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物与冶炼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教案:金属矿物、金属冶炼

新沂市第六中学备课纸课时总编号:
备课组别上课
日期
第课时课型
主备
教师
课
题:
第五章第二节金属矿物金属冶炼
教学目标1、了解炼铁的原理2、掌握炼铁的实验操作方法和物质的检验。
3、知道生铁、钢等重要的合金。
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善金属特性的重要作用。
4、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知道生铁、钢等重要的合金。
难点炼铁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产物验证
教法
教具
教学
基本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活动目标和要求
指导自学【创设情景】大自然中有很多铁矿,其中的铁是不
是金属铁?
【介绍】金属的冶炼、我国的大型铁矿。
【提问】如何才能将氧化铁转化为铁呢?
【讨论】你能想出那些方法?
方法:;理由:
【观察思考】看实验录象。
1炼铁反应原理:
引导学生从Fe2O3→Fe
的组成上思考。
金属矿物与冶炼教案

金属矿物与冶炼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金属的存在与金属矿物1.金属在地壳中,绝大多数以________形态存在于矿石中,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少数不活泼的金属以单质形态存在。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其次是______。
3.常见的几种金属矿物矿石赤铁矿磁铁矿钛铁矿孔雀石赤铜矿铝土矿黄铁矿主要成分【特别提醒】①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要先后,以防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引起爆炸;③实验完毕后,先,继续至试管冷却,以防止空气进入将铁氧化;④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要进行点燃或用收集等方法处理,目的是。
1.工业炼铁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的氧化物里还原出来。
化学方程式:2.工业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空气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3.工业炼铁的设备:高炉(高炉中炼出来的是生铁)4.工业炼铁的过程:将铁矿石跟焦炭、石灰石按一定比例加入高炉,从炉下通入热风,使焦炭转化成一氧化碳,并利用一氧化碳把铁矿石中的铁还原成单质铁。
高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注意】1、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作用是和;2、石灰石在高炉炼铁中的作用是。
三、生铁和钢1.生铁:炼铁高炉炼得的铁里含有____________的碳,以及少量磷和硫,是铁的合金——生铁。
2.钢:把生铁放在炼钢炉里,吹进氧气,使其含碳量降至_______________,类别含碳量/%含杂质(硫、磷等)机械性能机械加工1.热还原法:焦炭与氧化铜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
2.电解法:电解氧化铝;电解氯化镁。
3.热分解法:氧化汞加热分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6.3金属矿物与冶炼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6.3金属矿物与冶炼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6.3金属矿物与冶炼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元素有两种存在形态。
认识几种金属矿物。
2、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还原反应和物质的还原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探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还原反应和物质还原性的教学难点:认识还原反应及物质的还原性教学方法:实验指导、观察分析、多媒体可视化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铁架台和玻璃管各一个;酒精灯;塑料罐;烧杯;火柴;试管。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简介: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金属听力、阅读课本、思考和金属矿物。
它们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不可分。
那么,对人类社会做出诸多贡献的金属从何而来?今天,让我们向大家介绍金属矿物。
首先,请阅读教科书第176-177页。
黑板书写:金属矿物与冶炼。
问:俗话说“沙中有金”,金可以从河沙中冲出,这表明金以什么形式存在?为什么?地壳中最重要的四种金属元素是什么?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活跃,它们以何种状态存在于地壳中?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金属矿物的兴趣,交流、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金属矿物的兴趣1思考,理解金属教师给出结论:其实除了金外,象银、倾听,铂这些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以单的存在形式,从哪里来质形成存在以外,其余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化合态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矿物的形式存在。
含有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
培养学习金属矿物的兴趣在地壳中,矿物常与岩石混合共存在一起,形成矿石。
人们开采矿石,用矿石冶炼金属。
那么,矿石是怎样变成金属的呢?现在我们以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铁为例来做个实验,了解一下金属冶炼的原理。
实验6-5如图装置进行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的实验。
在硬制质玻璃管中装入少量氧化铁粉末,先通一氧化碳,接着点燃尖嘴管处酒精灯,再用酒精喷灯对着玻璃管加热。
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呢?(很好)那实验生成了什么呢?倾听,思考联系生活培养学习兴趣观察,思考,回答:红棕色粉末转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二氧化碳培养观察和分析实验的能力(没错)高温板书:fe2o3+3co==2fe+3co2提问:为什么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才开始加热?把试管中的空气排尽培养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很好)提问:还有为什么反应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再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如果先停止通一氧化碳,高温下铁会再次被氧化培养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回答得很不错)总结: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铁失去氧变成铁,这种含氧化合物失去氧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金属矿物与冶炼教学设计方案

