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文件,它对于语文教育的发展和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和表达等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书写和表达技巧,使他们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
其次,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习惯和品质。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培养正确的语言文字习惯,尊重语言文字规律,尊重语言文字的权威性和规范性,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字观念,培养正确的语言文字品质,使他们能够用语言文字传递真实、美好、正能量,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字观念,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素养。
再次,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善于分析、思考、评价和创造,善于理性思考,善于创新思维,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善于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善于创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最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精神。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培养正确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精神,善于欣赏、理解、表达和创造美,善于感悟人生、感悟世界,使他们能够热爱生活,热爱美,热爱人文,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需要教师的努力和付出,更需要学生的认真学习和努力实践。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适应这一改革,语文教学也必须改革旧的完全依靠教科书的模式,代之以一种全新的“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观是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
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将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过去的语文教学,由于教学内容过于狭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考试内容又有固定的模式,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往往把学生圈在一个小圈子里,只教课本上规定的内容,对考查的内容重点讲,其他内容粗讲或干脆不讲,加上考试手段的单一,使语文教学走入一个误区:重知识,轻能力;重基础,轻写作。
许多学生学习了九年语文不会写一个“合同书”、一个“民事诉状”,甚至连个人总结都写不好,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我们现实生活不相适应,怎能不令人对语文教学表示担忧呢?实施“大语文教育”则很容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因为它以课堂教学为轴心,把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学可语文的渠道,就连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际活动都是学语文的好机会,如交谈、致辞、开会、打电话、看电视、看书报、写信……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用报纸作学习语文的第二教材首先,报纸有利于架设从小语文教育到大语文教育的桥梁,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中学生要形成一种内存的语文素质,不仅需要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训练,还要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到社会生活的海洋中去学语文,而报纸是反映社会、报道生活的,恰好能负担起从“应试语文”到“生活语文”的转化任务。
报纸肩负着传播政治、经济、文体、科教、军事等信息的重任。
学生通过读报,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一种实际语文交际能力。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大语文教育是一种全面、系统、高效的语文教育方式,它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包括阅读、写作、口语、听力和文化素养等。
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和优秀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掌握高效、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卓越表达的精英人才。
大语文教育的第一步是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大语文教育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各种类型的文本,包括课本、教材、报纸、杂志、小说、诗歌等,不断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准确性,锻炼阅读理解能力和素材获取能力。
大语文教育的第二步是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环节,它要求学生具备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
大语文教育要求学生参与各种写作活动,包括课堂作文、家庭作业、主题写作、应用文写作等,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大语文教育的第三步是提高口语和听力水平。
口语和听力是语文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要求学生具备流利、准确、自然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敏锐、灵活、准确的听力能力。
大语文教育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口语和听力活动,包括听力测试、口语演讲、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口语竞赛等,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和听力水平。
大语文教育的第四步是提高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它要求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学科知识,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大语文教育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包括文化讲座、文化考察、文艺演出、博物馆参观等,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学科知识。
