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命题与证明(1)1-1

合集下载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_《命题与证明(1)》参考教案1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_《命题与证明(1)》参考教案1

2.2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定义与命题教学目标:1、了解命题、定义的含义;2、对命题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3、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教学重点: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教学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1、填空:(1)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2)三角形内角和等于;(3)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连线叫做;(4)三角形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

2、(引入课题)像上(3)(4)这样,对一个概念加以描述说明或作出明确规定的语句叫做这个概念的定义。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师生共同探究第50面的“说一说”和“议一议”。

2、一般地,对某一事情作出判断的语句叫作命题。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语句哪些是命题?(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就是条件,“那么……”是结论。

(2)在ΔABC中,如果∠A=∠B,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此命题的条件是,结论是。

3、阅读第51面的“观察”,了解命题的一般表述式。

命题也可以不写“如果”、“那么”。

如: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22°,另外一个锐角为68°.此命题的条件是,结论是。

AB D C三、精讲点拨精练提升1、完成第51面的“做一做”,了解互逆命题。

2、如上图:(命题一)如果AD是ΔABC的中线,那么BD=DC.条件,结论;(命题二)如果BD=DC,那么AD是ΔABC的中线。

条件,结论。

比较命题一和命题二的条件和结论,你发现了什么?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我们就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

其中一个叫作原命题,另一个叫作逆命题。

写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只要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可以得到,所以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1、说出下列概念的定义:(1)有理数(2)分式方程(3)三角形(4)角平分线2、下列语句哪些是命题:(1)若ab=0,则a=0或b=0;(2)作直线a的平行线b;(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过两点可画几条直线?3、如果ΔABC中∠A=∠B,那么ΔABC是等腰三角形。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命题课件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命题课件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条件
结论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直角都相等.
这两个命题,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有些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不明显,可将它经过适当 变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情势.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直角都相等. ①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
条件
结论
②如果给出的角是直角,那么这些角都相等.
条件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正确,也就是 说结论不成立.像这样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命题的判断方法: 真命题:用演绎推理论证; 假命题: “举反例”.
例题
【例3】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相等; (2)若a=b,则a+c=b+c; (3)如果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长 方形的面积相等. 分析:如果是真命题,给出理由即可,如果是 假命题,需要“举反例”.
练习
1.下列语句:①钝角大于90°;②两点之间,线
段最短;③希望明天下雨;④作AD⊥BC;⑤
同旁内角不互补,两直线不平行.其中是命题
的是( B)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2.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的
条件是( D )
A.平行
B.两条直线
C.同一条直线 D.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例2中的命题,是正确的吗?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我们知道,例2的命题 是正确的. 如果条件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 命题,称为真命题.
思考
内错角相等. 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的和是平角. 这两个命题是真命题吗?
我们知道,只有两直线平行时形成的内错角才 相等.所以第一个命题不是真命题. 91°和1°的和不是平角,所以第二个命题也不 是真命题.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命题与证明 》知识全解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命题与证明 》知识全解

《命题与证明》知识全解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结合具体实例,了解原命题与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但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了解定理、逆定理和互逆定理;②知道证明的意义和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知道证明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2、过程与方法:体验、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②体验、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说出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定义、定理、公理的的含义,能够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表述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说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初步体会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难点:运用基本事实和相关定理进行简单的证明。

内容解析探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的方法。

但这些方法得到的结论有时候是近似的、甚至是错误的。

要想结论使人信服就要用到推理、推理就需要思维、思维就需要作出判断,判断的语句就是命题。

1.定义对于一个概念特征特性性质的描述叫做这个概念的定义。

2.命题(1)叙述一件事情的句子(陈述句),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那么称这个陈述句是一个命题。

(2)真命题与假命题: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是真的,那么称它是真命题;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事假的,那么她是假命题(3)证明及互逆命题的定义:从一个命题的条件出发,通过推理得出它的结论的成立,这个过程叫作证明。

注意: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是举反例,即找出一个例子,它符合命题条件但它不满足命题的结论,从而判断这个命题是假命题。

(4)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作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3.公理与定理(1)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它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2)以基本定义和公理作为推理的出发点,去判断其它命题的真假,已经判断为真的命题称为定理。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命题与证明》第一课时课件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命题与证明》第一课时课件
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是 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曾 经把人定义为“人是有两条腿的 动物”。 有人便指着一只鸡问:“这是人吗?”
苏格拉底发现自己给人下的定义有问 题,又补充说:“人是有两条腿而没 有羽毛的动物。”于是那人再次反驳
:“这么说来,拔去羽毛的鸡就是人 了?”
苏格拉底无语了。
自学时间:5分钟
如: 2 2,则 2 2; 2)如果ab 0,那么a、b都是正数;假
2 (3) 0,而 2、 3都是负数;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
内角互补; 真
命题可看做由
题设(条件) 和 结论 两部分
组成。
如果p,那么q .
P
题设
q
结论
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如果∠1与∠2是对顶角,那么∠1=∠2 ; 题设: ∠1与∠2是对顶角 结论: ∠1=∠2
2)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 么内错角相等; 题设: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结论: 内错角相等
命题可看做由
题设 和 结论 两部 分组成。
改写时要求通 顺和简练,注 意要把省略的 词或句子添加 上去.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 的情势。
1)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那么只有一个交点。 2)直线AB⊥直线CD,交点为O, 则∠AOC=90°; 如果直线AB⊥直线CD,交点为O, 那么∠AOC=90°
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逆命题: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逆命题的真 假与原命题
原命题是真命题,那么它的逆 命题也是真命题吗?
无关,仍要
判断。
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判断它们的真假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命题、定理与证明(2课时20张)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命题、定理与证明(2课时20张)

