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整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表格式).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集(全册)人教版合集人教版48页word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集(全册)人教版合集人教版48页word文档

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镇原县城关中学柳赟一.基本情况分析:本人所带的九年级(6 )、(7 )、(17 )班共有学生人,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

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

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探究,而且要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学内容安排: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11—17章,主要是力、机械和运动能量、质量和密度等现象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四.教改措施: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初步认识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电、磁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资料]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资料]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九年级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2)提高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力和运动1.1 力1.2 运动和力的关系1.3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第二章压强和浮力2.1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2.2 液体的压强2.3 浮力及其计算第三章机械能3.1 动能和势能3.2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3.3 热机和效率第四章杠杆和滑轮4.1 杠杆的平衡条件4.2 滑轮和轮轴4.3 斜面和滑轮组的应用第五章声现象和光现象5.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5.2 声音的应用5.3 光的传播和反射5.4 光的折射和透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与掌握。

(2)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力的合成与分解。

(2)压强的计算和应用。

(3)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4)杠杆和滑轮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5)声现象和光现象的探究。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实验教学:利用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3. 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作业与测验: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电与磁(电学)6.1 静电现象6.2 电流与电路6.3 欧姆定律6.4 串并联电路6.5 磁现象第七章能量与能源7.1 内能与热量7.2 热机7.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八章现代通信技术8.1 通信原理8.2 移动通信8.3 互联网与光纤通信第九章设计与制作9.1 简单机械的设计与制作9.2 电路设计与制作9.3 红外线与紫外线应用第十章物理学与高科技10.1 纳米技术10.2 磁悬浮技术10.3 航天与卫星技术七、教学重点与难点6. 电与磁(电学):重点:电流与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磁现象的理解与运用。

(完整word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3、14单元)(2019.10.15)(良心出品必属

(完整word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3、14单元)(2019.10.15)(良心出品必属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能利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解释固、液、气三态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知道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分子热运动,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教学难点】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设计【新课引入】提问:(1)可以判断出是什么物质在运动吗?⑵ 这与我们前面研究过的汽车等物体的运动相同吗?(3)这种运动有什么规律?【进行新课】知识点1:物质的构成(阅读P2)除了分子以外,我们还要知道一种粒子一一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例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D.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m答案:C知识点2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实验:将红墨水滴入两杯不同温度的清水中,观察水颜色变化的快慢。

介绍,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实验演示:阅读教材P3《演示》中的二氧化氮和空气互融的实验。

引导思考:为什么最后两个瓶子的颜色变得均匀了?因为分子是运动的,二氧化氮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时和上面瓶子中的空气互相接触后彼此进入了对方。

桂花开放时,十里飘香;路过炒菜的厨房闻到辣椒味扑鼻而来;切洋葱时辣味难闻……2.扩散现象是分子的运动,那么扩散现象可以在哪些物体间进行呢?请大家结合身边的现象举例加以说明。

讨论,并进行实验:(1)在教室喷空气清新剂,很快闻到香味(扩散现象可以在气体与气体间进行);(2)清水中滴入红墨水,水变红(扩散现象可以在液体与液体间进行);(3)堆放煤的墙角不久变黑了(扩散现象可以在固体与固体间进行)总结:由于分子的这种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1)扩散现象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彼此间进行(2)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3)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例题2:在刚刚装修好的房间内,能闻到强烈的甲醛气味,这是由于甲醛分子造成的•研究表明吸入或接触甲醛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因此应尽量避免吸入或接触甲醛•答案:无规则运动知识点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的引力既然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固体、液体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课件4:用力挤压两块铅柱,然后下面加挂上重物的实验•(教材P4《演示》)思考、讨论.引导分析,得出结论:分子间存在引力,正是这种引力才使得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使它们里面的分子不至于散开。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共有十五个章节。

本节课为第一章,主要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力、质量、速度等。

2. 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等。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2.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教学难点1. 物理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物理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进行解释。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力、质量、速度等,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物理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巩固对物理学概念的理解。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物理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的第二章,主要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以及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七、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2.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分析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美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美版)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学习过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

这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 世纪和18 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

到19 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

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探究学习:扩散现象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

