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课程与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第二章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ppt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第二章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ppt

(2)如何选择学习经验 学习经验:是学习者与他能够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安排环境与建构环境向学生提供教育经验,以激发所期望的反应。为使经验多样化,教师要建构多方面的情境。 泰勒提出5条原则: ◆ 学习经验必须能提供学习者有机会去实践目标所含的内容 ◆ 使学生由于实践该目标而获得满足感 ◆ 学习经验中所期望的反应,应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 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 同一种学习经验也可能产生数种结果
(三)过程模式的基本内容 1.课程开发的依据:知识与教育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 ◆ 反对把教育作为工具,主张教育要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活动。 ◆ 课程目标主要功能是概述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学习结果,并使教师明确教学过程中内在的价值标准及总体要求。
2.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 ◆ 在如何选择和鉴别知识及活动的内在价值上,斯坦豪斯引用了拉思提出的一套标准。 ◆ 1971年,拉思在《教育领导》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没有特定目标的教学” 的论文,在文中,他提出了鉴别教育活动内在价值的12条标准。
(4)运用发现法应注意: ◆ 最适宜于以严密逻辑为基础的数理等学科和有显著结构的社会科学,而以情感为基础的艺术学科最难应用。 ◆ 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 ◆ 应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学生的特点。
知识激增时代如何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作出的回应,描绘了信息时代需要的智力开发和创造性培养的理想蓝图。 重视智力却只重视智力,重视学术素养却把学术素养发展推向极端。
3、目标模式存在的局限: (1)忽视了人的自主性。 (2)忽视了教育本身具有的内在价值。 (3)强调教的结果,而不重视内容。 (4)工具性的知识观。 (5)割裂了目的与手段、目标与内容、内容与经验的关联。
地方与学校课程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全章教学设计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全章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一、教学目标第 1 节空气〔第四册第十四个教案〕1、认知目标: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组成空气的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的利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背后原因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持科学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空气的成分与测定氧气的实验。

难点:测定氧气的实验。

三、教学准备演示空成份和测定氧气体积的实验相关仪器。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空气在周围,我们可以通过风吹、打气等感受到。

那么它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二〕新课教学 1、空气里有什么? 实验 1:证明空气中的成分。

准备-用排水法收集两瓶人呼出的气体,正放在桌面上。

〔注:演示时多说明操作要领〕 再准备两个集气瓶,内盛洁净的空气。

〔思考:若想到树林里收集一瓶空气,该如何操作?〕 ⑴比较线香在两瓶内燃烧的时间。

⑵分别通过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 2:空气中氧气比例的测定。

按如图的装置操作,点燃红磷,燃烧完毕,打开夹子,观察水进入的体积数。

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5 左右。

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得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后来又进..一步发现了其它的气体,包括稀有气体水蒸气等。

2、空气的利用 〔1〕氧气的用途: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老师作补充。

助燃:利用氢氧焰或乙炔+氧焰完成切割或焊接金属。

供给呼吸:航空与航天、抢救病人、潜水。

〔2〕氮气的用途:作保护气、食品保鲜、冷藏与冷冻。

〔3〕二氧化碳用途:作致冷剂,用于保存食品、人工降雨;还可用于化工和汽水、灭火。

〔4〕稀有气体的用途:不活泼,用作保护气,也可制成各种用途的光源等。

〔三〕板书设计〔一〕空气的成份 〔二〕空气的用途第 1 节空气六、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第 2 节氧气和氧化第 1 课时〔第四册第十五个教案〕1、认知目标: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通过氧气的性质理解氧气的广泛用途。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开发与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开发与





2、教学设计的原则:逐渐分化原则与综合 贯通原则 1)逐渐分化原则 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一般到个别 2)综合贯通原则 教学内容的横向组织,应该考虑学生认知 结构中现有观念的异同,并对之重新加以 组合。

3、教学设计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
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 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他 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相关的、包摄性较广的、最 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