总之,大语文教育是一种全面、系统、高效的语文教育方式,它要求学生在阅读、写作、口语、听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全面提高自己,培养优秀的语文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大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有助于他们在语文学科中取得好成绩,而且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人生的各个方面取得更为出色的表现。
浅谈小学语文的“大语文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的“大语文教育”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
这就告诉我们,不但外部语言是交际工具,而且内部语言还是思维工具。
语文学科既然以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那么工具性当然是它的本质属性了。
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工具性训练的倾向有两方面的认识根源:一是在处理工具性与其他属性的关系时过分强调工具性的重要性,忽视了其他属性的存在;二是在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时彻底切断了工具属性与其他属性的密切联系,孤立机械狭隘地划定工具性的内涵外延,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实践的片面机械,语文工具性本身也成为僵死的概念。
属性讨论是语文学科理论重建必过的关隘,概念理清又是最基本的前提,只有科学全面地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语文学科理论重建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石。
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吸收大讨论的成果,对工具性有了比较客观的说法。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文是各科教学的基础”(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这些话无疑都很正确,但都不是语文工具性丰富内涵的全面表述。
小学生为什么要学语文,语文学习与小学生的人格成长、知识修养的发展,与小学生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究竟有怎样的联系,从这几句话中很难得出理想的答案,而这正是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最为重要的。
语文教学的路子越走越窄,语文教学越来越枯燥机械,与我们对语文工具性的理解过分狭隘大有关系。
只有真正科学全面地理解语文工具性的内涵,语文教学改革才能进一步拓宽思路,真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语文学科本来声名显赫的“工具性”这一性质,沦落到如今谈其色变之式呢?究其根源,标准化考试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一)标准化考试历史已久,其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它可取先进的一面,但时至今日其显现的弊端也越来越多。
语文学科是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的,惟其模糊和多义,才更有韵味。
新课标环境下的“大语文”教学
学 与 生 活 联 系 起 来 的一 种 教 学 思想 。 而 《 文》 也 指 语 出 : “ 地 区蕴 藏 着 自然 、社 会 、人 文 等 多 种 课 程 资 各
源 。要 有 强 烈 的 资 源 意 识 ,去 努 力 开 发 ,积 极 利 用 。 ”
会 生 活所 必 需 的语 文 素 养 ” ,体 现 的就 是 “ 大语 文 ” 的
文 应 用 能 力 和 一 定 的 审 美 能 力 ,探 究 能 力 ,形 成 良好
■
的 思 想 道 德 素 质 和 科 学 文 化 素 质 ,为 终 身 学 习 和 有 个 性 的 发 展 奠 定 基 础 。而 要 发 展 学 生 的能 力 ,全 面 提 高 学 生 的语 文 素 养 ,除 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运 用 好 教 材 这 一 主 渠 道 以 外 ,
众 所 周 知 ,大 的学 习 是 一 种 整 体 性 、渗 透 性 的学
习 ,大 语 文 观 是 把 教 学 置 于社 会 生 活 的 背 景 中 ,把 教
容 ,变 革 学 习 方 式 ,使 全 体 学 生 都 获 得 参 与 社 会 生 活
所 必需 的语 文素 养 ” 。其 中 “ 全 体 学 生都 获得 参 与 社 使
家 有 关 部 门发 布 的汉 字 整 理 方 面 的 字 表 和权 威 字 书 中
修 改 、完 善 ,最 后 来 加 以确 定 ,力 求 做 到 汉 字 的尽 善
尽 美 ,才 是汉 字 发 展 的真 正 出路 。
参 考 文献 :
[]周有光 . 1 文字发展 规 律新探 索 [ ]. 有光 语 言论 文集 [ ]. A 周 c
教 师 还 必 须 树 立 大 语 文 教 学 观 ,正 如 叶圣 陶先 生 所 说
课堂是“大语文教育”主阵地论文
论课堂是“大语文教育”的主阵地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学校“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环境。
”“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大语文教育”,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语文教育的大课堂。
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加强课文阅读,开展课外活动,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大语文教育“大语文教育”是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
“大语文教育”思想最根本的就是:“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语文教育的大课堂。
一、实施大语文教育的必要性。
九年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各门学科都是基础课程,而语文则是基础的基础。
“大语文教育”把教语文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活动课和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
让学生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把教学的触角延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开阔视野激发兴趣丰富知识。
既补课内之不足,又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
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传递的多种方式和时空限制被打破,造成了教育的开放性。
近年来,“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沦为单纯的学校教育、课堂教育、应试教育,我们的教育、教师、学生与社会生活越来越远,教育离教育本身也越来越远学校教育的封闭、孤芳自赏,让教育越来越畸形。
为考试而教育离培养人教育人的目标越来越远。
融入社会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大教育,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新课标下“大语文教育”
