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计课件中试放大

合集下载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开始中试放大时应考虑所需各种设备的材质和型式, 并考查是否合适,尤其应注意接触腐蚀性物料的 设备材质的选择。
如:含水1%以下的二甲基亚砜对钢板腐蚀性很小, 含水量达到5%以上时,对钢板有强腐蚀作用。可 以用铝板作反应容器。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3、搅拌器型式与搅拌速度的 考查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8)生产工艺过程 配料比;工艺操作;主要工艺条件及其说明;生 产过程中的中间体及其理化性质和反应终点控制; 后处理方法及收率等。
9)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生产能力(年,月);中间体、成品收率,分步 收率和产品总收率,收率计算方法;劳动生产率 及成本;原辅材料及中间体消耗定额。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v 车间总收率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四、物料计算的步骤
①收集和计算所必需的基本数据。 ②列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反应和副反应;根据给定 条件画出流程简图。 ③选择物料计算的基准。 ④进行物料衡算 ⑤列出物料平衡表
31 中试放大 2 物料平衡 3 生产工艺规程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5章中试放大 与生产工艺规程
第二节 物料平衡
一、物料平衡的理论基础
物料衡算——是研究某一个体系内进、出物料及组成的变 化,即物料平衡。所谓体系就是物料衡算的范围,可以是 一个设备或多个设备,可以是一个单元操作或整个化工过 程。
物料衡算的理论基础为质量守恒定律: 进入反应器的物料量-流出反应器的物料量-反应器中的 转化量=反应器中的积累量
以克服的重大问题时,就需要复审实验室工艺路线,修正 其工艺过程。

