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冲刺卷(七)-答案

合集下载

运动训练学试题及答案原版

运动训练学试题及答案原版

系别: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课程考试试题纸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运动训练学 (A 卷、B 卷、期末补考、清理性补考) 考试方式: 闭卷 大题数: 考试时间: 90分钟 小题数: 参考对象: 类 别: (本、专)科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包括以下哪个项目?( B ) A.抛掷B .速度滑冰C.乒乓球 D.跳水 2.医学、生物学恢复手腕有( A ) A.蒸气浴B.补充维生素C.轻微活动消除乳酸 D.生物反馈 3.运动训练方式其中一大类是( C ) A.分解训练方式B.重复训练方式C.具体操作方式 D.循环训练方式4.周训练计划内容安排的最主要特点是( A )A.不同训练内容的交替安排B.同性质内容的集中安排C.大强度训练内容的集中安排D.训练内容的高度专项化5.对技术主导类难美性项群运动员的竞技术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D )A.专项技术B.专项战术C.运动智能D.身体形态6.竞技需要原则主如果以___作为科学基础而确立的运动训练中必需遵循的大体准则。

( D )A.竞技需要的全面性B.竞技需要的合理性C.竞技需要的目的性D.竞技需要的特异性7.贯彻系统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有( D )A.正确地运用动力B.满足运动员的合理要求C.发挥运动员的主体作用D.按阶段性特点组织训练进程是运动训练进程的起点。

( A )A.运动员的现实状态B.训练计划C.训练目标D.训练阶段的划分9.程序训练具有______的特点。

( A )A.定性化B.信息化C.定量化D.反馈性10.竞技形成阶段的首要任务是( A )A.发展一般和专项竞技术力B.发展稳定的竞技状态C.维持和提高心理的稳定性D.训练理论知识的传授11.在采用自身使劲的拉伸法进行柔韧素质训练时,若是运动员感到肌肉()时,可以坚持一下。

《运动训练学》冲刺卷(十)答案

《运动训练学》冲刺卷(十)答案

2019年《运动训练学》冲刺卷(十)(100分)注意:考生须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训练原则【参考答案】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运动训练普遍经验的概括和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运动训练必须遵循的准则。

2.循环训练法【参考答案】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3.运动员心理能力【参考答案】指运动员参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里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参考答案】对运动员从开始接受基础训练达到个人运动竞技水平高峰,到停止参加竞技训练活动的整个训练过程的设计与规划,就是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

5.运动成绩【参考答案】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态的综合评定。

这一评定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包括运动竞赛的胜负或名次。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参考答案】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是都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三个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1)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决定于其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原因。

对于不同项群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有不同的评定方法。

(2)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取得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

尤其是在对抗性竞赛项目中,同一名运动员在某一轮的淘汰赛中与强劲的对手较量时,如果他的对手比他还要强的话,尽管他能够表现出比以前几轮更高的竞技水平,也很可能遭到失败而淘汰。

2020年6月曲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 《运动训练学》 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6月曲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 《运动训练学》 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运动训练学》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运动训练:是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配合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2、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和代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的水平,称为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

3、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4、适宜负荷原则:是根据运动员的现实与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规则。

5、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单纯分解训练法、递进分解训练法、顺进分解训练法、逆进分解训练法2、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3、目标模型、训练方法、检查手段、评定标准4、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5、神经系统功能、该部位肌肉力量大小6、85-90%以上、65-85%、40-65%7、1983年三. 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四. 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简述项群训练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1)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2)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3)同项群训练理论规律的探讨和揭示(4)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人才的流动(5)项群训练理理论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2.简述运动员心理焦虑的症状及克服方法。

心里焦虑:是指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对当前现状,或者是所预计的结果对自尊心有潜在的威胁的情景所具有的担忧倾向。

症状:克服方法:3.简述“速度障碍”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克服方法。

《运动训练学》冲刺卷(一)-答案

《运动训练学》冲刺卷(一)-答案

《运动训练学》冲刺卷(一)-答案2019年《运动训练学》冲刺卷(一)(100分)注意:考生须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运动训练【参考答案】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2.完整训练法【参考答案】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缓解,完整的进行联系的训练方法。

3.动机激励【参考答案】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

4.体能【参考答案】体能是指人在身心活动(如工作、学习、生活、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融躯体工作能力、大脑工作能力和心理调控能力于一体的综合生物学素质或能力。

5.运动技术【参考答案】运动技术即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

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技术训练的要求?【参考答案】运动技术训练时要遵守以下九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2)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3)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化的关系;(4)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5)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6)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7)处理好“学习”因素与“训练”因素的关系;(8)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9)重视运动技术创新。

