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细水长流,以待迸发

合集下载

道德经读后感300字心得(通用8篇)

道德经读后感300字心得(通用8篇)

道德经读后感300字心得(通用8篇)道德经读后感300字心得篇1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

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能够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一样心态层面。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

《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

”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

“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透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

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

“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

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500字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500字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500字《道德经》读后感500字1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

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

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

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

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

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

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

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

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

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

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

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道德经》读后感500字2一年里,为了弥补自身思维方式的短板,刚毕业就花了7万多的钱去学习财商课,情绪管理课程,企业家学徒课程;一年里,自身用休息时间卖过各类水果和坚果;做过项目合伙人,现在也正在尝试自身做老板,锻炼自身做项目的能力。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道德经》简介《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道德真经》。

相传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先秦诸子分家之前的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是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中国文化名著,被誉为“万经之王”。

全文五千言以道法自然为纲宗,阐述修身、处世、治国、用兵、养生之道以及天地万物之本性、“内圣外王”之境界,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前)、《德经》(38章后),并分为81章。

《道德经》全文0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0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03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0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0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0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07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08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道德经》里最经典的10句话,大道至简,说透人生智慧!

《道德经》里最经典的10句话,大道至简,说透人生智慧!

《道德经》里最经典的10句话,大道至简,说透人生智慧!展开全文老子《道德经》是道家文化的一个源头,是中国道家思想的原点与瑰宝。

其重要性广为全世界的人民所知晓(《道德经》被译成外文的数量仅次于《圣经,全世界排名第二)。

可以说,《道德经》是一本法天地阴阳而作的经典,其中许多理念对于当今世人仍然很有帮助。

其中最经典的十句话,更是蕴含了中国式的生存智慧,领悟透了并在实践中践行的话,受益终身。

0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话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多说话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与其喋喋不休,不如在沉默中好好修炼自己的内心。

生活中说话要注意对象、场合,说话之前要考虑一下话能不能说,背后议论人的行为不要做。

说的是别人,痛的可能是自己。

0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

有自知之明才能看清自己,扬长避短把力量发挥最大效用。

汉代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谁都有缺点,谁都有不擅长的东西,人生的意义正在于接纳并欣赏不完美的自己。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0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

与其嘴上说的天花乱坠,不如落实在行动中。

品德的体现全在细节中,有德行的人总是嘴上说的少,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0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修身养性离不开“清静”二字,“清”是一种心灵状态,“静”是一种生活状态。

遇大事不要慌张,静下心来才能想到解决办法;遇烦恼事不要生气,生气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

放慢自己的脚步,学会知足。

自己有自己的活法,一家有一家的日子。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0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心怀善意,才有好运降临。

如果你看什么都不顺眼,悲观处事,处处以恶意揣度别人,自然日子不会好过。

做人有没有能力先放一边,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心。

老子《道德经》50句,道尽人生智慧,令人惊叹

老子《道德经》50句,道尽人生智慧,令人惊叹

老子《道德经》50句,道尽人生智慧,令人惊叹《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下面我们来一起赏析《道德经》中的50句经典名言。

0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第八章【原文】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

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

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

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02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翻译讲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感悟】“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03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道德经中值得细细品味的语句

道德经中值得细细品味的语句

道德经中值得细细品味的语句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道经·第八章》解释: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解释: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极高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3.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非常大的器是不需要雕琢之工的;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

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解释:做事情如果到结束时仍如开始时那么慎重,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解释:了解他人的人,只能算是聪明。

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有智慧。

能够战胜别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够战胜自己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

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道经·第五章》解释: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7.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解释: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

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解释:不自我表现,反而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而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骄傲,反而能长久。

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道经·第五章》解释:数(shuò)。

《道德经》读后感(通用15篇)

《道德经》读后感(通用15篇)

《道德经》读后感(通用15篇)《道德经》读后感1《道德经》是老子的一部经典名著,我们都知道老子是道家创始人之一在我国历史拥有重要的地位,他和庄子一起被称为“老庄”。

我本身不崇拜任何宗教,但是对于《道德经》确实非常喜欢。

今天我又捧起这本书读了起来。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意思是用道理可以讲出的道理,就不是一般的道理。

