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州会展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会展发展调查报告

会展发展调查报告

会展发展调查报告会展发展调查报告近年来,会展业在我国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通过对会展发展的调查和分析,探讨会展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

一、会展业的现状会展业是指通过组织和举办各类展览、会议、论坛等活动,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和产品销售的行业。

我国会展业发展迅猛,各类展览会、会议活动层出不穷。

据统计,2019年我国举办的国际会展活动数量达到了近万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参展商和观众。

会展业的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可忽视。

一方面,会展活动为企业提供了展示产品、拓展市场的平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

另一方面,会展活动带动了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就业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持。

二、会展业存在的问题尽管会展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会展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

许多展览会的主题和内容雷同,缺乏创新和差异化,导致参展商和观众选择困难,影响了会展的效益。

其次,会展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展览会的组织者和承办方缺乏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导致服务质量不高,影响了参展商和观众的体验。

此外,会展场馆设施和硬件条件也需要进一步改善,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三、会展业的发展前景尽管会展业面临一些问题,但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首先,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会展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对会展业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其次,我国政府对会展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会展业的发展,提升会展服务水平。

此外,会展业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我国举办的国际会展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参展商和观众。

为了进一步促进会展业的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会展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其次,会展组织者和承办方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

同时,要加强行业协会和企业间的合作,共同推动会展业的发展。

关于某地会展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地会展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地会展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某地会展经济发展情况一、调研背景会展经济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为了了解某地会展经济的发展情况,本次调研旨在对某地的会展经济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等。

我们先对某地的会展场馆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其规模、设施和管理情况。

然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会展从业人员、企业家和观展者等不同群体的人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某地会展经济发展的认知、需求和评价。

此外,我们还对某地会展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以补充调研数据。

三、调研结果1.会展场馆情况:某地拥有多个现代化、专业化的会展中心和展览馆,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

这些展馆配备先进的设施和专业的团队,能够满足各类展览活动的需求。

2.会展规模:近年来,某地的会展规模不断扩大,展览活动的数量和规模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大型国际展览和行业展会不断涌现,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推动力。

3.会展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会展经济已经成为某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会展活动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使得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同时,会展还带来了大量的商贸合作和投资机会,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4.会展服务水平:调研结果显示,某地的会展服务水平较高。

会展中心配备了专业的会务服务团队和优质的服务设施,使得展览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同时,本地的酒店、餐饮、交通等服务也相对完善,能够满足参展商和观展者的需求。

5.会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会展经济的发展使得某地经济由传统的制造业为主转向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的发展。

会展吸引了大量的创新科技企业和高端人才,推动了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四、调研结论综上所述,某地的会展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会展经济不仅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

专业市场发展视角下广州展贸业态发展研究

专业市场发展视角下广州展贸业态发展研究

专业市场发展视角下广州展贸业态发展研究随着国内外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广州展贸业态发展迅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展会中心。

在专业市场发展的视角下,广州展贸业态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如何更好地推动广州展贸业态的发展?本文将结合市场发展的理论和广州展贸业态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广州展贸业态发展的现状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广州展贸业态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广州拥有数百个展览场馆,每年举办的展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广州展贸业态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展览会场馆建设,二是展会规模和品质提升,三是展会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四是展会产业链的完善,五是展贸业态的国际化发展。

展会场馆建设是广州展贸业态发展的基础,各种规模不同的展馆应运而生,其中以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为代表,是广州乃至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展览馆。

随着展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品质的不断提升,广州展贸业态正逐渐成为国内外企业进行产品推广和贸易洽谈的首选地点。

广交会、广州国际汽车展、广州家具展等一系列大型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参展商和采购商,为广州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会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广州展贸业态发展的又一亮点,广州展会服务业与展贸业态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广州展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为了提高展会服务的品质,广州已经建立了展会服务产业联盟,整体提升了展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展会产业链的完善也是广州展贸业态发展的重要环节,从展会的策划、组织,到展会后的服务和跟踪,再到展会对城市的经济影响,展会产业链的完善将促进广州展贸业态的长期发展。

广州展贸业态的国际化发展也是当前的发展趋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广州已经成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合作的重要节点。

以上种种发展现状表明,广州展贸业态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专业市场发展视角下广州展贸业态发展研究

专业市场发展视角下广州展贸业态发展研究

专业市场发展视角下广州展贸业态发展研究一、广州展贸业态的发展现状1.1 展贸业态的定义和特点展贸业态是指以商品展览和贸易为主要内容,以商业化、专业化、现代化为特征的商业活动形式。

其主要特点包括:一是强调商品展示、贸易洽谈和信息交流;二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专业性,能够为特定行业或领域提供专业化服务;三是注重商业化运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实现经济效益。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城市,展贸业态发展历史悠久,目前已形成了以广交会为代表的大型综合性展览会,以及以服装批发市场为代表的专业市场等多种展贸业态发展模式。

广交会作为中国最大、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商品展览会,每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采购商前来参观采购,为广州展贸业态的发展树立了标杆;而服装批发市场则以其集中、规模化、专业化的特点,成为了服装类商品的重要集散地。

