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武传.
高中语文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76169134ad02de80d4d840c5.png)
《苏武传》原文及原创翻译原文:苏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高二年级语文苏武传原文翻译
![高二年级语文苏武传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2ba463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8.png)
高二年级语文苏武传原文翻译1.原文篇一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XX,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
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武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武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c02a90c69dc5022abea00b1.png)
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武传原文及翻译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j iù)监。
凭借逐渐地升迁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借父亲的职位而做官,哥哥和弟弟一道做郎官,逐渐升迁为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多次使节当时汉朝接连进攻匈奴,双方多次派遣使节相互窥探观察。
匈奴扣留汉朝使节郭吉、路充国等人,前前后后十几批。
匈奴使节来汉朝,汉朝也扣留他们来相互抵当。
天汉元年,且鞮(jūdī)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归天汉元年,且鞮侯刚刚被立为单于,害怕汉朝袭击匈奴,就说:“汉朝皇帝,是我的长辈啊。
”全部把路充国等汉朝使节释放回来。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赞赏于是凭(定语后置句)趁机汉武帝赞赏他的道义,于是派苏武凭中郎将的身份持节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节回国,趁机送给单于许多财物,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和副中郎将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一起…之后置办财物馈赠更加希望张胜以及代理的属吏常惠等,招募了士兵、斥候共一百多人一起前去。
到了匈奴以后,置办财物馈赠给单于。
单于更加骄横,不是汉朝所希望的。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gōu)王与长(cháng)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hún)邪(yé)王姊子也,正派恰好匈奴正要派使节送苏武等人回国,恰好缑王与长水虞常等人在匈奴谋反。
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一起与率领暗中正好和昆邪王一起投降了汉朝,后来跟着浞野侯陷落胡地。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2课苏武传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2课苏武传](https://img.taocdn.com/s3/m/6c87ced1700abb68a982fbb6.png)
(5)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 “生得”,被活捉之意,意念被动句 ) (6)见犯乃死,重负国( 被动句,介词“见”表被动 ) (7)皆为陛下所成就( 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 (8)劾大不敬( 动词“劾”,被弹劾之意,意念被动 ) 句
7.走近作者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 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后汉书 · 班固传》称他“年九 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
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丈人 今义:岳父
(2)本无谋 ,又非亲属 ..
古义:没有参与谋划 无谋 今义:没有心计,没有智谋
(3)虚心 欲相待 ..
古义:谦诚地 虚心 今义: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
(4)太夫人已不幸 ..
古义:去世 不幸 今义:不幸运;使人失望、伤心、痛苦的
3 .认识苏武的忠贞守节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学习苏武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格。
课 前 预 习
1.读准字音 栘 ( yí )中 . dī jū 且 ( ) 鞮 ( . . 缑 ( ɡōu )王 . 浞 ( zhuó )野侯 . 重 ( zhònɡ )负国 .
yūn )火 煴 ( .
)
厩 ( jiù )监 . n )于 单 ( chá .
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
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 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 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戛然而止。
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于情韵的结
尾有密切关系。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
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
高二语文苏武传课文及注释翻译
![高二语文苏武传课文及注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5c3f7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3.png)
高二语文苏武传课文及注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语文苏武传课文及注释翻译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武传》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创作的史传文。
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武传原文与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武传原文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5b79014be1e650e53ea990f.png)
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
凭借逐渐地升迁武,字子卿,年轻时凭借父亲的职位而做官,哥哥和弟弟一道做郎官,逐渐升迁为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多次使节当时汉朝接连进攻匈奴,双方多次派遣使节相互窥探观察。
匈奴扣留汉朝使节郭吉、路充国等人,前前后后十几批。
匈奴使节来汉朝,汉朝也扣留他们来相互抵当。
天汉元年,且鞮(jūdī)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归天汉元年,且鞮侯刚刚被立为单于,害怕汉朝袭击匈奴,就说:“汉朝皇帝,是我的长辈啊。
”全部把路充国等汉朝使节释放回来。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胜及假吏常惠赞赏于是凭(定语后置句)趁机汉武帝赞赏他的道义,于是派武凭中郎将的身份持节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节回国,趁机送给单于许多财物,答他的好意。
武和副中郎将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一起…之后置办财物馈赠更加希望胜以及代理的属吏常惠等,招募了士兵、斥候共一百多人一起前去。
到了匈奴以后,置办财物馈赠给单于。
单于更加骄横,不是汉朝所希望的。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gōu)王与长(cháng)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hún)邪(yé)王姊子也,正派恰好匈奴正要派使节送武等人回国,恰好缑王与长水虞常等人在匈奴谋反。
