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是目的”看异化劳动
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
2012.06学教育14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孔庆婷(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江苏苏州215163)[摘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概括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内容,揭示了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虽然还不成熟完善,但为以后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形态的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人的本质;异化;劳动1844年时马克思曾计划写一些小册子来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和道德等,其中第一个计划便是《政治和国民经济学批判》,而《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便是为这部著作的而准备的手稿。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政治和国民经济学批判》和《手稿》当时都没有问世。
尽管还有不完善和待改进之处,《手稿》仍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具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其世界观、人生观的发源地。
仔细研读不但有助于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对马克思的思想做一个整体的了解,更可以领略到马克思主义相对于其它西方资产阶级价值体系显著的当代性和科学性。
一般,我们可以将《手稿》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本文仅对前者做简要分析。
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术语,指主体的活动和他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并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反过来统治和支配主体自身。
黑格尔对异化曾做过辨证法的分析,认为绝对精神正是一个以自己的异化物为中介的自我认识、自我扬弃、由自在走向自为的过程。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则是用来批判宗教思想的,他认为人的爱的本质是天生具有的,而不是上帝赋予的。
“费尔巴哈是用形而上学的、伦理的‘真正的人’来对抗和批判宗教思想中的大写的人的观念的”[1],并把异化用来解释宗教的产生和消灭,认为宗教是人的本异的自我异化,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因而只要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人便可获得自己的本质。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摘要】劳动异化理论是马克思的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对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再认识,结合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现在社会中出现异化现象的历史必然性。
着重阐述了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异化现象,例如拜金主义、技术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展异化和大众社会心理层面的异化。
【关键词】劳动异化理论异化现象异化一.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最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论述了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劳动,但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处于异化状态。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阶段和方面:(l)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应该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者相对立。
“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
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①(2)劳动者和劳动活动相异化。
因为劳动产品的异化,生产本身就成了一中异化的活动。
劳动从人的内在需要变成了外在的、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
在这种劳动中,工人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劳动不是人的需要,而是手段。
(3)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异化、人的自我活动、自由活动的类本质就被贬低为手段。
“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②(4)人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同人相异化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
二.我国社会中出现异化现象的原因探究马克思认为,正是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①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41②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47关系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所以产生了所有制,所有制是对他人劳动的支配。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当代中国的价值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涵义异化劳动是一个综合概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表达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具有一种规律性的相互的关联。
而这种关联的核心就是对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关怀。