2.简述训练课的类型及特点?【参考答案】根据训练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可以把训练课分为不同的类型。

(1)身体训练课(或称体能训练课)这类课中主要安排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

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发展运动员的一般和专项运动素质,提高和保持体能水平。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类课的负荷较大。

身体训练在大周期中的准备期第一阶段安排得较多。

这类训练课除用作提高和巩固运动员体能水平外,其他训练时期内有时也将其作为调节运动员训练负荷节奏的课来预先安排。

运动训练学测试试卷

运动训练学测试试卷

运动训练学测试试卷1.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单选题] *A、一般训练理论(正确答案)B、周期训练理论C、项群训练理论D、专项训练理论2. 在运动训练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我国学者的突出贡献是 [单选题] *A、提出周期训练理论(正确答案)B、提出超量恢复理论C、建立项群训练理论D、建立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两个理论层次3. 无论从活动的时间、活动的容量,还是从人们投入的力度来看,在竞技体育的多种构建,最主要的是 A、运动员选材 B、运动训练 [单选题] *C、运动竞赛D、竞技体育管理(正确答案)4. 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 [单选题] *A、提高竞技能力(正确答案)B、创造优异运动成绩C、提高健康水平D、学习运动技术5. 现代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是 [单选题] *A、现代科学技术(正确答案)B、管理人员C、教练与和运动员D、科研、医务人员6. 从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看,下列运动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是[单选题] *A、跳远(正确答案)B、跳水C、400米跑D、400米游泳7. 从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看,乒乓球属于的项群是 [单选题] *A、测量类(正确答案)B、得分类C、命中类D、制胜类8. 运动技术在不同项群项目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运动技术起决定作用的项目是[单选题] *A、跳高(正确答案)B、标枪C、跳水D、跨栏9. 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展示运动技艺与美感的项群是 [单选题] *A、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正确答案)B、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C、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D、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10. 下列项目的比赛中,相对受对手竞技能力发挥影响较大的是a [单选题] *A、拳击(正确答案)B、射击C、游泳D、长跑11. 依据项群训练理论运动员转项成才现象,适合转为跳水运动项目是 [单选题] *A、跳高(正确答案)B、体操C、游泳D、自行车12.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目在训练中要努力提高运动员的 [单选题] *A、糖酵解供能能力(正确答案)B、无氧耐力C、有氧氧化供能能力D、A或C13. 中长跑训练常用的一种手段称之为“法特莱克法”的练习手段是一种 [单选题] *A、重复性练习手段(正确答案)B、间歇性练习手段C、持续性练习手段D、比赛性练习手段14. 下列属于间歇训练法控制间歇时间的心率指标是c [单选题] *A、180次/分(正确答案)B、150次/分C、120次/分D、90次/分15. 提高乳酸供能能力的主要训练方法是 b [单选题] *A、循环训练方法(正确答案)B、间歇训练方法C、持续训练方法D、重复训练方法16. 比较下列四种方法,更有利于提高有氧代谢供能能力的方法是 d [单选题] *A、重复训练方法(正确答案)B、循环训练方法C、持续训练方法D、间歇训练方法17. 运用间歇训练法发展运动员的无氧乳酸供能能力,若采用跑的手段其负荷常用:b [单选题] *A、95%以上强度(正确答案)B、80—90%的强度C、距离50米D、距离100米18. 比赛前,跳远的完整技术训练常采用: [单选题] *A、持续训练法(正确答案)B、间歇训练法C、重复训练法D、循环训练法19. 在篮球复杂战术的初学阶段,教练员常常采用: [单选题] *A、分解练习法(正确答案)B、完整练习法C、重复训练法D、循环训练法20. 为了提高运动员适应环境的能力,乒乓球教练员改变了训练场地,这种方法属于 [单选题] *A、负荷变换训练方法(正确答案)B、内容变换训练方法C、形式变换训练方法D、方法变换训练方法21. 在体操、艺术体操、跳水等项目的比赛中,裁判员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运动员所完成的动作给予评分。

2020年6月曲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 《运动训练学》 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6月曲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 《运动训练学》 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运动训练学》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运动训练:是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配合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2、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和代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的水平,称为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

3、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4、适宜负荷原则:是根据运动员的现实与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规则。