练习: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
的情势,然后指出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同角的补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在同一平面内,同垂直于第三条
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分析命题“不相等的两个角不可能是对顶角” 条件: 两个角不相等
结论: 这两个角不可能是对顶角
改写成“如果……,那么……”的情势: 如果两个角不相等, 那么这两个角不可能是对顶角。
华师版八年级上学期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1.1—1.2
命题、定理与证明
概念学习:
1、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 的句子叫做定义。
2、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 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
3、命题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4、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情势, 在如果后写条件,在那么后写结论。
5、命题是陈说句。
概念学习:
公理
综合法
真命题

定理 证 明
分析法

反证法
假命题
证 明
举反例
反例:具有命题条件,但不具有命题结论的例子。
概念学习:
推理方向是从已知到求证的思考方法 叫做综合法.
推理方向是从求证到已知的思考方法 叫做分析法.
先假设命题不成立,从这样的假设出发, 经过推理得出和已知条件矛盾,或者与 定义、公理、定理等矛盾,从而得出假 设不成立是错误的,即所求证命题正确, 这样的思考方法叫做反证法。
A
D
证法二:
1
如图,连接BC. B
2
C
∵在△ABC中, ∠BAC +∠ABC +∠ACB =180º
在△BDC中, ∠BDC+∠1+∠2=180º

【新人教版】2019-2020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 13.2 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 命题与证明教案

【新人教版】2019-2020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 13.2 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 命题与证明教案

13.2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命题与证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意义,了解公理、定理、证明的概念;2.了解原命题、逆命题的意义;3.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能用举反例的方法判断命题的真假,会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简单命题的证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命题真假的判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数学定理、命题的由来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命题的概念和命题、公理、定理的区别.【教学难点】严密完整地写出推理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上一节课中,我们研究三角形的性质是通过折叠、剪拼或度量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的,但这些做法都会出现很多误差,会存在疑问.有没有更准确更严格的方法得出结论呢?二、合作探究问题1:推理是一种思维活动,人们在思维活动中,常常要对事物的情况做出种种判断.例如:(1)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2)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3)2+3≠5;(4)如果一个整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能被3整除.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结论:(1)(2)(4)是正确的,(3)是错误的.问题2:什么叫命题?什么叫真命题?什么叫假命题?结论: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不正确判断的语句(或式子)叫做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典例1判断下面语句中哪些是命题?(1)请关上窗户;(2)你明天上学吗?(3)天真冷啊!(4)昨天我们去旅游了。

[解析](4)是命题,(1)(2)(3)不是命题问题3:(1)命题的一般形式是什么?(2)什么叫原命题、逆命题?(3)什么叫反例?结论:(1)命题的一般形式是“如果p,那么q”或“如果p,则q”.(2)将命题“如果p,那么q”中的条件与结论互换,便得到一个新命题“如果q,那么p”,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3)符合命题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结论的例子,我们称之为反例.典例2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与结论:(1)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2)如果∠A=∠B,那么∠A的补角与∠B的补角相等.[解析](1)“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是条件,“两条直线平行”是结论.(2)“∠A=∠B”是条件,“∠A的补角与∠B的补角相等”是结论.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所得逆命题的真假,如果是假命题,请举一个反例:(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如果a=0,那么ab=0.[解析](1)逆命题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真命题.(2)逆命题是“如果ab=0,那么a=0”,是假命题.反例,当a=1,b=0时,ab=0.典例3已知:如图,直线c与直线a,b相交,且∠1=∠2.求证:a∥b.[解析]∵∠1=∠2,(已知)又∵∠1=∠3,(对顶角相等)∴∠2=∠3.(等量代换)∴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已知:如图,∠AOB+∠BOC=180°,OE平分∠AOB,OF平分∠BOC.求证:OE⊥OF.[解析]∵OE平分∠AOB,OF平分∠BOC,(已知)∴∠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案(新版)沪科版

