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写规则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部分术语
标准编写规则 第 7 部分:指南标准
![标准编写规则 第 7 部分:指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93cc0a78762caaedd33d4d3.png)
GB/T 20001.7—201XICS 01.120A 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001.7—201X标准编写规则第7部分:指南标准Rules for drafting standards——Part 7:Guide Standard(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7-01-25)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引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1)5 结构 (1)6 要素的编写 (2)6.1 标准名称 (2)6.2 范围 (3)6.3 一般原则 (3)6.4 需考虑的因素 (4)6.5 附录 (5)7 要素的表述 (5)附录A(资料性附录)一般原则与需考虑的因素示例 (6)A.1 一般原则示例 (6)A.2 需考虑的因素示例 (6)参考文献 (12)前言GB/T 20001《标准编写规则》与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GB/T 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GB/T 20002《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GB/T 20003《标准制定的特殊程序》和GB/T 20004《团体标准化》共同构成支撑标准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国家标准。
GB/T 20001《标准编写规则》拟分为以下部分:——第1部分:术语标准;——第2部分:符号标准;——第3部分:分类标准;——第4部分:试验方法标准;——第5部分:规范标准;——第6部分:规程标准;——第7部分:指南标准;……——第10部分:产品标准。
本部分为GB/T 20001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6)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引言标准化活动主要包括制定标准和应用标准,其中制定标准的工作之一是起草高质量的标准文本。
GB-T 20001.4-2001 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 20001.4-2001 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979f452b160b4e767fcfd5.png)
本部分的附录 和附录 分别对应
的附录 和附录
对于
附录 的统计结果表的示例中的计算错误做了更正
对应于
附录 的本部分的附录 增加了提供痕微量成分测定的回收率数据的
选择 同时为了提供有关 偏倚 的信息 增加引用了
本部分代替
标准化工作导则 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
本部分与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第 章 术语和定义 和第 章 量 单位和符号
原
于
年首次发布
引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本部分对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编写只起指导作用 为了适合任何特殊的要求可对 本部分的编写格式进行调整 本部分提供的全部要素有时可不必全要 宜省略那些不需要的要素
化学产品标准宜写成前后协调的完整体系 除了规定产品所需的各种特性外 宜说明如何测定这些 特性 化学产品标准可以包括化学分析的标准方法 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可以作为单独的一章 附录或 标准的单独一个部分 如果试验方法可能被其他标准所引用 那么这个试验方法通常作为一个独立的标 准出版 这将简化化学产品标准 若有现成的适用于某产品的通用的化学分析方法 那么这个产品的标 准只要引用这个方法即可
化学品符号的使用应只限于化学分子式和指明以化学分子式表示的物质的量的符号 例如
在行文中应写出化学品的全称
数值及其公差
在表示一个量 例如温度或时间段时 应规定其临界时的公差
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
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起草应符合
的要求 并采用本部分给出的详细编写规则
下面给出化学分析方法标准中各要素的适当的标题和顺序
代替
第 部分 符号 代替
第 部分 信息分类编码 代替
第 部分 化学分析方法
代替
标准编写规范
![标准编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21ad92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b.png)
标准编写规范
在进行文档创作时,遵循一定的编写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的编写规范不仅可以提高文档的质量,还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档内容。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标准的编写规范,希望能够对文档创作者有所帮助。
首先,要注意文档的整体结构。
一个完整的文档应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应该简要介绍文档的主题和目的,正文部分是文档的核心内容,结论部分则是对正文内容的总结和概括。
在编写文档时,要确保这三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内容连贯。
其次,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在编写文档时,应尽量使用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模糊的词语。
另外,要注意使用专业术语时的准确性,避免出现用词不当或用词不准确的情况。
此外,要注意段落的组织和排版。
文档的段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并且要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连接,避免出现内容断裂或不连贯的情况。
另外,在排版时要注意段落之间的空行和首行
缩进,使整个文档看起来更加整洁和清晰。
最后,要注意文档的格式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在编写文档时,要注意使用统一的格式,包括字体、字号、标题等,避免出现格式不一致的情况。
另外,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避免出现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或过多的情况。
总之,标准的编写规范对于文档创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遵循标准的编写规范不仅可以提高文档的质量,还能够使文档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希望本文介绍的一些编写规范能够对文档创作者有所帮助,使他们能够编写出更加优秀的文档作品。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082fec14028915f804dc2b9.png)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标准是一种特定形式的技术文件,为了便于编写,审查和使用,ISO/IEC和各国际标准团体,以各国际标准机构对编写标准都与一套基本规定,也就是说,都有统一的编写方法。
如ISO/IEC技术工作导则,BS 0.3《英国标准导则制订标准用标准第3部分英国标准的起草和编排》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一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等都是指导编写国际标准及英国、中国标准的标准文件。
标准的编写方法是标准内容的叙述方法,编排方式和各种图表、注解的表达方式等。
标准编写得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标准的贯彻,也影响到标准之间的交流,是标准质量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应该十分重视标准的编写方式。
一、编写标准的基本要求各类标准的编写方法是不相同的,但下列一些基本要求都必须遵循的,否则就不能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
1、正确标准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参数、公式以及其他内容都要正确可靠。
规定的指标必须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和先进经验为基础,并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精确的数学计算而得出的数据编写时,必须再次核实,对标准中的图样、表格、数值、公式、化学分子式,计量单位、符号、代号等均应进行仔细复核、消除一切技术错误、保证其正确无误。
