拌,过滤后利用离心机离心分离线虫。
离
心后,将上清液倒出,留下沉淀,用显微镜观察沉淀中是否有线虫,
如有可以再次取出上清液进行离心分离。
3.砂土分离
砂土分离是一种比较精细的植物线虫分离方法。
取出植物根际土壤,加入1:1体积比的甲醇和乙醇的混合液,用加热器加热至80℃,
然后均匀混合,放置3-4小时。
再用浸入甲醇-乙醇混合液中的筛网过滤,将筛网中的残渣用水清洗,收集精细的沉淀,用离心机分离线虫。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植物线虫分离方法,其中灯光法和蒸馏水分离
法操作简单,但分离效果较差,适用于大批量分离。
砂土分离法分离
效果较好,适用于少量、高质量的线虫分离。
注意,在实验中应严格
控制温度、时间和培养条件,以保证线虫的幸存率和健康度,从而提
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植物病理学线虫实习报告
植物病理学线虫实习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了解线虫的基本形态特征、生活史和危害特点,掌握线虫的采集、分离和鉴定方法,提高对植物病害中线虫危害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实习内容:一、线虫的基本知识线虫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通常生活在土壤、淡水、海水中。
其中,危害植物的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或植物寄生线虫,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已知植物寄生线虫有5700多种。
二、线虫的形态特征线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前端有口和咽,后端有肛门。
线虫的口器发达,咽部肌肉强大,可吞食较大颗粒食物。
线虫的生殖器官发达,雌雄异体,繁殖能力强。
三、线虫的生活史线虫的生活史因种类而异,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
线虫的发育速度受温度、湿度、氧气等因素影响。
在适宜的条件下,线虫的发育周期较短,反之则较长。
四、线虫的危害特点线虫主要危害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器官。
线虫在植物体内或体表刺吸汁液,导致植物生长衰弱、产量下降、品质变差。
此外,线虫还可引起植物病害的传播和加重,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五、线虫的采集与分离线虫的采集主要采用土壤取样法、植株取样法和滴水取样法等。
采集到的样品通过分离剂(如氯化钠溶液、蔗糖溶液等)进行分离,使线虫从样品中分离出来。
六、线虫的鉴定线虫的鉴定主要包括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
形态鉴定主要依据线虫的形态特征,如体长、口器形状、雄性生殖器官形态等。
分子鉴定则通过线虫DNA的提取、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等方法,揭示线虫的遗传特征。
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线虫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线虫的采集、分离和鉴定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使用显微镜、离心机等实验仪器,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我对植物病害中线虫危害的认识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线虫分离速度较慢的问题。
通过请教老师和查阅资料,我了解到可以通过增加分离剂的浓度、优化分离流程等方法来提高线虫分离速度。
线虫病害检测实验报告
线虫病害检测实验报告
