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骑楼老街)
最新骑楼老街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骑楼老街社会实践报告骑楼老街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与活化利用一直是城市规划和社会实践中的热点议题。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最新骑楼老街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意义。
一、实践活动背景与目的在过去的一年中,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骑楼老街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双重挑战。
为了更好地理解骑楼老街的文化价值,同时探索其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的新功能,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过程与方法1. 调研与资料收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研究,收集了骑楼老街的历史资料和现状信息。
2. 现场考察:组织志愿者对骑楼老街进行了实地考察,记录了建筑特色、商业活动和居民生活状态。
3. 社区参与:与当地居民和商户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和工作坊,旨在提高社区对骑楼老街保护的意识。
4. 策略制定:基于调研和实践活动的结果,提出了一系列活化骑楼老街的策略和建议。
三、主要发现与成果1. 骑楼老街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公众参与保护的意愿显著增强。
2. 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了骑楼老街在促进社区经济、提供公共空间等方面的潜力。
3. 形成了一套结合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商业发展的骑楼老街活化模式。
四、问题与挑战1. 保护与发展的平衡:如何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满足现代商业和居住需求,是实践中的主要挑战。
2. 资金与资源:活化项目往往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维护,如何筹集和管理这些资源是一个问题。
3. 社区参与:如何持续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确保他们在活化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建议与展望1. 建立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包括政府、企业、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推动骑楼老街的保护与活化。
2. 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使骑楼老街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保持其文化特色。
3. 加强对骑楼老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其价值的认识,培养居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加深了对骑楼老街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也为其他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活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3篇
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3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3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供大家参考。
步行街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商业街区逐渐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步行街作为城市商业街区的一种典型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
为了深入了解步行街的社会功能、经济效应和文化价值,我们组织了一次步行街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以某市步行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步行街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实践目的1. 了解步行街的社会功能,包括商业、文化、休闲、旅游等方面。
2. 分析步行街的经济效应,包括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对就业市场的贡献等。
3. 探讨步行街的文化价值,包括城市文化传承、社区文化互动等。
4. 为步行街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实践方法1. 实地考察:对步行街的商铺、业态、设施等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
2.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游客、商户、市民等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步行街的看法和需求。
3. 访谈:与步行街的管理人员、商户、居民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
四、实践过程1. 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重点了解了步行街的布局、业态、设施、环境等方面。
该步行街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涵盖了服装、餐饮、娱乐、购物等多种业态。
此外,步行街还设有休闲座椅、景观喷泉等设施,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环境。
2. 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0份。
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步行街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其中90%的游客表示愿意再次光顾。
同时,游客对步行街的购物、餐饮、娱乐等方面的需求较为旺盛。
3. 访谈在与步行街管理人员、商户、居民进行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以下情况:(1)管理人员:认为步行街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也指出,步行街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卫生、治安管理、交通拥堵等。
(2)商户:表示步行街的客流量较大,生意较好。
源远流长的骑楼文化
源远流长的骑楼文化——《关于海口骑楼》研究性调查报告海南岛的今昔,留给正史著述和口口相传的人们更多的是孤悬海外,偏安一隅,贬放流徙之地,文明闭塞之岛。
千多年的岁月,名臣良士北望京城,有口莫辩;芸芸百姓,耕读持家,却在远离京都和中原大陆的小小岛上,开垦出传统文化根基深厚、民风淳朴、性情自由的一方土地。
靠着海的缘故,百姓胸怀宽大、包容八方,东南亚的习俗在原住民的生活中影响渗透。