13.2 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命题1.了解命题的含义.2.对命题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3.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重点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图形的特性,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根据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特性,试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直角都相等.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判断出句子1、2、4是正确的,句子3是错误的.像这样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不正确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上面判断性语句1、2、4都是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3是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教师:在数学中,许多命题是由题设(或已知条件)、结论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那么”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例如,在命题1中,“两个角是对顶角”是题设,“这两个角相等”就是结论.有的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十分明显,可以将它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就可以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了.例如,命题4可写成“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教师提出问题1:把命题“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个命题的题设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结论是“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教师提出问题2: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1)对顶角相等;(2)如果a>b,b>c, 那么a>c.学生小组交流后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1)条件: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条件:如果a>b,b>c;结论:那么a>c.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逆命题.说出上题的逆命题,并讨论.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 写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1)如果a2=b2,那么a=b;(2)对顶角相等;(3)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分析:第(1)题中有“如果”“那么”,条件结论明显,第(2)(3)题可先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再找出题设和结论.解:(1)题设是“a2=b2”,结论是“a=b”;(2)改写: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题设:“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3)改写:如果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那么这三个角的和等于180°.题设:“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结论:“三个角的和等于180°”.【归纳总结】通常情况下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当条件结论不是很明显的时候,把所给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题设和结论,在改写时,要做到语句通顺,措辞准确.例2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1)如果∠α与∠β是邻补角,那么∠α+∠β=180°;(2)如果△ABC是直角三角形,那么△ABC的内角中一定有两个锐角.分析:(1)交换原命题中“如果”和“那么”后面的部分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然后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判断命题的真假;(2)交换原命题中“如果”和“那么”后面的部分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然后根据三角形的角的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解:(1)逆命题为:如果∠α+∠β=180°,那么∠α与∠β是邻补角,此逆命题为假命题;(2)逆命题为: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此逆命题为假命题.【归纳总结】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互换,得到新命题,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原命题,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当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所举的例子,如果符合命题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的结论,称之为反例;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77练习.2.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内容.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命题命题的概念: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者不正确判断的语句(或式子)叫做命题;命题的结构: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命题的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逆命题:原命题为“如果p,那么q”,逆命题则为“如果q,那么p”.六、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内容.2.教材P84习题13.2第1~3题.第2课时证明(一)1.理解和掌握定理的概念,了解证明(演绎推理)的概念.2.了解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能运用已学过的几何知识证明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重点证明的含义和表述格式.难点按规定格式表述证明的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演示,比较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通过简单的观察,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加以验证,体会验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证明的引入(1)命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直角边的2倍”是真命题吗?请说明理由.分析: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用几何语言描述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说明的结论.教师对具体的说理过程予以详细的板书.小结归纳得出证明的含义,让学生体会证明的初步格式.(2)通过教材例3,例4的教学理解证明的含义,体会证明的格式和要求.【归纳总结】证明几何命题的表述格式:①按题意画出图形;②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③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 如图,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有( )①因为∠1=∠2,所以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因为∠3=∠4,所以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因为∠4+∠5=180°,所以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0个B.1个C.2个D.3个分析:结合图形,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逐一进行判断.①因为∠1、∠2不是同位角,所以不能证明b∥c,故错误;②因为∠3=∠4,所以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③因为∠4+∠5=180°,所以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正确.故正确的是②③,共2个.故选 C.【归纳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答此类要判定两直线平行的题,可围绕截线找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例2 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已知:如图,∠D=110°,∠EFD=70°,∠1=∠2.求证:∠3=∠B.证明:∵∠D=110°,∠EFD=70°(已知),∴∠D+∠EFD=180°,∴AD∥______(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又∵∠1=∠2(已知),∴______∥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F∥______,∴∠3=∠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分析:求出∠D+∠EFD=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AD∥EF,AD∥BC,即可推出答案.∵∠D=110°,∠EFD=70°,∴∠D+∠EFD=180°,∴AD∥EF.又∵∠1=∠2,∴AD ∥BC,∴EF∥BC.故答案为:EF,AD,BC.【归纳总结】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过来就是平行线的判定.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78~79练习及P80练习.2.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内容.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1)证明的含义.(2)真命题证明的步骤和格式.(3)思考、探索:假命题的判断如何说理、证明?六、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内容.2.教材P84~85习题13.2第5~8题.第3课时证明(二)1.通过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探究,进一步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2.能将几何命题的文字语言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出来.重点根据具体的证明过程,填写推理的理由.难点将文字语言表述的证明题改写成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述的证明题.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你还记得这个结论的探索过程吗?(1.度量法; 2.折叠法; 3.剪拼法.)但观察和实验得到的结论并不一定可靠,这样就需要进行几何证明.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1)理解题意,分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2)请同学们分别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述命题.