线虫病害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和学习线虫病害的检测方法,掌握线虫病害的诊断技能。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
1. 试验材料:线虫病害患病的植物样品。
2. 试验器材:显微镜,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相机。
3. 试剂:10%酒精溶液。
三、实验步骤
1. 取线虫患病的植物样品,仔细观察其叶片上是否有线虫根部附着。
2. 将植物样品放入10%酒精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使线虫脱落。
3. 取少量线虫悬液放在玻片上,加盖玻片,通过显微镜观察并拍照。
4. 根据观察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线虫病害。
四、实验结果
经过观察和拍照发现,植物样品上存在线虫病害。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线虫在植物根部附着,对植物造成了危害。
五、实验分析
线虫病害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
了很大的损失。
通过本实验的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是否存在线虫病害,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并掌握了线虫病害的检测方法,提高了病害诊断的技能。
线虫病害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加强对线虫病害的防治措施,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从而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实验二_病原菌形态观察
形态差异是子囊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1、半子囊菌纲 :子囊裸生,无子囊果。 2、不整囊菌纲:子囊果是闭囊壳,子囊无
规律地散生在闭囊壳内 3、核菌纲:子囊果是闭囊壳(子囊有规律
地排列在闭囊壳内)或子囊壳 4、腔菌纲:子囊果是子囊座 5、盘菌纲:子囊果是子囊盘
(一)半子囊菌纲
低等子囊菌,子囊裸生,无子囊果。子囊壁 薄,无孔口,靠壁的肿胀或消解来释放子囊 孢子。 与植物病害相关只有一个目:外囊菌目 外囊菌目只有一个属:外囊菌属
外囊菌属(Taphrina)
桃
子囊及
缩
子囊孢
叶
子
病
的
症
状
子囊长圆筒形,平行排列在寄主表面。缩叶病 (T.deformans)
(二)不整囊菌纲
(6)盘梗霉属(Bremia lactucae)孢囊梗 二叉状锐角,末端膨大呈盘状。
(7)白锈菌属 (Albugo)孢子囊 梗平行排列在寄主 表皮下,短棍棒形; 孢子囊串生。
四 子囊菌亚门真菌的基本形态
• 是真菌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称子囊菌 • 营养体一般都是分支繁茂的有隔菌丝体 • 无性繁殖一般都是在由菌丝分化的分生孢
• 引起大、小麦等 赤霉病。
(四) 腔菌纲(Loculoascomycetes)
子囊果是子囊座,子囊双层壁。
痂囊腔菌属(Elsinoe)
• 圆形子囊单生于
子座内的子囊腔 中;子囊孢子大 多长圆筒形,有3 个横隔。 • 引起葡萄黑痘病 等。
(五) 盘菌纲 (Discomycetes)
• 子囊果盘状或杯状,故称子囊盘。 • 子囊和侧丝形成一层子实层长在盘上。
• 子囊果是闭囊壳 • 子囊无规律地散生在闭囊壳内,子囊成
实训8植物病害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实训8植物病害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实训8 植物病害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和鉴定1(实训目标通过对植物病原物分离培养方法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掌握病原物分离培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植物病原物的鉴定及病害的正确诊断提供依据;了解各种病原物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为植物病害的有效防治打下基础。
