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

合集下载

树立大语文观

树立大语文观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何为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

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一阐述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大语文教学观指导下进行。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强调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强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几十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课标》又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首次做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

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

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的具体量化规定。

进一步强化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至关重要:一、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

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

小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

一位教师连着给三届一年级小朋友读王尔德的童话《星孩》,都有不少学生潸然落泪;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适应这一改革,语文教学也必须改革旧的完全依靠教科书的模式,代之以一种全新的“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观是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

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将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过去的语文教学,由于教学内容过于狭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考试内容又有固定的模式,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往往把学生圈在一个小圈子里,只教课本上规定的内容,对考查的内容重点讲,其他内容粗讲或干脆不讲,加上考试手段的单一,使语文教学走入一个误区:重知识,轻能力;重基础,轻写作。

许多学生学习了九年语文不会写一个“合同书”、一个“民事诉状”,甚至连个人总结都写不好,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我们现实生活不相适应,怎能不令人对语文教学表示担忧呢?实施“大语文教育”则很容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因为它以课堂教学为轴心,把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学可语文的渠道,就连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际活动都是学语文的好机会,如交谈、致辞、开会、打电话、看电视、看书报、写信……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用报纸作学习语文的第二教材首先,报纸有利于架设从小语文教育到大语文教育的桥梁,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中学生要形成一种内存的语文素质,不仅需要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训练,还要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到社会生活的海洋中去学语文,而报纸是反映社会、报道生活的,恰好能负担起从“应试语文”到“生活语文”的转化任务。

报纸肩负着传播政治、经济、文体、科教、军事等信息的重任。

学生通过读报,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一种实际语文交际能力。

树立大语文观_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树立大语文观_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新教材将语文的教学目标重新定位,调整为“语文是培养素质的重要手段”,这意味着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学科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学科,语文素质的培养是人类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而我们语文教育的现状却不能令人满意的,这是因为:我们的教,基本上还处于被动状态。

在语文课本面前,教师处于被动状态,完成着一篇篇课文的程式化的分析、讲解,心里总在盘算,把书教完,然后投入总复习;而所谓总复习,又是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和学生一头扎进某些资料的题海之中,做完了一册又一册;而临近中考,各地的试卷纷至沓来,于是教师忙着组织测试、阅卷、讲评,一份又一份。

最后,惶惑地看着学生走进考场,心里茫然地占卜着自己为教的命运……学生的学,基本上处于无趣味状态。

学生在课堂上规规矩矩的正襟危坐,接受,同化,记忆和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提不起兴趣,有时却还要硬着头皮记那没完没了的笔记。

有的阅读试题,让学生如堕五里云中,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听了老师的讲解,似乎还不能自圆其说,只好认可,实在乏味。

我们常听有些学生说:“学了十几年语文,现在倒不知道语文怎么学了。

”真叫人心寒……面对着语文教育的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语文素质培养,需要有更为自由广阔的空间,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全面地培养学生素质。

那么如何开发语文大课堂,扩大语文学习空间?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呢?不妨从以下方面作些尝试:第一、开设语文活动课这里的活动课主要指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与传统的必修课有明显的区别,它在教学内容上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了学生自主实践,而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以学生的自我活动为主的。

在这些课上,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例“小记者行动“、“编写手抄报“、“快速阅读“等专题活动,从教学内容上看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感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大有用武之地,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觉得很实在。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语文教育也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要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就需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下面,我们将从大语文教育观、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来谈一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一、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大语文教育观是指对语文教育的整体观念和认识,是对语文教育目标和方式方法的总体把握。

在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时,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大语文教育观,即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并通过语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语言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使学生在语言运用、文学鉴赏和文化理解方面都有所提高。

要通过语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发展、审美情操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时,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首先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三、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注重课内外内容的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语文课本内的内容教学,还要注重课外阅读内容的导入。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在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的过程中,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至关重要。

