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范例Word版

合集下载

读书批注方法【范本模板】

读书批注方法【范本模板】

教你一种读书方法:精批巧注,读写结合关于阅读对人成长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著名学者、书香校园的首倡者朱永新先生则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学生的精神成长。

”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这样表述:“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可见,阅读对于提升一个孩子的语文素养和促进其精神成长非常重要。

所以,一个家庭应该重视孩子的阅读,一个语文老师更应该重视孩子的阅读。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优秀的阅读品质,获得丰厚的阅读感悟?怎样才能指引孩子们来一场与作者的心灵对话,获得情感的熏陶与心灵的启迪?我与孩子们使用的阅读方法是批注式阅读法。

所谓批注式阅读法,概括来说,就是读书时通过圈点勾画实现熟读精思的一种读书方法。

具体来说,是指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等,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的读书方法.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

”这都告诉我们,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会促进孩子们深入思考,深度阅读,获得写作技巧和精神养料。

下面介绍几种批注方法:1。

评点式批注读文章时,读者沉入其中,会时时有所感有所悟.记录下瞬间感悟,可形成只言片语的评点式批注。

例如: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学生对安利科的评点:生1:安利柯是个热情的少年,我是从“他总是邀请同学到家里玩”中读出来的。

生2:安利柯是个乐善好施的少年,我是从“他把自己的玩具火车送给了从没有自己玩具的伙伴”中读出来的。

我发现,这种批注法有利于学生阅读一部作品时时刻关注主人公的言行,进而把握书中人物形象,而不再是蜻蜓点水式地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

2。

提要式批注读文章时,在关注内容的基础上,跳出内容,站在高处审视作品,自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读《童年》,我要求孩子们概括各章主要事件,并用串联方式排列.这种批注法有利于学生提取书中主要信息,把厚书读薄;也有利于学生梳理情节,应对考试时给情节排序的题目。

2018年语文阅读批注范例-精选word文档 (5页)

2018年语文阅读批注范例-精选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语文阅读批注范例篇一: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摘要】批注式阅读教学法并不是一种新型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它是一种文本间的对话。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采用文字式的批注教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够使学生不断地深入文本。

【关键词】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批注式阅读法并不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在我国文学历史传统中早已有毛氏父子批注的《红楼梦》等点评集。

将其引入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一种新模式。

所谓批注式阅读教学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与教材形成一种对话,从教材的内部去感受文章,欣赏文章,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批注式阅读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方式的一种反驳,是立足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教学方式。

教师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已经不再是“圣人”,而是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理解吸收与作者思想的表达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这样的批注式教学阅读中能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思维能力出发,发挥其自身的想象,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文本中的符号进行解译。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读者创造性体验的过程。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的重要作用首先,批注式阅读教学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从本质上篇二:批注式阅读范例龙应台《十七岁》(节选)圈画批注及文后感言: 201X届龚添辰(初一时的摘抄作业)我递过一把为他预备的伞,被他拒绝了。

“这么小的雨。

”他说。

“会感冒,”我说。

“不要。

”他说。

细细的飘雨濡湿了他的头发。

体现了细腻的母爱。

这样的对话在我的生活中也常常出现,使我读来亲切。

我顿时失神;自己十七岁时,曾经多么强烈憎恶妈妈坚持递过来的雨伞。

由此引出联想,显得很自然。

“强烈憎恶”和“坚持”形成对比放晴后,我们沿着康河散步。

初中版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范本模板】

初中版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范本模板】

【初中版批注式阅读的方法】1.批标题(1)标题在文中的作用:概括内容、表达中心、线索、点明时间地点感情.(2)你存在的疑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例如:《散步》:1、概括了本文的主要事件;2、跟谁一起散步?在哪里散步?散步发生了什么事? 《羚羊木雕》:1、交待了文章的线索;2、关于木雕的故事是怎样的?文章主要想表达什么?2.批词语(1)选词。

至少挑选5个,寻找课文中有价值、有品位的词语5个。

例如成语、形容词、动词等;可以注音、解释、造句、赏析。

(2)写句。

最好的方法是先摘抄5个,选择其中的3个词语写话,训练学生的片断写作能力. 例如:《秋天的怀念》摘选:憔悴、翻来覆去、烂漫、暴怒无常、絮絮叨叨写作片断:北方的天气暴怒无常,冬雪一片接着一片,天空也日渐憔悴了。