生活中我们经常和别人讲道理,也经常听别人讲道理,但是我们讲给被人听的道理别人是不是听得懂,或者别人愿不愿意听呢。

或者反过来,别人讲的道理,我们愿不愿意听,或者是听不听得懂呢。

这个问题老子就观察的很仔细。

就这样一句话解释很多的道理。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告诉我们如果天地不仁的话,所有的事物将会被对待的像草狗一样,就是说我们属于天地万物之一也会被当成草狗一样。

如果圣人,就是当权者没有任意,则会以百姓为草狗。

所以天地对我们是有仁义的。

老子在提醒当权者应该善待百姓。

《道德经》说“上善如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提醒当权者以人民为重,只有不和人民争,所有人都不能和他们来抗争。

老子希望所有事物都尊崇自然的发展才能获得更好的未来。

就像道家说的“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只有爱护百姓,不与民争利,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我们现在生长在社会主义的社会,人人平等,国家关心老百姓的生活,这不就是老子说的社会吗。

我们每个人应该像老子说的那样,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

《道德经》读后感2《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

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

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经的“道”并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道德经》中最具智慧的三句话,悟透了,会让你的过得风生水起

《道德经》中最具智慧的三句话,悟透了,会让你的过得风生水起

《道德经》中最具智慧的三句话,悟透了,会让你的过得风生水起作为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我国流传下来的文化和智慧,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但自从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大枪大炮轰开后,人们便陷入了一种奇怪的“轻古”思维中,开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质疑,认为这些都是糟粕。

要知道这种思想是非常不正确的,中国正是靠先贤们的智慧,才得以延续千年之久。

所以小到个人、大到集体,我们都应该认真吸取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结晶。

而今天我们所要讲到的《道德经》中就有三句极具智慧的话,读透后便可从中学习到人生真谛,在生活中过得风生水起。

第一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是以无德。

”这句话是说:具有德行的圣人,不会把自己的优良品德挂在嘴边,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上,都体现出自己的德和美。

而无德之人往往嘴上说自己德行兼备,在实际生活中却不会按照道德品德约束自己。

道德经中说道,上德之人的德行在自己的一举一动中,而无德之人的德行只在自己嘴中。

这种上德与无德的区别不仅是在德行方面,在事情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得到体现。

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只说不做的人,这种人往往嘴上功夫十分了得,但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往往那些只做却很少说的人。

当我们认识到这句话含义时,就应该学会,多充实自己的内心,把耍嘴皮子的功夫放在干实事上,你对生活认真,生活自然也会对你认真。

第二句:“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世人都会崇拜强壮,而轻视柔弱;都认为刚强可以打败一切力量。

但老子却认为,这世间最有威力的东西反而是柔和弱。

老子曾经就用自己做过比喻,他对人们说,都说强胜弱,刚胜柔。

可你看我这一口牙在老的时候早已掉光,而我的舌头却始终存在。

这不就是以柔胜刚吗?同时,老子又以水来比喻:任何物体都可以改变水的形状,可以说水是至柔至弱之物。

但一旦水流汇成江海,它的滔天海浪没有一个陆地上的动物可以承受;洪水肆虐时,纵然是高墙巨垒也会触之既溃。

所以一个人要懂得像水一样储存自己的力量,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事业上,只有性情放的柔和随顺,才可以得到沉淀。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初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1,2题13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7分)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物古迹(jī diàn)了亿万年人类的聪慧。

它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我们必须要把(níng jié)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这样,才能更好了解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jī diàn_______________②níng jié_______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精髓_______________②挫折_______________(3)在语段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和B.但C.也D.就(4)“谨”在《新华字典》里主要有两种解释:①谨慎,小心;②郑重地。

文段中“谨记”的“谨”意思是什么?(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光中学开展“珍爱汉字,传承文化”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共6分)(1)填入文中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有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数千年发展,传承着中华文化,傲视着世界文明——这就是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千年来,它为国人提供精神支撑,丰盈着我们的灵魂,砥砺着我们的情操。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珍爱汉字,写好汉字,传承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道德经里的强者示弱之道

