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特色治疗技术1、传统针灸特色治疗技术(1)普通针刺毫针刺法是用毫针刺激人体腧穴等部位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是针刺疗法的主体,临床应用最广。
毫针规格以针身的长短和粗细来区分。
针刺练习有纸垫练针法、棉团练针法、自身试针法。
针刺前体位的选择根据治疗部位而定,有卧位、坐位等。
进针时有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针刺角度有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斜刺(45°)、横刺(15°)。
针刺深度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必须结合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体形、病位、病性、腧穴部位等因素综合考虑。
行针基本手法有提插法、捻转法,辅助手法有循法、刮法、弹法、摇法、震颤法。
针刺最主要讲究得气,指针刺入腧穴后产生的经气感应,即针感。
病人感觉腧穴局部酸、麻、胀、重等,有时会有不同程度的感应扩散或传导。
医生感觉针下沉重、紧瑟等。
一般而言,得气迅速,疗效好;得气较慢,疗效差。
针刺补泻手法与机体的机能状态、腧穴特性、针刺手法相关。
针刺异常情况包括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刺伤重要器官等,但正规医生临床实践中很少发生上述情况,即使发生,也能及时果断的处理。
针灸治疗作用主要包括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
(2)温针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
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或将艾条切成长约 1.5cm的艾段插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
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也可用于骨质增生、腰腿痛、冠心病、高脂血症、胃脘痛、腹痛、腹泻等。
本法兴盛于明代,明·高武《针灸聚英》及杨继洲之《针灸大成》均有载述:“其法,针穴上,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者,或有效”。
操作过程中要严防艾火脱落灼伤皮肤,可预先用硬纸剪成圆形纸片,并剪一至中心的小缺口,置于针下穴区上;嘱患者不要任意移动肢体,以防灼伤。
八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目的
八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目的、注意事项一、耳针法(耳穴埋豆)(一)、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二)、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三)护理及注意事项1 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 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 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二、艾条灸法(一)、目标1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2 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二)、禁忌证.1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 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1 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三、拔火罐法(一)、目标1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 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禁忌证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 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 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1 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 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 防止烫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 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 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中医常用适宜技术注意事项与禁忌证
穴位贴敷禁忌症
❖ ① 过敏体质者、瘢痕体质者。 ❖ ②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肢体感觉麻木者。 ❖ ③ 神志不清者,不能准确表达者,不能配合者。 ❖ ④ 颜面部、会阴部禁用刺激性强的中药。 ❖ ⑤ 皮肤娇嫩、菲薄、局部水肿者。 ❖ ⑥ 皮肤破损、感染,局部有皮肤病患者。 ❖ ⑦ 孕妇。 ❖ ⑧ 过饱、过饥、过劳、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 ❖ 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衰、呼衰病人。
中医定向透药注意事项
❖ 开机时注意电流应由小逐渐增至所需量,以 免病人有电击感。
❖ 电极板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必须安放在衬垫 上,治疗时防止电极板滑出衬垫灼伤皮肤。
❖ 治疗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反应,及时调整合 适电流量,防止电灼伤。
❖ 防止病人自己或陪人调动仪器。
中药硬膏热贴敷
❖ 中药硬膏热贴敷是将中药贴敷在体表或特定 的穴位上并加热,借助热力,达到疏风散寒 、调气活血的目的。
❖ 以上情况不能行耳穴压豆治疗。
耳穴压豆注意事项Biblioteka ❖ 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 2、耳穴多左右两侧交替使用。 ❖ 3、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过敏。 ❖ 4、若患者出现局部疼痛、发红、皮肤破损等情况,
应立即去除耳贴,观察并做相应处理。 ❖ 5、每天按压数次,切勿用力揉擦,以免搓破皮肤造
成感染。 ❖ 6、 一次贴压的耳穴不宜过 多,一般以3—8个为宜。
穴位贴敷注意事项
1、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 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起泡或发生药物中毒。 2、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3、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可用肥皂等有刺激 性物品擦洗。应用清水擦拭干净。 4、不宜连续多天贴敷同一个穴位,应交替使用。
❖ 以上情况不能在原穴位贴敷,宜停止贴敷或尝试更换穴位, 更换穴位后仍有皮肤发红发痒,立即停止贴敷。
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目 录