唯有庭院里,一树的梅花傲然绽放,烂漫得一塌糊涂.3.批内容(20字左右)(1)答题格式:什么人做什么事。

(2)表达尽量准确。

例如:《散步》本文通过一家人在田野散步的生活场景,生动展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共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4.批结构(1)不管文章多长,尽量分为3-—4个部分.划分不要过细,标准不要过于统一,只要有道理即可。

(2)内容概括用词要准确.一般10字左右,太长过于啰嗦,太短概括不清楚。

例如:《荷叶母亲》第一部分(1—-3):由两缸莲花引起对故乡园院内莲花的回忆.第二部分(4-—7):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感人情景。

第三部分(8——9):直接抒情,讴歌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5.批情感(1)注意多角度梳理人物的情感。

(2)用词要准确.例如:愤怒、憎恶、怨恨、热爱、敬佩等。

例如:《羚羊木雕》表达我对好朋友的愧疚与自责;表达对父母的埋怨和不满;表达追回羚羊木雕之后的后悔.6.批写法(1)认识常见的写作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先抑后扬、先扬后抑)(2)学会判断文章最主要的写作手法。

批注式阅读文档

批注式阅读文档

批注式阅读文档从常见中提炼出有效——谈谈批注式阅读教学法古县一中语文教研组邢红侠批注式阅读在我国古已有之,称作“评点”。

早在唐代,就有了诗的评点,宋代出现了文的评点,后来又出现了小说的评点。

李卓吾评点的《水浒传》,金圣叹评点的《西厢记》,毛宗岗父子评点的《三国演义》,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都可谓是“批注式阅读”的集大成者。

可见,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传承久远的阅读方法,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已经注意并使用了批注式阅读法,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我要说的是,仅限于教会学生使用这一方法还远远不够。

其实批注式阅读不单单是一种读书方法,更应该成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状态,从“批注方法”到“批注式阅读教学”,这中间的转化可能很少被关注。

下面,就具体谈谈这一问题。

一、批注方法引路——学习和铺垫“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成败,关键看课前准备是否充分。

预习案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介绍并示范几种主要的批注方法,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1.知识性批注法:借助工具书,对文章的背景材料以及相关知识所作的批注。

如:学习《窦娥冤》时,可对元杂剧的发展、剧本的构成、角色分类、“元杂剧四大家”、文中的生字词等知识作批注;学习《边城》时,可对湘西风俗、少数民族婚俗、吊脚楼、“八仙”等知识作批注。

批注对象既要广,又要“杂”,不能局限于文学和艺术范畴,其目的不止于理解文本,还在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2.感悟式批注法:阅读作品时将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批注出来。

如读到《老人与海》中“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时,我的批注是:有一种英雄叫落魄,有一种胜利叫失败。

桑迪亚哥在与鲨鱼搏斗中,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勇气,不失人的尊严,他就是一个落魄的英雄,失败的胜利者。

读到《边城》中翠翠误会了二老邀她进屋的好意,反而“轻轻的说:‘你个悖时砍脑壳的!’”时,我的批注是:虽是骂人之语,却不讨嫌,反而更能显出翠翠的自尊自爱。

初中语文课文批注范例

初中语文课文批注范例

初中语文课文批注范例
一、整体感知批注。

1. 标题。

2. 开头段。

- 原文:“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二、描写百草园部分批注。

1. 景物描写。

- 原文:“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2. 雪地捕鸟描写。

- 原文:“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三、三味书屋部分批注。

1. 对先生的描写。

- 原文:“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2. 学习生活描写。

- 原文:“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

2018-2019-阅读批注范例-word范文模板 (7页)

2018-2019-阅读批注范例-word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阅读批注范例篇一:批注式阅读典型案例孔宪霞篇二:批注式阅读范例龙应台《十七岁》(节选)圈画批注及文后感言: 201X届龚添辰(初一时的摘抄作业)我递过一把为他预备的伞,被他拒绝了。