道德经里的强者示弱之道

道德经里的强者示弱之道大家好!欢迎来到喜马拉雅收听我的节目。

我今天和大家谈论的话题是《道德经里的强者示弱之道》。

在古老的中国哲学经典《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强者示弱,弱者逞强”的观点,提到了强者示弱之道,强调了谦逊与包容的重要性。

认为真正的强者不是通过展现自己的肌肉和力量来彰显自己的强大,而是通过隐忍、示弱和细水长流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那么,强者为什么要示弱呢?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思考道德经中的智慧是否依然适用于当今社会。

首先、道德经中所说的“强者示弱,弱者逞强”是一种智慧和策略的表达,它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强大和智慧,而不是仅仅看重表面力量和优势。

有时候过分地展现自己的力量和优势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警惕,甚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

因此,要能够隐藏自己的锋芒,避免过度炫耀和张扬。

量力而行,不要勉强自己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示弱是一种自我控制和内在稳定的表现。

俗话说:“弱者易怒如虎,强者平静如水。

”真正的强者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会被外界的刺激所左右。

他们能够从容地面对挑战和困难,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一时的得失所左右。

这种内在的稳定和自信,往往能够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

示弱也是一种谦虚和低调的态度。

强者知道,成功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取得的,而是需要借助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他们懂得谦虚地示弱,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贡献,从而更好地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建立起更广泛的人脉关系。

总之,在《道德经》中,“强者示弱”是一种智慧、成熟、自我控制、内在稳定、谦虚低调的表现。

它并不是软弱和无能,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强大和自信。

通过适当地示弱,强者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建立起更广泛的人脉关系,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次,《道德经》中所说的“强者示弱”是一种智慧和成熟的体现,与今天的强者弱者刻板印象有所不同。

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柔弱胜刚强,认为真正的强者不是通过展现自己来彰显自己的强大,而是通过隐忍、示弱和细水长流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导读及解析(收藏版)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导读及解析(收藏版)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导读及解析(收藏版),《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泽光书院计划用81天时间,对《道德经》中的81章,每天一章节进行解析和译文,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理解《道德经》。

第22章圣人抱一【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①。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②,故有功;不自矜(jīn)⑨,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④。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注释】①式:这里可以理解为法则。

②伐:夸耀。

③矜(jīn):自高自大的意思。

④莫:没有谁。

【译文】委曲反而能得到保全,屈就反而能得到伸展,低洼反而能得到充盈,破旧反而能生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产生迷惑。

因此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治理天下的范式。

不自我表扬,反而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是非彰明;不自吹自擂,反而能功勋卓著;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长久。

正因为善于谦让不与世人相争,所以天下反而没有谁能与之争高低。

古人所说的“曲则全”等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是实实在在能够达到的。

【导读】老子用连续的六句话“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来表达了以退为进、不争而争的处世方式。

一味求强、求盈,只会导致失败。

【解析】在本章中,老子论述的重点在于“不争”。

《道德经》最经典的10句话,悟透受益终生

《道德经》最经典的10句话,悟透受益终生

《道德经》最经典的10句话,悟透受益终生《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

历代学者都将它作为人生必修课,虽篇幅不长,却论述精妙,含义深远,思想广博,是修身养性的绝佳之作。

下面总结了《道德经》中最经典的十句话,悟透受益终生。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生命中只有被欲望迷乱的人,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

不争,是人生至境。

”年轻时的我们,遇事非要争个输赢,经历多了,才发现,许多事情都没有争的必要。

争赢了,赢了争论,输了感情;争输了,输了脸面,也输了心情。

有句话说得好:“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长短。

”是你的,没必要争,不是你的,争也没用。

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不止看见自己,便能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更能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便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便能使自己进步。

清代初文学家中涵光说:“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

”古往今来,取得成就的人不少,而懂得自谦之人却不多。

一个人若因自己取得一点成就,便以自我为中心,无疑是自己为自己设限。

最终只会因自负而遮住眼帘,迷失掉自己的方向。

只有懂得“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才能成就功业,更上一层楼。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委屈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日常生活中,我们整日被工作、生活等各种压力推着向前。

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的思维逐渐单一化,思考问题,往往被事物的一面所限制。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危险之中也许藏着机遇,低谷之后,便是上坡之路。

