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学医之前还学过采矿
谈鲁迅的自然科学修养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受过初中教育的人都知道他写有《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等杰作,而且,通过几十年来收入语文教科书的文章《藤野先生》,知道他曾经学医。
假如阅读范围更广一些,例如读过《呐喊·自序》和《朝花夕拾》中的几篇回忆文章,会知道鲁迅曾在海军学校就读,还学过几年采矿。
那么,按照今天的分科法,鲁迅就是理工科出身了。
但他学医的时间不足两年,后来并没有当医生或去做科学研究,而是成了文学家。
这种情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并不少见,理、工、农、医出身而后转向文学的不止鲁迅一人。
例如,文学家郭沫若、郁达夫、陶晶孙等都曾留学日本,而且一开始也是学医。
他们转向文学的原因,当然各自不同,都值得我们探究。
今天,我只简要地介绍一点儿鲁迅的自然科学修养,借此探讨作家青年时代的科学训练对其文学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又因为时间关系,只能把重点放在他的医学学习这一段上。
最近几年,常听到批评家和文学史家(不但中国的,还有外国的)说,中国当代少有像鲁迅那样的文学家,鲁迅的优秀传统在当代缺少继承者。
似乎也是实情。
但为什么会如此?缺少科学训练是不是一个原因呢?鲁迅在给青年朋友的一封信中就告诫他们不要专看文学书,也要注意科学知识的修养。
他说,一般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
鲁迅认为,搞文学创作的人,要有起码的科学常识。
最近几年,我也看到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发表文章,主张科学工作者应该注重人文修养的文章,以激发想象力,培养道德情操。
马克斯·韦伯曾经批评过那种“没有头脑的专家”。
这些主张都显示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相结合的重要性。
一鲁迅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紧紧跟随着世界科学发展潮流的。
从青年时代起,他受到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以极大的热情吸收先进科学知识;他不但认真地学习西方科学史上的成果,写出科学史方面的论文,也十分重视当代科学发展趋势,写出介绍最新科学成果的文章;同时,他很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重视科学小说在传播知识中的作用。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_鲁迅弃医从文的理由是什么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_鲁迅弃医从文的理由是什么很多成功人士都转过专业,有些人甚至会退学。
鲁迅先生就曾经弃医从文,最后成为了著名的作家。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析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1904年9月,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在这里,他遇到了老师藤野严九郎先生。
一年半后,鲁迅退学,离开仙台,并最终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鲁迅为什么会弃医从文?鲁迅在散文《藤野先生》中写道:“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全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这一段话历来被用来解释鲁迅最终为什么会弃医从文。
鲁迅自己也在后来说过,他从那时认识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精神的强健比身体的强健更重要,因为“一个精神匮乏的民族,无论他的身体有多么强壮,也不过是被砍头的对象和麻木的看客而已。
”但是且慢,中国的贫弱,中国人的被羞辱、被残杀,为什么没有激起青年鲁迅奋发向上,拼命要学好医学的激情?难道拿笔的就一定比拿手术刀的更爱国吗?肉体都消失了,精神又从何强健?我们不妨再从别的方面,寻找一下促成鲁迅在人生的重大的转折关口,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的原因。
首先学医不是鲁迅最早的选择。
最初鲁迅打算上的是东京帝国大学采矿冶金专业,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弘文学院负责升学指导的老师就劝鲁迅改学医学,说,日本医学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也不逊色,而且医学比工学、农学的学校数量多,接收留学生没有限制,入学也比较容易。
可能是在好歹先上学的权宜之计的心理下,鲁迅来到了仙台医专。
鲁迅文学的起源与文学鲁迅的发生_对_弃医从文_内部原理的再认知
“弃医从文”是鲁迅留日时期开始走向文学启蒙之路的一种经典说法,这一“文学常识”在被纳入国家教育体制后广为普及与传播,早已深入人心。
但是,正像日本学者柄谷行人在《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一书中所指出的,当某种观念一经确立,成为不证自明的东西,其“起源”便会被忘却,真相便会被遮蔽,理解也随之会发生“颠倒”。
这并不是说,“弃医从文”的结论有什么问题,而是说,当“弃医从文”越来越成为一种无需分辨的普遍前提时,它可能会离鲁迅文学发生的历史现场越来越远,逐渐成为一种抽象而模糊的东西。
也许,越是习而不见的问题,“颠倒”的错觉现象才会更为严重吧。
一 1903到1907:弃矿学医的“沉默”对于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学活动,人们多看重他在1907年前后的文章。
一般的看法是,鲁迅在弃医从文后思想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1903年前后的文章已不具有代表性了。
留学后期的文章几乎凝聚了青年鲁迅所有的思想精华,也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气质,但问题是,这是否可以说明1907年的鲁迅与1903年的鲁迅就此切断了联系?在阅读鲁迅留学前后期的文章时,我并没有获得人们常说的那种截然分裂的感觉,恰恰相反,我觉得它们在思想精神方面存在着某种深刻的一致性与延续性。