“这么小的雨。

”他说。

“会感冒,”我说。

“不要。

”他说。

细细的飘雨濡湿了他的头发。

体现了细腻的母爱。

这样的对话在我的生活中也常常出现,使我读来亲切。

我顿时失神;自己十七岁时,曾经多么强烈憎恶妈妈坚持递过来的雨伞。

由此引出联想,显得很自然。

“强烈憎恶”和“坚持”形成对比放晴后,我们沿着康河散步。

徐志摩的康河,原来是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河,蜿蜒无声地汩汩穿过芳草和学院古堡。

这本是母子间温馨的生活场景,但作者接下来的叙述却带有些许惆怅。

给人以静谧之感。

也反映了母子俩相对无言的静默。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花的亮色夺目及数量之多。

ɡǔɡǔ 水流的声音wēi ruí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野花,不就是《诗经》里的“靡芜”,《楚辞》里的“江离”?涉过浓密的江离,美的感受的确源于诗词的积累啊!看见水光粼粼的小溪里,隐约有片白色的东西漂浮——是谁不小心落了一件设问的方式来写比喻,显得俏皮可爱。

走近看,那白衬衫竟是一只睡着了的白天鹅,脖子卷在自己的鹅绒被上,旁体现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写出自然的美好可爱,也体现了作者善于发现美。

独自在玩水的影子。

我跪在江离丛中拍摄,感动得眼睛潮湿;华飞一旁看着我泫然欲泣的样体现作者对自然的亲近,作者被自然美景打动、震撼,同时说明了她具有难得的童心、童趣。

子,淡淡地说,“小孩!”而作者的儿子却把此当作幼稚,从中隐约看出母子间的“不一样”。

到国王学院对面吃早餐,典型的“英式早餐”送来了:炒蛋、煎肉、香肠、蘑菇、烤茄蕃……又油又腻列举,说明“又油又腻”。

我拿起刀叉,突然失声喊了出来,“我明白了。

“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第一篇:“批注式”阅读打开阅读大门的金钥匙语文的阅读教学定位相当零乱,学生不但要从文章中读出文学,还要读懂人生;不但要会读不同类型的文章,还要从文章中学会写作。

而现实告诉我们,学生读书的被动性很大.学生早已习惯老师的“喂”与“灌”。

如何教会学生科学地读书、有效地读书已成为语文教学亟需攻克的一道难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而且也特别强化学生能力的提升,我认识相当部分教师忽视学生做批注的良好习惯。

批注式阅读是指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

因为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批注,就是让他们拿到了阅读的金钥匙。

请的“卧龙”,又怎会有“三顾”?看来“伯乐”和“千里马”,一个也不能少。

不要埋怨生不逢时,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有千里之能。

7、孔子云:“何陋之有?”点评:有此雅室玄音,陋在何处呢?不是不陋,而是主人不以为陋,或意不在陋。

有此一问,读者能不深思之,深味之?总评:有什么样的追求,便会造就什么样的人生,你追求高楼大厦的宏伟,就不会留恋山野荒村陋室的安逸,你追求鱼翅、燕窝的肥美,怎么还会钟情粗茶淡饭的清香。

反思:耐下性子读来——“批注式”阅读不妨一试前言:浮躁的人难读书,也读不了书。

现今的语文课堂,要么将文章肆意肢解开来,“剁”碎了讲,要么放散牛似的不管不问,随学生自由游弋,这些都无益于促进学生有效的读,深入的读,更不利于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读书能力的提升,让“批注式”阅读粉墨登场,看会怎样?阅读示例:1、陋室铭“铭”乃警戒或叙功德的文字,点评:为陋室而铭,可知此陋室定有不陋之处。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点评:安徽凤阳,不独花鼓,更出了个朱元璋;花果山,山不过百米,有孙悟空而扬名于世;一个诸葛亮,一南阳,一襄阳,古代就有纷争,今人更是抢个不亦乐乎。

(完整word版)批注式阅读(于永正)

(完整word版)批注式阅读(于永正)

“批注式阅读”:培养思考型的读书人刘宪华:徐特立先生有句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