1.3 广州展贸业态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广州展贸业态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与问题。

市场竞争激烈,各种类型的展贸业态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摆在广州展贸业态发展者面前的难题;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展贸业态也需要不断创新,满足市场需求;市场环境和管理不规范,一些展贸市场存在着管理不善、环境混乱、“三无”产品泛滥等问题,影响了市场形象和发展。

2.1 全球化趋势下广州展贸业态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广州作为国际化城市,展贸业态也将迎来更多的国际化机遇。

广交会作为国际知名的展览会,将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地的展商和采购商的合作,助力广州展贸业态融入全球市场;在专业市场方面,也将更加注重国际化贸易合作,吸引更多国际买家和投资者。

2.2 专业市场的发展趋势专业市场由于其规模化、集中化、专业化的特点,将成为未来广州展贸业态发展的重要方向。

服装批发市场将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时尚中心”,吸引更多国内外时尚品牌和设计师入驻,推动时尚产业的发展;其他行业的专业市场也将在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模式下不断壮大。

会展业市场调查报告

会展业市场调查报告

会展业市场调查报告会展业是一种经济活动,由各种组织或公司主办,旨在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或其他特定领域的优秀表现,并为参展企业提供业务联系和客户交流的机会。

在现代经济和商业社会中,会展业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份关于会展业市场调查报告,着重分析该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和前景。

行业概述会展业是一项具有高度知识密集型特点的服务业,它相关的产业门类包括展馆建设、展览设计、物流及仓储、展会服务等。

目前,全球会展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展览会数量、规模不断增加,区域覆盖范围逐渐扩大。

据统计,2018年全球会展市场规模已达到1.1万亿美元,仅次于零售、汽车和金融等传统产业。

国内会展市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2019年全国会展市场实现收入5789亿元,同比增长12.3%,超过了整个服务业增速(7.5%)。

未来几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消费升级,国内会展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市场环境会展市场的增长主要受营商环境、基础设施、社会需求、参展企业规模以及政策支持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在国内,政府积极扶持和引导会展业的发展。

尤其是《服务贸易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国会展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另外,各地政府也推出了各种扶持措施,鼓励企业加强创新、拓展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市场规模会展市场的规模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以及旅游业等有着很大关系。

2019年全球会展市场规模超过1.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市场占比约为7%。

近年国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目前国内约有500家大型展览会场馆和约2000家专业服务机构,会展业总体收入超过5789亿元。

其中,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型城市的会展业规模最大,且日渐发展壮大。

市场前景在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和文化旅游等战略背景下,未来中国会展市场具有长远的发展潜力。

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会展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美元,市场份额仍将稳步上升。

随着新冠疫情的缓解和人们旅游意愿的增强,年末以及全年2022年,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展览、展示等会展活动中可期待新业态、新产品、新设计的出现。

会展行业的现状分析报告

会展行业的现状分析报告

会展行业的现状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会展行业是指专门从事组织、策划、设计和管理各类展览展示活动的经济实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会展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会展活动既是商品和服务的展示、推介、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企业、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发展趋势1. 规模不断扩大会展行业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全球会展行业的规模从2015年的1.82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74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4%,这一速度远远高于全球GDP增速。

特别是亚太地区,会展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欧美,成为全球会展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

2. 差异化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在同质化竞争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差异化竞争成为了市场上的关键。

会展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及创新会展形式和内容,来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参展商。

3. 互联网与会展的融合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对会展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会展的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和迅捷,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互动和融合。

同时,互联网也为会展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推动了会展行业的转型升级。

4. 专业化和服务质量提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会展行业不断追求专业化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通过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会展行业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提高。

同时,不断完善的服务体系和质量标准也使得会展行业的服务质量得到了保障。

专业化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增强会展行业的竞争力。

三、面临的挑战1. 疫情对行业的冲击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会展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由于疫情的爆发和全球范围内的旅行限制,许多会展活动被迫取消或推迟,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此外,疫情也使得人们对于大型聚集性活动的担忧增加,对会展行业的恢复增加了不确定性。

2.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行业的发展,市场上的竞争逐渐加剧。

尤其是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会展企业需要通过创新和差异化来脱颖而出。

广州会展公园调查报告25篇

广州会展公园调查报告25篇

广州会展公园调查报告25篇第一篇:广州会展公园调查报告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调查总结报告系、部:城市建设学院调查对象:会展公园指导教师:蔡如学生姓名:郭嘉龙专业班级:城规081学号:200810514102调查时间:2011年11月15日2011年 12月3日广州会展公园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广州会展公园基本概况、景观小品的形态及布局结构、设计理念和公园的实际状况。

结合课程内容对会展公园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学习和提高对公园结构和景观的欣赏及分析能力。

二、调查对象:广州市海珠区会展公园三、调查内容:公园的规模、设计理念,景观小品,植物配置,布局,交通流线组织及周边环境。

四、调查方式:实地考察,资料收集分析五、调查时间:2011年11月15日下午六、调查结果:(一)、基本概况琶洲会展中心以西、阅江路以南、新港东路以北、华南快速干线以东有一块绿地,原本规划是作公园绿化,但由于地处偏远,且基础设施不完善,因此长期游客较少。