2、准确标准的内容表达要准确、清楚、以防止不同人从不同角度产生不同的理解。
标准是经济和技术活动的依据,是管理法规和技术法规,并往往被法律、法规和经济合同所引用。
因此,必须具有法律和法规条文那样的措词准确、逻辑严谨的特殊文风,用词禁忌模棱两可,语句结构紧凑严密。
为了达到表达准确的目的,标准中常用的典型词句,可以另行制订成标准来统一执行,也可以制订指导性文件推荐采用。
3、简明标准的内容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不要使用生僻词句或地方俗语,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大众化的语言,使大家都能正确理解和执行,避免产生不易理解或不同理解的可能性。
标准中只规定“应”怎么办,“必须”达到什么要求,“不得”超过什么界限等,一般不讲原因和道理,凡能定量表达的都要定量表达。
标准化工作指南
![标准化工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cbc5131b0717fd5360cdcd6.png)
目次前言引言1范围2术语和定义2.1标准化2.2标准化的目的2.3规范性文件的种类2.4标准和法规的负责机构2.5标准的种类2.6标准的协调2.7规范性文件的内容2.8规范性文件的结构2.9规范性文件的制定2.10规范性文件的实施2.11在法规中对标准的各种引用2.12合格评定2.13特性的测定2.14合格评价2.15合格保证2.16批准和承认的协议2.17合格评定机构和人员的认可前言GB/T 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分为如下几部分:——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已发布)——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已发布)——第3部分:引用文件;——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第5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的内容。
本部分为GB/T 20000的第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IEC指南2:1996《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英文版)。
本部分根据ISO/IEC指南2:1996重新起草。
本部分根据GB/T 1.1—2000的规则将ISO/IEC指南2:1996中未编号的“范围”一章编为第1章,同时设置第2章“术语和定义”,将ISO/IEC指南2:1996中“范围”一章之后的术语和定义归集到此第2章中,因此,本部分的术语条目的编号是在ISO/IEC指南2:1996的章条编号前加“2”。
例如,ISO/IEC指南2:1996中的1.1,在本部分中编号为2.1.1。
本部分与ISO/IEC指南2:1996相比,存在如下技术性差异:——本部分删除了ISO/IEC指南2:1996中11.4的术语“mandatory standard”及其定义。
因为此术语及其定义极易与我国“强制性标准”的概念相混淆,且与《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中关于“标准”的定义不协调。
——本部分删除了ISO/IEC指南2:1996中1.3的拒用术语“domain of standardization”、2.7的拒用术语“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和7.5.1的拒用术语“mandatory require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WORD1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WORD13页)](https://img.taocdn.com/s3/m/9833c43d79563c1ec5da71ba.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001.3—2001代替GB/T 7026—1986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Rules for drafting standards——Part 3:Information classifying and coding2001-04-09发布2001-10-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1)4.1基本要求 (1)4.2标准的协调 (1)5结构 (1)6起草 (3)6.1资料性概述要素 (3)6.2规范性一般要素 (3)6.3规范性技术要素 (3)6.4资料性补充要素 (4)6.5其他规则 (4)7分类与代码表编写的格式、要求和细则 (4)7.1代码栏 (4)7.2名称栏 (4)7.3说明栏 (5)8编排格式 (5)附录A(资料性附录)分类与代码表的编排 (6)参考文献 (7)前言GB/T 20001《标准编写规则》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术语;——第2部分:符号;——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本部分为GB/T 20001的第3部分,代替GB/T 7026—1986《标准化工作导则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的编写规定》。
本次修订按照GB/T 1.1—2000对原标准进行了重新调整,并增加了一些具体内容,主要修改如下:——修改了标准的中、英文名称。
标准名称改为《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的总体编排和结构按GB/T 1.1—2000进行了修改;——增加了目次、前言和第3章“术语和定义”;——对原标准的结构进行了修改,原第4章“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的构成”改为第5章“结构”,原第3、5、6、7、8章改为第6章“起草”、第7章“分类与代码表编写的格式、要求和细则”和第8章“编排格式”;——除根据GB/T 1.1—2000对标准的要求增加和修改了相应的内容外,根据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发展的需要还适当增加和修改了相应的条目;——修改了附录A;——增加了参考文献。
GBT 20000.2-2001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
![GBT 20000.2-2001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ad407f6b1eb91a37f1115c0c.png)
前言第部分标准化及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第部分第部分引用文件的规则第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方面内容的编写第部分本部分为的第本部分修改采用指南本部分根据指南在附录中列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指南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指南时有关技术性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为便于使于指南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词改为改为或删除指南的前言修改了指南的引是标准化工作导和编写规则等系列国家标准之下面列出了这些国家标准的预计结构及其对应以及将代替的国家标准导第部分标准的结构和导则第第部分标准的制定方法导则第部分代替第部分技术工作导则第第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指南代替第部分指南第部分指南第部分指南第部分指南第部分第部分符第部分信息分类编第部分化学分析方本部分的附录均为资料本部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提本部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原理与方法直属工作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工业信息标准本部分主要起草引言国际标准通常是反映全球工业和法规制定部门经验的结晶包含了各国的此采用国际标准是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基础之这一点已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易中的技术壁垒协协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尽量采用和使用国际标准并且尽快废止与国际标准有冲突的国家标准和其他标准是十分重要但是由于人身健康和环境以及基本理或技术问题的任何情况下完全采用国际标准是不切合实也承认这些是区域或国家标准与相应的国际标准存在差异的正当理此在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的同时需要根据上述正当理由要任意扩大正当理由的为了提高在采用国际标准上与各国和各地区的一致的本部分采用了指南的主要规对于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和差异采用国际上的统一方法进行标识将助于与世界各区之间的贸易与为了对国家标准与相应的国际标准进行了解它们之间的关致性程度进行标识十分重由于采用国际标准时情况各分详细地划分一致性程度是不合理一致性程度划分为三至足够使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可使透明度得到保证这是