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分析讲义

合集下载

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做题顺序:简单着手:表格题——图形题——混合题——纯文字题做行测时常识放到最后。

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翻一番为原来的2 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 倍;依此类推,翻n 番为原来的n2倍年平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n末期值=初期值(1+增长率) ,其中n 为相差年数【例】某公司1999 年固定资产总值4 亿元,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则其20023年固定资产总值为4×(1+20%) =6.912 亿元。

同比实际是指与去年的同一时期相比较。

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指数: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其实是基期与现期的比例。

应两期实际值的比=应两期指数的比。

指数的增长率=实际值的增长率。

指数一般表示的是那些我们并不关心其绝对值大小,而只关心其对变化的指标量。

在做题中,如果我们需要求解一串较复杂数的中位数,将其“按大小顺序排列”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因为这样做耗时耗力,并且容易出错。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采取“去掉一个最大值,再去掉一个最小值”,甚至“去掉N 个最大值,再去掉N 个最小值”的方式,最后留下来一个或者两个数,便可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中位数。

资料分析之“结构阅读法”文字型材料表格型材料柱状图、趋势图饼图通用重点阅读对象材料主旨(即标题)、时间表述、单位表述、注释(包括图示)略读对象具体数据参考时间30-60 秒15-30 秒10-25 秒10-20 秒要注意边读边勾画关键语句。

主要是勾画项目,为醒目尽量用圆。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做时注意细节(是否偷换范围、主体)对不对。

阅读表格时要注意单位与注示。

注意饼形图中的凑九十度。

核心要点一:时间表述一、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点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点并未完全吻合。

资料分析讲义(公务员考试

资料分析讲义(公务员考试

文字型材料, 30%
柱状图, 13%
饼图, 9%
图形型材料, 27%
表格型材料, 43%
趋势图, 5%
第二讲:统计术语
一、增量(增长量)、增速(增长速度)、增长率与增幅 增 量: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 长 量)= 末期量-基期量 增 速:增长的相对量(也作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增长率: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 增 幅: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 【例】某地区去年的人口为 45 万人,而今年的人口为 54 万人。则今年该地区人口的 增
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6.5 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8%。煤炭消费量25.8 亿吨, 增长7.9%;原油消费量3.4 亿吨,增长6.3%;天然气消费量673 亿立方米,增长19.9%; 电力消费量 32632 亿千瓦小时,增长14.1%。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5.2 亿吨,增长17.4%;
少率为10%,即增长率为(-10%)
二、百分数与百分点
n
百分数:n%即
100
【例】某国去年粮食产量为150 万吨,今年粮食增产了30 万吨,则今年粮食增产20% (30÷150×100%)
百分点:n 个百分点,即n%即 n (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100
【例】某国今年粮食增产 20%,去年增产了 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 8 个百分点 (20%-12%=8%)
【材料四】 “明显关键词型”文字材料
2007 年,我国七大水系的408 个水质监测断面中,有50.0%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Ⅲ 类 标准;26.5%的断面为Ⅳ~Ⅴ类水质;超过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占 23.5%。与上年相比, 七大 水系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近岸海域296 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 水质标 准的监测点占 62.8%,比上年下降 4.9 个百分点;三类海水占 11.8%,上升 3.8 个百 分点;四 类、劣四类海水占25.4%,上升1.1 个百分点。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海域面 积14.5 万平 方公里,比上年减少0.4 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为2.9 万平方公 里。渤海严重 污染海域面积 0.6 万平方公里。全年平均气温为 10.1℃,比上年高 0.2℃。在 监测的557 个城 市中,有389 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 的69.8%;有152 个 城市为三级,占27.3%;有16 个城市为劣三级,占2.9%。在监测的342 个城市中,城市区域声环 境质量好的城市占6.1%,较好的占64.6%,轻度污染的占28.1%, 中度污染的占1.2%。

资料分析讲义2_3(最终版)

资料分析讲义2_3(最终版)

第二、三节 速算技巧开篇第一讲我们提到行测特别是其最后一部分——资料分析部分,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提高答题的速度至关重要,今后两节课就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一、估算理念开篇第一句:一切计算都要估算!!!所谓估算,是在适当的精度要求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

估算精度等级结合题目、选项进行分析判定。

【例1】下表显示了2007年第三季度某市各区流通部门创造产值及其所占比例:(单位:百A .1.5B .2.5C .3.5D .4.5 【答案】C【解析】845.67845.67 3.30%9.40%10 3.385.399.40%85.393.30%GDP GDP -==⨯=⨯≈+中心区1()南区3【例2】根据下图材料,如果2006年该企业赋税增长率维持在2005年的水平上,2006年的赋税应该约为多少?( )A .36463B .35607C .33895D .32583【答案】A【解析】2005年该企业的赋税总额高于2004年,若2006年赋税增长率维持在2005年的水平上,2006年新增赋税应该多于2005年。