借着迎亚运绿化升级东风,公园修葺一新,面积约18.6万平方米,足有28个足球场大,定名为“广州会展公园”。

广州会展公园,原名琶洲体育健身公园,位于琶洲会展中心以西、阅江路以南、新港东路以北、华南快速干线以东,面积约18.6万平方米,以双塔路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园区。

公园始建于2003年,以前由于地处偏远,且基础设施不完善,因此游客较少。

这座位于琶洲会展中心旁的大型公园,以原生态为特点,采取全敞开设计,市民可以与湖泊植被亲密接触。

其前身是琶洲体育健身公园。

为迎接亚运会召开,海珠区对会展公园实施升级改,通过融入“绿道”概念将人行道、自行车道与公园园道结合在一起,保留原有大树,营造林阴道,打造一条靓丽的景观带。

周边道路也进行了绿化升级,重新把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内置在绿化带内,成为名副其实的绿道。

进入会展公园,只见一派郊野风光,湖泊水清见底,绿树婆娑一直向江边延伸。

会展业市场调查报告

会展业市场调查报告

会展业市场调查报告会展业是指以展览、会议、博览会、商展等为主要内容的行业,是高度发达的经济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展业也不断得到推广和发展。

市场调查报告是对会展业发展现状的科学分析和评估,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下面,本文将对会展业市场调查报告进行详细分析。

一、市场规模当前,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崛起,会展业在市场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2021年,全球会展市场规模已接近1万亿元,中国占据全球份额的12%左右,是会展行业最大的市场之一。

预计到2026年全球会展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其中,中国会展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达到2-3万亿元。

二、市场竞争格局中国会展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明显,分散式市场已经形成。

会展企业在市场上存在激烈竞争的态势,企业之间展开恶性竞争以压低价格、争夺市场份额等手段。

大型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资源整合、资本整合等方式不断扩大规模,加快市场份额的争夺。

同时,政府机构通过优化会展政策和会展环境,推动政企合作,创造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三、行业发展前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的会展业不断深化全球对接战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未来,会展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一方面,国家政策不断推动会展产业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会展产业已经从“效应主义”向标准化、规范化、民主化转型。

同时,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将极大地提高会展的效率和个性化定制的能力,进一步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四、市场风险分析尽管会展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市场风险并不能被忽视。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竞争对手之间利益冲突严重,质量和信誉的问题容易引发市场危机。

其次,在会展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政策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由此可见,除了通过技术革新和市场差异化来降低风险外,规范企业行为和完善管理体系、健全市场监管体系也是关键环节。

结语综上所述,会展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对于企业决策和市场发展策略的制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业市场发展视角下广州展贸业态发展研究

专业市场发展视角下广州展贸业态发展研究

专业市场发展视角下广州展贸业态发展研究一、广州展贸业态发展现状及趋势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广州已经形成了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展览经济体系,并在国内领先。

目前广州共有210多个展览和会议场馆,其中琶洲国际展览中心、广交会展馆等多个展览场馆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展览主场地。

除此之外,广州还围绕传统的批发市场,发展了一批以专业市场为代表的商务服务场所,如中国服装批发市场、广州酒家饮食文化创意产业园等。

同时,广州还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发展了一批以港口经济和物流贸易为特色的产业区和园区,如南沙港区、广州金融城等,这些产业区和园区已成为广州展贸业态发展的新动力。

从广州展贸业态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广州的展贸业态将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更加专业化:展贸市场产生的趋势是越来越专业化。

广州展贸业态也在不断专业化,从综合型展览、文化艺术展览到专业技术展览,展示范围越来越窄,标准泛化越来越少,展览的专业化趋势越发明显。

2. 服务升级:未来,广州的展贸企业将从客户需求出发,注重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和水平,整合各种资源提供更完整的服务。

3. 国际化:对外展览、对外合作是展贸业态发展的趋势之一,未来,在加强本土展览的基础上,广州还需大力推进“走出去”,把广州的展贸品牌逐渐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二、广州展贸业态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1. 市场引领作用:广州展贸业态作为城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现代化程度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且市场占有率高,能够引领市场价格下降、产业升级,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反,如果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则市场将容易退化,市场的引领作用也会消失。

2.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广州展贸业态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展贸业态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不仅能够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促进就业增长,而且还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会展市场调查报告

会展市场调查报告

会展市场调查报告会展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会展行业发展如火如荼。

会展活动是一种组织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建筑、物流、技术等服务综合运用的大型工程,无论是政府组织的国际性会议、展览、论坛,还是企业的产品展示、推广、交流,都需要举办会展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会展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抓住机遇、提高服务品质,成为了会展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市场发展趋势1. 国家政策的支持:作为一个高效发展的新兴产业,会展业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政府资金对会展业的投入逐年增长,政策法规不断完善,配套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使得会展业成为了创新和高效的推广手段。

2. 市场规模的增长:会展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黄金产业”,各国相继将投资目光瞄准了这个市场。