大语文教育观强调语文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的重要性和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的具体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的重要性1. 以学生为本,注重个性发展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都不尽相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自信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审美情感、文化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能力,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感和文化意识。

只有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积极的审美情感和文化品位,他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 强调实践性教学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还要强调实践性教学。

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更要通过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运用,提高语文学习的实际效果。

实践性教学可以包括语文阅读、写作、演讲、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语文的魅力,增强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二、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的具体方法1. 倡导综合素养教育在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时,首先要倡导综合素养教育。

综合素养教育是指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通过综合素养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科之间的融合性,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

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

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具有重要性质的学科,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落实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本文将从大语文观的角度来谈论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什么是大语文观?我们所谓的大语文观,是指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不仅仅是学生对于语言符号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对于生活和社会的打通理解,影响和感悟能力的提升,即语文课堂是学生探索自我、认识社会的重要平台。

大语文观不仅是语文教学的理念,更是教育的理念,要求学生学会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观点,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二、大语文观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大语文观强调语文教学不应该是简单地讲解语文规则,而是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从认字到“读句,悟意,明理”,使他们能够深刻领悟文本的内涵,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己的思想感情,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因此,大语文观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思辨、感悟和表达能力。

大语文观强调的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提高,更注重学生认知和思维层面的提高,即锻炼学生复杂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理解、感悟和表达文字的能力,这样便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到课文内涵,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从而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

2.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大语文观强调语文学科的全面发展,它不仅关注文字的纯熟和应用,还涉及到对于生活和社会的认知,帮助学生积极认识社会,探索问题,提高思维水平。

这样的语文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学生对于社会发展问题的认识,从而培养更具有实践能力的未来的人。

3.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在大语文观下,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写能力为目标,并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例如利用互联网、教育软件和网络课程框架等,加强学生的语文训练,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语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思想和感情的表达工具。

在当今社会,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教育更是至关重要。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是当前语文教育的一个迫切需求。

一、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树立大语文教育观,首先要明确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我们不能只是看重学生的语文成绩,而要重视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的培养。

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表达能力和语文鉴赏能力。

语文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能够对各种问题进行思辨,能够理性思考,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取知识,启发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语文表达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多读、多写、多说,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使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语文鉴赏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能够欣赏和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中获取美的享受和人生的感悟。

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去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语文修养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种修养的培养需要从小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养成勤奋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表达能力、语文鉴赏能力、语文修养、语文情感和语文品格。

二、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语文基础是语文教育的基础,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功。

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就要注重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

树立“大语文”观,创新语文教学

树立“大语文”观,创新语文教学

树立“大语文”观,创新语文教学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田间地头、名山大川、高山河流、工厂学校等等,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素材,也是教师教学语文的素材。

所以语文教学不要局限于学校、课堂和教材,语文教学要大胆的走出学校、走出课堂、走出教材。

做到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书本内外结合。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堂、走出教材,让课内长骨、课内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一、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一、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

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训练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装却“雾里看花”,临考总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这样就几乎抹杀了家务事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一)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第一老师。

(二)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

三、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观”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观”思想

0 2 4 0 0 0 )

