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门诊输液护理论文
浅谈社区门诊输液护理管理

婴幼儿多给予照顾 ,并 向他们宣传观察室 规章 制度 ,协助病 人维护好 室内卫生。
4 2 完 善 消 毒 制 度 .
开展社区门诊输液 ,使 不愿 意住 院和 达不到住 院要求的
病 人 在 门诊得 到 及 时治疗 ,既 方便 了病人 又 节 省 了时 间 ,还 为
2 3 严格无菌操作及三查七对 制度 由于门诊输液人次多, . 加上有陪伴 ,环境和秩序都 比较 乱,稍有 不慎 ,就 可能发生 差错 。因此,护士在注射前必须认真核对 ,核对无误后方可
的完善 以及对 维修 人员素质 和技能的培养 ,引起全 员对 医疗
毒液 喷雾消毒,每 日一次 ,每晚用紫外线灯照射一 次。采取
以上 措 施 , 至 今 没 有 发 生 交 叉 感 染 ,使 患者 有 一个 清 洁 、 舒
适、安全 的治疗环境 。
疗 器 械 在 不 断 的更 新 中 ,在 这 种 情 况 下对 于 工程 维 修 人 员 的 技 术 水 平 要 求 也 更 高 ,应 该 做 好 维 修 人 员 的继 续教 育 工 作 ,
学 习 护 理伦 理 学和 护 士 职 业 道 德 规 范 ,提 高 全 心 全 意 为 病 人 服 务 的 觉 悟 , 并 定 期进 行 总 结 ,强 调 护 理 工 作 的重 要 性 ,及
般在患者注射 、拔针及注射间隙随 时对患者进行巡视
观察 ,注意观察 患者 的临床 表现 、滴速、有无渗液 、针头脱 出和堵针等情况 。特别 是对 小儿静脉 输液 者应多给予照顾, 帮助递递奶瓶 、玩具等 ,对 啼哭 不止及不 合作者要帮助其父 母安抚好孩子 ,使其愉快 的完成 输液 治疗 有的患者对 自己 病情不 了解 ,有 的急于上班和处 理其 它事情 ,就 自行将滴速 调快 ,对这类患者要及 时纠 正滴速 ,还应 向他 们解释滴速过 快会产生 的并发症 ,使其认识到控制适宜滴速 的重要性 。对 无陪伴的患者 ,在观察 中更应 多加关 心,主动询问他们是否 有其他需要,如喝水、大小便等 ,给 予必 要的协助 。 4 抓好输液室的管理
社区门诊老年病人安全静脉输液护理论文

浅谈社区门诊老年病人安全静脉输液护理【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190-02【摘要】探讨对生理机能逐渐发生退行变化的老年病人,实施安全静脉输液护理的可行性。
社区护士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以娴熟的技术,为老年病人服务,提高了老年病人输液的安全性。
【关键词】社区门诊;老年人安全静脉输液;护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区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方便、快捷、优质的社区护理模式逐渐被社区居民所接受。
“大病进医院,小病上社区”的理念在大众心中逐渐形成[1]。
而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的实施,对于生理机能逐渐发生退行变化的老年人,安全输液护理至关重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认真重视,并纳入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在多年的社区门诊输液室工作过程中有一些体会。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886 例,均为2007 年3月至2009 年12 月本社区门诊静脉输液的患者,年龄55~82 岁,大多数为本门诊附近的慢性病患者,并曾接受过大医院的诊疗,服务对象疾病种类多样。
1.1 了解病因老年病人的精神、情绪和心理波动在临床上较突出,部分老年病人性格和行为反常,甚至失去理性,在治疗上表现为不配合治疗或抗拒治疗。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疾病长期的折磨对治疗丧失信心,或是因经济的压力而无奈无助,或是丧失亲朋好友和不良生活事件的刺激等,造成老年病人产生复杂的心理和精神变化,负性情绪增加,导致沟通困难,依从性下降[2]。
1.2积极沟通,赢得治疗配合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充分体现了护患的沟通在临床工作的重要性,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约有35%运用语言性沟通技巧,因为它能清楚且迅速地将信息传递给对方。
护士应着装得体、整洁,面带微笑,做到尊重、理解、体贴病人。
注意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提高沟通艺术,向其讲解疾病的可控性,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赢得病人的信任、配合。
门诊输液患者心理需求护理措施论文