浅析新课标下的“大语文教育”摘要:语文学习应该“跳”出僵化的模式和狭小的天地,投入到“大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中,从而让学生尽情地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生命的成长,获得其未来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大语文教材新课标一、”跳”出语文教材学语文在中国,一套或几套教材几亿学生来,所以我们要树立”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凭借”的思想,我们还应当树立新的教材观,使有限的教材(几十篇课文)发挥出无限的育人功能和无限的价值来。
学语文不能只闻一知一,一定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跳出语文教材,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灵活地运用语文资源,灵活处理教材,自主学习,自如运用。
因此,课本只是一个例子,但一定要把这个例子用好,同时又不能依赖这个例子,教师要以独到的阅读见解,健康丰富的人生体验来搭建使学生感受独特体验的桥梁。
开学第一周,我让每位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通览教材,从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课文,进行精读。
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或读、或背、或讲、或演,学得有滋有味,在疑难处还请求老师或别组同学帮助。
当我问起一位一向讨厌背书的学生为什么也背得这样投入时,他的回答是:”我热爱,我喜欢!”每次上语文课,孩子们都争着向我推荐他们想学的课文。
看他们学习的情绪那样高昂,学得那样投入,我也常常沉浸在激动与幸福之中。
正如《论语》中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经常与学生共同学习一些自己找来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引导他们自己学习。
首先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格言、成语、名言、警句等,到报刊上找中外名著名篇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精品,从中外寓言、童话、诗歌中选出美文,装订成册。
然后自己制定背诵计划,每天背上一句、一条或一篇。
最后把自编的教材与全班同学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我的想法和追求是,不仅给孩子字词句段篇这些量的积累;还要让那些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生命参与和证明了的古今精品和人生格言警句,如同空气一样滋养学生,如阳光一样照耀孩子的心灵,让每个学生的血液和骨髓里都充满着先哲们的生命哲学和人生理想。
《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比较
《语⽂课程标准》与《语⽂教学⼤纲》⽐较 2000年3⽉教育部出台了《九年义务教育全⽇制⼩学语⽂教学⼤纲(试⽤修订版)》。
此次《⼩学语⽂教学⼤纲》的修订着眼于素质教育新理念,在原教学⼤纲的基础上对⼤纲内容作了较⼤幅度的修订,但“修订后的⼤纲属于过渡性质,它保留了原⼤纲试⽤的部分,⼜注意到和基础教育课程改⾰的思路接轨。
它虽然是⼤纲的修订版,但是体现了许多改⾰的精神”。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的不断推进,2001年6⽉《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指导纲要》已初步形成。
在此基础上,2001年8⽉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各学科课程标准,《语⽂课程标准》即为其中之⼀。
《语⽂课程标准》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纲要》的具体体现,也是编写教材、教师教学和学⽣学习的重要依据。
“标准”在前⾔中指出了⼩学语⽂的课程理念。
⾸先,⼩学语⽂旨在正确把握语⽂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全⾯提⾼学⽣的语⽂素养,突出强调了语⽂教育的⼈⽂性和实践性;其次,积极倡导⾃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式,同时强调综合性学习对培养学⽣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性;再次,强调语⽂教育应努⼒建设开放⽽有活⼒的语⽂课堂,强调“语⽂课程应根植于现实”,“应拓宽语⽂学习和运⽤的领域”,“语⽂课程应该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我调节、更新发展”。
新的课程理念使课程标准具有截然不同于过去的教学⼤纲的现代内涵。
⾸先,教学⼤纲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的,⽽语⽂课程标准则更倾向于开放的课堂。
新中国成⽴后,我们⼀直实⾏⼀元化课程体制,语⽂教学的依据就是语⽂教学⼤纲和教材,超“纲”教学被认为是不符合要求的。
教学⼤纲主要是围绕课堂45分钟⽽提出的关于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的框架。
长此以往,⼈们习惯地认为课程就是在“⼤纲”规范下的教材,没有教材就没有学习,同样没有了课堂也就没有了教学。
⽽“课程标准”则把语⽂教育延伸到语⽂课堂教学之外,提倡⼴义课程观指导下的⼤语⽂教学,明确地提出综合性学习,并在《语⽂课程标准》中把它作为“课程⽬标”和“实施建议”中重要的⼀项内容逐年级段进⾏阐述,这是任何⼀个⼩学语⽂教学⼤纲都没有提到过的,⽽且综合性学习直接涵盖了对学⽣学习时空的拓展、学习的多样性和学⽣现代⼈格的塑造等多⽅⾯内容。
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大语文教育”
1.掌握工具要与实践结合。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学习,不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而是以读书技能的练习和接受文化的熏陶为主。因此,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提倡少做题,多读书”。日本小学的语文教学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日本的国语教材很有特点,它实实在在地把说、写、做结合起来。具体说来它强调语言和文字两种功夫,并且这种强调又是在许多动手制作的内容,及表演的内容中体现出来的。
三、那么何谓“大文教育”呢
“大语文教育”是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他所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最根本的一句话就是:“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大语文教育不仅是大语文的教育,更是语文的大教育。如果说大语文的教育展示着宏阔的教育视野,语文的大教育则要揭示出既有现实性又具超越性的教育价值功能。
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讨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竟对错如何始终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两者各有优缺利弊,不论过于侧重于哪一方都是不科学的,在语文教学中,要相互调剂,互相弥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大语文教育”