人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出发点,而其落脚点也是人,即在扬弃异化劳动的基础上达到人的本质复归,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包涵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规定“物的异化”,即劳动的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的奴役”,表现为“人”的贬值和“物”的增值,其发展规律为:原初的劳动对象化——异化劳动——扬弃异化回归到非异化的劳动对象化;第二方面规定“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其发展规律为:原始的自由劳动过程——被迫的强制劳动过程——更高水平的自由创造性的劳动过程;第三方面规定“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其发展规律为:人的原初的类本质——人的异己的本质——复归到人类本质;第四方面规定“人同人相异化”,其为前三个规定的直接结果,涵义是人在生产中的社会关系和发展规律:原初的非异化生产关系——异化生产关系——共产主义。
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它对于反思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对于我们重新关注人的自身,重新审视人的价值及人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思考人类的发展前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异化现象都具有非常深刻的价值和引导作用。
(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价值异化现象在私有制社会产生,但异化现象不是私有制社会独有的。
现今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非公经济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在发展迅速,因此异化现象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时曾说过,“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现今我国社会存在着不少异化现象,让我们看到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物质文明与政治、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及其意义
浅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及其意义摘要: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主要有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活动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等四个方面。
主要通过从黑格尔到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的概念来分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并进一步指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意义一、“异化劳动”概念黑格尔认为异化是绝对观念向自然、社会的外化和退化;异化是思维的对象化与客观化。
他把劳动与异化联系起来并从对过去的探索中发掘了异化产生的原因,这为马克思创立“异化劳动”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前提。
虽然黑格尔的劳动观包含了深刻的异化劳动的思想,但他致命的缺点却是没有给“异化劳动”提出一个明确的概念。
费尔巴哈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异化观,并建立了人本主义的异化观。
他认为,异化的出发点是具有感性的人。
异化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恐惧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感。
费尔巴哈认为精神异化和宗教的产生是由人的异化所造成的,宗教不是克服异化和扬弃异化的方式,它本质上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结果,人类对上帝的膜拜仅仅是人类把自己的本质赋予了上帝并神圣化的结果。
费尔巴哈的异化观是建立在人本学和唯物论的基础上的,他从人本主义这个观点出发来考察异化,并以人道主义为武器来批判宗教异化,批判宗教世界是世俗世界的幻想,这是他高于黑格尔的地方。
但他只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世俗基础,而并没有看到对于这个世俗基础应当用革命手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对立,形成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对马克思创立异化劳动概念有深刻的影响,马克思在两人的异化概念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把异化概念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他的异化概念主要概括为:异化的主体是”人”,这个“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由自觉的,这个“人”最基本的活动是劳动,这种劳动不是抽象的精神劳动而是现实的生产劳动。
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是体现人的类本质的劳动,应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讲解
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讲解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讲解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异化劳动是一个核心概念。
他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被剥夺了它的本质。
这种剥夺表现为“劳动的异化”。
一、劳动异化的概念及其含义马克思的劳动异化即是劳动者被逐渐剥夺了和劳动相关的人性属性、能力、与自然界相互联结的关系,而与产品、雇主、机器相互结合,人的活动转变成了一种物化的东西。
因为劳动被迫变成一种商品,从而剥夺了本来应该是合理的自由和个性化的工作体验。
异化劳动导致的结果是人变得像产品那样没有生命,没有创意,简单地完成着为了生存而必须完成的任务。
二、劳动异化的原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是因为私有制造成的,而不是劳动本身的问题,劳动的本质不在劳动本身,而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益关系。
尤其是在工业化时代,“专业分工”使得工人们的工作流程分离,并且根据拥有资产的个人机器起了越来越多的作用,结果是工人永远都看不到完整的工作,而是一边一遍地重复着单调的任务,看不到整个工作的意义,只能看到完成时所得到的金钱收益。