门诊输液患者心理需求及护理措施分析【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188-01【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需求及相关护理对策,提高门诊护理服务水平。
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8月我院门诊输液患者12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心理问卷进行调查,分析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需求及相关护理对策。
结果:本组1242例输液患者担心问题包括疼痛875例,效果不理想430例,过敏反应983例,交叉感染125例,经济成本高565例,环境不理想290例;心理状态包括焦虑192例,紧张722例,恐惧21例。
结论:门诊输液患者可呈现不同心理需求及状态,加强相关护理措施可提高输液效果、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门诊输液;心理需求;护理对策在目前我国医疗体制下,社区门诊、基层医院成为人民大众的首选治病场所。
其中输液治疗是患者达到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如何规范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减少、避免在输液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和护患纠纷,是当前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1]。
本文就我院门诊近年来输液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护理对策进行相关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门诊2010年10月~2011年8月收治的1242例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意识障碍、精神疾病、不配合患者。
1242例输液患者中男582例,女660例;年龄18~83岁,平均48.7岁;文化水平包括小学349例,初中475例,高中及以上418例。
1.2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输液患者心理需求量表》进行患者的心理需求测评,量表主要内容包括担心的问题(疼痛、效果不理想、过敏反应、交叉感染、经济成本高、环境不理想)和心理状态(焦虑、紧张、恐惧)。
2 结果本组1242例输液患者担心问题包括疼痛875例,效果不理想430例,过敏反应983例,交叉感染125例,经济成本高565例,环境不理想290例;心理状态包括焦虑192例,紧张722例,恐惧21例。
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论文

浅谈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83-01众所周知,医疗服务具有高风险性。
门诊静脉输液是门诊护理技能操作中最常进行的一项工作之一,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而静脉输液给药可保证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可以快速起效和长时间维持给药状态,又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输液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输液实践的风险,认识和防范输液实践存在的风险,解决输液存在的问题,对于降低输液相关纠纷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与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1 输液隐患安全分析1.1 医嘱因素医嘱是否确切是安全输液的基础。
由于门诊输液作为门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环节多、工作量大、治疗时间集中、患者年龄跨度大、病情复杂多变、门诊治疗药物品种繁多等特点,而部分门诊医嘱不规范,配伍禁忌不恰当,都给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给护理工作带来更大的风险。
1.2 护理人员因素因为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因此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护理安全与否的首要因素。
当护理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就可能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主要表现有:(1)护士药理知识欠缺,药物知识更新与临床使用不同步,出现盲目执行医嘱。
(2)护士责任心不强,不按操作规程要求工作,如三查七对不严格,巡视不到位,不了解病情。
门诊输液室是各类患者集中的地方,患者来自各个专科,护士对患者病情不了解,患者在输液中出现病情变化不及时发现,导致对患者的病情发展缺乏主动性和预见性。
(3)查对不科学。
门诊输液患者密度大,同名同姓同龄人员较多,部分患者语言不通、听力、视力下降等,当护士查对称呼患者姓名时,容易出现应答错误,造成相互交叉错用药物。
(4)护士专业理论知识浅薄,操作技能差,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和新分配的护士,说话不够严谨,操作不够规范,在突发事件中应对能力差,无法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从而不能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
浅谈社区门诊输液护理管理

浅谈社区门诊输液护理管理摘要】社区医疗服务站是方便居民及时就近医疗的保健场所。
目前,“大病到医院,小病进社区”已经是人们普遍接受的治疗方式,到社区输液治疗的人员也大大增加。
因此,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对社区输液患者的护理,保证输液患者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加强护理人员、病人及观察室的全面管理,对预防差错及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家庭输液社区护理安全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增高,家庭病床与社区护理成为新的医疗模式。
家庭病床因其价廉且方便,为社区老年患者特别是卧床慢性病患者解决了部分就医问题。
为确保给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家庭输液护理,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对预防家庭输液风险有正确的评估,同时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
1创造良好的输液环境社区输液室既是患者接受治疗的地方,也是休息的地方,其环境的好坏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有直接的影响。
患者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并且身患疾病,心情较烦躁。
因此,输液室内应安静、明亮,墙壁以白色为主色调,白色使病人感到温暖亲切。
保持空气清新,注意每天定时空气消毒,我们采用的是紫外线消毒法,其杀菌最佳波段为240~280nm(该波段内可以保证输液者的安全)。
成人、老人和儿童应分别安置。
输液室内应提供床位、开水、书报、杂志、电视等,并就近配有卫生间,让人感到被关怀、被尊重,有一种家的感觉。
儿童输液室内,可根据儿童的特点设置一些儿童喜欢的各种卡通画面,使儿童感到新鲜、兴奋、快乐,降低小儿的紧张、恐惧心理。
良好舒适的环境使病人心情愉快,愉快的心情能提高抗病能力。
2密切观察输液者的心理变化当输液者脱离正常的生活,带着病痛来到社区输液室时,常常是处于一种陌生、恐惧、焦虑、痛苦的心理状态之中,感情和意志都变得很脆弱,甚至会将造成疾病的怨恨迁怒于医护人员。
因此,护士需要用优良的服务态度,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以仪表端庄、举止稳重、动作敏捷、语言谦逊的良好护士形象,赢得患者的信任。
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论文