在全国语文教改大讨论中,在对语文教学弊端的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有人把它归咎于叶圣陶先生的工具论,说是工具论导致人文性的丧失。多数人则持公允之论,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把“工具论”做过了头;导致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能改,要改的是做过头的部分。其实,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工具性训练的倾向有两方面的认识根源:一是在处理工具性与其他属性的关系时过分强调工具性的重要性,忽视了其他属性的存在;二是在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时彻底切断了工具属性与其他属性的密切联系,孤立机械狭隘地划定工具性的内涵外延,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实践的片面机械,语文工具性本身也成为僵死的概念。属性讨论是语文学科理论重建必过的关隘,概念理清又是最基本的前提,只有科学全面地理解语文的工具性概念,语文学科理论重建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吸收大讨论的成果,对工具性有了比较客观的说法。
大语文教育简述
大语文教育简述摘要: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与语文学习。
1983年,以张孝纯为首的一个实验课题组开始了“大语文教育”实验,后来姚竹青进行全国的推广。
一晃二十年,“大语文教育”从探索到总结到提高到推广到对全国性的《语文课程标准》产生巨大影响,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大语文教育”的具体内容又有哪些?从1983年到现在,“大语文教育”经过二十年,已经取得很大成果,有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语文教育大语文张孝纯姚竹青简述一、“大语文教育”教改实验前十年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与语文学习。
而语文本身也正是源于生活,人们又时时借助语文来参与生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的语文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人一旦脱离社会生活,头脑就会空虚,思想感情就会枯竭,语文能力就会丧失生活的土壤。
所以学生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接触,坐在教室里一味接受枯燥乏味的语文训练,肯定收不到好的效果。
毫无疑问,学校的语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还不够,还要把眼光放开,组织和动员社会的可能,争取条件开展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奏效。
①㈠张孝纯“大语文教育”教改实验1982年9月,张孝纯先生提出了一种教改实验设想,起初并没有“大语文教育”这个说法,他只是确定“联系社会,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等原则。
这个教改实验1983年9月1日正式开始,成员主要有张孝纯张国生两个人,当时的实验地点是邢台市八中。
到1992年已经进行了四轮实验,其中1983年秋天到1986年暑假,是探索阶段;1986年秋天到1987年暑假,是初步总结阶段;1987年秋天到1990年是检验提高阶段,1990年秋天以后开始逐步推广。
这个时期,在教学内容方面,“大语文教育”的主张和做法是:⑴有效使用统编教材,但也做一些调整和修改。
⑵编语文基本规律教程四部,分别是《字法》、《词法》、《句法》、《篇法》。
⑶选编参读文选。
⑷编写《习作教学纲要》。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课程标准”的大语文观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课程标准”的大语文观_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课程标准”的大语文观人教版新课标课程标准给小语教改吹来了一股强劲的东风,使老师们拓展了视野,更新了理念。
每次学习它,我都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收获,这可能就是“课程标准”的博大精深吧。
下面,我想从“课程标准”的大语文观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学习体会。
一、学科特点的揭示,折射大语文思想对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课程标准”作了清楚的论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尽管语句简洁,但意蕴深刻。
首先,我们所学的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日常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它。
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决定了它必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而非学者、书生研究的专利。
它的运用与发展,也体现着社会的发展。
同时,语文又不同于一般性的工具,它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其本身就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上来看,“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整体,正是抓住了语文学科本质特性,折射出大语文思想。
其次,语文的工具性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课程标准”说得好,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它生动地告诉我们:语文学习不能死读书,要在大量“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活”的语文。
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把语文学习放在大的生活背景之中。
只有树立大语文思想,才可能真正使学生学好语文。
“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从这里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对于小学语文来说,除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外,更应注意其基础性。
作为母语教学,小学阶段是打基础时期,学生所学的应该是最基本、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若离开了其生活体验,单纯地去学习所谓的语法体系,势必会把语文教学引向歧路,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教训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大语文教育正是迎合这一时代需求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大语文教育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目标,秉持着培养综合能力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大语文教育的定义、发展背景、核心价值以及教育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和推广大语文教育。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什么是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育,而是一种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的全方位教育模式。