”这句话也是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思想之一。

于老师给青年教师做示范课时,总是要求每个学生,读书要做记号,并且告诉学生说,记号是思维的痕迹。

事实证明,“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这是因为动手“画、注、批”不仅是用眼睛读书,还是在用心,用脑,用手一起读书。

于永正:是的。

我是要求我的学生(其实我自己也是)读书一定要留下痕迹(只要是自己的书)。

凡是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为其加上拼音,写上注释。

凡是不理解的词语做个记号,凡是认为写得精彩处、重要处,画上波浪线,等等。

养成做记号的习惯十分重要,它可以养成思考的习惯,可以培养学生抓要点的能力。

什么叫“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即会抓要点,能提纲挈领。

我们应当培养学生这个本事。

陆恕:这个本事就是会动脑的本事,会动脑的人,就是有思想、有智慧的人。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我们说了多少年了,现在有人修正了一下,说“智慧才是力量”。

我认为很有道理。

那些书呆子不能说他没有读书,他只是读死书,他的知识没有变成智慧,所以,虽然读了很多书,仍然是呆子。

知识是怎么变成智慧的呢?知识是经过思考后变成智慧的。

毛泽东说:“多想出智慧。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比动物会思考。

于老师您写过《崇拜思考》一文,文章的标题就足以说明您对思考的崇尚和敬重。

于永正:是的,我们应该崇拜思考。

我从《报刊文摘》上摘抄下来了这样一句话:“我看见水壶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叫起来;马歇尔也看见水壶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造了一部蒸汽机。

”它出自英国凯恩斯的《成功的潜质》。

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平凡人和不平凡的人的区别仅仅在于——或者说主要在于——一个不善于思考,一个则善于思考。

陆恕:很深刻。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思维的差异、智慧的差异。

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他会坚持在实践中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后行动。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例析语文范文.doc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例析语文范文.doc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例析,语文-批注式阅读,其实说起来并不是一种很新鲜的阅读方法。

以《红楼梦》这篇经典的古典小说为例,脂研斋就对红楼梦作出过最早的批注,之后王祥夫、王瀣、周汝昌等人都批注过该小说。

这些学者把阅读的思考展现在批注上,别人看到这些批注就能理解到他们对作品的看法。

部分语文教师对批注式的阅读有错误的认知,他们觉得只有学者才有资格为作品作批注,初中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不够,怎么可以为文章写批注?教师必须意识到,如果引导学生模仿前辈学者写批注,学生就会在写批注的过程中,自主地吸收很多语文知识。

所以教师不能由于学生语文知识积累不够的缘故不开展批注式的阅读教学,反而应当积极开展这种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

现以教师用批注式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西游记》为例,说明该教学方法的优点。

ﻭ一、引导学生批注文章的难点有些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会忽略掉一些生僻的字、词、句,这些学生有一种错误的认知,他们觉得自己只要读得懂文章的意思就行了,没有必要追究每个字、词、句的意思。

学生如果以这样的心态学习,他们就会错过很多学习的机会。

教师使用批注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时,要引导学生批注文章的难点来完善自己的语文知识结构。

比如学生在阅读《西游记》的第一回时,其中有一句:“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有些学生不理解“鸿蒙”的意思,他们觉得这个词要不要都无所谓,以致于后面阅读到所有关于“鸿蒙”这个词都一概的忽略。

学生如果不能理解这个典故,就不会理解为什么要花极大的篇幅描写孙王出世前的意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一篇经典的名著里,包含着各种深遂的思想,这些思想可能就蕴含在这些生僻的字、词、句里,如果要读懂经典名著,就不能忽略这些字、词、句。

以《西游记》的“鸿蒙”一词为例,这个词包含着一个中国的古典神话,这个神话里说在远古时代,天地是混沌一片的,没有清和浊、没有光与暗、没有善与恶,是盘古把天地分开了,从此天地不在混沌,诞生了生物。

批注式阅读 (10667)

批注式阅读 (10667)

批注式阅读一、什么是批注式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圈圈点点,心有所感,笔墨追录,三言两语,生动传神。