金属矿物与冶炼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位于粤教版初中化学下册第六章的第三节。
学生是在学过金属的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了解金属的存在形式和常见金属的冶炼。
同时也为下节学习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做了铺垫。
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几种金属元素及其存在。
2、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3、学会用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的原理。
4、知道生铁和钢是铁的两种合金。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工业上铁的冶炼原理的探讨与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生活的能力;2、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钢铁、青铜等合金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通过对冶铁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安全操作意识和良好的环保意识。
三、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的原理、装置及注意事项。
处理方法:利用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和练习来达到学习效果。
四、学生分析学生已学过金属的性质而且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大量的金属产品特别是铁制品。
但是学生从来没有见过矿石和金属的冶炼。
为此本节利用大量的图片和工业炼铁、炼钢的视频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五、教案过程由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引入本节内容。
然后在黑板上板书本节的学习目标。
活动1:根据目标提出第一个问题:自然界中的金属多以什么形式存在呢?主要存在哪里呢?展示几组图片由学生讨论总结金属存在的形式(板书:金属存在的两种形式)。
活动2:请同学们观察课本176页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了解前两位)。
活动3:提出第二个问题:怎样从矿物中把铁冶炼出来呢?观看课本177页实验视频,由学生观察总结实验现象、结论及注意事项。
接着提出第三个问题工业上是怎样做的呢?活动4:读课本178页了解高炉内的反应,了解生铁和钢。
活动5:观看工业炼铁视频。
了解工业炼铁的设备及其原料。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6.3金属矿物与冶炼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通过学习金属矿物与冶炼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增强资源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珍惜金属资源、爱护公共财物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教学关注点:
-关注学生对金属矿物与冶炼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全体学生的学科素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金属资源的节约与保护。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教师将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已有知识出发,逐步进入金属矿物与冶炼的学习。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6.3金属矿物与冶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矿物的种类、分布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理解金属矿物资源的有限性和保护意义。
2.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运用活动性顺序解释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冶炼原理。
3.学会金属的提炼方法,如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等,并能结合具体金属实例进行分析。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通过实验现象使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对金属提炼的影响。
2.介绍金属矿物的种类、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让学生了解金属矿物资源的丰富性和有限性。
3.详细讲解金属提炼的几种方法,如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等,结合具体金属实例进行分析。
4.讲解金属的防腐蚀措施,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及如何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在实验、讨论等方面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
九年级化学下册 81金属矿物与金属冶炼教案 湘教版 教案