其中,“大”意味着广阔和多元,涵盖了语文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
“语文”则指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是人类交流和思考的重要工具。
因此,大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大语文教育呢?这一问题的答案可以从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中找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让人们更加注重表达的速度和直观性,往往更关注内容的形式和表面,而忽略了思维的深度和逻辑性。
这就导致了大量肤浅的信息泛滥,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而大语文教育正是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而生,它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创造内容。
大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类最重要的智力活动之一,而大语文教育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思维模式。
其次,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信息时代,创造力是一种重要的综合能力,大语文教育通过阅读、写作和思辨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最后,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大语文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语感和语言修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大语文教育”与语文教学生活化问题
人类生活 的缩影 。因此 ,在语 文教学 材 ,提 高 语 文 的实 践 能 力 和 审美 情 中 ,我们绝 不可将 学生仅仅 局限于课 趣 ;要通过 给学生创 设更多 丰富多彩
生体会语 文 、感悟 语文 ,不 断提升学 文课堂 ,引导学 生在充满艺 术情趣 的 时 的观察 ,已有 的兴趣之外 ,学生还 氛 围中学 习语文 ,孩子 的心灵将得 到 应 当有 一种更 丰富的 、更 多面的语 文 生的语文 素养 。
儿童的生 活 ,努力拓 展语文教 学 的渠 道 ,建构充 满活力 的语文课 堂 ,就显 得非常迫切 。 课堂教 学应 凸显方法教学 ,将课 堂上 的 时 间 多用 于指 导 学 生课 外 阅 读 。应不 断培养学 生的质 疑能力 ,使
“ 天语 文教 畜” 与
语 支 教 学 生 活 化 问 题
◇ 蒋 昕容
他们在学 习中既不 盲从教 师 ,也不迷 信课本 ,要 能敢于提 出 自己独 特 的观 点和 看法 ;在学 习 中培 养合 作能 力 、
语文教 师在教 学 中要有 高屋建 瓴 学水平 ,积极引 导学生将语 文学 习和 分析 能 力 ,学会 借 鉴 他 人 的 成 功之 处 ;既 能深 入使用 教材 ,又能超越教 的眼光 ,要有大语 文观 的眼界 ,要认 社会生 活巧妙结 合 ,让学生 在广泛 的 材 。语 文教 学专 家 张孝 纯在 《 “ 大语 识到语文并 非一 门单纯 的学 科 ,而是 社会 实 践 与 阅读 中吸 取 积 累 生活 素 文教育 ”的基本特 征》 中指 出 , “ 以
走 向社会 ,学 会甄别 ,学会创造 。 教语 文 同教做 人有 机结 合起 来 ” 。在 识 。 在教 学 中我们 认识到 ,如果加 强 语文 实践活 动内容丰 富多彩 ,就 新课标实施 的今天 ,我们更要 将语文 教学 与学 生 的生活 紧密 融合 在一 起 , 语文与艺 术学科 以及其他学 科之 间的 能 与学生 丰富 多彩 的生 活相 映成 趣 。 除 了学 校 、班级 平常 的活 动 ,学生平 融通 ,让 多姿多彩 的艺术形 式走进 语 将语文寓 于学生熟 悉的生 活中 ,让学
“大语文”教学理念的内涵、实践及应注意的问题
“大语文”教学理念的内涵、实践及应注意的问题素质教育的要求提了一年又一年,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还是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施行,语文教育毫无例外地受到了影响。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突破传统观念,走大语文教学之路。
即使在一直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科举取士时代,我国传统教育也非常重视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
作为科举取士的经典著作《论语》,其中的很多章节都体现了教育教学活动要渗透在其他各种活动中。
这或许就是大语文教学理念所说的“渗透性”“隐含性”。
一、大语文教学理念的内涵2022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语文素养不单是过去的“听说读写”,而应是包括知识、能力、情感等多种内涵的综合素质。
如此,只有运用大语文教学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多样活动,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
大语文教学就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扩大化、广泛化,语文课堂结构的生活化、社会化。
教学内容的扩大化、广泛化就是以教材为范文,引导学生有选择、有重点地阅读其他文字材料,包括报刊、杂志、影视作品,可以是古典名著,可以是中外佳作,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精品美文,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课堂结构的生活化、社会化就是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跳出课堂教语文”,将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作为语文课堂的延伸,同时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把阅读、提问、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还原阅读材料所创设的独特的社会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用语文中学语文。
作为基础学科,语文的学习和运用是无处不在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语文知识去学习其他各个学科的知识。
亚里士多德说过:“所有的知识都是彼此相关的。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上在一节数学课之后,可以帮助学生寻找数学中的语文美——一幅几何图、一道应用题,甚至解题过程的逻辑关系。
运用语文知识学好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其他学科的知识就会反过来促进语文学科的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与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与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是什么?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
有的认为语文是工具;有的认为语文既有工具性,又有思想性;也有的认为语文除了工具性、思想性之外还有文学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等。