5、选择学习(教育)经验的内涵 1)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 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 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 行为过程中获得满足(强化)。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 围之内的。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 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6、组织学习经验的内涵 泰勒提出了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纵向组织” (如:5-6年级地理课)和“横向组织”(如:5 年级的地理和历史) 三个标准: 1)连续性:“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元素” (如:主要概念) 2)序列性:超越连续性,而(对概念涵义)做出 更广泛深入的讨论 3)整合性:“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




2、学习的结果与学习的条件 五类学习结果: 1)智慧技能-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2)认知策略-学生用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 维的能力 3)言语信息-把知识传给下一代的主要方式。包括三类: 命名;用简单命题(句子)表述事实;知识群。 4)动作技能-动手操作能力 5)态度-习得的内部状态,它影响个人对某些事物采取 行动的选择

高中《体育与健康》全一册第二章第二节《营养与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与健康》全一册第二章第二节《营养与运动》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第二章:促进身体健康第二节营养与运动一、指导思想1、依据新课标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强健体魄、提高运动专长、促进健康和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对高中学生的健康大有裨益,而且对一生的健康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本堂课是室内理论课,采用了灵活多样、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的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紧扣教材)1、书本对“营养与健康”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这些内容对没有系统学习运动营养学知识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

如老师去讲透、讲深,就不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书本对“体育锻炼的营养需求”也是平铺直叙式,也没能突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不利于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材处理:本节课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增减,采用“提问串”和引导式叙述知识点等形式展开,图文并茂,适当穿插“相关链接”、“知识窗”、“探究园地”、“案例分析”等丰富多彩的栏目,既提出问题,又明确主题。

三、学情分析1、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班级男、女比例相当,为40人。

学生相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方面的素质一般。

2、高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活泼好动,因而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在教室内上体育理论课。

所以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些趣味性活动,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合理膳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及要求。

2、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体育锻炼时的营养需求, 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健康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合理膳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五、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高中学生体育锻炼的营养需求。

2、难点:对现实生活中遇到身体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法六、教法、学法1、教法:1)在选择、整合教材内容时,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中心。

《第二章 4 互感和自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

《第二章 4 互感和自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

《互感和自感》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互感与自感的观点。

2. 掌握互感与自感的基本定律。

3. 能够应用互感与自感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互感与自感的观点,掌握互感与自感的基本定律。

2. 教学难点:应用互感与自感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非线性电路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演示电源、灯泡、线圈、电线等物理实验器械。

2. 制作PPT,包含图片、动画和相关问题。

3. 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互感和自感案例,以便在教室上讨论。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互感和自感的理解水平,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室教学。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互感和自感的观点,理解互感和自感的影响因素,掌握互感和自感的应用。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步骤:1. 引入:起首,我会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引入互感和自感的观点。

这些实验将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两个观点。

2. 讲解互感和自感的基本观点:在引入实验后,我将详细诠释互感和自感的基本观点。

通过诠释磁场和电场的变化如何导致电流的产生,帮助学生理解互感和自感的原因。

3. 分析影响互感和自感的因素:在此阶段,我将讨论影响互感和自感的主要因素,包括线圈的形状、匝数、电流的变化速度等。

通过这些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同的设备会产生不同的互感或自感。

4.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诠释互感和自感的应用。

这些案例将帮助学生了解互感和自感如何在实际设备中发挥作用。

5. 实验操作: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互感和自感,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这些实验将帮助学生亲手操作,了解互感和自感是如何在实际设备中产生的。

6. 小组讨论:在实验结束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互感和自感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避免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互感和自感的观点。

7. 总结与反馈:最后,我将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章是学生开始学习声学的第一章,本节是第一节,是研究声音的基础。

在本节中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得出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这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为后续研究声音奠定基础。

二、课标要求通过实验,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三、学情分析声音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学生对于声音并不陌生,学习时不会觉得太难,这样容易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知识,因此掌握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本章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当然本章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本章中的探究问题不是很难,教师只要适当的加以引导,学生应该能够完成探究任务。

在探究过程汇中,教师应当注意帮助个别动手能力差、总结能力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完成探究任务,这样既能帮助他们学到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培养学生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在学习机械运动的基础上,本节让学生接触声学的初步知识。