练 了 学 生 的思 维 严 密 性 , 又 培 养 了 学生 的语 言 能 力 。 三、 开 放 的 教 学 时 间 对 于教 学 时 间 的开 放 , 笔 者认 为应 该 从 两 方 面着 手 : 一 方 面, 抛弃 学 生 带 着 问 题 上 课 、 解 决 问题 下课 的 传 统 观 念 , 教 师 应 该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 使 学生 在课 堂 学 习过 程 中 , 产 生 新 的问题 , 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 , 并 自觉地 在 课 外 学 习 ( 并 非 指 教 师强 制 布 置 作 业 ) , 这 无 疑 极 大 地 延 伸 了 学 习 时 间 。 另 一 方面 , 教 师应 改 变 过 去 单 一 、 固定 的 时 间 制 度 。 体 现 教 学 时 间 的 开放 性 和 灵 活 性 , 如 可根 据 具 体 教学 情 形 设 置 长课 和短 课 . 同 时还 应 注 意 合 理 把 握 师 生 时 间 比 , 给 学生 多一 些 时 间 , 鼓 励 学 生 多思 考 、 多 动手 、 多合 作 、 多探 究 。 四、 开 放 的教 学 场 所 教 学场所的开放有两 方面含义 : 一 是 指 现 有 课 堂 教 学 场 所 的 开放 。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应 有 意 识 地 改 变 原 有 的 学 生 座 位的单调形式 , 根据教学的需要 重新组合 , 模拟生 活的场景 , 将 社会 生 活 引 入 课 堂 ; 二 是指 语 文 课 堂 想 课 外 开 放 . 校 内学 习 向 校外 学 习开 放 。如 在 作 文 教 学 中 .为 了丰 富 学 生 的 生 活 体 验, 可 以 带领 学 生 参 观 工 厂 、 参 与 公 益 活动 、 远足、 登 山、 赏 花 等, 引 导 学 生接 触社 会 , 深 入 社 会 。学 生 在 社 会 课 堂 增 长 了见 闻, 得 到 了锻 炼 , 才有倾 吐的需要和欲 望 , 写 出 来 的东 西 才 言 之 有物 , 情 真意 切 五、 开 放 的教 学 手 段 现代科学实验证明 : 在 一 段 时 间里 . 各感官获得的知识 的 多少是不等 的, 它 们 的 比例 是 , 视 觉 占8 3 %, 听觉 占1 1 %, 嗅 觉 占3 . 5 %, 味觉 占1 %, 触 觉 占1 . 5 %。 法 国有 关视 听教 育 的调 查 结 果 显示 : 同一 材 料 , 三 天后 的记 忆 率 是 , 纯 听记 下 1 5 %, 纯 看 记 下3 5 %, 视 听 记 下7 5 %。 以上 数据 表 明 , 视 听结 合 所 接 受 的信 息 量 和记 忆 的牢 固 度都 超 过 单 项 感 官 的 效 率 。 因此 ,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注重 运 用 教 学 媒 体 , 创设教学情境 , 调 动 学 生 的 各 种 感 官 学 习 是必 要 的 。 六、 构建“ 人性化” 的 课 堂 教 学评 价 体 系 “ 大语文观 ” 要求构建 人性化评论 体系 .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要 求 遵 循 以下 原 则 : 1 . 评 价 应 注 重发 展 性 。 教 学 评 价 的 作 用 在 于 教 学 而 不 是 区 分学 生 的优 劣 和 简 单 判 断 案 的 对 错 .促 进 学 生 发 展 的课 堂 教 学评 价 不 能 只 对 学 生 的 学 习 情 况 做 简 单 的 好 坏 之 分 ,重 要 的是 强 调 其 形 成 性 作 用 , 注意发展功能。 一 次评 论 不 仅 是 对 一 次 活动 的总 结 , 更 是 下 一 段 活 动 的起 点 。 2 . 评 价 应 强 调 个 性 化 。评 价 的 主 体 和 对 象 都 应 是 学 生 , 但 是 每 个 学 生 都 是 活 生 生 的个 体 , 他们有不 同的性格 、 皆趣 、 爱好等 , 与之 相对应 的应该根 据他 们的特 点 , 采 用 不 同 的 评 价方式 , 促进 学生进 一步有效 学 习 . 避 免 没 有 特 点 和 笼 统 的 评 价。 3 . 评 价 应 体现 全 面性 。 不 能仅 仅 评 价 学 生 的 学 习 , 要 以学 生 的各 个 方 面 ( 思维 、 技能、 品质 等 ) 为 评 价 对象 。 首 先要 明确 学 生是 人 而 不 是接 受 知 识 的容 器 。 人 的一 切 活动 包 括 学 习都 要 受 人 的意 识 支 配 ,所 以 教 学评 价 就 不 能 局 限于 关 注知 识 的掌 握 , 更 重 要 的是促 进 其 兴 趣 、 爱 好 意志 等 个 性 品 质 的培 养 和 提高 。 总之 , “ 大 语 文 观 ” 的思 想 形 象 再 现 了语 文 与 生 活 同在 的 原理 , 使课 内外联系 、 校内外沟通成 为现实 , 使 生 活 中 丰 富 的 语 文教 育 资 源 真 正 成 为 学 生 求 知 的源 泉 .把 学 习语 文 的广 阔 天 地还 给学 生 , 大大 提 高 学 生 的学 习 质 量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语文观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语文观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语文观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语文观”浙江省浦江县杭坪镇中心小学李姗姗传统的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

