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并购中的法律风险和防控
法律顾问典型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法律顾问在企业运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法律顾问不仅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还参与企业决策,防范法律风险,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企业法律顾问在合规与风险防控方面的实务经验。
二、案例一:企业并购中的法律风险防控【案例背景】某A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近年来,公司业绩下滑,为了实现转型,A公司计划收购一家从事新能源产业的公司B。
双方初步达成收购意向后,A公司聘请了专业法律顾问进行尽职调查。
【案例分析】1.尽职调查:法律顾问对B公司进行了全面的尽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章程、股权结构、财务状况、法律诉讼、合同履行等方面。
2.发现风险:在尽职调查过程中,法律顾问发现B公司存在以下风险:(1)股权纠纷:B公司存在股权纠纷,可能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2)合同履行风险:B公司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存在违约风险。
(3)知识产权风险:B公司存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
3.风险防控:针对上述风险,法律顾问提出了以下防控措施:(1)股权纠纷:与B公司协商解决股权纠纷,确保公司稳定运营。
(2)合同履行风险:对B公司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进行审核,确保合同履行。
(3)知识产权风险:协助B公司进行知识产权清理,避免侵权风险。
【案例启示】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法律顾问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尽职调查,识别并防控潜在风险,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三、案例二:企业合规经营与法律风险防控【案例背景】某C公司是一家从事食品生产的企业,近期,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了一项新的食品安全法规,要求企业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C公司担心无法满足法规要求,遂聘请法律顾问进行合规审查。
【案例分析】1.合规审查:法律顾问对C公司的生产流程、产品质量、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审查。
2.发现风险:在合规审查过程中,法律顾问发现以下风险:(1)生产流程不规范:C公司部分生产环节存在安全隐患。
(2)产品质量问题:C公司部分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公司并购案件中的法律尽职调查与风险评估
公司并购案件中的法律尽职调查与风险评估在公司并购案件中,法律尽职调查及风险评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目标公司的全面了解与评估,可以帮助购买方确定交易价值、识别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一、背景介绍在公司并购案件中,买方通常会委托专业律师团队进行法律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
这些律师会对目标公司的法律、金融、商业及运营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法律尽职调查旨在帮助买方全面了解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方式、社会声誉以及法律义务和风险等重要信息。
二、法律尽职调查的内容法律尽职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公司治理结构和章程:调查目标公司的组织结构、董事会的成员资格、权力范围和决策程序等,以确保其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2. 股权和公司财务状况:调查目标公司的股权结构、出资情况、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财务信息,以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3. 合同和协议:审查目标公司与第三方订立的重要合同和协议,例如销售合同、供应合同、劳动合同等,以确定其是否存在违约风险。
4. 知识产权:调查目标公司的知识产权情况,包括商标、专利、版权等,以确保其合法拥有并能有效保护相关权益。
5. 诉讼和仲裁:了解目标公司的未决诉讼和仲裁事项,包括已提起的诉讼或仲裁以及潜在的法律纠纷,以评估其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和财务影响。
三、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基于对目标公司进行的法律尽职调查,买方律师团队会对发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降低并购交易过程中的法律和商业风险,从而确保交易的成功进行。
1. 风险识别和分类:将尽职调查中发现的潜在风险进行分类,并评估其对交易的影响程度。
常见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法律合规风险、商业风险等。
2. 风险防控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买方律师团队会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
例如,对于财务风险,可以要求目标公司进行财务重组或提供担保措施;对于法律合规风险,可以要求目标公司履行相关的法律义务或补充相关合规文件等。
《2024年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范文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篇一一、引言企业并购是企业间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但在并购过程中,企业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财务风险尤为突出。
本文将就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防范措施。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种类1. 估值风险: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不准确,导致实际支付的成本与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存在较大差异。
2. 融资风险: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因资金筹措不当而导致的财务风险,如融资成本过高、资金链断裂等。
3. 支付风险: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因支付方式选择不当或支付时机把握不准确而导致的财务风险。
4. 会计处理风险: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因会计处理不当而导致的财务风险,如合并报表的编制问题、商誉减值等。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1. 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并购方可能无法准确了解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导致估值风险。
2. 决策失误: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可能因决策失误导致融资、支付等环节出现财务风险。