学生提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解答,不能离题太远。
培养学生看课本的习惯,上课精力高度集中的习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用时约5分钟。
能剪接电影片段播放更好。
B.教师提示→自学课本→学生讨论并提问→教师解答
1.学生看书,熟记相应冶炼方法并书写出化学方程式,教师及时评价。
要求学生速度要快,精力高度集中,对表现好的要适时表扬强化。
2.学生用课堂练习本书写并派代表板演,注意配平方法。然后转入课练,注意观察学生反应,适时点拨,交代解选择题的技巧,引导学生完成该题。
1.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以及当堂消化知识的习惯。
【教学流程】教师提示→学生看书→学生讨论并提问→教师解答或实验→巩固练习→归纳小结
分三步达成学习目标:A.达成目标1 B.达成目标2 C.达成目标3
教 学 过 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A.教师提示→自学课本→学生讨论并提问→教师解答
我们这节课来学习一些常见金属——铜、铁、铝。大家看课本P30的图8-1及下面的第一段文字,对“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曾经以青铜、铁器作为历史时代的标志”这句话有什么要问的吗?
2.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我国虽属矿产资源大国,但人均拥有量却很小,因此要科学使用并做好回收利用工作。
【板书设计】
赤铁矿Fe2O3与成品铁Fe有什么区别?多了氧元素。加还原剂(如一氧化碳)就可去除氧元素,即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下利用还原剂把氧化铁还原成铁。
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Fe2O3+ 3CO 2Fe +3CO2
初中化学_金属矿物及其冶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金属矿物与治炼【探究问题一】如何从铁矿石中获得金属铁。
展示几种常见铁矿石的图片及成分。
1.炼铁时应该选择哪种矿石?你的选择依据是什么?思考,分析,交流讨论,回答引发学生理论结合练习实际的能力【过渡】工业上经常以赤铁矿和磁铁矿来炼铁。
今天以赤铁矿为例,学习炼铁的原理。
1.如何从赤铁矿中获得铁?比较Fe203与Fe 的差异设想用什么方法或试剂去完成铁的冶炼。
2.对于一氧化碳你有哪些认识?学生猜想,讨论交流回忆,交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学能通过相互交流达到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问题二】【演示实验】过程中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模拟实验。
讨论:①实验前先通入一氧化碳的原因;②尾气处理办法;③分析实验现象;④如何检验产物;⑤分析反应的原理。
交流讨论,形成知识通过演示实验直观的让学生感受炼铁的原理,便于理解【过渡】ppt2014年世界产量排前三位的金属工业上如何炼铝?思考,交流形成冶冶炼金属的一般思路调动学生的兴趣,【方法提升】根据现有的知识,学习了哪些获得金属的方程式。
提升冶炼金属的一般方法回忆,思考交流学会知识的综合利用。
二、学情分析:本章内容是初中教材首次系统学习有关金属的化学知识,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对常见金属的性质有所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内容中,铁的冶炼是学生认识金属冶炼的开始,通过铁的冶炼原理,学生认识一种新的反应原理---还原反应,这是学生学习其他金属的冶炼的基础,因此在知识掌握方面学生要能正确理解还原反应的实质,并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进而学习工业炼铁,但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让学生来掌握这方面的完整知识是有很大难度的。
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借助元素守恒的观念更加直观地呈现反应的原理,让学生对此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并通过演示实验,理解炼铁的反应原理、操作步骤及证明反应已发生的.效果分析:学重点主要有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及原理两方面,在突破这两个重难点时,我主要采用了情景创设法、交流讨论法、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老师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通过单独思考、集体讨论、科学探究等方法,逐步认识了铁的冶炼装置、步骤、产物的检验、注意事项等知识,并通过原理的学习,能够看懂铁的工业冶炼。
金属矿物及其冶炼教学设计

金属矿物及其冶炼一、活动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
2.知道铁的冶炼原理,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收集资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活动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
难点冶炼铁的原理、步骤、氧化还原反应。
四、活动方法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多媒体辅助等五、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常见矿石的图片;视频:我国的金属资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六、活动过程一、活动引入:[创设情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接触到与金属和金属材料有关的物品,如铁门、铝锅、铜制电线等等。
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重工业,更离不开各种金属的使用。
那么金属是哪里来的呢?大自然中是不是就有我们所需要的金属?【学生回答】:活动元一:播放介绍金属矿石的相关视频,学生阅读教材58页,了解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并观察常见矿石的图片。
提出问题:1、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什么形式存在的?为什么金银等少数金属在自然界存在单质,而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学生回答】:金、银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被氧化。
像铝、铁、铜等金属相对较活泼,容易被氧化,而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教师小结】:地球上的金属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像金、银等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因此,人们可以“沙里淘金”。
其他金属在自然界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在自然界又以矿物形式存在。
含有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
2、金属矿石都有哪些?主要成分是什么?【学生看书后回答】铝土矿:Al2O3 钾长石: KAlSi2O8明矾石: KAl3(SO4)2(OH)6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 菱铁矿:FeCO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金属矿物与冶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了解元素有两种存在形态。
2、认识几种金属矿物。
3、了解实验室炼铁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认识还原反应及物质的还原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工业炼铁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重点:
实验室模拟炼铁实验。
教学难点:
认识还原反应及物质的还原性
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观察分析,结合多媒体直观形象化,以学生为主体。
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是钢铁冶炼,难点是还原反应。
实验室模拟一氧化碳还原炼铁实验是新知,而还原性的概念学生已有相关知识,但还原反应概念学生相对比较陌生。
学情分析:
进入第六章金属的学习已有两个课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等知识,通过第五章内容的学习对于还原反应、还原性等概念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钢铁冶炼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实验室模拟一氧化碳还原炼铁实验,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反应方程式、装置、操作要点反应现象的描述几方面进行学习,第二环节为钢铁厂炼铁过程,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归纳,再从原理、设备、原料几方面进行总结,加入视频观看使学生对钢铁的冶炼有更加直观感性的认识,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最后由冶炼方法直接引入金属冶炼方法的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及要点:
板书设计:
6.2 金属矿物与冶炼
一、金属矿物
二、钢铁的冶炼
⑴设备:高炉
⑵反应
①焦炭转变成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
③一氧化碳还原铁矿石⑶产物:生铁
6.2 金属矿物与冶炼
教学设计
第一初中王春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