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
张孝纯“大语文教育”观研究
张孝纯是我国上世纪20年代的语文教育者,他一生奋斗在语文教 育的一线,为语文教育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0世纪80年代,张 孝纯在邢台八中举行了“大语文教育”的实验,别具一格的教育 思想在国内教育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虽然其教育思想仍存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他的教育思想符合当 时的时代潮流,为当今中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借鉴意义。本文首 先阐释了张孝纯“大语文教育”观所产生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原 因。
主要包括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影响以及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意义,同时通过实习经历和访谈中小学的一线教师,结合实际教 学经验,使得论述与实践相结合,使内容更具参考价值。为了便 于理解张孝纯“大录,笔者编写了具体的教学案例,以供参考。
其“大语文教育”观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要从语文与“大语文” 的划分以及“大语文教育”观在历史视野下的发展两个方面进 行论述,同时介绍了其“大语文教育”观产生的主观条件,主要 包括张孝纯的求学经历、教学生涯和教育思想三个部分。其次, 论述了张孝纯“大语文教育”观的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大语文教育”观的主要特征、教学模式以 及其对教育改革所做的主要影响来全面解读张孝纯的“大语文 教育”观。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论述了张孝纯“大语文教育” 观在当代的价值。
大语文教育观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阅读与作文主讲吴芙蓉何谓“大语文观”?所谓“大语文”是语文教学领域、范畴的广泛化、扩大化、社会化。
语文教学就是“一体两翼”。
“一体”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主题,“两翼”是指语文课外学习、社会、语文教育。
具体地说,“大语文”教育从横向看,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的语文教育“三个课堂”,其中,课堂教学是“轴心”;从纵向看,可包括学前、学龄和继续教育。
也可以说,“大语文”教育就是全方位、多角度、终身的、大众的、普及的教育,而绝非是以选拔少数人为主的精英教育。
一、现代大语文教学观的几个特点(一)、“大语文”教学观它强调语文教学的整体性。
1、加强学校语文同家庭语文、社会语文的有机联系,创建三结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2、实现德、智、体、美、劳的统一,突出德育的统帅地位。
3、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实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和配合。
4、加强语文课各个部分之间的系统化联系,诸如听、说、读、写、思之间,以及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考试考查各部分之间。
5、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序列化和生活化。
6、实现教师教学的指导性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和谐统一。
(二)“大语文”教学观它突出强调社会性。
(三)“大语文”教学观它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封闭性,创造了开放性。
(四)“大语文”教学观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内容的固定性,体现了选材的现实性、时代性。
(五)“大语文”教学观它有利于减轻学生语文学习的负担。
我的“大语文”观(一)、我的“大教材”观1.读有字之书2.读无字之书(1)科学观察(2)科学实验(3)游戏活动(4)手工制作(5)新闻媒体(二)、我的“大课堂”观1、阅读教学与运用A、一篇带一本(1)、课前初步阅读(2)、课堂讨论探究(3)、课后拓展阅读B、学一篇写一篇2、诗词教学与运用A、学一首带一类(1)、课前查阅资料(2)、课上散点渗透(3)、课后阅读专题拓展B、学一首改一篇3 、语文园地与拓展A、学一项拓展一项经典诵读具体做法如下:(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2)整合资源,搭建平台(3)变换方式,安排时间(4)开展活动,展现自我获得成效如下(1)陶冶情操(2)改变行为(3)提高能力B、学一项创新一篇(三)、我的“大教法”观语文教学贵在“于无法之中取法”,贵在“授之以渔”。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适应这一改革,语文教学也必须改革旧的完全依靠教科书的模式,代之以一种全新的“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观是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
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将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过去的语文教学,由于教学内容过于狭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考试内容又有固定的模式,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往往把学生圈在一个小圈子里,只教课本上规定的内容,对考查的内容重点讲,其他内容粗讲或干脆不讲,加上考试手段的单一,使语文教学走入一个误区:重知识,轻能力;重基础,轻写作。
许多学生学习了九年语文不会写一个“合同书”、一个“民事诉状”,甚至连个人总结都写不好,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我们现实生活不相适应,怎能不令人对语文教学表示担忧呢?实施“大语文教育”则很容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因为它以课堂教学为轴心,把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学可语文的渠道,就连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际活动都是学语文的好机会,如交谈、致辞、开会、打电话、看电视、看书报、写信……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用报纸作学习语文的第二教材首先,报纸有利于架设从小语文教育到大语文教育的桥梁,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中学生要形成一种内存的语文素质,不仅需要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训练,还要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到社会生活的海洋中去学语文,而报纸是反映社会、报道生活的,恰好能负担起从“应试语文”到“生活语文”的转化任务。
报纸肩负着传播政治、经济、文体、科教、军事等信息的重任。
学生通过读报,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一种实际语文交际能力。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语文教育也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要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就需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下面,我们将从大语文教育观、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来谈一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一、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大语文教育观是指对语文教育的整体观念和认识,是对语文教育目标和方式方法的总体把握。
在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时,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大语文教育观,即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并通过语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语言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使学生在语言运用、文学鉴赏和文化理解方面都有所提高。