海南省海口市的五条骑楼老街,就是这样一个透着历史气息、温暖海风、灿烂阳光与纯朴民风的世界。
一、海口老街区的起源海口骑楼老街的由来,跟海口的港口开放通商史大有联系。
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海禁,开海贸易。
琼州(海口)从此海运四通八达;至咸丰八年清政府与英法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琼州(海口)即被辟为通商口岸,称琼州口。
从此,琼籍人士热衷于下南洋谋生,外国人则可以在琼州自由往来。
1924年,为了建省办特区,当年粤军第一军独立旅旅长兼任琼崖善后处处长的邓本殷拆去具有629年历史的护城古城,城墙方石被用来铺设一条12米宽的大路,这就是长堤路的雏形。
原来五六米宽的石板路全部扩建为通行汽车的街道,原来的四五条马路扩建到了30多条。
为了搞好市政建设,邓本殷热情邀请海外华侨回乡投资建房。
《海口文史资料》载“仅二年,争相修建有骑楼的新式楼房计800多幢,使海口面貌焕然一新。
”这批琼籍归国华侨,因为衣锦荣归或落叶归根,回到海口后纷纷效仿南洋建筑风格的特色,建成一幢幢柱廊骑楼式的建筑,不仅有单边外廊,甚至扩展到双边、三边以致四边回廊,用于商用和居住。
这种建筑特色非常适合海南阳光强烈、风雨即来的天气,凉爽舒适的骑楼,利于人们遮阳挡雨。
由于毗邻港口,这些家家户户所建骑楼连接形成的街道,有着可供行走的地板,有着挡避风雨骄阳的顶盖,成为“店铺的公共走廊”。
路通财通,随着商业铺面的建设,老城区的商贸业也急速发展起来,当时全市商店迅速发展到六百多家,贸易总额达到一年数百万元。
骑楼调查报告
关于海口骑楼开发现状及问题调查报告一、海口骑楼风格简介海口骑楼建筑具有浓郁的欧亚混交化特征,建筑风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响,骑楼的建筑风格多姿多彩,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风韵,尤其在外墙体上浮雕的花纹上有着精美的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腊梅花等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独特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一座骑楼就是一副风景画,一条街就是一个文化景区的亮丽景观。
二、骑楼社会地位及规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海口骑楼老街于2009年7月20日揭牌。
海口骑楼建筑群形成于十九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
2009年六月,获评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十大名街”。
初建于1849年的海口骑楼老街是现今国内骑楼建筑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极富中西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集中分布在海口市龙华区和美兰区的中山路、得胜沙路、新华路等。
柱廊相连、骑楼相依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骑楼式建筑达200余座,中山路沿街两旁保留的骑楼样式最多,约有39座。
这些骑楼,或中国传统式,或欧亚混合的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或独特的海口南洋式。
三、海口骑楼开发的区位优势及吸引要素海口骑楼位于海南省会城市海口,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是海南省的重要交通枢纽。
海南岛的阳光、沙滩、雨林渐渐的吸引着去世界的眼球,但是随着海南岛国际旅游岛的建立,急需开发一批具有海南地方文化特色的景区,骑楼文化的开发恰好符合国际旅游岛的开发趋势。
海口骑楼建筑具有浓郁的欧亚混交化特征,建筑风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响,骑楼的建筑风格多姿多彩,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风韵,尤其在外墙体上浮雕的花纹上有着精美的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腊梅花等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独特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一座骑楼就是一副风景画,一条街就是一个文化景区的亮丽景观。
步行街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步行街作为城市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一大特色。
为了深入了解步行街的发展现状、运营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团队于近期对某市步行街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实践情况及分析报告如下。
二、实践背景某市步行街位于市中心,全长约1.5公里,两旁商铺林立,汇集了各类特色商品、美食、娱乐设施等,是市民休闲娱乐、购物消费的热门场所。
近年来,步行街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消费。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步行街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商业同质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三、实践内容1. 调查方法本次实践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步行街的商铺、消费者、管理者等进行深入了解。
2. 实地考察(1)商铺情况:考察发现,步行街商铺种类丰富,包括服装、鞋帽、饰品、美食、娱乐等,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基础设施:步行街基础设施完善,道路宽敞,照明充足,绿化良好,为消费者提供了舒适的购物环境。
(3)管理水平:步行街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维护秩序、卫生、消防等工作,确保消费者安全。
3. 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
调查结果显示:(1)消费者满意度:80%的消费者对步行街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认为购物环境舒适、商品质量好、服务态度好。
(2)消费需求:消费者对购物、美食、娱乐等方面的需求较高,希望步行街能够进一步丰富业态,提升服务水平。
4. 访谈(1)商铺经营者:经营者普遍认为,步行街为他们的生意带来了很大帮助,希望政府能够继续加大对步行街的扶持力度。
(2)消费者:消费者表示,希望步行街能够提供更多优惠活动,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消费。
四、实践分析1. 步行街发展现状(1)业态丰富:步行街汇集了各类商品、美食、娱乐等,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2)基础设施完善:道路、照明、绿化等基础设施齐全,为消费者提供了舒适的购物环境。
骑楼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骑楼,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为常见。
它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为了深入了解骑楼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现实意义,我们小组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骑楼社会实践调查。
现将实践情况报告如下。