从2004年到2005年增长了共3000+ (千元),按照同样的增长率,从2005年到2006年增长应该至少有3000+(千元),选择A 。

二、直除法“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极易操作”。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1)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2)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1)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2)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3)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资料分析讲义》课件

《资料分析讲义》课件

SPSS在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结词
界面友好、统计分析功能强大、适合专业分 析
详细描述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是一款专门为社会科学领域研究 人员设计的统计分析软件。它具有友好的用 户界面,提供了丰富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 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多元统计分析等 。适用于需要进行深入统计分析的场景,是
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多元统计 分析方法,用于检验和估计一 组关于特定理论或假设的因果
关系。
它结合了因素分析和回归分析 的功能,同时考虑了测量误差
和复杂因果关系。
结构方程模型能够估计一组潜 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关 于这些关系的假设。
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 市场营销等领域,结构方程模 型被广泛应用于理论构建和实 证研究。
06
数据分析软件介绍
Excel在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结词
功能强大、普及度高、适合初学者
详细描述
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广 泛应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领域。它提供了丰 富的函数和工具,可以进行数据清洗、整理 、可视化以及简单的统计分析。由于其普及 度高,操作简便,成为许多数据分析初学者 的首选工具。
索潜在的结构和关系。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用 于将相似的对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不 同的群组或聚类。
常见的聚类方法包括层次聚类、K均 值聚类和密度聚类等。
它基于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进 行分组,使得同一聚类中的对象尽可 能相似,不同聚类之间的对象尽可能 不同。
聚类分析在数据挖掘、市场细分和图 像处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频数分布直方图
将频数分布的结果以直方 图的形式呈现,可以更直 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

2022国考资料分析讲义

2022国考资料分析讲义

目录2023年度国考资料分析基础讲义 (1)第一章统计学基础概念 (1)第二章增长类公式 (6)第一节增长率 (6)第二节基量 (8)第三节增长量 (10)第四节现量 (12)第五节间隔增长率 (15)第六节乘积增长率 (16)第七节混合增长率 (17)第三章比重类公式 (18)第一节现期比重 (18)第二节现期总量 (19)第三节现期部分量 (20)第四节基期比重 (22)第五节比重变化 (23)第四章倍数 (25)第一节倍数之间的概念关系 (25)第二节量的倍数与比例间的倍数 (27)第三节基期的倍数 (28)第五章平均数 (30)第一节几个数的平均数 (30)第二节平均数的常见公式 (31)第三节求份数 (32)第三节基期的平均数 (33)第四节平均数的增长量 (35)第五节平均数的增长率 (36)第六章资料分析材料形式 (37)第一节文字类 (37)第二节表格类 (40)第三节柱形图 (44)第四节折线图 (48)第五节扇形图 (52)第六节网状图 (54)2023年度国考资料分析基础讲义第一章统计学基础概念概念一:同比和环比同比指与上年同期相比;环比指与上一个时期相比,该时期应该是最小的时间量。

环比分为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和年环比。

但一般在行测中出现的环比为月环比,这时因为在绝大部分统计资料中出现的最小时间往往以月为单位。

如:2021年7月的同比时期为2020年7月2021年7月的环比时期为2021年6月2021年第三季度的同比时期为2020年第三季度2021年第三季度的环比时期为2021年第二季度2009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量已达83.1万辆,其中,轿车销量占到71%,比三月份增长8.3%,同比增长33.04%。

问题1: 2008年4月,中国轿车销量为?问题2: 2009年3月,中国轿车销量为?概念二:基量与现量、增长量和增长率统计学中一般会出现若干的时期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跟哪个时期相比,哪个时期就叫做基期,而在基期所体现的量值,被称为基量。

资料分析讲义(汇编)

资料分析讲义(汇编)

资料分析讲义本讲义分为四部分,依次为:一、基本概念梳理;二、读题技巧点拨;三、计算技巧强化;四、常见陷阱剖析;以下为本讲义文档结构图:一、基本概念梳理1、同比增长与环比增长;同比与环比的区别;2007.6与2006.6;2007.6与2007.5。

2、百分数与百分点;比过去增长20%——即过去为100,现在是120;比过去降低20%——即过去是为100,现在是80;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现在是20。

要特别注意区分“占”、“超”、“为”、“增”的含义和用法:“占计划百分之几”指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超计划的百分之几”,就应该扣除原来的基数;“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相当于去年的百分几;“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掉原有的基数。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它是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百分点的计算方式与百分数有何不同?3、倍数与翻番;倍数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常常用于比数(分子)远大于基数(分母)的场合。

