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11.《邓稼先》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邓稼先 》(第1课时)精品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
《邓稼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分析文章内容,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教材分析《邓稼先》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是学习名人的崇高人格和奉献精神,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将人物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奉献。
3、中招考点结合历届某某中招语文试卷选择题和散文类的阅读理解题来看,针对本课考察的知识点有:(1)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释义,作者简介。
(2)概括文章的内容,赏析重点句子。
(3)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4、学情分析七年级是中学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阅读理解难度较上学期有了很大的提升,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学习目标1、能介绍作家作品,并会正确书写、解释重点字词。
2、能概括文章六个部分的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思路,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一,设计两个活动:(1)通过查找资料,能说出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并运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完成自学检测一。
(2)开展字词大闯关的活动,让学生准确掌握字词。
2、针对目标二,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听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概括文章六个部分的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思路,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并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完成自学检测二。
四、教学过程五、限时训练1.补全下列成语。
锋 ()毕露妇 ()皆知两() 清风马革( ) 尸死而后( )( )出不穷2.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①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________的科学家:邓稼先。
②那是中华民族________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
③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邓稼先(学案1)
《邓稼先》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2.理清作者思路,理解思想内容;品析文章美点妙处。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链接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指人造地球卫星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和邓稼先是同乡,初中同学,西南联大同学,曾一起坐船去美国留学。
自主探究1、理清全文思路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2、阅读文章四、五、六部分,说说这些部分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概括时请使用以下句式:时间+地点+人物+怎么样)3、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合作探究1、写邓稼先,却为何要从一百年以前的甲午战争写起?2、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如何理解这句话?4、“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的含义是什么?随堂测试第11课《邓稼先》综合练习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2分)A.元勋(xūn)邓稼先(jià)妇孺皆知(rú)B.殷红(yān )开拓(tuò)鲜为人知(xǎn)C.燕然(yàn )癌症(ái )鞠躬尽瘁(cuì)D.彷徨(huáng)罗布泊(bō)风悲日曛(xūn)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悲惨孕育锋芒毕露B.宰割选聘家愉户晓C.奠基颤抖妇孺皆知D.仰慕勒功死而后己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任人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七年级新人教版语文下册导学案:11《邓稼先》(2021年整理)
七年级新人教版语文下册导学案:11《邓稼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新人教版语文下册导学案:11《邓稼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新人教版语文下册导学案:11《邓稼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11 邓稼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2、学习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预习自测】1、预习提示:识记字词;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评析人物形象。
2、文学常识: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二个:其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即真实性和文学性)3、走近作者:杨振宁,1922年生于合肥。
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45年赴美从事核子物理学研究,荣获美国五所大学的博士学位.1957年同李政道合作,创立“李杨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奖。
担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4、给下列汉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鞠( )瘁()勋()氢()聘( )垠( ) 萦( )凛()铤( )撑() 懈怠()癌()症开拓( )孕育()日曛()鲜()为人知shǔ()名diàn()基5、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①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________的科学家:邓稼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邓稼先》导学案
《邓稼先》同步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人物传记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3.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课前预习】1.文体常识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
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叫作“自传”;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称为“他传”。
这两种传记的写法都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内容必须真实,不能有过多的想象或者虚构的成分,重点是写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
本文是“他传”,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和邓稼先有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情。
2.检查预习(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元勋.()至死不懈.()鞠躬尽瘁.()选聘.()无垠.()殷.红()彷徨.()鲜.为人知()锋芒毕露.()(2)解释词语。