要通过语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发展、审美情操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时,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首先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三、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注重课内外内容的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语文课本内的内容教学,还要注重课外阅读内容的导入。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在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的过程中,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至关重要。
大语文教育观强调语文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的重要性和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的具体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的重要性1. 以学生为本,注重个性发展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都不尽相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自信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审美情感、文化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能力,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感和文化意识。
只有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积极的审美情感和文化品位,他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 强调实践性教学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还要强调实践性教学。
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更要通过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运用,提高语文学习的实际效果。
实践性教学可以包括语文阅读、写作、演讲、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语文的魅力,增强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二、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的具体方法1. 倡导综合素养教育在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时,首先要倡导综合素养教育。
综合素养教育是指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通过综合素养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科之间的融合性,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叶圣陶大语文教育观……(钟晓华)
叶圣陶大语文教育观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探究钟晓华摘要:陶行知、叶圣陶两位语文教育家都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也是非常深刻、透彻的。
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存在着很大的一致性,他们对语文学科本质的认识,对语文教育的基本原则认识,和语文教育的目的、任务都存在共同之处。
从这些相似的观点中我们可洞察出语文教育的一些本质性东西,为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叶圣陶大语文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陶行知与叶圣陶二位教育家在上个世纪初就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当时语文教育还处在非常幼稚的阶段,所以受外来实用主义的影响比较大。
陶行知是站在教育理论的高峰俯视语文教育的人民教育家。
受实用主义的影响,非常重视语文的实用性,对文学教育,性情的陶冶论及不多,这也与当时文盲多的状况有关。
他的教育思想中更多的是语文教育原则的论述,具有居高临下的指导作用,也就是侧重于“为什么教”的讨论。
叶圣陶是泛舟于汉语文教育海洋的一代宗师。
他的思想中多论述的是语文教育的内容和任务,也就是“教什么”的问题。
他认为语文主要是两项任务,一是“吸收”,另一项是表达。
在他的语文论著中,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阅读与写作,对青少年的语文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指导。
经典的论断“教是为了不教”、“教材只是个例子”反映了他对语文教学任务的深刻认识,归根结底语文学习就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和叶圣陶的大语文教育观的比较中,发现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存在着很大的一致性,他们对语文学科本质的认识,对语文教育的基本原则认识,和语文教育的目的、任务都存在共同之处。
(一)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人们交流交际、文化传承的工具。
但它不只是单纯的工具,它一样承担着文化的传承、情感的交流等一系列重要任务。
陶行知认为我们的学习就是生活,课内所学的知识,就是应付生活的工具。
这工具决不能以简单的知识为形式停留在大脑当中,它必须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才会产生意义。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语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思想和感情的表达工具。
在当今社会,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教育更是至关重要。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是当前语文教育的一个迫切需求。
一、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树立大语文教育观,首先要明确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我们不能只是看重学生的语文成绩,而要重视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的培养。
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表达能力和语文鉴赏能力。
语文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能够对各种问题进行思辨,能够理性思考,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取知识,启发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语文表达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多读、多写、多说,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使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语文鉴赏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能够欣赏和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中获取美的享受和人生的感悟。
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去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语文修养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种修养的培养需要从小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养成勤奋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表达能力、语文鉴赏能力、语文修养、语文情感和语文品格。