5、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单纯分解训练法、递进分解训练法、顺进分解训练法、逆进分解训练法2、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3、目标模型、训练方法、检查手段、评定标准4、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5、神经系统功能、该部位肌肉力量大小6、85-90%以上、65-85%、40-65%7、1983年三. 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四. 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简述项群训练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1)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2)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3)同项群训练理论规律的探讨和揭示(4)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人才的流动(5)项群训练理理论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2.简述运动员心理焦虑的症状及克服方法。

心里焦虑:是指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对当前现状,或者是所预计的结果对自尊心有潜在的威胁的情景所具有的担忧倾向。

症状:克服方法:3.简述“速度障碍”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克服方法。

运动训练学试题及答案期末

运动训练学试题及答案期末

运动训练学试题及答案期末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是:A. 运动员个体B. 运动员的训练方法C. 运动场地和器材D. 运动员的体育成绩答案:A2. 高强度训练对运动员的哪方面能力提高最为显著?A. 肌肉力量B. 柔韧性C. 心肺耐力D. 协调能力答案:C3. 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体能训练一般占到总训练量的百分之几?A. 10% - 20%B. 30% - 40%C. 50% - 60%D. 70% - 80%答案:C4. 下列哪项属于运动员的基本素质训练?A. 技术训练B. 理论知识学习C. 心理训练D. 体能训练答案:D5. 长期持续地进行心肺功能训练可以提高:A. 肌肉耐力B. 肺活量C. 柔韧性D. 动作速度答案:B6. 以下哪项运动训练内容旨在提高运动员的协调能力?A. 技术训练B. 体能训练C. 心理训练D. 战术训练答案:A7.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之一是:A. 累积性原则B. 个体差异原则C. 多样性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答案:D8. 下列哪项不是运动员进入稳定训练期的条件?A. 独立掌握基本运动技能B. 体能素质达到一定水平C. 已经取得一定的竞技成绩D. 心理状态稳定答案:C9. 运动训练中的负荷控制是指:A. 控制训练强度B. 控制训练频率C. 控制训练时间D. 控制训练方式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运动员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A. 合理安排训练时间B. 保持良好的营养C. 频繁参加比赛D.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运动员在力量训练中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力量训练方法。

答: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训练至关重要。

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肌肉力量和耐力,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和竞技成绩。

常用的力量训练方法包括负重训练、弹跳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等。

负重训练通过增加外部负荷,如举重、哑铃等,来增加肌肉力量和体能素质。

《运动训练学》冲刺卷(八)-答案

《运动训练学》冲刺卷(八)-答案

2019年《运动训练学》冲刺卷(八)(100分)注意:考生须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适时恢复原则【参考答案】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提高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

2.双周期【参考答案】全年训练按两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称为双周期安排。

它包含两个准备期、两个比赛期和两个过渡期。

3.技术风格【参考答案】所谓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4.运动员心理能力【参考答案】指运动员参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里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运动训练方法【参考答案】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的区别?【参考答案】运动训练学是为了提示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的一门学科。

按其涵盖的领域,可以把运动训练理论分为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

一般训练学理论是以阐明运动训练基本理论和训练过程中带有共性及普遮性规律为目的的理论体系;专项训练学是以研究一个项目的本质特征、训练控制规律和参赛行为为目的的理论;项群训练理论是以研究项目本质相关度较高的项目群组共性的规律为目的的理论。

在这三个层次的运动训练理论研究中,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其中一般训练学源于专项训练理论,是以专项训练理论为基础,从各个专项训练理论中总结出带有广泛适用性的共性规律,并使其上升为对不同项目的运动训练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

2.简述起始状态诊断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参考答案】(1)运动成绩诊断作为对运动员在一个新的训练过程的起始状态中运动成绩的诊断,应该对运动员在上一个训练过程中的参赛结果给出准确的评价。

《运动训练学》习题与答案

《运动训练学》习题与答案

《运动训练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主要包括运动员的选材、训练方法与手段、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运动能力的提高与保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等内容。

2. 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是指通过反复练习和训练,使一系列动作或技能形成自动化、稳定的反应模式。

3. 超量恢复:超量恢复是指在运动训练后,机体的能量储备、物质代谢和功能状态不仅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来的水平。

4. 技术训练:技术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训练,以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运动表现。

5. 比赛策略:比赛策略是指在比赛中,运动员或教练员根据对手的情况、比赛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出的争取胜利的行动计划和方法。

二、填空题:1.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周期性原则、个体化原则、______(渐进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

2. 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训练、体能训练、______(心理训练)和战术训练。

3. 力量素质可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和______(相对力量)四种类型。

4. 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三大基本要素是运动员、教练员和______(训练条件)。