例如:某城市2000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为1978年3.8平方米的3.9倍(14.8÷3.8=3.9倍)。

再如,甲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00元,为乙地3000元的2.67倍(8000÷3000=2.67倍)。

翻番是指数量以2的幂次方进行翻倍,翻一番是乘以2,翻两番是乘以22,翻三番是乘以23,依此类推。

例如: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也就是说202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是2000年的4倍。

4、平均数与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公式为:总数量和÷总份数=平均数。

2021年省考行测笔试点拨专项讲义—资料分析 (1)

2021年省考行测笔试点拨专项讲义—资料分析 (1)

增长率1、普通增长率2019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132194 亿元,比上年增长 9.9%,增速比上年加快 0.4 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投资 97071 亿元,增长 13.9%,增速比上年加快 0.5 个百分点。

【例 1】(2020 联考)2018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A.8.0%B.10.2%C.8.69%D.9.5%2015 年上半年A 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9.9 亿元,同比下降9.4%,降幅比1-5 月扩大0.7 个百分点,比1-4 月扩大 2.2 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扩大7.5 个百分点。

【例2】(2017 北京)2015 年1-4 月A 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约为:A.11.6%B.7.2%C.-7.2%D.-11.6%【例3】(2021 江苏)2019 年末江苏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额度比上年末增长:A. 8.5%B. 9.4%C. 10.2%D. 10.8%【例 4】(2021 国考)“十三五”(2016~2020 年)最后一年我国 LED 产业总产值要实现比“十二五”(2011~2015 年)最后一年翻番的目标,总产值至少要同比增长()。

A.9.6%B.12.5%C.16.3%D.22.1%【例5】(2021 北京)2012~2018 年间,东北地区风力发电年末累计装机容量同比增速超过10%的年份有多少个?A.2B.3C.4D.5【例6】(2021 国考)2014~2019 年间,全国地铁运营线路长度同比增长20%以上的年份有几个?A1B2C3D4【例7】(2021 北京)根据资料中所给数据和预测,2014-2022 年间该地区公有云市场规模同比增速超过50%的年份有几个?A.6B.5C.4D.3【例8】(2021 江苏)2014-2019 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增长最快的年份是:A. 2014 年B. 2015 年C. 2017 年D. 2018 年2012 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5404 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35 万人,死亡人口966 万人。

资料分析概述

资料分析概述

资料分析概述一、考点聚焦要求应试者在解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直接查找、指标换算、计算比较、分析判断等方法,正对资料中的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命题趋势1.文字资料:对蕴含数据文段资料的阅读、分类和提炼能力2.表格资料:快速估算能力3.图形资料:直觉判断和估算能力 三、概念术语(一)常识性概念(资料分析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经济学和统计学概念) 1.基期和现期现期量=基期量x(1+增长率)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12.增长量和增长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注意:增长率在报表中称为增数或增幅 增速较小时用百分数表示,例如8% 增速较大时用倍数表示,例如2.8倍=280%3.同比和环比同比:与去年比环比:上一个统计周期比。

例如:2021年6月环比为2021年5月4.五年规划:一五规划从1953年开始5.平均数:总数/总个数6.成数与翻番成数: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例如:3成=3/10=30%翻番:翻n番是原来的2n 倍。

例如:翻1番为原来的2倍,翻2番为原来的4倍。

7.顺差、逆差顺差:出口>进口逆差:出口<进口8.比重(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部分量比重=整体量部分量=整体量x比重部分量整体量=比重(二)计算性概念(与正确解答资料分析题目密切相关的概念)1.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绝对量相除得到百分点:相加减得到2.同比和环比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机器量不同,“同比”的基期量是上年同期数;“环比”基期量是上一周期数。

两者表示现期量的变化情况3.增长率 (1)增长率若现期数值为B ,基期数值为A,增长率=AAB - (2)年增长率若今年数值为B ,去年数值为A,今年的增长率为A AB -=AB-1 (3)年均增长率如果起始年份为a,数值为A;终年的年份为b,数值为B ,这n (n=b-a )年的年均增长率为r,则r=nAB-1。

当r 的范围在-5%至5%之间r ≈n1x(AB -1)(4)注意:如果现期和基期是相邻的两年,则n=1,增长率和年均增长率等于年增长率,则r=AB -14.倍数与翻番倍数:数A 是数B 的BA =n 倍 翻番:数A 是数B 的B A =2n 倍5.顺差与逆差顺差额=出口额-进口额(顺差预示外汇储备增加) 逆差额=进口额-出口额(逆差预示外汇储备减少) 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三)常考模型实例讲解 1.基期和现期模型(1)模型一:已知现期值和增长率,求基期值。