• 中医适宜技术简介 •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 中医适宜技术注意事项 • 中医适宜技术风险与应对 •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与教育
01
中医适宜技术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适宜技术是指安全、有效、 简便、经济、实用的中医技术, 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特点
中医适宜技术具有针对性强、疗 效显著、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 优点,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 保健需求。
分析培训目标
明确培训目标,如提高适宜技术的掌 握程度、提高临床应用能力等,确保 培训内容与目标相符合。
培训内容与方法
01
02
03
制定培训大纲
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结果, 制定适宜技术的培训大纲 ,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 能两个方面。
选择培训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 培训方法,如集中授课、 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 以提高培训效果。
操作器具应妥善保管,避免损坏和丢 失。
04
中医适宜技术风险与应对
风险识别与评估
风险识别
在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过程中,应全面 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如操作不 当、患者体质差异、药物配伍禁忌等 。
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 其对操作过程和患者安全的影响程度 ,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风险预防与控制
拔罐操作规范
总结词
注意火候,避免烫伤
详细描述
拔罐操作时需注意火候,避免火源直接接触皮肤造成烫伤。拔罐时应选择适当的罐具,掌握拔罐时间和压力,避 免造成皮肤损伤。
中药煎煮操作规范
总结词
讲究火候,注意配伍禁忌
详细描述
中药煎煮前需将药材充分浸泡,掌握火候和煎煮时间,遵循中药配伍禁忌原则,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煎煮器具应清洁卫生,确保药液质量。
中医灼烙技术
中医灼烙技术中医灼烙技术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灼烙是一种通过烧热的金属器具或火烧石来刺激人体的一种疗法。
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皮肤和经络,调节人体的气血和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灼烙技术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可以说是中医学的瑰宝之一。
它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了中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技术,通过刺激人体的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和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灼烙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当时的医生使用铜制的灸炉和火烧石来进行治疗。
在历史上,灼烙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风湿病、骨折、肌肉痉挛、消化不良等。
灼烙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灼热的金属器具或火烧石来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节人体的气血和阴阳平衡。
灼烙时,医生会用热的金属器具或火烧石来刺激特定的穴位,从而产生热刺激作用。
这种刺激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组织的代谢和再生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灼烙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风湿病、骨折、肌肉痉挛、消化不良等。
在中医学中,灼烙技术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缓解疼痛和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灼烙技术的注意事项:1. 灼烙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烧伤皮肤和造成其他不良后果。
2. 灼烙时,要选择适当的穴位,遵循中医学的原则,进行科学的治疗。
3. 灼烙时,要注意掌握时间和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影响治疗效果。
4. 灼烙时,要注意患者的体质和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灼烙方法和穴位,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总之,中医灼烙技术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今天的医学中,灼烙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但是,灼烙技术也存在着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注意,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针法毫针一、进针1、单手进针法用拇、示(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示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弯曲,将针刺入,直至所规定的深度。
2、双手进针法(1)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示指或示指的指尖掐在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示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示指夹持针柄,在接近皮肤时,迅速把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规定的深度。
(3)其它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管针进针法。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1、角度(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合用于大多数腧穴。
(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倾斜刺入,合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
(3)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15~25度角沿皮刺入,合用于皮肉浅薄处。