会展市场呈现出的潜在巨大内需,使得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3. 行业整合和联合:随着会展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了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各大公司开始进行行业整合和联合,增强市场份额,提升服务水平,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4. 技术和网络的应用:面对快速发展的网络及科技产业,会展行业不得不加快技术的应用。

会展活动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是未来会展行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三、市场问题及潜在机会1. 市场同质化严重:随着市场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

市场同质化现象愈发明显,导致公司间服务差异不大,有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2. 服务行业壁垒过高:会展服务是一个综合性行业,需要众多相关产业的支撑,如旅游服务、餐饮服务、交通服务等。

服务组织与服务供应商之间的合作需要协调,信息和资源的共享程度需要提高。

3. 市场营销手段单一:目前的市场宣传手段过于单一,很难将会展活动宣传到大众中去,从而导致市场规模无法扩大、参展商数量无法增加。

市场宣传方式的多元化是未来市场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四、市场应对策略1. 提高服务水平:会展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服务能力。

会展行业调查报告

会展行业调查报告

会展行业调查报告会展行业是指由各种类型的展览、展示、展示和活动组成的行业,它是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范围内,会展行业已成为各行各业最有效的营销工具之一。

展会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加强参与者之间的联系、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增加国家经济的收入。

在中国,会展行业发展迅速,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展示一个有关会展行业的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中国会展行业的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一个关于会展行业的调查。

在这项调查中,我们以一系列开放式和封闭式的问题询问了会展行业的从业者。

我们的问卷调查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展行业的现状和趋势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中国会展市场逐渐成熟,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政府支持的加强,会展行业有望继续发展。

但是,不同的行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公司的营销活动日渐复杂,这也使得会展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在调查中,对于会展行业的发展趋势,调查的从业者认为:一是会展市场规模会继续扩大;二是会展服务模式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如智能化展览馆的建设等;三是会展内容和展品将更加丰富多样,特别是包括一些高科技的展品,如AR、VR 等。

二,会展组织模式和运营方式在调查中,我们问及了不同类型的展览的组织模式和运营方式。

结果显示,自助式展览模式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因为自助展览模式可以提高参展方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也更加符合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我们发现,大多数公司都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展位式参展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展示公司的实力和产业的特色。

但是,我们注意到在线展览等新兴方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态势,部分企业也开始逐渐转向在线参展,这也为传统的展览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会展行业后疫情时代的突出问题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会展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询问了会展从业者对于会展后疫情时代的想法,包括会展行业的复苏情况,疫情后新型的展览形式和接触减少的疫情影响等问题。

会展业发展调研报告

会展业发展调研报告

会展业发展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会展业是指通过组织和举办各类展览、会议、论坛等活动,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一种行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科技的发展,会展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报告旨在对会展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发展状况分析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各行业的繁荣发展,会展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全球会展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元,年均增长率达xx%。

国内会展市场同样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预计未来几年内,会展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 技术创新推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会展业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展览和会议更加生动、多样化,提升了参展者和参会者的体验。

同时,智能化设备和大数据分析的运用,为会展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 国际交流合作增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各国之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

会展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交流平台,受到了国内外企业的广泛关注。

越来越多的国际性会展活动在我国举办,进一步推动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发展趋势展望1. 绿色会展成为趋势在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下,绿色会展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会展组织方开始更加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取了更多的绿色措施,例如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展览材料、推广电子资料传递等。

2. 融合创新助力发展会展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创新将推动会展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例如,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可以打造更丰富多样的展览和会议形式,提升参展者和参会者的体验。

3. 数字化转型加速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会展业将继续加速向数字化转型。

虚拟现实、直播技术等将成为会展业的重要趋势,为参展者和参会者带来更多的便利。

4. 多元化需求不断涌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会展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个性定制化的会展服务将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满足不同企业和个人的特殊需求。

四、结论会展业作为推动行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

会展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会展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会展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作为一名从事会展经济研究与实践的工作者,我深感会展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会展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在此,我将以第一人称视角,详细阐述我国会展经济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

一、会展经济现状分析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 产业链日益完善会展产业链逐渐完善,涵盖了会展策划、场馆建设、展览设计、广告宣传、旅游住宿等多个环节。

各类会展企业和机构纷纷涌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3. 会展城市竞争激烈随着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纷纷把会展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抓。

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会展城市竞争激烈,纷纷举办各类国际性、全国性的大型会展活动,以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4. 会展内容多样化我国会展内容日益丰富,涵盖了文化、科技、教育、医疗、旅游等多个领域。

会展活动形式也不断创新,如虚拟会展、线上线下结合等,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

5. 会展国际化程度提高我国会展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会展活动在我国举办。

同时,我国会展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会展市场竞争。

二、会展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1. 竞争加剧导致的资源分散随着会展城市的增多,竞争加剧,导致资源分散。

部分会展城市过度追求规模效应,忽视了会展品质和效益。

2. 会展场馆过剩与优质资源稀缺的矛盾一方面,部分会展城市存在会展场馆过剩的问题,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优质会展资源稀缺,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 会展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协同发展不足尽管我国会展产业链日益完善,但产业链条仍存在断裂现象,产业协同发展不足。