5.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运动员训练)的规律及其应用。

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D)A. 系统性原则B. 周期性原则C. 个体化原则D. 随机性原则2. 下列哪种力量素质主要反映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发挥最大力量的能力?(B)A. 最大力量B. 快速力量C. 力量耐力D. 相对力量3. 在运动训练中,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直接训练法?(C)A. 完整训练法B. 分解训练法C. 模拟比赛法D. 加难训练法4. 下列哪种训练方法主要用于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A)A. 间歇训练法B. 持续训练法C. 循环训练法D. 渐增负荷训练法5. 下列哪种训练方法主要用于提高运动员的力量耐力素质?(C)A. 大重量训练法B. 爆发力训练法C. 中小强度持续训练法D. 高强度间歇训练法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内容?(ABCD)A. 运动员的选材B. 训练方法与手段C. 运动能力的提高与保持D.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2. 下列哪些是影响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因素?(ABCD)A. 技术水平B. 体能状况C. 心理状态D. 比赛策略3. 下列哪些是力量素质的类型?(ABCD)A. 最大力量B. 快速力量C. 力量耐力D. 相对力量4. 下列哪些是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ABCD)A. 系统性原则B. 周期性原则C. 个体化原则D. 全面性原则5. 下列哪些是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ABCD)A. 技术训练B. 体能训练C. 心理训练D. 战术训练五、判断题:1.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研究运动员训练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答案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答案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答案一、名词解释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异成绩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运动。

2.竞技需要原则:竞技需要原则即指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3、运动员体能: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4、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

5、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用的计谋和行动。

6、致胜规律:所谓制胜规律,是指在竞赛规则的限定内,教练员、运动员在竞赛中战胜对手、争取有优异运动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7、训练规律::是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简答题1、简述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答: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①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②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③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④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⑤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⑥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答: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3、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

答:①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②深入探索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③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④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⑤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4、体能训练的意义。

训练学练习参考答案

训练学练习参考答案

《运动训练学》复习题参考答案:《运动训练学》练习题1判断题:(正确√,错误×)1.竞技体育包括运动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三方面。

×2.竞技体育管理也是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3.竞技体育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游戏发展起来的。

×4.竞技体育中的“竞”是指比赛和竞争,“技”是指运动技艺。

√5.竞争性是竞技体育赖以存在的基础。

√6.竞技体育是只有很少的人参与的社会行为。

√7.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目的。

√8.运动选材好就一定可以保证训练成绩的取得。

×9.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后天训练获得的。

×10.现代运动训练从仅由少数教练员和运动员构成的封闭训练向有社会多种角色积极介入的开放性训练的方向发展。

√11.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要求不同,但对每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特点是相同的。

×12.运动训练项目和内容的专一性,并不排斥有利于专项竞技能力提高的其他项目的训练内容和手段。

√13.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要取得比赛成绩主要依靠裁判。

×14.不同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不一样。

√15.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运动成绩的取得中,竞技水平的发挥比比赛的名次的取得更重要。

√16.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参赛的能力,它包括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智能,并不表现于专项竞技比赛中。

√17.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随着人的发育阶段的递进而表现出不同水平,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也随训练过程的延伸而变化,一定会越变越好。

×18.每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也各自不同。

√单选题:1.在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中,哪一个是竞技体育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特点?AA.竞争性B.公平性C.规范性D.公开性2.下列四种选项中,有一项不属于竞技体育社会功能的选项。

AA.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生理潜力B.振奋民族精神C.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D.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3.在竞技体育的多种构件中,哪一个是最重要的?B.A.运动选材B.运动训练C.运动竞赛D.运动管理4.运动员训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BA.提高运动成绩B.提高竞技能力C.参加竞赛D.增强体制5.在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源的途径中,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是:C.A.遗传效应B.生活效应C.训练效应D.社会效应6.构成运动员表现于专项竞技之中的综合竞技能力,除了主导竞技能力,还包括:CA.主要的竞技能力B.次要的竞技能力C.一般的竞技能力D.超常竞技能力7.每名运动员从事运动训练,其目标具有什么特点?AA.专一性B.多元性C.整体性D.连续性8.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B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9..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C.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10.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最重要的?C.A.运动训练 B.运动选材C.运动训练 D.运动管理11.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和最根本的原因是:B.A.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B.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C.外界条件对比赛的影响D.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12.在运动比赛中,运动员首先力争的是:AA.名次B.竞技水平C.记录D.比赛的发挥13.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的比赛条件?DA地理条件 B.设备条件 C.观众 D.电视转播《运动训练学》练习题2判断题:(正确√,错误×)1.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竞技特点,要求运动员有不同的竞技能力结构. √2.运动训练原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