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明。
其一,不管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救亡精神与富强思想一直为鲁迅所坚持。
鲁迅提出“立人”之论,不是要否定“图富强”的现代化学说,而是要为其建构相应的现代性精神。
其二,人的内面精神是鲁迅始终关注的基本问题,“张精神”的吁求也并不是从1907年才开始的。
尽管在1903年提笔写作的时候,鲁迅的文章主题也无非是富国强兵,但鲁迅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人的精神问题。
《斯巴达之魂》颂扬“武士之魂”,其实就是一种“精神”鼓动;即使在介绍中国地质概况的《中国地质略论》中,鲁迅仍“不觉生敬爱忧惧种种心”,提出了“因迷信以弱国”的精神启蒙问题。
而在《说鈤》这样的纯科学论文中,鲁迅首先称赞的也是科学发现背后的“怀疑”精神,这与后来从精神方面反思科学史教训的《科学史教篇》是同样的逻辑。
成年鲁迅的兴趣和思想变化
鲁迅一生有两次职业转换:一次是“弃矿学医”——鲁迅中学时读的是南京矿路学堂,后来他去日本留学,一开始还保留着对矿务的兴趣,曾经和同学合编过一本《中国矿产志》,但1904年24岁的鲁迅又进了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读了不到两年,1906年就自动退学,“弃医从文”了。
鲁迅这样的职业转换,大概很难为今天的中国人所理解。
我看到一位中学生专门为此写了一篇作文,以“现代人”的眼光,作了这样的评价:“他学的矿务,并非热门专业,这是‘输在起跑线上’;学完矿业没有直接就业,这是没有早点立足社会;学矿业又去学医,中途改行,浪费了多少大好青春!留学归来仍未从医就业,成了待业青年;之后弃医从文——专业不对口;从文后,写的既不是政府御用文章,也不是传统文言文,甚至还抨击政府,批评时弊,是个反动青年,而且是生活动荡、收入不稳的反动青年!”这位中学生的“黑色幽默”,倒是引发了我们的好奇心:鲁迅当年为什么要“弃矿学医”?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课题,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先说鲁迅为什么要学医。
他曾经这样谈到自己的“医学梦”:“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期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
首先,这是鲁迅个人的一个童年创伤记忆。
鲁迅从来没有写过母亲,却连写两篇文章谈父亲:一篇叫《五猖会》,讲父亲怎样强迫自己背书,他由此感受到父子之间的隔膜,让他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另一篇是《父亲的病》,写直到父亲临终前,才突然感悟到父子之间的同样刻骨铭心的生命的血缘关系,却已经来不及向父亲表达自己的爱,只能大声疾呼:“父亲!父亲!!”父亲却吃力地回应说:“……不要嚷。
……不……”“我”还是叫着:“父亲!!!”一直到父亲咽了气。
多年后,鲁迅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喊声,“每听到时,就觉得这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因为打搅了父亲最终的安宁!这是一个更加刻骨铭心的有罪感和永远的痛苦!可以说,正是这样的刻骨铭心的生命创伤,童年记忆,成为鲁迅要“弃矿学医”,而且是西医的最重要的动因。
鲁迅弃笔从文的事件
鲁迅弃笔从文的事件弃医从文用笔救国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鲁迅在日本考进了仙台医学专科学校,立志学习现代医学,他准备毕业后当一名医生。
其实鲁迅当时在国内洋务学堂学的是矿物铁路,后来为什么要学医呢,在鲁迅13岁时,家里遭到一场很大的变故,鲁迅的祖父因贿赂乡试主考官,案发被捕入狱,鲁迅家从此败落下来。
而且祸不单行,他父亲又被庸医误诊而死,当时他父亲得了肺病,经常吐血。
因为当时医疗水平比较低,始终也不能确诊是什么病,再加上家道败落,不能拿出更多的钱来治病。
于是就按照绍兴民间的土办法来止血,让病人喝陈年磨研出来的墨水。
又请当地的中医来诊治,吃了不少中药,还用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药引,最终也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
他看到当时中国医学太落后了,国民体质太孱弱了,而当时中国正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要使祖国强盛,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样才能抵抗外来侵略,所以他希望成为医生之后,做一名军医,到打仗前线救死扶伤。
但是,一件突发的事件改变了鲁迅的志向。
鲁迅在仙台学习的第二年碰到了一件事情,使他改变了学医的志向。
一次上细菌学课,需要用“电影”(幻灯片,当时称电影)来显示细菌的形状和活动情况。
教师讲完后,还没到下课时间,便放了几段时事幻灯片子,映出的是不久前刚结束的日俄战争的故事:日军抓了一个中国人要枪毙,说他做了俄国间谍,刑场四周围了很多身强力壮的中国人在看热闹,无一不神情麻木,满脸愚笨。
这影片无非就是歌颂了日本军国主义为了侵略和扩张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日俄战争的新闻短片。
“万岁!万岁!”,影片刚刚放完,在场的学生发出了鼓掌声和欢呼声,有的斜着眼睛看着鲁迅,议论说:“看看中国人这样子,中国一定会灭亡。
”这声音像剑一样刺伤鲁迅的心,面对此情此景,鲁迅浑身像火烧一样,再也坐不住了,他猛地站起来,夹起书本愤然走出教室。
有好长时间,鲁迅的心总是平静不下来。
他心情沉重,思绪翻腾。
他想:自己远涉重洋,来到异国他乡,本想学点先进的医术,回国后治病救人,但如果光治好了病人的身体,而精神上依旧那么麻木,中国还有希望吗?无情的事实告诉鲁迅,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肮脏的战争,是对中国主权的蹂躏。
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
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
为什么鲁迅要弃医从文呢?以下就是店铺做的整理,希望对你们有用。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汪先恩):适逢世界读书日,又重读了一遍《阿Q正传》,愈觉自己多少沾有阿Q式毛病,也多少潜藏着抢“宣德炉”和“秀才娘子宁式床”的革命心态,好像每个社会都有抱怨“枪毙不如杀头好看”的芸芸看客,更有阿Q式的替死鬼,社会浑浊时多一点,清明时少一点。