二、实践目的1. 了解骑楼的历史渊源、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2. 调查骑楼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和利用现状;3. 分析骑楼在城市建设中的价值与意义;4. 为骑楼的保护和利用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实践内容1. 调查骑楼的历史渊源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骑楼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元、明、清时期。
骑楼建筑最初为商贾用于遮阳、避雨,后逐渐演变为民居、商铺等。
骑楼在岭南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独特的岭南风格。
2. 调查骑楼的建筑特点骑楼建筑具有以下特点:(1)外观:骑楼建筑通常为砖木结构,外观简洁、典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空间布局:骑楼建筑内部空间宽敞,便于商业活动和生活居住。
(3)采光通风:骑楼建筑采用骑楼式设计,使得室内采光、通风良好。
(4)装饰艺术:骑楼建筑常采用木雕、砖雕、石雕等装饰手法,展现了岭南地区的艺术特色。
3. 调查骑楼的文化内涵骑楼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商业文化:骑楼建筑便于商业活动,促进了岭南地区商业的繁荣。
(2)民俗文化: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
(3)宗教文化:部分骑楼建筑融合了佛教、道教等宗教元素,展现了岭南地区的宗教文化。
4. 调查骑楼的保护和利用现状目前,我国政府对骑楼的保护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
在许多城市,骑楼得到了修复和保护,成为旅游景点。
然而,部分骑楼因年久失修、过度开发等原因,面临拆除或损坏的风险。
5. 分析骑楼在城市建设中的价值与意义(1)历史文化价值:骑楼是我国南方地区独特的建筑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城市景观价值:骑楼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商业价值:骑楼建筑便于商业活动,有助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探究骑楼发展活动报告(正式)
古迹古风遗韵——骑楼发展现况探究报告学校:三水中学附属初中组长:卢思韵组员:欧阳颖欣、邓静雯辅导老师:三水中学附属初中杨丽贞时间:2014年6月骑楼发展现况探究报告[内容摘要]骑楼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建筑。
从建筑上的布局结构到每间古屋的建筑风格,从精致的砖、砖雕刻到美仑美奂的壁画,骑楼处处都闪耀着民族智慧的光华,散发着民族文化的魅力。
但这一个如此包含文化底蕴的建筑群,来参观的人却屈指可数,这让我们深感困惑,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展开了古材探究之旅。
[关键词]骑楼发展规划一、主题背景骑楼(在粤语中亦可引伸为“露台”),潮州人称为五脚砌,闽南语称亭仔脚,是具有浓厚的华南特色的中式建筑设计。
建筑物一楼临近街道的部分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方则为二楼的楼层,犹如二楼“骑”在一楼之上,故称为“骑楼”。
现时的骑楼一般地下(一楼)用于经商,二楼以上住人。
骑楼既可防雨防晒,又便于展示橱窗,招徕生意。
骑楼的结构共分三段:下段为约宽为4米的走廊列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口或山花;沿街的一面在各层窗台以下的墙面或檐口窗楣处大多都有丰富的装饰花纹或浅浮雕。
西关骑楼是早期骑楼的代表,外观主要采取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山花和楼身的设计大多直接具有古罗马的装饰特征,如罗马柱、卷曲花纹等,但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比如墙体多是中式清水砖材料。
其中最具中式建筑特色的是在西关大屋中常见的满洲窗---由一块块细小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方形窗。
顶部的山花挑檐也做成中国特色的柔和的拱形顶。
东山骑楼形成年代比西关骑楼略晚,更趋于现代化,也更加简洁。
比如说罗马柱变为简单的方柱、圆柱,细石米墙代替了清水砖墙,几何图案增多等等。
山花挑檐是东山骑楼最为独特之处,在正面墙挑出拱形雨篷,美观而且实用。
各种风格的骑楼有: 仿哥特式例子:爱群大厦、北京路新华书店。
南洋式古罗马券廊式仿巴洛克式中国传统式例子:在南华路、同福路、万福路、德政路、广州起义路等也有少数剩余。
骑楼老街调研报告
骑楼老街调研报告骑楼老街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骑楼老街位于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城市中心,是该城市最古老的商业街区之一。
该街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其特色的骑楼建筑而闻名。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骑楼老街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建筑老化、商业衰退等。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骑楼老街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收集市民和商家的意见和建议,为改善和重振骑楼老街提供参考。
3. 调研方法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法,调查了100名市民和50个商家,以获取全面的信息。
4. 调研结果(1)历史和文化价值:大多数市民和商家认为骑楼老街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应予以保护和传承。
(2)建筑状况:许多骑楼建筑面临老化和损坏的问题,需要进行修复和维护。
(3)商业衰退:许多商家反映,由于城市的发展,骑楼老街的商业繁华不再,导致他们的生意受到影响。
(4)缺乏特色:一些市民认为骑楼老街缺乏独特的特色,需要有更多的文化和娱乐活动来吸引人们的关注。
(5)交通问题:街区内的交通不便,停车位不足,给市民和游客带来不便。
5. 建议和对策(1)文化保护:政府应加大对骑楼老街的保护力度,修复老化和损坏的建筑,保留和传承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激活商业:通过减少商铺租金、组织促销活动和引进新的商业形式,激活商业活力,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
(3)特色发展:制定特色发展规划,引入特色餐饮、手工艺品等业态,打造独特的文化街区。
(4)交通改善:增加停车位、优化交通流线,提高交通便利性,方便市民和游客前往骑楼老街。
(5)宣传推广: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媒体、旅游机构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外界展示骑楼老街的魅力和特色。
6.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骑楼老街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希望政府、商家和市民共同努力,重振骑楼老街,使其成为城市新的亮点和文化名片。
骑楼城调研报告
骑楼城调研报告骑楼城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骑楼城是指一种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城市,其特点是市中心的主要街道两旁都有骑楼,形成一条被覆盖的走廊,为行人提供了遮阳和防雨的便利。