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

非金属矿制品业投资 1890 亿元,增长 50.9 % ;黑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 1741 亿元, 增长 13.0%;有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 864亿元,增长31.2%。从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 投资 69502 亿元,同比增长 26.8% ;港澳台商投资 和外商投资分别完成 3742 亿元和 4648 亿元,分别 增长 31.5 %和 18.7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 看,截止到9月底,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累计 259083个,同比增加27901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 资 222439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18.2% ; 新 开 工 项 目 170123个,同比增加18151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 投资 60309 亿元,同比增长 24.2% 。从到位资金情 况看,城镇投资到位资金 88764 亿元,同比增长 27.8% 。其中,国内贷款增长 14.5% ,利用外资增 长15.5%,自筹资金增长32.2%。
1328.54 B. 47.01
资料分析
华图教育集团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 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 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 字及文字材料构成。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 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 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
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第一章 统计术语
21.4 11.8 14.7 17.7 18.9 18.6 23.5 21.1
9.4 4.1 8.0 7.7
12.0 10.8 12.7 10.3 18.2 9.7 22.6 23.8
16.8 10.1 18.2 18.4 24.4 11.7 21.7 18.4 4.8 19.9 12.8 17.4

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资料分析讲义---------魏华刚第一讲解题逻辑【例 1】若保持同比增长不变,预计北京市 2007 年前 5 个月平均每月的社会消费品销售额? A.将接近 255 亿元 B.将接近 280 亿元 C.将接近 300 亿元 D.将突破 300 亿元【例 2】 2004 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约为? A.14.4% B.15.4% C.42.7% D.47.2%【例 3】 2005 年第三产业合同外资与实际外资占外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A.23.6%与 25.2% B.26.6%与 19.0% C.23.6%与 19.0% D.25.9%与 33.6%【例 4】 2004-2006 年,我国境内 500 家最大外商投资企业总资产规模分别比上年增长: A. 17.1%, 9.5% B. 6.7%, 12.9%C. 19.3%, 12.9% D. 60.3%,60.3% 【例 5】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 2001 年在京务工经商人员的数量比1997 年是? A.增加了 B.下降了 C.相关不大 D.很接近第二讲统计术语“◆”表示“掌握型术语”。

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性质、用法及其变形都能有比较熟练的掌握。

“◇”表示“了解型术语”。

只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即可。

◆基期(基础时期)、现期(现在时期)如果研究“和 2006年相比较,2007年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______年为基期,______ 年为现期;如果研究“和 2007 年 8 月相比较, 2007 年 9 月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______ 为基期, ______为现期。

◆百分点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例】某地去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前年增加了 8%,今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去年增加了 13%,则今年汽车销售总额增幅提高了多少个百分点?【解】 13%-8%=5%,增幅提高了 5%,即提高了 5 个百分点。

【注】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资料分析讲义(内部资料~~绝密)

资料分析讲义(内部资料~~绝密)

例1
-3-
1: 2002 年的在校生中,工学学生所占的比例约是: A. 15 % B. 20 % C. 34 % D. 40 % 【解析】 阅读题干,要求所占比例,也就是计算“工学学生” “ 2002 年在校生”中的比重,基准 是“ 2002 年在校生” 。2002 年工学学生数为 3085,总的在校生为 9033,故比例 为 3085÷9034×100%,直除法知为 C 2.百分点: 表示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不同时期的变动幅度,是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的量。 采用百分点表示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两个百分数之差(比重之差) 例:某省今年粮食产量提高了 17% ,去年下降了 12% ,则今年粮食产量增速比去年提高了 29 个 百分点,但不能说比去年提高了 29%。 2) .拉动(经济)增长几个百分点 例: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 今年一季度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构成中, 消费对 GDP 的 拉动为 4.3 个百分点,投资为 2.0 个百分点,而外需则表现为-0.2 个百分点。 拉动…增长几个百分点:指总体中某部分的增加值造成总体增长的百分比,常用计算公式有: 拉动…增长几个百分点 = 现期某部分增加值÷基期值×100 现期某部分增加值 = 拉动 … … 增长几个百分点 ÷100 ×基期值。
注:基期值为增加前的量
例1
1:根据上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1979-1990 年,广东第三产业年均增速比浙江高 3.4 个百分点 B . 从 1990 年至 2003 年,江苏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升幅为 36.6 个百分点 C.到 2003 年时,广东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已被江苏超过 1.3 个百分点 D.从 1990 年至 2003 年,广东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一直居全国首位

资料分析系统课讲义-第三章-速算技巧(第一节-截位直除法)

资料分析系统课讲义-第三章-速算技巧(第一节-截位直除法)

