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狂想曲 文本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的歌声》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下午好,美学家说,如果我们能多听听脚下土地的意愿,我们就会理解自然与美是何等紧密地融为一体。四年级的音乐学习就是围绕“音乐与大自然”这个主题展开的。我所选择的图形谱说课教材就是一首由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与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的。它就是人音版第八册第六课欣赏《森林的歌声》。那些乐曲中的可爱精灵们——树蟾、秧鸡、腹斑蛙等与笛子、提琴、吉他等乐器一起奏响了奇妙的森林之歌。全曲由ABC三个主题音乐交织而成。
说目标: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森林的歌声》的聆听,体验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感受人与自然的和
谐美好。
2、通过图形谱的运用,感受乐曲中A B C 三个音乐主题的变化, 听辨各段主题
曲调的出现顺序,提高音乐记忆能力。
3、听辨每段旋律的主奏乐器,区别三种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启发学生想象
各自代表的音乐形象。
说重点
1.学会运用图形谱帮助学生听辨三段旋律出现的顺序。
2.感受三种乐器(笛子、小提琴、吉他)不同的音色
说难点
寻找乐曲中三段旋律中音色、音高、旋律的丰富变化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说教法:
三、说教法:
1、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主要把握好“三个有机结合”,合理设计教法;
A、图谱美、语言美、音乐美的有机结合;
B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平等的教学环境中理解音乐,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具、配套的音响素材、使用的课件等有效手段,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 ;
C 、“注重学生个性特长”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有机结合;音乐作为艺术学科有其独特的特点,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因素有诸多方面,通过让学生”多听”“多唱”“多说”“多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音乐教学理念.
四、说学法:
A 、自主体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和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与体验,使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真正走进音乐,让音乐作品感染学生;
B、积极探究:为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并产生积极的探究愿望,引导学生即兴表演即兴创造,教师辅助以富有情趣的挂图、课件、肢体语言等方式,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去探究;
C 、和谐合作:让学生有组织的表演思考想象交流,鼓励学生互相帮助,营造民
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既体验音乐美 ,又创造音乐美.
五、设计思路:通过交流、谈话,学生当导游介绍学校的活动地点和快乐时光,
学生以快乐,激昂的情绪投入到课堂中来。介绍施光南,让学生对我国著名的歌
曲作家有所了解,不断积累音乐知识。通过多听,重点部分的分析,练习演唱活
动,学生能将密集、多变的节奏型组合逐步掌握。高潮部分中引导学生展开美好
的想象,校园歌曲接龙,使学生热爱学校的生活,热爱学习,积极向上。
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
导的作用,以“图形谱”为突破口,以实践为中心,运用创设情境法、对比感受
师生互动法,情景感化法,图形谱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法:
本课主要运用教法是:师生互动法,情景感化法,趣味节奏法,图形谱教学法
本课主要运用的学法是:自主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播放《森林的歌声》引子部分,生静听
提问:音乐中描绘的是什么地方呢?
(设计目的:新课标提出欣赏教学要使学生将生活经验与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联
系起来,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一个森林的情境创设成功)
二、谈话揭题。
1、师揭题。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森林里走一走、听一听来自那里的美妙音乐。
你听!是谁在森林里唱歌啊?
听A段。学生答。师引导至小鸟
2、任务:让我们一起来为小鸟指挥下吧!
生自由的为音乐指挥。
3、聆听第一部分。
师:老师也把这迷人的歌声记录了下来,让老师来试一试。出示图形谱1 示范后提问,歌声一共有几个乐句呀?它是怎样变化的呢?
学生听出有四个乐句,第三四乐句比第一二乐句音区高了。
揭示A B 乐段并请学生边听边画图形谱并记录下AB 乐段的出现顺序。
对比每一个乐句的尾音,发现他们的共同点:长
4、聆听C
师播放C,请学生说一说这是森林里的歌声发生了什么变化,
首先引导学生学出音乐从刚才的活泼跳跃转为连贯,再邀请学生来试着运用图形
谱记录下音乐。
老师再出示自己的图形谱,和学生一起试一试。引导学生聆听,前半句仿佛小鸟
飞翔在蓝天里尽情的歌唱,后半句犹如许多的小动物在轻声和。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通过乐句的划分、旋律音区的变化去聆听音乐,并通过图
形谱的共同参与区别ABC乐段,记录音乐的发展)
5、聆听中间的一段
展示森林小昆虫的图片
森林的歌声选自——《森林狂想曲》。这是拥有全世界第一张台湾大自然
音乐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自然观察家杨雅棠、留美制作人
吴金黛、金曲奖制作人及演奏音乐奖得主范宗沛,全心全意为台湾森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乐创作!制作过程耗时5年,深入全台山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飞鼠、溪流…等近100种台湾自然声音;新颖并充满创意的制作概念,使乐曲中的自然音源与音乐的节奏、调性相合无间~感受到中国的传统乐器和自然糅合后带给我们一种清凉而又纯净的空间,不带一点修饰,不带一点剪辑的纯自然声息。
6、聆听第二部分。
师播放第二部分的音乐,请学生静静的聆听后分小组讨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分两种内容来教学
第一种:学生会发现ABC乐段的变化。
第二种:乐器的变化比第一部分丰富了。
师出示幻灯片,乐器:竹笛、吉他、小提琴,并和孩子们一起说一说每一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并分配角色,师出示图形谱,要求学生在听到属于自己代表的乐器后起立画图形谱参与音乐。
(设计目的:通过乐器音色的分辨
7、完整聆听整首乐曲。并请孩子们去寻找除了音乐以外的另一种声音!
老师在黑板上画图形谱,请孩子们还添加自己发现的声音。
(设计目的:让孩子们一起去寻找乐曲中大自然的声响,并发现这些音响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一般出现在乐句的尾音,并且是有一定的节奏的,和音乐和谐相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