骑楼城在中国南方地区较为常见,如福建的厦门、广东的广州等,也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的槟城、新加坡等地有所建设。
二、目的和意义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骑楼城的发展现状、优势和问题,并就进一步提升骑楼城的功能以及城市规划提出建议。
通过对骑楼城的深入调研,可以为城市的发展和改善市民的出行提供有益参考。
三、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1) 骑楼城的建设情况:包括骑楼的数量、分布、形式、材质等情况。
(2) 骑楼城的功能利用情况:了解骑楼是否起到了遮阳、防雨的作用,以及是否有利于商业发展和行人通行。
(3) 骑楼城的维护和管理情况:了解骑楼的维护和管理机制,是否存在破损和安全隐患的问题。
(4) 市民对骑楼城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市民对骑楼城的认知程度、使用体验、需求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2. 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选择某一骑楼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对骑楼建设情况的观察、对市民使用体验的采访等。
(2) 文献调研: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了解各地骑楼城的发展历程和经验。
(3)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采集市民对骑楼城的意见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我们得到以下调研结果:1. 骑楼城的建设情况:(1) 骑楼数量:某市市中心有约300栋骑楼,主要分布在商业街区和历史风貌街区。
(2) 骑楼形式:大部分骑楼为独立结构,少部分与建筑物相连接。
(3) 骑楼材质:多数骑楼采用钢结构和玻璃材质,少部分采用木材。
2. 骑楼城的功能利用情况:(1) 遮阳、防雨作用:大部分市民认为骑楼城可以有效遮阳和防雨,增加了行人的出行舒适度。
(2) 商业发展:骑楼城的存在为商店提供了遮阳空间,促进了商业发展。
(3) 行人通行:市民普遍认为骑楼城给行人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减少了日晒和雨淋。
海口骑楼老街调查研究
海口骑楼老街调查研究届别、班级:海口一中2013届16班容蕾、18班邢晶、21班曾文思一、研究目的现如今人们的科技水平愈加发达,城市也逐渐发展起来,可是人们却忘却了曾经的历史,骑楼老街就是海口历史的一个体现,一个缩影。
我们惋惜于老街区的杂乱与无序,对已经入选国家文化历史名城的海口,如何保护与开发骑楼老街,延续城市的历史,提升国际旅游岛的品味,迫在眉睫。
我们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想深入的了解它,让骑楼老街的历史及现状更加被人们所认识,让它更好地发展下去,更加有利于海口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市民。
二、成员分工组长:曾文思。
定选题、联系指导老师、负责组员一切行动指挥组员:容蕾、邢晶。
负责材料方面的收集和统计,上网调查访问三、研究方案与步骤1、研究方法:(1)网上收集资料(2)实地走访(3)数据分析(4)研究整合2、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制定研究课题,成员分工);(2)资料收集阶段(上网查找海口骑楼相关资料,对海口骑楼老街实地走访,深入调查,采取问卷、采访等方式);资料整合阶段(对所得的材料、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各自观点、建议、行程报告)四、研究的过程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近代才流行于南欧及地中海一带,并传至东南亚。
海口得胜沙路、文明东路、中山路、博爱路、解放路,两侧都是一幢幢始建于十九世纪末的南洋风格柱廊式骑楼。
编号 011的“海口市骑楼街(区)”最早建于1849年,具有浓郁的欧亚混交化特征,至今还发挥着情感价值。
1、海口骑楼历史背景及形成的原因骑楼在海南的起源---骑楼作为一种外廊式的建筑艺术,是源远流长的,甚至可以追溯至2500年前的世界经典建筑:古希腊的“帕忒侬神庙”,中国的孔庙和书院建筑.由于气候条件的强晒多雨,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在海口“外沙”一带(即现在的博爱路,得胜沙路)建造市场街时, 已出现了能遮雨防晒的长廊式“排店屋”。
到上个世纪初,底层设敞廊的骑楼建筑在“南洋”流传开来.海南正是当时南洋的商贸中心,海口也已成了一个繁华的城市.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衣锦还乡的华侨富商就为家乡建起了家族式的连排骑楼,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的街区又造就了海口新的繁华.岁月常逝,这骑楼老街里也就沉淀了许多历史.加上得胜沙,中山路一带正式对外开埠于1685年(清康熙24年) ,使该街区有着更多的人文商贸历史古迹有待发掘.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6月,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不平等的《天津条约》,殖民势力乘势侵入海口,十多个国家在老街这一带设领事馆,医院、邮政局、银行,旧时的得胜沙路是洋行、茶楼、旅馆、货栈、戏院的聚集地。
骑楼老街体验性改造实践报告
骑楼老街体验性改造实践报告题目:骑楼老街体验性改造学号:20130962320124,088,072,077,160,106姓名:杨卫杰,黄正蕾,陈丝蕊,杜芊,李金垚任纪纪年级:2013级学院:旅游学院系别:旅游管理系专业:旅游管理(应用型)指导教师:陈海鹰时间单位:海口市骑楼老街实践时间:2015/10/24——2015/11/29目录一、实践目的 (1)二、实践内容 (2)(一)小吃城——独特的经营模式 (3)(二)骑楼老街全览 (4)三、实践结果 (5)(一)有轨电车 (6)(二)纪念册 (6)(三)任务卡 (7)(四)得胜沙 (7)(五)中山路 (8)(六)小吃街 (8)四、实践报告和总结 (9)一、实践目的骑楼,是典型的南洋建筑风格,造型以欧洲巴洛克式为主。
底楼为开敞的柱廊,跨人行道而建,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长廊。
可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合岭南热带、亚热带气候。
“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那是百年前海口兴盛景象的真实写照,是广大华侨用智慧和汗水在这片热土上创造出来的商业建筑传奇。
尽管已过去了百余年,走在老街上,仍能欣赏到街边建筑的美。
骑楼沿街道两侧临街而建,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每栋高二至四层,进深二三开间,在建筑美学上,楼的宽和高符合审美比例。
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体现了独特的风韵,墙体上的彩瓷花卉图案、女儿墙、骑楼、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风格,具有欧亚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顶覆盖青瓦,上面安放着吉祥物。
建筑结构上,有中国古代传统式、西方建筑模式,还有南洋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响;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行人逛街时可躲避风雨烈日,一边悠闲散步,一边从容地看货购物。
骑楼,是海口老街区的一道独特风景,是海口历史文化的一张活名片,至今发挥着情感价值,是不少老海口难忘的记忆。