促进国际贸易的基为即使两个标准化团体在采用国际标准时各自仅做了一些他们认为很小的修改这些修改也可能会叠加在一起从而导致两个采用同一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相互不可而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则可以避免这些即使出于正当宜尽一切努力把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的差异减到最当两者存地标识这些差异并说明产生这些差异的理由是十分重要如果不标识这由于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表述不同或文本结构不同技术性差异很难被识别出地标出的差异随时能提醒起草者考虑这些差异是否仍有存在的必有标识使证明其已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也可能因被忽视而仍保留标准化工作指南第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范围的本部分规定了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判定方第采用国际标准的方第迅速识别技术性差异和编辑性修改的标识方第章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编号方第章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方第本部分不涉及在生律或其他领域使用国际标准的要求也不涉及在技术法规中采用本部分不仅适用于适用于国家标准采用其他国际规范性文件和资料如技术本部分也可供国家标准采用区域标准或其他国家的国家标准时参考也可供行业方标准和企业其他国家的国家标准时参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括勘误订版均不适用于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是不注日期最新版本适用于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的结构和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部分基术语和定义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采用相应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并发布国家规范性文件或认可某国际标准具有与国家规范性文件相同的地时标明与相应国际标准之间注术语有时包含意注见编辑性修改不变更标准技术内容条件下允许注允许的编辑性修改内容见该标准将被修订并重新编号为见前言技术性差异应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的结构和附录的排列顺反之亦然原则国际标准可以接受的内容在国家标准中也可以之国家标准可以接受的内容在国际标准中也可以因此符合国家标准就意味着符合一致性程度总则当国家标准与相应的国际标准等仅对国际标准做了某可以认为该等同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合下列条件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方面完全相者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但可以包含下述小的编辑性修改用小数点符号代替小数点符对印刷错误的改正或页码变从多语种出版的国际标准的版本中删除其中一种或几种语言把国际标准的技术勘误或修正案并入文本中为了与现有的系列标准一致而改变标准名称增加资料如资料样的附录不应加或删除国际标准的规典型的资料性内容包括对标准使用者的建指南或推荐的表格或删除国际标准中资料性概述要括封引如果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制为了提供参考增加单位换算之亦然原注文件版式的改页码字体和字号等的改变其在使用计算机编辑的情况下均不影响一致性程修改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合下列条件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允许存些差异应清楚地标明并给出解结构上与国际标准对有在不影响对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内容及结构进行比较的情况下才允许对文本结构进行一个国家标准应尽可能仅采用一个情况下在一个国家标准中采用几个国际标准可能是适宜这只有在使用列表形式对所做的修改做出标识和解释并很容易与相应国际标准做比较是可行可包括辑之亦然原适括如下情况少于相应的国际标准例不如国际标准的要求采用国际标准中供选多于相应的国际标准例比国际标准的要求更加严格增加了内容或种类包括附加试更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部分内容相同但都含有与对方不同的要增加了另一种供选择的方国家标准中增加了一个与相应的国际标准条款同等地位的条该国际标准条款的另一表述和解释技术性差异的示例参见附录注国家标准可能包括相应包括不属于该国际标准的一部分附加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对所包含的国际标准做任何修改其一致性程度也只能是或是等效至于是改还是等效取决于技术性差异是否被清楚地标识和解非等效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时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没有被清楚地标等包括在国家标准中只保留了少量或不重要的国际标准条款的情等度不属于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总则尽可能等同于正当理由对国际标准进行把与国际标准的差异减到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差异时应清楚地标识这些差异并说明产生这些差异的的规定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时国家标准的文本结构应与被采用的国际标准一国家标准应在前言中陈述与相应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和国际标准名称的中文括号内标明所采用的国际标准的语言文本国家标准前言还应包括如下与采用国际标准有关的内容采用国际标准方法的陈编辑性修改的详细内容技术性差异和文本结构改变及其解者指明将这些内容安排在附录中增加的资料性内容的说者指明将这些内容安排注国家标准前言中介绍性内容的示例参见当采用国际标准时应把该国际标准已出版的全部修正案和技术勘误包括国家标准前言中应包括国际标准的修正案和技术勘误以及标识方法的解案和技术勘误的适宜的标识方法见对于采用国际标准以后出版的修正案和技术勘误也宜尽快随着标准电子版本的能出现本部分未包括的新的采用国际标准的方现有方法相结合的新方在使用新方法情况于一致性程度的选择和标识的条款仍然适翻译法如果国家标准采用相应国际标准的译种方法称作翻译采用翻译法的国家标准应包括况可包括引般不保留国际标准的有在十分需要的情况下才可保留并置于前言之后国际标准的组织言的适用内容应转化为国家标准的引言不保留国际标准的引采用翻译法的国家标准如果需要增加资料将这些附录置于国际标准的附录之后并按条文中提及这些附录的先后次序编排附录的顺个附录的编号随后表明顺序的大写拉丁字母组成字母附录附录每个和数学公式的编号应重新从开始编号前应加上附录编号中表明国家性质和附录顺序的字母字母后跟下脚例如附录等表图等表使用中文出版的国家标准如声明与某符合该国家标准就视为符合原国际之亦然原辑性修改应在国家标准前言以多语种在前言中说明以重新起草法果不是使用翻译此方法称法的国家标准应包括前言根据情况可包括引言不应保留国际标准的前言或引国际标准被在前言中说明此如果有差异宜说明原因并按第章中的方法对差异进行标采用国际标准方法的选择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时应采用翻译修改采用国际标准时应采用重新起草并把差异在前言或附录中给技术性差异和编辑性修改的标识见第注采用国际标准方法和一致性程度的对应关系参见技术性差异和编辑性修改的标识方法总则当辑性修改很少时宜将这些内容在前言中陈注参见当辑性修改较多编排一个述编辑性修改和技术性差异及前言中说明在正文中如何标识这些修改和在标准正文的页边空白处对应于有关修改的条文位置用标将编辑性修改和技术性差异归纳在一起编排在一个一个修改都对应国际标准的某注参见建议技术性差异的描述以或当采用的国际标准有修正案和技术勘误些修正案和技术勘误直接纳这种经改动的内容应在正文中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双识以便与编辑性修改和技术性差异的标采用的国际标准引用了其他国际标准如果采用的国际标准在规范性引用文件的一览表中引用了其他应核实这些引用的国际标准有无对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根据核实结果做如下处理如果引用的国际标准已被等同或修改采用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应引用这些标准如果引用的国际标准没有被等同或修改采用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引用非等效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引用的国际标准替代引用的国际标准且与其无对应关系效引用的文件应在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列出应关系的国家标准或文件应按的规定标识对应的国际标准的编号和一致性程如果用非等效的国家标准或与引用的国际标准无对应关系效引应在前言中简要说明这些文件所引用的内容与相应国际标准的这部分的内容的技当引用的国际标准被不是等同于该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替代时包含这样引用的标准即视为存此与