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一起与率领暗中正好和昆邪王一起投降了汉朝,后来跟着浞野侯陷落胡地。
他们与卫律所率领的投降的人,暗中共同谋划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回汉朝。
正好武等人到了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高中语文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64553f56dd36a32d72758167.png)
《苏武传》原文及原创翻译原文:苏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高二语文苏武传译文及原文
![高二语文苏武传译文及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337f1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d.png)
高二语文苏武传译文及原文1.原文篇一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XX,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
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2.译文篇二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
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
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
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以相抵。
公元前100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苏武传原文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苏武传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8e471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8.png)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苏武传原文学好高中语文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必修四课本中的《苏武传》也是学习的重点。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文言文苏武传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文言文苏武传原文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苏武传》教案及原文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苏武传》教案及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6d49a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3.png)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苏武传》教案及原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编写教案有利于老师弄通教材内容,精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苏武传》教案,一起来看看吧!《苏武传》课文原文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苏武传人教版原文翻译作品鉴赏
![苏武传人教版原文翻译作品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a95e5e7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b.png)
苏武传人教版原文翻译作品鉴赏《苏武传》是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4中的经典文章,是历史散文中的典范之作,选自中国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固的《汉书》。
下面店铺给你分享苏武传人教版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苏武传人教版原文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jū)鞮(dī)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gōu)王与长(cháng)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hún)邪(yé)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yānzhī)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yǔ)发,以状语(yù)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现作“医”)。
凿地为坎,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xì)张胜。
重点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武传原文和翻译
![重点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武传原文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ba28432960590c69fc3761b.png)
精心整理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
凭借逐渐地升迁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借父亲的职位而做官,哥哥和弟弟一道做郎官,逐渐升迁为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多次使节于更加骄横,不是汉朝所希望的。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gōu)王与长(cháng)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hún)邪(yé)王姊子也,正派恰好匈奴正要派使节送苏武等人回国,恰好缑王与长水虞常等人在匈奴谋反。
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一起与率领暗中正好和昆邪王一起投降了汉朝,后来跟着浞野侯陷落胡地。
他们与卫律所率领的投降的人,暗中共同谋划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回汉朝。
正好苏武等人到了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向来、平素拜访怨恨替虞常在汉朝的时候,向来和副中郎将张胜关系好,他私下里拜访张胜说:“听说汉朝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能够替汉天子埋伏弓弩射杀他。
我的母亲和弟弟都在汉朝,被才深深地辜负牵连被凌辱后才死,就会深深地辜负国家。
”想要自杀,张胜、常惠等人一起阻止了他。
虞常果然牵连出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假使怎样单于大怒,召集匈奴贵族商议,想要杀了汉朝使者。
左伊秩訾说:“假使再谋杀单于,怎样再增加处罚呢?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应该招降应该全都招降他们。
”单于让卫律召苏武来受审,苏武对常惠等人说:“丧失气节、污辱使命,虽然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国呢!”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拿拿出佩刀来自杀。
卫律大惊,亲自抱着苏武,骑马去找医生。
《苏武传》含翻译(教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苏武传》含翻译(教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https://img.taocdn.com/s3/m/c5be34f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c.png)
思考
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怎样?出使的任务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这样的 背景暗示了什么?