第五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pptx

第五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pptx
影响药品的质量,与工艺过程很难分割,通常将其列 人工艺过法 当一种药物的小试工艺稳定后,即工艺路线和反
应条件确定后,一般都要经过一个比实验室试验规模 放大50-100倍的中试放大过程;也可结合该药的制剂 规格、剂型及临床使用情况确定中试放大规模,一般 每批号原料的得量应达到制剂规格量的1万倍以上。
研究在中试规模装置中各步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 并解决实验室阶段所未能解决或尚未发现的问题。新 药研究开发中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样品,以供应临床前 药学和药理毒理研究以及临床试验之用。根据该药品 剂量大小和疗程长短,通常需要2-10Kg数量。
确定工艺路线后,每步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
反应一般不会因小试验、中试放大和大型生产的条件 不同而有明显变化,但各步的最佳工艺条件,则随试 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如果把 实验室里使用玻璃仪器条件下所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 原封不动地搬到工业生产中去,常常会出现下列结果: 收率低于小规模实验收率,甚至得不到产品;产品质 量不合格;发生溢料或爆炸等安全事故以及其它不良 后果。
❖ 优点: 数学模拟放大法以过程参数间的定量关系为 基础,不仅避免了相似放大法中的盲目性与矛盾, 而且能够较有把握地进行高倍数放大,缩短放大周 期。
❖ 近年来微型中间装置的发展也很迅速,即用微型中 间装置取代大型中间装置,为工业化装置提供精确 的设计数据。其优点是费用,建设快,在一般情况 下,不必做全工艺流程的中试放大,而只做流程中 某一关键环节的中试放大。
第五章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 第一节 中试放大 ❖ 第二节 物料平衡 ❖ 第三节 生产工艺规程
化学制药工业利用化工原料或自然界中的天然
物质,通过化学合成及生物合成等方法,制备化学 结构明确,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或改善人体 机能等作用的产品,这种由原料到成品之间若干个 相互联系的劳动过程的总和称为生产过程,生产过 程还包括对原辅材料、中间体和成品的质量监控等。 根据生产工序的繁杂程度,生产规模的大小,一个 药品的生产过程可分为若干个生产岗位。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收率(产率) ❖ 某重要产物实际收的量与投入原料计算的理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实验室条件: 氯乙醛缩二甲醇+20%甲醇钠,140℃,10×105Pa
分馏塔
中试放大条件: 氯乙醛缩二甲醇+20%甲醇钠,140℃,常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小试:芦丁:环氧乙烷:氢氧化钠 = 80 :100 :3.6 中试:芦丁:环氧乙烷:氢氧化钠 = 80 :50 :2.2
学习内容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Learning Contents
31 中试放大 2 物料平衡 3 生产工艺规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中试放大
一、中试放大的目的
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工艺所研究确定的反应条件, 及研究选定的工业化生产设备结构、材质、安装和车 间布置等,为正式生产提供数据,以及物质量和消耗 等。
②以单位时间为基准,适用于连续操作设备的物料衡算。 ③以每公斤产品为基准,以确定原辅材料的消耗定额。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每年设备操作时间 车间每年设备正常开工生产的天数一般以330天计算,其
中余下的36天作为车间检修时间。 工艺技术尚未成熟或腐蚀性大的车间一般采用300天或更
少一些时间计算。 连续操作设备按每年8000~7000h为设计计算的基础。
如:含水1%以下的二甲基亚砜对钢板腐蚀性很小, 含水量达到5%以上时,对钢板有强腐蚀作用。可 以用铝板作反应容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搅拌器型式与搅拌速度的 考查 药物合成反应中的反应大 多是非均相反应,其反应热 效应较大。中试放大时必须 根据物料性质和反应特点注 意研究搅拌器的型式,考察 搅拌速度对反应规律的影响, 特别是在固-液非均相反应 时,要选择合乎反应要求的 搅拌器型式和适宜的搅拌速 度。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PPT课件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PPT课件
➢间歇生产的原料药,可由一定数量的产品经最后 混合所得的在规定时间内均质产品为一批,混合 前的产品必须按同一工艺生产并符合质量标准, 且有可追踪的纪录。
第34页/共54页
三、收集有关计算数据和物料衡算步骤
1. 收集有关计算数据 反应物的配料比,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
一般情况下,单元反应的方法和生产工艺路线应在实 验室阶段就基本选定。在中试放大阶段,只是确定具体工 艺操作和条件以适应工业生产。但是当选定的工艺路线和 工艺过程,在中试放大时暴露出难以克服的重大问题时, 就需要复审实验室工艺路线,修正其工艺过程。
第14页/共54页
例1:抗癌药物氮芥(chlormethine),曾用乙醇做溶剂精 制,但杂质较多。
OCH3
2,3-二甲基苯甲醛
第27页/共54页
例2: O2N
CH3 Na2S + S
CHO
C2H5OH O2N
对氨基苯甲醛
第28页/共54页
6. 原辅材料和中间体的质量控制 (1) 原辅材料、中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工参数的测定,可
以帮助解决生产工艺和安全措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如某些物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工参数,如比热、粘度、
OO
N
O
S NH N CH3
H2N HN
-H2O
CH3ONH2 -H2O CH3CN
第30页/共54页
第二节 物料平衡
第31页/共54页
一、物料平衡的理论基础
物料平衡是指产品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或物料的 理论用量与实际用量之间的比较。也就是是研究某一 个体系内进、出物料及组成的变化。所谓体系就是物 料衡算的范围,可以是一个设备或多个设备,可以是 一个单元操作或整个化工过程。
(2)以单位时间为基准,适用于连续操作设备的物料 衡算。

化工过程开发4开发放大方法课件

化工过程开发4开发放大方法课件

经验放大中的理论分析
对别人的应用条件及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实地应用 考察 与本过程的异同比较、分析与计算 多方案比较,选优 多级过程放大试验
例: K2CrO4加氢还原制Cr2O3的反应器工程放大
充分利用钨钼合金厂的生产经验与技术积累,多方案 比较,租用生产厂的设备进行工艺试验 先不追求先进性,而追求可靠性
升温
反应
降温
计算反应热 计算物料的
ΔHr
比热容cp
(4)测定反应釜筒体的总传热系数
在间歇反应过程中,反应放热量是不均匀的,在进行反 应釜设计时,应以最大热负荷来计算传热面积。因此, 测定也应在反应放热量大的阶段进行。本例以 15:50~16:50时段反应掉的主反应物量最多,故应以该时 段为基准进行计算。
简化
数学描述
实际过程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经验关联 建立反应过程数学模型的三种途径
反应器模型的实际建立程序
实验室试验 化学模型 物理模型
小型试验
中间试验 工厂设计
过程放大的理论基础与应用技巧
过程设备与系统放大效应以及非线性特征
过程工程与设备的种类繁多、千变万化。包 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
化学反应设备
10:15 40.60
37.5
21.9
22.4
166.97 32.6 33.0
… … …
… …
… …