相应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不能是如果采用的国际标准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了其他国际标准的询问草案或最终草案如果这些询问草案或最终草案适用则我国标准可引用这些询问草案或最终草注日期为日期未定所以代替和年破折号后给出一个注脚注并给出完整的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的编号方法总则当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等同一信息宜使读者立刻明不要仅在查阅内容之后才明编号国家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编号方法是国家标准编号与国际标准编号结合在一起的双编号方具体编号方法为将国家标准编号和国际标准编号排为一行两者之间用一斜杠分示上述双编号方法仅适用于等同对于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是修改和非等效的使允许使用上述编号方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方法总则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间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宜尽可该标识还适用于标准目录和其他信息媒介一致性程度及代号一致性程度及代号见表表一致性程度及代号一致性程度含义代号等同国家标准等同于国际标准即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完全相同或者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但可以包含中规定的小的编辑性修改反之亦然原则适用修改国家标准修改了相应的国际标准即允许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技术性差异并对技术性差异进行清楚地标识和解释国家标准在结构上与相应国际标准相同但如不影响对两个标准的内容进行比较允许改变文本结构修改的标准还可包括等同条件下的编辑性修改的内容反之亦然原则不适用非等效国家标准非等效于国际标准即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没有进行清楚地标识这种一致性程度不属于采用国际标准在国家标准上标识一致性程度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在标准中应标识在标准封面上的国家标准英文范性引用文件应关系的国家标准名称后面所列标准一览表中与国际标准有对应关系的国家标准名称后考文所列标准一览表中与国际标准有对应关系的国家标准名称后在文中引用与国际标准有对应关系的国家标准时只使标识一致性程度应按的规名称面后面标识与国家标准对应的所列国家标准不注年号时应省略对应的国际标准年在国家标准的英文名称与被采用的国际标准名称不一致时才标出一致性程度代圆括号括示例至示例示环境试验第部分总示例变流器示例潜水员用手表和配示例面向国内市场的产品要据库和其他所有相关媒介上宜完整地标识与相应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信息以备检索在各媒介上使用一致性程度代准确地遵照表所规定的各代号的含在数据库中使用的标识一致性程度的格式还宜参考手册为了与已有的系列国家标准一致国家标准名称可以与所采用的国际标准的名称手册规定规文件和它们的主题内容的表述方交换有关这些文件的附录本部分章条编号与指南章条编号对照表给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指南表本部分章条编号与指南章条编号对照本部分章条编号对应的国际标准章条编号的第一句和第三句的第段和第段第段的第二句和第段的部分内容的第段和和表本部分章条编号对应的国际标准章条编号和的和的附录的第句的和的和的部分内容附录附录附录附录附录附录附录附录附录附录注表中的章条以外的本部分其他章条编号与指南其他章条编号均相同且内容相对应附录本部分与指南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表给出了本部分与指南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表本部分与指南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本部分的章条编号技术性差异原因删除指南的第章中该指南不规定的内容的列项中的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增加了本部分可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或采用区域标准或其他国家标准时参考这三项内容是从国际角度叙述的我国不适于这种叙述对国家标准采用区域标准或其他国家的国家标准给予指导对除国家标准以外的其他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其他标准给予指导引用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而非国际标准增加引用了以适合我国国情强调与的一致性删除指南中的术语和定义删除指南中的术语和定义措辞改变术语和定义已广为人知在本部分中不再重复此定义的含义在不同语种间不会出现将原国际指南中此条的第段和第段移至本部分的引言中这两段内容属描述性内容而非要求不宜写在标准正文中仅选用指南中提供的采用国际标准方法中的等同翻译方法和重新起草方法由于目前使用的官方语言没有包括中文因此指南所提供的采用国际标准方法中的认可方法封面方法和再版方法中的重新印刷方法均不适用于我国因此不采用上述方法将原国际指南引言中的内容安排在本部分的和此内容属规范性内容宜安排在标准正文中删除指南中的列项负责该标准的区域或国家团体如技术委员会编号和名称在中已另有规定删除指南中在已有一个译文的情况下且仅使用一种语言的区域或国家标准如声明与某国际标准等同则符合原国际标准就视为符合译文反之亦然原则适用此条是从国际标准角度表述的明确国家标准用中文出版并以中文版本为准适应我国法律要求对于翻译方法允许将等同条件下的编辑性修改直接改在文本中适应我国标准版式表本部分的章条编号技术性差异原因删除指南中虽然重新起草是采用国际标准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重要的技术差异可能会因为文本结构和表述的不同而被掩盖使得国际标准与区域或国家标准难以比较一致程度难以确定重新起草还使得与不同国家间的区域或国家标准的一致程度难以确定我国标准体系和形式与西方国家有区别再者中文不是官方语言在标准内容的表述上会有不同因此取消重新起草方法很难做到只选择两种对应关系等同程度采用翻译方法修改程度采用重新起草方法删除指南中鉴于在和中已指出的原因建议不采用重新起草方法适应我国标准体制和语言习惯并简化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删除指南中提供的在国家标准正文中保留国际标准条款再在相应条款位置安排国家的编辑性修改和技术性差异内容的方法与我国国家标准版式相差较大难以操作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直接写入引用的国家标准而指南要求将引用的国际标准毫无改变的保留下来用国家标准或文件替代引用的国际标准时用注的方式对于被采用的国际标准中引用的国际标准的处理办法结合我国国情做了更细致的处理删除了在引言或附录中用列表标明引用的国际标准和对应的国家标准及一致性程度的方法以适应我国引用标准的规定指导采用国际标准时涉及的其他国际标准的引用问题已用另一种办法处理该问题见增加了对于被采用的国际标准引用了其他国际标准的询问或最终草案的处理方法增加可操作性此条依据导则第部分仅选用指南中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的双编号方法由于单编号方法不适用于我国编号习惯并且此方法易造成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发布日期的混淆对于一致性程度信息的标识位置与表述做了更明确细致的规定增加可操作性删除指南的附录采用国际标准公告的示例因为认可国际标准为国家标准的公告不适用于我国删除指南的附录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注日期编号方法的示例因为标准编号示例的大部分内容不适用于我国附录删除指南的附录区域或国家标准介绍性内容的示例中有关采用翻译修改方法的区域或国家标准的前言的示例由于翻译方法中的修改翻译造成标准版式结构与我国标准有较大不同不适用于我国附录简化指南附录因为本部分仅选用了指南中提供的采用国际标准方法的翻译法和重新起草法并进一步明确了这两种方法和一致性程度的对应关系附录技术性差异及其解释的示例技术性差异的表述以词汇加或删除示例例分别给出不同种类何表述和解释的示示例删除内容的情况轮胎功能检验实验室试验方的范围包括标准的轮胎和增强的用于标准轮胎章条修改表力试验充气压力删除轮胎种类中强超载一行表速试验充气压力删除充气压力内容中栏解释产品标准的内容是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的该国际标准规定了轿车轮胎的所有内容不仅有试验方法还有性能要求但国际标准所包括增强的内容在国家标准的试验方法中已被省略了因此在本部分中也应予省略示例增加内容的情况械压力机的验收条件精度检规定了开式机械压力机的几何畸变测试的要不加改变地采用了国际标准精度检验的要在国际标准中不包括连接部件纵向总间隙的精度检验因此要增加规章条修改试验条件和允差在试验项目中增加了接部件纵向总间隙的精度检验的要解释因为连接部件纵向总间隙精度对于确保用机械压力机加工产品的尺寸精度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是必需的因此增加此示例改变内容的情况镀层金及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部分环境试定工业大气试验环境条件是气温为湿度为两项指标分别改为章条修改工业大气试验用代替用代替范围内尽量接近解释本国家标准修改了加速试验的要求以求试验在高温和高湿度的天气条件下有更好的反映示例增加另一种有关试验方法的可选择方案的情况在橡胶用袖珍硬度计测定压痕硬肖氏硬度计测定硬度要求采用型和除了有型和型可供增加型型重复章条修改肖氏硬度型型增型压脚关于中心孔的直径增加型硬度计时压头增加压头的形状和尺寸的描述和图形标准弹簧型中弹簧力方程式的适用范围增型硬度计。