已知:△ABC,求证:∠A+∠B+∠C=180°.证法一:(请学生参照剪贴的方法去证明)证法二:(引导学生仿照证法一添加辅助线转化成平角去证明)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证法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2.总结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1)理解题意:分清命题的条件(已知),结论(求证);(2)根据条件画出图形并在图形上标出字母;(3)结合图形和命题写出已知和求证;(4)分析因果关系,探索证明思路;(5)依据思路,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条理清晰地写出证明过程;(6)检查表述过程是否正确,完善.3.小试牛刀尝试写出下列问题的已知、求证并画图:(1)求证: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求证:对顶角相等.4.证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请学生画图口答即可.)推论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由公理、定理直接得出的真命题叫做推论.推论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 如图,在△ABC内任意取一点P,过点P画三条直线分别平行于△ABC的三条边.(1)∠1、∠2、∠3分别和△ABC的哪一个角相等?请说明理由;(2)利用(1)说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证得;(2)根据对顶角相等,以及∠HPE+∠2+∠3=180°和(1)的结论即可证得.解:(1)∠1=∠A,∠2=∠B,∠3=∠C.理由如下:∵HI∥AC,∴∠1=∠CEP,又∵DE∥AB,∴∠CEP=∠A,∴∠1=∠A.同理,∠2=∠B,∠3=∠C;(2)如图,∵∠HPE=∠1,∠HPE+∠2+∠3=180°,∴∠1+∠2+∠3=180°,∵∠1=∠A,∠2=∠B,∠3=∠C,∴∠A+∠B+∠C=180°.【归纳总结】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正确观察图形,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例2 如图所示,AB∥CD,∠BAC和∠DCA的平分线相交于H点,那么△AHC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分析:要判断△AHC的形状,首先观察它的三个内角,其中∠1与∠2与已知条件角平分线有关,而两条角平分线分别平分∠BAC和∠DCA,这两个角是同旁内角,于是联想到已知条件中的AB∥CD.解:△AH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因为AB∥CD,所以∠BAC+∠DCA=180°.又因为AH,CH分别平分∠BAC和∠DCA,所以∠1=12∠BAC,∠2=12DCA,所以∠1+∠2=12(∠BAC+∠DCA),所以∠1+∠2=90°,所以△AHC为直角三角形.【归纳总结】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既可以通过这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来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也可以通过有两个角度数之和为90°来判定.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81~82练习.2.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内容.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推论1、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证明定理的一般步骤①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画出图形;②题设部分是已知部分,结论部分是要证明的部分;③利用已知条件,依据定义、基本事实、已证定理,并按照逻辑规则,推导出结论.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推论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六、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内容.第4课时三角形的外角1.了解三角形的外角.2.知道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3.学会运用简单的说理来计算三角形的相关的角.重点三角形外角的性质.难点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时能准确地推理.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它是由什么组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内容是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教学说明】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作准备.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探究问题1:如图,把△ABC的一边BC延长到D,得∠ACD,它不是三角形的内角,那它是三角形的什么角?练习:如图,∠ADB,∠BPC,∠BDC,∠DPC分别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问题2:观察问题1图,∠ACD与∠ACB是什么关系,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教师利用投影出示图形,并提出问题.教师指出像这样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它是由三角形的一边和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然后教师利用投影出示练习,安排学生举手回答,并按照外角的定义一一指明这些角分别由哪些边组成.完成以后,教师提出问题2,并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归纳总结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说理证明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教学说明】教师指明外角的定义以后,马上进行练习,便于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结合图形,培养学生的图形变换能力.通过学生的归纳,总结,证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究的成功与快乐.通过观察、讨论等一系列活动,再让学生进行证明,由于准备进行得比较充分,学生能够较顺利地说出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教师出示教材例5,先让学生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将三角形的外角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然后师生共同写出规范的解答过程.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证明?【教学说明】先让学生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图形能力,然后师生共同解决,规范学生的解答过程.继续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例1 已知:如图为一五角星,求证:∠A+∠B+∠C+∠D+∠E=180°.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EFG=∠B+∠D,∠EGF=∠A+∠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E+∠EGF+∠EFG=180°,代入即可得证.证明:∵∠EFG,∠EGF分别是△BDF,△ACG的外角,∴∠EFG=∠B+∠D,∠EGF=∠A +∠C.又∵在△EFG中,∠E+∠EGF+∠EFG=180°,∴∠A+∠B+∠C+∠D+∠E=180°.【归纳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的特点,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将分散的角集中到某个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进行解决.例2 如图,求证:(1)∠BDC>∠A;(2)∠BDC=∠B+∠C+∠A.如果点D在线段BC的另一侧,结论会怎样?分析:通过学生的探索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辅助线的作法及重要性,理解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证法一:(1)连接AD,并延长AD,如图,则∠1是△ABD的一个外角,∠2是△ACD的一个外角.∴∠1>∠3.∠2>∠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1+∠2>∠3+∠4(不等式的性质).即:∠BDC>∠BAC.(2)由(1)作图知∠1=∠3+∠B,∠2=∠4+∠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2=∠3+∠4+∠B+∠C(等式的性质),即:∠BDC=∠B+∠C+∠BAC.证法二:(1)延长BD交AC于E(或延长CD交AB于E),如图.则∠BDC是△CDE的一个外角.∴∠BDC>∠DE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DEC是△ABE的一个外角(已作),∴∠DEC>∠A(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BDC>∠A(不等式的性质).(2)由(1)作图知∠BDC=∠C+∠DE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DEC是△ABE的一个外角,∴∠DEC=∠A+∠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BDC=∠B+∠C+∠A(等量代换).【教学说明】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几何证明题,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证明思路,特别是不等关系的证明题,因为学生接触较少,因此更需要加强练习.注意事项:学生对于几何图形中的不等关系的证明比较陌生,因此有必要在证明过程中,引导学生作辅助线找到一个过渡角.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83练习.2.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内容.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三角形外角的认识.主要从定义和性质两个方面.六、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内容.2.教材P85习题13.2第9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证明(一)定义与命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证明(一)定义与命题
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 使之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 称为反例.
小结 拓展
1、定义: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 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 义.
2、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 做命题.
3、命题的结构: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 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 已事项推断出的事项.
1、原名: 某些数学名词称为原名. 2、公理: 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
3、证明: 除了公理外,其它真命题的正确性都通过
推理的方法证实.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
4、定理: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经过证明的真
一些条件
推理的过程 叫证明
命题叫定理
+
推理
证实其它命 题的正确性
原名、公理 温馨提示:证明所需的定义、公理和其它定理都
语句.像这样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寻找命题的“共同的结构特征”