3. 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从而增加财务风险。
4. 外部环境变化:如经济周期、政策调整等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影响企业的并购决策和财务状况,增加财务风险。
四、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1. 加强信息收集与尽职调查:并购方应加强对目标企业的信息收集与尽职调查,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市场前景等,以准确评估其价值。
2. 谨慎决策: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应谨慎决策,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因决策失误导致财务风险。
3.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降低财务风险。
4.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5. 合理选择融资方式和支付方式: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融资方式和支付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和支付风险。
6. 加强会计处理和报表编制:企业应加强会计处理和报表编制工作,确保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因会计处理不当导致的财务风险。
并购_法律风险_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A公司(以下简称“A”)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业内知名企业。
B公司(以下简称“B”)是一家从事建筑材料生产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018年,A公司决定收购B公司,以扩大自身业务范围,提高市场竞争力。
经过双方多次谈判,A公司与B公司达成初步收购意向,并签订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
根据协议,A公司以人民币1亿元收购B公司60%的股权。
协议签订后,A 公司按照约定向B公司支付了股权转让款。
然而,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双方就B公司的债务、资产、知识产权等问题产生了纠纷。
B公司认为,A公司未按照协议约定履行相关义务,导致B公司遭受损失。
A 公司则认为,B公司存在隐瞒债务、虚报资产等问题,要求B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双方协商未果,遂将纠纷诉至法院。
二、案件争议焦点1. B公司是否存在隐瞒债务、虚报资产等行为?2. A公司是否按照协议约定履行了相关义务?3. 双方如何承担因股权转让而产生的法律责任?三、法院审理过程1. 证据认定(1)关于B公司隐瞒债务、虚报资产的问题,A公司提供了以下证据:① B公司财务报表;② B公司相关合同、协议;③ B公司内部文件;④ 证人证言。
(2)B公司对上述证据提出异议,认为:① 财务报表真实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② 合同、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③ 内部文件不对外公开,不能作为证据;④ 证人证言存在虚假陈述。
(3)法院经审理认为,A公司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B公司存在隐瞒债务、虚报资产等行为。
2. 责任承担(1)关于A公司是否按照协议约定履行了相关义务的问题,法院认为:① A公司按照协议约定支付了股权转让款;② A公司未对B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存在一定过错。
(2)关于B公司是否存在隐瞒债务、虚报资产等行为的问题,法院认为:① B公司存在隐瞒债务、虚报资产等行为,对A公司造成了损失;② B公司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法院判决1. 判决B公司向A公司支付人民币5000万元,作为A公司因B公司隐瞒债务、虚报资产而遭受的损失;2. 判决A公司向B公司支付人民币1000万元,作为A公司未履行尽职调查义务而承担的责任;3. 判决双方继续履行《股权转让协议》,A公司收购B公司60%的股权。
企业并购风险如何防控措施
企业并购风险如何防控措施企业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收购或合并方式吞并另一家企业,以实现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等战略目标。
然而,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等。
为了有效降低这些风险,并实现并购目标,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
首先,企业在进行并购之前应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是指对被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法律纠纷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尽职调查,企业可以了解被收购企业的真实情况,评估其潜在风险,并选择是否进行并购。
同时,尽职调查还有助于确定并购价格和谈判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其次,制定明确的并购目标和策略也是防控风险的重要一步。
企业在进行并购时,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和合理的策略。
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市场份额,增强核心竞争力等。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有助于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更加精准地选择潜在合作对象,减少并购失败的可能性。
此外,合规风险也是企业并购需要关注的重点。
在并购过程中,企业需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防范法律风险。
企业应进行全面的法律尽职调查,了解被收购企业是否存在潜在的法律问题,同时制定并落实合规措施。
此外,还需要与律师、审计师等专业机构进行积极合作,确保并购过程合法合规。
此外,财务风险防控也是企业并购过程的重要环节。
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应谨慎评估被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判断其资产负债情况、盈利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等。
同时,企业需要合理安排资金,制定明确的财务目标,并在并购后及时进行整合和优化,确保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最后,沟通与管理也是防控并购风险的关键。
在并购过程中,沟通和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并购的成功与否。
企业应积极与各方沟通,包括内部员工、被收购企业员工、合作伙伴等,确保信息畅通,理解并购的目标和策略,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同时,在并购后,企业需要进行合理的组织架构调整、人才管理等措施,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提高并购的整体效率。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识别与防范--以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为例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识别与防范--以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为例企业并购是一种常用的扩张方式,但也存在着很多的风险。