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关键词】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45-01门诊输液室是门诊患者诊疗后的静脉输液治疗处,存在着患者密度相对集中、病员复杂、工作量大、随机性强等特点,容易发生护理安全问题。
如何规范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是当前门诊输液室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集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所在,是反应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
所以认真分析护理安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的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1 护理安全问题1.1 违反护理操作常规不严格执行各种制度和操作规程,特别是核心制度,是造成不安全的严重隐患。
如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巡视制度等,致多用、少用、漏用及错用药物,未及时观察到病情变化等。
1.2 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个别护士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服务理念滞后,服务态度简单、生硬。
对病人提出的问题,没耐心解答,病人感觉护士不关心自己。
不主动向病人及家属告知,致使病人及家属迫切想了解的信息缺乏,患者往往处于被动接受或盲从状态,易引起医疗纠纷。
1.3 业务部熟练有的护士平常不注重学习,理论知识匮乏,如对病人病情观察无法作出准确判断,从而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
对药品作用、浓度、滴速不了解,造成用药安全问题等。
技术操作水平差,如静脉输液不能一针见血;对新技术、新仪器使用不熟练,致使护理工作质量滞后,影响医疗效果。
1.4 人员分配不合理门诊输液室患者密度集中、工作量大,人员配备少,存在超负荷工作状态。
又以年轻护士具多,缺乏临场经验及处理突发、紧急事件的能力。
再有,过度工作和劳累同样会引起注意力和警惕性的下降,工作质量下降,导致错误的增加。
静脉输液护理论文

静脉输液护理论文静脉输液护理论文第1篇:防范静脉输液发生护理纠纷的对策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其是一项技术性强、要求高的护理操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病人法律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病人对医疗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病人因静脉输液治疗而引起的护患纠纷有所增加。
如何才能减少和避免此类纠纷已经成为护理管理者关注的问题。
为此,笔者对本院门诊部2007年1月-2009年1月静脉输液发生护理纠纷的事件进行原因分析,以便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门诊部2007年1月-2009年1月静脉输液365000例次,在输液过程共发生纠纷事件68例次,其中男26例,女42例,年龄28-46岁,平均(36.6±8.7)岁;疾病类型:呼吸道感染、发热、头痛、咳嗽、乏力41例,消化道炎症、腹泻、腹痛、呕吐15例,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头晕5例,泌尿道结石7例。
1.2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由专人负责了解本门诊部静脉输液发生护理纠纷事件情况,根据纠纷登记的洋细记录情况,对发生纠纷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2结果68例次护理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原因分类,两年内共发生静脉输液护理纠纷68例次。
其中因护理人员因素引起的纠纷40例次,占58.8%;因病人因素引起的纠纷18例次,占26.5%;因护士法制观念淡薄因素引起的纠纷6例次,占8.8%;因药品因素引起的纠纷4例次,占5.9%。
3讨论3.1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分析3.1.1护理人员因素①护患沟通不足:病人从挂号到输液要经过多次排队,心理状态不佳,心存怨气,到了输液室还要排队交药,等候配药、穿刺,如果护士此时忽略病人的情感需求,只按常规机械地为完成工作量而工作,无暇顾及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及必要的健康宣教,或是回答问题时简短生硬,可导致病人及家属对护士的冷漠态度而产生反感,有时甚至发生不和谐的场面。
②输液过程护士巡视不及时:护士如未能及时发现病人发生输液不良情况(如漏液)而发生皮下肿胀,导致病人局部输液部位疼痛或者静脉输液液体滴空未能及时处理等均可引起病人和家属不满。
社区家庭输液安全护理论文

论社区家庭输液的安全护理【中图分类号】r47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96-01随着社会老龄化的确到来,社区护理成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输液又成为社区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家庭输液在方便患者的同时,又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我社区诊所于2006.3~2011.3共开展家庭输液1012次,五年来无一例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现将家庭输液的安全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006.3~2011.3共进行家庭输液1012例次,其中男 581 例次,女 431 例次,60~90岁789例次,30~60岁126例次,8~30岁97例次。
2 护理2.1 认真筛选病种,确定服务的对象。
2.1.1 家庭输液应只收治本社区内居民且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非危重患者,看护人员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属。
2.1.2 应当不是过敏体质。
2.1.3 对于所用药物,最好是诊所内医师诊治过或在本社区购买的药品,也可是大医院就诊并带来输液者。
但必须出示病历及购买药物的正规发票,不接纳非处方购物和需要过敏试验的药物。
2.2 强化无菌观念,把好配药关2.2.1 在治疗处理过程中,治疗室及病室环境的清洁情况和空气洁净度与输液质量有直接关系[1]。
由于家庭输液环境改变,没有医院严格的消毒,尽量让家里开窗通风,输液前1小时将家里打扫干净,桌面地面用湿布擦干净,减少微粒的污染。
2.2.2 进行家庭输液治疗,往往是护士独自完成所有操作无人监管,因此,社区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执行操作规程,规范配药程序,以及做好输液后观察等。
2.2.3 在加配药液操作和输液过程中,环境空气的洁净度对输液质量有直接影响。
由于抽吸药液前要向液体瓶内注入等量未经净化的空气,可能将某些病原体或热原带入液体中[2]为此,我们都在诊所配液室配液体后送到患者家,以降低配液环节引起的污染。
社区门诊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细微服务论文