三、影响首先,劳动者的人性被剥夺,被迫为了赚钱而工作,并忽略了劳动给自己和社会带来的价值。
因此,劳动者迅速失去了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兴趣,同时也减少了对企业的忠诚度,缺少工作乐趣,最大化能力使用是不可能的,进而工作热情降低,工作质量就会大幅下降。
其次,商品化的目的使得劳动本身成为了一种奢侈品,有些人无法负担也做不到适应这种要求。
这种做法会减少劳动者的数量,导致用工难度加大,而且会使得劳动工资趋于极度不平等。
最后,异化劳动的唯一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利润,而不是工人的利益和发展,所以企业也不能长期获取更多的利润,因为员工界限已经强调了的,民意和法律也会对经济发展出现一定的阻力。
综上所述,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讲解描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不道德的一面,异化劳动是导致许多人感到毫无价值感,缺乏工作乐趣的原因。
我们必须寻求更加公平、更加人性化的价值观来确保劳动的本质得以保留,使人们获得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
异化劳动理论
异化劳动理论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 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即“物的异化”; 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即“自我异化”; 人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
(一) 第一重规定: 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即“物的异化”。
这是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不归劳动者自身所有,而归资本家所有,并被资本家用来继续作为支配劳动者的手段。
“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与劳动者相对立,其结果是导致工人的赤贫,并且工人生产劳动越多,他就被剥削得越多,就越是贫穷。
以至于说到“劳动的现实化竟如此表现为非现实化,以至工人非现实化到饿死的地步。
”(二) 第二重规定: 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即“自我异化”。
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
劳动者的劳动不属于自己,而属于资本家,即在生产中,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
因此,工人在自己劳动过程中感觉到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摧残。
(三) 第三重规定: 人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
这是从第一、第二规定中抽象出来的。
正是因为劳动产品、劳动活动都异化了,所以人的类本质也异化了。
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目的。
而在异化劳动中,人的活动不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它在异化劳动中成为了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
这就把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把工人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了。
人的类本质消失了,人成为一种经济动物。
工人的劳动仅仅成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没什么区别。
其唯一的区别就是动物是直接从自然界索取,而人是从经济社会中非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去获得。
(四) 第四重规定: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
这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
当工人的劳动产品、劳动不直接归工人所有时,他必定归另外的人所有; 当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时时,实际上就是同另一个人相异化。
对《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解读
一、“异化劳动”的主要理论来源《手稿》是马克思从哲学转向经济学的批判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作为核心内容的“异化劳动”是其一切理论的出发点。
异化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
换言之,异化就是指人丧失其本真的完满状态而成为与其本质相悖的状态,它泛指一切颠倒或扭曲的现实。
马克思说:“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
”马克思考察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认识到黑格尔是为资本主义进行哲学的辩护,进而对异化劳动和对象化劳动作出了区分,并且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称为“异化劳动”,这无疑是对黑格尔的否定性解读。
同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深受费尔巴哈的影响。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是高度赞扬的,但是马克思不再从人自身以及从个体和类的矛盾中探求异化,而是把着眼点转移到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把“劳动”视为人的类本质。
马克思从抽象的人过渡到现实的人的研究显然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超越。
由此可见,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对其既吸收精华又进行批判,既从劳动中看到了异化,也从异化中看到了劳动。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应该是体现人的类本质的劳动,应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
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处处可见的劳动异化现象,即“工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他就越是在两个方面失去生活资料;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劳动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