运动训练学完整答案版

运动训练学完整答案版

《运动训练学》复习题版权归2011体教二班所有1.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及有效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行为的科学2. 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特征:本源性学科、综合性学科、实践性学科3. 1913年,美国学者墨非著《体育训练》一书。

主要针对单项体育运动(身体素质)4. 1964年,前民主德国,莱比锡体育学院哈雷博士主持编写《训练学》函授教材,第一次把有关训练方面的各种问题系统地汇集到一部专著之中,含一般训练理论与专项训练理论,标志系统的训练理论的形成,1969年,哈雷《训练学》一书正式出版。

5. 6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三从一大”训练指导思想6. 1983年,过家兴编著我国第一本《运动训练学》专著。

7. 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内容细化为: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三部分6.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2深入探索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④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⑤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8.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9.竞技体育构成:1运动员选材2运动训练3运动竞赛④竞技体育管理10.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运动员的积极参与以及相关人员的配合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11.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12. 现代运动训练的特点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集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13.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a各项群的形成和发展b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c各项群运动成绩的系统分析d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组织与控制)14. 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训练试卷和答案

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训练试卷和答案

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训练试卷和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在排球比赛中出现以下哪种情况属于位置错误犯规()A.在发球队员击球时未按规定站位B.队员没有按照正确的轮转次序进行发球C.一个队四次触球D.球未被抛起或未使持球手清楚撤离就击球【答案】 A2. 依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 )A.教师的发展B.运动项目C.学生的发展D.运劫成绩【答案】 C3. 关于同质分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分组简单而又迅速B.可以增强凝聚力C.可以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D.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欲望下降【答案】 D4. 完成传接棒的最佳时机和位置应在约离接力区末端()米处。

A.1~2米B.3~4米C.5~6米D.7~8米【答案】 B5. 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动力来源于( )A.肺通气量B.大气压C.通气/血流比值D.气体分压值【答案】 D6. 体育教学中,“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 的教学过程,这是下列哪种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A.情景教学法B.领会教学法C.循环练习法D.完整练习法【答案】 B7. 下列运动中属于围绕垂直轴的运动是()。

A.手臂的外展内收B.骑撑前回环C.侧手翻D.向左转【答案】 D8. 下列哪一选项容易诱发运动性猝死?()。

A.胃肠综合征B.力量性心脏肥大C.马方(凡)氏综合征D.耐力性心脏肥大【答案】 C9. 跳远技术的教学难点是()。

A.助跑与起跳的衔接B.助跑C.起跳后的空中动作D.起跳【答案】 A10. 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成绩的评定最好采用()A.过程性评定B.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C.终结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答案】 B11. 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评价,其最终目的是( )A.选拔B.排名C.甄别D.发展【答案】 D12. 足球比赛中双方抢头顶球造成的额出血,应指压哪一部位进行止血( )A.额动脉B.额外动脉C.额浅动脉D.锁骨下动脉【答案】 C13. 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有()A.动物肝脏B.坚果类C.卷心菜D.以上都是【答案】 D14. 血管、淋巴管的内表面属于()A.上皮组织B.致密结缔组织C.肌组织D.疏松结缔组织【答案】 A15. 某学生在拔河比赛时因憋气用力过度而昏倒,其原因可能是()。

《运动训练学》常考 选择判断题汇总

《运动训练学》常考 选择判断题汇总

运动训练学复习题(答案在后边)选择题: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 B )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A、运动训练B、竞技比赛C、身体活动D、体育教育2、以下哪个不是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D )?A、生物学因素B、个性心理因素C、社会学因素D、生产力因素3、竞技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本质的特点是( C )。

A、规范性B、公平性C、竞争性D、观赏性4、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 D )。

A、心理训练B、身体训练C、技术训练D、竞技体育管理5、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分类,以下哪个 ( D ) 项目属于体能主导速度性项群?A.跳水B.跳远C.举重D.400米跑6、一个完整的起始状态诊断,应该包含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和( C )诊断。