浅谈标准的编写规则及注意事项
![浅谈标准的编写规则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59293c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4.png)
社科文化浅谈标准的编写规则及注意事项李健(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 100011)摘 要:标准以文本的形式存在称为文本标准,是一种正式出版物,具有版权,因此标准编写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者结合多年来编辑出版的工作经验,参照GB/T 1.1—2020中有关层次和要素的规定,总结、归纳、提炼出有关标准的编写规则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标准的编写; GB/T 1.1—2020;注意事项一、引言标准的编写作为一项极为重要,并且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的劳动,不仅对于标准的内容、结构必须遵循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开展工作,甚至连文本中的字体、字号和标准等细微之处都有明文规定。
本文重点讨论有关标准编写的规则,对于在标准编写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注意事项,探讨有效提升标准编写的质量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二、标准内容的编写规则及注意事项(一)标准层次的编写GB/T 1.1—2020将标准的层次划分为部分、章、条、段和列项等,本文重点说明段和列项需要注意的内容。
1.段段是章或条内没有编号的细分层次,是依照表达层次而划分出来的结构单元,便于阅读和理解。
为了避免在内容和形式上出现混乱的情况,不宜在章标题与条之间或条标题与下一层次之前设置段,也就是悬置段。
2.列项列项作为段中的子层次,由引语和各项组成,被引出的各项内容应为并列关系。
列项可以进一步细分,但原则上不宜超过两个层次。
列项的符号用破折号(——)或间隔号(·)表示,列项的编号用字母[a)、b)c)……]或数字[1)、2) ……]表示。
(二)标准要素的编写1.标准的“封面”封面作为标准的重要元素,用来给出标明文件的信息。
由于GB/T 1.1—2020代替GB/T 1.1—2009,在2020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对于封面内容的要求作出了相应的改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增加了封面中文件所代替文件“编号不应超过一行”的规定,以及例外情况的处理方式[1]。
企业标准编写规定
![企业标准编写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959383a3b3567ec102d8a7f.png)
中国石化集团南化设计院企业标准企业标准编写规定发布实施中国石化集团南化设计院发布前言企业标准化是增强企业素质、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企业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以增强素质和提高竞争力达到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企业标准是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基础,是统一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各项工作的法规。
企业标准在编写格式、内容构成、章条编号等方面,都有一套严密的规范化的要求。
制定本标准,并遵循本标准的规定,足以保证各种企业标准编写的质量。
本标准根据标准化工作的需要,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主要内容是:()首页的页眉改为表格式,增加审核人与批准人的栏目:()增加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编写特性要求,使本标准复盖了企业标准体系内全部标准文本编写的规定。
本标准修订后实施之日,原《企业标准编写规定》/版本同时作废。
本标准由技术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技术管理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惟娴本标准于年月首次发布,年月第一次修订,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目次前言范围………………………………………………………………………引用标准…………………………………………………………………定义………………………………………………………………………企业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企业标准的构成…………………………………………………………概述要素…………………………………………………………………标准要素…………………………………………………………………补充要素…………………………………………………………………企业标准编写细则………………………………………………………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标准编写的要求和表述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我院企业标准体系涵盖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编写规定。
对于某些门类有特殊要求的企业标准,可参照本标准另编制编写规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上级下达的化工或石油化工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的编写任务。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d6c67c3b8f67c1cfad6b8b6.png)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标准是一种特定形式的技术文件,为了便于编写,审查和使用,ISO/IEC和各国际标准团体,以各国际标准机构对编写标准都与一套基本规定,也就是说,都有统一的编写方法。
如 ISO/IEC技术工作导则,BS 0.3《英国标准导则制订标准用标准第3部分英国标准的起草和编排》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一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等都是指导编写国际标准及英国、中国标准的标准文件。
标准的编写方法是标准内容的叙述方法,编排方式和各种图表、注解的表达方式等。
标准编写得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标准的贯彻,也影响到标准之间的交流,是标准质量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应该十分重视标准的编写方式。
一、编写标准的基本要求各类标准的编写方法是不相同的,但下列一些基本要求都必须遵循的,否则就不能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
1、正确标准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参数、公式以及其他内容都要正确可靠。
规定的指标必须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和先进经验为基础,并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精确的数学计算而得出的数据编写时,必须再次核实,对标准中的图样、表格、数值、公式、化学分子式,计量单位、符号、代号等均应进行仔细复核、消除一切技术错误、保证其正确无误。
2、准确标准的内容表达要准确、清楚、以防止不同人从不同角度产生不同的理解。
标准是经济和技术活动的依据,是管理法规和技术法规,并往往被法律、法规和经济合同所引用。
因此,必须具有法律和法规条文那样的措词准确、逻辑严谨的特殊文风,用词禁忌模棱两可,语句结构紧凑严密。
为了达到表达准确的目的,标准中常用的典型词句,可以另行制订成标准来统一执行,也可以制订指导性文件推荐采用。
3、简明标准的内容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不要使用生僻词句或地方俗语,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大众化的语言,使大家都能正确理解和执行,避免产生不易理解或不同理解的可能性。
标准中只规定“应”怎么办,“必须”达到什么要求,“不得”超过什么界限等,一般不讲原因和道理,凡能定量表达的都要定量表达。
GBT 20001.2-2001 标准编写规则 第2部分:符号
![GBT 20001.2-2001 标准编写规则 第2部分: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bfac570a4a7302768e993966.png)
图形符号 箭头及其应用
安全色
安全标志
有关量 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所有部分 量和单位
所有部分