资料分析系统课讲义第三章速算技巧第一节截位直除法补:1/11≈9.1%;1/12≈8.3%;1/13≈7.7%(一)一步除式练习:A/B只估算分母即可。

【例 1】45.38/1.2635=( )A 、 21B 、 36C 、 57D 、 110直接看45.38/1.2635≈45/13=3X2015 年 F 省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9448.57 亿元,增长 12.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1057.36 亿元,增长 14.1%。

【例 2】2015 年,F 省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约是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的多少倍?A.8.2 倍B.8.5 倍C.8.6 倍D.8.9 倍900/1069448.57/1057.36≈9448/1057≈9448/1060≈8.92013 年二季度,我国税收月收入同比增速逐步提高,分别为 7.9%、8.3%和12.9%。

截至2013 年6 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 59260.61 亿元,同比增长 7.9%,较上年同期回落 1.9 个百分点。

【例 3】2012 年 1-6 月全国税收总收入为:A.52973.28 亿元B.54921.79 亿元C.56938.68 亿元 D.63942.19 亿元59260.61/(1+7.9%)≈59260/1.079≈59260/1.08≈54XXX2016 年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 1357.20 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4.23 亿元,分别增长 8.3%和7.6%【例 4】2015 年,H 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约为( )。

A.385.6 亿元B.394.3 亿元C.398.6 亿元D.412.5 亿元424.23/1.076≈42423/108≈393.X2016 年,全国城市公园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是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云南,公园数量分别为 3512 个、1171 个、942 个、828 个和683 个。

【例 5】2016 年,杭州公园数量约占浙江省公园总数的: A.19% B.15% C.27% D.23%217/1171→略<20%≈19%217/1171≈217/1170≈19.X%2014 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 1292.5 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60.97 万户;注册资本(金)20.66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9.66 万亿元。

行测系列讲义之资料分析

行测系列讲义之资料分析
二、资料分析材料从何来 资料分析的材料一般会从各类统计公报中选取,例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旅游
市场统计公报等等。资料分析的材料均为真实材料,不做任何修饰与修改。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tjsj/zxfb/201602/t20160229_1323991.html
目录
1 资料分析总体概述...............................................................................................................2 2 资料分析基础概念...............................................................................................................3
统计图:资料分析考试中常见的统计图有两种:条形(折线)统计图、饼状图。 条形(折线)统计图:常见搭配为,条形图显示数据,折线显示增长率,数据显示较为直观, 我们需要注意各个数据间的变化趋势与大小关系;
饼状图:不仅能反应出各部分的数据,也能反应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做题中我们可以根 据部分的面积大小,得出各部分的比重。
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
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 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与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四、考试时间安排 分题型分析,文字材料:6-8 分钟;单纯统计表、统计图:5 分钟;综合题:6-8 分钟。 按照近年考试规律,一般会有四个资料分析,包含一个文字材料,两个综合题,一个单纯

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讲师:木木第一章试题概述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启示:第二章统计术语◆基期、现期:(难度系数:★★★☆☆)【例1】如果研究“和2013年相比较,2014年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年为基期,()年为现期。

【例2】某国外汇储备变化表(单位:亿美元)【问】1、该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六年外汇储备是否都为正增长?2、该国2001——2006年外汇储备是否为正增长?★注:◆现期量、基期量、同比增长、环比增长(难度系数:★★★★☆)同比增长:环比增长:【例1】“初步核算,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66.043亿元,同比增长11.5%,……”【问】2014年前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是亿元。

A.192000B.121977C.149000D.135150【例2】2010年,某省广电实际总收入为145.83亿元,同比增长32.07%。

其中,广告收入为67.08亿元,同比增长25.88%;有线网络收入为45.38亿元,同比增长26.35%;其他收入为33.37亿元,同比增长57.3%。

【问】2009年,该省的有线网络收入约为多少亿元?()A.21B.36C.57D.110【例3】截至2013年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9260.61亿元,同比增长7.9%。

【问】2012年1~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为:A.52973.28亿元B.54921.79亿元C.56938.68亿元D.63942.19亿元【例4】2011年A市全年对美国出口59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4%。

【问】2010年A市对美国出口额约为?()A.776万美元B.732万美元C.448万美元D.484万美元总结:1.2.3.◆增长率(难度系数:★★★★★)注:1.2.【例1】2006年至2011年全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587元、4140元、4761元、5153元、5919元、69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1759元、13786元、15781元、17175元、19109元、21810元【问】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8年大约增加了?()A.18%B.38%C.58%D.85%【例2】2011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68.15亿元,同比增长27.20亿元。

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1、资料分析考查内容2、资料分析出题形式3、资料分析阅读理解• 2013年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809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7%),增速比1-2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

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59%。

其中,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676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3.3%。

• 分产业看,1-3月份,第一产业投资930亿元,同比增长31.4%;第二产业投资24635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投资32527亿元,增长24.5%。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4254亿元,增长17.4%;其中,采矿业投资1338亿元,增长2.7%;制造业投资20473亿元,增长18.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443亿元,增长15.3%。