2009年6月10日,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街边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街边调研社会实践报告一、调研目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一直认为社会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
通过实地调研,我可以更了解社会,同时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增强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
因此,我选择了在街边进行社会调研,以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风貌。
二、调研对象在调研中,我选择了在不同地段的街边进行调研。
主要选择了商业区、住宅区和学校周边地段进行调研。
这三个地段都代表了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生活方式,通过对这些地段的调研,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的运行状态。
三、调研内容1. 商业区调研商业区是城市中最繁华的地方,各种商店和服务设施齐全,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通过对商业区的调研,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1) 消费水平:我通过调查了解了在商业区消费的人群中,主要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
(2) 服务质量:我观察了商业区内商店和服务设施的服务质量,以了解消费者的满意度。
(3) 竞争状况:我考察了商业区内不同类型的商店和服务设施的竞争状况,分析了它们的生存状况。
2. 住宅区调研住宅区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地段,通过对住宅区的调研,我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水平:我通过调查了解了住宅区的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
(2) 安全情况:我观察了住宅区的安全情况,包括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情况。
(3) 生活服务:我考察了住宅区周边的生活服务设施,包括超市、药店等,评估了这些设施的质量和便利程度。
3. 学校周边调研学校周边是学生集中的地方,通过对学校周边的调研,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生活:我调查了学校周边的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学习习惯。
(2) 校园安全:我观察了学校周边的校园安全情况,包括交通安全和周边环境安全情况。
(3) 校园周边设施:我考察了学校周边的服务设施,包括餐饮店、文具店等,评估了这些设施的质量和便利程度。
四、调研结果1. 商业区调研结果通过调研,我发现商业区的消费水平较高,大部分人都有较好的消费能力。
参观老街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校组织开展了“探寻历史足迹,传承文化底蕴”老街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老街的历史风貌,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目的1. 了解老街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发展现状,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2. 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感受老街的传统风貌,了解传统手工艺,体验民间风情。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四、活动地点某市老街五、活动内容1. 介绍老街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在活动开始前,由导游为学生详细讲解老街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发展现状,让学生对老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观赏老街传统建筑带领学生参观老街的传统建筑,如古宅、古巷、古井等,让学生感受老街的传统风貌。
3. 体验传统手工艺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手工艺作坊,如剪纸、泥塑、木雕等,让学生亲手体验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4. 感受民间风情参观老街的市集,品尝当地特色小吃,购买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让学生感受老街的民间风情。
5. 开展团队协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如接力赛、拔河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活动心得,交流体会。
六、活动成果1. 学生对老街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发展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学生掌握了部分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方法,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魅力。
3.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提升。
4.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得到增强。
七、活动反思本次参观老街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学生对老街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团队协作活动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等。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改进活动方案,提高活动质量,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更多。
“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发报告-最新文档
“⾛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发报告-最新⽂档“⾛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发报告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在“建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的改⾰中⾸度增设的⼀门必修课程。
它是“基于学⽣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的经验和社会⽣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的课程形态”,是“以学⽣的经验与⽣活为核⼼的实践性课程”,是“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互补性”,共同促进学⽣基本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2]因此,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研究与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的⼀项重要使命。