元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歌可泣:当之无愧:锋芒毕露:【课堂探究】1.请用一句话说说“我”眼中的邓稼先是个怎样的人。
2.杨振宁先生说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拍摄《邓稼先传》,他建议导演采用“五四”时代的歌曲《中国男儿》作为背景音乐,为什么呢?3.结合文章内容或者是自己课外搜集的材料,思考邓稼先“奇”在何处。
4.有人说邓稼先是一位奇丈夫,《邓稼先》这篇文章也是一篇奇文,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这篇文章“奇”在哪里?【拓展练习】请同学们以“邓稼先(《邓稼先》)给我的启示”为主题,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学习这篇文章的感受,针对内容或写法都可以。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学案
《邓稼先》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体会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2.体会文章运用小标题,使文章层次清楚的手法。
3.感受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鲜明的性格特征;学习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们,为了坚定的信念,勇于克服困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导学探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体会文章运用小标题,使文章层次清楚的手法。
※※※导学探究※※※一、资料助读。
1 . 邓稼先 (1924 — 1986) 安徽怀宁人。
核物理学家, 1945 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抗日战争结束后,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曾任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1948 年赴美国留学,获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950 年 9 月回国。
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学术秘书,为中国核理论做了开创性的贡献。
1951 年加入中国民主党派九三学社, 195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 年 8 月调到第二机械工业部,参加组织和领导中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
历任第九研究理论部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
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奋斗了二十八年。
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上述研究工作的主要参加者,他曾获得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杨振宁与邓稼先2. 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1966年至今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1986年起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
他与李政道教授在1957年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之后,1980年又获Rumford奖,继而于1986年获自由奖和国家科学技术奖章,1993年获美利坚哲学学会颁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4年秋又获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的鲍威尔科学成就奖。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邓稼先》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邓稼先》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邓稼先的伟大事迹,学习其高尚品质和人生价值观。
2.培养学生敬业爱国、乐观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抒情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单元《邓稼先》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科学家相关的内容,如《发明伟人》、《天才少年》等,来引入本节内容。
2. 阅读课文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本单元课文《邓稼先》。
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读课文,边读边理解。
让学生感受邓稼先的伟大事迹,理解其高尚品质和人生价值观。
3. 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邓稼先的理解和感悟,分享心得和体会。
同时,教师也要在讨论中适时地指导和引导,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课文解释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课文,《邓稼先》。
教师要对一些生词和课文中的难句进行解释。
同时让学生记下来,以便复习和课后巩固。
5. 课文背诵教师要求学生背诵全文,以便加深对邓稼先的理解和记忆。
第二课时1. 讲解生词教师分别讲解文中的生词,并让学生听、说、读、写,以便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
2. 朗读课文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注意情感的表达,尤其是要理解和表达邓稼先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感情。
3. 音乐欣赏利用本单元的鸟兽画作品,配以音乐,让学生在欣赏美妙的音乐时,感受美术作品所表现的生动和富于情感的生命力。
4. 小组活动教师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各自完成课本上的小组活动,例如角色扮演、课文改编等。
第三课时1. 感悟写作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写一篇题为《我的人生梦想》的小作文,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感悟人生的意义,并对邓稼先的伟大事迹和高尚品质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2. 课堂分享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全班同学,以便学生更好地交流和互相理解。
3. 评课教师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程进行评价,检查和总结本节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下册语文11 邓稼先导学案.doc
11邓稼先杨振宁【学习目标】1. 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3. 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4. 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学习内容】P78——P88【学时安排】:二学时【学习过程】一、课文导读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
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
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邓稼先。
二、走进文本1、字词积累邓稼()先元助()至死不懈()W()躬尽摩()选售()无垠()成红()詈名()芋友()姬()()野为人知()____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
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泣:流泪。
____ :立大功的人。
: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
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
:竭尽劳苦;瘁:辛劳。
已:止。
: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
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用马皮包裹尸体。
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接连不断地出现。