例如,会展策划与场馆建设、展览设计之间存在脱节。

4. 会展人才短缺会展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我国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尚不相匹配,会展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5. 会展品牌影响力不足相较于国际知名会展品牌,我国会展品牌影响力不足,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品牌。

会展调研报告

会展调研报告

会展调研报告《会展调研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通过对会展行业的广泛调研,我们整理了一份关于会展行业的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未来规划有所帮助。

一、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会展行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我国会展业年均增速超过10%,成为GDP增长的重要动力。

同时,会展业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形象塑造和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行业面临的挑战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展行业依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资源竞争激烈,会展场馆争相建设,但场馆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

其次是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存在行业乱象和不良竞争现象。

再者是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会展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三、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我国会展行业有望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会展业将更加重视文化创新和科技应用,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我国会展业正在积极推动“走出去”,向国际市场输出自己的品牌和服务。

四、建议和展望为了更好地推动会展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建议在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上加强协调,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市场秩序。

同时,可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会展业与创新科技结合,提高会展的品质和水平。

值得期待的是,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会展业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总之,会展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也需要面对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会展行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

谨此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谢谢!。

关于某地会展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地会展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地会展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某地会展经济发展情况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某地的会展经济发展情况,分析目前的状况和趋势,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研方法1. 资料收集:收集该地会展经济方面的相关资料,包括历史数据、政策文件、相关报道等。

2. 实地考察:参观实际会展场馆和会展活动,与从事会展经济的相关从业者进行访谈。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会展经济概况据收集到的资料显示,某地的会展经济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快速发展。

会展经济已成为该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对促进地方产业升级、扩大就业和提高城市形象起到了显著作用。

2. 会展场馆建设某地已建成多个现代化的会展场馆,其中不乏大型国际级展馆。

这些场馆的建成为该地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和硬件保障。

3. 会展活动状况某地每年举办大量的会展活动,从国际会议、展览到商贸洽谈等各类会展活动应有尽有。

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国内外的参展商和观众,也为当地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合作机会。

4. 会展经济带动效应会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兴起,如酒店、餐饮、交通运输等。

同时,会展经济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为该地带来了更多的旅游收入和就业机会。

5. 发展存在的问题尽管某地的会展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首先是会展市场竞争激烈,如何提高会展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会展产业链条尚未完善,缺乏整体规划与协同发展。

6. 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及相关经验,可以预见某地的会展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为了进一步发展该地的会展经济,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会展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培育优质的品牌会展活动,提升会展服务质量。

四、结论本次调研发现,某地的会展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该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然而,在未来的发展中,仍需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完善会展产业链条,提高会展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

会展行业调查报告2024

会展行业调查报告2024

引言概述:会展行业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会展行业进行调查和分析,深入揭示其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产业链条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期为相关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市场规模分析:1.会展行业的市场规模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这得益于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对市场推广的需求。

2.会展行业的市场规模涉及到会展场馆、会展组织、会展服务等多个层面,其中会展场馆的市场规模占据主导地位。

3.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会展市场,会展行业围绕着国内外展览、会议、商务活动等多个领域进行着活跃的经济交流。

产业链分析:1.会展行业的产业链条包括会展策划、会展设计、会展物流、会展技术支持等多个环节。

2.会展策划是会展行业的核心环节,它涵盖了项目的规划、策划、执行和评估等各个阶段。

3.会展设计是会展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展览布置、展台设计和展品展示等方式,提升展览活动的吸引力和专业性。

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数字化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展行业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展览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愈发普及。

2.跨界合作趋势:会展行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融合成为发展的趋势,通过与旅游、酒店、娱乐等行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3.绿色可持续发展趋势:会展行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正面临着压力和挑战,因此绿色展览及节能减排成为行业的热点关注。

行业挑战和机遇分析:1.挑战:竞争压力、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以及经营成本的提高是会展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2.机遇:全球经济的不断扩大和对国际交流需求的增长为会展行业带来了机遇,同时政府对会展行业的支持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结:会展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发展趋势多样化。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行业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

因此,相关从业者和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积极参与行业发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会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广州会展发展情况分析

广州会展发展情况分析

广州会展发展情况分析摘要:广州会展有其独特的模式,无论是政府招商建设还是展馆周边的配套设施都在不断完善当中。

广州展览会具有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等多方面的特点,通过分析广州会展业的优势与不足,能让我们更好总结其经验并得到借鉴。

关键字:广州会展发展正文:一、广州的会展经济模式广州模式的典型特点是在发展新区建设展馆,由当地政府招商建设展馆周边配套设施,商务部主导展馆的建设与运营。

广州琶洲会展中心建于2002年,位于广州市东南部的琶洲岛,紧邻珠江,分三期建设,总投资100亿元,规划总用地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

首期工程占地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二、三期工程已经启动。

广州市在琶洲展馆周边规划了89.2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用地,各类服务设施目前正在建设中。