“⾛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是遵循这些课改理念、充分利⽤地域⼈⽂资源⽽探索研究与开发的课程。
⼀、课题产⽣骑楼是海南城镇建设中颇具地域特⾊的建筑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化信息。
作为“中国历史⽂化名街”的海⼝骑楼⽼街是海南骑楼的典型代表。
它与海⼝⼆中隔江相望,近在咫尺,不少学⽣就⽣活在其中或近邻,为开展“⾛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
2010年,笔者从开发美术校本课程的视⾓切⼊,逐步发展成为“⾛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开发前期主要做了三项⼯作。
(⼀)调研学情学⽣虽对骑楼建筑司空见惯,但对海南骑楼的⽂化、艺术价值却知之甚少,对海南骑楼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盾多⽆动于衷。
(⼆)确⽴主题充分利⽤探究海南骑楼富含的历史、⽂化价值为课程载体,引领学⽣开展搜集与整理信息、调查访问、实地考察、合作探讨和艺术再现等实践活动,促进学⽣⾛进社会、认识社会、热爱社会,发展学⽣⾃主地认识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基本素养。
(三)编写教材笔者在课题研发前期的调研中,对海⼝及海南其他地区的骑楼建筑街区景观及局部特⾊进⾏了⼤量的拍摄和写⽣,并在试教中供学⽣观赏、参考,激发学⽣深⼊探究与艺术再现海南骑楼的兴趣与热情,进⽽,师⽣共同搜集、整理出更多有关骑楼的新资料,创作出更多反映骑楼美的新作品。
根据课程主题综合这些资源,笔者编写了供我校初中学⽣使⽤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教材――《⾛进海南骑楼――由来、特⾊及其艺术再现》。
骑楼调查报告
关于海口骑楼开发现状及问题调查报告一、海口骑楼风格简介海口骑楼建筑具有浓郁的欧亚混交化特征,建筑风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响,骑楼的建筑风格多姿多彩,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风韵,尤其在外墙体上浮雕的花纹上有着精美的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腊梅花等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独特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一座骑楼就是一副风景画,一条街就是一个文化景区的亮丽景观。
二、骑楼社会地位及规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海口骑楼老街于2009年7月20日揭牌。
海口骑楼建筑群形成于十九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
2009年六月,获评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十大名街”。
初建于1849年的海口骑楼老街是现今国内骑楼建筑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极富中西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集中分布在海口市龙华区和美兰区的中山路、得胜沙路、新华路等。
柱廊相连、骑楼相依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骑楼式建筑达200余座,中山路沿街两旁保留的骑楼样式最多,约有39座。
这些骑楼,或中国传统式,或欧亚混合的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或独特的海口南洋式。
三、海口骑楼开发的区位优势及吸引要素海口骑楼位于海南省会城市海口,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是海南省的重要交通枢纽。
海南岛的阳光、沙滩、雨林渐渐的吸引着去世界的眼球,但是随着海南岛国际旅游岛的建立,急需开发一批具有海南地方文化特色的景区,骑楼文化的开发恰好符合国际旅游岛的开发趋势。
海口骑楼建筑具有浓郁的欧亚混交化特征,建筑风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响,骑楼的建筑风格多姿多彩,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风韵,尤其在外墙体上浮雕的花纹上有着精美的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腊梅花等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独特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一座骑楼就是一副风景画,一条街就是一个文化景区的亮丽景观。
社会实践报告骑楼
一、引言骑楼,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我国南方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载体。
为了深入了解骑楼的历史与文化,我们团队于近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骑楼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们的实践报告。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骑楼起源于我国南方,尤其是广东、福建、广西等沿海地区。
它具有通风、采光、防潮、防震等优点,是南方地区适应炎热潮湿气候的智慧结晶。
随着时代的发展,骑楼逐渐成为了我国南方城市的一种标志性建筑。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骑楼面临着拆除和改造的困境。
为了保护和传承骑楼文化,我们团队决定开展此次社会实践。
2. 实践目的(1)了解骑楼的历史渊源、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2)调查骑楼在现代社会中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3)探讨骑楼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途径。
三、实践过程1. 调研阶段(1)查阅资料:我们团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收集了大量关于骑楼的历史、文化、建筑等方面的资料,为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2)实地考察:我们先后走访了广州、福州、厦门、泉州等地的骑楼街区,实地观察骑楼的建筑风格、功能布局等,并与当地居民、专家学者进行交流。
2. 分析阶段(1)骑楼的历史渊源:骑楼起源于我国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2)骑楼的建筑特点:骑楼具有通风、采光、防潮、防震等优点,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工匠的智慧;(3)骑楼的文化内涵:骑楼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社交场所,承载着我国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商业文化等。
3. 探讨阶段(1)骑楼在现代社会中的现状: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骑楼面临着拆除和改造的困境,部分骑楼已消失;(2)骑楼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我们团队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a. 加强政策支持,将骑楼纳入文物保护范围;b. 恢复和修缮骑楼,保留其原有风貌;c. 开展骑楼文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骑楼文化的认知;d. 创新骑楼的使用功能,使其适应现代生活需求。