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它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
这种财富及财富的占有、工人的劳动本身都异化成为统治工人的、与工人敌对的、异己的力量。
《手稿》中“异化劳动”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从生产结果上看,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思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其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异化”思想,指出了是资本主义制度造就了工人日益贫困的境遇。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警惕“异化”现象的出现,关注劳动者本身的生存状况,从而使我们的经济发展成果能够为广大的劳动者共享。
标签:异化异化劳动现实意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馬克思寓居巴黎时,于1844年5月至8月写成的,所以又称《巴黎手稿》。
当时,欧洲的各个国家陆续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发展,而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随之上升,贫富差距急剧拉大,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马克思意识到,对当代世界的批判,决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现实问题,其中心点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所以在《手稿》中马克思开始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弊端,提出了著名的“异化”思想。
一、《手稿》中的异化思想马克思认为“异化”即是“异己化”,“异化劳动”即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成为一种异己化的东西,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越发达,生产水平越高,劳动者就越贫困。
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异化,劳动活动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和人之间相异化,人和人之间相异化。
首先,马克思在文中提出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
对于劳动者自身来讲,它的生产技术越发达,他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越多,那么这些产品的价值就越少,所以劳动者通过它得到的财富就越少。
“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1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其次,马克思认为之所以会导致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异化,归根结底是因为劳动者和劳动活动本身之间存在异化状态,因为在劳动者看来,“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马克思中的异化劳动概念
马克思中的异化劳动概念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异化劳动是一个重要概念。
它关注的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和人类的自然本质。
从马克思的角度看待劳动,人们会发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劳动方式发生了变化,以至于劳动方式的变化引发了人类自身的变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马克思中的异化劳动概念:•异化劳动的概念•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思考•异化劳动对于社会的影响•结论异化劳动的概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与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概念。
异化劳动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下,人们的劳动变成了一份商品,劳动者的劳动结果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获取雇主支付的工资。
劳动者失去了对自身劳动过程和劳动对象的控制,劳动成为了一种没有自由和没有创造性的工具。
劳动者自己所生产的产品反过来支配和支配他们自身,让人们产生了一种对自身劳动成果的无奈和失落的感觉。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思考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本质上是人类劳动活动中的矛盾。
人们生产商品的目的变成了资本家的利益,而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和需要。
这个利益的转化,使得人们开始失去了对自身生命的精神和文化的掌控,也迷失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常常感到对掌控生命的一切都失去了控制,包括他们的生产过程、使用工具的过程和产品的使用过程。
因此,劳动者和他们自己所生产的商品之间出现了一种分离。
劳动者和社会之间的分离是异化存在的本质和基础。
此外,马克思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三种类型的异化:从物到人的异化、从人到人的异化和从人到自然的异化。
从物到人的异化是指劳动者把自己的生产结果转化为商品,通过商品交换得到生产者的利润。
生产者面向的是利润而非消费者。
商品成了劳动过程的结果,与生产者失去联系,从而让劳动成果不再属于人类。
从人到人的异化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出于个人私利,而不是为他人所作的贡献出发。
这种异化产生了竞争和对立,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和谐。
从人到自然的异化是指人们在对待自然和环境时,把自然环境看成是推动利益增长和产值增加的一个无穷大储备,而不是尊重自然、合理利用。
你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理解和认识
你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理解和认识马克思是19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影响了很多学科,包括社会科学及其他学科。