声现象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而对声的了解则可以通过有趣的、易操作的探究活动来进行。

让学生在探究物理现象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第2章 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2章  课程与教学目标

一、 课程与教学目标概念
㈡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和课程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概念主要有教育目的和 教育目标。 1.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 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 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 的依据、评价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它所体现的 是一个国家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㈢测度功能 按照目标教学的理论,课程与教学目标具有测度功能,课 程与教学目标一旦确定,就成了测评课程实施与教学效果 的尺度。 传统教学中,一堂课下来,有多少学生学会了,学会了多 少,很难说清。原因主要是传统教学中只有教学目的,没 有教学目标,而教学目的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完成教学 任务所提出的概括性的要求。 有了科学、合理、具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后,就有了测量 的尺子。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检验学生对目标的 达成情况,并根据检验的结果,及时采取矫正性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㈣聚合功能 课堂是一种生态,课程与教学目标是课堂中各要素的联结 点和灵魂,能把各种要素聚合起来,形成和谐的课堂状态, 使课堂教学生态化,从而发挥出最佳的课程与教学整体效 能。单纯从课程的角度说,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单纯从教学的角度说,教学过程是 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 价等众多因素组成的,这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都发挥着各 自的作用。但是,如果它们之间不能形成合力,就很难产 生综合效应。课程与教学目标是“统帅”,是”灵魂”。
九年义务 教育语文 课程目标
三级 课程 目标
一至二年 级语文课 程目标(阅 读领域课 程) 本单元/ 章或节课 或本次活 动的教学 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二章 语文课程教材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二章 语文课程教材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二章语文课程教材(第三次课 2 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二章语文课程教材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深刻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了解语文教材的类型和编制原理。

2、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

3、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4、了解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版本及其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深刻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思路。

教学难点: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第一节小学语文教材概述(内涵、功能、类型、编制)一、什么是语文教材?(一)教材教材是指实现课程与教学目标,承载、呈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或媒介系统。

包括:教科书、练习册、教学挂图、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教师手册、教学参考书及多媒体素材、教学软件等。

什么是语文教材?是指实现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承载、呈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或媒介系统。

语文教材概念的三种理解:泛指:一切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语文能力、提高人们的语文修养、对人们的语文学习产生影响的书面的和非书面的、学校的和社会的语言材料。

特指:与学校课堂语文教学直接相关的一切图书资料的总和。

专指: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

(二)区分几组概念:1、“语文教材”与“语文课本”2、“语文教材”与“课文”3、“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语文课程内容——教什么是指为了达到语文科特定的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要素。

语文教材内容——用什么教指为了有效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

语文教学内容——学什么是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各种材料及所传递的各种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又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

4、语文教材与语文课程资源5、语文教材与语文课外读物6、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语文教材是为达成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呈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而编制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它只是一种教学媒介和教学途径。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电磁感应 教学设计 互感和自感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电磁感应 教学设计 互感和自感

2.4互感和自感【教学目标】物理观念:通过互感、自感及自感电动势等概念的提出,体会物理概念的产生过程。

科学思维:认识互感和自感是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种现象,感悟特殊现象中有它的普遍规律,而普遍规律中包含了特殊现象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科学探究:知道自感电动势大小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互感和自感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自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感现象演示仪。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两个线圈A、B之间并没有导线相连,线圈A与手机的音频输出端连接,线圈B与扩音器的输入端连接。

把线圈A插入线圈B时就能在扩音器上听见由手机输出的声音,这是为什么?二、新课教学(一)互感现象就是互相有感觉,不过这有感觉可不是说人和人,而是电路跟电路之间的感觉。

那么两个电路之间怎么会有感觉呢?1.互感的定义法拉第是通过这个实验装置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他把两个线圈绕在同一个铁芯上。

闭合或者断开左边开关的瞬间,就可以通过这个电流表观察到右边的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在这个实验中两个电路之间并没有直接相连,但当一个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它所产生的磁场也发生变化,会是另一个电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就叫做互感现象。

互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做互感电动势。

2.互感的应用利用感现象可以把电能从一个电路传递到另一个电路,因此它在电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变压器。