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现象。

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

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

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体和体之间、体和体之间。

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 5 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 1 mm 深。

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体和体之间发生。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

想想议议: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学生讨论)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使铅分子聚合在一起的。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材分析《九年级物理》人教版教材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综合素质为目标。

全册内容共分为20个单元,涵盖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本册教案旨在通过物理实验、问题探究、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物理现象和实验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 教学难点:物理现象的解释和分析,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进行评价。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七、教学计划根据学期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等。

最新2019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精校版)

最新2019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精校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目录如下:第十三章内能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十五章电流与电路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十八章电功率特别说明:本套教案为九年级全套教案适用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教学难点1、分子的热运动。

2、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一、预学1、物质是由大量、构成的,它的直径大约只有米,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则的,且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和力;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表现为力。

当距离稍大时,表现为力。

2、下雨时雨滴落入池塘的水中,是扩散现象吗?二、探究与精导教学点1 物质的构成1、常见的物质是由什么微料构成的?2、分子、原子肉眼看不见。

教学点2 扩散现象实验1 在装着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抽掉玻璃板后,发现上面瓶子里空气颜色逐渐变红,如图(1)所示。

实验2 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与水界限分明。

过了几天后,发现两者之间的界面已模糊不清,如图(2)所示。

实验3 在墙角上堆一堆煤,过一段时间再去看,发现地面和墙角都有厚厚的一层变黑了。

小组讨论:1、以上实验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2、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教学点3 扩散快慢主要影响因素实验1 在一个烧杯中装入半杯热水,另一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入质量相同的冷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教案章节一:力和运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

b. 让学生掌握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2. 教学重点:a. 力的概念和作用。

b.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3. 教学难点:a. 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b. 牛顿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和作用。

b. 讲解:讲解力的概念、作用的两种效果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示范:进行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应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二:压力和浮力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2. 教学重点:a.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3. 教学难点:a. 压力和浮力综合应用问题的解决。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压力的存在和作用。

b. 讲解:讲解压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

c. 示范:进行压力和浮力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应用压力和浮力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三:简单机械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b. 让学生掌握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重点:a. 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b. 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3. 教学难点:a. 杠杆和滑轮组综合应用问题的解决。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简单机械的作用。

b. 讲解:讲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c. 示范:进行简单机械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应用简单机械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四:声现象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教案内容:一、章节:力的概念与测量1. 教学目标: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掌握力的测量工具,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2.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3.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4.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

新课:讲解力的概念,介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

二、章节:运动与力的关系1. 教学目标: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的关系。

掌握加速度的概念,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学会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距离和时间。

2. 教学重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的关系,加速度的概念。

3. 教学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4.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实验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引导学生思考与力的关系。

新课:讲解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的关系,介绍加速度的概念。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距离和时间。

三、章节:压强的概念与测量1. 教学目标: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

掌握压强的测量工具,学会使用压强计。

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压强。

2.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压强计的使用。

3. 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方法的理解。

4.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压强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

新课:讲解压强的概念,介绍压强计的使用方法。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压强计测量不同情况下的压强。

四、章节: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1. 教学目标: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学会使用浮力计测量物体的浮力。

2.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3. 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全册: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全集附全册学案(word打印版可编辑)

全册: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全集附全册学案(word打印版可编辑)

超级资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全集(word打印版可编辑)第十六章电压电阻1.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压的作用、知道电压的单位,能记住一些常见的电压值。

2.知道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能正确地将电压表接入电路并正确读数。

3.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学会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大小,归纳出串、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4.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知道电阻的单位。

5.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6.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7.知道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方法。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这两个概念是后继学习的基础,因为在初中物理学习的知识体系中,欧姆定律是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规律,而电压、电阻是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

因此电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必须认真理解的内容。

本章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两个主要概念——电压、电阻;两个重要规律——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两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一个因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新课改以来,各种中考题中有关电压、电阻的考点较多,特别是与其他章节的知识点的联系密切,易出综合性的考查题。

本章主要围绕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有关知识命题。

本章的单独考查,一是考查电压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二是对探究式实验的考查。

学生在前一章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电流、电路的一些基础知识,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但在本章的学习中,还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困难:(1)学生对复杂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对象的识别存在不足。