暑假街道实习报告总结
暑假街道实习报告总结今年暑假,我有幸成为了一名街道实习生,参与了社区的各项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和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
首先,我了解到街道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街道工作人员负责传达政策、服务居民、维护社会稳定等任务。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居民的问题,化解矛盾,为居民提供各种帮助。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基层工作虽然琐碎,但却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我学到了如何与居民沟通。
在与居民的交流中,我学会了倾听、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并给予关心和支持。
同时,我也明白了在与居民沟通时,要尊重他们,用诚恳的态度去帮助他们,这样才能赢得居民的信任。
此外,我还参与了社区的各项活动。
例如,我们组织了一次次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居民提供便利;我们举办了一次次的讲座和培训,提高居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我们还开展了一次次的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这些活动不仅拉近了我与居民的距离,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街道工作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在实习期间,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处理居民的投诉和问题时,我需要迅速判断情况,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有时候,一些问题比较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
但是,通过与同事的合作和自己的努力,我成功地解决了一些问题,也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总的来说,这次暑假街道实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基层工作的知识和技能,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深刻认识到街道工作的重要性,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社区的发展和居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漫步骑楼老街
漫步骑楼老街在海口老城的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等老街区,你会看到独特的骑楼建筑。
小时候,每天早上从新民西街的吴家院子走去博爱南路的海口一小上学,放学后回博爱北路的奶奶家吃饭;晚上和伙伴们在解放路的和平电影院前的草丛中捉迷藏;时不时坐在牛车巷的小道上看着外婆摆摊卖小吃,在博爱北路的合作商铺里看奶奶卖小商品;在打铁巷和少史巷里来回穿梭和小伙伴互相追赶、玩跳皮筋。
直至上初中后搬至海府路居住,却依然经常回老街看外婆,回老街逛街购物。
骑楼老街满载着童年纯真的回忆,从未远离我的视线。
2009年6月10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北京揭晓,海口骑楼老街榜上有名。
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周末的下午,我带着女儿漫步在骑楼老街的大街小巷,寻访童年时居住的房子、儿时玩转的街巷,物依稀却人已非,外婆的慈祥、奶奶的严肃只能在记忆中寻找,儿时的玩伴已杳无踪迹,却是看到了这些见证了海口百年沧桑的骑楼老街在政府的修旧如旧维护下,正在重新焕发新颜。
海口骑楼老街是国内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且基本保存完好的骑楼建筑。
晚清时的海口被辟为中国对外十大通商口岸,老街建筑在独具东南亚风格的同时,也深受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成为那个年代海口的靓丽风景线!现今保存完好的大大小小的六百栋骑楼建筑大多是上世纪初一批批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借鉴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所建。
这里面凝聚着华侨们回国报效家乡的激情和理想,许多东南亚等地的华侨们在每年回琼祭祖的时候,总是要到海口的骑楼老街转转,在这里回忆感慨当年祖辈爱国创业的热情。
在20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如“梁安记”、“云旭记”、“远东公司”和“广德堂”等等。
著名旅店或综合性娱乐场所有“五层楼”、“大亚旅店”、“泰昌隆”等等。
许多大商号都在老街的骑楼里,展开不见硝烟的经营大战。
1931年,得胜沙街上的“海口大厦”(俗称“五层楼”)建成,那是建国前海口市最高的楼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实践报告(骑楼老街)时间:2020年08月03日编稿:作者一第一篇:社会实践报告(骑楼老街)社会实践报告系部: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09级班级:1班姓名:李虹虹学号:200900110141实践单位:海南省农垦医院食堂实践时光:2010年2月13日——2月16日实践目的:虽然说和北京、西安相比,海口这个城市并不那么古老。
让人更多想到的是柔软的沙滩、缓缓的海风和飘逸的椰子树。
想要在海口找古的确不那么简单,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不信啊,去海口老街古巷看一看。
对于建造,我们从来都是一窍不通的,可是对于老房子,却总有一种猎奇的心理,想知道沉淀在后面的毕竟是怎样的繁华与古老。
我们带着好奇,走在海口的老街,感觉另一个年代的辉煌。
实践内容:走进老街,是一个明丽的午后,与海口随处可见的烂尾楼相比,老街的骑楼显得底蕴十脚。
在街头站立,抬头可见玻璃及木格组成窗花的满洲窗,那是最具中式建造特色的。
楼顶的爬藤和女儿墙,则是西方古建造特有的圆熟。
年华老区,这墙面哪怕是轻轻一拂,也会扬起一地的灰尘。
百年以前,这一街的骑楼,在风雨飘扬中定是夜夜笙歌,醉生梦死。
那是一个放着老旧胶片唱机的时代。
尽管海口不能如同江南普通“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但多少有过一份“商贾络绎,烟火稠密”的气韵和三分淡淡的哀伤。
海口的青石板路并不多“疏雨滴胡同”的情境第一次不作为幻想浮现在眼前。
一片柔细的光雾冉冉升起,向各个角降飘去,漫上弥漫青苔的骑楼的墙角,渗透,青苔越发青翠却掩不住那班驳的老骑楼的苍老。
这个时候的骑楼,很美很优雅,充满了人性与温情。
海口的老街大多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造,也就是这一幢幢充满热带风情的骑楼。
要想逛海口的老街,可千万别错过得胜沙路、中山路、新华南路、博爱路和水巷口。
这些白色的骑楼乍一看,十分欧化。
再走近一点,又不完全是这样。
它们充满了浓郁的南洋风格,墙面上细致的雕工,呈弧形或尖形的女儿墙,富有装饰性的柱廊,都透露着老街的别样风情。
闲逛其中,您似乎又走进了那个放着胶片唱机的时代。
从中山路拐到水巷口,路口的这幢骑楼因为无人照管,二楼的柱廊窗台已经衰败,住在楼对面的阿婆告诉我们,这幢楼已经有上百年了。
我们拜访了水巷口老居民,这个楼是什么时候建的,她告诉我们:“是祖宗建的,现在曾祖父过世了爷爷过世了,爸爸也过世了,水巷口老居民这房子现在都是危房,要坏了,都不敢住人了,你看都锁上了嘛。