为了使并购能够顺利进行,企业需要对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以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为例,介绍企业并购中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一、风险识别1.商业风险。
进行并购时,应对被收购企业的市场、竞争和盈利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被收购企业的商业模式、战略定位和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分析。
2.法律风险。
在并购前需要对被收购企业的财务和法务状况进行评估,查明是否存在法律风险。
如被收购企业存在未经披露的法律诉讼,或存在违规行为等情况,就需要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
3.财务风险。
并购涉及到资金流动和公司财务状况,因此需要对被收购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进行评估。
如果被收购企业存在财务风险,如负债过高、短期偿债压力大等,则需要谨慎考虑并购计划。
二、风险防范1.收购前的尽职调查。
在并购计划启动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尽职调查。
通过收集相关证明材料,了解并评估被收购企业的各方面情况,防范潜在风险。
2.合同约定。
在并购协议中约定关于被收购企业治理结构、资产转移、股权归属等重大事项,防范后续纠纷。
3.风险分散。
企业应该考虑将收购风险分散到多个项目中,以降低风险。
4.风险保险。
在并购中引入风险保险,可以对被收购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保障。
三、案例分析2012年,阿里巴巴完成了对雅虎中国的收购。
在并购过程中,阿里巴巴对雅虎中国进行了详细的尽职调查,并于收购协议中明确约定了股权变动、盈利分配等重要事项,缓解了风险。
同时,阿里巴巴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降低收购风险、风险分散、风险保险等,最终成功完成了收购。
并购过程中的风险
并购过程中的风险
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
1 .财务风险:并购过程中的定价、融资和支付等环节都可能产生财务风险。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并购后的协同效应以及未来现金流的预测等都可能影响并购的财务风险。
2 .整合风险:并购后的整合涉及到管理、文化、组织结构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的整合如果不顺利,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
3 .法律风险:并购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各种法律问题,如反垄断法、证券法、劳动法等,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面临法律诉讼和罚款。
4 .行业风险:目标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市场容量、竞争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并购的效果。
5 .经营风险:目标企业在并购后的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或者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都可能对企业的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6 .信息风险:并购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例如目标企业隐瞒财务状况、负债情况等不利信息,导致并购方在并购后才发现问题。
7 .人力风险:并购后的人员整合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人才流失和业务受阻。
总之,并购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风险,企业需要在并购前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制定合理的并购策略,确保并购的成功。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分析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分析一、营运风险企业并购工作的完成,并不代表整个并购过程的终结,恰恰相反,这只是整个并购工程的前期工作,以后的工作更复杂、更艰巨,更具风险性。
取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后,必然要进行重组或整合: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和管理人才,初步完成并购的前期工作后,企业就必须进行人事调整,派遣人员进驻被兼并企业,建立新的董事会和经理班子,安置原有领导班子和富余人员,进行人员培训,通过充分调整管理队伍,提高并购后企业的整体效率,从而实现管理协同效应。
为了实现经济上的互补性,达到规模经营,谋求经营协同效应,并购后的企业还必须改善经营方式,甚至要整合经营战略和产业结构,重建销售网络,同时对非经营性资产进行剥离,淘汰无效设备,进而调整其资源配置,使其达到生产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
为了谋求财务协同效应,还必须进行财务重整,提高财务能力,通过并购行为及相应的财务处理合理避税。
如果并购后的整合与营运工作开展得顺利而出色,那么并购就会使股票市场对并购后企业的股票评价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股价的强烈波动,形成预期效应。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并购方在并购完成后,由于对目标企业价值的预测与评估不当,对并购成本的估算不足,对并购后可能产生的并购收益过分乐观等,可能无法使整个企业集团产生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市场份额效应,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经验共享互补。
通过并购形成的新企业因规模过于庞大而产生规模不经济,甚至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业绩都为被并购企业所拖累,这样就出现了营运风险。
二、信息风险在并购战中,能否及时获取真实、准确与有效的信息是决定并购行动成败的关键。
如在并购前能够全面地了解和分析情况,搜集到真实、准确与有效的信息资料,则可以大大提高并购企业并购行动的成功率。
但是目标企业面对并购方的并购行动,决不会无动于衷,束手就擒,尤其是当对方强行实施收购时,目标企业就会千方百计地严守自己的商业秘密,从而使并购方无法获取实际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等重要资料,给并购估价带来重重困难。
企业并购法律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并购过程中,法律风险始终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以XX科技有限公司收购案为例,分析企业并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案例简介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科技”)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技术服务等业务。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XX科技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核心竞争力,决定收购一家具有较强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企业——Y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Y科技”)。