二、批注式阅读的方法1.可以赏析词语的特色(如修辞手法的批注、词语的使用、修饰语的精当、哲理的深刻……..)2.评点作品中的人物3.生发联想,由作品中的某段言论引发你的何种思想4.剖析作品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如描写、抒情、议论等)5.批判文本,对文本进行客观的评价并阐述理由6.质疑困难,你对文本有哪些不懂之处,或者你对文本中的哪段内容有质疑。

三、批注式阅读示范示范一:原文“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秋天的怀念》批注这句话运用了景物描写,并采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北海的花种类繁多,颜色各异,同时表达作者在看到北海的花而引发对母亲的怀念。

示范二:原文散步批注批注标题。

概括了本文的主要事件;跟谁一起散步?在哪里散步?散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示范三:原文《荷叶母亲》全文批注第一部分(1—3):由两红莲花引起对故乡园院内莲花的回忆第二部分(4—7):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感人情景第三部分(8—9):直接抒情,讴歌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四、请你对下面这篇文章进行批注式阅读,并将你的批注写在右面空白处。

风雨贾平凹树林子像一块面团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

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

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

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展示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展示
批注式阅读展示
教师展示示例
旁批符号
(1)圈点(○○●●)字词。
生字词(旁批字音、解释);
概括内容和情感、中心的词语;用得精妙
有文采的词语;成语
qián
例:①后来牙行不开了,但邱二爷仍然做掮客,到 集市上介绍牛的买卖。
②全班同学有的在扫地,有的在擦玻璃,有到满足,后指每个 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 着。
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娃娃,突出了春天的活力,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学生展示
• 要求: • 展示者:声音洪亮,先读原句,再读批注;不得
重复别人的批注,但可以补充。
• 听众:安静地听,安静地做笔记,不断完善自己 的笔记。
1.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yùn niàng 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 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品词:词的本义+词的语境义+情感。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拟人修辞手法,把春天人格化,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惊喜与喜 悦之情。 品句方法:修辞=修辞手法+作用+情感;

四年级批注式阅读范例

四年级批注式阅读范例

四年级批注式阅读范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四年级的批注式阅读中,首先要明确目的。

这篇文章可能是一篇关于环保的科普文章,我们的目的就是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在阅读之前,可以先浏览全文,了解大意和结构,然后再开始仔细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标记和符号进行批注。

可以用“?”标记那些不理解的地方,用“!”标记那些让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用“*”标记那些重要的内容等等。

这样一来,在回顾时就可以更方便地找到自己的重点。

在批注式阅读中,还可以进行内容总结和思考。

可以在文章旁边写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想,或者画出思维导图等等。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巩固所学内容,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可以适当展开讨论和交流。

可以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批注和总结,或者和老师讨论文章中的难点和争议点等等。

通过交流,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阅读的内容,还能够提高沟通能力。

批注式阅读是四年级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合理使用标记和符号、进行总结和思考,以及展开讨论和交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阅读的内容。

希望这份批注式阅读范例能够帮助四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2000字】第二篇示例:四年级批注式阅读范例是指通过在阅读材料上做标记、做注解的方式来提升阅读效果和理解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加强记忆和思考能力。

下面我将介绍一份关于四年级批注式阅读的范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四年级批注式阅读范例文本:《小猪快跑》一、批注标题:主题批注内容:故事中描述了小猪快跑的情节,主题突出,引人入胜。

通过表现出小猪的机智和勇敢,引导孩子学会面对困难不退缩,敢于冒险。

批注内容:小猪是主人公,他勇敢、聪明、善良。

狼是反面人物,阴险、狡诈、凶残。

家人是小猪的支持者,友好、关爱。

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描述,展现出不同角色在故事中的作用和影响。

批注内容:故事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小猪被狼追赶,最终通过自己的聪明和勇敢逃脱狼的追捕。

【2018最新】批注范例-实用word文档 (12页)

【2018最新】批注范例-实用word文档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批注范例篇一:语文批注范例.doc篇二:20篇案例批注版《柳树醒了》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认识“醒、雷”等8个字,会认、会写“说、话”等6个字。

3.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感知春天的美丽,感受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古诗激趣.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古诗《咏柳》,生齐读)师: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 (课件出示柳树插图,师板书“柳树”。