二、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语文基础是语文教育的基础,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功。
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就要注重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
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观”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观”思想作者:王广明尹淑云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70期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
无论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还是解释为口头语、书面语,都是在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的。
语文教学的成功,可能会有许多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已故邢台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系统提出了“大语文”教育观,他说:“语文教育一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从“大语文”教育观的历史发展中心,我们发现其实质就是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思想。
要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必须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全面开放的教学目标大课堂的教学目标应以社会对人的要求为自己的最高目标。
这种开放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和和谐发展为本,即把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基本素质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视其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涉及两个层面问题: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就是要做到:1.知识与能力并重、理性与非理性并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人类文明,于是社会要求教育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有创造性的、能适应省会发展需要的、完整的人。
与之相匹配,大语文课堂必须树立知识与能力并重、理性与非理性并举、共性与个性并存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就是要摒弃重共性轻个性、重知识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在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四要素的均衡培养的同时,还要注意挖掘课文中的人文性(非理性因素)。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教育理论中的“教师是教的主导,学生是学的主体”往往被异化为“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只注重教材知识的灌输,很少甚至根本不过问学生学得如何。
树立“大语文”观,创新语文教学
树立“大语文”观,创新语文教学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田间地头、名山大川、高山河流、工厂学校等等,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素材,也是教师教学语文的素材。
所以语文教学不要局限于学校、课堂和教材,语文教学要大胆的走出学校、走出课堂、走出教材。
做到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书本内外结合。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堂、走出教材,让课内长骨、课内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一、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一、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
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训练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装却“雾里看花”,临考总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这样就几乎抹杀了家务事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一)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第一老师。
(二)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
三、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在作文评改中实施“大语文”教育观
在作文评改中实施“大语文”教育观-中学语文论文在作文评改中实施“大语文”教育观杜茂进众所周知,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
多少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很重视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评改。
但许多学生的作文水平仍然偏低。
甚至有的学生提笔即愁。
造成这种状况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教师也应反躬自问:这与我们的指导方法,尤其是作文评改无关吗?目前,许多学生甚至老师,存在着这种模糊的认识——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
学生写完作文,万事大吉,至于作文评改,有老师实行“承包制”,全批全改,甚至精批精改,结果呢,老师辛辛苦苦批了改了,学生却无动于衷,“依然故我”地错。
鉴于这种尴尬的局面,我们苦苦思索对策,想到了“大语文”教育观。
“大语文”教育观,最早由河北特级教师张孝纯提出,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的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拓展。
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由灌输式的单项信息传递所形成的被动接受能力,扩大到诱导式的多向信息交流所形成的主动创造精神,营造一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立体教学”形式。
这种“立体教学”不仅有教师与学生,而且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信息状态转变为主动接受信息的积极状态,培养他们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精神。
将“大语文”教育观引入作文评改,情况会怎么样呢?至少,可以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错误是学生犯的,改错的工作也必须由学生来完成,不能由老师代劳。
在评改这个环节中,老师的任务在于“评”,在于肯定进步,点出错误之所在,分析原因,引导、点拨学生修改。
假如老师对作文只改不评,那么学生就不知其所以然;假如既评又改,那么虽知错了,却因没有自己修改,缺乏感性知识,两者都不足取。
所以最佳的办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互评、自改。
浅析“大语文”教育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浅析“大语文”教育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摘要】“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由来已久,基于此的语文教学改革层出不穷。
