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设计者】:锋丹雅萍朱永琴司雯【适用年级】:五年级【学校】:外国语小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总课时】:52课时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体两个单元。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
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一、教材简介本教材为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展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五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教学内容本教材包含以下内容:1. 分数的认识与应用2. 数字的认识与运算3. 小数的认识与应用4.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应用5. 数据图的认识与应用6. 时、钟的认识与运用7. 几何体的认识与应用8. 重量、容量的认识与应用9. 有理数的认识与应用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板书、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和解释数学知识。
2.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游戏活动:通过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喜爱程度。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程度。
4. 测试评估: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 辅助教材:习题集、教学参考书等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七、教学安排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时分配,合理安排每个知识点的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的平稳进行。
八、教学反思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以上为《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的内容概述,旨在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郑州市文化路第一小学◆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必修◆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授课时间:72课时左右◆授课教师:◆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学生情况分析】两班共有学生148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还是比较好的。
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大部分家长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课外辅导,能够经常与教师交流学生各方面习惯的养成,彼此了解学生在家、校表现,相互配合对学生的教育。
【课程总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4)使学生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分析】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七个单元、四个领域:(一)数与代数(按领域划分)1、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最新青岛版五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教程文件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授课时间:62课时设计教师:陈兆卿任教班级:五年级一、二班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设计教师:陈兆卿一、课程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
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结合具体情境,掌握通分的方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地计算,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5.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
6.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7.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8.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9.结合具体实例,能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方案。
10.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11.了解数据的描述可能产生的误导。
(二)数学思考1.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在方向与位置的教学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在长方体单元的教学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证明的数学学习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4.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分析、判断与根据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1.在情境图的教学中,初步学会从教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探究、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五下数学课程纲要-2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60课时授课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设计者:乔小静李淑霞牛晓菲陈建勋刘俊玲/新郑市黄水路小学背景:本期课程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内容包括: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四年半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是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
所以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继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标:1、数与代数: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分数,会说出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会进行转化;会比较小数、分数的大小;在1-100的自然数中,会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指导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会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图形与几何: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会说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计算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会说出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通过观察实例,会辨认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康巧红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课程类型】必修【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63课时【设计者】新密市平陌镇牛岭小学康巧红【背景分析】一、基于课标的陈述1.在数与代数方面,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3.在统计方面,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4.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基于教材的分析本期课程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而且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具体表现: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因数与倍数”单元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内容,概念多且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要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从生活的角度引出数学知识,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比较抽象,理解和掌握比较困难,注意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拥有良好的数感的一项重要尺度。
空间与图形方面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加重视对概念的理解,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统计与概率在本学期通过对众数及复式统计图的学习,更好地理解统计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小学五年级数学
一、课程目标
1.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算术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让学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如代数、几何、概率等。
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包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课程内容
1.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整数、小数、分数等基本数学概念,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2.四则运算: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运算,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3.代数初步:让学生初步了解代数的基本概念,如变量、代数式、方程等。
4.几何初步:让学生初步了解几何的基本概念,如图形、测量、对称等。
5.概率初步:让学生初步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如事件、概率、期望等。
6.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学习如何观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
三、课程进度
每周安排五节课,每节课时长约40分钟。
每节课包括新知识讲解、例题解析、课堂练习、学生展示和作业布置等环节。
四、课程评估
每个月进行一次小测验,评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计算能力。
每个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期终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教学建议
1.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发言、讨论和交流。
2.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游戏、实践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3.定期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以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
4.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题和作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内容标准:通过观察实物,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和特点,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让学生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其度量单位,并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同时,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内容标准: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能够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同时,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并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内容标准: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掌握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的方法。
同时,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第六单元:折线统计图内容标准: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能够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通过实际的统计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内容标准: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养成良好的研究和行为惯,如认真作业、书写整洁、坐姿端正、格式正确、积极回答问题等。
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它们的展开图,认识它们的特征。
通过实例,了解体积的意义及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并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学期课程纲要
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常凤勤
小学数学 课程名称 适用年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课程类型 学 日 校 期
必修课程 常刘小学 2013 年 2 月
五年级
总课时数
60 课时左右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 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 学生、 教材及 应用等。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 其 他资源背 和减法,统计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景 分 析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 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 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数与代数:进一步认识分数,通过动手操作,会说出小数、分数之间的 关系,会进行转化;会比较小数、分数的大小;在 1-100 的自然数中,会 找出 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指导 2,3,5 的倍数的特征,能找 出 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 1-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 课 程 目 标 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知 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会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加、减、乘、 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的 简单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 方体的展开图;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 3 、 分米 3 、厘米 3 、升、毫升) ,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 1 米 3 、1 厘米 3 、 以及 1 升、1 毫升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会说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 积和表面积以及计算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会说出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11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课程纲要》学校名称嵩山路小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设计教师刘晓燕适用年级五年级总课时66课时设计日期2016.2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一、观察物体、二、因数与倍数、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探索图形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五、图形的运动(三)、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打电话、七、折线统计图、八、数学广角—找次品九、总复习。