(2)部分学生对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接入电阻的变化存在问题,对构造、操作稍复杂一点的滑动变阻器,不易掌握其使用方法。

(3)电阻概念可能会有错误理解;有些学生会认为电阻在通电时才有,不通电时就没有。

实质上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第一章:力和运动1.1 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演示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1.2 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目标: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及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实验演示力与物体加速度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1.3 牛顿第三定律学习目标: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牛顿第三定律,通过实验演示相互作用力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第二章:能量和功2.1 动能和势能学习目标: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转化。

教学内容:讲解动能和势能的定义,通过实验演示能量的转化。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2.2 功和能量守恒学习目标:掌握功的计算及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内容:讲解功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演示能量守恒的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第三章:压强和浮力3.1 压强的概念学习目标:了解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讲解压强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3.2 浮力的概念学习目标: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浮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第四章:电路和电流4.1 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讲解电路的基本元件,通过实验演示电路的闭合与断开。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4.2 电流的概念学习目标:掌握电流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讲解电流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第五章:电磁现象5.1 电磁感应学习目标: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电磁感应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发电机的原理。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第一章:力和运动1.1 牛顿第一定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理解惯性的概念。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1.2 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力和运动的关系。

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1.3 牛顿第三定律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讲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章:能量和功2.1 动能和势能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讲解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2.2 功和能量守恒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功的概念。

讲解功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

讲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第三章:声音和光3.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讲解声音的频率、振幅和响度的概念,让学生能够描述声音的特征。

3.2 光的传播和反射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的现象。

讲解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概念,让学生能够解释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原理。

第四章:电和磁4.1 静电现象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静电的产生和静电现象。

讲解静电的电荷和电场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能够描述静电的特性。

4.2 电流和磁场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电流和磁场的关系。

讲解电流的产生和磁场的作用,让学生能够解释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和生活科技5.1 力和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力和运动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讲解力和运动的基本原理,让学生能够应用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5.2 能量和功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和解决能量和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集(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集(全册)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2.过程与方法●了解人类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验人类探究宇宙和认识物质组成的过程。

2.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教学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浩瀚无边,有无穷的秘密等着我们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渴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交流能力,想像能力.强调地球只是太阳的九大行星之一,指导学生观察插图10.1—2,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指导学生观察插图10.1—2,强调银河系很大,穿过也要十万年的时间.指导学生观察插图10.1—1,强调宇宙很大.物质是运动的,举例(包括化学生物方面的运动),强调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初步建立学生的物质世界观.二、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举例:分糖、分醋.着重帮助学生构建分子的物理模型和概念.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概括能力.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引导学生推测原因.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和推理能力.阅读课本,对“任何物质都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进行讨论,参照图10.1—3思考.思考:水、冰、水蒸气都是由什么分子组成,为什么它们在物理性质上有那么大的区别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阅读课本,学生描述插图10.1—6中的类比三、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用分子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让学生了解它们在宏观均区别是由于微观结构不同造成的.知道水的态变化的特殊之处。

四、原子结构抓住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这一特点展开,质子和中子能在太阳系中找到对应结构吗?突出物理学的对称美。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精品教案】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精品教案】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一.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人,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

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

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探究,而且要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学内容安排: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10—16章,主要是力、机械和运动能量、质量和密度等现象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四.教改措施: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初步认识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电、磁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D.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最新精品-2019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65页)推荐

最新精品-2019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65页)推荐

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学习过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

这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

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

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探究学习:扩散现象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

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现象。

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

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

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体和体之间、体和体之间。

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

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体和体之间发生。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

想想议议:1)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学生讨论)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使铅分子聚合在一起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教案(65页) 【推荐】.doc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教案(65页) 【推荐】.doc

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学习过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

这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

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

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探究学习:扩散现象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

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现象。

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

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

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体和体之间、体和体之间。

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

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体和体之间发生。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

