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9课 一步之遥教案 教科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政治第9课一步之遥导学案教科版1

八年级政治第9课一步之遥导学案教科版1

第九课一步之遥【学习目标】1.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2.区分记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及两者的关系;记住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犯罪的含义及犯罪的特征。

(重点)3.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性,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懂得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总结出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

(难点)4.认识我国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及法律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难点)【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P85—92,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

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下带※的问题。

)※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列举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分别有哪些?(注意区分几种容易混淆的)P85※2.什么是违法?P87※3、根据违犯的法律,违法行为应怎样分类?(请按违法行为的类别、所违犯的法律、社会危害性、法律制裁列一表格,对违法行为的各类进行比较)P87※4、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P875、犯罪的含义?P87※6、犯罪的基本特征?P87※7、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之间有什么关系?P85-908、分析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完成课本89页的探究)※9、根据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性质,我国规定了哪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P9110、惩处犯罪分子有什么重大意义?P9111、预防违法犯罪为什么要防微杜渐?P91※12、青少年如何预防自己走向违法犯罪?P91-96【合作探究】小瑞本来是一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后来看到有同学抽烟,他也跟着抽烟,还跟着同学经常迟到、旷课、出入网吧,接触网络淫秽色情信息,不愿听父母和老师的教育。

最终,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小瑞一步步走上犯罪的道路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2)从小瑞的成长足迹中,你得到哪些警示?(4分)【合作探究】答(1)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到刑事犯罪,只有一步之遥(1分)。

四川省青神县初级中学校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防微杜渐 过则勿惮改导学案 教科版

四川省青神县初级中学校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防微杜渐 过则勿惮改导学案 教科版

第九课一步之遥—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教师寄语: 如果成长中有了过错,一定要正视并勇于改正。

【学习目标】1.知道防微杜渐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懂得在成长过程中要及时改正错误。

2.树立防微杜渐、有错必改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做到防微杜渐、有错必改。

【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框架——自主梳理】——请结合你自己对课本的理解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预习案【预习提示】1.怎样预防违法犯罪?2.对待自己的过错应该持怎样的态度?【预习训练】1.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同龄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的原因是()①法律知识缺乏②法律意识淡薄③道德沦丧的结果④不能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诱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青少年要避免自身受到侵害,在日常生活中应() A.面对侵害先下手为强 B.提高警惕,预防为主 C.该害的人要害D.任何人都不要相信3.中学生小李,迷恋网络游戏,还经常趁父母不在家,上网浏览不健康信息。

后来,模仿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手段,持刀抢劫,将一路人刺成重伤,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

这警示我们()①要克服猎奇心理,抵制不良诱惑②要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③要远离网络,避免受其侵害④要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古语告诫我们()A.一般违法和犯罪的本质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区别B.犯大错往往是从犯小错开始的,45要防微杜渐C.只要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就一定会发展成为犯罪D.有一般违法行为不要紧,只要不犯罪就没有关系5.不少同学嗜好上网打游戏,个别同学为筹钱去盗窃、抢劫,做出了违法犯罪的事情,受到处罚。

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应该()A.有足够的勇气,主动承担责任 B.把自己的行为限制在违纪的范围内 C.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D.钻法律的空子,避免自己受罚【探究案】据有关部门调查:在我国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绝大多数在违法犯罪之前都有一些不良行为。

一步之遥教案

一步之遥教案
找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他们之间的共同点
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要受到法律处罚。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活动五:做一做:
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1、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2、什么是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的种类
4、什么是犯罪?
5、违法与犯罪区别和联系
<<教育科学出版社>>第四单元第九课“一步之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教学设计
学科
八年级思想品德
课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版本
教育科学出版社
执教者
南丹县六寨中学莫沛




从农村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典型实例,通过观看动画、图片和课件以及学生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地位,使课堂切实成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点燃学生创新与智慧之火,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学方法
运用故事导入和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制作幻灯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用动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动画。教师提问:
1、动画中反映什么问题?你得到什么启发?
学生思考:为什么堤坝会垮塌?结合生活,得到什么结论
蚁穴就像生活中的不良行为。