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本册教学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三)、本册教学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课程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工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 下册 课程大纲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数学思维:能够发现数学问题中的规律和特点,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数学知识:掌握数的加减乘除、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面积、体积、容积等基础数学知识。
3.数学方法:学会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求解问题。
4.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三、教学内容:1.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包括整数的认识、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横竖加减、借位与进位、应用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2.数的乘法:重点教授数的乘法的概念和性质,包括乘法公式、乘法因数、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3.数的除法:主要讲解除法的概念和方法,包括除法的运算规律、除法的应用问题等内容。
4.分数:包括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应用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5.几何图形:主要教授平面图形的种类和性质、图形的判断和分类、简单几何变换、统计图表等内容。
6.面积、体积、容积:包括面积的概念、单位面积的数量、面积的计算方法、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应用问题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举例、游戏、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中的规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2.教师示范法: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3.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和探究,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巡回讲解法:通过座谈、讨论、展示、比赛等形式,使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评价: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包括连续小测、大测、作业、小组活动、学习心得等,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年级数学课程大纲
五年级数学课程大纲五年级数学(人教版)课程大纲。
一、数与代数。
1. 小数乘法。
-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 探究小数乘小数的算理,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能根据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关系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 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理解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解答。
2. 小数除法。
- 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 探究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 会求商的近似数,能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去尾法”取近似数。
- 认识循环小数,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能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 简易方程。
- 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具体情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 方程的意义,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能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稍复杂的方程,会列形如ax± b = c、ax± bx = 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 因数与倍数。
-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 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根据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3、5的倍数。
-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知道100以内的质数。
- 认识奇数和偶数,掌握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
二、图形与几何。
1. 多边形的面积。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 = ah,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三角形的面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h,能计算三角形面积。
- 梯形的面积,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来推导梯形面积公式S=((a + b)h)/(2),能计算梯形面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课程纲要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课程纲要一、教学目标1.全面掌握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包括数的运算、分数、小数、图形、三角形等;2.提高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数的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算法;(2)带括号的加减法、乘除法;(3)应用题解决。
2.分数(1)认识分数的概念;(2)分数的简化和扩大;(3)分数的加减法;(4)分数的乘法和除法;(5)分数的应用题解决。
3.小数(1)认识小数的概念;(2)小数的加减法;(3)小数的乘法和除法;(4)小数的应用题解决。
4.图形(1)认识多边形;(2)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3)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
5.三角形(1)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2)解决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数的四则运算的规则和应用;(2)分数的运算;(3)小数的运算;(4)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5)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
2.难点(1)带括号的数学运算;(2)分数、小数的运算应用题;(3)图形面积和周长计算的综合应用;(4)三角形面积和周长计算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任务导向型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2.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合作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综合性评价方法,通过定期考试、作业、课堂练习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复习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引导学生掌握数的运算的基本规则;2.第二课时:学习带括号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解决应用题;3.第三课时:认识分数的概念,简化和扩大分数,解决分数的加减法;4.第四课时:解决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应用题;5.第五课时:认识小数的概念,学习小数的加减法;6.第六课时:学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解决小数的应用题;7.第七课时:认识多边形,学习多边形的计算;8.第八课时:学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9.第九课时:认识三角形,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10.第十课时:综合练习,复习已学知识,解决综合应用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课程纲要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课程纲要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课程纲要篇1一、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变换、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其中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等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一)在"数与代数"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变换。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在前面学习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形状图通过操作还原该物体,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这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折线统计图。
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到当数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等多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数学广角”,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五年级学生的数学下册课程纲要,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他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具体的课程目标如下:1. 理解和应用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掌握三位数和四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3. 提高对小数和分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进一步发展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分类能力。
5. 研究如何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统计。
6. 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的内容:1. 四则运算- 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三位数和四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 乘法表的研究和应用。
- 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小数和分数- 小数的认识和表示方法。
-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 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法。
-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3. 几何图形- 二维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 直角、钝角和锐角的理解。
- 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4. 数据和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数据的图表表示和分析。
- 平均数的计算和应用。
5. 实际问题解决-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 运用所学数学方法解决日常计算和测量问题。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和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2. 小组合作研究: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案例分析和实践: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互动软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兴趣。
四、考核与评价本课程的考核和评价将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的考核方式包括课堂练、作业评定和小组合作评估等。
五、教材和资源本课程将使用教育部编制的五年级数学教材作为主要教材,同时辅助使用其他相关教辅资料和多媒体资源。
五年级数学(下)课程纲要
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下)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教材来源: 青岛版适用年级:五年级设计教师:课时: 63课时制定时间:2021年 1 月30 日一、课程背景(一)学生已有知识与认知特点(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
但是个别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
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还有待加强训练。
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有些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的能力。
(二)本册内容与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三)本册内容与课程标准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方向与位置、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复式统计图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知识。
《课标》认为,认识负数这一环节内容意在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没有涉及到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因此充分的展现负数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是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学期之前,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学期所学习的内容将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拓展,本节教材通过创设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性质。
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的意义,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程纲要(五年级下册)
课程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学校名称:
科目名称:小学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
日期:2016-02-20
适用年级:五年级
总课时:66 课时
背景: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全册学习目标)
1、课堂反馈:通过观察、问答、交流、操作等途径实现。
2、课后反馈:通过作业、实践活动、校信通等途径实现。
课程评价:
1、过程性评价。
(1)课堂表现。
通过个人回答、板演习题、小组汇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2)作业情况。
根据学生作业上交、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及时纠错情况,用“等级+星级”形式进行评价。
2、多元性评价
(1)通过校讯通的平台和家长交流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2)通过家访的形式了解孩子在家的状态;
(3)进行一次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4)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一位学生作出综合评定。
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考试、口试或实践报告等。
3、终结性评价
(1)单元测试和学期末测评
卷面测试:基础知识平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计算和简算平均错误率在10%以内,速度每分钟5道题以上;度量、作图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30%以内,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能否表达解决问
题的过程。
(2)星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