A、机体机能B、心理素质C、运动技术D、训练负荷7、以下哪个不属于对运动员起始状态诊断的内容?( D )A.竞技能力B.运动成绩C.训练负荷D.训练年限8、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称为:( D )A.竞技状态B.训练水平C.竞技能力D.竞技水平9、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是:( B )A.竞技需要原则B.动机激励原则C.有效控制原则D.系统训练原则10.下哪个不是训练控制应具备以基本环节和条件?( C )A.施控主体B.控制信息C.测试系统D.反馈信息11、系统训练原则是指持续地、( D )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A.突出重点B.合理控制C.系统统一D.循序渐进12、周期安排原则是指( D )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A. 严格要求B. 不间断C. 认真严肃D.周期性13、相对于竞技状态形成过程的保持阶段,在划分训练大周期时对应时期是:( B )A、基础训练期B、竞赛期C、准备期D、恢复期14、以下哪一个增加运动负荷的方式只适宜在优秀运动员增加运动负荷时采用?( B ) A. 波浪式B. 跳跃式C. 阶梯式D. 直线式15、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 A )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体育科学:运动训练学试题预测(题库版)

体育科学:运动训练学试题预测(题库版)

体育科学:运动训练学试题预测(题库版)1、单选速度素质的快速增长期(敏感期)是()。

A、4-7岁;B、6-9岁;C、7-13岁;D、9-14岁。

正确答案:C2、名词解释运动训练方法的作用有?正确答案:正确地认(江南博哥)识和掌握不同训练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顺利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有助于有效地控制能力的发展进程;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

3、单选勇于探索、大胆革新是教练员应具备的()之一。

A、特点;B、条件;C、要求;D、能力。

正确答案:B4、问答题简述发展耐力素质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1、耐力素质练习应遵循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

2、注意在耐力素质练习中体现个体化特点。

3、耐力练习中应注重呼吸方法、节奏和深度。

4、耐力练习注意激发练习者的主动性。

5、注意有氧耐力练习与无氧耐力练习相结合。

6、耐力训练要根据各专项的特点要求,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

7、发展耐力素质时,应严格技术要求。

8、耐力练习后应注意消除练习者的疲劳。

9、在耐力练习中要注意加强医务监督。

5、单选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的支配下,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和运动能力。

A、中枢神经系统;B、心血管系统;C、循环系统;D、运动系统。

正确答案:A6、多选竞技体育的特征包括()。

A、强烈的竞争性;B、超人的体力和技艺;C、增强体质性;D、高尚的娱乐性;E、自由开放性。

正确答案:A, B, D7、填空题战术按表现特点可分为()、()。

正确答案:阵形战术;体力分配战术8、名词解释战术指导思想正确答案:指在战术观念影响下,根据比赛具体情况提出的战术运用的活动准则。

9、问答题简述训练课计划的内容。

正确答案:①运动员的现实状态,②训练任务,③训练指标,④训练负荷要求,⑤选用的训练方法、手段,⑥各训练手段的负荷要求,⑦恢复措施等。

10、填空题体能构成的三个因素是:()、()和()。

正确答案:身体形态;机能;素质11、单选在训练准备期第二阶段,应该使运动员的()达到最大。

《运动训练学》试卷

《运动训练学》试卷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学院《运动训练学》试卷(A)年级:学号: 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运动技术对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起着( A )。

A、决定性作用B、主导作用C、重要作用D、不重要2.体能对于短距离跑、游泳等速度类项群运动员来说,起着( A )的作用。

A、重要B、较重要C、决定性D、基础性3.按照周期学说的基本理论,一个大周期包括一个准备时期,一个比赛时期及一个恢复时期,也就是一个( B )的完整过程。

A、竞技状态保持和消退B、竞技状态形成、保持和消退C、竞技状态准备、比赛和恢复D、竞技状态形成和消退4.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称为( C )。

A、灵敏素质B、反应素质C、柔韧素质D、灵敏素质5.运动技术评价的两大基本标准是( C )。

A、可靠性和合理性B、系统性和科学性C、经济性和实效性D、科学性和实效性6.比赛时用网将双方选手隔开,各据一方徒手或持器械击球的竞技项目称为( B )。

A、格斗对抗项目B、隔网对抗项目C、竞赛对抗D、竞赛行为7.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 D )。

A、基本作用B、重要目标C、基本过程D、重要前提8.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称为( A )。

A、力量素质B、耐力素质C、速度素质D、灵敏素质9.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称为( D )。

A、技术减难法B、战术加难法C、模拟训练法D、比赛训练法10.运动员在身体训练课中常常会进行两种以上运动素质训练,一般来说,快速力量练习应安排在课的( B )进行,以保证取得理想的效果。

A、后半部分B、前半部分C、中间D、结束部分二、词语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运动训练学》冲刺卷(七)(100分)注意:考生须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分解训练法【参考答案】分解训练法是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的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2..运动智能【参考答案】运动智能是智能的一种,是指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能力。