观察下列命题,试找出命题的共同的结构特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 (3)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第六章 证明(一)
定义与命题
眼见未必为实!
a
线段a与线段b哪个 比较长?
b
a bc
谁与线段d在 一条直线上?
d
a
a bc
b
线段a与线段b哪个 比较长?
d
谁与线段d在 一条直线上?
a
b
a=b
a bc d
假如用一根比地球赤道长1 米的铁丝将 地球赤道围起来,那么铁丝与赤道之间的间 隙能有多大(把地球看成球形)?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7讲《命题、证明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知识点梳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7讲《命题、证明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知识点梳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 27 讲《命题、证明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知识点梳理【学习目标】1.了解定义、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2.体会检验数学结论的常用方法:实验验证、举出反例、推理;4.了解公理和定理的定义,并能正确的写出已知和求证,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5.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能简单应用这些结论.【要点梳理】要点一、定义与命题1.定义:一般地,用来说明一个名词或者一个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定义.要点诠释:(1)定义实际上就是一种规定.(2)定义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后的命题仍是真命题.2.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假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做假命题.要点诠释:(1)命题的结构:命题通常由条件(或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后面是结论.(2)命题的真假:对于真命题来说,当条件成立时,结论一定成立;对于假命题来说,当条件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正确,即结论不成立.要点二、证明的必要性要判断一个命题是不是真命题,仅仅依靠经验、观察、实验和猜想是不够的,必须一步一步、有根有据地进行推理. 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要点三、公理与定理1.公理: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并且被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要点诠释:欧几里得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基本事实作为公理.2.定理:通过推理得到证实的真命题叫做定理.要点诠释: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要按已知、求证、证明的顺序和格式写出.其中“已知”是命题的条件,“求证”是命题的结论,而“证明”则是由条件(已知)出发,根据已给出的定义、公理、已经证明的定理,经过一步一步的推理,最后证实结论(求证)的过程.要点四、平行公理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要点诠释:(1)平行公理特别强调“经过直线外一点”,而非直线上的点,要区别于垂线的第一性质.(2)公理中“有”说明存在;“只有”说明唯一.(3)“平行公理的推论”也叫平行线的传递性.2.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上图,几何语言:∵∠3=∠2∴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上图,几何语言:∵∠1=∠2∴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上图,几何语言:∵∠4+∠2=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要点诠释: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或互补,得出平行,即由数推形.【典型例题】类型一、定义与命题1.请说出下列名词的定义:(1)无理数(2)直角三角形【答案与解析】解:(1)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2)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总结升华】对学过的定义要准确地牢记.举一反三:【变式】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定义.(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3)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4)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5)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6)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答案】(2),(3),(6)是定义.2.说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如果a >b, b >c ,那么a >c ;(2)如果两个角相等, 那么它们是对顶角.【答案与解析】解:(1)条件:a >b, b >c ;结论:a >c .它是真命题.(2)条件:两个角相等;结论: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它是假命题.反例,你书的左下角和右下角两个角都是直角,相等,但不是对顶角.【总结升华】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能够举出一个例子,使之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的结论,就可以说明这一命题是假命题,这种例子通常称为反例.a 2 举一反三:【变式】(2013•贵港)下列四个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A .若 = m ,则a = mB .若 a >b ,则 am >bmC .两个等腰三角形必定相似D .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答案】D类型二、公理、定理及证明 3. 证明:等角的余角相等.【思路点拨】如果题目中没有明确指出“条件”和“结论”,应先写出已知、求证、证明,如果需要的话并画出图形,再证明.【答案与解析】已知:∠1=∠2,∠1+∠3=90°,∠2+∠4=90°.求证:∠3=∠4.证明:∵∠1+∠3=90°,∠2+∠4=90°,(已知)∴∠3=90°-∠1,∠4=90°-∠2.(等式的性质)∵∠1=∠2(已知),∴∠3=∠4(等量代换).【总结升华】“等角的余角相等”与“等角的补角相等”可以作为今后证明的依据.此外,在等式或不等式中,一个量可以用它的等量来代替,简称为“等量代换”.举一反三:【变式】“垂线段最短”是( ).A .定义B .定理C .公理D .不是命题【答案】B类型三、平行线的判定定理4. (2016•淄博)如图,一个由 4 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其中∠1=50°,∠2=50°,∠3=130°, 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思路点拨】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OB∥AC,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证明OA∥BC.【答案与解析】解:OA∥BC,OB∥AC.∵∠1=50°,∠2=50°,∴∠1=∠2,∴OB∥AC,∵∠2=50°,∠3=130°,∴∠2+∠3=180°,∴OA∥BC.【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2015•宁城)如图,下列能判定AB∥CD 的条件有()个.(1)∠B+∠BCD=180°;(2)∠1=∠2;(3)∠3=∠4;(4)∠B=∠5.A.1 B.2 C.3 D.4【答案】解:(1)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直线平行,故(1)正确;(2)利用内错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1=∠2,∴AD∥BC,而不能判定AB∥CD,故(2)错误;(3)利用内错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故(3)正确;(4)利用同位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故(4)正确.∴正确的为(1)、(3)、(4),共3 个;故选:C.5.(2015•日照期末)如图,AB∥CD,AE 平分∠BAD,CD 与AE 相交于F,∠CFE=∠E.求证:AD∥BC.【答案与解析】证明:∵AE 平分∠BAD,∴∠1=∠2,∵AB∥CD,∠CFE=∠E,∴∠1=∠CFE=∠E,∴∠2=∠E,∴AD∥BC.【总结升华】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EF⊥EG,GM⊥EG,∠1=∠2,AB 与CD 平行吗?请说明理由.【答案】解:AB∥CD.理由如下:如图:∵EF⊥EG,GM⊥EG (已知),∴∠FEQ=∠MGE=90°(垂直的定义).又∵∠1=∠2(已知),∴∠FEQ -∠1=∠MGE -∠2 (等式性质),即∠3=∠4.∴A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2.2命题与证明》PPT课件 (1)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2.2命题与证明》PPT课件 (1)
正数;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3. 试写出两个命题,要求它们不仅是互逆命题, 而且都是真命题.
中考 试题
例 下列四个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 C ).
①同位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直角三角形两锐
角互余;④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解 命题①:同位角相等是在两直线平行的前提下才有,所 以它是错的;命题②:相等的角并不一定是对顶角;命题 ③和命题④均正确.
一、命题的分类
1.真命题:_正__确_____的命题称为真命题. 2.假命题:_错__误_____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理解:
真命题是指由条件得出结论正确的命题
假命题是指由条件得出结论错误的命题
交流:观察下列命题 ①如果a是整数,那么a是有理数. ②如果a是有理数,那么a是整数. 试问:
(1)命题①②是什么关系? (2)命题①是什么命题?命题②是什么
命题?
(结论3):一一个个真真命命题题的的逆逆命命题题一不定一是定真是命题 吗真?命题
二、真命题与假命题的判断 1.真命题的判断:证明
观察:判断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是
由于∠1+∠真2=命18题0°的,过∠程1+:∠3=180°,
所以∠2=180°-∠1,∠3=180°-∠1. 因此∠2=∠3(等量代换). 于是,我们得出:
知识回顾
1.对某一件事情作出___判__断____的语句 2(.命陈题述由句_)_条_叫_件_作__命_与题_._结__论____两部分组成.
3.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 个命题的_结__论____和_条__件____,这样的两
4.个将命 一题 个称 命为 题互的逆条命件题和结. 论_互__换____,就 可逆得命到题它的逆命题,所以每个命题都有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1命题说课稿华东师大版.doc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1命题说课稿华东师大版.doc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第一课时)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命题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依据,经过推理证实的命题如定理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所以认识命题的定义、结构、真假是数学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