(3)测定物料的热化学性质
将159kg物料投入搪瓷反应釜中,开始在夹套内通入热水 加热升温(14:00~14:45)。然后在夹套内通入冷水控制 釜内温度在60~65℃范围内反应(14:45~20:50),每小 时取样分析主反应物的量(mol)。最后在夹套内通入冷水 将釜内物料降温后(20:50~21:30)出料。

化工设计课件中试放大

化工设计课件中试放大

二 逐级经验放大
三、逐级经验放大的特征
1.只注重输入与输出关系,不能深入研究过
程的内在规律;纯属于经验性质综合考察-------黑箱 2.试验程序人为确定,并非科学合理的研究 程序, 3.放大是根据实验结果外推,不一定可靠。 缺乏理论指导,周期较长;方法简单。
三 数学模型法
定义 在充分认识过程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折,找到描 述过程运行规律的数学模型,应用于反应器的放大 计算。 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检验数学模型。试验的方 式和要求与经验放大方法有很大差别。 特点:用一组微分方程或一组代数方程,描述过程 的动态规律。 要求:即能描述过程,又简单便于应用。

二 逐级经验放大





2. 放大效应 因过程规模变大造成指标不能重复的现象. 如:反应状况恶化、转化率、选择性、收率下降、产品质量劣化等。 3. 逐级经验放大 1) 定义: 在放大过程缺乏依据时,依靠小规模实验成功的方法和实测数据, 加上开发者的经验,不断适当加大实验 的规模,修正前一级实验确定的 参数,来摸索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器的规律。 2)依据:以前一级试验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和数据为依据。 3)放大系数的确定: 化学反应类型、放大理论的成熟度、过程规律的掌握度、研究人员经验。

五 相似放大法
以相似论和量纲分析为基础,依据模型实验
得到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按相似原理推 算模型与原型之间的相似规律。 经验放大(依赖实验结果) 研究传递规律(冷模实验) 理论指导实验,实验得以简化
五 相似放大法


1.相似概念(条件) 几何相似 要求两个大小不同体系的对应尺寸具有比例性。 时间相似 运动相似 各对应点的运动速度相同。 动力相似 各对应点的作用力相同。 现象相似------当表述某种现象的所有量,在相似空间中对应 的各点以及在时间上相对应的各瞬间,互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则称为——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PPT课件( 42页)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PPT课件( 42页)
相似放大法—主要应用相似理论进行放大。使用于物理过程, 有一定局限性。(非线性)
数学模拟放大法—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放大法,它是今后发展的 主要方向。(数字工厂)
三、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
1、生产工艺路线的复审
当选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过程,在中试放大时暴露出难 以克服的重大问题时,就需要复审实验室工艺路线,修正 其工艺过程。
确定工艺路线后,每步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反应不会因为小试、 中试放大和大型生产条件不同而有明显变化,但各步最佳工艺条件, 则随试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有可能需要调整。
三、中试放大的方法
经验放大法—主要凭借经验通过逐级放大(试验装置、中间装 置、中型装置、大型装置)来摸索反应器的特征。在合成药物 的工艺研究中,中试放大主要采用经验放大法,也是化工研究 中的主要方法。
31 中试放大 2 物料平衡 3 生产工艺规程
第二节 物料平衡
一、物料平衡的理论基础
物料衡算——是研究某一个体系内进、出物料及组成的变 化,即物料平衡。所谓体系就是物料衡算的范围,可以是 一个设备或多个设备,可以是一个单元操作或整个化工过 程。
物料衡算的理论基础为质量守恒定律: 进入反应器的物料量-流出反应器的物料量-反应器中 的转化量=反应器中的积累量
二、中试放大的重要性
当化学制药工艺研究的实验室工艺完成后,一般都需要经过一个比小 型试验规模放大50-100倍的中试放大,以便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装 置中各部反应条件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阶段未能解决或尚未发现 的问题。
新药开发中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样品,以供应临床试验和作为药品检验 及留样观察之用。根据该药品剂量大小,疗程长短,通常需要2-10kg 数量,这是一般实验室条件所难以完成的。
第五章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中试放大与安全课件