本文将针对马克思的著名概念“异化劳动”,首先介绍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然后介绍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理解,最后总结出自己对异化劳动的理解和认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异化劳动”这一概念,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不仅无法掌握自己的劳动,而且他们的劳动也被剥夺了原有的乐趣和意义,劳动变得无聊枯燥,他们本该掌握的东西变成他们的主人掌握的,他们的劳动成为了自己的敌人,而他们自身也成为“异化”的,故而产生了“异化劳动”这一概念。
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一种反人性的劳动,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能自主,也无法从自身的劳动中体会乐趣,也无法从中得到身心满足,而只能通过收入来满足大众的基本需求,以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目的。
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的劳动被剥夺了一切价值,他们的劳动变得无聊枯燥,他们的劳动成为他们的敌人,他们的劳动不会带来他们的实际收益,而只能带来使他们收入增加,这样,他们只能通过收入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从而产生了异化劳动。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理解非常深刻,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的劳动被剥夺了一切价值,他们的劳动变得无聊枯燥,他们的劳动成为他们的敌人,他们的劳动不会带来他们的实际收益,而只能带来使他们收入增加,这就是异化劳动。
综上所述,我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理解和认识是:异化劳动是一种反人性的劳动,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无法从自身的劳动中掌握自己,也无法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而只能从劳动中获得收入,以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是被剥夺的价值的劳动。
克思认为,这种反人性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避免,劳动者只能接受这种劳动,以满足自身需要。
因此,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努力改善劳动者的劳动环境,使劳动者能够从劳动中收获更多乐趣,享受到劳动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让劳动者更加自主,也有更多的可能性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
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
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作者:葛晓宇来源:《东方教育》2017年第14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急剧变化的青年时期完成的一部著作,继《莱茵报》后,这一时期的马克思,试图建立一个公开发表自己哲学政治观点的新阵地。
“从何处来”这一问题马克思认为是要从理论中寻找的,但是面对当时社会主义理论混乱的状况,未来社会走向何处?不能从既有的理论中教条的推断出来,恰恰需要在“批判旧世界中寻找新世界”。
在《莱茵报》时期,由于对现实问题的接触,马克思实现了第一次重大的思想转变,亦即彻底否定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理论和民主主义立场,并接受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自然描述的逻辑和人的类本质异化与复归的批判逻辑。
①紧接着,马克思在恩格斯和赫斯以及普鲁东的影响下开始研究经济学,并提出了“异化劳动”这一重要概念。
一、“异化劳动”的主要内容在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之中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
大概解释说来就是,资本主义下的劳动是一种异化的劳动,劳动者越进行生产活动,得到更多产品,他们就越受到自己产品的支配,成为被动的客体,就好比一只蚕被自己所吐出的丝所束缚。
具体内容如下:第一个表现是“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即劳动产品与劳动者本身的对立。
第二个表现是“劳动者与自身劳动之间的异化”。
第三个表现是“劳动者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
第四个表现是“人同人相异化”。
二、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的辩证关系虽然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并不是一部研究美學的专著,但是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所以越来越引起美学界的重视,特别是其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具有很重要的美学意义。
马克思曾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从理论上看,异化劳动也是劳动,因而具备产生美的首要条件,只是劳动产品与劳动者分离,而劳动过程和过程中的体验还是一样存在的。
美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它是实用的,并非自然的都是美。
所以我们在看待“异化劳动”时,要用一分为二的态度。
异化劳动的积极意义
异化劳动的积极意义异化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失去对劳动的控制和满足感,因为他们的劳动成果被资本家占有并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然而,尽管异化劳动存在许多负面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有一些积极意义。
首先,异化劳动使人们对自身的能力和潜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异化劳动中,工人常常只扮演重复机械劳动的角色,失去了创造性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是有限的,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
只有在意识到自身局限的基础上,人才会追求自我超越,不断寻找自我实现的机会。
其次,异化劳动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本家们不得不不断推动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无论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还是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都离不开对劳动过程的改进和创新。