而正确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基础,特别是题设和结论不明显的命题,和难以判断真假的命题,是学习的重点。

本节课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了解基本概念,不必深究,不钻难题。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定理的含义能识别真假命题。

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命题的真假,培养分类思想。

通过命题的构成,培养学生分析法。

通过命题的构成,培养语言推理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命题、定理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

通过学习命题真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通过学习命题的构成,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定义、命题、公理、定理的概念;四、教学难点:判定什么定义、命题、定理、公理,及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五、说教法学法通过“目标定向,自主合作”,以实现学习目标为目的,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命题的概念,能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初步认识真、假命题。

因此就内容看来,可能会较为枯燥、单调;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了不同的教学设计。

在命题的概念教学中,与以往直接的告知学生概念不同,采用了让学生对两组语句进行比较、区别,然后再学生充分讨论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在提出命题的概念,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命题概念的理解,然后再通过学生举例来加强巩固概念。

在命题的构成这一环节中,通过一个问题的思考与探讨,让学生了解到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同时感受到命题的常用表述形式,然后教师再加以总结分析,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加透彻。

八年级数学上册13.1 命题与证明

八年级数学上册13.1 命题与证明

例1 下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一个角的补角只有一个;
假命题
(2)两个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真命题
(3)如果a2=b2,那么a=b;
假命题
(4)互为余角的两个角都是锐角. 真命题
判断真假命题时要注意与前面学习过的有关公理、定理 相比较,看看它们的条件和结论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就 是真命题,如果不一致就是假命题.
个反例加以说明. (1)两个角的和是180°,则这两个角是邻补角;
(1)假命题.例如: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的和为 180°,但它们不是邻补角. (2)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假命题.例如:等腰梯形中,两底互相平行,两腰 相等,但它不是平行四边形.
1.如图所示,下面证明正确的是
1.理解逆命题和逆定理的概念,能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并会识别互逆命题.(难点) 2.了解证明的含义,通过具体例子掌握证明的步骤和书写 的格式. 3.理能够判定一个命题的真假,并能进行说明,能够判定 一个命题是否存在逆命题.(重点)
印度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贡纳特信奉的是这样 一种哲学:“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 这种以血缘关系来判断一个人德行的谬论害了不少好人。
互逆命题(定理)
对于平行线,我们知道: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
条件
结论
条件
结论
想一想 在这两个命题中,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与另 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有怎样的关系?
互逆命题 像这样,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为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 条件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命题与证明》是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章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命题的概念和简单逻辑连接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用数学语言和逻辑推理来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又是向更深入的数学逻辑推理的过渡。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的激活,又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证明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命题的概念和简单逻辑连接词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证明方面的能力还相对较弱,对于如何运用逻辑推理来证明一个命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证明的过程,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会证明的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命题与证明的概念,掌握证明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和逻辑推理来表达和证明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命题与证明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命题与证明的概念,掌握证明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来证明一个命题,如何处理证明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会证明的过程和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例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证明的学习。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命题的概念和简单逻辑连接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命题与证明的概念,明确学习目标。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命题、定理与证明》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命题、定理与证明》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命题、定理与证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命题、定理与证明》是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1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证明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定义,以及如何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逻辑思维和证明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证明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定义,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会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证明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定义,证明过程的写法。

2.难点:理解命题的假设和结论,掌握证明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关系。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证明的过程和方法。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内容包括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定义及示例。

2.准备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证明练习。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要的概念和证明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些问题,从而引入命题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讲解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给出一些简单的命题和定理,让学生初步了解证明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对给出的命题进行证明。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证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证明方法的掌握程度。

新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知识点复习(1)

新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知识点复习(1)