二、广州展览会情况分析1.专业化2006年各类展览会专业化程度都较高。

以第100届广交会为例,仅琶洲展馆一期展出工业类商品,就含家用电器、电子及信息产品、灯具灯饰、工具、机械及设备、小型车辆及配件、五金制品、建材、化工及矿产、车辆及工程机械等10个专业展区,有8229个展位;二期展出日用消费品类商品,含日用品、食品及茶叶等8个专业展区,有8615个展位。

再看流花路展馆:一期展出纺织服装类及医药保健类商品,纺织服装类含服装、家用纺织品、纺织原料面料、抽纱、地毯及挂毯、裘革皮羽绒及制品、鞋帽7个专业展区,有6518个展位;医药保健类含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1个展区,452个展位。

二期展出礼品类商品,含礼品、装饰品、玩具、编织品、园艺、钟表眼镜、办公文具、体育及旅游休闲用品8个专业展区,有6954个展位。

2.品牌化第99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品牌展区备受采购商关注。

占展位总数14%的品牌展区成交额累计达到66.3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31.6%。

居前三位的广东美的集团成交9亿美元,广东格兰仕集团成交6.3亿美元,青岛海尔集团成交4.7亿美元。

广州会展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广州会展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广州会展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广州会展业依托广交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为相关行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面对全国各地会展业的迅速发展及愈演愈烈的竞争, 广州会展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通过考察广州会展业在国家全面建设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了广州会展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缺乏有效管理机构和制度、服务水平滞后以及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广州会展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针对现状问题,本文利用具体的数据和案例,通过对比国内外其他会展业,找出阻碍和影响其发展的成因。

广州会展业只有加强主管机构宏观调控,加快行业立法,不断完善服务质量,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才能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进一步的飞跃。

关键词:广州;会展业;管理;服务;人才AbstractRelying on the Canton Fair, Guangzhou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has made unprecedented achievements. In recent years, it strongly drives the relevant industries to create tremendous economic benefits. However, fac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xhibition industry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the intensified competition, Guangzhou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is exposed to great challenges though it has achieved some superior performance. By examining its status and role in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the thesis summarizes i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At present, the lack of effectiv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and systems, the poor quality of service and short of professional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In allusion to the problems, the thesis will use some specific data and cases, while comparing with othe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and find out the obstacles and causes which have bad effect on development of exhibition industry. Only does Guangzhou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strengthen the macro-control of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speed up the industry legislation, constantly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 and train more talents, it can maintain a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order to achieve a further leap.Key words:Guangzhou;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Administration;Service;Talents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一、引言 (1)二、广州会展业发展的现状特征 (2)(一)基础设施健全,配套设备先进 (2)(二)展会类别广泛,规模逐步扩大 (3)(三)产业带动明显,发展空间开阔 (4)(四)民营企业崛起,经营主体壮大 (4)三、广州会展业存在问题及成因 (5)(一)会展管理机构和制度缺失 (5)(二)缺乏统筹规划,展馆利用率低 (6)(三)场馆管理及服务水平滞后 (7)(四)人才缺口大,制约整体水平 (8)四、广州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9)(一)明确政府职能,加强主管机构宏观调控 (9)(二)加快行业立法,规范市场秩序 (10)(三)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 (10)(四)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打造国际化人才队伍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广州会展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引言会展产业是指由会展经济运动而引起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同类企业的总和,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于某地会展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地会展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地会展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某地会展经济发展情况一、总体情况及背景介绍某地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将对某地的会展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查,为了解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会展基础设施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某地拥有一批现代化的会展场馆,包括大型展览馆、会议中心和专业的展览中心。

这些场馆都具备先进的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会展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服务。

三、会展规模及带动效应根据调查数据,某地的会展规模逐年增长,已经成为全国甚至国际范围内重要的会展中心之一。

每年举办的国际性和行业性大型会展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参展商和观众。

这些会展活动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效益十分可观,包括酒店、餐饮、零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壮大。

四、会展产业链条通过对某地的会展产业链的研究发现,会展产业的发展已经涵盖了会展策划、会展设计、场地布置搭建、物流运输、营销推广、会议服务等多个环节。

这些环节协同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会展产业链,从而实现了产值的增加和就业机会的扩大。

五、政府支持政策某地政府高度重视会展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减免租金、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扶持等,为会展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运营环境和政策保障。

六、发展挑战及建议尽管某地的会展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会展品质和服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满足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

其次,会展业务的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会展活动。

最后,要注重本地会展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向某地政府和会展企业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会展场馆及设施的建设,提升会展品质和服务水平。

2.积极引进国际化会展活动,提高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3.推动会展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多元化经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广州会展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 前言 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支撑点,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会、会议和大型节事活动,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创造商机,并利用会展产业连带效应带动若干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会展有利于招商引资,可促成经贸交易和经济技术合作活动,为会展举办地经济的未来发展增添潜力;会展可促进举办地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地方经济运行环境和产业结构;会展可以提升举办地知名度。 会展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程。国际上,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便为9。这也成了目前不少地区提出若干年后要把本地办成“中国会展中心城市”、“中国会展名城”、“中国区域会展中心”以试图将本地整体经济带动起来的“理论依据”。