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树立大语文观,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大语文观学生小学语文教学近年来,“大语文观”这个词在各种媒体、杂志上频频出现。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整体语文水平不能令人满意,这些话题已老生常谈。

我们的语文教育到底怎么了?人们往往以为是教材、教法出了问题。

其实问题出在我们的思想观念上。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活动似乎仅局限于学校的课堂教学,殊不知这教学体系已经太落后了,已不能适应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一阐述,标志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进入了在大语文观指导下进行教学的阶段。

“大语文观”强调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它的提出为新型课堂教学体系的建立具有实践性意义。

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学校所学的知识只有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才能如鱼得水。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怎样做才能树立大语文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提高我们语文老师的自身素养要想树立大语文观,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必须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

要想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

教师对学生有着榜样作用,在学生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如果一个学生喜欢一位教师,那也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

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教师其实就是一本鲜活的语文书。

比如,语文教师的粉笔字很漂亮,普通话很标准,感情很丰富,性格很开朗,等等,这些都将影响着学生。

久而久之,学生就被潜移默化了,变成了一个个“小老师”。

语文教师的“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师的“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师的“大语文教育观”语文教师的“大语文教育观”语文教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大语文教育观”,即“扬大、抑小、引广、正直”,下面将详细阐述我的教育观。

一、扬大“扬大”即弘扬优秀的文化精神,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爱上语文。

我们要将语文教育视为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教育的过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的美丽和价值。

要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名言警句等,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他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领悟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爱读书、识才识趣、童心未泯的良好习惯。

二、抑小“抑小”即扼制不良的言行和思想,屏蔽谣言和迷信。

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格。

要抑制学生中不良的言行和思想,引导他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正确看待文化传承和创新。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相,正视社会的复杂性,防范谣言和迷信的侵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爱国、进步和团结的优良传统。

三、引广“引广”即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面,增广阅读广度,开拓视野。

一个人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面,才能够有更明确清晰的思维,并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果。

我们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阅读资料,让他们对文学、历史、地理、生态等各个领域有所了解,促进整个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提升,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双眼变得更为明亮。

四、正直“正直”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素养外,更要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实践正直的人生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教育的价值并付诸实践。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坚持“扬大、抑小、引广、正直”的教育观,以此引领学生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1. 引言1.1 引言语文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大语文教育观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整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可以明确教学目标的导向,明确教学的核心任务和重点内容,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

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可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系统梳理知识脉络,形成知识体系。

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和体验语文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评价,可以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通过以上探讨,可以更好地引导教育者和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 正文2.1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的重要性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大语文教育观要求我们以更高的标准对待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意味着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

大语文教育观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语文教育,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了解传统文化,培养情感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语文教育观还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文教育不应该是死记硬背,而应该是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知识,塑造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作者:曹金龙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3年第16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很多人曾因语文教学的低效苦恼过,曾因语文的博大精深彷徨过,曾因语文的包罗万象感慨过。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这是由语文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

那么,语文学科具有哪些特点呢?语文学科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五性”,即工具性、人文性、时代性、综合性和模糊性。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是文道合一的学科。

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还是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过程。

语文学科在内容上具有时代性。

这是时代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反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种文化。