2、深度针刺的深度是针身刺入腧穴内的深浅度。
一般以既有针感而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
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经脉循行的深浅度以及不同的时令而灵活掌握。
三、行针1、提插法: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动作,就是将针从浅层插下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的上提下插,这种纵向的行针手法成为提插手法。
2、捻转法: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前后、左右行针动作,就是针向前后来回旋转捻动,反复多次,这种进针手法,称为捻法。
辅助手法:重要有循、弹、摇、飞、震颤等法。
3、治神与得气(1)治神就是规定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集体变化。
(2)得气就是行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进针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
4、留针与出针(1)留针:是进针以后,将针留置,留针过程中还可以间歇行针,或酌与留置10~20分钟。
(2)出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后,达成一定的治疗规定期,便可出针。
出针时先以左手拇、示指将消毒干棉球按于针孔周边,右手持针作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退出。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针法电针一、电针的选穴与毫针刺法治疗大体相同。
中医特色康复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特色康复技术操作规范毫针刺法是一种传统的康复技术,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腧穴,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下面介绍毫针刺法的操作规程。
首先,需要准备治疗盘、毫针盒(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进针方法有四种: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和提捏进针法。
不同的进针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腧穴和针长。
进针时,需要注意进针角度和深度。
直刺、斜刺和平刺是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不同的三种方法。
深度则需要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行针基本手法有提插法,即在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毫针刺法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技术。
3.2 捻转法:在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
当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4.补泻手法4.1 补法: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
多用于虚证。
4.2 泻法: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
多用于实证。
4.3 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
适用于一般患者。
四)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
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
中医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中医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一、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注意事项1。
遵医嘱实施耳穴埋豆,准确选择穴位.2。
护理评估(1)耳部皮肤情况,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禁用。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
3.用探针时力度应适度、均匀。
准确探寻穴区内敏感点。
4.耳部75%酒精擦拭待干.5。
观察患者情况,若有不适应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师配合处理.6.常规操作以单耳为宜,一般可留置3~7天,两耳交替使用。
指导患者正确按压。
7.观察(1)耳穴贴是否固定良好。
(2)症状是否缓解或减轻。
(3)耳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等情况。
8。
操作完毕后,记录耳穴埋豆的部位、时间及患者感受等情况。
二、艾灸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艾灸,选用适当的艾灸方式,如艾柱灸、艾条灸、艾盒灸等。
2.护理评估(1)施灸的皮肤情况。
(2)患者对艾灸气味的接受程度.(3)颜面部、大血管部位、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3.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
取合理体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
5.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6。
施灸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及时将艾灰弹入碗盘,防止灼伤皮肤。
7.注意施灸的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施灸。
8.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疱较大时,需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9.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柱或艾条放置熄火瓶内,熄灭艾火.10.初次使用灸法时,以小剂量、短时间为宜,待患者耐受后,逐渐加剂量。
11。
操作完毕后,记录患者施灸额方式、部位、施灸处皮肤及患者感受等情况。
三、拔火罐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拔罐,正确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2.护理评估(1)拔罐部位的皮肤情况,有皮肤溃疡、水肿、毛发较多处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忌拔罐。
中医外科特色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1、中药贴敷治疗:依据所选取物的功用不同,对肿疡起到消肿定痛,对溃疡起到提脓祛腐、生肌收口的作用。
【适应证】一切外科疾病初起、成脓、溃后各个阶段,均可应用。
【用法】1、告知患者中药贴敷治疗的作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及患者应注意事项。