”这幢骑楼已经废弃太久,房子的墙面已经长满了青苔,屋檐下爬满了树藤。
站在这里,似乎能触摸得到骑楼里沉淀着一段段耐人找味的往事。
算起来,海口的骑楼也有百十来年的历史了,当年闯荡南洋的老一辈华侨,叶降归根之后,带回了这些他们在异乡向来梦想的屋宅。
据说,这些南洋建造所用的材料,还是从东南亚一船船运回来的。
我们来到得胜沙路这条路上,大多都进展成商铺。
一楼是服装区,楼上是供住所的。
寻常这里都喧闹的挤满了淳朴的海南人,街上洋溢着原始的繁华,百年风雨过后,骑楼还是静静地站在海口老街区的路边。
这里的楼、这里的人,喧闹而安详。
沿着博爱路、中山路、得胜沙路、长堤路、新华北路、新华南路走上个一圈,打扮着老城区的骑楼就看个八九不离十了。
实践结果:正如我们调查所示,老街给我们带来的虽然有许多古色古香,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脚,比如电线的老化,年久失修的老屋,路面狭小造成的交通拥挤等等。
海口的骑楼是我们海口的历史文化遗产,做为海口人,我们应该向政府呼吁并用我们的双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爱护海口的骑楼。
我认为我们应该把骑楼与现代的城市规划结合起来,将骑楼这一历史文化建造融入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去。
(附录)如何救护爱护海口的“骑楼”?近日获悉,《关于立法爱护旧城区博爱路等四条老街》的立法议案获得通过,省建设厅已经允许海口市政府有关部门关于将海口市申报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提案。
海口市政府目前也正在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的预备工作,预备向国家文保部门申报,将海口市老城区的得胜沙路、博爱北路、中山路、新华路、长堤路等“五大道”及其骑楼纳入海口市城市文化遗产爱护项目。
海口有如此成规模的特色建造骑楼,是历史名城之宝。
海口的骑楼,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建造。
最早的骑楼是1849年修筑的四牌楼(今博爱路),后来进展到永乐街(今解放路)、大街(今中山路)、新街(今新华北路)、得胜沙路、长堤路等。
那时,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叶降归根”,携带着毕生血汗钱回乡建屋,安老平生,海南由此浮现不少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造。
几座或十余座骑楼参差错降毗连一起,店屋前连廊连柱的长廊连接起整个街区,即可为往来的行人撑起一片遮挡烈日暴雨的乾坤,营造出相对凉快的环境,又可成为商家谋业招徕顾客的开放交流场所,反映了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
如今,以前卖米卖盐卖油的得胜沙路已建成海南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以卖煤油和火柴出名的中山路成为五金灯饰一条街;新华路、博爱路也都分别成了家电、小商品及纺织面料一条街。
沿着五条街闲逛踱溜,会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这些地方白色骑楼建造虽然十分欧化,可墙面上细致雕刻全都是中国民间特色的吉祥图案,形成一座骑楼就是一副风景画,一条街就是一个文化景区。
海口人热爱骑楼,骑楼是老海口的神韵。
几代人的生生息息都在依傍着它遮风挡雨,情感之深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经过近百年的风雨侵蚀,骑楼外饰也斑驳破旧了许多。
尤其“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侵占海南,民族经济每况愈下,外界交通断绝,港口萧条衰降,战乱毁坏失修,城市破损严峻,海口的骑楼也面目全非。
解放后,作为海口独特的城市建设文化及建造风格的“骑楼”产物,至今没有得到有力爱护。
现存的老城区五条街分布密集的骑楼,内在质量伤痕累累、斑斑驳驳,满目疮痍,乃至出现坍塌。
属于公房的因为资金捉襟见肘而年久失修,后期爱护难以跟上;属于私房的有的没人愿住,有的违法搭建,有的肆意改建,有的任其破败,将原来的风格破坏得面目全非。
去年末,新华南路还发生一处骑楼危房屋顶倒塌的事件,应该为我们敲响警钟。
目前,海口乃至海南(如铺前镇通往码头的一段骑楼街等)没有一条街道或是建造群体被纳入城市文化遗产范畴加以爱护,因此,加强城市文化遗产的爱护,成为海口市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
如何救护爱护海口独有的“骑楼”?我的意见是:第一,重视现有骑楼的爱护是第一位的,而爱护的重点是尽量维护骑楼原汁原味的老特色。
第二,爱护要尊重历史,注重城市的历史文脉,骑楼作为海口市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其自身的建造特色,骑楼开辟爱护要以恢复历史风貌为主,主观想象的东西不能有。
例如,铝合金窗、兰色玻璃、不锈钢防盗网、临街空调等等。
第三,规划眼光要放长远,要充分挖掘这些“历史活化石”的魅力,实施连片规划,成片爱护骑楼街,使现存骑楼街形成一个系统,不要只停留在得胜沙路上。
第四,将五条街的骑楼规划为“骑楼风情区”,严格操纵道路中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建造高度及空中电力、电话网线,街道的轮廓线、街道空间的高宽比必须严格爱护。
第五,合理疏导交通,将“五大道”与钟楼一带规划为旅游商业步行街,引入具有东南亚特色的服装、首饰、餐饮、休闲吧、文化艺术品、旅游纪念品的店铺,并开设娱乐休闲场所,修复“基督教会海口堂”。
同时,酌情增设环街小有轨电车,或旅游三轮车,使其成为海南一处领会东南亚风情的旅游胜地。
力图通过旅游和商业相融合,完善拓展“骑楼风情区”的功能。
第六,开辟和整饰要谨慎,规划水平要提高,要多听专家、市民的意见,要反复论证,不要搞一刀切。
可以利用媒体(电视、报纸、网站),让市民、网民展开充分讨论,不要再浮现类似“金光毁林事件”所带来政府行为的被动。
实践总结:在历史悠久的几条老街上,眺望历史痕迹,俯叹历史的残酷。
在嘈杂的人群中,车声。
叫卖声中,他们的深远并不显得逊色。
曾被一度践踏的古老建造上留下了一道道疤痕,显得破旧不堪。
可又向世人横是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新粉刷的牌楼,也依旧存留着历史的存在,警戒着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另起新章。
记得在寻找古街后,来到具有现代化代表的明珠广场和KFC前,开始了我们的第二程:调查海口人民对骑楼老街的看法。
友善的人群中不时回一句:不好意思,我们不了解;不好意思,我们是外地的。
是的,这几条老街在海口并不是什么出名的旅游景点,但却是海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风雨清刷了古迹,难道也腐蚀了我们的史册么?爱护骑楼,不仅仅是爱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更是爱护心中对海口的那份热爱。
第二篇:骑楼老街体验性改造实践报告海口骑楼老街体验性改造实践报告海南大学骑楼老街体验性改造实践报告题目:骑楼老街体验性改造学号:20130962320124,088,072,077,160,106 姓名:杨卫杰,黄正蕾,陈丝蕊,杜芊,李金垚任纪纪年级:2013级学院:旅游学院系别:旅游治理系专业:旅游治理(应用型)指导教师:陈海鹰时光单位:海口市骑楼老街实践时光:2015/10/24——2015/11/29海口骑楼老街体验性改造实践报告海南大学名目一、实践目的 (1)二、实践内容 (2)(一)小吃城——独特的经营模式··········(二)骑楼老街全览················三、实践结果···················(一)有轨电车··················(二)纪念册···················(三)任务卡···················(四)得胜沙···················(五)中山路···················(六)小吃街···················四、实践报告和总结················3 4 5 6 6 7 7 8 8 9 海口骑楼老街体验性改造实践报告海南大学一、实践目的骑楼,是典型的南洋建造风格,造型以欧洲巴洛克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