”这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学要用人类最先进的文化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

语文学科在知识上具有综合性。

就语文学科而言,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山川草木,花鸟虫鱼,无所不包。

从培养目标来看,包括听、说、读、写方面的知识内容;从语文知识来看,包括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等知识内容;从语文教学内容来看,包括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等。

总之,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具有相当的模糊性。

这种模糊性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还表现在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上。

语文学科的这些特殊性,给语文教师提出了重大课题,语文教学应拓展更大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具体到语文教学上,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首先,语文教师不能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不能满足于侧重积累的“零敲碎打”,必须形成一种立足时代、全面开放、兼容实用的现代语文观。

这种现代语文观要求语文教学融方法于动态的教学过程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生学会学习。

树立大语文观提升语文教学

树立大语文观提升语文教学
学科教 育
教 科学 育
2 1年 第6 0 O 期
树立大语文观 提升语文教学
李冬侠 ( 河北省迁安市建 昌营镇初级中学 04 0 ) 640
只 重 视课 文 学 习 、针 对 应 试 教 育 的传 统 语 文 教 学 的局 限性 在 语文 教 学 中要培 养 学生 创 新 ,必 须让 学生 主 动积 极地 参 与语 文 逐 渐 突显 ,它 已经 不适 应现 代 教育 的要 求 。近 几年 ,教育 界提 出 学 习 ,让他 们 充分 发挥 他 们 的主 体 作用 ,并 学 会 自主 学 习,从 而 了大 语文 教 学观 ,这 实 际上 是对 我们 传 统语 文 教学 的一 种 反思 。 培养 他们 的创 新 能力 。 四 、给学 生提 供 良好 的学 习环境 那 什 么是 “ 语 文观 ”昵 ? “ 语文 观 ”即教师 不 仅把 语 文课 视 大 大 为工 具课 ,而且 以人 的发展 为 语文 教学 的 根本 目的 ,在 教 学过 程 大 语文 教 学观 认 为 :学校 应 该 为学 生提 供 一个 良好 的学 习环 中不 仅教 给 学 生语 言文 学知 识 ,还 要立 足 于培 养 、熏 陶美 好 的情 境 。学 习环 境 不仅 仅指 语 文课 堂 教学 ,还包 括 学校 的环 境 布置 , 感 、情 操 ,塑 造 完 美 的 个 性 品质 , 帮助 学 生形 成 良好 的思 维 方 以及 家庭 和 社 会所 提供 的语文 学 习环 境 。大 语 文教 学观 认 为 ,语 式 ,发展 可支 持 终身 学 习 的能力 等 。这 种 教学 观着 眼于 提 高学 生 文课 不应 只 是 课堂 几十 分 钟 ,生 活 中随 时随 处 都是 语文 课 。为 了 的全 面素 质和 持 续发 展 的 能力 ,相对 于 只 强调 工具 性和 现 实思 想 使 学生 喜欢 并 且会 做 “ 会实 践 ”题 , 教师 应 指导 学 生充 分利 用 社 意 义 的传 统 的语 文教 学 思想 来说 ,更适 合于 当今 教 学改 革 的发 展 周 围的学 习环 境 ,从 生活 点滴 中学 习 。 和 要 求 ,也是 语文 教 育发 展 的必 然趋 势 ,更 是 素质 教育 、 学生 成 教师 要 给 学生 创 设 和谐 的学 习环 境 ,让 学生 可 以愉 悦 地 进 长 的现 实 需要 。 行 学 习 ,从 而提 高 他们 各 方面 的 能力 。 