中试放大与安全课件

工艺放大对热损失率的影响
存在的问题:体积的增加量大于表面积的增加量,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简单说来,在工艺放大过程中,潜在的发热量远远超过容器的自然冷却能力。因此,大体积反应器比小体积反应器的冷却速率慢得多。
工艺放大对热损失率的影响
工艺放大对热损失率的影响
因此,对于热量的产生,我们知道:
结论:通常一个生产工艺是否安全,主要取决于操作方式是否安全,而不是该工艺所具有的潜在危害。
生产方式/反应类型
仅简单地依据反应类型,很难预测其中可能会存在什么样的危险但是可以说,依据一些事故的文献及以往的经验,某些反应要比其他一些反应更危险。例如,硝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且常常是热不稳定性的,并且已经因此发生过多起事故。而酯化反应一般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危害。因此,硝化反应要比酯化反应给我们制造的麻烦多。 (在文献中,有许多与硝化反应有关的化学事故案例,但是仅有一个酯化反应的化学事故案例。)
生产方式/生产规模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害主要与化学合成、工艺操作和生产规模有关。
一般来说,规模为1000L的生产过程比规模为100mL的生产过程需要进行更多的危害测试。 在AstraZeneca,生产规模基本分为下面3个级别: 实验室开发:≤ 2L 大规模试验(中试):≤100L 工业生产:>100L
热容的影响
以100mL水作为溶剂,计算得到绝热温升为27K 以100mL甲苯作为溶剂,计算得到绝热温升为65K 那么从潜在危害方面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
热容的影响
50oC
100oC
150oC
开始反应时的温度
110oC
温度
Tad = 65K
在100mL 甲苯中
注意,这是相同的反应 在水中反应,产生的绝热温升不会达到沸点; 在甲苯中反应,产生的绝热温升刚好超过沸点(尽管甲苯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这仅仅是由于溶剂热容的不同。

中试放大

中试放大

3)制定生产工艺
• 在大型设备和车间投入生产,试制若 干批号后,制定出生产工艺规程。 • 生产工艺规程
二、中试放大的重要性
一般要经过一个将小型试验放大50~100倍 的中试放大,以便进一步考察研究在一定 规模的装置设备中各步化学反应条件变化 的规律,以解决小型实验所不能解决或未 发现的问题。 为什么要经过中试放大阶段? Answer should be from reasons and aims!
实验室装置 中试小型中间装置 中试放大中型装置
车间大型装置
Principle: 空时得率相等
• 经验放大是基于空时得率相等的原则, • 即虽然反应规模不同,但单位时间、单位 体积反应器所生产的产品量(或处理的原料 量)是相同的。 • 通过物料平衡,求出为完成规定的生产任 务所需处理的原料量后,得到空时得率的 经验数据,即可求得放大反应所需反应器 r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chlormethine • Ethanol as solvent • EtOH + Dichloromethane
HO CH3NH2 O HOAc HO N POCl3, DMF Cl N
.
HCl
Cl Chlormethine
1、什么叫中试放大(Scale up)
• ——中试放大是确定药物生产工艺的最后 一个环节,即把实验室中所选择和确定的 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进行工业化生产的考 察,为生产车间的设计、施工安装,“三 废”防治,制定产品质量和工艺操作规程 及中间体控制方法等提供数据方法和资料。
Scale up
工艺放大
实验室
三、中试放大的前提条件
• 实验进行到什么阶段才进行中试呢?简单地说, 中试是小试工艺和设备的结合问题。所以进行中 试至少要具备下列的条件: • 1、小试收率稳定,产品质量可靠。 • 2、造作条件已经确定,产品,中间体和原理的分 析检验方法已确定。 • 3、某些设备,管道材质的耐腐蚀实验已经进行, 并有所需的一般设备。 • 4、进行了物料衡算。三废问题已有初步的处理方 法。 • 5、已提出原材料的规格和单耗数量。 • 6、已提出安全生产的要求。

化工中试放大讲座

化工中试放大讲座

化工中试放大讲座---------------------------------------------------------------------------------------------------------------------------------------------------------------中试放大研究的内容概述工艺过程的概念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关系到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途径的次序,条件(包括配料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方式,后处理方法和精制条件等)通称为工艺条件。