在并购过程中,XX科技与Y科技及其股东进行了多轮谈判,最终达成一致意见,XX科技以1.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Y科技100%的股权。
然而,在并购完成后,XX科技发现Y科技存在一系列法律风险,导致并购后公司经营状况不佳,损失惨重。
三、案例分析1. 法律风险一:股权转让法律风险在收购Y科技的过程中,XX科技未对股权转让协议进行严格审查,导致股权转让协议存在以下问题:(1)股权转让协议未明确约定股权转让款的支付方式和期限;(2)股权转让协议未明确约定股权转让款的支付条件,如支付期限、支付方式、支付对象等;(3)股权转让协议未明确约定股权转让款的支付违约责任。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XX科技在支付股权转让款后,无法按照约定取得Y科技的控制权,甚至可能面临承担违约责任的风险。
防范措施: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时,XX科技应与Y科技及其股东明确约定股权转让款的支付方式、期限、条件以及违约责任,确保股权转让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法律风险二:合同纠纷风险在并购过程中,XX科技未对Y科技涉及的合同进行全面审查,导致并购后出现以下问题:(1)Y科技与客户签订的合同存在潜在纠纷,可能导致XX科技在并购后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2)Y科技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存在潜在纠纷,可能导致XX科技在并购后面临供应链断裂的风险。
防范措施:在并购过程中,XX科技应对Y科技涉及的合同进行全面审查,包括但不限于合同主体、合同内容、合同履行情况等,确保并购后公司运营的稳定性。
企业并购风险及防范
企业并购风险及防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并购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的主要战略举措之一。
企业并购可以使企业加快市场扩张、提升竞争优势、优化资源配置等,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众多风险挑战。
对于并购方来说,如何规避这些风险,确保合并后的企业获得持续增长,成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一、企业并购风险有哪些?1. 经营风险企业并购后,由于业务整合、管理层变更等因素,目标公司的经营风险可能会大幅增加。
新管理层不熟悉目标公司的业务模式和市场环境,容易导致经营策略不当、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流失等问题,给企业带来不可预测的损失。
2. 财务风险并购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生变化,尤其是在企业融资后的高债务率、财务成本的快速增加、资产负债表的不平衡等问题将使企业陷入一系列财务风险之中。
3. 法律法规风险企业并购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合同制定、劳动法规、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如果在并购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关的法律法规尽职调查和风险应对措施,可能会导致企业未来面临法律诉讼、环境责任等方面的风险。
4. 品牌声誉风险企业并购过程中,由于管理层变更、组织结构重组等原因,可能会对企业原有的品牌形象和声誉造成不利影响,从而损害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5. 公共关系风险企业并购会涉及到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在并购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各方利益冲突,最终导致并购失败或引发公共关系危机。
1. 完善的尽职调查在进行企业并购前,必须进行全面而严格的尽职调查,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法律法规遵从情况、品牌声誉等各个方面的调查。
只有通过充分的尽职调查,才能有效预防并购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2. 制定详细的整合计划企业并购后,需要根据目标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整合计划,包括组织结构整合、业务流程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等各个方面。
同时也要确保整合计划的顺利实施,有效规避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问题。
3. 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并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公司并购法律尽职调查要点提示与法律风险防控
公司并购法律尽职调查要点提示与法律风险防控公司并购是公司发展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扩张方式,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市场拓展和提高竞争能力。
然而,在进行并购过程中,法律尽职调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公司了解目标公司的法律风险,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纠纷。
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介绍公司并购法律尽职调查的要点提示和法律风险防控措施。
一、法律尽职调查要点提示1.公司背景调查:了解目标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注册资本、股权结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以及是否存在重大诉讼和仲裁案件。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目标公司的管理层、股东和相关人士等进行调查。
2.经营与财务情况调查:了解目标公司的经营情况、主要业务及产品、市场份额、客户群体、销售模式等,以便评估目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同时,要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包括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银行往来账户、纳税情况等。
3.知识产权调查:对目标公司的知识产权进行调查,包括商标、专利、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要核实目标公司是否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所有权,是否存在侵权行为或权益纠纷。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件、询问目标公司的知识产权负责人等进行调查。
4.劳动与社会保险调查:了解目标公司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缴纳情况、劳动关系稳定性等。
要核实目标公司是否存在劳动纠纷、违法违规行为,以及是否有未履行的劳动合同等。
5.合同与赔偿责任调查:对目标公司的合同进行审查,包括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的合同、与员工的劳动合同、租赁合同、借款合同等。
要了解合同履行情况、合同条款是否合规,是否存在违约风险或赔偿责任等。
二、法律风险防控措施1.合法合规:目标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违规行为。