2(实训材料(1)材料新采集的植物真菌、细菌、线虫病害的典型症状植株、PDA培养基、牛汁胨平板培养基等。
(2)仪器用具超净工作台、显微镜、解剖镜、恒温箱、三角瓶、灭菌培养皿、解剖剪、小镊子、移植环、酒精灯、70%酒精、95%酒精、0.1%升汞水或7%漂白粉消毒液、5%来苏尔、灭菌水、滤纸、蜡笔、标签、胶水、火柴、玻璃漏斗(直径10,15cm)、铁架台、橡皮管、弹簧夹、尖嘴玻璃管、网筛、挑针、竹针或毛针、凹穴玻片等。
3(实训内容(1)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2)植物病原细菌的的分离培养;(3)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培养。
4(操作步骤与方法1)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对植物病原真菌通常采用的是组织分离法。
此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创造一个适合真菌生长的无菌营养环境,促使染病植物组织中的病原真菌在人工培养基上大量生长、繁殖,使其成为纯菌种,以便为病原鉴定和病害诊断提供实物依据。
(1)分离材料的选择及处理选择新鲜的典型症状植株、器官或组织,洗净,晾干,取新鲜病斑病健交界部分,切成,5mm见方小块用作分离材料。
将分离材料置于灭菌的小容器中,先用70%酒精漂洗约2,33s,迅速倒去,以避免材料表面产生气泡;然后用0.1%升汞溶液消毒1~2min(消毒时间因材料厚度不同而异;消毒剂也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漂白粉、次氯酸钠等),再经无菌水漂洗3,4次,最后用灭菌的滤纸吸干材料上的水。
(2)工具的消毒、灭菌先打开超净工作台通风20min以上,用70%酒精擦拭手、台面和工作台出风口进行消毒;分离用的容器和镊子用95%酒精擦洗后经火焰灼烧灭菌。
分离也可在没有尘土而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进行,方法是擦净工作台,在台面上铺一块湿毛巾,地面洒水,然后在室内喷洒5%来苏尔熏蒸灭菌2~3h即可。
植病研究法---植物线虫病害研究技术
第五节一种线虫的致病性,必须通过接种实验。各种类型线虫病的接 种方法不同,同时如要证明线虫能传染其他病害,还要与其他病原生物 混合接种。 1、线虫的单独接种 (1) 带虫材料的混播混栽法 由种苗传播的线虫病,一般可采用带虫材料混播混栽的方法接种。如小 麦粒线虫的接种,是将虫瘿与麦种混播;甘薯或马铃薯茎线虫,可用混 插混栽接种。 胞囊或根结线虫的接种,可采用大田混播法,也可在温室或温床中接种。 方法是先在床底铺好湿砂,厚约20cm,砂中混有20%的线虫胞囊;在 播种沟内也填上线虫和湿砂的混合物,厚约lcm。播种后盖以细砂或木 屑,保温保湿,植株生长过程中就被胞囊或根结线虫侵染。
取土样约50g,放在第一个搪瓷杯中,加水500m1浸泡,搅拌15min, 静置l0s,将上层悬浮液倒在第二个搪瓷杯中。土样中再加水500ml,再 次搅拌并静置后,将上层悬浮液也倒在第二个杯中。将铺有线虫滤纸的 小筛放在浅盘中,然后将搅拌并静置10s后的悬浮液倒在小筛中。为了 防止倒悬浮液时冲破滤纸,滤纸上可放表面皿,使水向四周慢慢溢出流 到滤纸上。悬浮液倒完后,用清水仔细冲洗滤纸,待浑水全部滤出后, 取出小筛,放在稍大一些的筛中,然后放在盛有清水的浅盘中,水的深 度以刚好浸没滤纸为度。浅盘放在冷凉处过夜,第二天取出筛子,线虫 则留在水中,将水用吸管吸在培养皿或计数皿中观察。为了防止细菌或 霉菌的生长,水中可加少量的杀菌剂,如0.05%的链霉素或乙氧基乙基 氯化汞溶液。
成的。大多数病原线虫并不在地上部,往往在根部或根际的土壤中可以
找到。后一种类型的线虫病,在施肥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后,植株的长势 可以暂时恢复,但不久又表现出原来的受害状。这类线虫病的危害性往
往容易忽视。