内容标准

《一步之遥》教学设计

《一步之遥》教学设计

《一步之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2.6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3.4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3.5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教材分析第九课《一步之遥》通过青少年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对比,引导青少年认识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再到违法乃至严重违法犯罪的过程。

区分了一般违法和犯罪的不同,介绍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及对违法犯罪的制裁。

但是,区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不是本课的最终目标,区分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领悟“不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培养自律的意识。

对于青少年而言,防微杜渐是最好的方法,有错即改,远离违法和犯罪。

●学情简要分析1.中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抵御诱惑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不良的诱惑,而诱惑和犯罪密切相关。

2.对于违法犯罪,他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对于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关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联系的认识却很模糊,尤其是中学生比较容易冲动,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很多的青少年犯罪都是在一时冲动之下酿成严重后果,有的甚至在上囚车后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有什么错。

3.无知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0%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通理解本节课的内容;10%的学生通过小组的帮扶能够接受本节课的内容;10%的学生是学困生,需要小组的多多帮扶和老师课堂上多加关注,给予点拨和讲解。

学习优势:学生知道很多的明星,对违法行为有着简浅的认识.学习有着一定的优势。

●教学目标分析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拒绝不良诱惑的信心,远离违法犯罪;养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

《一步之遥》情境探究型教案

《一步之遥》情境探究型教案

《一步之遥》情境探究型教案(建议配套“《一步之遥》情境探究型课件”使用)一、教材分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的内容,是新时代学生的必修课,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展过程。

掌握不良行为、一半违法行为和犯罪的概念,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本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展过程。

掌握不良行为、一半违法行为和犯罪的概念,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性2.能力掌握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培养明辨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犯罪的基本特征难点: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展过程。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受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影响了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地正确形成。

学生对资源的应用仍缺乏主动性,不能很好地实现与教师资源的互动。

三、教学方法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教学时可以采用图示法、信息收集法、材料法等方法展示案例,用最直观的方法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参与。

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1)学生准备:课前学生分组收集有关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欣赏的图片、故事等素材。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小结七、当堂达标单项选择题:1、“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这句话提醒我们( )A.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人都可能犯错误,不必大惊小怪B.面对错误,我们只能听之任之C.过则勿惮改,我们应正视错误并勇于改正D.人犯了错改了就行,不必在意是否再犯八、教学评价成功之处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教学手段旨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新教材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

2015秋八年级政治上第九课一步之遥导学案(教科版)

2015秋八年级政治上第九课一步之遥导学案(教科版)

2015秋八年级政治上第九课一步之遥导学案(教科版)科目思想品德题第九一步之遥主备人审核人学案类型新授学案编号学习目标1、了解违法和犯罪的含义。

2、认识到“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危险的。

重点:违法的种类以及受到的制裁,犯罪的基本特征。

难点: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违法行为的发展过程给我们的启示。

【学习流程】第一环节:自主学习,知识在线1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到刑事犯罪,只有。

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的深渊。

2违法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

3违法的分类:根据违犯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行为、违法行为和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分为和。

4违法受到的制裁分类:分别应受到制裁、制裁、制裁和制裁。

是犯罪最基本的特征。

6 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7“过则勿惮改”,告诉我们:如果成长中有了过错,一定要。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展示质疑1犯罪的基本特征?2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的区别、联系?3惩罚犯罪分子的目的?4 青少年如何远离违法犯罪?第三环节:归纳整理、知识巩固升华一、选择题1违法行为是多样的。

根据这些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类别,可以把违法行为分为:( )①违宪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民事违法行为④刑事违法行为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④D.②③2下列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A.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B.犯罪不一定违法,但违法必定犯罪.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必定违法D.有一般违法行为,一定会发展成犯罪3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不良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7 9%,有旷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1%,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音像制品的占319%。

这些数据表明()A只要不犯大错,有点不良行为没关系B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为违法犯罪不良行为只是不拘小节的表现,无所谓D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违法犯罪4正读初中的魏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但是自从结识了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开始小偷小摸,继而发展到偷盗同学家的财物,最后在行窃时被当场抓获。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导学案 科教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导学案 科教版

第九课一步之遥(导学案)班级:某某: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和某某犯罪行为的发展过程;2、知道某某行为、一般某某行为、犯罪的概念;3、了解一般某某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4、知道我国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形式以及法律惩处犯罪的意义。