所有部分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绘制原则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所有部分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标志用图形符号的制定和测试程序
标志用图形符号的视觉设计原则
图形符号 术语
所有部分 设备用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总则
进行了修改
增加术语 文字符号 见
将第 章 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 改为 总则 并增加了有关 协调 的内容
对标准之间符号的引用作出较详细的规定 见
符号索引由用页码索引改为用符号编号索引 并增加了外文或阿拉伯数字起首的符号名称的
索引编排方法
的 本版的
对符号表的编写作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并增加了注册号栏
的 本版的
表续
起草
资料性概述要素
符号标准的封面 目次 前言 引言的编写应符合
中 的规定
规范性一般要素
通则
符号标准中范围和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编写应符合
中
和
的规定
标准名称
符号标准名称的编写应符合
中
的规定
符号标准的名称应区分出符号的类别 如
电子管参数符号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气体激光器文字符号
金属船体制图 图形符号
中的符号应与现有符号标准相协调
附录 给出了符号和相关国家标准
结构
符号标准的内容和层次划分应符合
第 章的规定
表 给出了符号标准中要素的典型编排示例 并列出了每个要素所允许的内容 编写标准时 可根
据标准化对象的具体特征和制定标准的目的选择表 中的有关要素 符号标准还可包含表 之外的其
GB T 20001.2-2001 标准编写规则 第2部分:符号
![GB T 20001.2-2001 标准编写规则 第2部分: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e992ac3a3968011ca30091a9.png)
当心爆炸表文字符号表的编排编号名称符号定义说明
质量质量是基本量之一参阅
的备注
体积质量
质量密度
质量除以体积
相对体积质量
相对质量密度
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
在对两种物质所规定的条件下
的比
质量体积
比体积
体积除以质量
线质量
线密度
质量除以长度
消防技术文件用消防设备图形符号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船舶布置图图形符号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注
标有下划线的文字为图形符号的类别规范性技术要素
术语和定义的编写应符合中和附录的规定
符号编号符号符号名称符号说明和图形符号注册号等应以表的形式列出表的纵向栏从左到右分别为编号栏符号栏名称栏说明栏注册号栏如下所示示例
中餐图形符号见
花卉图形符号见为
保持标准中符号体系的完整性也可在标准中列出其他标准中的少量符号此时应在符号说
明栏中列出该符号在原国家或行业标准中的标准编号和符号编号见这种情况下应将原标准
列在参考文献中
符号表编写细则
编号栏
同一标准中一个符号只能有一个编号即一个编号只对应唯一的符号
符号编号形式应区别于标准的章条编号并应符合下述原则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机械科学研究院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白殿一张亮陈元桥强毅郭汀卫明
于年月首次发布年第一次修订并重新确定标准号为标准编写规则
第部分符号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符号含文字符号图形符号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符号标准的编写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编写可参照使用非
采用国际标准中的符号则宜列出相应国际标准编号和该符号在国际标准中的符号编号或注
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
![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8e636f2551810a6f4248605.png)
1987年以来,为适应标准化工作发展 的需要 , 国家标准局陆续发布了一系 列“标准编写规定”的国家标准。
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出台,符合当时国情。1. 源自B/T 1.1-2009的颁布背景
四十二年的发展历程
1992年起,国家技术监督局开始组织修 订GB/T 1号标准,先后发布了如右许多 标准。 GB/T 1.1-1993虽然力求全面采用 ISO/IEC导则第3部分的内容,但在某些 方面仍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和 解释标准,所以ISO/IEC导则第3部分的 精神并没有得到全面正确的采用。 ★ 2000年12月20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批准发布为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 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 则》。该标准的实施日期为2001年6月1 日。 2009 年 6 月 17 日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标 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 构和编写》。该标准的实施日期为2010 年1月1日。(代替 GB/T 1.1-2000《标 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 编写规则》和GB/T 1.2-2002《标准化工 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 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国外有关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情况
英国 法国
日本
德国
德国发布了 DIN 820,该标准 分为多个部分,并形成开放的结构, 凡与标准化基本原则有关的标准都纳 入DIN 820。
国外有关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情况
英国
德国 法国
日本
法国有关标准情况如下: NF X 00-001:1993 法国标准——起草和有述规则——导则 NF X 00-003:1996 法规中引用标准——引用的类型和强制性标准 的列表 NF T 01-002 化学分析方法的标准程序 NF T 01-005 化学分析方法的标准程序——气相色谱测定法 NF T 01-033 化学分析方法的标准程序——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法 NF T 01-042 化学分析方法的标准程序——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
国家标准命名规则
![国家标准命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59d7af3a763231126edb114e.png)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J(现为GB50XXX系列标准)
国家职业卫生技术标准GBZ
国军标代号:GJB
例如:GJB/Z9001-2001(国防科工委发布)
GJB9001-2001(总装备部发布)
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类及代号
标准的制定和类型按使用范围划分有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企业标准.
目前可以免费下载标准的网站有《标准天下网》、《标准搜搜网》、《标准免费下载网》、《食品网》等。
按行业分类
国家标准:GB国家标准,GBJ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Z国家职业卫生技术标准,GBn国家内部标准,GHZB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JB国家军用标准,GWKB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GWP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JJF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G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法律对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及标准的协调配套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四级。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有国家标准20906项(不包括工程建设标准)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理事会审查,ISO理事会接纳国际标准并由中央秘书处颁布;
国家标准在中国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9.原标准名称中本身含有空格的(不论多少)均用一个“半角空格”代替。??
例:GB/T?15224.2-2004?煤炭质量分级?第2部分:硫分?