新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知识点复习(1)一、选择题1.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多有一个锐角”,应先假设()A.三角形的三个外角都是锐角B.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C.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没有锐角D.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少有一个锐角【答案】B【解析】【分析】反证法的步骤中,第一步是假设结论不成立,反面成立.【详解】解: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多有一个锐角”,应先假设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故选B.【点睛】.在假设结论不成立时要注意考虑结考查了反证法,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论的反面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只有一种,那么否定一种就可以了,如果有多种情况,则必须一一否定.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的题设是()A.两条直线 B.相交C.只有一个交点 D.两条直线相交【答案】D【解析】【分析】任何一个命题,都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命题中的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详解】“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的题设是两条直线相交.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命题和定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设和结论的关系.3.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对顶角相等B.同位角相等C.同角的余角相等D.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答案】B【分析】根据对顶角得性质、平行线得性质、余角得等于及全等三角形得性质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A.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故该选项不合题意,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该选项是假命题,符合题意,C.同角的余角相等是真命题,故该选项不合题意,D.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真命题,故该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内错角相等B.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答案】B【解析】【分析】命题的“真”“假”是就命题的内容而言.任何一个命题非真即假,正确的命题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为假命题.【详解】A、内错角相等,是假命题,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是真命题,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是假命题,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关键是掌握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5.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对顶角相等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C.相等的角是同位角D.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答案】D【解析】分别写出四个命题的逆命题:相等的角为对顶角;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同位角相等;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然后再分别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对第一个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对第二个进行判断;根据同位角的性质对第三个进行判断;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第四个进行判断.【详解】A 、“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为“相等的角为对顶角”,此逆命题为假命题,所以A 选项错误;B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为“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此逆命题为假命题,所以B 选项错误;C 、“相等的角是同位角”的逆命题为“同位角相等”,此逆命题为假命题,所以C 选项错误;D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的逆命题为“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此逆命题为真命题,所以D 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题设与结论互换的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假命题;经过推论论证得到的真命题称为定理.6.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个数是( ).①64的平方根是8±;②22a b =,则a b =;③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此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④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分析】分别根据平方根、等式性质、三角形角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进行分析即可.【详解】①64的平方根是8±,正确,是真命题;②22a b =,则不一定a b =,可能=-a b ;故错误;③根据角平分线性质,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此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是真命题;④根据三角形外心定义,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是真命题;故选:C【点睛】考核知识点:命题的真假.理解平方根、等式性质、三角形角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是关键.7.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若a b =,则a b =B .若0a b +>,则a ,b 都是正数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D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答案】D【解析】【分析】正确的命题是真命题,根据定义依次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 若a b =,则a b =±,故A 错误;B. 若0a b +>,则a ,b 中至少有一个数是正数,且正数绝对值大于负数的绝对值,故B 错误;C.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故C 错误;D.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判断真假命题,正确掌握命题的分类并理解事件的正确与否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 .直线a b ⊥r r,则a 与b 相交所成的角为直角C .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这两个角是一个锐角,一个钝角D .若a b ∥,a c ⊥,那么b c ⊥【答案】C【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根据垂直的定义,可知“直线a b ⊥,则a 与b 相交所成的角为直角”,是真命题; 根据互补的性质,可知“两个角互补,这两个角可以是两个直角”,是假命题;根据垂直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知“若a b P ,a c ⊥,那么b c ⊥”,是真命题. 故选C.9.下列定理中,逆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B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C .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先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得到它的逆命题,再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 、逆命题为: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逆命题正确,是真命题;B 、逆命题为: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逆命题错误,是假命题;C 、逆命题为: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而且有一个内角等于60°,逆命题正确,是真命题;D 、逆命题为: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逆命题正确,是真命题;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的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10.下列语句中真命题有( )①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②内错角相等;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⑤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A .5个B .4个C .3个D .2个【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线段公理等知识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①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故错误,是假命题;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错误,是假命题;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是真命题;④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错误,是假命题;⑤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正确,是真命题. 真命题有2个,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线段公理等知识.11.下面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方程329x y +=的非负整数解只有13x y ==,;②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③如果1122A B C ∠=∠=∠,那么ABC V 是直角三角形;④各边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⑤如果一个三角形只有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可对①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的定义对②进行判断;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对③进行判断;根据正多边形的定义对④进行判断;根据钝角三角形的定义对⑤进行判断.【详解】解:①二元一次方程329x y +=的非负整数解是x=3,y=0或x=1,y=3,原来的说法错误;②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原来的说法错误;③如果3672=72A B C ∠=︒∠=︒∠︒,,,那么ABC V 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错误; ④各边都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故错误.⑤如果一个三角形只有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三角形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正多边形的定义及钝角三角形的定义等知识,难度不大.1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方程23240x x --=的二次项系数为3,一次项系数为-2B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两个四边形一定相似C .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1%,买100张该种彩票一定会中奖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的公理以及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概率等知识,对各小题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再计算真命题的个数.【详解】A 、正确.B 、错误,对应边不一定成比例.C 、错误,不一定中奖.D 、错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命题与定理,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13.