虽然事物本身不会发生改变,但只要转换思维,也许便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4、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其规律。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焦虑、恐慌仿佛成为每一个人的心病。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道德经》细水长流以待迸发 精品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道德经》细水长流以待迸发 精品

《道德经》:细水长流,以待迸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细水长流,以待迸发1流水不争先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无常形,顺势而为,为而不争,方达所愿。

可以削平山川却堵不住流水。

不争先不是不求上进,而是尊重自然规律,不破坏均衡,不因小失大、迷失自我。

做事不能靠一时性急,而要脚踏实地。

就像流水一样,水慢慢地流淌,它不去争先后,而是在一点一点地积攒自己的力量。

到时候,有力量了,还在乎什么先后呢?细水长流,以待迸发。

经验要靠经历才能获得丰厚的积累。

智慧不是一蹴而就,通过思考感悟后,循序渐进,拥有发现细微的慧眼,待到力量充足,一击而破。

2嗜欲深者天机浅一个人的*过多,就会相应地缺少智慧与灵性。

玩物丧志,贪欲败身。

生活中贪财、贪权、贪色的人,没有不迷失心智的,而迷失心智,正是祸害生命的开始。

一个人如果不以事业和修养为重,不懂得节制*,随时都会陷入可怕的危机。

没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3君子知命不算命万事万物有时、有运、有势。

时是时机,有天时而运气未至,也难免落空;运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和合,三者没和合时,运自然不动,运不启动,人也受困;势是势差,势差越大,能量越大,犹如瀑布。

这三者合在一起,就统称为命。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知命,首先是知己命,就是要知道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该如何立身、处世;其次是知天命,有了人生阅历之后,感悟到天地自然之道,从而能够顺天应命。

一个人知命以后,心中没有疑惑,能够坦然接受一切,自然不需要算命。

4人有千算,天则一算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算盘,算计着自己的收益,进而算计着别人。

千算万算,人算不如天算;算来算去,算自己!天就一算,算什么呢?算每个人的德。

天地无私,唯德是亲,积一点德,就修一点福。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人若忠厚,福必随之!5人情世态,不宜太真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世俗的人情根据人的处境穷通而变冷变暖,人的脸也随着对方地位的高低,而变得热情或者冷淡。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出自哪里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出自哪里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出自哪里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完整说法:
人生当如小溪慢流,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释义:
这里的“不争先”并非不求上进,而是说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要因小失大,要像流水一般慢慢的流淌,不要去争先后,慢慢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以待迸发。

也就是说经验和智慧是需要不断的去积累的,需要循序渐进,等到力量充足之后才可以一击而破。

作品简介: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所创作的哲学作品,也被称之为《老子》或者是《道德真经》,属于一部很有名气的古代哲学著作,也是现在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一共分为了81章。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中心思想: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的意思是指做人要像流水一样,不去争先后,不能靠一时性急,而是要脚踏实地,一点一点地积攒自己的力量,凡事讲究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强求,不要过多地考虑功利。

道德经第28章感悟及体会

道德经第28章感悟及体会

道德经第28章感悟及体会《道德经第28 章感悟及体会》老子在道德经第28 章里讲了些很奇妙的道理,咱今儿个就来唠唠。

这一章里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你看啊,这就像是在说,一个人知道自己有刚强厉害的一面,可却愿意守着那柔和谦逊的样子,就像那山谷里的溪流一样。

溪流啊,它处在最低洼的地方,水都往它那儿汇聚。

人要是这样,那好品德就不会离身,还能像婴儿那般纯净质朴呢。

咱就说在生活里吧,那些真正厉害的人,往往不是整天张牙舞爪地显示自己多牛。

就好比武侠小说里的绝世高手,真正的大侠不会到处嚷嚷自己武功盖世,而是低调地行侠仗义,把自己的锋芒藏起来。

他们就像那溪流,默默地滋养着周围的一切。

要是一个人老是争强好胜,就像一只刺猬,浑身是刺,到处扎人,最后只能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

你说这样是不是很傻?再接着,“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道光明美好,却能安于暗昧之处,成为天下的榜样。