植物的腐烂组织中,尤其是地下部分的器官,也常常发现有线虫,这就要注意区 别是腐生线虫还是寄生线虫。腐生性线虫的主要特征是在水中十分活跃,口腔内 没有吻针,食道多为双胃型或小杆型,尾部很长,多为丝状。植物寄生线虫通常 都有发达的口针,尾部较短、尖削或钝圆。
植物病原接种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学习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的分离、培养和接种方法,掌握其基本原理,并了解植物传染性病害研究中常用的接种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不同接种方法对病害发生发展过程与外界环境的影响,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 材料:- 新鲜的真菌和细菌病害材料:辣椒炭疽病果、水稻稻瘟病病叶片、水稻白叶枯病叶、烟草花叶病和番茄根结线虫病等。
- 番茄青枯菌/番茄、水稻稻瘟菌/水稻幼苗、水稻白叶枯病菌/稻苗、烟草花叶病/烟草。
2. 用具:- 喷雾器、纱布、酒精灯、酒精缸、火柴、接种饵(针)、长镊子、玻棒、小木块、解剖刀、刀片、载玻片、蒸馏水(滴瓶)、漂白粉精片、研缸、漏斗、皱纹纸、毛笔、针、剪刀、三角瓶、试管、记号笔、标签、金刚砂、保湿罩、弥雾机。
- 70%乙醇、0.1%升汞、灭菌培养皿(吸管)、灭菌水、灭菌培养基(PDA和NA)。
三、实验方法1. 病原真菌的分离和培养:- 在无菌操作室或超净工作台上进行。
- 将受病组织边缘靠近健全组织的部分分离,减少污染。
- 将分离得到的组织块接种于PDA培养基上,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 病原细菌的分离和培养:- 同样在无菌操作室或超净工作台上进行。
- 将受病组织块接种于NA培养基上,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3. 病原病毒的分离和培养:- 取烟草花叶病叶片,用研磨法提取病毒。
- 将病毒稀释液接种于烟草幼苗上,观察症状。
4. 病原线虫的分离和培养:- 从番茄根结线虫病病根中提取线虫。
- 将线虫接种于含有新鲜植物组织的培养皿中,观察线虫生长情况。
5. 接种方法:- 采用喷雾法、点种法、穿刺法等接种方法,将病原菌接种于健康植物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病原真菌的分离和培养:- 成功分离得到辣椒炭疽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等。
- 在PDA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形态、颜色和生长速度等特征。
2. 病原细菌的分离和培养:- 成功分离得到番茄青枯菌、水稻白叶枯病菌等。
实验三 植物线虫的分离与计数
实验三植物线虫的分离与计数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从土壤和植物中分离植物线虫的基本原理,学会从土壤和植物植物中分离线虫的常用方法---漏斗分离法,并掌握线虫的计数方法。
二、实验原理将带有线虫的植物组织或土壤浸在水中,短时间内在水中检查不到线虫;但经过较长的时间,线虫由于趋水性,就会离开植物组织或土壤在水中游动,又由于本身的重量即比重大于水,最后都逐渐沉降到容器的底部,从而将植物线虫分离出来。
三、实验器皿与试材1.主要器皿:漏斗(直径为10-15cm)、胶皮管、支架、夹子、线虫滤纸、纱布、计数皿、解剖镜、小烧杯等。
2.主要试材:感染根结线虫病的植物病根或病土四、实验方法与步骤该方法操作简单,是目前从植物材料中分离线虫较好的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1.将玻璃漏斗架在铁架上,下面接一段橡皮管(长约10cm左右),橡皮管上装一个弹簧夹,如图1。
2.在漏斗内衬放一个用细铜纱制成的漏斗状网筛,将植物材料直接放在网筛中,分离土壤中的线虫时须在网筛上放一层纱布或滤纸,上面加一层土样。
3.沿壁缓慢的加入自来水,不然会搅动土样,使下层的水混浊。
4.打开弹簧夹,慢慢放出底部约5ml的水样于计数皿内。
5.在解剖镜下观察分离到的植物线虫并计数。