【使用说明】1、结合学习目标,认真研读教材85-96页,独立勾画课本基础知识,并做好问题标注。

2、认真完成学案,并记录个人疑难,以备课上讨论。

3、小组长要做好对成员的督促和指导,保证按时高质量完成导学案。

4、学案中的问题要认真思考,积极讨论。

你问我答:1、青少年为什么容易受不良诱惑?2、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诱惑有哪些?3、如何拒绝“黄毒”的诱惑?4、如何拒绝不良诱惑?预习案1、某某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根据违犯的法律,某某行为可以分为、行政某某行为和。

2、犯罪是指具有严重、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的行为。

3、某某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某某行为法律责任的性质,我国制定了四种法律制裁,即违宪制裁、、民事制裁、和。

4、完成表格5、防微杜渐,无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某某犯罪的。

6、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某某行为到,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经常犯小错误,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的深渊。

7、惩治犯罪分子有何重大意义?8、请你谈谈你对“过则勿椫改”的理解。

将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写下来:探究案一、辨析:1、“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气死公安,难倒法院。

”2、有人认为:拾到遗失物品不还是理所当然的,大不了是个道德问题,用不着法院判决。

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二、分析说明: 2005年,某城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对在押的未成年犯进行了调查统计,以下是部分调查数据。

材料一:从现有的不良行为看,经常吸烟者占69.7%,经常喝酒的占60.06%,有打架行为的占57.58%,有旷课行为的占49.86%,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08%,上课携带管制刀具的占41.6%,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音像制品的占31.96%。

秋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9课 一步之遥教案 教科版-教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秋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9课 一步之遥教案 教科版-教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第九课一步之遥第1课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是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明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之间的区分。

运用案例说明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某某到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第二层次:通过案例对一般某某行为与犯罪行为的概念、特征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以及一般某某行为与犯罪行为在社会危害性、某某性和应受处罚性三个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层次:着重对一般某某行为与犯罪行为在处罚方法上的不同进行对比说明,让学生了解某某犯罪行为所应受到的法律制裁,理解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就不同。

理解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第四层次:让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或“少年法庭”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法律程序意识,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意识。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掌握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培养明辨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某某犯罪行为的发展过程;知道某某行为、一般某某行为、犯罪的概念,认识犯罪的危害性;了解一般某某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认识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以及法律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一般某某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一般某某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某某行为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演化为犯罪行为。

学生对于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关系、不良行为和某某犯罪的联系的认识很模糊。

无知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对不良行为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对预防某某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某某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区别是教学难点。

一般某某和犯罪在所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界限。

很多学生认为某某行为就是犯罪行为,并不了解某某行为的分类,本部分是比较抽象的法律常识,学生较难理解。

教科版思想品德八上第九课《一步之遥》

教科版思想品德八上第九课《一步之遥》

第九课 一步之遥【新闻播报】 【自主探究】1.不良行为、一般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①不良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联系密切,没有不可逾越的 。

②从不良行为到一般违法,再到犯罪,只有 。

不良行为如果 ,极有可能走向 。

2.什么是违法?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些类别?①违法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 或者做出法律所 的行为,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

②违法行为可以分为 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称为 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 的违法行为,即 。

3.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有:① 。

(犯罪最本质特征)②触犯 。

③应受 处罚。

4.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区别:① 不同。

②对社会 不同。

③受到的 不同。

联系:①都是 行为。

②都具有社会 。

③都要受到 。

5.惩处犯罪分子的作用?①保护 的合法权益,保卫 安全,保障 顺利进行。

② 、 犯罪分子。

③ 某些有不良动机的人。

6.怎样预防违法犯罪?① ,知错就改。

②提高 ,增强 。

③善交 ,远离 。

学会区分真正的友谊与哥们儿义气。

④克服 ,学会 ,自觉抵制 。

⑤正确对待 和 的批评教育。

【当堂检测】( )1. 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 )2. 一般违法与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3.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还小,只要不犯大错,犯点小错没关系。