在进行并购前,应对目标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审查,确保目标公司存在的风险与公司承受能力相适应。
2.风险预警:目标公司的法律风险不仅来自于过去的经营行为,也可能来自未来的诉讼或社会变化。
在并购过程中,应尽可能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并进行风险评估和防范。
企业并购中法律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企业并购中法律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摘要]企业并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购前的战略计划及并购策略的确定,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对交易结构和融资方案进行安排,通过尽职调查发现风险从而控制风险、严密详尽的并购协议条款设计,是实施并购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企业并购;尽职调查;风险控制前言企业并购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交易过程,成功的企业并购,不仅有赖于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设计筹资组合和投资方案、把握资本营运的准则、掌握收购兼并技巧、辨识和避免并购中的误区和陷阱、还需要法律的有效保障。
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社会保障和法制环境不够健全和完善,制约着企业并购自身机制的发育和成长,目标公司的合法性和并购程序的合法性等企业并购的法律风险的有效控制与防范尤为重要。
一、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为主导的并购模式选择及风险控制(一)股权并购的风险控制与防范1.股权并购的风险主要来源股权并购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①权益瑕疵,包括虚增股权价值,集资和募股不分,员工持股程序缺失,出资未到位的补资义务和违约责任,股权证书和出资证书不规范,奖金派股及冒签持股,应提减值、坏账、核销、返利及促销费用未处理而虚增所有者权益等;②固定交易风险,包括水电气等由母公司转供导致成本高效益低,使用母公司的配套件、技术、商标导致成本过高,职工生活、社会使用目标公司资源导致企业成本增高,道路、排水、污物处理及环境保护不配套导致费用过高,销售环节或渠道由母公司或出让方主导致使企业利润过低,股东提取商标、技术使用费导致管理费用过高等风险;③合同及公章风险,包括并购过程中订立高价采购合同或不应订立的采购合同,订立低价销售合同或有损收购方财产权益的合同,长期关联交易合同损害公司利益,已经生效但并购后不需要履行或无法履行的合同的违约责任等潜在的合同违约责任,为他人提供的保证担保、质押担保、抵押担保合同责任,并购后未及时更换公章导致法律文件的责任无法确定等风险;④潜在的争议,包括目标公司与母公司及兄弟公司间产权归属不清晰,改制时资产、负债、税负等权利义务不确定,资产登记在员工个人或其他企业名下,与母公司或兄弟公司间员工归属及责任不确定,与第三人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民事纠纷未了结,因违反行政法规等面临主管机关的行政处罚等风险;⑤管理权风险,包括出让方依据公司章程及相关法规不具有或丧失了对目标公司的管理权或历史上出让方就不曾享有管理权,公司章程未修改及董事会未改选无法行使管理权。
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策略分析
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策略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并购重组已成为企业快速扩张、提高市场份额的重要方式。
然而,并购重组过程中常常存在各种财务风险,这些风险的爆发会严重影响后期业绩。
因此,企业应该制定全面的财务风险防范策略,以确保业务顺利进行,提高并购重组的成功率。
一、并购重组的财务风险1. 资产负债表风险:在并购过程中,必须对两个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清晰排查,如果未能发现问题,则可能导致后期的业务效果不佳。
2. 现金流风险:并购过程中,双方必须对现金流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特别是应收账款、存货等情况,以确保不会造成后期资金不足,影响企业运营。
3. 税务风险:在并购过程中,双方必须了解对方的税务情况,尤其是未来的税务风险。
例如,如果被收购方欠缴税款,那么这个问题就会成为收购方的负担。
4. 财务报告风险:意料之外的收入、成本和负债变化,可能导致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增加收购方的风险。
5. 法律风险:并购过程中,需要对所需的各项审批及合规手续进行全面排查,以免法律问题导致并购过程中断、赔偿等。
二、财务风险防范策略1. 资产负债表风险防范策略:收购时应依据已确定的交易条件对现有资产和负债清单进行审核,对于资产和负债的真实性进行排查,保证资产负债表的准确性。
3. 税务风险防范策略:应全面识别双方的税务问题和未来税务风险,对于可能存在的税务问题提前预警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4. 财务报告风险防范策略:在并购过程中,需要全面排查公司的财务报告,对任何导致财务报告真实性受到质疑的问题视为关键问题,尽早解决。
5. 法律风险防范策略:并购过程中,需要对所需的各项审批及合规手续进行全面排查,尽早申请所需的批文和许可证,全力保证完全合法的收购决策。
同时,在收购前应该对法律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尽可能发现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总之,由于并购重组中存在各种风险,因此企业在执行此项业务时,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全面排查各种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确保并购业务的顺利进行。
企业并购中常见法律风险与具体防范措施
企业并购中常见法律风险与具体防范措施企业兼并收购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包括财务隐蔽、合同管理、诉讼仲裁、客户关系、人力资源、交易保密、资产价值、法律变动、商业信誉等。
可以通过交易双方的陈述与保证、交割承诺、设定先决条件以及约定赔偿责任等方式加以防范,国内另外还有保证与物权担保的方式。
并购交易中常见风险1、财务隐蔽风险财务报表是并购中进行评估和确定交易价格的重要依据,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对于整个并购交易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虚假的报表美化目标公司财务、经营,甚至把濒临倒闭的企业包装得完美无缺,使买方被彻底蒙蔽;另外,财务报表是对过去某一时间经营情况的显现,故其制定后财务状况的不良变化未必有显示,所以不真实的财务报表也会影响到买方的权益。
在决定购买公司时,要关注公司资产的构成结构、股权配置、资产担保、不良资产等情况。
第一,在全部资产中,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具体比例需要分清。
在出资中,货币出资占所有出资的比例如何需要明确,非货币资产是否办理了所有权转移手续等同样需要弄清。
只有在弄清目标公司的流动比率以后,才能很好的预测公司将来的运营能力。
第二,需要厘清目标公司的股权配置情况。
首先要掌握各股东所持股权的比例,是否存在优先股等方面的情况;其次,要考察是否存在有关联关系的股东。
第三,有担保限制的资产会对公司的偿债能力等有影响,所以要将有担保的资产和没有担保的资产进行分别考察。
第四,要重点关注公司的不良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可折旧度、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以及将要报废和不可回收的资产等情况需要尤其重点考察。