二、 现状

2.1广州市会展业发展历程 广州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性岸,对外贸易自秦汉时迄今两千余年一直繁荣兴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贸易口岸角色。改革开放后, 广州为全国最大的内贸及分销中心,商品覆盖全国和东南亚,欧美等地区。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初, 广州曾把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城市的战略定位, 是符合世界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进入新世纪,更加务实地从实际出发,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广州的国际化方向是历史以及未来发展的使然。因此,广州计划3--5年,成为亚洲会展中心城市;未来10--20 年,成为世界会展中心城市。作为“中国第一展”举办地,广州在中国会展城市中享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2.2广州市会展业发展现实基础 ①拥有两大展馆群体 广州的会展场馆形成了以流花地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展览中心、锦汉展览中心和琶洲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两大会展场馆群体为主的展馆。 ②涌现出一批品牌展会 广州是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的所在地,历经几十年,每届成交额都达到150 亿美元,客商十几万,国际化影响极大。同时,还培育了一批像留交会、美容展、家具展、建材展、医疗器械等品牌展会。

2.3广州市会展业发展优势与劣势 ①优势 地理位置优势:广州毗邻香港和澳门,位于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经济活力的珠三角经济圈腹地, 是华南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量最大的集散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性岸,对外贸易自秦汉时迄今两千余年一直繁荣兴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贸易口岸角色。改革开放后, 广州为全国最大的内贸及分销中心,商品覆盖全国和东南亚,欧美等地区。 独特的历史地位: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初, 广州曾把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城市的战略定位, 是符合世界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进入新世纪,更加务实地从实际出发,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广州的国际化方向是历史以及未来发展的使然。因此,广州计划3--5年,成为亚洲会展中心城市;未来10--20 年,成为世界会展中心城市。作为“中国第一展”举办地,广州在中国会展城市中享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设施优势: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建筑面积达70 万平方米,有亚洲第一展馆之称的新馆建成,使广州展览场地供应量大幅增加,为广州竞争“国际会展都市”提供了硬件保证,也更加确立了广州会展中心城市的地位。 政府扶持:广州市政府通过大力培育专业化、公司化会展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主体,彻底改变政府包办的做法,基本退出主办者的角色。广州会展业发展规划已列入广州市服务业发展“十一”规划,成立市会展业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相关法规,正式启动了广州市会展“一站式”审核管理服务中心。总之,在发展会展经济中,广州市政府已经逐渐将重心转移到规划、调整、服务和行使经济管理的职能上。

②劣势 一是展览业管理不规范,尚无具有绝对权威的展览管理部门,展览审批部门重复,往往干涉多指导少;二是重复办展导致展商分流、规模小、效果差。计划经济遗留的部门分割,各自为政导致不同地方和部门在利驱动下盲目办展、无序竞争,造成展会内容重复,办展规模和效益都适得其反。三是展览基础设施仍不适应发展要求;四是长期欠缺专业性;五是没有一个展览管理协会,业界缺乏协调和自律。五是加入WTO后,广州展览业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来自亚洲其它经济区域的竞争;来自国内其它省市的竞争;来自珠三角周边城市的竞争;

三、 现状分析

3.1广州市会展业发展问题 广州会展业历史悠久, 比较有影响的可追溯到1957 年春的广交会, 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近20 年的发展使广州会展业有了一定的基础。近几年平均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其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是否思考过到底是什么动力在支撑着广州会展业的发展, 现存的一些问题中又是什么制约着广州会展业的发展? 这些问题不仅关乎行业的发展, 更加关系着广州市的城市发展规划的实现。几年前就有人根据广州、上海和北京2001、2002 和2003 年主要展会信息, 认为广州会展业除开两届的广交会,在展会密度、展会行业和展会级别上与北京、上海的会展业都存在着差距(表2)。也有专家预言未来中国展览城市的基本格局可能是“国际展览名城”不超过2 个,“中国展览名城”在10个之内,区域性展览城市10 个左右,显然已经把广州排除在“国际展览名城”之外。

3.2广州市会展业发展现实差距 由于目前的局面仍是广交会独领风骚,其他的展会与之相比,差距太大,根本不能形成气候,因此普遍都是规模较小。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缺乏竞争的广州会展业市场是不健康的,也不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广交会可以说是历史的产物,承载着政治功能。创始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第一展”,长期受制于旧体制的条条框框,比如说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甚至于目前的广州大型品牌展览会基本上还是由政府主办。缺乏市场化运作机制,其经济效益是可想而知的。一度存在的“老大思想”,缺少国际品牌和国际化水平较底等等反映了广交会已经成为广州会展业发展的制肘,所以有些仁者已经提出这样的看法:广州会展业能否从广交会的大文化中走出来是广州会展业能否走上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3.3广州市会展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会展业的高速发展、国际会展中心向中国转移,为广州迎来了会展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也带来更大的挑战。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会展形式风云变幻, 广州如果不能了解自身特点,提高核心竞争力,推进国际化进程的话,必然会丧失已有的优势,甚至连作为中国会展“第三城”都不保。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CEIR)的统计,3/4的买家在贸易展会上找到新的供应商,超过1/4的买家在展会上购买产品。因此,世界一些著名“展览城”,如汉诺威、法兰克福、科隆、芝加哥、纽约、巴黎及新加坡、香港等都将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