社区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与细微服务【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321-01【摘要】目的分析社区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不安全因素探讨管理对策。
方法对涉及社区门诊输液室法律问题及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主动防范纠纷的发生及对策。
结果加强社区护理人员法律、安全与服务意识,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完善各环节的工作,做到人性化护理,将护理纠纷杜绝在萌芽阶段。
结论针对社区门诊输液室潜在的法律问题与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在工作中融入细微服务理念,可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社区门诊输液护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卫生服务门诊病人就医数量日益增多,多见于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更因为其离家近,就医方便,药品诊疗价格实惠,医疗保险可报销等方面受到市民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我院社区门诊输液患者来自社区和总院相关科室,涉及面广,流动性大。
门诊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时,输液风险客观存在。
因管理不当而导致各种不安全因素,如导致静脉炎,药物外渗等。
不仅会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引发各种矛盾与纠纷。
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旨在改进工作。
1 社区门诊输液室潜在的法律问题1.1 护理人员服务不到位未遵守医疗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而造成患者人身伤害。
未能正确执行医嘱,错抄医嘱,遇到疑难问题不请示,不报告,实施错误的护理措施。
[1]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使用了过期失效及违禁药品。
[2]护理工作失误,对输液患者的异常病情观察不细致,防范措施不到位,或因护理不周,未及时巡视,患者病情变化或恶化未能及时发现处理,失去抢救时机。
1.2 护士岗位职责未落到实处。
部分社区护士对工作缺乏责任感,例如;护士在为病人输液时,不按医嘱准确调节滴数,凭经验估计滴数填在输液卡上,或更换液体后,任按上瓶液体滴数填写,并且在输液操作前未按规范对患者做好宣教,告诫患者不可以随意调节滴数。
门诊输液护理心得论文

门诊输液的护理心得【中图分类号】r473.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79-02【关键词】门诊静脉输液护理心得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
门诊输液在我过非常常见,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
门诊输液工作繁忙、琐碎、工作重复性强且缺乏新意,而输液患者多、杂使用药品种类多而新,人员结构参差不齐等,增加了门诊输液的不安全因素[1]。
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果,笔者结合多年门诊的工作经验,总结门诊输液的护理心得,现汇报如下。
穿刺前药物的准备进行输液前,必须做好准备好药物以及相关工作。
注意检查各种待输入的药物,包括药物的名称,药物的浓度、剂量及有效期,药物的瓶体、瓶颈、瓶底有无裂纹,药物有无沉淀、混沌、变色等。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原则进行配药,严格防止污染,尽量缩短操作时间,药物宜现配现用[2]。
建立患者告知制度对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特别嘱咐在输液期间,要按时服用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药物,同时,输液速度不宜过快。
对需要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告知患者试敏的意义,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过敏以后有何症状。
护士必须熟悉药品性质,清楚用药目的,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事先告知患者,增加与患者沟通,避免产生护患纠纷;根据病情、年龄、药物的作用,严格根据医嘱要求调整滴速,告知患者与家属不要随意调节滴速。
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输液过程中如发现药物不滴或局部有肿胀、疼痛及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与护士沟通。
输液结束后,告知患者拔针后按压5分钟左右[3],以免发生局部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
提高综合素质随着现代社会门诊护理工作的发展,门诊护士不仅要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作者,还应该是多元化角色,必须要苦练基本功,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完善护理技能,掌握运用各科新业务、新技术的精湛技能。
社区门诊老年患者输液护理

社区门诊老年患者输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54—01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提高,人的预期寿命随之不断延长,人口老年化已成为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并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人口问题,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老年护理已成为老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做好老年护理工作对推进老年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老年护理涉及面极其广泛,属于社会问题,本文仅从社区门诊老年患者输液方面谈谈自己护理经验和体会。
老年人属于特殊人群,不仅在身体形态和机能方面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而且在认知和心理等方面也发生重大变化,所以在做护理时必须加以注意,特别要注重个性化护理,在社区门诊输液时也应如此,需要因人而异。
1 了解病情、确保用药安全护理人员在输液前必须全面了解的病情及身体的基本情况,如:有无药物过敏史,近日有无服药治疗史,心、肺、肝、肾等功能有无衰竭,心理是否健康。
这些都影响着药物的剂量、输液的速度,及药物是否可以应用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其中有任意一个环节出了疏漏,均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医疗差错或事故,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
许多患有躯体疾病的老人,常常合并心理问题,我们必须尽力了解情况,有的放矢进行安慰和疏导,必要时与经治医师和家人共同采取措施,促进老人尽快康复。
同时,在输液护理工作中我们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熟练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确保用药安全。
2 加强沟通、争取老人配合研究证明对人的第一印象主要来自于外表,因此,护士应着装得体,面带微笑,对待患者要和蔼可亲,尤其对于老年人更要做到尊老爱老、体贴入微。
穿刺必然有疼痛,之前必须做好解释工作,使其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在与老人们沟通时,要依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提高沟通技巧,说明疾病是可控性,治愈后不留后遗症,不影响生命;解释要细致、耐心,态度真诚、和蔼。
门诊静脉输液临床护理学论文(全文)