但社会的发展带给教育无尽的难题隐患,教学也应该随即而动。
本文试从语文课程利用开发、课外阅读积累、作业丰富优化、多学科融合几个方面,探析“大语文”教育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的途径。
【关键词】“大语文”教育观语文教学优化课堂“大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便揭示出语文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联系生活”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指导思想,它要求我们摒弃拘泥于语文课堂、语文课本,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而要把课内外、校内外、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开发并利用无限的教学资源,突破教材的有限性,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习生活中的语文。
以下是本人对基于“大语文”教育观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尝试运用的几种方法的粗略认识。
1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科书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养成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的一种“凭借”。
他说:“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
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
”因此借助教材的学习提升能力素养是学习的必要途径。
而大语文教育观下的语文教学更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拓宽学习渠道,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首先,立足教材,适度拓展。
“联系生活”是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人教版”每册教材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如“搜集春联,书写春联”、“选编自己的作文”等。
这些活动设计也不再着眼于语文基础的某一个训练点,而是让教师利用教材提供的思路,结合训练内容,指导学生观察自然,了解社会,运用学习的语文知识表达自己所看、所想、所感。
在指导学生进行这项活动时,我注意激发兴趣,激励信心;关注个体差异,个别辅导;展出和评议相结合。
由于指导充分,所以效果出人意料。
学生们给自己的作文选设计了漂亮的封面,起了响亮的名字,如“一路风景”、“月亮船”、“艺海拾贝”等。
大语文观
“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所谓“三中心”的旧教育观念,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被人从理论上予以否定。
然而它的阴影,在语文教育领域却至今未能在实践上完全消除。
尽管叶圣陶早在50年代就意识到语言教育与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性,要求人们把语言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看待;然而他的话并未能引起学校中语文教师的深层次思索。
尽管吕叔湘早在60年代就曾经“代语文教师呼吁”,请求学校中其他各科教师,包括学校的行政人员,都要和语文教师合作,都来关心学生的语文,指出:“要在整个学校里树立起正确使用祖国语文的风气,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正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同时,推而广之,说:“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里,也生活在社会里。
整个社会对于语文的使用是否严肃认真,对学生也有极大的影响。
”②然而这些话也似乎并未引起学校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观念上的触动。
到了80年代,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随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目标的提出,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等时代新观念的形成并在实践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人们开始从宏观的角度、从事物的普遍联系的角度,来审视语言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于是一种被人们称之为“大语文教育”的整体构思和改革方案出现了。
较早提出“大语文教育”这个概念并以此设计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方案的,是河北省邢台八中的语文教师张孝纯。
他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说:“根据36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特别是1980年以来进行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的实践,我认为:应当施行‘大语文教育’。
因为只有这样,中学语文课才能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在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方面充分发挥它的应有作用。
”张孝纯提出的“大语文教育”,其指导思想是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
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着眼整体教育,就是要求做到“德、智、体诸育的和谐与统一”,“知识、智力、能力是个统一体,不容割裂”,“建立敬爱型的师生关系”;坚持完整结构,就是要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协调地活动,而语文教学本身也应有完整的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就是“强调不能只依靠训练的数量换取了成绩,而应以较少的课内读写量和课外作业量,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水平的目标,力求事半功倍”。
树立大语文观
树立大语文观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何为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研究的能力等。
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
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研究、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一阐述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大语文教学观指导下进行。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强调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强调拓宽语文研究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几十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课标》又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首次做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研究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
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
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惯的具体量化规定。
进一步强化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至关重要:一、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
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
小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