其它过程则成为辅助过程。

一,中试的重要性当药品研发的实验室工艺完成后,即药品工艺路线经论证确定后,一般都需要经过一个必小型实验规模放大50~100倍的中试放大,以便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装置中各步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阶段未能解决或尚未发现的问题。

简单地说,中试就是小型生产模拟试验,是小试到工业化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

中试是根据小试实验研究工业化可行的方案,它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的装置中各步化学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中所不能解决或发现的问题,为工业化生产提供设计依据。

虽然化学反应的本质不会因实验生产的不同二改变,但各步化学反应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则可能随实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

一般来说,中试放大试是快速,高水平到工业化生产的重要过渡阶段,其水平代表工业化的水平。

研究机构一般侧重于小试研究,企业侧重于工业化生产。

但由于人力,物力和资金的关系,中间实验往往被研究机构和企业所忽视。

我们应该体会到原料药的制备应原料药的研发规律,即科学的按照小试-中试-工业化生产的规律进行。

原料药及中间体开发的一般步骤是:文献查阅-小试探索-中试研究-工业化生产。

二,中试的目的首先来说说中试的目的。

中试是从小试实验到工业化生产必经的过渡环节;在模型化生产设备上基本完成由小试向生产操作过程地过渡,确保按操作规程能始终生产出预定质量标准的产品;是利用在小型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的过程,其设备的设计要求,选择及工作原理与大生产基本一致;在小试成熟后,进行中试,研究工业化可行工艺,设备选型,为工业化设计提供依据。

化工过程放大最全PPT

化工过程放大最全PPT

反应器特征尺寸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和物料衡算式联立。
考察工艺条件 ①对于化工过程开发,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即应充分考虑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性。
提高压力,反应的转化率则提高。
(4)波施的工作(反应器放大和工业化) 着眼于过程的内部规律,对过程进行分解和综合
对反应结果的
等温,无温度梯度,无返混等物理因素影响 着眼于过程的内部规律,对过程进行分解和综合
定义:在放大过程缺乏依据时,依靠小规模实验成功
的方法和实测数据,加上开发者的经验,不断 适当加大实验 的规模,修正前一级实验确定 的参数,来摸索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器的规律。
低放大
放大系数的确定:
系数? 高放大
化学反应类型、放大理论的系成数熟?度、
过程规律的掌握度、研究人员经验。
2021/6/10
7
典型反应过程放大系数
A.原料循环 B.热量利用 C.冷冻分离
2021/6/10
19
(4)波施的工作(反应器放大和工业化)
(a)研制了稳定可靠的廉价催化剂取代 了锇催化剂
含少量钾、镁、铝、钙为助催化剂的 铁催化剂
(b)找到能耐 20 MPa、 500~600 C的 高压高温材质、并设计出合成氨反应器
(c)提供廉价的氮气和氢气
影响
2021/6/10
25
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的工艺条件为
结果:转化率为98. 8%。
2021/6/10
26
(3)反应器放大与校验
• 校验试验分两级进行
A、不改变管直径 ,反应管延长 ,将反 应器容积放大到 2.15 L (流量 0.1m3/h)
B、容积从2.15 L放大到10L(流量 0.464m3/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中试放大研究总结
中试放大完成后,应进行总结。内容要求如下: 1确定的工艺路线和单元反应操作方法。 按照根据小试操作制定的中试工艺规程进行中试放 大,确定最终的可工业化的工艺路线和单元反应操 作方法。 在中试放大阶段由于处理物料增加,必须考虑使反 应和后处理的操作方法更适应工业生产的要求,特 别要注意缩短工序、简化操作。
四 部分解析法
二、研究步骤
1.通过定性试验,了解反应过程特征; 2.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产生技术概念; 3.检验技术概念,完善技术方案; 4.取得放大设计的定量数据。
四 部分解析法
三、特征
1.分解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与数模基本相同;不同:定性的技术 方案,不确切 2.技术信息来源于实验 理论指导下的实验;节省人力、物力 3.技术方案通过反复论证 可靠、准确

2必须保证设备放大后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各项指标的先进性及 系统调优
设备放大以后------放大效应。
因此必须要系统优化
二 逐级经验放大
一、几个概念 1. 放大系数 1)定义: 放大后的实验(生产)规模/放大后的实验(生产) 规模. 2)表达: 小时投料量、 每批投料量或年产量 反应器特征尺寸比。