门诊静脉输液临床护理学论文(全文)1研究对象选取我中心门诊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门诊输液室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在5-78岁之间,男68例,女72例,其中有呼吸道感染55例,支气管炎45例,肺炎12例,肠炎28例。
排除有严重心脑肾等基础疾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
2门诊静脉输液的护理措施2.1输液的安全性2.1.1查对制度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应认真做到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做到查患者治疗单的药品名称、剂量以及给药时间,查此药是否需要行过敏试验,查药液本身质量问题诸如是否过期、外包装是否完整、药品的安瓿有无破损、瓶口有无松动等。
并认真做好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浓度和用法。
同时须注意用药前的过敏史、配伍禁忌和用药后的反应。
门诊输液涉及多个流程的工作,配药、静脉穿刺和巡视时,护士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错误,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不良后果。
2.1.2了解药物特性掌握常用药物的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备齐相应的抢救药物,方便及时准确救治。
掌握一些特殊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避免使用不当出现不良反应。
甘露醇注射液,主要用于降颅内压、降眼压,应用时应快速输入,才能保证最佳的疗效;硝酸甘油静脉应用时,应严格注意滴数,严格遵照医嘱,输液过程中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避免发生低血压[2]。
2.1.3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应不断进行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加强药品知识学习;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操作频繁,穿刺成功率一定程度上极大影响着护患关系,应加强护理技能的训练;门诊人流量大,护患之间接触时间有限,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沟通技巧,和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避免沟通方面不善引起护患冲突;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洗手制度,操作前操作后要严格洗手,确保提高患者全面的服务。
2.2舒适护理2.2.1输液前的护理输液前,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详细询问患者病情,有无过敏史及目前病情。
门诊输液护理管理质量问题和对策论文

门诊输液护理管理质量问题分析和对策【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314-01【摘要】目的:对门诊输液护理管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方法:我院门诊部2010年6月-2011年3月共发生输液护理管理质量问题15例,在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
结果:在门诊输液护理管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一定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服务宗旨,全面构建新型护患关系,并且强化自身法律意识。
结论:加强对于门诊输液护理管理质量问题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是实现现代医院护理水准提升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门诊;输液护理;管理;质量问题;对策近年来,医院门诊输液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护理服务工作的对象也在日趋扩大,护理人员应在满足患者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输液护理的管理质量,尽量避免出现医患纠纷的问题[1]。
有针对性的加强门诊输液护理管理的质量,对于实现门诊护理服务工作的全面化、系统化、规范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门诊输液护理管理工作中,必须注重对于每一具体环节的质量管理,以保证患者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患者对于门诊护理服务的认可程度。
1 资料来源我院门诊部2010年6月-2011年3月共发生输液护理管理质量问题15例,其中护理人员自愿报告8例,他人发现报告7例。
我院门诊部共有专业护理人员6名,本科及以上学历4人,专科学历2人。
在本次研究的15例门诊输液护理管理质量问题中,人员因素7例(46.7%),管理因素5例(33.3%),技术因素3例(20.0%)。
2 门诊输液护理管理质量问题分析2.1 未严格执行相关规章与制度:在本院门诊部发现的输液护理管理质量问题中,未严格执行相关规章与制度是主要引发因素。
部分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服务时,未按照无菌操作规则佩戴口罩或口罩佩戴方式不合理,都有可能增加院内感染的几率。
同时,对于常用的医疗器械、设备未按照规定进行消毒、隔离处理,这也是引发护理管理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社区患者家庭输液的护理论文

社区患者家庭输液的护理体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直接进入家庭服务,为广大居民带来了诸多便捷,从而深受患者及其家属的欢迎。
社区家庭输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服务项目之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脑血管后遗症,肿瘤晚期,临终关怀患者等。
在家庭接受治疗,可以使患者避免往返医院奔波,减少劳累疲乏,患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输液,不受医院规章制度的约束,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而且在家输液患者能得到更多的家庭温暖和更有利的家人照顾,因此家庭静脉输液治疗给患者和家属常带来很多方便和好处,在某种意义上优于到医院输液治疗,尤其迎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为了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现将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家庭输液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60例患者均为2010年3月到2012年1月在本社区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出诊诊断后需要上门进行家庭输液的患者,其中男91例,女69 例,年龄64---87岁,80岁以上患者113例,平均年龄 81.6岁;其中,脑卒中患者77例,肿瘤晚期患者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6例,老年痴呆患者11例,其他患者8 例。
2 护理体会2.1 输液前社区护士入户为患者输液,行前应先电话通知患者或家属,以便为输液进行准备,包括:2.1.1 物品准备如准备输液架或衣架;社区护士的物品准备,包括密闭式一次性静脉输液器1套、注射器、止血带、0.5%碘伏,棉签、胶布、必要时准备适合型号的头皮针若干、输液侧肢体固定用物。
并根据医嘱准备用物。
2.1.2 环境准备在治疗输液处置过程中,治疗室及病室环境的清洁状况和空气洁净程度与输液质量有直接关系。
家庭输液的环境,受条件限制,特别在寒冷的冬天,患者所在房间进行开窗通风有一定困难。
因此,我们采用小范围开窗通风,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室内小面积开窗通风30 min,空气中细菌总数较通风前下降50%,通风2 h,空气中细菌总数可较通风前下降80%,而室内温度仅下降2 ℃,对患者的影响较小。
门诊输液护理体会论文