文短而意深,可谓不朽之作。
细读鲁迅的作品,可以揣摩这位留日前辈为何弃医从文。
有所顾忌的时候,要么匿名,要么假名,要么改名。
鲁迅喜欢改名和用假名,本名周樟寿,18岁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估计他自己也没想到,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的笔名“鲁迅”盖过所有真假名。
他赶上了第一次留日潮。
1894年甲午战败,天朝被再次警醒,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向西方学习,以夷为师。
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主张向引进西方制度成功的日本派遣留学生,理由是省钱省力。
1896年清政府选派戢冀翚、唐宝锷等13人赴日留学,开启了留日先河,委托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筑波大学前身)校长嘉纳治五郎培养,为此他特为清国学生设立预科学校,即相当于高中的三年制弘文学院(始称亦乐书院)。
浙江省的周树人经过严格选考,1902年2月被公派到弘文学院留学。
1902年夏留日学生为614人,到1904年增到1454人,其中有不少“速成班”的学生,速成班的学生三个月或半年就修业,有些是走过场,所以鲁迅非常看不起他们,玩不到一块。
1904年夏季,鲁迅毕业,面临升学,费用是个大问题。
由于四年制的仙台医学专科学校(现东北大学医学部)免除考试又免除学费,很有吸引力,于是他于1904年9月到仙台,呆了一年半,学了些解剖学等基础课程,1906年3月辍学,离开仙台。
关于离开仙台的原因,他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披露了两点:一是从幻灯中看到日俄战争中华人的麻木不仁,二是受到同学歧视。
鲁迅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的原因
鲁迅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的原因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鲁迅认为医学只能挽救人体,而文学却可以治愈心灵,中国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思想。
1.鲁迅曾就读于南京矿路学校,后赴日本求学。
一开始他还对矿业感兴趣,曾与同学合作出版《中国矿产志》,但鲁迅在1904年24岁时,就进入日本仙台医科大学学习。
2.鲁迅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他有伟大的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他从医学回来的时候,本来是想要行医救人的,但是在清朝的时候,他看到了很多人的冷漠,这让他很是失望。
他相信,要拯救中国,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人民的不良心理。
所以,他选择了“弃医从文”。
鲁迅先生没有辜负他的初衷,从他的作品中,他的许多批评文章发人深思,发人深思,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所以,不管时间过去了多少年,他那一部不朽的作品,依旧光芒四射。
3.鲁迅在《呐喊》中再次提及了自己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的理由。
原文是这样的:从那时起,我就认为,医疗并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一个愚蠢的民族,无论他们的身体多么健康,多么健康,他们都会成为一种毫无意义的公众的牺牲品和观众。
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他们的灵魂发生变化。
鲁迅在日本求学之后,就明白了医学可以增强国人的体质,但这并不能改变中国人的落后观念,那样的话,这个国家就不会强大了。
鲁迅对国人的心灵病痛既震惊又痛心,所以他决心放弃医学,以文学来唤醒国人,使他们在心灵上获得解放,独立。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豫山,后改为“豫才”,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肄业)。
1918年,他以笔名出版《狂人日记》,并以“鲁迅”为名,浙江绍兴人,影响最大。
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斗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中国近代文坛的开创者。
毛泽东曾经说过,鲁迅所走的路,就是中国的新文化。
鲁迅的求学经历四字概括
鲁迅的求学经历现实考量在动荡的时局下,鲁迅先生的求学之路很曲折。
参加过科举,经历过旧学和新学,学过理科也学过文学,其志向从科举到医学、然后弃医从文,发生多次变化。
当然除了志向和兴趣,还有现实的考量。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4月,入南京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
12月,被本家叔催促参加县考,中榜后以四弟患病为由不再参加府考,继续前往南京求学。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月,矿路学堂毕业。
3月,公费赴日本留学。
4月,入弘文学院普通科江南班。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剪辫。
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鲁迅六岁开始在家塾读书,十一岁进入绍兴名校三味书屋,学习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为科举做准备。
当时读书人的规划是科举后成为官吏,如果落榜就做师爷或者经商,但鲁迅选择了独特的道路——学习洋务,正是这样的选择改变了鲁迅之后的命运,可在当时学洋务是一种把灵魂卖给洋人的行为。
⭐️富家子弟学洋务的话可以选择教会学校,但鲁迅家道中落,只能选择江南水师学堂,那里不仅学费免费还能领津贴。
按照当时的想法,读军校也不是光彩的事情,为此鲁迅还把周樟树改成了周树人。