背景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 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 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任务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却只是因为“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 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 骄”,这也是后,会①缑王与长水虞 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②胡中, 及③卫律所将④降者,阴⑤相与⑥谋劫单于 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 素与副张胜相知⑦,私候⑧胜曰:“闻汉 天子甚怨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⑩蒙其赏赐。”张胜许 之,以货物⑪与常。
预习检测—字音
栘中厩 且鞮侯 丈人行 缑王 昆邪王
yí jū dī háng gōu hún yé
单于 左伊秩訾 浞野侯 啮雪 牧羝
chán zhì zī zhuó niè dī
预习检测—字音
阏氏 煴火 檠弓弩 旃毛 纺缴
yān zhī yūn qíng zhān zhuó
棫阳宫 斧钺 霑衿 弋射 节旄
思考
简述缑王、虞常谋反的经过。
勾结卫律的 部属
私候张胜,得 到张胜的支持
趁单于出猎 准备起事
被人告发,起 事失败
翻译理解文本—第四段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①。武谓 惠等:“屈节②辱命,虽生何面目 以归汉?”引③佩刀自刺。卫律惊, 自抱持武,驰④召医。凿地为坎⑤, 置煴火⑥,覆⑦武其上,蹈⑧其背, 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⑨。惠 等哭,舆⑩归营。单于壮⑪其节,朝 夕遣人候问⑫武,而收系⑬张胜。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2课《苏武传》原文及翻译之欧阳育创编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2课《苏武传》原文及翻译之欧阳育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f011769c27284b73f342501c.png)
12《苏武传》(原文及翻译)1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
苏武逐渐被提升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为汉宫栘园中管马厩的官。
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
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jūdī)侯单于初立,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
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了对等的人数。
天汉元年,且鞮刚刚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
汉武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国,趁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
到了匈奴那里,备办了一些财物送给单于。
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越发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
2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gōu)王与长(cháng)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汉正要打发派送苏武等人以及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的时候,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缑王者,昆(hún)邪(yé)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谋反。
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赵破奴重新陷胡地,在卫律统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
高二语文苏武传原文
![高二语文苏武传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3a522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d.png)
高二语文苏武传原文《苏武传》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作者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单于募降者赦罪。
”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苏武传》学生版原文及翻译
![《苏武传》学生版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8984644cf84b9d528ea7a95.png)
12.《苏武传》(学生版)1.jiù)且鞮(jūdī)侯单于初立,乃曰:也。
【特殊句式: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特殊句式: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特殊句式: 】。
式: 】。
缑王者,昆(hún)邪(yé)王姊子也,【特殊句式: 】(yānzhī)3.(yānzhī)活用:】】。
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谋单于,何以【特殊句式:】4.武谓惠等:命,虽生,何面目以【特殊句式:】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5.】【词类活用: 】律曰:”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词类活用:】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特殊句式: 】何 以汝为见?【特殊句式:】 】我不降明,【特殊句式:】6. 】 】神。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máo)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特殊句式: 】】】7. 】 】人之 】棫阳宫, 陵?【特殊句式: 】且陛下春秋高, 】常, 】【特殊句式: 】 】 】殊句式: 】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8.活用: 】 】” 】 】 】去。
9. 】见汉使,具自陈道。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特殊句式:10.课文知识点归纳梳理。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苏武传》教案及原文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苏武传》教案及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90644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b.png)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苏武传》教案及原文《苏武传》课文原文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匈奴对苏武的劝降实际是关乎国家尊严、民族 气节。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 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来,在 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苏武引刀自刺,以行动 表明他坚决不投降的决心。
当匈奴知道威逼利诱无法征服苏武,便要以摧残 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 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 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着的前 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 节牧羊,卧起操持”。
从全文来看,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无 论是选择捐躯,还是隐忍活下去,都是以民族大 义为重,高举爱国大旗。
永远的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仍进云霄深 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 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 :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 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 上最浓重的一笔。
永远的苏武。
重点、难点 文言字词、句式小总结
二、古今异义词
兄弟并为郎副中 郎将张胜
古义
官职,侍从
今义
对某种人的称呼
及假吏常惠等置 币遗单于 因厚赂单于 因泣下霑衿
临时担任 财物,礼品 赠送财物
眼泪
与“真”相对,虚 假 货币
贿赂
哭泣
皆为陛下所成就 明年,陵降
栽培,提拔 明年,第二年
事业上取得的成就 今年的后一年
2.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缑王)和卫律统率的那些投降的人,暗中共同 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
3.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 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拉回营帐。单于 认为苏武的节操壮烈,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
4.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被(匈奴)侮辱后才去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想要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
第二部分 第一段:第2、3自然段
缑王谋反 牵连汉使
(1——3段)翻译下面句子: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 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汉武帝赞许他的义气,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 身份出使(匈奴),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 使者(回去),顺便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以答 谢他的好意。