2、根据患者贴敷部位大小准备厚纱布或棉垫3、在上面均匀地涂一层软膏4、根据病情辨证选用掺药并均匀掺入。
5、单层纱布覆盖以防止药物撒落并用少量液体湿润后贴敷在患处。
6、胶布固定或包扎。
【注意点】凡皮肤湿烂,疮口腐肉已尽,摊贴油膏应薄而勤换,以免脓水浸淫皮肤,不易干燥。
目前调制油膏大多应用凡士林,凡士林系矿物油,也可刺激皮肤引起皮炎,如见此等现象应改用植物油或动物油;若对药物过敏者,则改用其他药。
油膏用于溃疡腐肉已脱、新肉生长之时,摊贴宜薄,若过于厚涂则使肉芽生上长过剩而影响疮口愈合。
2、箍围法箍围药古称敷贴,是药粉和液体调制成的糊剂,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用于肿疡初期,促其消散;若毒已结聚,也能促使疮形缩小,趋于局限,早日成脓和破溃;即使肿疡破溃,余肿未消,也可用它来消肿,截其余毒。
【适应证】凡外疡不论初起、成脓及溃后,肿势散漫不聚而无集中之硬块者,均可使用本法。
【用法】由于箍围药的药性有寒、热的不同.所以在应用时应分别使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如金黄散、玉露散可用于红肿热痛明显的阳证疮疡;疮形肿而不高,痛而不甚。
微红微热,属半阴半阳证者,可用冲和散;疮形不红不热、漫肿无头属阴证者,可用回阳玉龙散。
箍围药使用时,是将药粉与各种不同的液体调制成糊状。
调制液体有多种多样,临床应根据疾病的性质与阶段不同,正确选择使用。
以醋调者,取其散瘀解毒;以酒调者,取其助行药力;以葱、姜、韭、蒜捣汁调者,取其辛香散邪;以菊花汁、丝瓜叶汁、银花露调者,取其清凉解毒.而其中用丝瓜叶汁调制的玉露散治疗暑天疖肿效果较好;以鸡子清调者,取其缓和刺激;以油类调者,取其润泽肌肤。
中医特色康复技术操作规范执行规范
中医特色康复技术操作规范执行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中医特色康复技术的操作流程,确保技术的正确应用和安全执行。
操作规范适用于中医特色康复机构、临床医疗单位和相关人员,以确保康复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2. 操作流程2.1 准备工作在进行中医特色康复技术操作之前,需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康复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
- 检查患者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 准备必要的康复设备和器材,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2.2 执行技术操作按照以下步骤执行中医特色康复技术:1. 清洁与消毒: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包括设备、器材和操作区域。
2. 术前准备:认真核实患者身份信息,确认治疗计划和目标,向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和告知。
3. 操作步骤:按照康复技术的操作流程,进行相应的操作步骤,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观察监测:在技术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5. 术后处理:操作结束后,进行相应的术后处理,包括清理器械、记录操作情况等。
2.3 安全注意事项在执行中医特色康复技术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 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配合并遵守相关要求,如保持平稳体位、主动配合操作等。
- 康复设备和器材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功能正常和安全可靠。
- 操作环境必须保持清洁,并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 患者个人隐私和机构信息必须得到保护,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 总结本文档规范了中医特色康复技术的操作流程和执行规范,确保技术的正确应用和安全执行。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事项,提高康复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传统中医特色诊疗规范
传统中医特色诊疗规范导言传统中医作为我国独特的医学体系,拥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和特色治疗方法。
为了标准化传统中医的诊疗过程,本文将介绍一套传统中医特色诊疗规范,旨在提高中医诊疗水平,保护患者权益,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诊断准备1. 秉持中医理论:中医诊断首先应基于中医理论体系,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结合患者病史、脉诊、舌诊等诊断手段,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
2. 详细询问病情:医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病程、家族病史等信息,为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诊疗流程1. 望、闻、问、切:医生应按照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患者的体质、病因、病情等方面信息。
2.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四诊所得,医生应进行辨证施治,通过辨证论治的方式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中药治疗:传统中医特色在于中药的应用,医生应根据辨证结果,选择合适的中药并合理配伍,以达到治疗目的。
4. 辅助疗法:在传统中医诊疗过程中,还可结合针灸、推拿、艾灸等辅助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5. 随访和调整:患者在接受传统中医诊疗后,医生应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治疗效果,如有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1. 知情同意:医生在进行传统中医诊疗前,应详细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法和可能的风险,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 充分沟通:医生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确保诊疗过程中的共识。
3. 守法规范:在进行传统中医诊疗时,医生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确保诊疗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 提高专业素养:医生应进行持续的专业研究和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和传统中医知识水平。
结论传统中医特色诊疗规范的制定对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实施传统中医治疗,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医特色康复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特色康复技术操作规范中医特色康复技术是一种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康复方法的综合性康复方式。