)师:请同学们和柳树打个招呼吧。

瞧!柳树醒了。

(动画演示柳枝飘舞,师红粉笔板书“醒了”。

)师:请注意“醒”是后鼻音。

(指名读)谁能用“醒了”说一句话。

让我们齐读课题(生齐读)。

【设计意图:从打招呼以及动画演示入手,让学生有一个快乐的心境,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师:睡醒了的小柳树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三遍,前两遍自己读,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第三遍与同桌合作读,每人读一小段,要互相提示把课文读正确。

(课件出示同语:醒了春雷洗澡梳头玩耍软了)师:让我们用自由读同桌互读、全班齐读的形式,读一读这些词语。

(课件出示“软”字,生用“软”说话,理解意思。

给“软”找反义词。

)师:(课件出示柳树图)谁能在柳树图中相应位置贴上“柳枝、柳梢、柳絮”。

(指名贴) 师:“柳絮”就是柳树开出的小小的、白白的花,风一吹,它们就漫天飞舞,有时还会飞到你的头发上、脸颊上呢!【设计意图: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读词语,根据柳树图贴词语,让学生在学字的同时,轻松领会汉字意思,这样学字词才会记在学生的心里。

】师:现在我们分段来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桌互读、互评,每小组选出一名读得好的学生在全班展示读。

)师:下面请大家边听老师范读课文,边思考并完成填空。

2019年批注式读书笔记范文-word范文模板 (7页)

2019年批注式读书笔记范文-word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批注式读书笔记范文篇一:批注式阅读教学“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教学论文一、“批注式阅读教学”实验概况我旗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在前些年自治区组织的小学语文整体改革实验中有了很大提高。

但高耗低效的老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近几年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的“批注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语文学习有着明显成效,遂通过现场阅读能力测试的方式在旗教研活动上进行展示,学生在没有教师所谓的讲解、分析、提问下进行“批注式”阅读,然后交流,对课外文章理解透彻、深刻,其听说读写能力水准令人震惊。

旗教研室随即以研讨会的形式组织教师对“批注式”阅读教学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精读课文的第一、二课时的具体操作进行反复深入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基本程序,把这种教学方式作为常态教学方式融入日常教学。

“批注式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惑以符号和文字的方式、在文中及空白处进行标记和书写、用来帮助理解和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式。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圈点批注,自学字词,潜心默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解读文本、进行内容理解、情感体悟、表达鉴赏和质疑问难;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交流,开展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将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融于其中,达成各项学习目标的阅读教学过程。

“批注式阅读教学”将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向了以学为主,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核心,追求“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文本“批注”学会学习、奠定今后的学习、发展基础。

在日常教研的听课、评课、检查、测试中、我们将学生的批注阅读能力放在了评价首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使“批注式阅读教学”逐步走向深入,力图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要求。

批注示例

批注示例

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

(简洁开篇,铺开情节。

)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

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

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

”(侧面写人,管营、差拨嘴脸初现。

)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称一般罪人为“兄长”,可见识时务;初到牢营便得他人提醒,也见林冲确好相处;了解危险处境时,及时问出关键问题,足见其冷静机智。

5班刘玮璇)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一番对话,林冲、众人和管营、差拨的特点一一展现,让人心生期盼——人物在下文将如何表演?)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差拨上场富于戏剧性,小说家做小说就是讲究“无巧不成书”。

)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

”(”小人”,一个称谓写尽林冲的谦卑。

)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

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

少间叫你便见功效。

”(“变了面皮”,活化人物的精彩细节;一番斥骂,威风耍尽,小人嘴脸尽出,与前文众人所言相映成趣。

)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

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寥寥两笔,内蕴深刻:林冲之态,众人之状,烘云托月,寄意深远。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

”(一个“陪着笑脸”的形象,一句谦卑之极的言辞,活化了落魄英雄的心底柔肠。

)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算计“精妙”,让人叹服。

批注范例《老王》

批注范例《老王》

老王1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2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3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

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

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4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

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

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5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

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6“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

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

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7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

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应台《十七岁》(节选)
圈画批注及文后感言: 2009届龚添辰(初一时的摘抄作业)
我递过一把为他预备的伞,被他拒绝了。