若线虫数量太少,可将水样倒入离心管中,在1500r/min离心机中离心3-5分钟,倒掉上层清水,将下层沉淀物悬浮后,倒入计数皿中,在解剖镜下观察计数。
计数皿为一特制的小玻璃皿,有分格的刻度,四周边缘适当倾斜,如图2。
计数时在解剖镜下数出每个小格中线虫数,然后相加即总线虫数。
五、实验注意事项1.玻璃漏斗内加满水以后,停几分钟后一定要观察橡皮管是否漏水,如果有滴水现象,一定要重新调整弹簧夹位置,确保弹簧夹夹牢橡皮管不漏水。
2.用计数皿计数时,注意双刻线是起始位置,从这个位置开始,到这个位置结束,不容易重复计数。
六、实验结果处理1.观察分离到的植物线虫的形态。
2.计算单位土壤中线虫的数量。
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及形态观察实验
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一、目的要求了解从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分离线虫的基本原理,掌握从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分离线虫的常用方法。
学习在解剖镜或扩大镜下用镊子、竹针、毛针、毛笔等工具从水中和滤纸上挑取线虫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植物寄生线虫主要存在于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分离线虫的方法有许多,要根据线虫的种类、研究目的等来选择适宜的方法。
植物寄生线虫的个体很小,除极少数可从植物组织中直接挑出以外,绝大多数需借助特定的工具和方法才能完成。
线虫的分离主要是利用它的趋水性、大小、比重以及与其他杂质的差异,采用过筛、离心、漂浮等措施,将线虫从植物组织、土壤中分离出来。
三、材料、试剂与仪器1.实验材料感染根结线虫病的植物病根、病土、感染大豆孢囊线虫或其它孢囊线虫的病土、感染甘薯茎线虫的病薯块等。
2.仪器或实验用具解剖镜、漏斗分离装置、漂浮分离装置、浅盘分离装置、纱布或铜纱、记数皿或平皿、小烧杯、小玻管、旋盖玻璃瓶、40目和325目网筛、线虫滤纸、餐巾纸、挑针、竹针、毛针、毛笔等。
3.试剂线虫固定液。
四、实验操作1.直接观察分离对于个体较大的线虫如根结线虫、孢囊线虫、粒线虫的雌虫等,可直接用挑针从植物组织中挑取,也可在解剖镜或扩大镜观察下直接挑取,对于虫体稍小的线虫如茎线虫、粒线虫的雄虫和幼虫等,需在解剖镜下,用竹针或毛针直接挑取。
取感染根结线虫的植物病根材料(若是干材料需用水浸泡过夜),剥开皮层,观察里面是否有针头大小、乳白色发亮的颗粒状物。
用挑针挑取,置凹玻片上水滴中,在解剖镜或显微镜下观察是否为根结线虫雌虫。
2.漏斗分离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是目前从植物材料中分离线虫较好的方法。
其装置是将直径10~ 15cm 的玻璃漏斗架在铁架上,下面接一段约10 cm 的橡皮管,橡皮管上装一个弹簧夹。
(1)将植物材料切碎用双层纱布包好,浸在盛满清水的漏斗中,或在漏斗内衬放一个用细铜纱制成的漏斗状网筛,将植物材料直接放在网筛中,分离土壤线虫时需在网筛上放一层纱布或多孔疏松的纸,上面加一层土样。
植物线虫病害症状观察及病原鉴定
实验六、植物线虫病害症状观察及病原鉴定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学习常见植物线虫病害的症状及线虫形态观察识别鉴定方法。
镜检病原线虫形态特征1小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2甘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3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一)小麦孢囊线虫病二病原Heterodera avenae, Heterodera latipons,Heterodera filipjev雄成虫:细长,两端钝,体环清析,侧线4条,交合刺成对,微露尾端如爪。
雌成虫:阔柠檬形;头部有环纹并有6个圆形的唇片。
孢囊:柠檬形,褐色或黑褐色,阴门锥显著,双膜孔。
切开胞囊,内有许多卵粒。
卵椭圆形,无色或淡黄色,有的卵壳内可见盘曲的圆筒状1龄幼虫。
2龄幼虫:线形,侧线4条,外带形成网格。