三 数学模型法
一、数学模型 通常是一组描述过程运行动态规律的代数方程或微 分方程。 要求:既要能表达实际过程运行的规律又要简单而 便于应用。 建模中的问题 a.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b. 数学模型的简化 c. 数学模型的针对性

三 数学模型法



五 相似放大法
以相似论和量纲分析为基础,依据模型实验
得到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按相似原理推 算模型与原型之间的相似规律。 经验放大(依赖实验结果) 研究传递规律(冷模实验) 理论指导实验,实验得以简化
五 相似放大法


1.相似概念(条件) 几何相似 要求两个大小不同体系的对应尺寸具有比例性。 时间相似 运动相似 各对应点的运动速度相同。 动力相似 各对应点的作用力相同。 现象相似------当表述某种现象的所有量,在相似空间中对应 的各点以及在时间上相对应的各瞬间,互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则称为——
二 逐级经验放大
二、研究方法 1设备选型 以小试验的方法进行,考察设备的型式和结构的影 响,为结构变量试验。 2工艺条件优化 考察各种工艺条件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 为操作变量试验。 3反应器放大 采用建立模型装置的方式进行逐级放大,考察放大 效应,为几何变量试验。

第四章 中试放大
一 概述 二 逐级经验放大 三 数学模型法 四 部分解析法 五 相似放大法 六 中试放大研究总结
一概述
化工过程有下面两种类型 一是传递过程 二是化学反应过程

这些过程是在设备中实现的,所以过程放 大就是设备能力的放大。
一概述
化工过程放大 是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质和量相结合的工程科学问题。 核心 是放大技术 技术上的关键问题是: (1)是否开发出高效催化剂 (2)可靠的放大技术,特别是反应器的放大 (3)工业化过程的材料 (4)过程所需设备 (5)计量和检测技术


2.数学模型的简化 如:固定床催化反应器中气体流动 规律:------------------紊乱、随机 简化表达:-----------返混模型 要求:----------------结果的等效
三 数学模型法
3.数学模型的针对性
明确的模拟目标
目标不同,模型不同。 目标不同,限制范围不同。 作用:有利于模型的简化
一 概述



四、中试放大的方法 1逐级经验放大法: 主要是凭借经验通过逐级放大(小试装置-中间装置-中型装置-大型装 置)来摸索反应器的特征。 2相似放大法 主要是应用相似原理进行放大。此法有一定局限性,只适用于物理过程 放大。而不适用于化学过程的放大。 3数学模拟放大法 是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放大法,它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此外,微型中间装 置的发展也很迅速,即采用微型中间装置替代大型中间装置,为工业化 装置提供精确的设计数据。其优点是费用低廉,建设快。 4.部分解析法 介于经验与数模之间,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索相结合。
一 概述
一.中试放大的概念 中试放大是在实验室小规模生产工艺路线的打通 后,采用该工艺在模拟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所进行 的工艺研究,以验证放大生产后原工艺的可行性, 保证研发和生产时工艺的一致性。 简单地说,中试就是小型生产模拟试验,是小试 到工业化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中试是根据小试实 验研究工业化可行的方案,它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 模的装置中各步化学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并解决 实验室中所不能解决或发现的问题,为工业化生产 提供设计依据。

三 数学模型法






二、研究方法 按以下步骤进行: 1.实验室研究化学反应特征 测定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特征规律及其参数。 2.冷模试验研究传递过程特征 考察设备内物料的流动与混合,传热和传质等物理过程的规律。 反应器内各种物理过程的规律,只随反应器的型式或结构的改变而改变,反应的 类型不会改变传递规律。 综合化学反应特征和传递过程特征,建立函数关系式,形成数学模型,预测工 业反应器性能。 只要反应器的型式结构和化学反应相同,由数学模型表示的过程动态规律应 不受设备几何尺寸的限制,因此用数学模型进行工业反应器的设计,应不存在 放大效应。 中试检验数学模型的等效性 建立中试装置进行中试,检验数学模型与实际过程的等效性。 数学模型经中试证明与实际过程等效后,就能用于预测工业反应器性能和进 行反应器设计。