一位教师连着给三届一年级小朋友读XXX的童话《星孩》,都有不少学生潸然落泪;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语文教师的“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师的“大语文教育观”语文教师的“大语文教育观”语文教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大语文教育观”,即“扬大、抑小、引广、正直”,下面将详细阐述我的教育观。
一、扬大“扬大”即弘扬优秀的文化精神,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爱上语文。
我们要将语文教育视为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教育的过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的美丽和价值。
要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名言警句等,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他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领悟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爱读书、识才识趣、童心未泯的良好习惯。
二、抑小“抑小”即扼制不良的言行和思想,屏蔽谣言和迷信。
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格。
要抑制学生中不良的言行和思想,引导他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正确看待文化传承和创新。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相,正视社会的复杂性,防范谣言和迷信的侵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爱国、进步和团结的优良传统。
三、引广“引广”即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面,增广阅读广度,开拓视野。
一个人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面,才能够有更明确清晰的思维,并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果。
我们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阅读资料,让他们对文学、历史、地理、生态等各个领域有所了解,促进整个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提升,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双眼变得更为明亮。
四、正直“正直”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素养外,更要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实践正直的人生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教育的价值并付诸实践。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坚持“扬大、抑小、引广、正直”的教育观,以此引领学生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大语文教育简述
大语文教育简述摘要: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与语文学习。
1983年,以张孝纯为首的一个实验课题组开始了“大语文教育”实验,后来姚竹青进行全国的推广。
一晃二十年,“大语文教育”从探索到总结到提高到推广到对全国性的《语文课程标准》产生巨大影响,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大语文教育”的具体内容又有哪些?从1983年到现在,“大语文教育”经过二十年,已经取得很大成果,有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语文教育大语文张孝纯姚竹青简述一、“大语文教育”教改实验前十年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与语文学习。
而语文本身也正是源于生活,人们又时时借助语文来参与生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的语文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人一旦脱离社会生活,头脑就会空虚,思想感情就会枯竭,语文能力就会丧失生活的土壤。
所以学生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接触,坐在教室里一味接受枯燥乏味的语文训练,肯定收不到好的效果。
毫无疑问,学校的语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还不够,还要把眼光放开,组织和动员社会的可能,争取条件开展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奏效。
①㈠张孝纯“大语文教育”教改实验1982年9月,张孝纯先生提出了一种教改实验设想,起初并没有“大语文教育”这个说法,他只是确定“联系社会,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等原则。
这个教改实验1983年9月1日正式开始,成员主要有张孝纯张国生两个人,当时的实验地点是邢台市八中。
到1992年已经进行了四轮实验,其中1983年秋天到1986年暑假,是探索阶段;1986年秋天到1987年暑假,是初步总结阶段;1987年秋天到1990年是检验提高阶段,1990年秋天以后开始逐步推广。
这个时期,在教学内容方面,“大语文教育”的主张和做法是:⑴有效使用统编教材,但也做一些调整和修改。
⑵编语文基本规律教程四部,分别是《字法》、《词法》、《句法》、《篇法》。
⑶选编参读文选。
⑷编写《习作教学纲要》。
语文教师的“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师的“大语文教育观”作为语文教师,拥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和教育观是非常重要的。
大语文教育观是指,在语文教育中,注重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和正确的语文思维,发掘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最终实现语文实用化的一种教育观。
一、重视语文实用性语文是学生与社会沟通交流的必备工具。
因此,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理念是注重语文的实用性。
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规范性知识,而应该注重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启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语言实用化的目的。
二、注重语文思维教育语文思维是指通过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语文思维与学习成绩、能力、综合素质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语文教育即是让学生具备正确的语文思维。
大语文教育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语文思维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归纳、推理、领悟等能力。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掌握知识,更能学以致用。
三、倡导创新教育语文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需要教师具备创新思维和教育方法。
因此大语文教育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教育,通过兴趣小组、课堂游戏、情境教学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上传业务,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使自己具备创新教育的能力。
四、培养综合素质除了语文知识外,语文教育也应该注重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大语文教育观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素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完整性。