它们的结构是这个样子,它有两个线圈套在同一个铁芯上,向其中一个线圈通入变化的电流时,在另一个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对外供电。

电能从一个线圈儿传到了另一个线圈。

②收音机。

收音机中的磁性天线也是利用互感现象。

把广播电台的信号从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的。

③无线充电等。

3.互感的危害与防止影响互感的因素:两个线圈的形状,大小,匝数,有无铁芯甚至相对位置,当都会影响互感的大小。

特殊教育教学设计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

特殊教育教学设计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

行为目标表述: 用可以观察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描述课堂教学目标。 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马杰:1962年 《准备教学目标》
(1)马杰的行为目标表述:
行为:可观察、具体 使用动宾结构的短语
条件:学习者在什么情况下表现行为 环境、人、设备、信息、时间、问题明确性
标准: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 时间、量、质(程度、精确度、完整性等)
互相依存,互为基础;
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一定的方法,都要 经历一个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会伴随一定的情 感和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
3.有三维目标意识,但每个课时目标可有一个重心
在一个阶段内必须反映出整个的三维目标;
在一节课中,应根据学科性质和学科教学内容的不 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可能体现三维目标中的所有维度 ,也可能只反映其中的一维或二维),教师不必强求或 牵强附会。
当教师口头提问时(情景),学生能不看参考资料 (限制),用口头或书面语形式(行动),陈述(性能 动词)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对象)。
内部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模式既适 合于认知目标的表述,也适合于情感目 标的表述。
表现性目标
是指学生从事某项活动后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用于表述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高级认知目标的实现; 表述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
6.阅读和书写盲文
阅读和书写盲文是盲生应该具有的能力之一。应该 开设专门的课程,使学生能熟练地摸读、迅速而准 确地书写盲文。阅读和书写盲文课的主要内容包括 识记盲文字母、掌握盲文的点位和结构;掌握摸读 盲文的方法;学会使用盲文书写工具,等。
7.认识初步和生活指导
生活指导课主要是为了训练盲生适应生活环境,培养生 活自理、自立能力。生活指导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感知自 己的生活环境,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充分利用各 种直观手段,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日常 生活用品、助视器械、蔬菜水果、家畜家禽、交通工具、 劳动工具等),学习一些基本的概念(如,高、低、大、 小、硬、软、长、短、方、圆、宽、窄、时间等)。熟 悉学校教学与生活常规,了解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卫生常 识,初步懂得保护残余视力和预防伤害发生的方法,培 养生活自理能力及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分子的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分子的空间结构,包括原子之间成键方式,键角等观点。

2. 学会利用分子模型构建分子的空间结构,加深对分子结构的理解。

3. 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分析模型,理解常见分子的空间结构,包括键角,空间构型等。

2. 教学难点:构建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培养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常见分子的分子模型,包括共价键模型,分子轨道模型等。

2. 准备一些简单模型材料,方便学生自行构建分子的空间结构。

3. 设计一份教室练习题,用来检验学生对分子空间结构的理解水平。

4. 预先安置一些在线资源,供学生在课后自行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或动画,让学生对分子的空间结构有直观的认识,引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2. 探索分子的空间构型: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或动画,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分子的空间构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总结出分子的空间构型的特点和规律。

3.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例如,通过实验探究氨气的分子构型,让学生了解氨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以及其对分子构型的影响。

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同时,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5. 拓展延伸:通过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

例如,讨论有机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和空间构型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合成新型材料等。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合理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注重实验探究和实际应用案例的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实践能力。

《第二章 第三节 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教学设计

《第二章 第三节 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教学设计

《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子结构的观点,包括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等。

2. 能够描述不同分子结构的特征。

3. 理解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干系。

4.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子结构的特征和分类,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

2. 教学难点:理解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干系,掌握常见物质分子结构。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各种分子结构的图片和相关说明。

2. 准备相关视频和动画,用于诠释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干系。

3. 准备常见物质分子结构的模型,以便学生可以实际操作和观察。

4. 准备实验器械,进行必要的实验以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实验演示、教室小结。