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单元标准内容的确定方法第22部分
![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单元标准内容的确定方法第22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eb178247be1e650e52ea9918.png)
技术规范 e nas citn thil ici c c p fao e
T [S E ] SIO十IC IO或 I C发布的未来有可能形成一致意见上升为国际标准的文件 , , S E 但是 当前: — 不能获得批 准为国际标 准所需要 的支持; — 对是否 已经形成协 商一致 尚未确定 ; — 标准化对象 尚处于技术发展 阶段 ; — 另有原因使 其不可能作为国际标 准立 即发布.
GB T 0 03 2 0 / 2 0 .- 0 3 0
本部分 由中国标准研究 中心提 出. 本部分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化原理 与方 法直属工作 组( S T / 3归 口. C B SWG ) 本部分起草单位 : 中国标准研究中心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 究所, 中国冶金标准信息研究院 , 中国 机械科学研究 院. 本部分 主要起草人 : 逢征虎 , 白殿一 , 陆锡林, 魏绵 , 强毅 , 刘慎斋 .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 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为: B T 2- 19 , G / 1 2 93 .
T IO E ] R[ +IC S IO或 I C发布的包含所 收集数据的文件 , S E 这些数据不 同于正式发布的 国际标 准或技术规 范中的
数据 . 注 1这些数据可能包括诸如国家机构的调查数据 , : 其他 国际组织 中工作方面的数据或 国家机构的某个具 体标准化 对象" 的数据 最新技术水平" 注 219 年 9 中期之前 , 9 技术报告被称为 3 型技术报告 .
IO/E Gud 2 19 , n adz t n d ltd tvte-Geea v cb lr MOD) S I C ie 9 6S a dr i i a r ae a iiis : t ao n e c n rl a uay, o 术语和定义
标准编写规则
![标准编写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0955f565ddccda38376baf79.png)
标准编写规则第1部分:术语1范围GB/T2001的本部分规定了术语标准的制定程序和编写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编写术语标准和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一章,其他术语工作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0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本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ISO/IEC Directives,part 3,1997,Rules for the structure and drafting of Intemational Standards,NEQ)GB 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eqv ISO 31-0)GB 3102 (所有部分)量和单位[eqv ISO 31(所有部分)]GB/T 4880 语种名称代码(eqv ISO 639)GB/T 10112-1999 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GB/T 13418-1992 文字条目通用排序规则GB/T 15237-××××术语学基本词汇(neq ISO 1087—1:2000)GB/T 16785-1997 术语工作概念与术语的协调(eqv ISO 860:1996)3术语和定义GB/T 15237-××××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001的本部分。
4术语标准化制定术语标准的目标是获得一种标准化的术语集,其中概念和术语一一对应,以避免歧义和误解。
因此,在术语标准化中:a)应为每个术语标准建立相应的概念体系;b)概念的定义应能在语境中替代同该概念相对应的术语(替代原则);c)概念的定义应使用汉语或国家规定的少数民族文字表述;d)使用不同语种表述的同一个定义应在内容上等同,并尽可能使用类似结构;e)应指出国家标准的概念体系与国际标准的概念体系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民族语言的概念体系与国家标准的概念体系之间的差异。
标准的编写规范GBT
![标准的编写规范GBT](https://img.taocdn.com/s3/m/709b219ab84ae45c3a358c87.png)
与前一版主要技术变化
16、技术要素的表述:增加了“技术要素的表述”。 (P143)
17、图:①增加了图的接排规定。②增加了对分图的 规定。③增加了图与前面的条文应空一行。④增加了 图的编号和图题应占两行。
(一)目标及要求 1、内容完整; 2、表述清楚和准确; 3、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 4、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 5、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专业人员所理解。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则
(二)统一性 1、结构的统一; 2、文体的统一; 3、术语的统一。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则
(三)协调性 1、普遍协调; 2、特殊协调; 3、本领域协调。
参考文献、引导语简化了。 6、清晰。编排格式更加清晰。增加行空。
与前一版主要技术变化
1、封面:①在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的封面显著位置给 出标准是否涉及专利的信息。 ②标准编号位置固定。
2、目次:目次中不同层次的章、条要素规定要退格。 3、前言: ①增加了标准编写所依据的起草规则。 ②
增加了有关专利的说明。③删除了说明附录性质的规 定。④标准的提出信息可根据情况省略。 4、引言:增加对已知涉及的专利,应在引言中表述。 5、规范性引用文件:①简化了导语。②引用的文件可 以在线获得。③与国际标准无一致性程度的,无须标 注一致性程度标识。④增加引用文件应遵守的原则。
语表示。 整合1.1和1.2更加严谨、准确。增加了两个要素:参 考文献、索引。 从第6章后有变化。6、7、8章对6章,9章对7章。
一、基本思路
1、什么是标准? GB/T20000.1-2002中规定: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
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 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
男更衣
表示专供男性更衣或存放衣 帽等物品的场所 如男更衣室 男试衣室等
用于公共场所 建筑物 服务 设施 方向指示牌 平面布置图 出版物等
代替
女更衣
表示专供女性更衣或存放衣 帽等物品的场所 如女更衣室 女试衣室等
用于公共场所 建筑物 服务 设施 方向指示牌 平面布置图 出版物等
图形符号 术语 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总则 所有部分 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设备用图形符号 所有部分 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标志用图形符号
术语和定义
第 章和 的本部分 为了方便 下面重复列出了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中的一些术语
符号 由书写 绘制 印刷等方法形成的可表达一定事物或概念 具有简化特征的视觉形象
明栏中列出该符号在原国家或行业标准中的标准编号和符号编号 见
这种情况下 应将原标准
列在参考文献中
符号表编写细则
编号栏
同一标准中 一个符号只能有一个编号 即一个编号只对应唯一的符号
符号编号形式应区别于标准的章 条编号 并应符合下述原则
编号的字符数最多为 个
编号应选用阿拉伯数字 字母和作为层次间隔的符号
标准中的图形符号的名称 或含义
和图形符号应一一对应 即一项标准中不能有相同名称 或含义 的图形符号 一个图形符号不能有一个
以上的名称 或含义
除中文名称外 宜在名称栏的中文名称之下列出相应的英文对应词 如标准中的符号源于国际
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而又有相应的英文对应词 则应在标准中给出符号中文名称的英文对应词