因此,异化劳动作为一种现象,为资本家们提供了一个视角来反思和改进自己的生产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此外,异化劳动也为劳动者提供了一些充实自己的机会。
虽然在异化劳动中,工人的劳动成果被剥夺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人在工作中没有任何成就感。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仍然可以通过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等途径获得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可能不是源于价值的创造,而是源于努力和团队合作的结果。
然而,这种成就感仍然能够激励劳动者继续努力,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生活。
最后,异化劳动还可以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进步。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激发了一种竞争机制,促使企业竞相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获得利润最大化的优势。
这种竞争机制推动了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的改进,为有效利用资源、提高产出质量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提供了动力。
因此,可以说异化劳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
总之,尽管异化劳动存在许多负面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具有一些积极意义。
劳动异化论的基本内容
劳动异化论的基本内容引言:劳动异化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对现代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人与劳动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本文将从劳动的本质、劳动异化的概念、劳动异化的原因以及对策等方面,对劳动异化论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
一、劳动的本质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有目的的交往。
劳动不仅是人类获取物质财富的手段,更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
劳动的本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劳动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
通过劳动,人类能够改造自然,创造出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
2.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劳动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通过劳动,人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
二、劳动异化的概念劳动异化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过程和劳动者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劳动者失去了对自己劳动产品的控制和支配权,劳动变成了一种压迫和剥削的手段。
劳动异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劳动者失去了对劳动产品的控制。
他们生产的产品被剥夺了自己的所有权,成为了资本家的私有财产。
2. 劳动过程变得单调乏味。
劳动者被迫长时间进行重复单一的劳动,失去了对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和探索性的追求。
3. 劳动变成了一种外在的强制。
劳动者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违背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成为了资本家的雇佣劳动者。
4. 劳动者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利益化,劳动者之间的合作变成了竞争和利益的追逐。
三、劳动异化的原因劳动异化的产生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相联系的。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存在。
私有制使劳动者失去了对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权,劳动变成了一种外在的强制和剥削。
2. 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阶级对立。
劳动者作为雇佣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矛盾,劳动关系变成了一种剥削和压迫的关系。
解读异化的四种表现形式
解读异化的四种表现形式[摘要]异化问题在马克思的多部著作中都有所提及。
其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是从历史的维度展开,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里,他则是从人本的维度来说明。
笔者结合马克思的其他著作针对经济领域里劳动异化的四种表现形式,进行深入解读。
[关键词]异化;劳动;类本质;人一、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一)劳动者及劳动产品的形成中世纪后,由于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贸易交换活动迅猛发展,在初期的城关市民中诞生了最早的资产阶级。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必然要取代旧生产关系去带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的产生都必将伴随着另一个与之相对立的阶级产生。
随着自由竞争的日益激烈,一部分人拥有或拥有较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而另一部分人则没有或拥有较少。
那些拥有生产、生活资料的人为了拥有更多,便办起工厂,雇佣工人为自己劳动。
另一部分没有生活资料的人,为了自己和后代能够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必须靠出卖自己的体力提供劳动。
自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诞生以来,劳动产品自身的价值意义远远大于它的使用价值的意义。
劳动产品是劳动者固化的劳动,劳动产品无非就是劳动者为了得到仅供自己和后代生存而不得不牺牲健康和生命而创造的。