果然便宜没好货,鲁迅在水师学堂读了半年就退学了,然后转学去了陆师学堂附设的矿物学堂,鲁迅在这里学了德语,还接触了化学、物理等学科,渐渐意识道中医不过是有意无意的骗子,这些知识也为鲁迅攻读医学专业埋下伏笔。
⭐️鲁迅在矿物学堂以第三名的成绩毕业,被公派到日本留学,先到东京的宏文学院读了两年预科,尽管清政府指定的升学方向是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采矿冶金系,但他却选择了医学,因为鲁迅但梦想是“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为了能潜心学习医学,鲁迅去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在这里遇到了藤野先生。
鲁迅在求学过程中,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相反,鲁迅一直关切时局,在留学期间对欧洲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感兴趣,逐渐发现并领悟到欧洲的富强并不只是因为技术上的优势,而是有一套与中国全然不同的学问和制度体系作为支柱。
矿路学堂给鲁迅的感受
矿路学堂给鲁迅的感受
矿路学堂是中国历史上一座著名的学府,位于浙江宁波市。
这所
学堂对于中国现代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所教授的思想
及文化理念也对许多知名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就包括我国著
名的作家鲁迅先生。
在矿路学堂求学期间,鲁迅深受启发,对于国家的现状及社会问
题产生了深刻的认识。
学堂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
新思维,这正是鲁迅所需要的。
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为他未来的文
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鲁迅在矿路学堂期间和同学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这为他提供了
与他人分享观点和思考的机会。
他与同学们一起研究了中国文化传统,并为之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
这种思想碰撞及多元交流的氛围,激
发了鲁迅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创作的动力。
矿路学堂也为鲁迅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更
多的文学作品,了解了当时国内外的社会动态。
这些经历丰富了他的
知识储备,拓宽了他的思维边界,使他的文学触角更加敏锐。
总的来说,矿路学堂给予鲁迅师生们一个自由、包容和开放的学
习环境。
这里的独特教育模式及启迪性的课程为鲁迅在思想和创作上
提供了巨大的激励和影响。
他在这个学堂的经历,无疑塑造了他成为
国内外重要文学家和思想家的关键时期。
鲁迅是个理科生
鲁迅是个理科生张娟1898年,鲁迅17岁,此时的鲁迅已经在私塾读过“十三经”,经历了祖父坐牢、父亲病逝,见多了世态炎凉,厌倦了愚昧落后,于是他决定“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鲁迅抱定了科学救国的爱国雄心,离开家乡和母亲,到南京的学堂学洋务,从此成为一名理科生。
学海军1898年,鲁迅前往南京,考取了江南水师学堂的实习生。
在这里,鲁迅初次知道世界上还有格致(含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算学、地理和体操。
然而鲁迅在这里仅待了一年,原因是,只有福建人才可以在舱面甲板上工作,鲁迅作为浙江人只能在内舱管理机器间,他担心照这样下去,等到船沉了自己都不知道。
矿物学1899年,鲁迅投考南京矿路学堂。
这所学校主要教授与采矿相关的课程,包括矿学、地质学、化学等。
鲁迅在矿路学堂的成绩很好,得到过不少银质奖牌。
学校为鼓励学生学习,规定得够10个银牌可换一个5钱重的金牌,同学中只有鲁迅一个人换到过金牌。
1902年初,鲁迅以一等第三名的成绩毕业。
地质学鲁迅童年时喜欢读带插图的《山海经》,这是古代一部充满了神话色彩的著作,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资料。
此外,他还买过《徐霞客游记》等书籍,学习过译著《地质浅说》《求矿指南》等。
1902年3月,鲁迅留学日本。
1903年,浙江同乡会连续刊载列强掠夺浙江矿产事件,鲁迅于10月在《浙江潮》杂志上发表《中国地质略论》,论述中国的地质分布、地下矿藏,并指出:“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
”鲁迅呼吁国人“奋袂而起”,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情怀。
1906年,鲁迅与同学顾琅合著的《中国矿产志》出版发行。
这是辛亥革命前,第一部全面记述我国矿产资源的专著。
植物学鲁迅自幼喜爱植物,大约10岁时,最爱看的书是清代人写的《花镜》,这是一部关于植物栽培的书。
在日本弘文学院时,鲁迅买了日本植物学家三好学著的植物学相关著作。
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做教员时,鲁迅兼任日本教员铃木��寿的植物学翻译。
仙台学医时候的三件事故事
仙台学医时候的三件事故事摘要:1.鲁迅在仙台学医的背景2.鲁迅经历的三个有趣事件3.这些事件对鲁迅人生的影响4.总结:仙台学医时期对鲁迅的重要性正文:仙台学医时期是鲁迅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不仅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以下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的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鲁迅刚到仙台的时候。
由于当时日本社会的排外情绪严重,许多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受到了歧视。
鲁迅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有一次,他在街上被一群日本学生围攻,他们嘲笑鲁迅的中文口音,并对他进行侮辱。
鲁迅并没有退缩,反而以流利的日语回击,让那些日本学生对他刮目相看。
这件事让鲁迅意识到,要想在日本社会立足,就必须掌握日语,于是他开始努力学习日语。
第二个故事关于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老师。