其中,第一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7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1%;第二产业18386亿元,增长21.7%,增速与1-2月份持平;第三产业17613亿元,增长26.1%。

• 分地区看,1-3月份,东部地区投资30349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比1-2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4275亿元,增长24.1%,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3122亿元,增长24.2%,增速同比加快0.9个百分点。

问题:• 1)、2012年1-3月份全国非民间固定资产是多少?• 2)、2012年1-3月份第二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多少?• 3)、2012年1-3月份第一产业投资和第二产业投资之和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是多少?问题:引黄各省(区、市)中地表水取水量最大的三个省份的取水量之和与最小的三个省份的取水量之和,占全河地表水取水量的比重分别约是:A.59.7%与6.4%B.59.7%与2.7%C.61.7%与6.4%D.61.7%与2.7%4、计算能力• 1、加减法• 23.67+25.79+23.15+22.18+24.6+28.91=()• A.158.25 B.150.28 C.148.30 D.148.26• 2、乘除法• 15840×22.5%=()• A.3523 B.3547 C.3564 D.3575• 597.3÷1.276=()1)、()• A.21795.5 B.21874.0 C.21932.5 D.22125.52)、*()• A.17863.4 B.18217.2 C.18810.4 D.20123.43)、•• A. 1321 B. 1691 C.1953 D.23125、分析、比较、推测能力问题:2003-2006年的进口额年增长率超过25%的年份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2)、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五年来,大学生用于书籍的消费逐年下降B.与2001年相比,2002年大学生娱乐消费比重变化最大C.2000年食宿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部分D.这五年来,大学生交友消费比重逐年上升3)、2001-2005年间,完全符合下列曲线所显示的经济发展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有:A.2个B.3个C.4个D.5个4)、全国2007年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总成交金额2226亿元,同比增长22.4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00.78万元。

资料分析系统课讲义-第一章-统计术语

资料分析系统课讲义-第一章-统计术语

资料分析系统课讲义考试大纲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 1-5 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摘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18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四大问题:(1)读不懂→统计术语(2)找不着→结构阅读(3)列不对→重点题型(4)算的慢→速算技巧第一章统计术语基期量与现期量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而相对于基期的称为现期。

描述具体数值时我们称之为基期量和现期量。

【例 1】2017 年比 2016 年第三产业 GDP 增长 6.8%,2016年为基期,2017年为现期;【例 2】2016 年 6 月比 2016 年 5 月人均工资增加 203 元,2016年5月为基期,2016年6月为现期。

【例 3】2012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 76704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284 万人。

现期为(2012年末),基期为(2011年末)。

增长量是指基期量与现期量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

增长量是具体值,有单位。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有正负,负值代表减少量。

【例 1】2017 年 3 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10000 亿美元,4 月份为 11500 亿美元。

则 2017 年 4 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比 3 月份增长(1500)亿美元。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例 1】2016 年 某企业完成产值 100 万元,2017 年完成产值 120 万元,则 2017 年的产值比 2016 年增长了(20)%,增长(20)万元。

【例 2】2016 年某企业完成产值 100 万元,2017 年比 2016 年增长 20 万元,则 2017 年比 2016 年的增速为(20%),2017 年的完成产值为(120) 万 元 。

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一浅谈资料分析所谓资料分析,就是是分析文字、图表、混合型三种资料,主要考察一是选数据,快速准确的在大量复杂的数据中选取有用的数据;二是列式子,列出有效的计算式子从而计算出答案;三是巧计算,通过各种巧算估算来分析出答案,更侧重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资料分析的难点在于在时间、压力的干扰下做不完、做不对,考验的是考生的心态与能力,那么,如何合理的安排资料分析的时间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般来讲,对于四个资料分析(20题),文字材料一般来讲7-8分钟比较合适;单纯统计表、统计图需要5-6分钟;综合题需要7-8分钟;所以预留出25-30分钟左右的时间还是比较合适的。

在平时练习中,除了开始的练习各种解题方法以外,都要按照严格的时间安排来做资料分析题,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解题速度。

二细解考点1、高频术语(1)国内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指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行业,即不生产物质产品的服务业。

(2)进出口和贸易顺逆差进口:是指从别的国度、地区购进商品。

出口:是指将国内的货物或技术输出到国外的贸易行为。

净出口:即出口产品价值与进口产品价值的差额。

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某国的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赚为顺)。

逆差:是指在特定年度某国的进口贸易总额大于出口贸易总额(赔为逆)。

(3)平均数、中位数、比重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中位数: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就是中位数。