已知命题: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命题为假命题 B.该命题为真命题C.该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 D.该命题没有逆命题【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判断该命题的正误,然后判断其逆命题的正误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正确,为真命题;其逆命题为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错误,为假命题,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写出该命题的逆命题,难度不大.1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若x>y,则x2>y2B.若|a|=|b|,则a=b C.若a>|b|,则a2>b2D.若a<1,则a>1a【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实数的乘方,绝对值的性质和倒数的意义等,对各选项举反例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 x>y,如x=0,y=-1,02<(-1)2,此时x2<y2,故A选项错误;B. |a|=|b|,如a=2,b=-2,此时a≠b,故B选项错误;C. 若a>|b|,则a2>b2,正确;D. a<1,如a=-1,此时a=1a,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本题主要利用了实数的性质.15.下列命题:①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④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 B.2 C.3 D.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线段的性质,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以及垂径定理判断即可.【详解】①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假命题;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真命题;③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假命题;④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假命题;真命题的个数是1个;故选:A .【点睛】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16.下列四个命题: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②对顶角相等;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④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其中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③D .①【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写出各个命题的逆命题,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详解】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其逆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 ②对顶角相等,其逆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其逆命题: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真命题;④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其逆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是假命题;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写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方法,真假命题的判断,弄清命题的题设与结论,掌握相关的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7.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 .如果a b =,则22a b =C .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等式的性质、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判断即可.【详解】A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B 、如果a b =,则22a b =,是真命题;C 、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原命题是假命题;D 、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命题与定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 2、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18.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oB .在ABC V 和'''A B C V 中,若''AB A B =,''BC B C =,'90C C ∠=∠=o ,则ABC V ≌'''A B C VC .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D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相关的知识点逐个分析.【详解】解:A. 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o ,是真命题;B. 在ABC V 和'''A B C V 中,若''AB A B =,''BC B C =,'90C C ∠=∠=o ,则ABC V ≌'''A B C V ,根据HL ,是真命题;C. 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真命题;D.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本选项是假命题.故选D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判断命题的真假. 解题关键点:熟记相关性质或定义.19.已知:在ABC V 中,AB AC ≠,求证:.B C ∠≠∠若用反证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可以假设( )A .AB ∠=∠B .AB BC = C .B C ∠=∠D .A C ∠=∠【答案】C【解析】【分析】反证法的步骤:1、假设命题反面成立;2、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和反面命题矛盾,或者与定义、公理、定理矛盾;3、得出假设命题不成立是错误的,即所求证命题成立.【详解】已知:在ABC V 中,AB AC ≠,求证:.B C ∠≠∠若用反证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可以假设B C ∠=∠,由“等角对等边”可得AB=AC,这与已知矛盾,所以.B C ∠≠∠故选C【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反证法. 解题关键点:理解反证法的一般步骤.20.下列命题: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⑤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解:命题①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错误,为假命题;命题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为真命题;命题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错误,为假命题;命题④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正确,为真命题;命题⑤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正确,为真命题,故答案选B .考点:命题与定理.。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命题与证明(1)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命题与证明(1)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命题与证明(1)练习题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13.2 命题与证明(1)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C.两个角相等,这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D.相等的两个角是平行线所得的内错角2.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A.延长线段AB; B.自然数也是整数C.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直角;D.同角的余角相等3.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A.这个问题 B.这只笔是黑色的C.一定相等 D.画一条线段4.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互补的两个角不能都是锐角; B.若a⊥b,a⊥c,则b⊥cC.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有限小数是有理数; B.无限小数是无理数C.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D.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6.现有下列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①(-5)2的平方根是-5;②近似数3.14×103有3个有效数字;③单项式3x2y与单项式-2xy2是同类项;④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A.1 B.2 C.3 D.4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C.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8.某工程队,在修建兰定高速公路时,有时需将弯曲的道路改直,•根据什么公理可以说明这样做能缩短路程()A.直线的公理; B.直线的公理或线段最短公理C.线段最短公理; D.平行公理9.证明: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它们的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要求画图,写出已知.求证.证明)10.在一次数学竞赛中,A,B,C,D,E五位同学分别得到了前五名(•没有并列同一名次的).关于各人的名次大家作出了下面的猜测:A说:“第二名是D,第三名是B”.B说:“第二名是C,第四名是E.”C说:“第一名是E,第五名是A.”D说:“第三名是C,第四名是A.”E说:“第二名是B,第五名是D.”结果每人都只猜对了一半,请判断他们的名次如何.11.在四边形ABCD中,给出下列论断:①AB∥D C;②AD=BC;③∠A=∠C. •以其中两个作为条件,另外一个作为结论,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12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AQ,BN,CN,DQ分别是∠DAB,∠ABC,∠BCD,∠CDA的平分线,AQ与BN交于P,CN与DQ交于M,在不添加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试写出一个由上述条件推出的结论,(推理过程中用到平行四边形和角平分线这两个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及社会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剧,创业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一种职业选择方式。大学生有着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创造力,但同时也欠缺社会实践经验和 能力,所以大学生创业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以下是在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时应该注意的几点:
(一)捐赠来源
该平台主打点对点捐赠的特色,捐赠者来自各方,例如企业、个人、公益组织等等。企业可以官方设立相关捐赠活动,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也可以鼓励员工进行爱心义卖等捐赠活动作为企业文化特色; 社会个人可以登录该平台,在捐赠板块选择个人募捐,选择你想捐赠的物品或资金,还可以选择指定的捐赠对象进行捐赠;公益组织可以通过该平台捐赠,平台将会公式捐赠名单,发放相关证书。
。 车星际 https:/// 车星际
6在军事方面亦是如此,他们发挥着诗的内在来创造世上多种学术的生命。
(二)可以怡悦性情,教育德行 “诗,因此是个摹仿艺术,这是说,它是一种再现,一种仿造,或者一种用形象的表现;用比喻来说,就是一种说着话的图画,目的在于教育和怡情悦性。”锡德尼认为诗有三种:一种是模仿上帝不可 思议的美德的,为了赞美神道,恭敬神灵;一种是属于搞哲学方面的人的,在于表达自己的见识并与他们争论;还有一种是真正的诗人的。他们才是真实地为了教育和怡情而去模仿的,引导人们走向善 行。善恶之间存在着区分线,而诗正拖着罪恶之人往善这一边跨去,并领着善良之人往更美好的葡萄园行去,让人们在怡情悦性的终点享受甘甜的果实。 二、可行性分析 三、大学生共享校园平台的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