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2、了解作者、背景(1)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 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途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邓稼先》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邓稼先》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题:11 《邓稼先》课型:主备:莫丽宏审核:徐辉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
2、学习文章用事例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习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学习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预习.导学1、查查手头资料,给大家讲讲你所了解的杨振宁和邓稼先吧,如果你还能知道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连老师都会佩服你的!杨振宁:邓稼先:写作背景:2.给加粗字注音。
鲜为人知()兽铤亡群()风悲日曛()挚友()鞠()瘁()勋()聘()垠()萦()凛()撑()懈怠()开拓()孕育()难堪()彷徨()()筹()划3.根据拼音写汉字至死不xiè 平沙无yín 妇rú皆知xiòng 不见人4.释义马革裹尸:鞠躬尽瘁:锋芒毕露:可歌可泣:家喻户晓:萦带:惨悴:学习.研讨一、导入二、整体感知1、这篇课文篇幅较长,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
默读课文,简要说说各个小标题部分分别讲述了有关邓稼先的什么内容。
2、精选你最喜欢的一部分,认真阅读,说一说在这一部分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邓稼先?你是通过哪些语句、事件读出来的?3. 邓稼先的伟大贡献和崇高品质有哪些?三、质疑探究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2、文章第二部分详写了邓稼先的哪些方面?有什么作用?3、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4、为什么作者说,如果拍《邓稼先传》,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四、研读赏析1、细读第五部分并思考:①此段中引用的古文、儿歌有什么作用?②用“我不能走”做小标题有什么好处?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深刻含义:①“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七年级语文下册11.《邓稼先》学案新课标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11.《邓稼先》学案新课标人教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11.《邓稼先》学案新课标人教版11、课题:《邓稼先》学习目标1、理解写人的文章中事件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2、体会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关于作者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1.生字学习1)。
字音元勋(xūn)鲜(xiǎn)为人知鞠(jū)躬尽瘁(cuì)孕(yùn)育罗布泊(pō)(xiòng)黯(àn)曛(xūn)铤(tǐng)2).形近字2.词语积累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一般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鲜,少。
元勋:立大功的人。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
形容坚持到底。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瘁,过度劳累。
已停止。
当之无愧:指承当荣誉时无羞愧之感。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
喻,明白;晓,知道,明白。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才干全部显露出来。
自主学习:1、结构特点(1)本文由一个引子和冠以小标题的三个部分组成。
引子:(引起正文的文字)从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研制原子弹有许多科学家“失踪”写到邓稼先,引出他那一段失踪的经历。
第一部分:“要放一个‘大炮仗’”。
写邓稼先先接受使命,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从此销声匿迹。
第二部分:“艰苦创业的年月”。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邓稼先学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11 邓稼先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得流泪。
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歌,歌颂,赞叹。
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
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
尽瘁:竭尽劳苦。
瘁,辛劳。
已,止。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
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
当,承当,承受。
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喻,明白、了解。
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
层,重迭,重复。
穷,穷尽。
(二)阅读课文注解①,了解邓稼先和杨振宁;查阅资料,广泛收集他们俩的故事。
关于邓稼先:关于杨振宁:课堂活动第一课时(一)积累知识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
(1)听一听:教师X读第一部分,注意字音、节奏、语调和感情。
(2)读一读:同学自由朗读其余部分,初步感知课文。
(3)说一说: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4)写一写:课文由小标题分为六个部分。
请简要地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
(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5)做一做:下面是对这篇课文结构的图示,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2.研读课文,深入内容。
(小组讨论并解答下列问题)(1)第一部分写邓稼先,为什么先从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写起?答:(2)第三部分为什么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比来写呢?答:(3)第四部分并不是直接写邓稼先事迹的,可否删去?为什么?答:第二课时(一)发现好词1.快速阅读课文,先把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用小圆圈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准备精彩发言。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邓稼先学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11邓稼先一、课前自学(一)知识:1.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邓稼先(1924—1986),某某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3.关于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某某某某,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4.关于奥本海默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1904~1967)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被称为美国“原子弹之父”。
4.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
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
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
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1邓稼先》word教案 (5)