这位老师名叫藤野严九郎,他对鲁迅的影响非常深远。
藤野严九郎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对学生非常严格。
他要求学生们严谨治学,严禁抄袭。
鲁迅深受这位老师的影响,他在后来的创作中一直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
此外,藤野严九郎还对鲁迅的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他的鼓励下,鲁迅放弃了医学,转而投身文学创作,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作家。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鲁迅参加的一次解剖学考试中。
当时,鲁迅因为忙于文学创作,无暇顾及学业,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
这让鲁迅深感愧疚,他意识到自己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
于是,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态度,调整作息时间,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成绩。
在接下来的考试中,鲁迅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也让他更加自信地走出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总结起来,鲁迅在仙台学医时期经历的这三件事情,让他深刻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严谨治学的必要性以及面对困境时要保持自信和勇敢。
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
鲁迅先生的求学经历
鲁迅先生的求学经历
1892年,11岁的鲁迅就读于家乡绍兴的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
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
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
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
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
鲁迅先生在南京路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
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2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改制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现代医学。
鲁迅选择学习现代医学,是因为父亲的病故造成他对中医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他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也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
在仙台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
鲁迅在医校学习一年以后,便从学校退学。
1909年,28岁的鲁迅从日本回到中国,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生理学化学教员、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绍兴师范学校(今绍兴文理学院)校长等职务。
1912年,31岁的鲁迅受蔡元培之邀,到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工作,袁世凯做大总统后,随政府搬到北京,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1科科长、教育部佥事。
1918年,37岁的周树人首次用“鲁迅”为笔名。
鲁迅学医的故事150字
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学习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
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他之所以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
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
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
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
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
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
鲁迅自传
《鲁迅自传》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
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
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
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
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
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
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
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
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
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