这可不容易啊。

就像在一个团队里,总有那些默默在背后付出的人,他们不抢风头,甘当绿叶。

大家都在舞台前面光鲜亮丽的时候,他们在后台忙前忙后,做着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又至关重要的事儿。

这就是守着黑呀,他们心里明白自己的价值,也知道团队的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

要是都争着去当红花,那这团队不就乱套了?还有“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道荣耀的好,却能忍受屈辱,像那山谷一样能容纳万物。

这让我想起历史上的韩信,他当年受了胯下之辱。

要是他当时意气用事,和那小混混打起来,也许就没有后来的淮阴侯了。

他能忍受那一时的屈辱,把眼光放长远,这就是守辱的智慧啊。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被人误解、被人小瞧的时候,如果一遇到这种情况就暴跳如雷,那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从这一章里,我就琢磨出,做人啊,不能太满。

太满了就像那装满水的杯子,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了。

得像老子说的这样,有刚有柔,有明有暗,有荣有辱。

关于《道德经》读后感和启迪500字以上10篇

关于《道德经》读后感和启迪500字以上10篇

关于《道德经》读后感和启迪500字以上10篇《道德经》读后感和启迪500字以上(精选篇1)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天尤。

”上善若水,当属人生的最高境界。

水是无私奉献的。

古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哪里有水,哪里就会有生命,水作为生命之源,无私地像万物献出它晶莹的身躯,却不索取一分一毫。

当酷暑笼罩着大地万物,当连片的土地相继裂开,水幻化成另一种身姿,从天而降,化为甘霖,滋润着生灵。

水是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

庄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

”淡如山中清泉,自然而纯洁;淡如涓涓细流,清澈而透明;淡如一亩方塘,平静而清幽。

水,以其低身的姿态,穿行在崎岖的土地之间,从不与人争高下,只默默地,悠闲地开垦出生命之园,流出一曲又一曲的佳谣。

它没有虚名浮利,只懂得宁静致远,悠悠地流向远方。

水有其宽广的胸襟。

因为宽容,才有了浩瀚无垠的大海;因为宽容,才有了那山林深处的溪流;因为宽容,才有了那波涛滚滚的江河。

包罗万象,影布水面,给日月星辰一个梦幻的世界。

河水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水不择优去劣,而是以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万物,洗净除尘。

水是谦虚,虚怀若谷的。

水以其最低的姿态,穿行逶迤于土地山川之中,俯身亲吻着那一方土地,即使到最高处,也会找个罅隙纵身跳跃,然后摔个粉身碎骨,回到它赖以生存的寄居所,也就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瀑布。

水从不居高自傲,即使用它的身躯喂养了人们所需的大米,也默默地流淌着,教会稻谷即使丰硕也要垂下头颅,谦虚地饱含鲜食等待人们的丰割,才造就了人们的一日三餐。

水,不仅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榜样。

人心亦如水,于淡泊以名志,宁静以致远的淡然中,陶醉于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里,漫步于水流低吟的闲情雅致中,临溪侧畔,静听流水哗啦,细思人生哲理。

上善若水,以其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有容乃大,虚怀若谷的精神,诠释人生的品质,它将永远是人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难以迄及的高度。

《道德经》第八章

《道德经》第八章

《道德经》第⼋章道德经详解出处:⽼⼦的《道德经第⼋章》(易性第⼋):上善若⽔。

⽔善利万物⽽不争,处众⼈之所出处:恶,故⼏于道。

居善地;⼼善渊;与善仁;⾔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尤。

道家哲学做⼈如⽔,你⾼,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点;做⼈如⽔,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做⼈如⽔,你动,我便随⾏,决不撇下你的孤单;做⼈如⽔,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做⼈如⽔,你冷,我便凝固,决不漠视你的寒冷;做⼈如⽔,你热,我便沸腾,决不妨碍你的热情。

上善若⽔,从善如流,如⽔⼈⽣,随缘⽽安。

⽔是我们最熟悉的东西了,我们⾝体⾥四分之三都是⽔。

有关⽔的具体的例⼦是多到不可胜数的,⽼⼦就重点从“居善地,⼼善渊,与善仁,⾔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七个⽅⾯来讲。