劳动产品身上集中体现了血淋林的剥削关系,同时也深刻反映了劳动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说:“国民经济学由于不考察工人(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而掩盖了劳动本质的异化。
”[1](二)劳动者和劳动产品异化的表现劳动产品本应属于劳动者,本应不与除劳动者之外的他人有任何关系。
但事实上,在以资本为逻辑的社会中,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异化。
劳动者生产的劳动产品不属于自己,反倒属于没有付出劳动的他人。
马克思认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2](三)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最终归属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永远都是与资本家斗争中的输家。
外化劳动与异化劳动辨析
外化劳动与异化劳动辨析内容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明外化劳动是人以维持自身肉体组织的存在为目的而从事的谋生劳动,显现了人的活动受制于自然给定性的方面。
外化劳动历史性展开,旧式分工、交换、私有制等,是外化劳动的表现形式。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一切社会关系都成为金钱关系,人处于物化的生存方式中,谋生成为个人劳动的唯一目的,外化劳动采取了异化劳动这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也就消除了异化劳动,外化劳动随着人们以全面发展自身的能力为目的的自由劳动的不断形成而逐渐消亡,自由王国的地平渐次显露。
关键词:异化劳动外化劳动时间人的类本质科学发展观自然概念自由劳动劳动能力马克思手稿异化劳动的学说,是马克思哲学的基础性理论。
而对外化劳动概念的认识,以及对外化劳动与异化劳动关系的正确理解,则是理解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学说的关键。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类生活的起点处提出了外化劳动的概念,并由此形成了异化劳动的学说。
沿着这一致思路向,才能历史地、准确地了解异化劳动学说的涵义及其理论地位,进而把握住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脉络。
一、对外化劳动与异化劳动关系的认识误区长期以来,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倍受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关注;特别在最近几年,国内研究异化劳动的文章和有关著作日益增多。
这些研究虽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但在认识上都未获得根本性的突破,其主要原因是未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关于外化劳动和异化劳动的区别和联系的思想。
由于马克思的《手稿》主要是自己为了弄清问题而写作的,而且很多地方采用格言式的表述方法,因而对有些概念未作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对外化劳动和异化劳动两个概念,在行文表述上不仅未加严格区分,而且往往并列使用。
这样,一方面为后人的研究和阐发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又为准确把握文本的原意造成很多困难。
正因为如此,从我们已收集到的以不同方式发表的文献来看,人们至今未能弄清外化劳动与异化劳动的关系,这不仅对准确地理解人的类本质、异化劳动等概念造成很多困难,而且忽略了外化劳动这一更带根本性的概念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人是目的”是康德义务论的核心论断。
人作为理性存在者,必须被视为目的存在。
“人是目的”凸显了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即:人具有价值和尊严,人具有自由意志,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批判,马克思指出了其对“人是目的”的践踏。
异化劳动中,人丧失了内在的价值和尊严,丧失了自由意志,人与人之间不再平等。
以上分析表明:康德哲学的主体性理论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人是目的;价值主体;异化劳动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为道德义务论的典型代表,康德在伦理学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提出了著名的“人是目的”论断。
我认为康德的“人是目的”理论首次在西方哲学史上突出了人的“价值主体”的地位,高扬了人的主体性。
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则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方面给“人是目的”做了一个阐明。
本文试图分三部分展开,首先分析“人是目的”的理论内涵;然后辨析“人是目的”这一论断所展现出的主体精神;最后,通过“人是目的”的视角来看异化劳动,同时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增进对“人是目的”的理解,并且指出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中对康德理论的发展。
我希望这种分析有助于增强我们对康德哲学的理解,同时展现出我们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的维度。
一、“人是目的”的基本内涵
在康德看来,人是有意志的理性存在物。
康德将人类理性的运用做了一个区分――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
纯粹理性解决的是人类在认知上的问题;而实践理性则是解决人类在道德实践上的问题。
那么,给人类的意志找到一条绝对的、不依赖于任何经验的法则就成了实践最需要的问题。
在康德看来,目的的价值存在于自身之中,而手段的价值则依附于其他目的的价值。
而什么才能作为目的而存在呢?康德认为:“人以及一般而言每一个理性存在者,都作为目的自身而实存,不仅仅作为这个或者那个意志随意使用的手段而实存,而是在他的一切无论是针对自己还是针对别人的行为中,必须始终同时被视作目的。
”人作为有意志的理性存在者,人自身就是目的,人自身就有一种绝对的价值足以作为一种规范的根据。
康德不反对将人作为手段,他反对的是只将人作为手段并且忽视人作为目的的行为。
康德强调人格的价值是第一位的,不论是自己的人格还是他人的人格,都应该被视为目的自身。
将他人视为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行为与将自己视为手段而忽视自己人格目的性的行为,都是违背理性的。
二、“人是目的”的主体性辨析
“人是目的”高扬了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是作为一种价值主体而存在的。
在这里有必要对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做一个区分,二者分别对应着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
“前者所面对的是受因果规律支配的‘自然界’,而后者所面对的则是由自由规律所规定的人的实践领域。
