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8.1牛顿第一定律(二)——惯性教学设计-物理大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3.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所涉及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初中生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过程及理解。

【教学难点】利用惯性现象解释现象。

教学过程1【导入】课堂回忆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改变是指什么?(1)、运动速度改变: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由快变慢;由慢变快。

(2)、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的是什么呢?2【讲授】新课讲授1、生活中的现象:推自行车:用力推,自行车就运动;不用力了,自行车会停下来。

说明了什么?运动需要力吗?2、思考: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吗?3、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5、什么是惯性?就是物体保持原来(一开始)运动状态的性质。

3【活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猜想:阻力大?会_____。

阻力小?会____。

设计并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毛巾、棉布、木板、刻度尺。

(2)实验方案:斜面、小车实验4【活动】分析交流1.为什么小车要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自由滑下?2、为什么要用同一辆小车,同一个斜面,从同一高度,滑下?3.小车在水平桌面上速度变小的原因是(还有推力吗?)4.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永远运动下去5【活动】课堂练习1、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案、教学设计
1.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注重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实验分析、归纳能力有待加强。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细节,培养他们从实验现象中提炼规律的能力。
3.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出较强的交流、表达能力,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敢于质疑、勇于尝试,以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生活实例引入:向学生展示一段乘坐公交车的视频,视频中人们在车辆启动和刹车时身体的前倾和后仰。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惯性的概念。
2.提问方式:教师提问:“为什么车辆启动时,我们会向后仰?为什么刹车时,我们会向前倾?”让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产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好奇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导入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培养观察、提问、假设、验证的科学探究方法。
2.利用实验、动画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培养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交流观点,提高沟通、表达、批判性思维等能力。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假设与验证: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对上述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为接下来的实验探究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惯性的定义:介绍惯性的概念,即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牛顿第一定律:阐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即一个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设计

新课引

1利用课件播放图片,展示问题:
问:你认为谁正确?创设情景,吸引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新课教学(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2、实验探究:推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1、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回顾亚里士多德和
伽利略等人对运动和力的认识和研究,并播放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问:你赞同谁的观点?
2.实验探究:
(1)引导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讨论与交流:
①棉布和木板表面上运动的小车为什么最
终会停下来?
②小车在木板表面比在棉布表面运动的远,
说明了什么?
③如果把表面换成玻璃表面会怎样?
④假如有一个特殊的表面,小车在上面运动
时,不再受到阻力,小车将怎样运动?
⑤为什么要用同一小车、同一斜面从斜面顶
端(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3)多媒体播放实验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根据已有经验进
行合理的猜想是科
学探究中最具创造
性的一环,有利于培
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和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根据实验要求
设计实验,培养学生
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
归纳实验结论。

学习根据实验结论
推理、概括的能力
学习总结牛顿第一
定律,并理解定律的
含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集体备课教案8.1牛顿第一定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集体备课教案8.1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

教材中第8章的第1节,详细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包括惯性、力和运动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惯性的概念,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 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的概念。

2.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室用具、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物体,思考物体运动的原因和停止运动的原因。

2. 知识讲解:讲解力和运动的关系,介绍惯性的概念,阐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3.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板书设计:板书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包括惯性、力和运动的关系。

7. 作业设计:(1)请解释惯性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力和运动的关系。

(3)完成课堂练习。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力和运动现象,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惯性的概念及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一、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需要注意的是,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与重力、摩擦力等力混淆。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课时)惯性 教案 教学设计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课时)惯性 教案 教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课时)惯性教学设计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如何让自主教学探究模式很好的得到实施,是教学过程设计的难点。

本节课《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主要利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和后期人机互动完成学习。

一、教材分析这节教材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介绍了四位科学家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

然后讲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

而本节课作为第二课时,着重学习惯性这一物体固有属性,并且兼顾了力和性质的辩证这一难点,所以,学生必须做到充分的感知,才能准确地归纳出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本质联系和区别。

二、教学过程设计温故知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怎么得出的?我此时处于什么状态?如果不施加力给我,我会改变这一状态吗?(一)学生流畅回答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二)学生回答:静止状态(三)学生回答:不会教师导语:我、同学们、窗帘、投影仪、窗户甚至房子,等等,都保持着“静止”这一状态,没有力作用时我们都有保持这一状态的性质。

实际上,我们物理学中把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有专门的名称——学生活动:在课本中阅读并找出这一名称。