“这么小的雨。

”他说。

“会感冒,”我说。

“不要。

”他说。

细细的飘雨濡湿了他的头发。

体现了细腻的母爱。

这样的对话在我的生活中也常常出现,使我读来亲切。

我顿时失神;自己十七岁时,曾经多么强烈憎恶妈妈坚持递过来的雨伞。

由此引出联想,显得很自然。

“强烈憎恶”和“坚持”形成对比
放晴后,我们沿着康河散步。

徐志摩的康河,原来是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河,蜿蜒无声地汩汩穿过芳草和学院古堡。

这本是母子间温馨的生活场景,但作者接下来的叙述却带有些许惆怅。

给人以静谧之感。

也反映了母子俩相对无言的静默。

走到一条分支小溪流,溪边繁星万点,葳蕤茂盛的野花覆盖了整个草原。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花的亮色夺目及数量之多。

ɡǔɡǔ水流的声音wēi ruí草木茂盛的样子
这野花,不就是《诗经》里的“靡芜”,《楚辞》里的“江离”?涉过浓密的江离,
美的感受的确源于诗词的积累啊!
看见水光粼粼的小溪里,隐约有片白色的东西漂浮——是谁不小心落了一件白衬衫?
设问的方式来写比喻,显得俏皮可爱。

走近看,那白衬衫竟是一只睡着了的白天鹅,脖子卷在自己的鹅绒被上,旁边一只小鸭
体现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写出自然的美好可爱,也体现了作者善于发现美。

独自在玩水的影子。

我跪在江离丛中拍摄,感动得眼睛潮湿;华飞一旁看着我泫然欲泣的样
体现作者对自然的亲近,作者被自然美景打动、震撼,同时说明了她具有难得的童心、童趣。

子,淡淡地说,“小孩!”
而作者的儿子却把此当作幼稚,从中隐约看出母子间的“不一样”。

到国王学院对面吃早餐,典型的“英式早餐”送来了:炒蛋、煎肉、香肠、蘑菇、烤茄蕃……又油又腻
列举,说明“又油又腻”。

我拿起刀叉,突然失声喊了出来,“我明白了。


作者一有新的发现就喊出来,本是不拘小节的率性,但在儿子的眼里却是幼稚。

他看着我。

这一句,淡淡的叙述,体现出儿子的淡漠,流露出作者淡淡的伤感。

“原来,简单的面包果酱早餐称作‘欧陆’早餐,是相对于这种重量“英国”早餐而命名的。


作者的发现是儿子早就知道的,而从他“笑也不笑”中可以看出,作者本想尽可能用语幽默些,希望逗乐儿子,从而使母子间的气氛缓和些,但反而更添了作者的惆怅。

他笑也不笑,说:“大惊小怪,你现在才知道啊!”然后慢慢地涂果酱,慢慢地说,“我
他是如此“吝啬”,竟连一个微笑也不愿给予母亲。

十七岁的他似是有些故作成熟了。

们不称英国人欧洲人啊,他们的一切都太不一样了,英国人是英国人,不是欧洲人。


随着儿子年龄及见识的增长,似乎他们母子间的情感也变得不一样了啊。

走到三一学院门口,我指着一株瘦小的苹果树,说:“这号称是牛顿那棵苹果树的后代。

”他说:“你不要用手去指,像个小孩一样。

你说就好了。


我想,作者听到这句话,一定会很忧伤吧。

感言: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与父母的距离是否就会越来越远,情感是否就会越来越疏离呢?
文中十七岁的华飞淡漠的言行,想必刺痛了作者的心。

十七岁时的我,可不要像这样啊。

也希望,十七岁时的我还能记得这篇摘抄。

老师的话:
批注式摘抄是一种精读方式,不仅抄录,而且圈画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理解、感悟,含英咀华,也深入了作者的内心。

龚添辰同学喜欢阅读,也能静心阅读。

她坚持批注式摘抄已有一个学期,阅读领悟能力日益进步,写作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她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独到感悟以及她自然清新的表达常能给我带来惊喜。

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要如此精读,但总有一些作品是需要,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