”我认为,康德的“人是目的”突出了人类价值主体在道德规范方面的地位。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上。
第一,“人是目的”凸显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康德将人性置于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康德目的王国中,每个理性存在者都有一种绝对的价值,这种绝对的价值的体现为尊严。
“在目的王国中,一切东西要么有一种价格,要么有一种尊严……超越一切价格、从而不容有任何等价物的东西,则具有一种尊严。
与人类偏好和需要相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市场价格……但是,构成某物在其之下才能是目的自身的那个条件的东西,则不仅具有一种相对的价值,亦即一种价格,而且具有一种内在的价值,亦即尊严。
”在康德看来,人类的偏好和需求相关的东西,虽然可以作为人的目的而存在,但是,这种东西的价格是相对的,是可以被其他东西所换取的。
但是,人性本身作为目的,则是任何与人类偏好和兴趣相关的东西所不能换取
的,它具有绝对的价值。
人性正是由于这种不可取代的价值的绝对优先性,才具有尊严,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
第二,“人是目的”凸显了人的自由。
在康德看来,人的自由与人的自律紧密相关。
在实践道德领域,人不再受自然界的因果必然性支配,而是可以从理性出发,自己为自己立法。
“意志是有生命的存在者就其有理性而言的一种因果性,而自由则是这种因果性在能够不依赖于外来的规定它的原因而起作用时的那种属性。
”意志总要有着某种动机来驱动人们采取行动,而当人摆脱了外在的、偶然的条件的束缚,自己为自己规定了普遍的道德法则的时候,意志就在为自己立法。
人在此时摆脱了他律,而是出于自律的状态。
人服从于道德法则,就是在服从于自己的自由意志。
而只有能普遍立法的意志,在康德看来,才是真正的善良意志。
而这也正是人的尊严的根据所在,“自律就是人的本性和任何有理性的本性的尊严的根据。
”
我认为,“人是目的”凸显出了人作为社会最基本的价值承载者,有着不可被忽视的独特地位。
一个文明的社会,应当给予每一个社会成员以尊重,肯定每一个人的价值、自由与平等。
我认为,这种对社会当中每一个人格的尊重,对马克思产生了巨大影响。
马克思批判宗教对人的麻痹、抨击普鲁士君主制度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压迫、推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出发点,就在于宗教、君主制和资本主义制度对人格的压迫和践踏。
而实现全世界范围内的“人是目的”正是马克思革命思想的根本目的所在。
下面,我就通过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来考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人是如何被仅仅被当作手段而不被视为目的的。
三、以“人是目的”看异化劳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深刻分析了异化劳动这一概念。
我认为在异化劳动中,显现出的是对“人是目的”的无情践踏。
异化劳动产生出了与工人相对立的阶级――资本家。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当中,工人与资本家相对立而存在。
生产资料、劳动产品以及生产活动本身的所有权都是属于并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资本家,而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工人则一无所有。
异化劳动中,人不再被视作目的,而仅仅被视作去谋利的手段。
下面我们仍然从价值和尊严、自由、平等这三个方面分析,来显示异化劳动对人的价值主体性的摧残。
首先,人在异化劳动中失去了其价值和尊严。
工业生产所获得的金钱作为一种与人的兴趣和偏爱相关的东西,在目的王国中具有一种价格,但并非一种至高无上的价值。
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人,尽管在目的王国中具有一种绝对的价值和尊严,然而却在异化劳动中被完全地忽视掉了。
人在异化劳动中被当做物而存在,而不被当做人而存在。
人非但没有不可取代的内在的价值和尊严,甚至金钱的价格都比人要高得多。
其次,人在异化劳动中不再有自主和自由。
异化劳动中,无论是资本家还是工人,其行为都属于他律而非自律。
就工人而言,工人丧失了独立的地位,为了获取微薄的工资收入,从事着大量的劳动。
工人所进行的活动已不再是自主、自由的类生活,而是维持自身生存的手段。
就资本家而言,尽管表面上看来,资本家处于主导的地位,在劳资双方中占据优势地位,获取大部分利益,其行为并不受到任何外来的限制,但是实际上,资本家奴役工人的行为出自于对金钱利益的偏好,而非出自于理性自身的道德法则。
资本家已经潜在地被金钱所束缚而不自知,他们也并没有拥有真正的自由意志。
最后,人与人之间丧失了平等。
工人和资本家在异化劳动中处于截然对立的地位,资本家高高在上,而工人则备受欺压。
并且,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越发达,人的异化程度就越高,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就越鲜明。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走向了对立的两个极端,“凡是工人做的对自身不利的事,非工人都对工人做了,但是,非工人做的对工人不利的事,他对自身却不做。
”人们在行为之中,不再具有普遍立法,不再将每一个人的人格都平等地对待。
到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异化劳动中,人的尊严、价值变得一文不名,人的自主、自由丧
失殆尽,人与人之间不再平等,而是被割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需要注意的是,康德的人更多是抽象意义上的,而马克思的人则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在实践中存在着的人。
马克思吸收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但又有发展。
马克思将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理解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的生产生活当中阐发人的主体性。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尽管马克思对康德的思想有诸多批评,但是对待人的价值主体性上,二者有着内在的一致。
他们都强调人作为价值主体的独立地位,只是康德注重哲学思辨上的理论构建,而马克思则注重对现实的批判。
马克思在思想的深切处有着对人性的关注,有着对人格的尊重,这正是他批判社会现实、努力谋求世界解放的动力所在。
四、结语
通过这篇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康德的“人是目的”并非仅仅是一个崇高的道德口号,而是有着对人格的尊重和关怀。
作为现代社会最基本单元的人,每一个个体都有着崇高的、不能被忽视的价值和尊严,这是自由、自律和平等思想的出发点。
同时应该看到康德哲学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发,看到马克思哲学思想当中的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