门诊输液护理体会论文【摘要】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做好门诊输液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技术,准确的判断力,敏锐的观察力,而且要有全面的知识和发现问题,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门诊;输液护理;体会1、门诊输液护理的注意事项。
1.1、注意观察来诊病人的情况,以先急后缓为原则,门诊病人流动量大,加上病人家属陪护,显得很杂乱,来诊病人多数比较着急,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情况,安排病人输液。
如遇高热,腹痛、严重腹泻等给予先输液,输液室护士较少,遇到有些病人或家属性情急躁,护士要认真给予解释,劝导,使输液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1.2、在门诊输液工作量大,易发生医患纠纷,在门诊输液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节奏快,重复劳动多,易产生烦躁、不满情绪,有时只注意护理技术的操作,而忽略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往往无意间一句话,一个细微动作都容易产生误解,引发患者与护士间的冲突。
另外,还可以出现穿刺过程的意外损伤、穿刺部位血肿,会导致患者和家属不满情绪,一旦护患双方不能顺利交流,容易引发护患纠纷。
1.3、门诊患者病情复杂,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门诊输液过程中有些药品名称复杂,同一种药物有不同的商品名,剂量各不相同,很容易引起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加之部分患者缺乏医学知识,输液过程中等候时间稍长,容易忽视医嘱,不遵守药物过敏试验规定,擅自离开观察区,或擅自调节药物滴速,易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1.4、门诊输液环境复杂,易造成交叉感染,门诊治疗时间相对集中,患者病情复杂多样,患者人数众多,年龄跨度大,健康基础各不相同,患者对医学知识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这样的环境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2、门诊输液护理的工作体会2.1、门诊护士要具备较高的素质,仪表端庄,举止得当,要具备崇高的医疗职业道德,在工作过程中还要有爱心,有同情心和强烈的责任心,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论文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摘要】目的对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接受输液治疗的门诊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抽取110例接受输液治疗的门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55例。
对照组患者在输液期间实施常规门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输液期间实施优质护理。
结果干预组患者接受输液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和不良时间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接受输液治疗的门诊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优质护理;输液;门诊门诊作为医院对外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其实际服务质量会对医院的社会声誉和医院的品牌产生直接的影响,门诊输液室是门诊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服务工作的质量的好坏会对医院的形象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
本次研究中选取110例接受输液治疗的门诊患者病例,对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其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110例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就诊的接受输液治疗的门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对照组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12至85岁,平均56.8岁;干预组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14至86岁,平均56.2岁。
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输液期间实施常规门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输液期间实施优质护理,主要措施为:①环境:输液室的环境要进一步提高,配备空调、彩电、饮水机等设备,设轨道式的输液架,为患者准备报纸、杂志。
用玻璃将配药室和注射室隔开,这样不仅仅可以达到无菌操作的要求,又可以便于对患者进行实时观察。
通过营造有人情味的输液环境,使患者进入输液室就能够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怀和帮助,使患者及家属能够有赏心悦目、宾至如归的感觉。
社区门诊输液患者护理工作模式的探讨