可 以利用 环 境设 置让 学 生 根 据 大语 文教 学 观 的要求 ,我觉 得 要从 以下 几 个方 面 来提 升 犹 如 走进 一座 知 识 的乐 园 ,如 :在 学 校拥 挤 的楼 梯 间写 上人 文 性 语 文教 学 : 的标 语 “ 下楼 梯 靠右 走 ” ;在花 圃里插 上 充满 爱 意 的提示 “ 上 学 指 导 学生 用科 学 、正 确 的世 界观 、人生 观 去体 验 、感 悟 校 是 我家 ,美化 靠大 家 ”;在 食堂 门 口贴 上 “ 约每 一 滴水 ,爱 节 祖 国 的语言 文字 惜 每 一粒 米 ” 的提 示… … 总之 ,只 要有 学 生 到 的地 方 ,就要 有 一 语 文 教学 不但 要 重视 语文 知 识 的教 学 ,更要 重视 指 导 学生 用 系 列 的温 馨提 示 , 让学 生在 不 知不 觉 中养 成 良好 的 学习 习惯 ,在 科 学 、正确 的世界 观 、人 生观 去体 验 、感 悟语 言 文字 的 内容 。语 潜 移 默化 中学 会 学 习语 文 。家 庭和 社会 也 应 为学 生 的学 习创 造 良 文 教学 最先 应 是感 悟 祖 国语言 文字 的美 ,即语 言 文字 中 蕴含 的 韵 好 的 环境 。大 自然是 学 生学 习和 运 用语 文 的大 课 堂 ,它 可 以让 学 律 、音 律 、修 辞手 法 、写 作手 法 、逻 辑关 系 的美 。还 要 体验 与感 生 汲 取到 永远 常 新 、取之 不 尽 的知 识源 泉 。教 师 还应 引 导学 生 正 悟语 言 文 字所 描绘 的 内容 的美 与现 实 的意 义 , 即人物 丰满 的人格 确 运 用 电视这 一 传媒 ,让 他 们 了解 更 为广 阔 、更 为神 秘 的世 界 。 特 征 、高 尚的精 神 品质 、 山河 的壮 丽 、大 自然 的伟 大 、 历史 典 故 良好 的学 习环境 可 以为学 生进 行 学习和 培养 能 力提 供有 利条 件 。 中 的经验 教训 、 哲理等 等 ……这 是 内在 的更深 层 次的美 。 综 上 所述 ,语 文学 习的 是 一种 沟通 的本 领 ,用 现 代 的语 言 二 、创设 宽松 的课 堂 氛围 ,让 学生敢 于质 疑 来 表 述 ,就 是 “ 息 ”能 力 。 语 文 课 本质 在 于养 成 对 “ 文 信 信 语 好 的 语 文 课 , 要 改 变 “ 文 阐释 者 ” 的 旧 形象 ,创 造 学 习 息 ” 的汲 取 、选择 、处 置 的知识 和 能力 。大语 文教 学 观 正是对 这 课 情境 ,成 为 学 生的 语 言实 践课 、语 言 交流 课 ,引起 学 生对 读 书 的 种 能力 的 注重 ,是 提 升教 师和 学 生 语文 素养 的根本 途径 ,是语 文 喜 爱 ,让他 们乐 于 表达 。学生 质疑 的 精神 能强 化他 们 学 习 的主动 教 学 改革 的必然 趋势 。 性 。 目前课 堂形 成 封 闭式 、接 受式 和 分析 式等 陈 旧教 法 的原 因 , 主要 是 学 生长 期受 传 统 语 文 教 学 的 束 缚 , 没有 养成 课 堂 积 极 主 动 、大胆 质 疑 的习惯 。解 决这 一 问题最 关 键 的做法 是 要着 手培 养 学生 评论 家 的 眼光 ,学 生才 会质 疑 。语 文 阅读 教学 的 目的就是 通 过对 范文 的学 习 ,提 高 学 生的 阅读 理解 能 力 。明 白 了这一 点 ,就 既摆 正 了教材 的位 置 ,也确 立 了 自 己的位 置 。在 阅读 过程 中提 出 问题 比解 决 问题 更重 要 ,更 有价 值 ,敢 于质 疑 是学 生独 立 自主 学 习精 神的 体现 ,其着 眼 点不 在于 结果 ,而在 于这 种 思考 的过程 。 三 、不断 创 造新 的教 学 过程 , 运用 新 的教 学手 段 ,也 引导 学 生 尝试 新 的学 习形式 ,新 的 学习方 法 创 新 是个 体 主动 的行 为 ,要 培养 学 生创 新 的能 力 ,就 必须 培 养 学 生 的主动 意 识 。只有 学 生主 动愿 意 学 习 了,才 能在 知 识学 习 和 身 体成 长 的过 程 中 ,不 断 发展 自己 ,素质 教育 才 会 不断 前进 。 可 是有 许 多教 师 为 了体现 课堂 “ 创新 ”,整 堂课 花 样 百出 ,看 起 来 形 式新 颖 ,但 细细 地探 究 一下 ,教 学 效果 却 没有 多大 的起 色 。 这 充分 说 明教 师 的创 新 ,并 不等 于 学生 创新 , 教师 的花 样 再多 , 如 果学 生 不能 主动 地 加 以接受 并 延伸 ,对 学 生创 新 能力 的 发展 还 是 不起 作用 。创新 是 目的,而 不 是手 段 ,我 们 的一切 教 学活 动 、 知 识 的学 习都 是 为 了培养 学 生 的创新 能 力 。然而 现在 有 些 教 反 ,一切 的 一切 都是 为 了学 习 ,为 了提 高成 绩 , 这 是一 种错 误 的认 识 。学 习是很 重要 的 ,是 学生 成长 所 必 需的 , 但 学 习都 是为 了学生 能力 的发展 , 是为 将来 的 生活 做准 备 ,是 为 了能在 前 人 的基 础上 有所 突 破 ,是 为 了让 学生 成为 创 新型 人才 。