《资料分析讲义》课件

《资料分析讲义》课件

大数据技术
掌握Hadoop、Spark等大数据 处理框架 了解数据仓库、数据湖等概念
数据可视化
学习D3.js、Flourish等可视化 工具 掌握数据设计原则和图表设计 技巧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学习数据加密、隐私保护技术 了解GDPR、CCPA等数据保护 法规
数据科学家的职 业前景
数据科学家是当今最吃香的职业之一,他们通过数据分析 和挖掘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资料分析讲义
制作人:PPT制作者 时间:2024年X月
第1章 简介 第2章 数据收集 第3章 数据分析 第4章 数据可视化 第5章 实例分析 第6章 总结
目录
● 01
第一章 简介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了解资料分析的概念,掌握资料分析 的基本流程,并认识资料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通 过学习本课程,学员将能够熟练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清洗、 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
决策支持
提供数据可视化支持决策制定 帮助分析问题和趋势
战略规划
帮助制定战略发展规划 展现发展方向
数据呈现
将复杂数据转化为易懂图表 提升数据传达效果
01 多维分析
从多个角度分析数据
02 交互式可视化
用户可与数据进行互动
03 实时监控
随时掌握最新数据动态
结尾
数据可视化在现代数据分析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图表 和可视化工具,数据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和分析。不同的可视 化应用和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指导业务发 展。同时,不断关注可视化趋势,掌握最新技术和方法,可 以更好地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数据分析工作中。
数据预处理
数据切割
将数据集划分Βιβλιοθήκη 训 练集和测试集数据标准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资料分析讲义资料分析讲义师说教育集团考试教学团队编录一.试题概述资料分析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统计术语“◆”表示“掌握型术语”。

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性质.用法及其变形都能有比较熟练的掌握。

“◇”表示“了解型术语”。

只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即可。

◆百分数量 A 占量B的百分比例:A÷B×100% 【例】某城市有30 万人口,其中老年人有6 万,则老年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几?【例】某城市有老年人6 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请问这个城市共有多少人?◆成数几成相当于分之几【例】某单位有300名员工,其中有60人是党员,则党员占总人数的几成?◆折数几折相当于分之几【例】某服装原件400 元,现价280 元,则该服装打了几折?◆倍数 A 是B 的N 倍,则A=B×N ◆基期(基础时期).现期(现在时期)如果研究“和xx 年相比较,xx 年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年为基期,年为现期;如果研究“和xx 年8 月相比较,xx年9 月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为基期,为现期。

◆增长量(增量).减少量(减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减少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率(增长幅度.增长速度)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 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 人,则今年的增幅为?【君子言解析】2400-2000=400,400÷2000×100%=25% ◆减少率(减少幅度.减少速度)减少率=减少量÷基期量×100% 【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4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1800人,则今年的减幅为?【君子言解析】2400-1800=600,600÷2400×100%=25% 【注】很明显,“减少率”本质上就是一种未带负号的“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增加N 倍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N=基期量×(1+N)基期量=现期量÷(1+N)减少M 倍增长了x%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x%=基期量×(1+x%)基期量=现期量÷(1+x%)减少了y%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y%=基期量×(1-y%)基期量=现期量÷(1-y%)◆百分点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例】某地去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前年增加了8%,今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去年增加了13%,则今年汽车销售总额增幅提高了多少个百分点?【君子言解析】13%-8%=5%,增幅提高了5%,即提高了5 个百分点。

◆“三角上溯”模型提示:上例中演示了一个简单的倒推两年的计算过程,虽然条件只给了xx年的各种量,但却可以上溯求出2004的值。

这个过程虽然看似简单,但在资料分析试题当中却经常难倒大量考生。

希望各位考生对这个“三角上溯”的模型烂熟于心,在考场上即使遇到较为复杂的计算过程与数字,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迅速求君子言解析出答案。

◆翻番翻一番为原来的2 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 倍;依此类推,翻n番为原来的2n倍。

【例】1980 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亿元,到xx 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的目标,即xx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亿元。

◆年平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末期值=初期值×(1+增长率)n,其中n 为相差年数【例】某公司1999 年固定资产总值4 亿元,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则其2002 年固定资产总值为4×(1+20%)3=6.912亿元。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例】去年三月完成产值2 万元,今年三月完成产值2.2 万元,同比增长多少?【君子言解析】(2.2-2)÷2×100%=10% 【注】同比实际是指与去年的同一时期相比较。

例如:今年五月与去年五月相比较;今年第二季度与去年第二季度相比较;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相比较。

◇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例】今年三月完成产值2 万元,四月完成2.2万元,环比增长(2.2-2)÷2×100%=10%。