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
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
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1、“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中所提到的“小说”即《》,它是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
2、鲁迅学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弃医从文的原因又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分别说明文中两个“不好”的不同含义。
鲁迅先生在矿路学堂的感受
鲁迅先生在矿路学堂的感受
鲁迅先生在矿路学堂的感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矿路学堂给鲁迅先生带来了对社会的深刻触动。
他在那里亲眼目睹了工人子弟受教育的艰辛和困境,这些孩子们来自贫困家庭,他们的父母大多是辛勤劳动的矿工,生活拮据,教育资源匮乏。
鲁迅先生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贫困阶层子女的命运如何受到社会结构的束缚。
其次,矿路学堂让鲁迅先生对教育事业有了更强烈的责任与使命感。
他不仅在矿路学堂从事教育工作,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
他用自己的言行和行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思考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鲁迅先生在矿路学堂的学习经历让他对于中国的铁路、矿物资源等知识有了深入了解。
他还曾编撰过《中国矿产志》一书。
这段学习经历也给他未来的生活和职业道路带来了影响,他前往日本留学,并进入到仙台专门医学学校。
最后,鲁迅先生在矿路学堂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他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指导,更在生活上给予关怀和照顾。
这种深情厚意使得矿路学堂成为他一生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总的来说,矿路学堂的学习经历对鲁迅先生的思想观念、教育理念以及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影响。
课本中和煤矿有关的人
课本中和煤矿有关的人
大家对煤矿的印象往往都是傻大黑粗,没文化,但是你可知道,大文豪鲁迅当年可是差点当了一名煤矿工人的。
一、鲁迅的学校与专业
鲁迅就读过的学校有一所叫矿路学堂,隶属于江南陆师学堂,是南京的青龙山煤矿资助的。
鲁迅所学的专业也离不开矿业,当年鲁迅手抄的讲义中就有《地质学》与《地学浅说》,鲁迅所学的专业中就开设了七门矿学专业课程。
二、鲁迅在矿业上的贡献
1903年鲁迅发表了地质论文《中国地质略论》,这是中国近代地质学上最早的文献,是中国最早的地质学文章。
1907年,鲁迅发表了中国第一张《中国矿产全图》。
1906年,与顾琅合著了《中国矿产志》,该书还曾被定为中学堂参考教材。
三、鲁迅的煤矿生活
鲁迅是真实下过煤矿的,鲁迅的《琐记》中写到:学堂的设立,原是因为青龙山的煤矿出息好,所以开办的…….到了第三年我们下矿洞无看的时候,情形实在颇凄凉。
实际上鲁迅还真的在青龙山煤矿实习过,而且和23个同学一起下井,体验了井下矿工生活。
看,鲁迅如果没有走向文学道路的话,说不准就是一个煤矿方面
的专家,为中国煤矿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呢。
【历史故事】关于鲁迅的故事 鲁迅理发的故事
【历史故事】关于鲁迅的故事鲁迅理发的故事鲁迅先生先学矿路,再学医学,最后弃医从文,可谓“半路出家”了。
然而鲁迅一登上文坛,就写出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于是就有人称赞鲁迅是“天才”了。
鲁迅先生却感慨地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
”是啊,例如鲁迅先生在写作《阿Q正传》时,写到阿Q赌钱一段写不下去了,因为他是从不赌钱的。
先生废寝忘食,冥思苦想,可始终写不出令自己满意的场景来。
于是他又抽出时间,请一个名叫王鹤照的工人来表演赌钱的情景。
王鹤照对绍兴戏的摊牌九极为熟悉,在手舞足蹈的表演中,他还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咳,开啦里格……天门啦,角回啦,人和天宝在哪里啦……啥人的铜钱拿过来咧……”鲁迅先生一边倾听,一边记录,在此基础上终于写出了生动的赌钱场面。
今天,当我们惊叹于《阿Q正传》的精妙时,你可知道鲁迅曾经为此付出了多少工夫吗?鲁迅爱书故事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工具,那是一些简单的画线仪器、几根钢针、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
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使他珍藏着的一万多册图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破散的情况。
鲁迅先生一向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特别是青年学生,但是归还时,如果上面有了破边卷角等损坏的情况,他会不高兴的。
对于那种不爱护书的借阅者,鲁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本被“蹂躏过的原书再转回来。
”鲁迅先生时常把一些好书主动寄赠给渴求知识的人,每当把书送出去时,总是非常仔细地包扎好。
鲁迅先生爱护书籍的故事至今还在广为流传。
金牌换书鲁迅少年时代在南京矿路学堂读书,学习十分刻苦。
在同学中,他年龄最小,而成绩却最为优秀。
矿路学堂当时规定,每月考一次,考得第一名者奖三等银牌一枚;四个三等银牌换一个二等银牌,四个二等银牌换一枚金牌(金质奖章)。
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同学中只有鲁迅一人换到了金牌。
当时矿路学堂的总办比较开明,学生看书报也比较自由。
鲁迅求知欲十分强烈,除学习功课外,他还广泛阅读古代小说、野史、杂书和从西文翻译过来的新书。
鲁迅和秋瑾的关系怎么样?