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比赛】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镇小学肖远义邮编:401332 电话:130********《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它诠释了在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根本方向——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为此,语文教师应当重视语文教育的宏观研究,牢固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呢?笔者据多年语文教学实践,粗表浅见,求诸同行与专家指点。

一、领悟“大语文教育观”的内涵。

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成为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掌握信息能力、社交能力和判断能力的现代人。

这种种能力无不与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着密切联系,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只重视对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创造力的激发,思维发展及人格的完善却不同程度的忽视了。

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状态,是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

大语文教育观,即把语文教育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思想,它是针对微观语文教育提出的一种宏观的语文教育观念。

它指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扩大语文学习空间,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使封闭的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因此,语文教师要“立足课堂,面向生活”,切切实实改进课堂教学。

不再把语文教学简单地束缚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上,“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着重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完善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念。

语文教育需要“大语文观”,“大语文观”则需要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念。

树立大语文观念实施素质教育

树立大语文观念实施素质教育

树立大语文观念实施素质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这也促使教育日益走向多元化、个性化和全面化发展。

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中,素质教育的理念受到了广泛关注。

而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首先需要树立大语文观念。

什么是大语文观念?大语文观念,是指将语文教育看作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大语文观念要求教育者从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让学生得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电脑、手机等新媒体极大地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语文教育带来了挑战。

因此,树立大语文观念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必然趋势。

大语文观念的实践1.推进以人为本的教学教育的目的是要服务学生,以人为本是大语文观念的重要体现。

语文教育必须以学生的需要和实际为出发点,关注学生在人文、社会、情感、思维、语言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针对不同的学生个性和差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教育不只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求从学生的平时言行中培养其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关注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人文关怀。

同时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多种领域的认知和感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在推进大语文观念的过程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需要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包括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等,让学生在不同的形式中受到启发和帮助,从而有效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大语文观念对素质教育的促进大语文观念与素质教育是一体相连的,大语文观念的实施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让学生深受感动,从而感悟到生命的情感和意义。

其次,大语文观念强调综合素质教育,在学生的语文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其他技能和特长,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
摘要:现实让语文学习走入了误区,更多时候,人们是为了学语文而学语文,为考语文而学语文。