(惯性)新课教学:感受惯性(一)首先播放“亚洲飞人--柯受良”的惊人事迹:飞越黄河(二)学生在观看了解柯受良的壮举同时,增强爱国情怀,课堂注意力集中了,兴趣激发了,思维也活跃了(三)展示图片:汽车起步、公交急刹车等(四)学生活动:借助图片的启发,自己联系实际,举例说明惯性在生活中的影响(五)探究:1.力的产生必须是几个物体?惯性呢?2.力的作用是什么?惯性呢?3.假如没有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会得出吗?4.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谁是因,谁是果?(六)影响牛顿第一定律的因素是什么?学生活动: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质量是唯一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本课小结沙场点兵:看看你都会了吗学生活动:完成白板出示的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及其应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及其应用教案

第 1 节牛顿第必定律第 2 课时惯性及其应用知识与技术1.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全部物体都有惯性。

2.会解说惯性现象。

过程与方法培育和提升实验设计与操作、现象描绘、总结概括等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教课要点1.认识任何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都拥有惯性。

2.解说平时生活中简单的惯性现象。

教课难点1.任何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都拥有惯性。

2.正确解说惯性现象。

3.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差别。

教具准备纸板、水杯、多媒体课件、展现台、生鸡蛋和熟鸡蛋各一只、象棋子、钢尺等。

一、情形引入多媒体课件展现,复习牛顿第必定律内容。

教师设疑:力不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由,那么是什么保持了物体的运动呢?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而引入“惯性”这个课题。

二、新课教课研究点一:惯性演示实验 1:快速弹出鸡蛋下的硬纸板,鸡蛋会怎么样?演示实验 2:用尺子快速打出较下边的棋子,上边的棋子会怎么样?教师发问:(1)快速弹出纸板的时候,鸡蛋为何没有飞出,而是落进杯子?(2)为何打出较下边的棋子,上边的几个棋子可以保持本来的状态?以四人为小组,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联合自己所察看到的实验现象,踊跃睁开议论。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剖析实验现象:实验 1 现象剖析:因为鸡蛋本来是静止在硬纸板上的,当纸板飞出去时,鸡蛋因为惯性依旧保持本来的静止状态,所以鸡蛋最后没有随硬纸板飞出去,而是掉进玻璃杯里。

实验 2 现象剖析:用尺子快速打出较下边的棋子,上边的棋子因为惯性要保持本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就会落在正下方。

教师总结:物体保持本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教师指引学生得出对于惯性的几点理解。

多媒体课件展现对惯性的几点理解:(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全部物体都拥有惯性。

(2)惯性与运动状态没关,物体无论处于如何的运动状态,惯性老是存在的。

(3)惯性与能否受力没关,与速度大小没关。

多媒体展现:乘客坐内行驶的汽车上,汽车转弯时,乘客向左( 或向右 ) 倾斜;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斜。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及其应用》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及其应用》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及其应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及其应用》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惯性的概念,掌握惯性的计算方法以及了解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惯性的存在,并通过实验和习题,使学生掌握惯性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对物体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惯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惯性的存在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惯性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3.通过实验和习题,使学生掌握惯性的计算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1.惯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利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惯性的存在,并通过实验和习题,使学生掌握惯性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案、课件、实验器材。

2.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和后仰,引出惯性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讲解惯性的定义,让学生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然后,讲解惯性的计算方法,即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3.操练(15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硬币放在卡片上快速抽出卡片,硬币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掉落在地上。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惯性的存在。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做一些关于惯性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讲解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的安全带、运动员的起跑动作等。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老师进行补充。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关于惯性的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理解其意义2、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体验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任何物体都有惯性(二)情感、态度价与值观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感受科学就在身边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第七章力之后,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对科学探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方法和经验。

学生对“用推理的方法推导小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有一定难度。

学生对于“质量是决定惯性的唯一因素”学生更是缺乏感性认识,很可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认为速度也是影响惯性的一个因素。

所以我在课堂上要充分引导,让学生亲自进行探究活动,再结合生活事例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概念。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难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一、情境导入自行车比赛中,车手用力蹬车,自行车就向前运动;不蹬,自行车则停下来。

那么运动和力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课题----牛顿第一定律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16—18页,初步了解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②、什么是惯性?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学生活动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①探究目的:探究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②实验思路:逐步增大水平轨道的光滑程度,使小车运动的尽可能远③相同条件:使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滚下。

④不同条件:水平轨道粗糙程度不同⑤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木板、绵布、毛巾⑥请在下面空白处设计实验表格学生组进行实验,并且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设计的表格中,根据数据交流、分析得出结论。