社区门诊输液患者护理工作模式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在社区门诊患者输液治疗管理的新模式。
方法通过分析社区门诊输液患者发病、心理特点,结合典型病例的观察、治疗及预后,审视自身的日常工作,提出新的观察、护理工作模式。
结果制订了新的观察、护理模式,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确保了治疗、护理安全。
结论在社区门诊输液实行新的观察、护理工作模式后,患者不可预知疾病发病率大大减少,发病后有效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关键词】社区门诊输液护理工作模式【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310-02社区门诊是社区居民防病治病的主要场所,静脉输液是为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临床给药途径[1],在社区门诊,作为侵入性操作的静脉输液治疗,存在诸多风险,随时有不可预料的疾病发生。
有时候甚至是致命性的[2]。
如何控制输液风险,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们结合患者的特点,积极采取新的观察、护理工作模式,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患者张某,女,38岁。
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
输液护士在巡视病房时,患者说:“我刚才咯了一口血。
”护士观察为鲜红色血液,量约5毫升。
即与病人沟通,得知原有支扩咯血病史,护士立即安慰病人,抽查血。
同时通知“120”急救车转上级医院。
后回访患者在救护车和病房均再次大咯血,经呼吸内科急救后,病人转危为安。
2.患者赵某,男,65岁。
因头昏、头痛、畏寒、发热、咳嗽就诊。
输液治疗2天后症状未缓解,当班护士在与病人沟通中得知患者曾作过“胆囊切除术”,于是建议患者立即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后证实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经外科手术后治愈出院。
3.患者周某,女,57岁。
因慢支炎急发、高血压、糖尿病就诊。
输液结束后,护士拨针时才发现输入的溶液渗入了皮下造成肢体肿胀约4×4cm大小。
虽积极与病人沟通取得了病人的原谅,肿胀的上肢已逐渐恢复正常,但得到的教训是深刻的。
门诊输液患者护理优秀论文

门诊输液患者护理优秀论文门诊输液患者护理优秀论文1资料与方法1.1方法1.1.1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门诊输液护理,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1)净化操作环境。
(2)正确切割玻璃安瓿瓶。
(3)正确抽吸药液。
(4)选择输液配制针头。
(5)安装输液终端滤器。
(6)静脉穿刺进针。
(7)拔针。
1.1.2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门诊输液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
具体的护理方法是:(1)①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病种较多、用药种类较复杂等特点,重新规划输液室。
在输液室设立输液等待区,并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座椅、饮水机等基础设施。
②在输液室内设立醒目标牌,以提示患者在输液时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③在输液室内张贴治疗流程图及医院平面图,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熟悉治疗的流程及医院的环境。
③对于性格急躁或因输液时间过长而产生负性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耐心与之沟通,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2)①护理人员定时在输液室内进行巡视,密切监测患者的输液情况,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②当患者临近输液完毕时,护理人员须及时将其针头拔出。
③在患者输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患者了解自身的病情与治疗策略,进而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
1.2评定标准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让患者填写我院自拟的护理服务满意率调查表了解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该调查表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级别。
主要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对输液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人员对患者发生输液并发症时的应对能力、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输液时的操作水平以及护理人员处理输液故障的水平五项内容。
每个单项内容的分数为20分,总分为100分,低于60分提示为不满意;60~80分提示为一般;80~100分提示为满意。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通过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护理学毕业论文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管理