想想议议:1)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学生讨论)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使铅分子聚合在一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只局限于能够观察到的区域,我国 “神舟”号飞船的六次成功飞行。多名宇航员顺利进入太 空绕地球航行并完成多项太空实验。随着科学的不断进 步,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宇宙的奥秘将逐 渐被揭示。
回忆天文望远镜和显微 镜的工作原理。
观看视屏,观察图 11.1-1 、 11.1-2 思考并回答问题。 谈谈人类探索宇宙的进 程: (1)中国古关于宇宙结 构的学说; (2)哥白尼与日心说; (3)从世界上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 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 太空; (4)美国的“阿波罗” 登月计划; (5)我国“神舟”系列 飞船的多次成功飞行。多 名宇航员顺利进入太空 绕地球航行。
殊之处
了解水的三种状态
4、纳米技术:
课堂小结
阅读课本 P7 科学世界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培 养学生科学素养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宇宙和微观世界
2
1、动手动脑学物理
银河系很大,因此用光年的长度单位表示最方便.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光速 c=3
×108m/s. 1 光年=3×108 m/s×365×24×3600 s=9.64×1015m.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宇宙浩瀚无边,我们可以借助天文望远镜去探索其无边 的秘密;微观世界很小,我们可以借助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去研究它。
看视屏思考宇宙究竟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你心中的宇宙。(见教师教学用书视屏资源 1“神奇的物质 世界”)
合作探究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引导学生说出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和 地球之间的关系,地球表面有哪些物质。人类探索宇宙的进 程。 总结:人类观察到的宇宙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 之一,银河系非常巨大,一束光需要十万年才能穿越,太阳 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个,太阳周围有八大行 星,地球在它的第三轨道上绕太阳转动。地球及其他一切天 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
...
九年级物理教案
...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11.1
知识 技能
过程 方法 情感 态度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宇宙和微观世界
课型
新授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初步了解纳米学科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具体化”
质原来的性质,这个微粒叫分子。分子很小,直径只有百亿 学生了解
分之几米,用肉眼不能看到。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 并阅读图:11.1-7、11.1-8
又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
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成,质子和中子还有更精细化的结构-----夸克。原子的结构
树立科学的物质世界观
有流动性。
同状态下分子的运动情 观模型,了解它们宏观
(3)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 况
上的区别是由于微观结
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好比学生在操场上玩,
构的不同造成的。
他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四处奔跑,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
流动性。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的特
根据上面学习的知识谈谈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特殊处。
D、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8)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的是(
与太阳系十分的相似。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结构模型
引言:既然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为什么又存在固、液、
气三种状态呢?你能对它们做出解释吗?物质处于不同状 阅读课本第 6 页 1、2、3、
态时物理性质相同吗?(放映教师教学用书视屏资源 2“物 4
质的微观世界”)
自然段,设计表格归纳三
总结:(1)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 态的特点。
的“纳米”和“光年”都是
单位。
练 (6)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粒子
习 B、分子一定由多个原子组成
C、组成物质的分子数非常多
D、人们当前认识到分子是最小的粒子
(7)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A、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
B、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
C、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2、练习巩固:
(1)宇宙是由
组成的,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
组成的,并处于不停地
中。
(2)物质由
组成,
又由原子组成。
(3)原子结构与
十分相似,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
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组成的,原子核又
是由

组成的;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叫

课 (4)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
,是因为分子的距离
,分子间的作用力

堂 (5)“采用纳米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得像跳蚤一样”“离太阳最近的恒星距我们约 4.3 光年”,这里
在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探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物理 模型方法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及宇宙的历程、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 断深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认识客观世界的组成,认识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和原子结构
教学难点 建立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
感受物理从生活中来到
的作用力,分子虽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就像学生在
生活中去
自己的座位上身子可以来回晃动一样。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
和形状。
(2)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
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就像学生在自己的教室中交换座 根据视屏资料及课本和
位,但又没离开教室一样。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 图 11.1-6 理解、记忆不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
激发学生探究、认识世 界的欲望,使学生在头 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观察分析图的能力
认识人类探索世界的历 程,树立科学的物质世 界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引言:宇宙是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1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1)组成物质的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
观察:11.1-3 思考、分析 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
(2)这个微粒能否继续再分?
的现象去思考、分析问
举例:将一支粉笔一直 1/2 的分下去,颗粒越来越小,有没

有一个限度呢?
思考、讨论
糖块放入一杯水中,一会儿不见了,为什么?水变了
吗?
培养学生把抽象的事物
总结: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组成的,它保持了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