它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传统中医技术,结合现代医学的康复方法,通过调理人体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恢复人体功能,达到康复的目的。
为了规范中医特色康复技术的操作,下面将介绍一些操作规范。
一、前期准备1.做好康复目标的制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合理设定康复目标。
2.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病情分析、康复需求等,为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3.了解患者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并发症或加重病情。
二、操作过程1.搭建良好的沟通环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了解他们的主诉和需求,并告知中医特色康复技术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2.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选择合适的中医特色康复技术。
例如,选择针灸时,根据穴位的选取和刺激力度的掌握,结合患者的反应与感觉,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3.注意操作的细节,如保持手部清洁,使用无菌针具和消毒剂,防止交叉感染;掌握合适的力度和速度,避免过度拉伸或施力过猛导致疼痛或损伤;在刮痧和拔罐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反应,调整力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刺激。
4.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观察患者的异常反应,如出现晕厥、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终止康复操作,并做好相关处理。
5.康复操作结束后,要对操作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操作时间、操作部位、操作力度等,为下一次操作提供参考。
三、术后注意事项1.患者术后需要有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避免受凉或感染,保持伤口的清洁。
2.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和饮食调理方案,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督导。
3.患者术后应配合康复师的指导进行相关锻炼,如适度的运动、按摩和自我调理,促进康复效果的显现。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康复技术的操作规范包括前期准备、操作过程和术后注意事项。
规范的操作能够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康复治疗,并提高康复效果。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随着中医疗法的逐渐被世界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护理机构开始引入中医疗法,提供更加全面的医疗服务。
在护理人员中,掌握中医技术的使用手册也十分重要,下面就来探讨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一、什么是中医技术?中医技术是指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治疗、保健、调理等方法和手段,包括针灸、推拿、拔罐、艾灸、中药熏洗、刮痧等。
中医技术可以缓解一些疾病的症状,提高身体免疫力,对保健和预防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中医技术在护理中的应用在护理中,中医技术能够提供更全面、更贴心的疗效,使得护理工作更加丰富。
在长期照护中,患者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很常见,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技术可以缓解肌肉和关节的疼痛,调整身体状况。
同时中药熏洗也可以改善皮肤的状态,有效地缓解患者长期卧床所导致的褥疮等问题。
对于带有失智症的老年人,经常采用刮痧等技术来刺激全身穴位,达到提神醒脑的效果。
三、如何使用中医技术手册护理人员在使用中医技术时,懂得使用中医技术手册是非常必要的。
使用手册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中医理论,并掌握实践操作技巧。
1、了解中医基本理论。
护理人员最好先了解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基本概念,这样才能够根据患者情况,结合中医理论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
2、掌握中医技术操作步骤。
在中医技术手册中,会详细介绍针灸、刮痧等技术的操作步骤,护理人员应该逐步学习并熟练掌握,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3、注意卫生和安全。
使用中医技术时,护理人员必须要注意清洁卫生和安全。
例如在进行针灸时要确保使用消毒器材,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四、中医技术的注意事项在使用中医技术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遵守中医理论。
不得违背中医理论,盲目跟风,使用不科学、不合理的技术。
2、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要有全面的评估和判断。
护理人员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病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中医技术进行治疗。
3、在操作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受到的感觉。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诊疗技术名称]中药熏药治疗[简介]中药熏药治疗是将药物煎汤,经过中药熏蒸治疗仪煎煮产生蒸汽,作用于局部皮肤或者患处,药物的有效成份通过皮肤的细胞、汗腺、毛囊、粘膜吸收和渗透进入人体。
结合经络的沟通作用、脏腑的调节作用以及局部的温热刺激作用,达到温通血脉、松弛痉挛、调温和血、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疏风散寒、祛风除湿等作用。
[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强制性脊柱炎。
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禁忌症]重症高血压、重症贫血、高热、结核病、皮肤破溃、严重肝肾疾病、心血管疾病代偿功能障碍、孕妇等禁用。
[操作规范]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根据熏治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熏治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冬季注意保暖。
3.将中药装入纱布袋中,放入药箱煎煮,调节喷药口距离。
以患者感觉温热,不烫伤皮肤为度。