五、以学生为主体大语文教育观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是引导和辅助。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不断调整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六、培养中国文化自信心语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也是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大语文教育内涵及提出背景
一、大语文教育概念的提出及其背景大语文教育这一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所提出,这是一种有别于我们的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教育思想,就是打破原有的“三中心”的教学模式,拓展语文学科的外延性,形成以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为一体的语文教育体系,以语文课堂和课本为依托,但又不是单纯的依赖课堂教学和课本来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这就形成了一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多位一体的语文教学新模式即大语文教学体系,或者说是大语文观念。
那么,我们看,大语文教育观念的提出是有它的时代背景的,首先,在我们现行的语文教学模式或是所谓的体系中,被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程序化、格式化的东西,我们可以列举一个最为直观的例子:我们的学生,包括学生时代的我们,在学习一篇课文时通常都会被老师要求或是要求自己的学生去阅读文章,然后概括文章大意,写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文章的主旨或是中心思想之类的,而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已经了有了一套所谓的公式来应对老师的上述要求,似乎还是屡试不爽的,这样恰恰违背了我们语文教育教学的初衷,学生没有去体会文章之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感情,而是出于一种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的活动,这显然不是我们这些从事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或是准教师希望看到的,毕竟,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或是理化一类的自然科学课程,可以用公式或是有一套固定的方式方法,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不仅仅是要教会人们如何同其他人进行交流,还要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这是我们的语文课程所肩负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所以,用一种程式化的方法来教授语文课程,在我看来是极不可取的。
其次,迫于考试升学率等因素的压力,语文教学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极大地背离了其初衷,或许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实现很好的对接,但是,对于其身心长远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可以说,大语文教育观念的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极大地忧虑。
张孝纯大语文教育观
张孝纯大语文教育观张孝纯是一位杰出的语文教育家,他的教育观贯穿于其多年的语文教育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人为本、以诗为魂、以文为体”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强调个性化教学张孝纯认为,语文教育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我认知和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因此教育应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德和价值观,为学生发展潜能创造最佳的教育环境。
为此,张孝纯提倡个性化教学,承认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不同的学生在知识掌握、学习方式、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需求,灵活应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路径,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不断成长。
以诗为魂,强调审美教育张孝纯认为,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和丰富多彩的形式,能够唤起人们最深层次的情感和思考,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
因此,他强调以诗为魂,注重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张孝纯认为,通过诗歌的欣赏、诵读、创作,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美的魅力,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张孝纯认为,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文本,而文本并不是单纯的文字和句子的组合,而是一种信息载体、情感融合和思维启迪的综合体,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塑造人们的情感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
因此,他强调以文为体,注重语文教育的实践教育。
张孝纯认为,通过阅读、写作、演讲、辩论等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深入接触、研究和理解文本,感受到语言的威力和文化的魅力,进而能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和自我实现。
结语张孝纯的教育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理论内涵,对于现代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的教育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诗为魂、以文为体的原则,注重个性化教学、审美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文化传统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方法,推动了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
“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罗代国
“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
李杏保顾黄初
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所谓“三中心”的旧教育观念,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被人从理论上予以否定。
然而它的阴影,在语文教育领域却至今未能在实践上完全消除。
尽管叶圣陶早在50年代就意识到语言教育与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性,要求人们把语言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看待;然而他的话并未能引起学校中语文教师的深层次思索。
尽管吕叔湘早在60年代就曾经“代语文教师呼吁”,请求学校中其他各科教师,包括学校的行政人员,都要和语文教师合作,都来关心学生的语文,指出:“要在整个学校里树立起正确使用祖国语文的风气,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正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同时,推而广之,说:“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里,也生活在社会里。
整个社会对于语文的使用是否严肃认真,对学生也有极大的影响。
”然而这些话也似乎并未引起学校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观念上的触动。