第五,同时,公司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是收购公司时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公司的负债中,要分清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分清可以抵消和不可以抵消的债务。
资产和债务的结构与比率,决定着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第六,注册资本在五百万以下的公司不会经常成为税务机关关注的重点。
因此,很多小公司都没有依法纳税。
所以,如果收购方收购注册资本比较小的公司时,一定要特别关注目标公司的税务问题,弄清其是否足额以及按时交纳了税款。
并购风险防范措施
并购风险防范措施引言在当今商业环境中,许多公司使用并购作为实现业务增长和扩大市场份额的策略。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等。
为了确保并购交易的成功,公司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风险防范措施。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的并购风险,并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
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全面的财务尽职调查在进行并购交易之前,进行全面的财务尽职调查是至关重要的。
这将有助于了解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等。
通过对目标公司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可以减少并购交易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此外,还应关注目标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存在会计欺诈等问题。
确定合理的估值在进行并购交易时,确定合理的估值是至关重要的。
过高的估值可能导致公司支付过多的并购费用,而过低的估值可能意味着公司付出的风险过高。
因此,在确定估值时,应基于充分的数据和分析来进行,以确保公司获得合理的回报。
法律风险防范措施寻求法律咨询在进行并购交易之前,寻求法律咨询是必不可少的。
公司应该与专业的律师事务所合作,以确保交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律师将帮助公司评估并购交易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供合规建议。
此外,律师还可以协助公司制定并审核交易文件,以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确保充分的合规性审核在进行并购交易之前,公司应进行充分的合规性审核。
这包括评估目标公司是否存在未解决的法律纠纷、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等。
通过进行合规性审核,可以降低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市场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市场研究和分析在进行并购交易时,进行市场研究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公司需要了解目标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该市场的发展趋势。
通过进行充分的市场研究和分析,可以降低并购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
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并购之后,公司需要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以确保并购的顺利实施。
这包括确定目标市场、制定营销计划、开展品牌推广等。
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财务风险:企业合并或收购后可能面临资金不足或亏损等财务风险。
2. 经营风险:收购后的企业经营管理出现困难,成本超支,无法满足需求等经营风险。
3. 人员风险:人员不匹配、员工流失等人员风险。
4. 法律风险:收购的企业面临的法律纠纷、合同诉讼等法律风险。
在企业并购中,应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 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了解目标公司的财务、经营、人员、法律等情况。
2. 确定并购的合理价格,在合理范围内掌握并购的融资价格。
3.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整合计划,对两个企业进行合理的整合和管理,以确保业务顺利进行。
4. 监督并确保并购后的公司的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超过了原来的水平。
5. 制定并执行法律合规方案,确保并购后的公司完全符合法律法规。
国内并购法律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并购过程中,法律风险往往成为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以A公司收购B公司股权纠纷案为例,分析国内并购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二、案情简介A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A公司决定收购B公司,B公司是一家拥有一定市场份额和客户基础的企业,但经营状况不佳。
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了一项股权转让协议,约定A 公司以1亿元的价格收购B公司70%的股权。
在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后,A公司按照协议约定支付了股权转让款。
然而,在股权转让手续办理过程中,B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以股权转让价格过低为由,拒绝办理股权转让手续。
A公司遂将B公司及张某诉至法院,要求其履行股权转让协议,办理股权转让手续。
三、法律风险分析1. 股权转让价格争议本案中,A公司与B公司对股权转让价格存在争议,这是并购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风险之一。
若价格过高,可能导致A公司资金链断裂;若价格过低,可能导致B公司股东权益受损。
因此,在确定股权转让价格时,双方应充分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并参考市场行情,确保价格公允合理。
2. 股权转让协议效力问题股权转让协议是股权转让的基础法律文件,其效力直接关系到股权转让的合法性。
本案中,若股权转让协议存在瑕疵,如违反法律法规、违背公序良俗等,可能导致股权转让无效。
因此,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时,双方应确保协议内容合法、有效。
3. 股权过户手续办理问题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后,办理股权过户手续是股权转让的关键环节。
若办理手续过程中出现障碍,如股权转让方拒绝办理、政府部门审批不通过等,可能导致股权转让无法完成。
因此,在办理股权过户手续时,双方应确保手续齐全、合法。
4. 股东权益保护问题在并购过程中,股东权益保护是核心问题之一。
本案中,若B公司股东张某以股权转让价格过低为由拒绝办理股权转让手续,可能损害其他股东的权益。
并购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
并购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一、引言并购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战略选择,通过收购或合并其他公司来实现业务扩张、资源整合等目标。
然而,并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经营风险等。