( )4.犯罪的必定违法,违法的必定犯罪5. 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行为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相对较小,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因而称为( )A.刑事违法行为B.犯罪行为C.一般违法行为D.民事行政违法行为6.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违法行为 ②都有社会危害性 ③都触犯了刑法 ④都应受到法律制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8. “从小偷针,长大偷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古语告诉我们( ) ①一般违法行为必然会发展为犯罪 ②犯大错往往是从犯小错发展而来的③如果不注意防微杜渐,就可能酿成大错,走向违法犯罪 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在南京市公安机关的预审室里,犯罪嫌疑人小力供述了他们的违法犯罪事实:两年前我到学校报道,与宿舍5个同学成为好“哥们”。

思想品德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九课 一步之遥》教案

思想品德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九课 一步之遥》教案

《第九课一步之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了解和区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及一般违法、犯罪的概念、特征及联系。

掌握预防违法犯罪的基本方法。

能力:能够辨别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哪些是犯罪,并能够依法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生活的实践中,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树立防微杜渐,有错必改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本单元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因此本课第二个问题“防微杜渐”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

难点:第一个题目是比较抽象的法律常识,对于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题目是本课的难点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导入新课:用案例进行导入,提出问题:通过上述案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结论:一般违法与犯罪只有一步之遥,也就是本节课的课题——一步之遥。

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课:第一部分:第一个项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对于这个题目的导入,我用“名人名言”或是flash“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两种形式使学生先从感知上了解题目的含义。

本项目共包括四个层次,分别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法律制裁”以及“法律程序”。

为了进一步将本项目内容分析到位,可以分别从“知识”和“活动”两个部分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讲解。

对于第一部分“知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分别是第一层“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第二层“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和第三层“法律制裁”。

第一层次: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

对于这块内容,可以通过“图表”和“案例”两种形式进行讲解。

由于教材中列举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所以将其做成“普法小课堂”展示给学生。

然后将其中的几种非常类似但程度不同的行为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这里我找了三种)通过让学生对比,提出问题:“通过对比图表左右两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从而帮助学生认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2019-2020学年(秋季版)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9课 一步之遥学案教科版.doc

2019-2020学年(秋季版)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9课 一步之遥学案教科版.doc
二、材料分析题
2010年5月13日,厦门网:上网花销太大,四人结伙盗窃,觉得来钱太慢,他们拦路抢劫。近日,马巷警方破获此案,令人惊讶的是,这四人都才十五六岁。程某等四人相识于网吧,同时也在网吧“结盟”——由于经常泡网吧、玩游戏机、打台球,花销大,加上家里给的生活费少,不够花,四人想出歪招——到废品收购站偷废铁。后来觉得这样来钱太慢,便持刀对路人进行抢劫。
C、不良诱惑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根源D、如今青少年越来越腐朽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认为未成年人严重的不良行为是()
①向父母要钱买小食品②吸食、注射毒品③与同学一起打扑克④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A.②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乔丽是初二学生,开个体饭馆的爸爸以"女儿早晚是人家的人"、"上学花钱不挣钱"、"饭馆正缺人手"等理由,非让乔丽退学到饭馆帮忙不可。你认为乔丽爸爸的行为是( )
2019-2020学年(秋季版)八一课时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导入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2、明确法律的三个特征;
3、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A、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只严厉制裁职位高的人
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2、据有关部门统计,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学的由90人,由于好奇而吸毒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有32人,由于沉溺于网吧、浏览色情网页而犯罪的有32人。这说明()
A、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成为犯罪B、学校、社会保护不到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根源

《一步之遥》教学案例

《一步之遥》教学案例

《一步之遥》教学案例记得是在讲《一步之遥》时,(它是是教科版八年级思品上册第九课的内容,本课从法律的角度讲述了违法、一般违法、犯罪的概念,犯罪的基本特征以及违法应该承担的不同法律制裁)在本课的展示提升部分我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感受法律镜头一:张新同学因违反学校纪律,受到老师的批评。

镜头二:一妇女不顾门卫的劝阻,强行把一条大的宠物狗带进饭店,影响其他客人就餐。

镜头三:青岛市原市长杜世成,因贪污受贿,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6年。

1、讨论:上述三个人的行为是不是都违反了法律?为什么?2、完成表格:纪律、道德、法律的比较我给出的三个镜头一下子就让学生们有了话题,我记得这是3组的王硕同学展示的:张新同学因违反学校纪律,受到老师的批评违反纪律,我们不能向他学习,学习中就知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非常好,从这几个问题我们班的纪律比以前好多了。