头钝,唇区较高缢缩明显。
口针强壮,口针基球大。
中食道球卵形。
尾圆锥形,后部有较长透明区,末端稍钝。
(二)甘薯茎线虫病Ditylenchus destructor 二、病原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俗称马铃薯块茎线虫(potato tuber nematode)雌雄同型,线形,蠕虫状,虫体纤细,中等大小;成虫虫体>幼虫虫体;雌虫较粗大,雄虫稍细小;口针纤细,基部球明显;中食道球卵圆或纺锤形;食道腺一般长梨形,与肠交界清楚;尾部呈圆锥形,末端尖或钝雌虫:阴门开口于虫体后半部约75%--90%处雄虫:交合刺弓形,交合伞(抱片)包到尾部的1/4--3/4(五)松材线虫二、病原松材线虫萎蔫病的病原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雌、雄虫都呈蠕虫形,虫体细长,长1mm左右。
鉴定特征如下:(1)两性成虫虫体细长,唇区高,缢缩显著;(2)后阴子宫囊延伸呈袋状,长约为肛阴距的3/4;(3)阴门开口于虫体中后部75%处,上覆以宽的阴门盖;(4)雌虫尾端宽圆,无尾尖突或尾端指状(5)雄虫尾部由小的端生交合伞包裹,交合刺远端膨大如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一、目的要求了解从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分离线虫的基本原理,掌握从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分离线虫的常用方法。
学习在解剖镜或扩大镜下用镊子、竹针、毛针、毛笔等工具从水中和滤纸上挑取线虫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植物寄生线虫主要存在于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分离线虫的方法有许多,要根据线虫的种类、研究目的等来选择适宜的方法。
植物寄生线虫的个体很小,除极少数可从植物组织中直接挑出以外,绝大多数需借助特定的工具和方法才能完成。
线虫的分离主要是利用它的趋水性、大小、比重以及与其他杂质的差异,采用过筛、离心、漂浮等措施,将线虫从植物组织、土壤中分离出来。
三、材料、试剂与仪器1.实验材料感染根结线虫病的植物病根、病土、感染大豆孢囊线虫或其它孢囊线虫的病土、感染甘薯茎线虫的病薯块等。
2.仪器或实验用具解剖镜、漏斗分离装置、漂浮分离装置、浅盘分离装置、纱布或铜纱、记数皿或平皿、小烧杯、小玻管、旋盖玻璃瓶、40目和325目网筛、线虫滤纸、餐巾纸、挑针、竹针、毛针、毛笔等。
3.试剂线虫固定液。
四、实验操作1.直接观察分离对于个体较大的线虫如根结线虫、孢囊线虫、粒线虫的雌虫等,可直接用挑针从植物组织中挑取,也可在解剖镜或扩大镜观察下直接挑取,对于虫体稍小的线虫如茎线虫、粒线虫的雄虫和幼虫等,需在解剖镜下,用竹针或毛针直接挑取。
取感染根结线虫的植物病根材料(若是干材料需用水浸泡过夜),剥开皮层,观察里面是否有针头大小、乳白色发亮的颗粒状物。
用挑针挑取,置凹玻片上水滴中,在解剖镜或显微镜下观察是否为根结线虫雌虫。
2.漏斗分离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是目前从植物材料中分离线虫较好的方法。
其装置是将直径10~ 15cm 的玻璃漏斗架在铁架上,下面接一段约 10 cm 的橡皮管,橡皮管上装一个弹簧夹。
(1)将植物材料切碎用双层纱布包好,浸在盛满清水的漏斗中,或在漏斗内衬放一个用细铜纱制成的漏斗状网筛,将植物材料直接放在网筛中,分离土壤线虫时需在网筛上放一层纱布或多孔疏松的纸,上面加一层土样。
(2)加水,静止24h。
提示由于趋水性和自身的重量,线虫就离开植物组织或土壤,沉降到漏斗底部的橡皮管中。
(3)打开弹簧夹,慢慢放出底部约5 ml水样于平皿内。
(4)在解剖镜下观察分离到的线虫。
若线虫数量太少,可将水样倒入离心管中,在1500rpm离心机中离心3 min,倒掉上层清水,将下层沉淀物悬浮后倒入平皿或记数皿中,在解剖镜下观察记数,然后将线虫用毛针或毛笔挑入盛有固定液的小玻璃管中备用。
提示该方法也可用于分离土壤中的线虫,尤其是分离较为活跃的线虫。
3.培育分离法对于用漏斗分离法不易分离到的线虫,如根结线虫和孢囊线虫的雄性成虫等,可采用培育分离法。