这就让语文学习变得枯燥、孤立甚至盲目。

这里来浅谈一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观。

关键词:语文;语文学习;大语文观
一、语文及生活,生活有多宽广,语文领域就有多宽广。

语文的学习不能囿于书本,也不能囿于教室
长期以来,可能是为了应付考试,也可能是考试的指挥棒使然,封闭式管理成了人们推崇的管理模式。

殊不知,这与语文的学习背道而驰。

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语文的目的不只为了考,更应为用。

在广阔的生活中去学习语文,会更有趣、更有效。

所以,学语文需我们走向生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语文的学习不能囿于书本,读书是走向生活的另一种方式。

读古人的书,我们走向了古人的生活;读外国人的书,我们走向了外国人的生活;读年轻人的书,我们走进了年轻人的生活。

读书让我们走进了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的生活。

因此,除了我们的教材外,我们一定要广泛地阅读,读杂志,读名著,读身边一切健康的、有价值的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反之,生活也是读书、学语文。

所以,学语文要求我们走向生活。

搞语文活动要走向生活,做生活观察要走向生活,阅人生百态更要走向生活。

在生活中学到了语文知识的
综合运用,在生活中掌握了学语文的方法,在生活中加深了情感的体验,在生活中获得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应挣脱种种束缚,走出校门,到辽阔的现实生活中学习。

二、语文学习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而不只是考试时的读与写。

所以,语文的学习要始终灌输听说读写的训练
课文的讲解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听、说、读、写的机会。

语文阅读强调的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对话,就能训练学生的听和说,要寻求答案,也就必然要读与写,在理解的基础上梳理形成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强调学生要认真倾听老师的提问,明白题意,认真地去读课文,通过思考找到答案或答案的暗示,然后整理书写答案,最后通过说实现问题的解答。

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更需要听说读写的训练。

如“自我介绍”的语文活动,要强调学生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怎样去写,作何要求,去听同学是如何介绍,他的介绍好在何处,存在什么不足;自己说之前要理清思路,写好提纲,这就要训练好写与说。

然后,让学生去写、去修改,形成文章,必须强调读与写的训练。

平常,要让学生多听:用心听别人讲话,认真听老师讲课,坚持听新闻报道;多说: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活动中多参与发言,生活中多交往;多读:多读课本,多读报纸杂志,多读名著,读一切健康有价值的书;多写:坚持写日记,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积极主动向报纸杂志投稿。

三、语文学习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是以学生的长远发
展、终身发展为目的的
因此,语文学习要与其他学科取得联系,实现为其他学科奠定基础的目的;同时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语文学习要注重理解,读懂题意;要注重分析、提炼、筛选信息;注重归纳,文从字顺的表达,简明扼要的总结。

只有这样全方位的训练,才能服务于其他学科。

试想,一道理科题我们连题意都无法读懂,又如何去解答;一篇创新的学术论文,由于表达不清,别人无法看懂,又怎能得到世人的认可。

语文学习还应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筹安排。

以《爱莲说》的学习为例。

对于知识层面要掌握:蕃、濯、蔓、亵、鲜、植的音义;对比、烘托、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活用字、古今异义字的理解。

作为能力的层面掌握:结合重点字翻译句子,对比、烘托手法的运用,莲的形象描写,在掌握托物寓意手法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中心。

作为过程与方法的层面应掌握:是怎样来描写莲的外形的,具体是怎样起到烘托作用的,把什么与什么做了对比,是如何通过托物寓意来表现中心思想的。

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作者力赞“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力赞君子行为,强调不与世人同流合污,不贪图荣华富贵,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为人正直不苟。

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贪图荣华富贵世风的抵制。

这样来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身边的不良风气,讲正义,走正道,树正气。

这样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拥有了能力,掌握了方法,树立了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

这不仅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自己也会终生受益。

总之,我们要还语文学习的本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去学习,为生活去学习,为未来去学习。

(作者单位重庆市合川区清平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