探究活动二:以案说法16岁的魏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父母夸他有出息,老师为他高兴,同学们都羡慕他。

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就渐渐变了。

他学会了吸烟,并开始喝酒。

由于禁受不住不良诱惑和朋友的“逼迫”,他还经常去营业性舞厅。

由于花钱越来越多,家里给的零花钱满足不了他的需要,于是他开始小偷小摸。

他多次到超市“拿”几罐饮料,偷几件文具,然后卖给一些小同学。

为此,魏某曾被公安机关抓获后,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被罚款并拘留。

小偷小摸仍满足不了魏某高消费的需要,于是他开始撬门破锁,盗窃钱财。

他先后七次到同学家行窃,窃得现金4000余元和价值2000余元的财物。

一次,当他潜入一同学家行窃时,被该同学的父亲当场抓住并扭送到派出所。

最后,人民法院依据《刑法》,以盗窃罪判处魏某有期徒刑五年。

根据自学知识,小组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1、魏某有哪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2、这些行为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上有何异同?3、据此讨论,完成下列表格:通过表格清晰明了的展示了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9课《一步之遥》(第2课时)教案

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9课《一步之遥》(第2课时)教案

第九课一步之遥第2课时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通过材料“偷苹果是小事吗”揭示本部分内容的主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犯罪总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一个人一旦走上违法道路,就有可能越陷越深。

因此,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第二层次:通过案例和相关法律条文,纠正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思想,提高法律意识。

第三层次: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从小处着眼,养成敢于正视和改正自己错误或过失的良好习惯。

培养“知耻近乎勇”的态度,秉持“过则勿惮改”的思想,防止不良行为向违法犯罪发展,真正做到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防微杜渐、有错必改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知识目标:知道防微杜渐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懂得在成长过程中要过则勿惮改。

【教学重点难点】树立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的生活态度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因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了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才会有正确的行为。

因此,只有当学生树立了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的生活态度,才能杜绝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也才能避免由一般违法行为发展到犯罪行为。

【教学过程】1.导入方式一:电视剧《少年犯》主题歌《心声》,学生谈感想。

问“你想知道他们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吗?怎样才能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方式二:故事《烂苹果效应》。

说明不良习气、小错误、小恶也有极强的破坏力,在我们犯小错误时就要立即改正,要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5.第一层次: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方式一:第一步:阅读教材93页事例《偷苹果是小事吗?》,分组讨论(1)“偷苹果是小事吗,为什么?”(2)“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怎样做?”(3)“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第二步:设置活动“寻找同学或自己身上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教师将结果写在黑板上,分组讨论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发展下去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八年级思品上册第九课一步之遥-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八年级思品上册第九课一步之遥-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一步之遥》教学设计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一步之遥》是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我与别人的关系”两部分中“学法用法”“权利与义务”的教学内容而设置的,经过这一课帮助中先生逐渐构成顺应古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认识,能够学会在复杂社会条件下保存与发展。

学情分析:古代中先生虽然具备必然的法律认识,但是由于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思上还不成熟,存在“渴望独立与理想依赖”“心思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认知发展程度和自我认识能力还不够完善,是人生旅程中遵法犯罪的高风险期。

而法律规范具有强制性属性,对这些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先生讲授法律知识则必须充分考虑其可承受能力,选择怎样的实例比较合适,确真实备课中仔细探求。

前段工夫读过这么一句话:“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擅长动用本人的自在权力结合起来。

孩子只需不做有害于本人和别人的事,就该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在,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志愿。

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需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本人的目的。

——伊曼努尔•康德。

”我忽然有所领悟,教先生建立法律认识不能从枯燥的名词术语动手,这样只能引发先生的厌学情绪,从先生的实践需求出发才是讲授这一课的起点。

设计思绪:从先生的需求出发:1认知的需求:经过具体实例的分析,增长见识,促进心智的发展。

2技能学习和训练的需求:经过学习能够进步融入集体生活,促进先生集体生活的能力,学会与别人相处。

道德与法制教育的终极目标并不仅仅是培养道德高尚的人,道德高尚只是培养的目标之一,更多的精力该当让先生懂得这样的道理——只需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本人的目的,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怎样做到“利人又利己”。