本文将对并购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并购风险分析1. 财务风险并购交易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企业未能妥善管理资金,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财务困境等风险。
此外,并购后可能出现业绩下滑、利润下降等情况,给企业带来财务压力。
2. 法律风险并购涉及到合同签订、知识产权、劳动法律等多个法律领域,如果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未能合规操作,可能面临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劳动纠纷等法律风险。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差异也增加了法律风险的复杂性。
3. 经营风险并购后,企业需要进行整合和重组,可能面临员工流失、文化冲突、管理体系不适应等风险。
此外,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变革等因素也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带来不确定性。
4. 市场风险并购后,企业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下降、品牌形象受损等风险。
此外,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市场需求的波动等因素也可能对企业的市场表现产生影响。
三、风险防范措施1. 财务风险防范- 在并购前进行充分的财务尽职调查,了解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 制定合理的资金筹措计划,确保资金充足,并合理安排资金使用。
-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风险的监控和控制。
2. 法律风险防范- 在并购前进行法律尽职调查,确保目标公司的合规性。
- 与专业律师团队合作,对并购合同进行审查和修订。
- 建立健全的法律合规制度,加强对法律风险的预警和管理。
3. 经营风险防范- 制定明确的并购整合计划,包括人员安排、文化融合等方面,确保并购后的顺利进行。
- 加强对员工的沟通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并购的理解和支持。
- 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激励并购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市场风险防范- 在并购前进行市场尽职调查,了解目标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情况和竞争态势。
浅论国企投资并购中的法律风险及对策
浅论国企投资并购中的法律风险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投资并购活动大幅增加。
尽管这些活动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国际影响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随之而来的法律风险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国企投资并购中的法律风险,并提供了一些应对策略。
一、投资并购中的法律风险类型在国企投资并购活动中,法律风险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合规风险尽管在投资并购前进行了充分的尽职调查,但国有企业的商业活动仍受到各种法规的制约。
例如,关于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等的法规,如果不遵循这些法规,则可能会引起行政调查或民事诉讼。
2.合同风险在投资并购活动中,合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难想象一个投资并购交易如果没有合同支持,投资方的利益怎么能得到保证。
但是,如果合同的条款与实际情况不符,或合同的执行存在问题,则会导致法律风险。
例如,合同谈判时没有考虑到急需的条件或违约时限,这可能导致损失。
3.税务风险税收问题常常成为投资并购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如果在交易过程中存在任何税务问题,例如未正确认识到税收问题,或者未及时足额支付相关税费,就会给投资方带来法律风险。
4.法律监管风险投资并购涉及到大量的法律文件和各种法规。
如果某项交易没有得到政府批准或从监管机构处获得允许,它可能不会获得出资方和交易对象的支持。
二、国企投资并购中的法律风险对策为避免上述法律风险,以下是国企投资并购应该采取的几项策略。
1.合规性尽职调查在投资并购之前,需要对被购企业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
这将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引起未来的关注。
如果调查发现被购企业存在任何违法行为,投资方可以更好地评估交易的风险水平。
2.制定明确严格的合同为获得最大的保障,投资并购买卖方应该建立明确的合同条款。
在制定合同时,投资方应特别关注条款的适用和定义,以消除任何模糊性或不确定性。
此外,应制定合适的担保措施,以便保护双方的利益。
3.税务问题重点关注投资方应该特别关注与税务相关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并购中的法律风险及防控当前公司并购非常活跃,但并购的法律风险很大。
并购方的风险又大于被并购方的风险。
并购是必须要有律师、会计师参与并具体操作的。
律师要对并购项目出具法律意见书,要帮助并购方拟订并购方案,制定并购流程,进行尽职调查,参与并购谈判,拟订并购意向书、并购协议等法律文件,处理并购完成后的善后事宜等等。
在公司并购事务中,律师的最主要任务是帮助委托人发现“风险”并防范“风险”。
在此,我从并购法律实务出发,介绍一下公司并购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措施,以求教于各位朋友。
一、公司并购中的常见风险及其防范(一)、并购项目立项前的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在并购初期,交易双方进行了有限的接触,收购方此时除判断该项并购在商业上的价值以外,急需研判并购在法律上的可行性。
这时律师应当根据了解的概况,尽快向客户呈交并购可行性的法律分析意见,包括并购的法律方式、行业准入、投资的产业限制、审批风险等。
律师不仅应向客户全面分析、披露所有可能存在法律风险的环节,更应该向客户推荐化解、降低风险的办法和方案。
例如,在律师代理某外国投资者并购国内企业的案例中,拟收购标的是股份公司的发起人股份,且未满3年的禁售期。
但客户从商业角度急欲推进收购进程,掌控前述股份的相关权益。
在此情况下,律师没有简单否定该并购项目,而是为客户出具了以下几点意见:(1)首先,指出立即收购存在违反3年禁售期法律规定的风险;(2)其次,向客户介绍了目前国内较多采用的股份托管的方式,这些方式可以间接实现客户的某些商业目的,并分析了在股份托管模式项下的法律风险;(3)同客户探讨了签署附条件、附期限生效的股份转让合同的可行性、利弊及其风险,并建议通过设定较大金额的随意解除合同的违约责任条款,来加大对合同相对方的实际约束力;(4)在向相关政府部门咨询后,建议实施股份质押,以增加拟收购股份的防火墙,也向客户指出了股份质押可能面临无效的法律风险;(5)针对客户提出的具体商业目标,同客户探讨了交易双方签署对拟收购股份的认购权(call option)协议、出让权(Put option)协议的可行性和意义,并起草了多稿复杂的认购权协议、出让权协议,等等。
(二)、商业机会流失风险,商业秘密泄漏风险等及其防范并购项目的选择、立项、谈判需要投入相当大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并购方也要防止跳单、一女二嫁甚至多嫁的情形,从而避免导致流失商业机会,或者付出更大的并购成本。
并购不免会涉及两方的商业秘密,比如收购方的战略意图或相对方的经营和财务信息等。
商业秘密泄露的风险显而易见。
所以,我们常常会在并购谈判初期,就签署框架协议或意向书之类的协议,来争取特定时间段内独占或优先的谈判地位,以及设定双方的保密义务,防止商业秘密泄露。
此外,商场如战场,机会稍纵即逝,故耗时过长也是一项风险,律师要帮助委托方拟订时间表、谈判流程和步骤,帮助建立工作组,明确职责,以加快并购步伐。