四、 对广州会展业现状的建议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 会展市场的竞争必将呈现白热化。世界展览经济市场的竞争,已经充分体现了国际市场竞争是通过资本实力和品牌优势实现的。广州会展业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场竞争力,加速国际化进程步伐, 将广州构建成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呢?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找出问题的根源,也就是症结所在。广州会展业界的有些人已经思考广州会展业现存的一些问题。由上述可知,制约广州会展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就是广交会的问题。发展广州会展业就必须直面广交会,超脱于广交会影响之外。 (1)既要重视广交会,办好广交会,营造良好的行业环境,也要借助广交会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开拓广州会展业国内外市场。明确目标,制定措施,迎接挑战。我国目前除香港之外,在内地尚未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展览中心城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展览经济虽说已初具规模,但离建成国际展览中心还有较大差距。 进入新世纪,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心要用6年时间把10平方公里的琶洲小岛建成亚洲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国际博览城。博览城的核心工程,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已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目前是全亚洲最大、设施最完善最现代化的展馆。这使我们看到中国展览业本已倾斜的天平又在向广州招手,广州又回到了与京沪展览业竞争的同一起跑线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广州是展览的沃土,广州有条件扶持和发展会展业。建议市政府抓住机遇,引导广州会展业健康稳步发展。 (2)发展民营会展企业,着力打造广交会外的品牌, 最好培育一批能够与广交会竞争,甚至超越广交会的真正属于广州的专业展会。广州会展业的内涵肯定不是仅仅指称广交会。相反,广州会展业的真正发展一定体现在广州拥有一批品牌展会和许许多多的大型展览公司。百花齐放才是春,广州会展业的繁荣也就是众多会展公司争雄的时代。明确会展业发展目标。把无污染、高效益的“绿色产业”展览业作为服务贸易领域内的一个重要方面,制订将广州建成亚洲会展中心的战略目标,并将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 (3)务必要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痼疾,大胆创新,背离广交会的常规做法,弱化、淡化广交会的政治功能,坚持市场经济,大力扶持新兴的展会,同时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引进资本,通过联合、联盟、兼并等手段,做大做强一些有发展前景的会展集团公司。 (4)明确广州展览业的政府管理职能部门。目前广州展览业管理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审批多头。例如来华国际展由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批,超过1000平方米以上的报外经贸部审批或备案;贸促会系统的国际展办展由国家贸促会审批并报外经贸部备案;非国际展则向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使审批不但跨部门或系统,还分中央、省及地方,易造成混乱。多层次,多渠道办展,“展”出多门。根据现行展览管理办法,国务院各部委及其所属的工贸公司、外贸公司、协会、商会、中国贸促会及其行业分会和地方分会、地方政府或省市级外贸主管部门等都能举办境内国际展览会,举办不带“国际”头衔的展览会凡注册展览企业在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就可办理。由于办展单位过滥,又缺乏沟通和协调,无序竞争助长了低水平重复办展,其直接后果是展商分流、规模小、效益差,参展商不知所措,外商更是难以决策。

(5)重视会展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培养高素质、有全球视野的战略性人才。会展行业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与上海、北京的会展教育市场相比, 广州的会展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已经成为中国会展城市谁主沉浮的决定性因素。 (6)培养国有主渠道专业的展览办展机构。广州的会展主力军除了国有展览企业,主要是社会力量办展,较难形成规模,从业人员素质也较低;而政府各部门参与的展览,如广州博览会、广州美食节、广州服装节等也因部门分割,缺乏沟通而难以较快形成规模和提升档次。因此,广州的办展机构特别是国有办展机构应该聚合,一个拳头对外才有影响力。国内一些城市的办展经验,如深圳高交会、北京高科技周、广州留交会、广州汽车展、上海工博会及华交会等,皆因政府积极介入很快发展成名牌展览会。也可参照上海的做法,通过资源整合,成立主渠道专业展览机构。 (7)加强对会展行业的调研和立法。目前政府对会展业认识还需进一步加强,会展是何种行业,会带来何种收益,带动那些产业等,应有专职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并尽快立法加以规范。这一点,上海已走在前面。据了解,国内展览业的第一个地方法规———上海展览法规已进入起草阶段,主要是理顺行政主管部门和海关、商检、工商、税务等部门之间的法律关系,克服多头管理的弊病,以及展览公司办展的资质要求和法律程序。为了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广州也应通过地方立法来规范展览市场,保障广州展览业的健康发展。 (8)尽快成立展览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广州展览界呼吁成立展览协会已多年。由于没有自己的组织,业界办展观念落后,同题材展览“重复建设”严重,众多公司蜂拥入市,良莠不齐在所难免,常有“办一场坏一场,坏一场就换个公司名”的现象。同时,展览界的要求也应有个合法渠道反映。因此,希望政府尽快明确广州展览业主管部门,并在主管部门指导下成立展览协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