这是⽼⼦对“⽔德”进⼀步展开了,⽽且把它与“⼈德”相⽐较了。

“ 居善地。

”⽔的特性是向下,这个特性是针对我们这个世界(地球)⽽⾔的。

因此,⽔⼀般都是⼀刻不停地、毫不犹豫的奔向那些低洼之处——世俗的⼈们最厌恶的地⽅,这是“⽔往低处流”,但⼈是要“⼈往⾼处⾛”的。

如果在⼈际交往中,⼤家都要往“⾼处”⾛,那就势必要“争”,轻则拳脚相加,头破⾎流,重则你死我活。

如果有⼈能注意放低⾝段,⾃居卑下,保持谦和的⼼态,那么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上善”的⾏为之⼀。

⽽“上善”是最符合“道”的,所以最终是占⼤便宜的。

所谓“吃亏是福,得便宜处失便宜”、“⼈善⼈欺天不欺,⼈恶⼈怕天不怕。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回过头来再看⽔,尽管它不停地奔向低洼的地⽅,但是没有哪⼀刻停⽌过⾃⾝的升华(蒸发),最后它⼜以⼀种崭新的、更为纯净的形态遨游于蓝天,那就是⽩云——没有任何⼈可以居⾼临下地俯视它。

正所谓“⼀下⼀下⼜⼀下,⼀下下到深渊⾥。

⾃有⽼天不我欺,青云直上居九天。

”“ ⼼善渊。

”⽔的本质的清明宁静的,从来不受任何外来物的影响,它的物理化学性质极为稳定:⽆⾊、⽆味、透明。

从中华经典文化感悟大道至简_读道德经有感南阳网

从中华经典文化感悟大道至简_读道德经有感南阳网

从中华经典文化感悟大道至简_读道德经有感南阳网从优秀传统经典文化中感悟大道至简——读《道德经》有感希言自然。

观看大自然,日月交替、昼夜相继、四季轮换、阴阳平衡、花开花落、潮涨潮落、莫不都是道的运作,道默默无闻,因为道的语言通常是大音希声,但道处的是无为之事,行的是不言之教。

希言自然,对人们来讲,自然是少说一些无用的话、少做一些无意义的事,而多做一些利于大众的事情,慢慢才能趋近于道。

狂风暴雨来的突然、猛烈,而持续的时间不会长久,这是天地的规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而细水长流、滴水穿石来的更长久。

对人类来说,一些极端流行趋势和过度标新立异的事物,也都不会长久,平平淡淡、大道至简方可长存。

在自然界中,有日月星辰、有天地、有山、有水、有空气、有雷电、有蓝天、白云等,和其光同其尘,构成了一种动态的生态平衡,万物才能得以生息成长。

对人们来讲,人的一生旅途有快乐幸福,也有艰难险阻,只有经过这些过程才构成完整的人生。

在经历的过程中,若有幸能闻到“道德经”,那可算是人生中的幸运之人,《道德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籍之最,是智慧的起源,是一部智慧宝典,它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本质,这正是其能繁荣昌盛、经久不衰的原因。

有些人即使有了这种机缘,但同时还存在“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里面还存在因缘和合之说。

人的认识、理解、感悟和体悟,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
最后认知达到“道德经”二十一章所说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有精甚真,其中有信”,若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真正明白生命的真实意义,人生才会更加的完美、圆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流水不争先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无常形,顺势而为,为而不争,方达所愿。

可以削平山川却堵不住流水。

“不争先”不是不求上进,而是尊重自然规律,不破坏均衡,不因小失大、迷失自我。

做事不能靠一时性急,而要脚踏实地。

就像流水一样,水慢慢地流淌,它不去争先后,而是在一点一点地积攒自己的力量。

到时候,有力量了,还在乎什么先后呢?
细水长流,以待迸发。

经验要靠经历才能获得丰厚的积累。

智慧不是一蹴而就,通过思考感悟后,循序渐进,拥有发现细微的慧眼,待到力量充足,一击而破。

2
嗜欲深者天机浅
一个人的*过多,就会相应地缺少智慧与灵性。

玩物丧志,贪欲败身。

生活中贪财、贪权、贪色的人,没有不迷失心智的,而迷失心智,正是祸害生命的开始。

一个人如果不以事业和修养为重,不懂得节制*,随时都会陷入可怕的危机。

没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3
君子知命不算命
万事万物有时、有运、有势。

“时”是时机,有天时而运气未至,也难免落空;“运”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和合,三者没和合时,运自然不动,运不启动,人也受困;“势”是势差,势差越大,能量越大,犹如瀑布。