1. 导入新课我们将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分子结构图片,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分子的奇异,引发他们对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干系的思考。

接着,我们会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这些分子会有这样的性质?”这将引入我们本节课的主题——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2. 新课教学我们将分几个部分进行教学:* 第一部分:原子结构基础知识我们将介绍原子的构成,包括质子、中子、电子等基本粒子,以及它们如何决定原子的性质。

这部份内容将通过讲解和互动问答的形式进行。

* 第二部分:分子结构基础知识我们将介绍分子的基本构成,包括原子间的键合方式(共价键、离子键等)以及分子极性等基础知识。

这部份内容将通过图表和图片进行展示,并配合讲解。

* 第三部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性质我们将介绍一些典型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如烷烃、烯烃、醇类、酯类等,以及它们的主要性质。

这部份内容将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进行讲解,让学生们有更直观的认识。

3. 实验演示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我们所学的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干系。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观察不同键合方式下分子的形状和稳定性,以及这些性质如何影响分子的化学反应活性。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二章知识与数字化学习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二章知识与数字化学习教学设计

第二章知识与数字化学习教学设计一、项目简介二、课程标准及目标分析(一)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1. 本章对应课标的内容要求(1)在运用数字化工具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认识到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2)针对具体学习任务,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2. 本章对应的学业要求A-3: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方法。

(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A-4:能够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

(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A-6:能够利用软件工具或平台对数据进行整理、组织、计算与呈现。

(信息社会责任、计算思维)A-8: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分析报告。

(信息社会责任、计算思维)3. 本章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是教科书《数据与计算》的第二章,将带学生学习“知识与数字化学习”的教学内容,也是学习其他章节与模块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准备。

本章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以知识技能为载体,以项目学习活动为途径,开展自主、协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理解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相互关系,认识到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本章通过“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数理知识”项目范例,让学生借助数字化学习环境,体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活动过程,通过整合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实际解决问题的需要,恰当选择数字化工具,具备信息安全意识。

主动关注信息技术工具发展中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有意识地使用新技术处理信息。

计算思维:按照问题解决方案,选用适当的数字化工具或方法获取、组织、分析数据,并能迁移到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评估常用的数字化工具与资源,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针对特定的学习任务,运用一定的数字化学习策略管理学习过程与资源,完成任务,创作作品。

在网络学习空间中开展协作学习,建构知识。

信息社会责任:正确认识现实社会身份、虚拟社会身份之间的关系,合理使用虚拟社会身份开展信息活动。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章节:第二章网络应用节次:第一节认识网络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授课时长:45分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的定义、类型和功能。

-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网络中的关键元素,如节点、链路和协议。

-学生能够了解网络拓扑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理解网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探讨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影响。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熟悉网络设备的基本连接和使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获取和交流的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使用的道德和法律责任。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网络的基本概念、类型、功能以及关键元素。

教学难点:理解网络拓扑结构及其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包含网络的基本概念、类型、功能、关键元素和拓扑结构的介绍)、教学笔记、计算机实验室(确保每台计算机都能连接到网络)。

预习要求:学生需提前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并思考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通过展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网络应用场景(如在线学习、社交媒体互动等),引导学生思考网络的重要性和作用。

学生活动:分享自己对网络使用的体验和感受,并讨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讲授新知(20分钟)1. 网络的基本概念:教师活动:介绍网络的定义、类型(如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和功能(如信息共享、通信交流、资源共享等)。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网络的概念和类型。

2. 网络的关键元素: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节点、链路和协议等网络关键元素,并解释它们在网络中的作用。

学生活动:观察并思考这些元素如何构成网络,并尝试用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

3. 网络拓扑结构:教师活动:介绍网络拓扑结构的基本类型(如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等),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目标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目标目标问题是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问题之一。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制约着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导致学生应当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影响,并且课程目标也往往是界定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

课程目标的制定是课程设计与开发的重要内容,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则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目标概述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从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到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化。

如果以目的和目标的概括性程度为准则,可以依次区分为四种不同的目标:教育目的(总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1.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

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

它普遍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从国家或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教育目的只能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而不可能是具体的。