教育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为犯罪,了解普通遵法与犯罪的区别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在社会生活中该当养成盲目遵法的良好习气,这是健康成长的需求,也是全面发展的需求,在情感上建立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有效兵器。

(八年级政治教案)一步之遥导学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一步之遥导学案

一步之遥导学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1、了解违法和犯罪的含义。

2、认识到“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危险的。

重点:违法的种类以及受到的制裁,犯罪的基本特征。

难点: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违法行为的发展过程给我们的启示。

【学习流程】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知识在线
1.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到刑事犯罪,只
有。

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的深渊。

2.违法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

3.违法的分类:根据违犯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
行为、违法行为和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分为和。

4.违法受到的制裁分类:分别应受到制裁、制裁、制裁和制裁。

5. 是犯罪最基本的特征。

6. &nbs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第九课一步之遥第1课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是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明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之间的区分。

运用案例说明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到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第二层次:通过案例对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概念、特征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以及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在社会危害性、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三个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层次:着重对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在处罚方法上的不同进行对比说明,让学生了解违法犯罪行为所应受到的法律制裁,理解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就不同。

理解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第四层次:让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或“少年法庭”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法律程序意识,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意识。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掌握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培养明辨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展过程;知道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的概念,认识犯罪的危害性;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认识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以及法律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演化为犯罪行为。

学生对于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关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联系的认识很模糊。

无知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对不良行为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对预防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区别是教学难点。

一般违法和犯罪在所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界限。

很多学生认为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并不了解违法行为的分类,本部分是比较抽象的法律常识,学生较难理解。

【教学建议】1.导入方式一:名言导入法。

“小洞不补,大洞难堵”“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什么道理。

方式二:flash导入法。

播放flash《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认识到小错小恶的危险性,大错大恶的危害性,懂得大错大恶往往都是由小错小恶逐步发展而来的。

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2.第一层次: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只有一步之遥方式一:第一步:案例分析法。

展示某少年因受到不良诱惑,从不良行为发展到违法犯罪的真实案例,或选取教材上的案例、漫画。

让学生找出“哪些是不良行为?哪些是严重不良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思考“从该少年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过程中能得出什么结论?”说明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犯罪三者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懂得一个人走向犯罪道路,往往有一个从染上坏思想、坏习气开始,逐步发展到违法犯罪的演变过程。

从而远离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提高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

第二步:让学生看教材85页《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三十四条中列举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使学生更全面、直观地知道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能更好的约束自己的言行。

方式二:数据说明法。

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反映青少年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以及犯罪行为现状的数据和资料。

(如: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的数据,某城市少年犯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的不良行为调查统计数据)引导学生思考“骇人听闻的数据向我们传递了什么信息?”通过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的调查,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

数据有力地证明了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只有一步之遥,说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是刻不容缓,告诫学生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第二步同上。

3.第二层次:违法行为的分类方式一:案例分析法(可以运用第一层次中的案例)。

提问学生“案例中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为什么?”说明违法就是指不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请同学们列举“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并思考“请将这些违法行为进行分类并说明划分的理由”。

让学生明确根据违反的法律不同,可以把违法行为分为违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学生思考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有什么本质区别说明二者的社会危害性不同。

方式二:自学明理法。

运用教材89页“探究”与“实践”中的表格和图例与正文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讨论,明确违法的含义,分析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知道一般违法与犯罪在对社会危害程度、触犯的法律、应受的处罚三个方面都是不同的。

通过方式一和二,在学生明确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的区别之后,犯罪的特征就很明显了。

在此强调犯罪的三大特征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只有三个特征都具备了,才能确定为犯罪。

强调违法与犯罪的关系,即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违法。

4.第三层次:违法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一步:对于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在处罚方面的区别。

搜集与每一种制裁相对应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行为各属于哪类违法行为?应受什么制裁?为什么?”然后课件展示几种法律制裁的比较,明确我国规定的违宪制裁、行政制裁、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