4.每次20分钟,每天1次, 10次一个疗程。
5.熏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若感到不适,应即将住手,协助患者卧床歇息。
6.熏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着,安置舒适卧位。
7.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1.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温度,特殊是老年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防止烫伤的发生。
2.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应在患处盖上毛巾,防止受凉感冒。
3.熏蒸结束后应适当歇息及饮水,待恢复后再离开治疗室。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诊疗技术名称]刮痧[简介]刮痧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浮现瘀斑的一种疗法。
此法可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达到治疗的目的。
合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
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
民间广泛流传于治疗发痧(中暑)、绞肠痧、吊绞痧等证。
[适应症]合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关键词】火针;施术工具;注意事项1火针概述火针不同于毫针,顾名思义,应用时需要将针用火加热烧红。
因此,火针就是将特制的针具加热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一定的部位治疗疾病的方法。
《黄帝内经》中,把火针称为“燔针”、“焠刺”,而在《伤寒杂病论》中,称为“烧针”。
“燔”、“焠”、“烧”这几个字都有“火”字旁,即都与“火”有关。
利用火针的温热作用刺激穴位,以激发经气,振奋阳气,调节脏腑功能,从而使经络通达,气血畅行。
因此这种方法属于针灸医学中的“温通刺法”。
2施术工具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运用好火针,必须先有一支得心应手的针具。
火针需要特殊的材料,它不同于不锈钢制作的毫针,由于火针要在高温下加热到针体通红,刹那间刺入到人体穴位,所以要求制作火针的材料必须具有耐高温、坚硬挺拔的特点,即使在烧红之后,仍然保持针体坚硬而不弯曲。
经过反复实践试用,现选用钨锰合金材料来制作火针,它在烧红后仍会保持挺直、坚硬,能顺利穿透皮肤肌肉及瘢痕结缔组织,而且比较经久耐用。
因此,钨锰合金是理想的火针制作材料.一根完整的火针,从结构上分为针尖、针体、针柄的三个部分。
火针的针尖不需要象毫针那样锋利,要求尖而不锐,以稍圆钝者为佳。
因为火针是在烧红的情况下刺入人体穴位的,比毫针刺入要容易的多,故不需太锐利。
否则反复烧灼、使用,会使针尖变脆,容易折断。
火针的定取穴位,分为三种形式。
一是根据疾病辨证辨经,循经取穴,以温通经络,调整脏腑,治疗胃痛、咳喘等内脏虚寒疾病。
二是在病变局部寻找压痛点,以通行气血,缓解疼痛,治疗肌肉关节病及各种神经痛。
三是直接在病灶处下针,以排脓去腐,消肿敛疮,治疗痈肿疮疡、淋巴结核、腱鞘囊肿及各种皮肤病。
临床应用时需按照这个原则,分别定取经穴、压痛点、病灶处予以针刺。
火针的定穴与进针准确,比毫针更为重要。
毫针在进针以后,如果穴位不准还可以调整一下方向,变换一下角度,而火针进针以后则来不及变动时,针刺不准也没有补救的办法。
中医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中医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XXX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为加强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中医医疗技术发展和临床应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保障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中医医疗技术指医院及医务人员应用中医类医疗技术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治疗措施。
二、我院开展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严格遵守XXX《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的相关操作方法、禁忌症、注意事项等要求。
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三、各科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各科的功能任务相适应,应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中医医疗技术手册》技术规范。
四、实行中医医疗技术实行分类管理。
根据XXX《中医医疗技术手册》医疗技术分为十一类:包括针刺类技术、推拿类技术、刮痧类技术、拔罐类技术、灸法类技术、熨烫熏浴类技术、中医微创技术、骨伤类技术、肛肠类技术、气功类技术等技术及其他类别中医技术。
具体目录参照XXX《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
五、各科室各专业所开展的各类中医医疗技术必须吻合中医医疗技术规范,不得将不成熟的技术应用于临床诊疗事情中。
从事医疗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必须是经过注册的卫生技术人员,不允许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中医医疗技术纳入医院及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进行管理。
六、临床开展的医疗技术(包括手术、有创操作)在开展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控制顺应症、禁忌症以及其他替代疗法实施的可行性。
做好充裕的操作准备,包括医患沟通、患者的知情同意、术前病情评估、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等。
七、凡发生医疗技术损害的,操作人要立即报告医疗组长、科主任,在积极迅速进行补救的同时须上报医务科,如需要,医务科组织相关科室力量进行全力补救,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八、临床已开展的中医医疗技术,当技术力量、设备和设施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医疗技术的安全和质量时,经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后,医院下达中止此项技术开展的指令,有关科室必须服从,不得违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中医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一、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耳穴埋豆,准确选择穴位。
2.护理评估(1)耳部皮肤情况,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禁用。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
3.用探针时力度应适度、均匀。
准确探寻穴区内敏感点。
4.耳部75%酒精擦拭待干。