2.下列句子中红色字与例句红色字用法不相同
的一项: ( )
例句:天雨雪。
A.羝乳乃得归。
D
B.檠弓弩。
C.仗汉节牧羊。
D.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第二部分 第四段:7、8自然段 李陵劝降 完全失败
第七段重点词句
1.武使匈奴明年
第二年
2.不敢求武 3.故使陵来说足下 宾语前置
访问 劝说
4.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 通“无”
虞常生得 被活捉
1.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话 告诉
2.事如此,此必及我。
连累
3.见犯乃死,重负国。 被动 才 更加
4.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假使
宜皆降之。
使动用法,使……投降
6.单于壮其节 以……为壮,意动用法
阅读第三段,完成下列练习 下列红色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拜访) B.覆武其上,蹈其背 (使……覆盖) C.见犯乃死,重负国 (于是) D.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监禁)
艺术手法及人物形象
问题探究一:本文的艺术手法
1.以细节描写和典型环境表现人物。
例:武不动 不应 骂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例:苏武牧羊: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 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2、对比中凸现人物性格 (1)张胜 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贪生怕死
一、通假字
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请毕今日之驩 “驩”通“欢”,欢聚
因泣下霑衿
“霑”通“沾”,打湿;
“衿”通“襟”,衣襟
与武决去
“决”通“诀”,诀别。
三、一词多义
• 使:数通使相窥观 单于使使晓武 使(之)牧羝
苏武 以死捍卫国家尊严,面对威逼利诱,宁死 不屈。
(2)卫律 卖国求荣的叛徒,无气节的小人。 苏武 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 一身正气。
(3)李陵 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意志不坚。
苏武 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 无怨无悔。
3、详略得当
详:卫律、李凌劝降,苏武宁死不降,卧雪 牧羊等
略:苏武为於(wū)靬(jiān)王赏识及牛 羊被盗等
第五段重点词句
1.白单于
告诉
2.天雨雪
名词作动词,下
3.匈奴以为神 把 当作
4.羝乳乃得归 名词作动词,生育 才
5.别其官属常惠 隔离
等,各置他所 别的
第六段重点词句
1.掘野鼠去草实 2.杖汉节牧羊 3.檠弓弩 3.武复穷厄
通“弆”,收藏 名词作动词,手中拿着
名词作动词,校正
困苦
练习:阅读第5、6段,完成下列练习题目:
• 发:虞常等七十人欲发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恐前语发
• 当:汉亦留之以相当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 近臣,当死 副有罪,当相坐
名词,使者 动词,派 使令动词,让 动词,起事 动词,发出,派出 动词,(被)揭发 动词,对等,相当
动词,判罪 副词,应当
• 相:虚心欲相待
动作偏指一方 相当于“你”
欲令两国相攻
5.扶辇下除 6.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 7.皆为陛下所成就 被动句
台阶 还 提拔
11.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通“襟”;通 “诀”
第三部分 第六段:9、10自然 段
苏武归汉 名垂青史
第一部分(1) 1.出使匈奴
第二部分(2.3) 2.缑王谋反 3.牵连汉使
第三部分(4-8) 4.舍生取义 5.卫律逼降 6.苏武牧羊 7.8 李陵劝降 第四部分(9-10) 9.10 苏武归汉
降,使……投降 膏,使……肥沃 斗,使……争斗 苦,使……受苦 出,使……流出 止,使……止,阻止
意动用法:
我明白了,在忘记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 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 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过眼云烟, 忘却,便是他最好的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 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 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 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待苏武?
5、谁又去劝降?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第一段重点词句
判断句
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 介词,表原因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对男子长辈的尊称
3.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用法,使……归
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 以……身份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
5.置币遗单于 财物
赠送
练习:阅读第一段,完成下列练习题目:
5.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假使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 当都使他们投降。”
第二部分 第二段:第4自然段 卫律逼降 苏武不屈
第四段重点词句
1.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2.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3.本无谋 4.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5.空以身膏草野 6.君因我降 7.女为人臣子 8.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 夷,何以女为见? 9.反欲斗两主 11.若知我不降明
“于”
2.以货物与常 财物,古今异义
阅读文章第二段,指出下列红色字的意思:
• 1.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被困于) • 2.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归汉。 ( 率领) • 3.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 埋伏弓箭)手 • 4.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 把)
被动句,“见”表被动 第三段重点词句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 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飞雪中且行且歌,把那 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 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 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枯 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 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 武,那流放于荒山原野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 铮傲骨作出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 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 1.下列红色的词语解释有误一项( A) 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金钱) B.武帝嘉其义(嘉奖) C.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抵偿) D.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 士斥候百余人俱。(一起)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出使匈奴
第二段重点词句 恰逢
1.会缑王与长水虞 省略句,“谋反”后省
常等谋反匈奴中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 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 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惘大漠飞雪,将“荣 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的一干二净。地窖 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儿咽下,浑身的热 血却沸腾着一个致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 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 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富贵不能忘。
苏武传
《汉书》(《前汉书》)简介
• 作者——东汉班固撰写,班固去 世后,由其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完 成。
• 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断代史。
• 内容——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 206)至王莽新地皇四年(23) 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 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 传。
《史记》汉·马迁 《汉书》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三国志》晋·陈寿 《晋书》唐·房玄龄等 《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等 《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