二 逐级经验放大





2. 放大效应 因过程规模变大造成指标不能重复的现象. 如:反应状况恶化、转化率、选择性、收率下降、产品质量劣化等。 3. 逐级经验放大 1) 定义: 在放大过程缺乏依据时,依靠小规模实验成功的方法和实测数据, 加上开发者的经验,不断适当加大实验 的规模,修正前一级实验确定的 参数,来摸索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器的规律。 2)依据:以前一级试验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和数据为依据。 3)放大系数的确定: 化学反应类型、放大理论的成熟度、过程规律的掌握度、研究人员经验。
一 概述
五、中试放大研究的内容
1,生产工艺路线的复审 2,设备材质与型式的选择 3,搅拌器型式与搅拌速度的考查 4,反应条件的进一步研究 5,工艺流程与操作方法的确定 6,原材料和中间体的质量控制

六 过程放大应注意的问题 1 过程放大中实验室化学家和过程工程师的任务及相互配合 实验室化学家的任务是制备催化剂,筛选出最好的催化 剂,并通过实验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速 和反应物浓度等。 在化学家的工作基础上,过程工程师的任务是选择最适宜的 工业反应器型式或称选型。选型过程包括对多种因素的综合 考虑。 根据所选定的反应器型式,通过实验、计算或其他可以利用 的一切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 投资,进行设备的放大,或找出影响放大的因素,最 后提供工业反应器的设计。 化学家和过程工程师的工作往往是交叉的,互提条 件, 多次反复, 直到获得最好的方案。
介于经验与数模之间,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索
相结合。 基础:化学工程学科发展:较多的成熟理论 和研究方法。 特点:避免黑箱;易掌握
四 部分解析法
一.研究方法

化学反应器的放大 化学反应结果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浓度效应和温度效应
四 部分解析法






浓度效应 影响浓度的工程因素为:物料的返混程度、预混合情况、进料浓度、 加料方式、间歇或连续操作、非均相系统的混合状况。 不论采用何种反应器型式和操作方式,只要反应器内物料浓度及浓 度分布相同,对于化学反应的影响必然一致。 温度效应 影响反应速率、选择性 需考虑 最佳温度 温度序列 温度分布 简单反应:温度影响反应速率 复合反应:温度影响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三 数学模型法
三、特征 1.分解过程,不作综合考察 着眼于过程的内部规律,对过程进行分解和综合。 2.合理简化过程运行规律 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 3.科学试验是为了建立和检验数学模型 反应工程理论和传递过程理论指导下建立数学模 型;模型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所检验。

四 部分解析法

六 中试放大研究总结



2 确定的中试工艺参数。 试验室阶段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不一定完全符合中试放大的 要求,为此,应就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如加料速度,搅拌 效果,反应器的传热面积与传热系数以及制冷剂等因素,进 行深入研究,以便掌握其在中间装置中的变化规律。得到更 适用的反应条件。 -加料速度对反应温度的影响:放大后温度的控制比小试难, 要考虑物料的加入速度、加入物料时底物和加入物的温度等; -反应时间:放大后有迟后效应,应结合小试时间、以检测 结果为主进行验证,从而确定放大后的反应时间; -搅拌速度,放大后搅拌速度可能与小试有差别,应在检测 反应液的进程中进行不同转速的验证,以确定放大后的转速。

一 概述
二、中试的目的
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工艺所研究确定的
合成工艺路线,是否成熟、合理,主要经济 技术指标是否接近生产要求;研究选定的工 业化生产设备结构,材质,安装和车间布置 等,为正式生产提供数据和最佳物料量和物 料消耗。
一 概述

三、中试的条件





1 小试工艺稳定。 小试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已确定,成品的精制、结晶、分离和干燥的 方法及要求已确定。 产品收率稳定且质量可靠,产品稳定性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2 已经完成原材料的工业级替代试验,确定了原材料的规格和单耗数量。 3 已建立了最终产品、中间体和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检测分析方法,并 经过了方法学验证。 4 已建立了中间控制的标准和检测分析方法,并经过了方法学验证。。 5 已进行了某些反应操作对设备、管道材质的特殊的要求试验:如耐腐 蚀实验等。 6 根据小试操作步骤进行了物料衡算和成本核算。 7 三废问题已有初步的处理方法。 8 已提出安全生产的防护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