在实现同一教育目的上,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会有不同的做法。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除了由于各地区、各学校、各学科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之外,也不能否认是由于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目的理解上的差异造成的。

所以,为了确保教育目的得到正确的贯彻落实,就需要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予以具体化,即要明确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

所以,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概括性的程度不同。

教育目的是整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统一的质量要求;培养目标则是某级或某类学校的具体要求,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

•科

•(生物、物理、化学)
•外

•综合实践活动
•体

•语文
•数学
•艺术(音乐、美术)
•地方与学校课程
•外

•体育与健康
与现行课程的比较(各学科课精品时课程数《课)程与教学论》
•现行课程
•思想品德
•404
•语文
•2200
•数学
•1486
•外语
•400
•科学
•865
•社会
•557
•体育与健康 •744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2、地位 • 20世纪50.60年代课程开发唯一科学的模式。确定了课程开发与研
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围。统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 • 目标模式具有合乎逻辑性,合乎科学精神,合乎当时政治的、经
济的、教育的要求等特点。当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可预先详述的,并可 通过行为加以表现时,这一模式则最为适合。该模式中,学习的内容 相当明确,学生学习的结果十分客观。
述目标开始,而是要先详述程序原则与过程,然后在教育活 动、经验中,不断予以改进、修正。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2、过程模式的思想基础 • 过程模式的思想基础是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和认知心理学
。进步主义对知识、教育、儿童的看法,认知心理学对人 类学习过程的理解,以及它们的研究方法无不体现在作为 该模式知识基础的论说之中。
• 2、目标模式的方法基本上是一种通过目标明晰化而改善实 践的尝试。不能改进实践。
对泰勒模式的批判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对目标模式进行反思批判提出来的。目标模式把学生行为预先设
计好了,让学生按设计的方案学习,但是实际活动中很多因素是非预
期的,比如学生的发展水平,在课程设计中可以预见学生的一般发展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2)如何选择学习经验 • 学习经验:是学习者与他能够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
的相互作用。 • 教师可以通过安排环境与建构环境向学生提供教育经验,以激发
所期望的反应。为使经验多样化,教师要建构多方面的情境。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泰勒提出5条原则: • ◆ 学习经验必须能提供学习者有机会去实践目标所含的内容 • ◆ 使学生由于实践该目标而获得满足感 • ◆ 学习经验中所期望的反应,应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 ◆ 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 ◆ 同一种学习经验也可能产生数种结果
个障碍: • 1、误解了知识的本质。 • 知识的本质在于可以通过运用进行创造性思维。课程应该考虑知
识中的不确定性、鼓励个体化、富于创造性的学习,而不是把知 识及其学习作为满足预定目标的尝试。 • 目标模式使教育结果形式化,降低了质量标准。 • 使知识服务于既定目标的工具化倾向。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二)泰勒模式 • 1949《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泰勒原理四个构成部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
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 1、课程目标的确定——泰勒 • 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课程开发的过程决
定于预定的教育目标。 •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2)当代校外社会生活: • 教育目标不能仅仅是文化遗产,当代生活应该成为教育目标
的来源。 • 现代社会的特点决定的。 • 心理学关于迁移的研究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分析社会生活制定教育目标的方法: • 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 • 分析当代生活,揭示学生运用知识的领域 • 使学生理解当代生活的问题中的基本原理 • 特定的教育目标要适合儿童的兴趣与需要 • 要经过教育哲学的选择和其他来源相结合。
大家好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章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 第一节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模式:理论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实践操作方式的系 统,是结构与功能、形式与内容的具体统一
• 课程开发模式:关于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 操作方式的统一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3)对于如何组织经验,泰勒提出: • 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 • 学习经验的组织要素:基本概念、技能和价值 • 组织以上要素,需要遵循一定的组织原则,基础是正确认
识“逻辑组织和心理组织”的关系。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结构要素。可分为3个层次:
• 课程目标3个来源: • (1)学习者本身:教育目标是使学生的行为模式产生所需
要的变化。研究学生是确认这种变化的前提。 • 学习者研究的两个步骤:了解学生的现状;把学生的现状
与可接受的常模作比较,找出差距。差距即教育目标。 • 忽视了目标确定过程中,学生的作用和要求。1976年,泰
勒对此做了修订。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五)对过程模式的评价 • 1、 贡献: •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标模式的局限性,肯定课程研究的重要性,
以及课程内容的内在价值,并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学习,重 视学生思考力和创造性的培养,使课程开发更趋于成熟和完善。 • 强调过程的教育价值,学生是积极的活动者 •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中,教师具有充分的自主权,教师作为研究者
标为核心的模式,如塔巴模式、惠勒模式、坦纳模式 • 过程模式:是斯腾豪斯提出来的,对目标模式的批判。《课
程研究与开发导论》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一、目标模式
• (一)目标模式的产生 • 20世纪初,受工业和科技进步的影响,工业领域出现了
以行为主义、实证科学为基础,采用科学化目标管理的经 典模式──泰罗制。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也相应出现了“教 育功效化运动” 和“教育科学化运动” ,很快就影响到课 程的研究和课程改革的早期方向。