11邓稼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并理解词语,并学会运用;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情感。
过程与方法: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体会语言及句式特点,理清各部分的关系;探究作者写人物传记的独特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邓稼先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教育背景中加以描写,评论及精选横断面以更典型更集中地突出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
2、揣摩语言,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寄寓在字里行间的深情,理解文章在记叙、议论基础上抒情的好处。
教学方法:1.文献法2.讨论点拨法3.发现阅读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设疑创境:多媒体(图片)显示1964年10月,在罗布泊的戈壁滩上,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图片。
两年之后,第一颗氢弹又放出炫目的光彩,再次让炎黄子孙欢欣鼓舞,世界各国为之震惊。
人们都知道,奥本海默是美国的“原子弹之父”,萨哈罗夫是前苏联的“氢弹之父”,那么,中国的“‘两弹’元勋”是谁呢?请铭记这样一个大写的名字—邓稼先。
二、课前热身由学生介绍杨振宁和邓稼先事迹(多媒体出示邓稼先和杨振宁画像)三、整体感知1、在读课文之前,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彷徨.鲜.为人知锋芒毕露.选聘.元勋.鞠躬尽瘁.妇孺.皆知殷.红宰.割筹.划2)解释词语并造句可歌可泣鲜为人知学生自由发言,明确:huánɡxiǎnlùpìnxūncuìrúyānzǎichóu2、学生读课文,在读课文时,注意勾画圈点、并思考下列问题:(多媒体显示)1)文章共有六个大段,六大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第一部分,从中国自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时代开始的百年屈辱历史,引出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邓稼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11邓稼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的音、形、义。
2.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3.学习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
一、基础积累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鲜.为人知()鞠躬尽瘁.()筹.划()
妇孺.皆知()锋芒毕露.()殷.红()
2.在方格中正确填写汉字。
yùn育仰mù
shǔ名zhì友
3.你能根据下面的词义说出成语吗?
(1)比喻人的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
(2)指小心谨慎,不辞辛劳,竭尽全力,直到死为止。
()
(3)每家每户都知道。
()
(4)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
(5)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
二、整体感知
1.这篇文章的形式奇特,采用小标题,分为六部分,请你总结概括每部分的具体内容,可以用以下方法:A.用文段的中心句;B.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语;C.完全用自己的话概括。
2.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局部探究
1.默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或自己课外搜集的材料,思考邓稼先“奇”在何处。
2.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3.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4.第四部分最后说:“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四、推荐阅读
欣赏《中国男儿》原始版本,然后写下你的阅读感触。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睡狮千年,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翼翼长城,天府之国,取多用宏,黄帝之胄神明种。
风虎云龙,万国来同,天之骄子吾纵横。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睡狮千年,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
我有宝刀,慷慨从戎,击楫中流,泱泱大风,决胜疆场,气贯长虹,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感触: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xiǎn cuìchóu rúlùyān
2.孕慕署挚
3.(1)锋芒毕露(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家喻户晓(4)马革裹尸(5)可歌可泣
二、整体感知
1.示例:六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一、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二、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三、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四、作者为邓稼先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成功感到骄傲;五、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六、对邓稼先总的评价。
2.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表现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
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扩展。
第五部分则重点写出了邓稼先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底蕴,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
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三、局部探究
1.(1)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转变,邓稼先“奇”在他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使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
(2)邓稼先“奇”在功绩举世瞩目,名字却长期以来鲜为人知,他不求名利,将自己的一生都无私地献给了科学,献给了祖国。
(3)邓稼先“奇”在他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立即”一词写出他投身新中国建设时的急切心情和炽热的赤子之心。
(4)邓稼先“奇”在他是“两弹”元勋,却最不要引人注目,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5)邓稼先“奇”在“文革”初期竟能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成功制成氢弹。
他毫无私心,受人信任。
2.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3.他们都是本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都是本国的功臣。
但他们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
奥本海默锋芒毕露,爱出风头;而邓稼先忠厚朴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说明“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4.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深情,运用设问,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邓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
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四、推荐阅读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