将病根采回后洗去表面土粒,放在培养皿中湿润的滤纸上培育3d,用少量清水冲洗组织和皿底,检查水中线虫。
或将组织放在有螺旋盖的玻瓶中,加入几毫升清水,盖不要旋紧,在室温(20~ 25℃)下培育3d,然后加50 ml清水,盖紧盖子并轻轻振荡,后倒出悬浮液使其顺序通过40目和325目网筛,用小水流轻轻冲洗325目网筛背面,收集到记数皿或烧杯中,直接检查或离心后检查。
提示从土壤中得到病根后要马上冲洗和培育,因为24h后,有50%的线虫会从根里爬出,冲洗时便被冲掉了。
4.浅盘分离法该方法原理与漏斗分离法一样,但分离效果更好,而且泥沙等杂物较少。
用两个不锈钢浅盘套放在一起,上面一个是筛盘,它的底部是筛网,网目大小为10目/英寸,下面一个是稍大的盛水盘。
也可在培养皿上放置一个稍小的做成浅盘状的金属网,网与培养皿底部保持一定距离。
分离时将线虫滤纸放在网上用水淋湿,上面再放一层餐巾纸,将要分离的土样或植物材料放在餐巾纸上,在两盘之间缝隙中加水,淹没土样或植物材料,在室温(20~ 25℃)下保持3d,去掉筛网后,将下面浅盘中的水样过筛(上层为25目,下层为400目),将下层筛上的线虫用小水流冲洗到记数皿中,观察记数。
5.漂浮器分离法对于没有活动能力的孢囊线虫的孢囊可采用漂浮器分离法(Fenwick-Oostenbrink改良漂浮法),该法需要特制的分离装置。
分离时先将漂浮筒内盛满清水,将 100g 风干的土样放在上筛中,用强水流冲洗土样,使其全部洗到漂浮筒内,并从环颈水槽流到承接的细筛(100目)中,再用细水流冲洗一会,使漂浮物全部流入细筛。
将细筛中的孢囊等漂浮物用水洗入烧杯或三角瓶中,再倒入铺有滤纸的漏斗中,用毛笔收集并观察滤纸上的孢囊。
提示漂浮分离的土样必须要风干,否则孢囊不能在水中漂浮,需用比重小于1的溶剂。
五、所需时间流程1.漏斗分离样品浸泡放出水浸液、离心镜检2.培育分离样品培育过筛、收集、镜检3.浅盘分离样品浸泡样过筛、收入记数皿、镜检4.漂浮分离 10 min左右。
六、实验作业比较各种线虫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一、目的和要求识别主要植物线虫病的症状和病原线虫的形态特征。
包括雌雄同型及异型线虫.二、材料和用具草莓芽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或珠蓝线虫;小麦粒线虫(Anguina tritici),破坏性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寄主甘薯,南方根结线虫(Meleidogyne arenaria),寄主花生等;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长针线虫(Longidorus sp.);毛刺线虫(Trichodorus sp.)。
寄生性线虫病的危害状标本或幻灯片。
线虫的固定液有多种,常用的有FA、FAA和TAF等三种:(1)FA液:福尔马林(36%甲醛)10ml,蒸馏水90ml;(2)FAA液:福尔马林10ml,冰醋酸1ml,蒸馏水89ml,(3)TAF液:三羟基乙胺2mi,福尔马林7m1,蒸馏水91ml。
三、内容与方法1 线虫形态的观察(1)粒线虫属(Anguina)观察由小麦粒线虫危害小麦引起的症状,注意小麦受害部位,受害的茎叶有无扭曲或畸形?虫瘿的外形与麦粒有什么区别?取虫瘿一个,用刀片切开或挑针挑破,挑取虫瘿内部的白色棉絮状物于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置于低倍镜下镜检,可见到成虫、卵和幼虫。
雌虫、雄虫均为线形,雌虫体形较雄虫粗大,往往卷曲,体内的卵巢顶端弯曲。
雄虫昆部有交合刺,交合伞几乎包到尾尖。
(2)茎线虫属(Ditylenchus)观察甘薯茎线虫(D.destructor)危害甘薯的症状,剖开病薯可见到条点状褐色或白粉干腐症状,挑取少量组织于载玻片的水滴中,加盖玻片镜检,可见到卵、幼虫、成虫等各个虫态。
甘薯茎线虫雌雄同型,都是线形,雌虫稍粗大,尾端尖细。
注意口针、食道球形态,肠和卵巢平行,单卵巢,卵单行排列。
雄虫较细小,尾部可见交合刺、交合伞,交合伞后端距虫体末端有一定间隔。
因虫体很小,观察内部器官需用高倍镜。
观察示范镜下的雄虫尾部形态。
(3)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有各种危害状,例如水稻(Rice)干尖线虫(A.besseyi)引起水稻(Rice)干尖线虫病,以剑叶的干尖最明显,剑叶尖端2-6厘米一段变为白色。