分析:毛巾表面粗糙,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大,运动距离最短;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小,运动距离最长。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但在毛巾、绵布、木板三种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不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即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2.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和公式。

3.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与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相关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和公式的理解、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具体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2.教具:实验器材、投影仪、计时器、活动策划。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复习(10分钟)教师可通过提问、复习前一课时的内容回顾等方式导入,旨在唤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思考。

利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2. 概念讲解(15分钟)师生共同探讨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含义,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并通过展示实验现象或生活例子,帮助学生加深对该定律的理解。

3. 实验观察与总结(25分钟)3.1 展示实验现象教师进行小范围实验,如将纸片放在桌子上踢掉;再进行大范围实验,如在桌子上放置一个书本,用力拉书本,然后突然松手。

3.2 观察实验现象请学生观察实验过程,结合实验现象回答问题,如:纸片为什么飞出去?书本为什么突然停下来?3.3 总结实验规律通过实验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即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外力的合力为零。

4. 引入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和公式(20分钟)4.1 引入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引导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一切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其上。

”4.2 引入牛顿第一定律的公式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公式:F = ma,即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5. 练习与应用(30分钟)根据教材提供的练习题,让学生个别完成,并进行批改和讲解。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8.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8.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
a.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和后仰,激发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兴趣。
b.新课: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表述,以及惯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c.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验证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现象。
d.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简单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8.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掌握其表述方式,并能够准确地用文字和符号表示出来。
2.使学生掌握惯性的概念,了解质量与惯性的关系,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
c.应用题: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现象。
2.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性。
2.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3.教师总结:强调牛顿第一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牛顿第一定律,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加强实验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牛顿第一定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的第一节,也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意义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了解惯性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力、运动和摩擦力等基础知识,对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惯性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掌握惯性的概念,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惯性的概念。

2.难点: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惯性的概念。

2.实验法:用于观察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3.讨论法:用于探讨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小车、滑轮、摩擦力计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乘坐公交车的体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乘客需要系安全带。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牛顿第一定律。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以及惯性的概念。

同时,通过一些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3.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和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界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鼓励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质疑。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和后仰,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2.利用实验演示:设计实验,如放在桌子上的小车,当撤去推力后,小车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惯性的概念。
3.运用多媒体资源:播放相关视频,如物体碰撞实验,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什么是惯性?
5.作业设计注重巩固与应用: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含义,理解惯性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在科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和兴趣。
4.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2. 详细内容:(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及含义(2) 惯性的概念及性质(3) 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4)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含义,掌握惯性的概念及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牛顿第一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惯性的概念及性质。

2.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验证和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滑轮、弹簧秤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描述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如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和后仰,引发学生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含义,通过示例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理解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变化,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

4.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目,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并提供解答和解析。

6.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现象符合牛顿第一定律,哪些不符合,并解释原因。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外力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 应用: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下列现象是否符合牛顿第一定律,并说明原因:a. 乘坐公交车时,车辆突然刹车,乘客会前倾。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一、教材及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

它是在学习了运动和力一些简单知识的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由“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部分组成,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强化亚里士多德观点与伽利略观点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然后通过实验探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讨论的过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感悟观察、实验、推理的科学方法最后又通过“惯性的应用和防止惯性的危害”将物理还原于生活。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2、学情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得出的。

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三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加上生活经验的影响,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在此基础上认识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什么是物体的惯性。

(二)、过程与方法: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

2、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形成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2、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及内容。

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推理法。

学法:实验探究法、讨论分析法、归纳推理法五、教学资源教师:小车、木块、烧杯(内盛沙)、硬纸板、玻璃球、课件。

学生:斜面、玻璃球、木板、棉布、毛巾。

六、教学设计思路首先尽力展示生活体验,强化亚里士多德观点与伽利略观点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接着以大量的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教案:8.1牛顿第一定律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教案:8.1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教案:8.1 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教材的第8.1节,主要讲述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一定律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含义;2.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原理;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惯性现象,如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和后仰等;2. 理论讲解: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牛顿第一定律的动画解释,让学生理解惯性的概念;3. 实验演示: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硬币放在卡片上快速抽出卡片,让学生观察硬币的惯性现象;4.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6. 板书设计:板书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公式;7.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练习;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牛顿第一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六、板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含义;2.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 思考和讨论牛顿第一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一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惯性的概念、惯性的判断以及惯性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惯性的存在,并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惯性的判断方法。