如符号名称以阿拉伯数字或外文字母起首或全部为外文字母组成时 则在符号的中文名称索引
中 将这类名称排在汉字之后以阿拉伯数字 拉丁字母 希腊字母的次序编排
索引内容包括 符号的中文名称 或英文对应词 及其在标准中的编号 名称与编号之间用符号
连接
引用
符号标准中引用具体符号时 应在标准年号后加圆括号给出符号的编号
第 部分 标准的制定方法
导则第 部分 代替
第 部分 技术工作程序
导则第 部分 代替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 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
指南 代替
第 部分 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
指南
第 部分 引用文件的规则
指南 代替
第 部分 标准中涉及安全方面内容的编写
指南
第 部分 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方面内容的编写
指南
标准编写规则
同一标准中符号编号的形式应统一 字符数应相同 字符数不够时应用 补齐
参见表
表 中编号栏中的符号编号
符号栏
符号栏中符号的前后顺序可按如下原则编排
按专业分类编排顺序 即按符号的专业类别划分 并按专业的要求编排符号的前后顺序 如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第 部分 半导体管和电子管 将图形符号依次划分为
半导体管 电子管 电离辐射探测器件和电化学器件符号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所有部分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标志用图形符号的制定和测试程序
标志用图形符号的视觉设计原则
图形符号 术语
所有部分 设备用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总则
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第 部分 基本规则
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产品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第 部分 图形符号 包括基准 符号库中的图形符号 的计算机电子文件格式规范及其交换要求
引用其他标准中的符号时 不宜给出具体符号的图形 可采取如下方法表示
给出所引用标准的编号 不注日期引用时 给出标准代号和顺序号
示例
其他有关图形符号见
其他有关图形符号见
给出具体符号的编号
示例
下列图形符号亦适用于本领域
出租车 图形符号见
票务服务 图形符号见
中餐 图形符号见
花卉 图形符号见
为保持标准中符号体系的完整性 也可在标准中列出其他标准中的少量符号 此时 应在符号说
进行了修改
增加术语 文字符号 见
将第 章 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 改为 总则 并增加了有关 协调 的内容
对标准之间符号的引用作出较详细的规定 见
符号索引由用页码索引改为用符号编号索引 并增加了外文或阿拉伯数字起首的符号名称的
索引编排方法
的 本版的
对符号表的编写作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并增加了注册号栏
的 本版的
中的符号应与现有符号标准相协调
附录 给出了符号和相关国家标准
标准
结构
符号标准的内容和层次划分应符合
第 章的规定
表 给出了符号标准中要素的典型编排示例 并列出了每个要素所允许的内容 编写标准时 可根
据标准化对象的具体特征和制定标准的目的选择表 中的有关要素 符号标准还可包含表 之外的其
他规范性技术要素
第章
对附录的表格示例进行了调整 并增加了新的表格示例
的附录 本版的
附录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 符号和相关国家标准 见附录
是标准化工作导则 指南和编写规则等系列国家标准之一 下面列出了这些国家标准
的预计结构及其对应的国际标准 导则 指南 以及将代替的国家标准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导则第 部分 代替
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设备用图形符号 第 部分 图形符号的形成
所有部分 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标志用图形符号
附录 资料性附录 符号 标志 标准的编排示例
表
表 给出了符号 标志表的编排示例 图 给出了显示原图的设备用图形符号标准的
编排
注 在没有开始注册前可省略表中的注册号栏
表
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表的编排
编号
图形符号
中
和
的规定
必要时 可将
中的相关内容编入附录 还可在附录中给出色度坐标或色标
资料性补充要素
资料性补充要素的编写应符合
中
和 的规定
符号标准宜编写符号的中文名称和中文名称的英文对应词索引 符号的数量超过 个则应编
写索引
中文名称索引应按符号名称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编排 中文名称的英文对应词索引应按拉丁字
母顺序编排
注册号栏
应将图形符号的注册号填入该栏中 图形符号的注册程序和要求按有关规定执行
编排格式
符号标准的编排格式和幅面要求应符合
第 章的规定
附录 资料性附录 符号和相关国家标准
图形符号 箭头及其应用
安全色
安全标志
有关量 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所有部分 量和单位
所有部分
所有部分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绘制原则
第 部分 术语
代替
第 部分 符号 代替
第 部分 信息分类编码 代替
第 部分 化学分析方法
代替
本部分的附录 附录 是资料性附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部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研究中心 机械科学研究院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白殿一 张亮 陈元桥 强毅 郭汀 卫明
表
斜置正方形图形标志表的编排
编号
于 年 月首次发布
年第一次修订并重新确定标准号为
标准编写规则 第 部分 符号
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符号 含文字符号 图形符号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中的符号标准的编写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的编写可参照使用 非 符号标准中含有符号内容的编写也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示例
编号
名称
符号
定
义
的规定
标准中给出设备用图形符号原图时 编号 图形符号 名称 说明和注册号等的布置如下所示 图 给出了相应的标准编排示例
图形符号
编号 名称
英文对应词
说明 注册号
符号标准还可规定一些其他相关内容 如颜色 方位 符号是否可转向 图形符号的画法 制作
和应用的规则 方法等
规范性附录的编写应符合
前言
标准编写规则 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 部分 术语
第 部分 符号
第 部分 信息分类编码
第 部分 化学分析方法
本部分为
的第 部分 代替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符号 代号标准编写
规定 本次修订按照
对原标准重新进行了调整 与
相比 本部分的
规定更加具体 提高了可操作性 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名称
标准的总体结构编排按
说明栏
说明栏一般应给出所列符号的功能 具体使用场合等相关内容的较详细的说明
采用国际标准中的符号 则宜列出相应国际标准编号和该符号在国际标准中的符号编号 或注
册号
示例 与
编号为 的符号完全一样 可表示为
示例 与
编号为 的符号基本一致 但做了少量修改 可表示为
修改
如果某符号引用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的符号 则应列出所引自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标
名称
说明
注册号
感烟火灾探测器 点式
报警启动装置符号
气体火灾探测器 点式
报警启动装置符号
电话
报警启动装置符号
感温火灾探测器 线型
报警启动装置符号
报警发生器
火灾警报装置符号
消防通风口的手动控制器
消防通风口符号
有视听信号的控制和显示设备
控制和指示设备符 号
表
设备用图形符号表的编排
编号
图形符号
名称
说明
注册号
定义
图形符号 以图形或图像为主要特征的 表达一定事物或概念的符号
定义
文字符号 文字代号 用字母 数字 汉字等或它们的组合来表达一定事物或概念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