通过比较、对照,分析违宪制裁、行政制裁、民事制裁、刑事制裁之间的区别,说明根据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性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但无论何种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二步:通过制裁方式和制裁力度的不同,学生能感受到刑事制裁是最为严厉的一种法律制裁,讨论“惩治犯罪的重大意义”。

感受体会法律的作用和法律的威严,更自觉地杜绝不良嗜好,远离违法犯罪,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中学生。

第四层次:模拟庭审模拟庭审活动。

案例可以从教材中选取,也可使用师生自己搜集的案例。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不同学生表达不同的看法,让学生在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中辨明道理,同时形成正确认识,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1.列举名言或播放flash《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课件使用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小错误和不良行为的危害性。

从不良行为发展到违法犯罪的真实案例。

或反映青少年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以及犯罪行为现状的数据和资料。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三十四条中列举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课件使用目的:由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再到违法犯罪行为的发展过程,说明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联系。

如果有不良行为不及时改正,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列举刑事、民事、行政、违宪行为的典型案例。

或展现教材89页“探究”与“实践”中的表格和图例。

课件使用目的:通过对比法讲清违法行为的分类,重点是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在分析区别的同时即体现了犯罪的基本特征。

5.“举案说法”。

搜集与四种法律制裁相对应的案例,总结展示四种法律制裁的比较。

归纳惩处犯罪分子的重要意义。

课件使用目的:明确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就不同。

说明任何行为都要严格地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不能超越法律的范畴,否则将害人害己。

6.模拟庭审活动。

课件使用目的:既是本课的知识小结,又能回顾第八课的相关知识.既能提高学生学法、用法的热情,又能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资料要求1.故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临近河岸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

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

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

老农的儿子听了不以为然地说:“如此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随即拉老农一起下田了。

当天晚上风雨交加,河里的水猛涨起来,开始,河水从蚂蚁窝渗透出来,继而喷射,最终决堤了。

2.《百度新闻》2007年,某城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对在押的未成年犯进行了调查统计,以下是部分调查数据。

从现有的不良行为看,经常吸烟者占69.7%,经常喝酒的占60.06%,有打架行为的占57.58%,有旷课行为的占49.86%,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08%,上课携带管制刀具的占41.6%,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音像制品的占31.96%。

从犯罪类型看,抢劫罪居于首位,占51.79%;其次是强奸罪,占19.01%;此外还有故意杀人、敲诈勒索、绑架等犯罪行为。

3.《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选编》曲哲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双职工家庭里。

小学时,曲哲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且先后在班里担任了组长、班长、学习委员。

曲哲沉浸在父母、同学和老师的赞扬声中。

在沾沾自喜的同时,他变得狂妄自大起来,思想开始滑坡,渐渐地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并学会了抽烟、喝酒,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后来,“铁哥们”陈风找到了他,要求曲哲帮他出口恶气,将与之有矛盾的方欣杀掉。

第二天,他们把方欣骗到一间没人住的小破屋内。

曲哲和陈风不顾方欣的苦苦哀求,残忍的将其杀害。

16岁的曲哲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第九课一步之遥第2课时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通过材料“偷苹果是小事吗”揭示本部分内容的主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犯罪总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一个人一旦走上违法道路,就有可能越陷越深。

因此,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第二层次:通过案例和相关法律条文,纠正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思想,提高法律意识。

第三层次: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从小处着眼,养成敢于正视和改正自己错误或过失的良好习惯。

培养“知耻近乎勇”的态度,秉持“过则勿惮改”的思想,防止不良行为向违法犯罪发展,真正做到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防微杜渐、有错必改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知识目标:知道防微杜渐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懂得在成长过程中要过则勿惮改。

【教学重点难点】树立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的生活态度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因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了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才会有正确的行为。

因此,只有当学生树立了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的生活态度,才能杜绝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也才能避免由一般违法行为发展到犯罪行为。

【教学建议】1.导入方式一:电视剧《少年犯》主题歌《心声》,学生谈感想。

问“你想知道他们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吗?怎样才能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方式二:故事《烂苹果效应》。

说明不良习气、小错误、小恶也有极强的破坏力,在我们犯小错误时就要立即改正,要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