鲁迅和秋瑾的关系怎么样?鲁迅和秋瑾是浙江老乡。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秋瑾虽然出生在福建,但祖籍却是浙江绍兴。
所以两人还是近老乡。
鲁迅出生于1881年,妥妥的80后;秋瑾出生于1875年,妥妥的70后。
鲁迅算后辈小生,得喊秋瑾为姐。
鲁迅赴日留学是1902年,官费,读的是东京弘文学院——日本专为中国留学生创办的速成性质的学院,普通科二至三年,速成科有六个月、八个月、一年、一年半不等。
1904年4月,鲁迅从弘文学院结业,拿到一张“日本语及普通速成科”文凭。
按清府规定,鲁迅应该升入东京帝国大学工科所属的采矿冶金科,但鲁迅想学医。
9月,入学仙台医专,学校不收他学费。
学制四年。
1906年3月,大二医专的鲁迅退学,弃医从文,他认为拯救中国的灵魂比拯救身体更重要。
退学之后回东京,把学籍列入东京独逸语学会的德语学校,但仅是挂名,这样才能领到每月三十多、每年总额四百大洋的官费留学金。
平时根本不去学校,老子愿意干嘛就干嘛。
用鲁迅弟弟周作人的话来讲,找他大哥扯淡的,不是亡命者,就是逃学者,他们什么时候都是空闲的,也没啥星期天不星期天。
秋瑾赴日留学是1904年,自费,本来想去美国的,但在闺蜜吴芝瑛的妇女沙龙里,结识京师大学堂日本教习服部宇之吉的夫人服部繁子,繁子归国省亲,秋瑾丢下高帅富的老公、八岁的儿子和四岁的闺女,跟着繁子东渡。
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会馆报到,并在会馆的“日语讲习所”学习日文,由服部繁子介绍,认识了日本实践女子学校校长、著名的日本女教育家下田歌子,并进入其实践女校学习。
该校设三年制的普通中学课程,校规极严。
进校之前,服部繁子再三向秋谨告诫,你那些狂妄之语少说。
秋瑾没听,更不适应,学习一阵后离开。
1904年底,为了适应中国留学生的快餐式需求,下田歌子在实践女校分设了速成性质的师范科和工艺课,一年即可毕业。
秋瑾听说后,于1905年转上实践学校的速成师范班。
由于4月份才开学,所以回国探亲,7月份再次东渡,病倒,8月份才报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学医之前还学过采矿
一般人都知道,鲁迅弃医从文是因为他认为改变中国人的精神比医治中国人的肉体更紧要。
但很少被注意到的是,他在学医之前还学过采矿。
2016年2月,杭州孤山的鲁迅雕像。
“这两天看到朋友圈,突然有点感觉我不是在上海,而是在伦敦。
大家都在读莎士比亚。
”4月23日,在2016上海长宁区读书节开幕论坛上,知名书评人、主持人顾文豪开玩笑地说道(今年正逢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戏剧大师逝世400周年,中英两国合作举办了不少纪念活动)。
今年也是鲁迅逝世80周年,在读书节开幕论坛上,主办方邀请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郜元宝与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金理,引领读者回望鲁迅。
4月23日,2016上海长宁区读书节开幕论坛上,顾文豪(左)、郜元宝(中)、金理(右)引领读者回望鲁迅。
鲁迅人生规划上的两次转变
一般人都知道,鲁迅弃医从文是因为他认为改变中国人的精神比医治中国人的肉体更紧要。
但很少被注意到的是,他在学医之前还学过采矿。
鲁迅一到日本,就和一位同学合写了一本《中国矿物志》,献给当时在日的一个清朝官员。
他希望让清廷意识到中国资源丰富,如果不加紧开采,就会被列强抢夺。
后来鲁迅发现中国的问题,远不是靠挖掘资源可以解决的,于是学医,后又从文。
郜元宝分析认为,鲁迅在人生规划上的两次转折,理由都是他对中国的爱。
然而在大多数读者看来,鲁迅爱中国,但是也骂得太多了。
这其实不难理解,鲁迅的“骂”和“爱”其实是一回事。
在鲁迅看来,很多中国人想爱国,但是不知道怎么爱国。
鲁迅认为,真正的爱国和读书有很大关系。
“他认为一个民族在世界上真正值得骄傲的,不是军舰多么先进,设备多么发达,而是在学术和文艺方面,有能够获得其他民族认可的东西,这才是达到爱国主义的最终途径。
”郜元宝说。
作为一个作家,希望自己的文章传之久远、永垂不朽是很自然的。
但是鲁迅并不希望这样,在《热风·题记》中,他表达了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速朽”,就是越早消亡越好,越快地被人们忘记越好——因为他的作品都是攻击时弊的文章,这些作品消亡得越快,说明社会越来越好,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越来越丰盈、清洁。
鲁迅痛斥“主义消费者”
鲁迅的另一个基本性格和关怀是诚。
在鲁迅笔下,经常称一类人为“伪士”,并对他们进行彻底的揭穿和否定。