【注】环比实际上即指“与紧紧相邻的统计周期相比较”。

◆指数: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

常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和区域价格指数等等。

提示:一.相应两期实际值的比=相应两期指数的比。

二.指数的增长率=实际值的增长率。

指数一般表示的是那些我们并不关心其绝对值大小,而只关心其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中位数将一组数按大小顺序排列:若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那个数;若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注】在确定一组数_______的中位数时,要特别注意“按大小顺序排列” 【例1】1.2.3.4.6 的中位数是“3” 【例2】1.2.3.4.6.7 的中位数是(3+4)÷2=3.5 【例3】3.1.2.6.4 的中位数也是“3” 提示:在做题中,如果我们需要求君子言解析一串较复杂数的中位数,将其“按大小顺序排列”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因为这样做耗时耗力,并且容易出错。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采取“去掉一个最大值,再去掉一个最小值”,甚至“去掉N个最大值,再去掉N个最小值”的方式,最后留下来一个或者两个数,便可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中位数。

◇GDP(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即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国民生产总值) GNP 是英文(Gross National Product)的缩写,也即国民生产总值。

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顺差.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出超)。

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

◇基尼系数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介于0-1 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

这个比例越低,一般反映这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特定历史时期表述“新中国成立初”指“1949 年”之后的几年;“改革开放以来”指“1978 年”以后至今。

◇ 建国以来的一个“五年计划” ◇ 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一般俗称服务业。

包括:流通部门,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如综合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等单位;为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如旅馆.理发店.生活用品修理部等单位;为提高居民文化和身体素质服务的部门,如学校.医院.体育馆,电影院等单位;为社会管理服务的部门,如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社团组织等。

三.君子言解析题步骤参考君子言解析题步骤一.粗读材料1.阅读材料主旨2. 阅读材料结构二.读题,返回资料当中寻找数据三.综合分析与计算四.大核心要点★【核心要点一:时间表述】提示资料分析材料当中出现的大量统计性数据往往是与时间相关联的,因此“时间表述”是资料分析试题当中极其重要的关键信息。

国家及地方考试题当中在“时间表述”上做文章的情况非常的普遍,并且也越来越隐蔽化,更是广大考生在匆忙答题时特别容易忽略而掉入陷阱的常见盲区。

“时间表述”五大考点:一. 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点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点并未完全吻合。

比如问题问到的年份是材料所提供年份的“去年”.“前年”或者“明年”之类。

二.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段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段并未完全吻合。

比如材料中提供的是2001-xx 年的数据,但问题只问到2002-xx 年的数据。

三. 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关系。

比如材料中提供的是xx 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但问题问到的是xx 年的数据;或者反过来。

四. 考生往往只将“年份”理君子言解析为“时间表述”,容易忽略诸如月份.季度.半年等其它“时间表述”。

五.材料当中所提供的时间的表述方式或者表达顺序有可能存在和常规不一致的地方,需要考生特别留心。

★【核心要点二:单位表述】提示单位是资料分析试题当中极其重要的信息,是对材料进行数据分析的重要对象。

因此,“单位表述”作为材料所提供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考生特别引起注意,大家务必养成阅读材料时详细阅读“单位”的习惯。

“单位表述”着重提醒大家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单位一定要看,务必不要“默认单位”;二.与平时表述不太相同的单位一定要特别留意,诸如“百人”.“千”.“百万”.“亿”.“千亿”等;三.特别注意材料的信息之间或者材料与题目之间可能出现的单位不一致问题;四.在“双单位图”中务必留意图与单位及轴之间的对应。

★【核心要点三:适当标记】提示完成资料分析试题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大量的“适当标记”1,这对迅速而准确的答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类“适当标记”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情况:一.标记材料的体系与结构(结构阅读法);二.标记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等重点信息;三.标记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信息,例如和一般表述不太一致的信息或者考生容易遗漏的信息;四.需要的时候可以在材料当中标记需要进行计算的数据;1 “试题本上禁止做任何记号”的规定一直没有得到真正执行,并且近年的试题对此规定慢慢有所放开,开始默许甚至鼓励考生在试题本上做草稿。

五.双单位图中可以在图形与双轴之间做连线标记;六.在有关联的多个图之间互相标记有用的数据信息;七.多种不同材料之间,数据的相互引用与标记…… ★【核心要点四:定性分析】提示在图形型材料中,很多结论可以通过图形自身的性质得到:一.柱状图.趋势图中数据的大小可以通过“柱”的长短或“点”的高低来判定。

二.柱状图.趋势图中数据的增减可以通过“柱”的长度增减或“点”的高低变化来判定。

三.饼图中数据或者比例的大小可以通过所占扇形的大小来判定。

某些比例的大小可以通过目测大致比例得到。

★【核心要点五:辅助工具】提示借助辅助工具有时候也能帮助完成资料分析试题,一般可以使用直尺与量角量两种辅助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