3.竞技状态【参考答案】运动员参赛的准备状态,叫做竞技状态。

运动员良好的竞技状态有着明显的时限性,不可能始终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

4.微缩大周期【参考答案】在多周期的训练安排中,大多数情况下.第二、第三个大周期事多地是准备参加比赛的一种专门的安排,田麦久(1994)将其命名为微缩大周期5.运动成绩【参考答案】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态的综合评定。

这一评定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包括运动竞赛的胜负或名次。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功能?【参考答案】(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5)促进社会和竞技的迅速发展;(6)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2.简述运动员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意义?【参考答案】(1)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一个客观、准确的出发点定其总体竞技能力状况的各个因素的发展水平如何,运动员的发育状况如何,导致这一状态的成因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对运动训练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这些问题的中肯分析和准确判断,是有效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依据之一。

(2)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进行检查评价通过科学的诊断,可以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及时掌握训练过程的进展情况及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变化状况,从而对训练指标的制订、训练周期的划分、阶段任务的确定、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以及训练负荷的安排是否适宜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

(3)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通过多学科的综合诊断,可以发现训练过程中不同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判定现实状态与目标状态离差的大小,进而为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并据此调整训练指标,修订训练计划,加强训练组织,以求实现运动训练过程的最佳化,最终完成实现状态目标的任务。

3.试述速度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参考答案】(1)速度素质训练应结合运动员所从事的专项运动进行如对短跑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训练,应着重提高他们听觉的反应能力,对足球运动员则应着重提高视觉反应能力,对体操运动员应着重提高皮肤感觉的反应能力。

对不同信号的反应之中,触觉反应最快听觉反应次之视觉反应较慢。

如18~25岁的男子对声的反应需要0.14~0.31秒,对光的反应需要0.20~0.35秒,可是触觉反应仅需0.09~0.18秒。

(2)速度素质训练应在运动员兴奋性高、情绪饱满、运动欲望强的情况下进行,一般应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

(3)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常会出现进展停滞、难以提高的现象,称为“速度障碍”。

产生速度障碍的客观原因是,由于技能动力定型的形成,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空间时间特征都趋于稳定;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神经过程灵活性的改进和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提供会遇到更大的困难,而运动员向前移动所需克服的阻力也更大。

产生速度障碍的主观原因是:过早地片面发展绝对速度;基础训练不够;技术动作不合理;训练手段单调、片面,引不起新异刺激;负荷过度、恢复不好等等。

岀现速度障碍时,可采用牵引跑、变速跑、下坡跑、带领跑、顺风跑等手段予以克服。

(4)儿少速度训练的注意事项①掌握儿少速度自然发展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速度训练。

反应速度:6~12岁反应速度提高幅度较大,9~12岁提高的更为显著,12岁以后,由于进入发育阶段,反应速度增长的速度减慢,到16岁时,由于内分泌系统等机能产生了质的飞跃,反应速度提高又出现高峰,到20岁以后提高速度将慢下来。

一般反应速度2~3岁为0.5~0.9秒;5~7岁为0.30~0.40秒;12-14岁为0.15~0.20秒。

②由于移动速度具有多素质综合利用的特点,移动速度的发展与力量、耐力等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儿少进行速度训练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1.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参考答案】竞技体育作为人类一种具有巨大影响的社会活动,具有激烈的竞争性、广泛的社会性、高度的公平性、独特的观赏性、巨大的功利性以及无止境的追求等鲜明的特点。

(1)激烈的竞争性竞技体育中的“竞”是指比赛和竞争;“技”是指运动技艺,统指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即竞技能力。

竞技体育由此而可以简单理解为是比较竞技水平高低的体育活动。

激烈的竞争性就成为竞技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的特点之一。

竞技运动的参加者总是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战胜对手。

竞争性是竞技体育日益发展的杠杆,竞技过程中比赛胜负的不确定性,也使得竞技运动更具魅力。

(2)广泛的社会性竞技体育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生,同时具有多元的社会功能,它的组织、运行都离不开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竞技选手的训练需要足够力度的社会投入,高水平运动员的出现通常需以广泛的普及性开展为基础,比赛活动的举办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动员,竞赛现场的组织需要广大观众的支持。

竞技体育是由庞大的群落系统参与的社会行为,广泛的社会性是竞技体育生存的必要条件。

(3)高度的公平性竞技运动中的竞争应该是在高度公平的条件下进行的。

也就是说,竞技运动比赛应该给所有的参加者以平等的竞逐机会,不偏袒任何参赛者。

没有公平竞争,竞技运动便无法正常进行。

为保证公正、公平地进行竞争,竞技运动的组织者对比赛项目、时间、地点、场地器材、参加资格及比赛组织和参与者等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或行为规范。