干枯卷缩,幼穗形成时线虫侵入颖壳内,引起秕粒或不很充实;菊叶线虫(A.ritzemabosi)为害菊的叶片,使叶片组织坏死。
镜检水稻(Rice)干尖线虫或珠蓝线虫,观察口针、食道球的形态特征、雄虫尾部的交合刺,有无交合伞?(4)胞囊线虫属(Heterodera)观察大豆胞囊线虫(H.glycines)的危害症状。
挑取病根上的雌虫,肉眼可见到线虫头部已钻入寄主组织,虫体外露,多为柠檬形,黄褐色。
制片镜检,大豆胞囊线虫的卵大多不排出体外,整个雌虫体后期变成颜色深褐的卵囊,特称为胞囊(少数可排部分卵于体尾的胶质囊内)。
(5)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观察蔬菜根结线虫(M.spp.)或花生、茄科植物根结线虫危害症状,镜检观察雌虫虫体形态。
根结线虫属分种的主要依据是:会阴花纹的形态特征,胞囊线虫分种是根据阴门椎周围的形态特征加以区别的。
(6)外寄生线虫这类线虫只有取食时才将口针穿刺到寄主植物的体内,虫体外露,平时生活于土壤中。
由于取食与栖息不在一处,它们经常往返于土壤与植物根系之间,而且取食的植株不固定,一条线虫可以危害多株植物。
在它们转移危害时,线虫往往成为其它病害的传播介体,例如烟草环斑病毒(TRSV)就是通过线虫传播的。
剑线虫属(Xiphinema):齿针很长,基部球大为瘤状,导环位置低。
长针线虫属(Longidorus):齿针很长,基部球不大,导环位置高。
毛刺线虫属(Trichodorus):瘤针弯曲,基部渐粗,形似毛刺。
在示范镜下观察比较外寄生线虫头部及口针部的形态特征。
2 线虫的杀死、固定和线虫死活的鉴别线虫活体的形态特征是线虫工作者初步区分线虫种类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要进一步区分和鉴别它们,必须经过杀死、固定以后才能作仔细的分辨,有的还要经过局部加工处理,使特征部位显示出来才能确定。
因此,杀死并很好地固定线虫十分重要,否则就不能将线虫标本很好地保存下来。
2.1 线虫的杀死少量线虫的杀死是用毛针或竹针将线虫挑放在有水滴的载玻片上,水滴部分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移动3-4次,使水滴温度升高,当弯曲的线虫突然伸直时立即停止加热,此时虫体已被杀。
大量线虫的杀死是将线虫放在表面皿或小玻皿中,加入等量的沸水;也可将盛有线虫液的玻管直接浸入60-65水浴中浸2-3分钟,不断振摇使加热均匀,当线虫僵直时停止加热。
2.2线虫的固定与保存杀死后的线虫用毛针移放到FAA或TAF固定液中,操作要在解剖镜下完成。
福尔马林液可使虫体硬化,不腐败;乙酸则使角质膜膨胀,但乙醇可使表皮皱缩变形。
标本在FAA液中不宜保存太久,在TAF液中则可长期保存。
线虫在固定过程中要逐步更换固定液,通常是每隔3-4小时即吸去表层液,约1/ 2的容积,并加进新的固定液,连续换液3-4次后即可长期保存。
2.3线虫死活的鉴别方法从土壤或种苗材料中分离得到的线虫,有时都不活动,对于它们是否存活需作鉴定,这在药剂处理试验中最为重要。
(1)高锰酸钾染色法:在凹玻片上加一滴0.5-1%的KMnO4液,然后挑放数条线虫在溶液中,经1—2分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死线虫已染成棕红色,活虫不易染色。
(2)盐水实验:试蕴:将线虫挑放到凹玻片上的2-5%NaC1液中,经3-5分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死虫无反应,活虫则卷曲或活动剧烈。
四、作业与思考题绘小麦粒线虫雌虫、雄虫体形图,注意交合刺、交合伞。
绘滑刃线虫雄虫尾部图,注意有无交合伞?(1)植物寄生线虫的致病特点是什么?(2)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为害根部时,症状有何不同?(3)哪一种方法鉴别线虫死活简便?植物病原线虫及其所致病害症状观察一、目的线虫是一种低等无脊椎动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寄生在植物上的线虫,从某些种类和造成的经济损失上看,仅次于真菌、细菌和病毒,而且常与其它病原物一起造成复合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