这三者合在一起,就统称为“命”。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知命,首先是知“己命”,就是要知道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该如何立身、处世;其次是知“天命”,有了人生阅历之后,感悟到天地自然之道,从而能够顺天应命。

一个人知命以后,心中没有疑惑,能够坦然接受一切,自然不需要算命。

4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算盘,算计着自己的收益,进而算计着别人。

千算万算,人算不如天算;算来算去,算自己!天就一算,算什么呢?算每个人的“德”。

天地无私,唯德是亲,积一点德,就修一点福。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人若忠厚,福必随之!
5
人情世态,不宜太真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世俗的人情根据人的处境穷通而变冷变暖,人的脸也随着对方地位的高低,而变得热情或者冷淡。

趋炎附势,是世人之常态。

认识到这一点,就应当看淡人情的变化,失意时受到冷落,也不必骂一句“狗眼看人低”;得意时受到追捧,也不必飘飘然,还是要保留一点清醒!
俗话说:“凡事不能不认真,凡事不能太认真。

”真诚待人,以真面目见人,这个要认真;至于对方是否真诚,是否真面目,却不必太认真!
6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直挺拔的树木先遭到砍伐,水质甘甜的井先枯竭。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常立于人前,必遭人忌恨!“见不得别人好”的心态,是人类忌妒情感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所以,一个人有才华是好事,但是不要四处张扬,锋芒毕露。

恃才傲物,只能显出自身的浅薄,也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7
中和为福,偏激为灾
心态平和,做事中庸,这样的人是有福的,而性格偏激执拗的人往往生活不顺利,甚至惹来祸患。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有人向他推荐了几个人才,其中一个是刘锡鸿。

刘锡鸿文笔很好,下笔千言,善谈天下事,在当时很有名气。

接见后,曾国藩认为,刘锡鸿“满腔不平之气”,恐怕不能长久。

不久,刘锡鸿作为副使,随郭嵩焘出使西方国家,两人意见不和。

刘锡鸿写信给朝廷,说郭嵩焘带小老婆出国,与外国人往来密切,有辱国家形象。

郭嵩焘也写信给朝廷,说刘锡鸿偷了外国人的手表。

当时主政的是李鸿章,与郭嵩焘关系密切,于是将刘锡鸿撤回,以后不再设副使。

刘锡鸿对此十分怨恨,上书皇帝,列举李鸿章有十大可杀之罪。

当时朝廷正倚重李鸿章办外交,没有理会刘锡鸿。

刘锡鸿气愤难平,变得更加偏激,常常对人出言不逊,同乡对他都敬而远之,刘锡鸿设宴席请客,竟然没有一个人去,不久他忧郁而死。

8
少事为福,多心招祸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一个人的幸福莫过于没有烦心的
事,一个人的灾祸没有比疑神疑鬼更可怕的了。

常言道:“与其多心,不如少根筋。


是非的根源往往在于人的多心,多心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相处。

只有那些整天奔波劳碌、琐事缠身的人,才知道无事一身轻是的幸福;只有那些经常心如止水、宁静安祥的人,才知道猜疑是的灾祸。

9
真不离幻,雅不离俗
真实与虚幻,高雅与低俗,这都是相对的。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做梦也是人生。

尽管“黄粱美梦”“痴人说梦”“白日做梦”等常被人笑话,然而上天把一日分为昼夜,就是让我们一半在现实中,一半在梦乡里!莲花出于污泥,大雅即大俗,大俗即大雅,俗到了极点,就是雅的极至。

10
两年学说话,一辈子学闭嘴
古人说:“多言为处世第一病。

动不如静,语不如默。

”大多数时候,我们说的越多,彼此的距离越远,矛盾也越多。

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

因此,若真没话,那就别说。

古人认为,“风流不在谈锋盛,袖手无言味最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时候并不是光彩照人,反倒是沉默不语、若有所思更显得高深莫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