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管理门诊输液是居民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障的不断完善,到门诊输液的患者也不断增加,而输液较长的等待时间使患者出现焦急的心理,对疾病康复造成不良影响。
为提高时间利用率、提高服务质量,我院门诊在2011实施了全程护理管理服务,临床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6~l2月间来我院门诊输液患者320例,输液时间4~15d;初中学历 85例,高中学历105例,大专学历85例,本科学历45例;按是否给予全程护理管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0例。
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80 例,实验组年龄在8个月~71岁,平均年龄(51.34~19.7)岁,对照组年龄在9个月~70岁,平均年龄(50.9士19.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门诊输液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在输液时给予全程护理管理并实施健康教育,具体操作如下:(1)输液前护理:在患者准备输液的过程中安排1名护士,对其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包括介绍门诊环境,护理人员具体情况,供其选择责任护士。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提供相应护理服务,例如幼儿多做安抚工作,老年患者多给予贴心服务,冬天准备暖水袋等。
(2)输液中护理:配好药时仔细核对注射单和所配药物是否相符,将配好的药物放入治疗车后,责任护士严格核对患者姓名与处方以防止药物错用的情况。
在对患者静脉穿刺时要严格无菌并细心,特别是老年患者及婴幼儿静脉穿刺有难度。
穿刺完成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需求适当的调整输液滴速。
在患者输液等待的过程中,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病情及病史对疾病相关因素进行询问,并向其介绍相关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知识,用热情的态度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在输液过程中提供全程服务,对患者的要求尽量满足。
(3)输液后护理:输液结束后对其进行拔针注意动作柔和态度和蔼,输液结束后让患者不要急于离开,先观察10rain后再离开,并再次强调患者的相关健康教育内容,对于长期输液患者注意仔细患者病情康复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社区门诊输液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198-01
社区门诊输液室是为了满足病人安全、快捷、可靠就医而设立的医疗场所,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 随着医保改革的逐步推行,药品零差价的实施,病人择医有了较大的自主权,而且能得到更大的优惠,社区门诊输液病人日益增多,为了确保输液病人在一定时间内安全有效地进行输液治疗,我们加强了输液各环节的管理,做到人性化护理,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心理特征,实施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输液期问的焦虑、紧张的不良心理,提高门诊输液室的工作质量,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1 门诊输液护理工作的特点
1.1 输液病人的紧张与不信任
很多输液病人是初次来医院就医的,他们对医院的环境不是很熟悉,对护士的素质不了解,对护士的技术水平也不放心。
对着护士的静脉输液针,病人不由地感到紧张,害怕护士扎错针,心理焦虑不安,严重时会发生虚脱或昏迷。
在输液病人较多时,病人也会担心护士配错液体、拿错药或者药品剂量不够等
1.2 门诊输液工作强度大
在门诊输液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节奏快,重复劳动多,易产生烦躁不满情绪,有时只注意护理技术的操作,而忽
略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往往无意间一句话、一个细微动作都容易产生误解引发患者与护士间的冲突。
另外,部分患者对护士的穿刺技术要求高,做不到“一针见血”也容易引发纠纷。
1.3 门诊患者病情复杂,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
门诊输液过程中有些药品名称复杂,同一种药物有不同的商品名,剂量各不相同,很容易引起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加之部分患者医学知识缺乏,输液过程中等候时间稍长,容易忽视医嘱,不遵守药物过敏试验规定,擅自离开观察区,或擅自调节药物滴速,易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1.4 门诊输液环境复杂,易造成交叉感染
门诊治疗时间相对集中,患者病情复杂多样,患者人数众多、年龄跨度大、健康基础各不相同,患者对医学知识、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这样的环境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2 如何做好社区门诊输液护理工作
2.1 不断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护士应不断补充新知识,加强对新药知识的了解,在教育形式上应多样化,内容上应系统化、专业化,根据病人的文化层次,因人施教,力求通俗易懂,使病人理解,同时还可以运用非语言沟通来形容、强化语言沟通的作用,使健康教育的内容易于被病人接受,从而优化了护患关系,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2.2 有效的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开始
当输液病人及其家属进入输液室时,护士要主动迎上前去关切
地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现在感觉如何”?向初次来输液的病人及家属介绍输液环境、输液所需的手续,茶水桶的位置、卫生间的方位,然后将病人的治疗单和药物递给核对护士。
由核对护士与病人及家属面对面地核对输液及药物的数量、质量,并查对多种药物配伍中有无禁忌,以及需要做过敏试验的药物批号及皮试结果,与上次使用的间隔时间有无超过规定的期限,特别是青霉素类药物。
对需要做皮试的病人要耐心地讲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如果不做可能会引起什么后果,让病人愉快地接受治疗。
2.3 门诊护士要认真做好查对工作
在操作过程中按照门诊输液的要求仔细做好“三查七对”,做好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查对工作,在输液任务繁重时,做到情绪稳定,忙而不乱,要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
2.4 精湛的操作技术是良好护患关系的有力保证
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和输液时间的长短选择合适的静脉,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穿刺部位与成功的关系,通过娴熟的操作技能做到一针见血来取得病人的信任。
为婴幼儿行头皮静脉注射时,要向患儿家长解释固定好头部的重要性,如能听懂大人讲话的患儿在行头皮静脉输液时,在穿刺前与患儿交流,让其了解乱动所造成的后果,以取得患儿的合作,防止因患儿的哭闹而使穿刺失败,如果一旦穿刺失败要诚恳地向病人及家属道歉,而不是一味责怪病人不合作或血管太细。
门诊患者形形色色,针对个别患者的误解和刁难,千万不要当面顶撞。
首先在心中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某个环节做得不
到位,然后耐心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他们明白操作的工作流程、医院的规章制度,理解护士的用意,并支持我们的工作,尽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若遇到百般刁难者,应及时向相关领导反映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协调处理相关事宜,尽量让患者及家属满意。
2.5 门诊输液时要加强巡视
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护士要经常巡视,不但要注重输液速度的调节,还要注重穿刺处有无肿胀、渗漏等,主动询问穿刺处痛不痛,肢体位置是否放置舒适等,并向病人及家属宣传输液常识,消除病人因担心液体走空,空气会进人体内而引起的恐惧心理,及时更换输液,处理病人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认真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确保病人的输液安全。
对于门诊病人,护士不单是治疗护理,而应细致观察病情变化、输液反应和输液故障等,要做到多巡视、多询问。
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各类抢救工作,不断积累急救经验,便于巡视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如:关掉输液器、给予一定浓度的氧气、合适的体位、抗过敏药、强心药等,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3 护患关系的延伸
这一环节往往会被大多护士忘记,当输液结束后,认为对该患者的工作已经结束,殊不知亲切而美好的嘱咐能给患者留下美好而满意的印象。
输液结束后拨针时,护士动作要轻柔,并耐心地向病人及家属示范指导纵行按压针眼的目的、原理、方法、时间,温馨
的提醒病人:“拔针后顺血管方向按压5分钟,勿揉动”,从而使局部因按压欠妥所致的出血、肿胀明显减少。
病人输液结束离开输液室时要交代注意事项,真诚地祝愿他们早日恢复健康。
社区门诊输液是社区病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输液室是病人进行输液治疗的重要场所,社区护士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稳定的心理情绪,创造良好的环境,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做到方便病人,服务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