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大规模输入西潮的时代,也是一个名词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新话语、新主张纷至沓来。
鲁迅看到,这些新名词、好主义,到了中国就仿佛掉进了黑色染缸里,原因就是那些伪士。
对于伪士究竟是指哪类人,金理借用郁达夫的《血泪》进行了解释。
在《血泪》中,主人公在五四时期从日本留学归来,有个人建议主人公说有一个东西叫世界主义,马上就要到中国来了,赶紧拜倒在它的脚下,会让他飞黄腾达。
金理认为,这些人并不是真的在信奉、信仰这些主义,而是在投机和消费它们,这样的人就是鲁迅眼中的伪士。
“当鲁迅批判伪士的时候,正表明了他对…诚‟这个字的呼唤。
他总是不相信那些表面文章,总是对别人打出的旗号要先打一个问号,看看内在究竟是什么。
”在金理看来,鲁迅希望一个人的公开主张和内在真实的想法要保持一致性,不能嘴上说着“爱”,心里却不“诚”。
鲁迅为何对暴力轻描淡写
鲁迅一生写了大量作品,有小说,有散文诗,有杂文,还有学术研究,这些不同文体的作品有没有共同点?郜元宝从鲁迅评价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看到,鲁迅将作家定义为“显示灵魂的深者”。
鲁迅在完成《阿Q正传》后,当时留法学者敬隐渔将其翻译成了法文寄给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马上请他回一封信给鲁迅,说感谢他写了阿Q这样一个人,读完后对阿Q悲苦的样子始终忘不了。
鲁迅笔下的阿Q为何能如此震撼人心,郜元宝说很多作家喜欢对暴力极尽渲染,生怕写得不够具体、不够历历在目。
《阿Q正传》中也有暴力,但是都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比如阿Q调戏了吴妈后,被赵太爷打,也就是一两句话。
孔乙己被吊着打,打到半夜,打折了腿,如此而已。
还有在《风波》里,七斤嫂拿筷子照着女儿头顶扎下去。
郜元宝认为,这些场面如果换成其他作家,自然可以细致描绘一番,但鲁迅却都是很随意地处理了。
“为什么他写暴力写得这么简单,因为鲁迅的中心不在于向读者展览身体暴力的场面,而是传达像阿Q这样的人,在被打后精神上的反应。
所以我们知道了中国人的…精神胜利法‟。
”郜元宝分析道。
鲁迅说,中国文化的最大悲哀就是不把人当人。
他写孔乙己、阿Q、祥林嫂,都是既把他们不被当人的现实反映出来,同时还要把他们当人来写。
所以,对于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编选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选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而不选《阿Q正传》,哲学家李慎之感到不快。
他说,鲁迅之所以为鲁迅,可以没有《中国小说史略》,而决不可以没有《阿Q正传》。
李慎之认为,《阿Q正传》展现的是关于中国人的学问,至今无人超越。
郜元宝认为,文学家、道德家和政治家都致力于改变人,但是政治家通过权力改变人,道德家通过训诫改变人,而文学家只是写出人的真实面貌,让人们看到彼此的真相,因此有所改变。
鲁迅真的难懂吗
从1980年代,就开始流行起“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的说法,也渐渐形成了鲁迅是最难懂、最难读的印象。
但是在郜元宝和金理看来,鲁迅并没有那么难懂。
尽管鲁迅文章的成分确实很复杂,有文言文,有欧化文,还有他自己独特的创造。
“但是不管鲁迅的文章多么深刻,真正读了之后就会发现它又是高度的口语化,很流畅。
”郜元宝介绍说,曾经有个叫俞芳的女孩暂住在鲁迅家里,半夜里经常听到鲁迅高声念刚写好的文章,改到流畅为止(见她写的《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鲁迅自己也说过,他写文章,可有可无的形容词要删掉,只有自己懂别人不懂的要删掉,直到最简单为止。
尽管鲁迅自己认为已经在文字上做到了最简,但毕竟思想的深度在那里,当时已经有不少人批评鲁迅的文章不够大众化,对此他很坦率地解释说,自己并不是故意要难懂,而是文章本就是写给中等水平以上的人看的。
“但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等水平的读者,放到现在又是什么水平呢?”郜元宝提醒道。
在另一个层面,郜元宝认为,鲁迅的言之有物,而且有着一以贯之的思想和情感,相比于那些一部作品一个样的作家,更容易理解和把握。
郜元宝也看到今天不少作家的作品,虽然很容易进去,但也想让人赶紧逃出来。
“与其读那样的…浅‟,不如读鲁迅的…深‟。
虽然鲁迅对于今天的读者,可能会觉得有点难,但是经过一番努力进去了,你就会感到不虚此行,没有被欺骗。
”郜元宝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