比赛规则和规程就是其中最主要的要求参加者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一切比赛必须严格根据规则和规程的要求来进行。

竞赛规则是构成运动竞赛的一个必备条件,它是使任一特定运动竞赛有序进行的法规或章程,是比赛公平竞争的保证,同时也是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向导、运动技术发展的指南。

应该看到,绝对的公平在运动竞赛中是难以做到的。

例如,运动员身体的不同形态学特征对其竞技能力的高低有着不同的影响,比赛时便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身高2米以上的篮球选手比身高只有1.7米的篮球选手更容易把球投入篮筐;快肌纤维比例高的运动员更容易在举重、投掷、短跑等要求快速爆发力量的项目比赛中取得优势;拥有良好生活环境、丰富营养条件的运动员的机体比处于饥荒、战乱环境中的人们更容易得到理想的发育和加强,从而在比赛中也就拥有了更多获胜的可能。

但人们一直在创造条件,努力提高竞赛的公平性程度。

举重、摔跤、拳击等项目按体重分级比赛就是一个例证。

(4)独特的观赏性竞技体育本来就是从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游戏活动发展而来的,现代竞技体育日益加强的竟争性,更大大加强了其可观赏性。

不仅参加者可以通过表现自我、战胜对手获得胜利的喜悦,而观众也可通过观赏竞技体育比赛,从日常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中解脱出来,获得一种特有的轻松感和美的享受。

电视、录像等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使得全世界可以有几十亿人在电视机前同时观看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赛事的同一场比赛。

在比赛现场或电视屏幕前通过转播观看比赛已成为无数体育爱好者生活中的一大趣事。

竞技体育以其独特的观赏性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奠定了其自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为了提高比赛的观赏性,近年来,许多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进行了修订。

例如射击、射箭比赛增加了决赛,场上添置了展示中靶情况的大屏幕;乒乓球把球体从38毫米增加到40毫米从而使正手扣杀和拉球的平均速度下降了大约13%和23%,导致旋转和飞行的速度变慢,比赛回合增多,经常出现精彩对攻,观赏性明显提高。

(5)巨大的功利性竟技体育这一社会活动受到民众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就蕴涵着巨大的功利价值。

高水平竞赛如奥林匹克运动会能够吸引引上百万的现场观众,以及几十亿的传媒受众,这就为实业界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体育赛事、体育商品、体育观赏、体育旅游、体育休闲、运动营养,以至于运动员培养、运动员转会都迅速发展成为可望获取高额利润的产业,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竞技体育的巨大市场价值必然也给其从业者带来丰厚的收益。

高水平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活动的核心角色,以其所表现的运动成就为资本,而成为高收入群体。

著名教练员也可获得不菲的收入。

2.如何保持训练的系统性?【参考答案】保持训练的系统性要做到以下几点(1)健全多级训练体制。

为了保证不同层次的训练组织完成各自的任务,使运动员得以保持多年训练的系统性,在最佳竞技年龄区间表现出最高的竞技水平,各层次必须紧密衔接,防止各级训练自行其是,过早地片面追求专项运动成绩的做法。

相应的对策是:制定各项目运动员在不同年龄阶段系列的训练大纲;建立与多年训练各阶段基本任务相适应的竞赛制度;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鼓励中小学、业余体校及运动学校的教练员认真完成基础训练和初级专项训练的任务。

(2)建立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

人们从事其他活动一样,参加运动训练的运动员的动机,也常常是多元的、综合的。

其中有为国家、为集体争得荣誉的动机,也有博取人们的尊敬、亲友的赞扬的动机,还有显示个人能力、渴望取得成就的动机。

(3)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

在现代竞技运动中,运动员只有接受长时间的系统训练,才有可能参与激烈的角逐,夺取胜利。

但对这种长时间的训练活动,则又必须科学地予以全面规划。

训练计划正是组织实施训练活动的基本设计。

科学制定的训练计划,是保证训练的连续性取得理想训练效果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4)提供有力的社会保证。

现代运动训练活动早已远远超出了训练队这一狭窄的范围,也不再仅仅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双边活动,而是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具有广泛联系的社会性活动。

因此,有力的社会保证也就成为坚持连续系统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运动员的学习、职业、经济收入、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的状况,都对他的训练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而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也必然会给训练活动以有力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