5.观察患者情况,若有不适应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师配合处理。
6.常规操作以单耳为宜,一般可留置3~7天,两耳交替使用。
指导患者正确按压。
7.观察(1)耳穴贴是否固定良好。
(2)症状是否缓解或减轻。
(3)耳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等情况。
8.操作完毕后,记录耳穴埋豆的部位、时间及患者感受等情况。
二、艾灸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艾灸,选用适当的艾灸方式,如艾柱灸、艾条灸、艾盒灸等。
2.护理评估(1)施灸的皮肤情况。
(2)患者对艾灸气味的接受程度。
(3)颜面部、大血管部位、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3.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取合理体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
5.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6.施灸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及时将艾灰弹入碗盘,防止灼伤皮肤。
7.注意施灸的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施灸。
8.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疱较大时,需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
9.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柱或艾条放置熄火瓶内,熄灭艾火。
10.初次使用灸法时,以小剂量、短时间为宜,待患者耐受后,逐渐加剂量。
11.操作完毕后,记录患者施灸额方式、部位、施灸处皮肤及患者感受等情况。
三、拔火罐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拔罐,正确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
2.护理评估(1)拔罐部位的皮肤情况,有皮肤溃疡、水肿、毛发较多处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忌拔罐。
(4)女性患者妊娠期腰骶部禁用。
3.取合理体位,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
4.操作前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缝。
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适宜的火罐。
5.拔罐过程中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注意询问患者感觉,如有不适,及时起罐,防止烫伤。
6.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7.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适宜,否则因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
8.起罐后,一般局部皮肤呈现红晕或紫绀色(淤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
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
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9.操作完毕后,记录拔罐的部位、时间及患者的感受等情况。
四、刮痧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刮痧治疗,根据部位选择适宜的刮痧用具。
2.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体质和皮肤情况,体型消瘦者慎用,局部皮肤瘀斑、水泡、瘢痕、炎症、破溃、有出血倾向等情况者禁止刮痧。
(2)评估患者症候表现,辩证选择刮痧油及刮痧方向。
(3)评估患者耐受能力,确定手法轻重。
(4)女性患者月经期或妊娠期禁用。
3.室温保持在22~24℃,暴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暖和隐私保护。
4.刮痧手法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局部皮肤发红或有紫色痧点为宜,但不强求出痧,禁用暴力。
5.刮痧时不可过饥过饱,宜饭后1~2小时后刮痧。
6.关节部位、脊柱、头面部禁止采用重手法,刮痧时间相对较短。
7糖尿病患者皮肤耐受性差,血管脆性增加,刮痧的力度不宜太快,时间不宜太长。
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者,宜从下往上刮。
8.刮痧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果出现头晕、恶心,甚至晕厥等现象称为晕痧,应立即停止,迅速让其平卧,饮一杯糖水,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9.告知(1)操作前:刮痧时局部可有疼痛、灼热感。
(2)操作中:出现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等情况,应及时告知。
(3)治疗后:刮痧部位可出现痧点或瘀斑为出痧,出痧后1~2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属正常现象。
刮痧后局部注意保暖,多喝热水,避风寒,3小时内避免洗浴。
10.操作完毕后,记录实施的部位、时间及患者的感受等情况。
五、穴位按摩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穴位按摩。
2.护理评估(1)按摩部位皮肤情况。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女性患者月经期或妊娠期禁用。
3.操作者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4.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注意为患者保暖及保护隐私。
5.操作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停止按摩并做好相应的处理。
6.操作完毕后,记录按摩穴位、手法、按摩时间及患者感受等。
六、穴位贴敷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穴位贴敷。
2、护理评估(1)贴敷部位的皮肤情况。
(2)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
3、充分暴露贴敷部位,同时注意保暖并保护隐私。
4、膏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一般以为宜,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5、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停止使用,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给予处理。
6、贴敷期间,应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的食物,避免烟酒、海味、辛辣及牛羊肉等食物。
7、操作完毕后,记录贴敷的穴位、时间及患者感受等。
七、穴位注射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穴位注射。