对“语文”这一名称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说法,有“语言、文字”说,有“语言、文学”说,有“语言、文章”说,有“语言、文化”说等。
人们之所以对“语文”有种种不同理解和赋予语文学科许多其他性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言语是对这一工具的运用及其结果。
所谓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等,实际上都是属于言语的。
语文课实际上就是通过言语来学习语言,也就是通过课文——一些具有典型性的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言语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学字、词、句、章,语、修、逻、文等知识的。
语文学科包含着以语言文字知识为主的各人文学科知识,又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语言艺术性,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每天面对的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言语世界,因此,章熊先生说:“准确地说,语文课所涉及的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运用’。
没有注意到二者的区分,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病之一。
”(章熊《语文教学沉思录》,《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2期。
着重号是原文所加)这就是说,我们应当避免将学习母语所遇到的问题跟语言学研究的问题简单地等同起来,避免将语文教学引入“研究语言”的误区,丧失“学习语言”的本质规定。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就是教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这一工具的能力。
所谓“研究语言”,在方法论上是借用了近代自然科学实体还原的思维方法,用“还原——分析”这把寒光森然的手术刀将气韵生动、灵性飞扬的言语作品割裂成碎片。
浅析新课标下的“大语文教育”
浅析新课标下的“大语文教育”作者:李小静来源:《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2022年第39期语文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对语言学科来讲,应该创新学习模式,打破束缚,投入到“大语文”的学习潮流中來,从而让学生尽情地驰骋,享受自我成长与蜕变的过程,获得其将来在现实生活中所必需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站”在语文教材之上学语文在中国,一套或几套教材供着几亿学生来学,然而学校不是工厂,学生更不是商品,教师无法流水作业“生产”出统一标准的学生。
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这唯一的教材。
教师应当深钻并把握新课标的要求,树立新的教材观,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教材,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拓展文本,创编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材,发挥出现有教材的育人功能和价值。
“站”在语文教材之上学语文,引领学生获得其将来在现实生活中所必需的语文核心素养。
因此,课本只是一个实例,通过对课本的研读可以举一反三,教师要以自身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真实地获取自己独到的感受。
假期里,笔者让每位学生把教材当作阅读书目来读,然后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篇目进行精读。
开学第一周,先不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而是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导自演假期里的学习成果,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遇到不懂的地方,先请求其他学生帮助,再请教师帮忙。
当笔者询问几位平时不爱阅读的学生怎么学习这么积极了,他们说:“其实学习语文挺有意思的。
”每次上课以前,他们都抢着向笔者推荐自己想学的篇目。
看到他们的学习热情,笔者也经常被感动,一种作为教师的幸福从心底油然而生。
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笔者经常在课前和学生分享他们推荐的或者笔者觉得比较有积极意义的文章,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平时的学习中,笔者还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文笔比较优美的好句、好段及经典的诗词古文,记录到摘抄本当中,时常拿出来分享和阅读,并且要求学生利用好碎片时间,尽可能地多读多背,每天课前在班里轮流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仔细研究了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我得出一个结论:课标全面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
近来查阅了许多研究和辅导新课标的文章后得知,原来有不少专家学者也认为课标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甚至是倡导“大语文教育”的观念。
例如人教社小学语文室主任、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在回答“课标倡导哪些课程理念”时就说:“《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课程标准〉问答》,见人教社网站/课程标准/语文)再例如王锋《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一问说:课程标准“尤其强调要营造大语文教育的氛围,无论是‘前言’部分,还是‘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部分,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这个问题,强调要……努力构建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语文教育体系。
”(《陕西教育》2019年第3期)持相同观点者还有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周慧霞(见人教社网站/课程标准/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比较》),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见《小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8期《〈语文课程标准〉的新思路》)等。
我认为,课标体现“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最突出的是下面几点。
还是对语文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说明,都体现了对社会生活所蕴涵的语文教育价值的关注,对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视。