并购谈判的初期的框架协议,其内容和意义主要是:(1)确立谈判各方的法律地位;(2)争取获得收购方对收购标的的排他性的谈判地位;(3)确定双方的保密义务;(4)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形,收购方有时需要向对方支付一笔诚意金,以获取对方同意收购方立即进行尽职调查,或作为获得独占的谈判地位而向对方支付的保证金,此时应明确诚意金的法律性质和未来的处理方式;(5)确定工作时间表、步骤和各自负责完成的事项;(6)确定双方谈判小组成员和中介机构成员以及各自职责,等等。
(三).防范付款风险,尽可能设计分期和附条件的付款方式一项大型的并购项目,其程序往往复杂冗长,影响并购成败的风险点也很多。
因此,律师在参与项目的谈判以及起草合同的过程中,应当就有关收购方支付对价款或者投资款事项,尽量设计分期或者附条件的付款方式,以降低收购方的资金风险。
比较常见的方式有:根据签约、改组董事会管理层、报批、完成过户等程序为标志进行阶段性付款,或者根据政府审批完成、尽职调查报告满意、关联协议签署、双方权力机构(董事会、股东会等)批准等作为划付投资款的前置条件。
(四).确保资金安全--共管账户的运用并购项目中设置共管账户往往适用于如下情形:(1)并购初期收购方应对方要求先行支付一笔诚意金作谈判担保,但收购方要求对方不能擅自动用该诚意金;(2)卖方担心在交易结束且政府审批和标的过户手续完成后买方违约不给付对价;但买方担心先支付卖方对价后,政府审批和过户手续最终不能完成,或者不能实现买方要求的其他条件,在此情形下,设置共管账户是一个平衡双方风险的手段等。
共管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方式如下:(1)通常是以一方名义开户并提供公章,另一方持有人名章,以约束账户的使用,只有双方共同签章才能使用账户内资金。
(2)交易双方共同监管银行签署三方账户监管协议,银行见到协议约定的条件成就时(如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变更后的相关产权证、政府职能部门的批文、各自公司权力机构的决议等)即行放款。
(3)交易双方与共同认可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机构签署资金监管协议,买方将交易对价划至前述机构,前述机构见到协议约定的条件成就时向卖方付款。
(五).特定并购项目中的资金安全风险防范--回购条款的运用在一些特定的并购项目中,有时需要设置回购条款来降低买方已经支付款项后的风险。
例如,在众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并购项目中,考虑到项目的商业利益建立在政府对公共资源(水、电等)的合理定价,或者保证某路桥收费的足够期限,或者在一定地域和时间内须保证某项特许权的唯一性等基础上,这时律师通常建议收购方在协议中设置回购条款,明确当协议约定的情形出现后,卖方将承担回购资产、项目、股权的义务,并约定回购的价格。
但需注意的是,前述回购条款是否有效,需要律师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或者向客户进行明示。
(六).并购过渡期间目标公司资产、财务、业务状况稳定性的风险及其防范对于收购方而言,在并购交易最终完成且收购方取得对目标公司的实际控制前(以下简称过渡期间),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阶段性风险,即过渡期间卖方或者目标公司管理层恶意损害公司的资产、财务状况、业务等,损害的具体手段包括低价出售公司优良资产、高价购买设备、不正常的银行贷款、提供对外担保、放弃债权、转移客户、恶意违约等。
前述风险如果忽视或者防范不当,在收购方接受目标公司后,将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防范此类风险的措施包括并不限于:(1)在并购主协议中,约定过渡期间卖方以及目标公司禁止、或限制的行为;(2)卖方对前述禁止、限制行为提供担保,一旦发生将承担赔偿的违约责任;(3)将收购款的支付方式与卖方恪守过渡期间的义务联系起来;(3)在收购方支付首期款后,即派出人员加入到目标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时监控目标公司的经营行为。
(七).公司实际控制风险及其防范在很多并购案例中,收购方要求实现相对或者绝对控股权。
这不仅在股权比例上应有所体现,更要在收购方对目标公司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班子的调整上实际体现,否则可能面临虽持有多数股权但并不实际掌握对公司的控制权的风险。
公司控制风险方面的案例,在有关并购的纠纷案件中时有出现。
此外,在并购后的章程中,要注意公司股东会和董事会的权力分配,以及具体权能的表决机制,即哪些事项实行简单多数决,哪些实行绝对多数决等等。
新公司法实施後,要进一步重视监事会的设置和作用。
总之,对公司的控制至少体现三个方面:股份比例多少;董事会中董事人数多少;股东会和董事会的权力分配、权限范围和具体权能的表决机制。
当然,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经理、财务负责人等有谁担任对公司实际控制的影响显而易见。
不要简单地以为持有股份多就一定能实现对公司的控制。
相反,即使股份比例不占优势,在公司三会的权力分配、表决机制、经理和财务负责人选任等方面处理妥贴,仍可以实现对公司的控制。
这类风险主要集中在类似收购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的并购案例中,此类目标公司的收购,收购方一般以分步收购方式,实现并购后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律师应尽量在每一个收购步骤中,要求卖方保证相应的董事会改选结果以及对管理层班子的调整,否则卖方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通过这种要求,逐步实现收购方更换目标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并在董事会席位中占有绝大多数。
(八)未经披露的债务风险,未经披露的各种类型的担保法律责任风险及其防范如在收购某公司项目中,收购完成后发现,目标公司有原未披露的几起小额诉讼,总负债金额达人民币400万元。
由于在原并购协议的承诺与保障条款以及违约责任条款中中,明确约定了如果出现未经披霹的其他负债,卖方将承担全部损失。
律师同对方交涉赔偿事宜,对方也不得不认可其赔偿责任。
因此,对或有负债的风险必须有所预见,并必须在并购协议中明确约定其责任归属和责任承担方式。
一般来说,防范或有负债风险从这么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明确约定或有负债及处理或有负债问题的各项费用由卖方承担;二是延期支付收购款,比如约定20%左右的款项在收购完成后两年内付清,同时规定如果确实发生或有负债,收购方可以直接以未付收购款抵偿;三是由卖方就或有负债提供第三方或财产担保。
这几种方式可以单独也可以数项结合使用。
在并购项目中,目标公司可能为他人提供信用担保,其资产可能被抵押、质押,而这些情况可能未完全披露,我们也要有所预见,对卖方的披露义务承担及其相关责任约定须清楚明确,同时在收购款支付方式上要做相应的安排,以防备可能的债务风险。
(九).职工安置和保险方面的政策和法律风险在并购国有企业项目中,往往会涉及职工安置、补缴保险费的问题。
作为并购方不应忽略这一问题。
职工安置方案应当取得当地政府的认可,补缴保险费的金额和方案应当得到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认可,职工安置后应当彻底同收购的目标公司隔断劳动关系和人事关系。
律师要穷尽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同时要严格遵守这方面的强制性规定,避免在职工安置方面带来拖累。
(十).重视税务负担的筹划—这一方面主要靠会计师的智慧税务筹划已经越来越得到国内并购项目的重视。
同样一宗并购项目,不同的税务筹划方案,可能导致的交易成本差异甚巨,有的可以高达上千万元。
律师在这一问题上,应当配合会计师或者专业的税务筹划机构,协助设计税务筹划方案并论证其合法性。
例如,在某并购项目中,卖方出售股权后如果直接收取对价款,将面临巨额的所得税成本。
经研究后变更方案如下:交易双方各用其名下公司的股权进行换股,买方得到其需要的目标公司的股权,卖方得到买方换股公司名下可用的资产,这样避免了高额的税收。
(十一)、地方保护主义风险防范--争议管辖条款的妥善安排无论是外国投资者并购国内企业,还是国内企业之间的并购,交易各方越来越重视管辖条款,以杜绝和减少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
在并购项目中管辖约定通常可以有如下不同方式:(1)在跨国并购中,通常约定仲裁管辖,如约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与仲裁委员会作为仲裁管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