2.遵医嘱正确给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3.护理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穴位注射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
4.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5.注射时避开血管丰富部位,避免药物注入血管内。
患者有触电感时,针尖应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行注射。
6.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如有不适,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7.操作完毕后,记录穴位注射的部位、药物、剂量及患者感受。
八、药熨法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药熨法。
2.按医嘱准备药熨所用药物,并将其装入布袋中,制作成温度为60~70℃的中药热奄包。
3.护理评估(1)药熨部位的皮肤情况(2)既往史及药物的过敏史(3)对热的耐受程度。
(4)女性患者月经期或妊娠期腹部禁用。
4.药熨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5.选择合理体位。
6.药熨中保持药袋的温度,冷却后应及时更换或加热。
温度以患者的耐受为宜,一般不宜超过70℃,年幼、婴幼儿及感觉障碍者药袋温度不宜超过50℃,以免发生烫伤。
7.观察患者反应及皮肤情况,若患者感到疼痛或出现红疹、瘙痒、水泡时,立即停止操作,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8.操作完毕后,记录药熨的温度、部位、实施时间及患者感受等。
九、中药保留灌肠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中药保留灌肠。
2.护理评估(1)肛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
(2)有无药物过敏史。
(3)操作前应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肛管插入的深度。
(4)近期有无实施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有无大小便失禁。
3.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
4.操作前嘱患者排空大便,必要时遵医嘱先行清洁灌肠。
5.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
6.太高臀部10cm,肛管插入肛门10~15cm。
采用直肠滴注法时,药液液面距肛门约30~40cm,滴速60~80滴/分钟,每次灌注量不超过200ml。
7.在晚间睡前灌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
药液灌注完毕后,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并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以提高疗效。
8.中药保留灌肠后,患者大便次数增加,需注意对肛周皮肤的观察及保护,必要时可局部抹油剂或膏剂。
9.操作过程中询问患者的感受,并嘱患者深呼吸,可减轻便意,延长药液的保留时间。
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师做好相应处理。
10.操作完毕后,记录灌肠时间、保留时间及患者排便的情况。
十、中药全结肠灌洗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中药全结肠灌洗,正确配制结肠灌洗液。
2.护理评估(1)是否有肠道疾病、肠道手术史等。
(2)药物过敏史。
3.患者宜取左侧卧位,注意保暖及保护患者隐私。
4.灌洗前做好肠道准备。
遵医嘱先清洁灌肠,后结肠灌洗。
5.灌洗置管深度为50cm,置管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肠腔。
6.药液温度以37~39℃为宜。
7.治疗过程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面色及感受;治疗结束后观察排便、肠功能情况。
8.指导患者加强肛周卫生,防止出现破溃或湿疹。
9.操作完毕后,记录灌肠时间、置管深度、药量、排便情况及患者感受等。
十一、中药离子导入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中药离子导入。
2.护理评估(1)评估离子导入部位皮肤。
(2)孕妇、婴儿慎用。
(3)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
3.操作前告知患者中药离子导入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报告医师并做相应处理。
4.操作环境宜温暖,暴露治疗部位,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为患者保暖。
5.遵医嘱选择处方并调节电流强度,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有不适应及时调整电流强度。
6.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情况,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予以处置。
7.操作完毕后,记录中药离子导入的皮肤情况及患者感受等。
十二、中药泡洗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中药泡洗。
2.护理评估(1)评估中药泡洗部位的皮肤,有皮损者慎用。
(2)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的患者禁用。
(3)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
(4)评估患者下肢对温度的感知觉。
3.操作前告知患者中药泡洗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
4.空腹及餐后1小时内不宜泡洗。
餐后立即泡洗可因局部末梢血管扩张而影响消化。
5.操作环境宜温暖,关闭门窗,注意为患者保暖及隐私保护。
6.充分暴露泡洗部位,药液以浸过患者双足踝关节为宜。
7.药业温度一般以37~40℃为宜,泡洗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
考虑病种的差异性,以防烫伤。
8.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如出现红疹、瘙痒、心悸、汗出、头晕目眩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
9.泡浴后以浅色毛巾轻轻拭干皮肤,注意拭干趾间皮肤,趾甲长者给予修建。
10.患者实施中药泡洗后,嘱患者饮200ml温开水。
11.操作完毕后,记录泡洗的温度、时间、泡洗部位皮肤情况及患者感受等。
十三、中药塌渍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中药塌渍。
2.护理评估(1)皮肤感知觉,迟钝者掌握适宜的温度。
(2)皮肤对中药过敏者或婴幼儿慎用。
(3)治疗部位皮肤有水泡、瘢痕、破溃、活动性出血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3.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
4.根据治疗部位选择适宜的药垫,药液均匀浸泡,干湿度适中,以不滴水为宜。
5.药液温度以皮肤耐受为度,不可过热,以免烫伤皮肤;若药液以冷,可再加热后侵泡。
热塌、庵敷的温度宜在45~60℃之间。
6.治疗中注意巡视和观察,如局部皮肤出现红疹、瘙痒、泛红或水泡时,应停止治疗,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