”(《开放·务实·创新——〈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特点刍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7卷第1期)新课标还有一些要求虽然并没有用“联系生活”的字眼,但实际上也是要联系生活。
例如它提出一个新观念叫做“体验”(“体验”一词共出现了19次)。
什么叫做“体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
新课标下“大语文”构建初探
新课标下“大语文”构建初探“大语文”是指在新课标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拓展,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它是对传统语文课程的一次创新和改革,突破了传统的课文默写、填空、选择题等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及批判思维等能力。
新课标下的“大语文”强调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重视学生对文本的表面理解,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或进行课内篇章的默写。
而在“大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深入阅读文本,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情感,并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这样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大语文”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主要进行课文的背诵,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语言表达训练。
而在“大语文”中,学生需要通过口头和书面的表达,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问题的分析以及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
这样的训练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
“大语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品位。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开展相关的阅读和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新课标下的“大语文”构建了以阅读理解、语言表达、批判思维和文化素养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模式。
通过这种模式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
也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大语文”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
仔细研究了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我得出一个结论:课标全面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
近来查阅了许多研究和辅导新课标的文章后得知,原来有不少专家学者也认为课标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
思想,甚至是倡导“大语文教育”的观念。
例如人教社小学语文室主任、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在回答“课标倡导哪些课程理念”时就说:“《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课程标准〉问答》,见人教社网站/课程标准/语文)再例如王锋《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一问说:课程标准“尤其强调要营造大语文教育的氛围,无论是‘前言
’部分,还是‘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部分,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这个问题,强调要……努力构建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语文教育
体系。
”(《陕西教育》2019年第3期)持相同观点者还有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周慧霞(见人教社网站/课程标准/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比较》),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见《小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8期《〈语文课程标准〉的新思路》)等。
我认为,课标体现“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最突出的是下面几点。
一,关于联系生活
“大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联系生活。
张孝纯先生最初把“大语文教育”概括为四句话,第一句便是“联系社会生活”。
后来他更准确地表述为“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顾黄初、李杏葆两位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一书中认为,联系生活的问题在我国长期没有解决好,是张孝纯先生最早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新课标特别强调“与生活的联系”,有许多关于联系生活的规定。
例如:
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课程目标”的“总目标”)
在各“阶段目标”和“实施建议”中,更有大量关于生活的规定。
我利用电脑的“查找”功能,将新课标搜索了一遍,发现“生活”一词在课标中竟出现了21次,它强调与生活的联系超过历次教学大纲。
所以山东师范大学的潘庆玉先生说:“‘标准’深刻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想。
无论是对语文课程的特点、语文教学过程建议的论述,
还是对语文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说明,都体现了对社会生活所蕴涵的语文教育价值的关注,对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视。
”(《开放·务实·创新——〈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特点刍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7卷第1期)
新课标还有一些要求虽然并没有用“联系生活”的字眼,但实际上也是要联系生活。
例如它提出一个新观念叫做“体验”(“体验”一词共出现了19次)。
什么叫做“体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
”据此我们可以说,“体验”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要参加生活实践,然后是在此基础上感悟。
因而没有生活,也就没有体验,没有感悟。
生活的丰富与否,也决定了体验和感悟的多少。
又例如,“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实践”其实也是生活;没有生活,在哪里实践呢?此外,“活动”、“环境”、“资源”之类,其实也是生活或必须与生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