过程模式认为,课程的设计并不一定从确立目标开始,相反,具
体的行为目标将会使内容或活动中原本蕴涵的丰富的价值狭隘而且固
定化,这样不利于学习者的自由而创造地探索。赞成过程模式的学者
把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放在学习活动和学习环境的设计上,认为这种设
计应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会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到学习
中去,并从内容或活动中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
• 教学设计模式:关于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 操作方式的统一。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节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课程开发与课程研究、课程设计等通用,但含义比课程设 计宽泛。由课程编制,课程建设等发展而来。
• 课程开发主要考虑:历史、哲学、文化、政治、心理学 、经济等因素。
• 课程开发: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政治决策的过程,专家与 权威相互作用的过程,不单是教育学者和课程专家的工 作,也是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合作的事业。
意见; • 第五,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应该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承担责任。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3.课程评价的方法
• 斯坦豪斯认为,课程评价不应以目标的实现情况为依据,
而应以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知识形式,实现程序原则为依据。 过程模式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批评模式,而不是一个评分模式 。他主张,在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评价中,教师应是一个诊 断者,而不是一位判分者。
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3、目标模式存在的局限: • (1)忽视了人的自主性。 • (2)忽视了教育本身具有的内在价值。 • (3)强调教的结果,而不重视内容。 • (4)工具性的知识观。 • (5)割裂了目的与手段、目标与内容、内容与经验的关联。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二、过程模式
• (一)对目标模式的批判 • 针对人们对目标模式的盲目崇拜,目标模式应用于课程开发的两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70年代在《课程开发中的两个新重点》强调对于课程开发有 关学生校外学习领域做全面考察。
• 三个观点: • 在整个当代生活背景中看待学校教育的特殊意义和价值 • 提出校外课程 • 主张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建设性地参与校外环境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3)学科专家的建议 • 2道过滤网: • 通过哲学、心理学对教育目标资料进行甄选 • 表述目标:用行为和内容构成二维图表。 • 如:写出清楚而又有条理的社会调查项目报告。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3)过程模式涉及“需要”、“兴趣”、“成长”及“ 发展”等概念,“需要”是一个价值名词,教师没有明确 的准则去评价“需要”和在不同学习“需要”之间作出取 舍。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2、 局限: • (1)过程模式虽论证了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但在课程
开发的程序设计上没有提出一个更为明确的方案,使课程开发者因缺乏 具体的步骤难以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 (2)过程模式在否定目标模式通过阐述课程目标来开发课程的同时, 又走向了否定目标的反面,而把整个课程开发局限于对学科体系进行抽 象、演绎的单一来源中,忽视了社会需要、知识实用性,以及儿童的可 接受性。
•艺术
•1016
•新课程 •416
•1850-2126 •1200-1386
•555-740 •752-937 •525-615 •832-1017 •832-1017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 20世纪以来,主要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 • 目标模式主要包括泰勒模式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多种以目
之间的差距。 • 课程开发是一种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历程,随着社会政
治、经济和新的教育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课程将永远处 于一种变化的状态中。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