到了80年代,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随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目标的提出,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等时代新观念的形成并在实践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人们开始从宏观的角度、从事物的普遍联系的角度,来审视语言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于是一种被人们称之为“大语文教育”的整体构思和改革方案出现了。
较早提出“大语文教育”这个概念并以此设计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方案的,是河北省邢台八中的语文教师张孝纯。
他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说:“根据36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特别是1980年以来进行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的实践,我认为:应当施行‘大语文教育’。
因为只有这样,中学语文课才能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在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方面充分发挥它的应有作用。
”张孝纯提出的“大语文教育”,其指导思想是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
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着眼整体教育,就是要求做到“德、智、体诸育的和谐与统一”,“知识、智力、能力是个统一体,不容割裂”,“建立敬爱型的师生关系”;坚持完整结构,就是要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协调地活动,而语文教学本身也应有完整的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就是“强调不能只依靠训练的数量换取了成绩,而应以较少的课内读写量和课外作业量,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水平的目标,力求事半功倍”。
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观支配下设计的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一体两翼。
张孝纯认为,完整的语文教学结构,应由三部分组成:1语文课堂教学;2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语文学习环境。
坚持完整的语文教学结构,就是要:1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2开辟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强化语文环境的积极影响。
所谓“一体”,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包括范文教学、参读教学、习作教学、语文考试考查等项,其中以范文教学为核心;所谓“两翼”,其一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其二是对学校语文环境、家庭语文环境和社会语文环境的利用。
张孝纯说:“一体两翼,不可或缺:无体则失去主导,无翼则不能奋起。
”
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思想及其设计的整体改革方案,在河北省邢台八中进行实验,结果证明是有成效的。
从1983年到1993年,10年改革实践,张孝纯和他的主要助手张国生领导实验组的同志,构建了“大语文教育”从整体到局部的种种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案,同时还出了一批科研成果,影响不断扩大。
“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是确认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契合。
刘国正在1981年
发表的《把语文基本训练搞活》一文中就提出了“生活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的观点。
这样的观点,人们在理论上是完全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的,但要把这种理论观点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去,并设计出种种模式和方案来,却是需要睿智、需要魄力和毅力的。
差不多与张孝纯提出“大语文教育”教改方案的同时,江苏省无锡一中的孙宏杰和兴化中学柳印生在南方也遥相呼应,提出了“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的教改试验课题。
孙宏杰主持的这项试验的基本做法是:“从学生的生活中发掘语文学习的各种因素,把学生在生活中的许多不自觉地运用语文工具的机会,变成自觉的有意识的语文能力训练;并千方百计为学生设置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处处作有心人,主动寻找语文学习的各种时机,积极地把语文课堂教学中学到的东西在生活中进行有意识的实践;同时,语文教学主动地和其他各科的教学配合,使学生在其他各科的学习中更好地借助于语文这个工具,又使其他各科的教学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种种实践的机会。
”孙宏杰把这种从各方面协调动作的语文教学活动形式,称为“全方位教学法”,或“立体教学法”,或“综合教学法”,或“生活教学法”。
柳印生则把自己的试验,称为“孔雀开屏”式的辐射型教学。
1990年,刘国正根据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提出了语文教改的三个“基本点”,其中再次强调:“要使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
这生活,包括学生自己的生活,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
语言产生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脱离了生活,就变成毫无生气的空壳。
语文教学也要同生活相联系,脱离了生活,就会变得呆板枯燥。
”1991年,顾黄初在为北京吕桂申等人编辑的《语文教学方法论》一书提供的论文中也提出: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所谓“贴近生活”,包括的内容主要是:第一,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要懂得怎样“教”语文,就该先懂得生活中怎样“用”语文;第二,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摆脱语文教学的“封闭式”格局,创建语文教学的“开放式”格局,把施教的视角延伸到课外的广阔天地里去;第三,从现代生活的发展前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未来,努力使语文教学与现代社会发展步履相适应。
上海《语文学习》从1993年7月开始在它的精美的封面上引录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克的一句名言作为编辑们的一种信条,这话就是:“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看来,这种紧密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的“大语文教育”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并正在实践中催出越来越多的硕果。
〔注〕节选自李杏保,顾黄初合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
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见《吕叔湘论语文教学》,56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张孝纯:《“大语文教育”刍议》,见《语文教学改革》,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1986。
孙宏杰:《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见《语文教学在前进》,211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顾黄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见《语文教学方法论》,9~19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