教材还介绍了惯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汽车安全带的使用、运动员运动中的保护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的作用等基础知识。

但惯性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生动的生活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惯性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惯性的概念,学会判断物体具有惯性还是失去惯性;掌握惯性的应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惯性的存在和判断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认识惯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惯性的概念、惯性的判断方法、惯性的应用。

2.难点:惯性的判断方法,惯性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惯性的概念、判断方法和应用。

2.演示法: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惯性的存在。

3.探究法:学生分组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探讨惯性的判断方法。

4.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惯性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小车、木块、篮球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实例。

3.教学视频:准备相关教学视频,辅助学生理解惯性的存在和应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交通事故视频,让学生了解惯性现象。

2.提问:什么是惯性?引导学生思考惯性的概念。

呈现(10分钟)1.讲解惯性的概念,如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展示实验现象,如小车碰撞木块,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惯性的存在。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8.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4. 惯性在生活中的实例:惯性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乘坐电梯时,当电梯突然向上加速时,乘客的身体会因为惯性向后倒。
5. 惯性定律的实验验证:通过实验可以验证惯性定律。例如,通过观察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轨道上释放后的运动状态,可以发现质量大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改变运动状态的速度较慢,从而验证惯性定律。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课堂参与度方面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过于被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再次,我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观察和思考,对于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够准确和深入。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实验过程的指导和监督。例如,可以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8.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这一定律是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教材中的8.1节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惯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以及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信息化资源:
1. 教学视频: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过程、生活中的惯性现象等。
2. 教学课件:PPT、Flash动画等。
3. 学术文章:关于惯性、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成果等。
教学手段:
1. 实验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惯性的现象。

人教版物理八下教学设计:8.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下教学设计:8.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二)——惯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惯性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现象解释。

首先利用一系列的课堂演示实验,从而让学生概括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无论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具有惯性。

惯性现象的解释是惯性知识的延伸,学生虽然了解、也能讲出生活中的一些惯性现象,但都比较抽象,要他们真正用惯性知识来描述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而这样安排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 会解释惯性现象。

3.知道惯性的利弊过程与方法:1.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惯性现象,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注意惯性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危害。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惯性的涵义难点:应用惯性知识解释惯性现象四、教学手段讨论法、探究法、启发法、情境教学法。

五、板书设计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解题思路:(1)交待研究对象原状态(2)物理过程(突然发生的情况)(3)研究对象由于惯性要保持原状态4、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其质量有关,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六、教学过程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热值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B.2kg的煤完全燃烧比1kg的煤完全燃烧热值大C.1kg煤燃烧放出3×105J的热量,则煤的热值为3×105J/kgD.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燃料的质量无关,不同的物质热值一般不同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 V,灯泡L的电阻为10 Ω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由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灯泡L亮度变暗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C.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D.灯泡L的最大功率为0.9 W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 B.成年人散步时速度约为4m/sC.人的正常体温是39℃D.家用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30W4.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做法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钓鱼竿很长,是为了更省力B.菜刀的刀刃很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C.轮胎上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D.茶壶盖上有个小孔,是为了让壶内的液面总是低于壶嘴处的液面5.下列各种情况下,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A.小朋友正在荡秋千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竖直匀速下落C.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D.在草地上向前滚动的足球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由于具有惯性身体会向车行方向倾斜B.汽车尾气的再利用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C.与其它液体相比,水的比热容比较大,适合作冷却剂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7.如图是从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t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B.在t=2.5s时,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C.在t=5s时,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D.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2m/s二、多项选择题8.把标有“6V 3W”的小灯泡与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电源电压恒为18V的电路中,各电表选择的量程如图所示,要求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B.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值为10.8WC.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为0.75WD.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Ω~60Ω9.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一定律(二)
——惯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惯性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现象解释。

首先利用一系列的课堂演示实验,从而让学生概括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无论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具有惯性。

惯性现象的解释是惯性知识的延伸,学生虽然了解、也能讲出生活中的一些惯性现象,但都比较抽象,要他们真正用惯性知识来描述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而这样安排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 会解释惯性现象。

3.知道惯性的利弊
过程与方法:1.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惯性现象,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注意惯性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危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惯性的涵义
难点:应用惯性知识解释惯性现象
四、教学手段
讨论法、探究法、启发法、情境教学法。

五、板书设计
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解题思路:(1)交待研究对象原状态
(2)物理过程(突然发生的情况)
(3)研究对象由于惯性要保持原状态
4、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其质量有关,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六、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