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仪操作方法

合集下载

光谱仪的操作规程

光谱仪的操作规程

光谱仪的操作规程
光谱仪是一种通过分析物质的电磁波谱来确定化学成分和结构的仪器。

在进行光谱仪的操作前,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操作。

以下是光谱仪的操作规程:
一、仪器检查
1.检查光谱仪电源开关是否关闭。

2.检查光源是否正确安装并接通电源。

3.检查样品仓是否干燥干净。

4.检查光路是否畅通。

二、仪器预热
1.按照仪器说明书,先对仪器进行预热,直到仪器稳定。

2.在预热期间,检查仪器是否有任何问题。

三、样品制备
1.按照样品的类型和制备要求,制备好样品。

2.将样品放入样品仓,并关闭样品仓门。

四、参数设置
1.根据样品类型和要求,设置好光谱仪的基本参数,如波长、积分时间、扫描速度等。

2.在参数设置过程中,应该注意根据不同样品的特点进行不同
的参数设置。

五、开始测试
1.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开始测试。

2.在测试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仪器是否有任何不正常的状况。

3.在测试结束后,关闭仪器电源。

六、数据处理
1.将测试到的数据进行导出和处理。

2.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样品的成分和结构。

七、清洁和维护
1.测试结束后,清理样品仓和光路以保持其干净。

2.在使用光谱仪之前,必须进行定期保养,清洁和检查仪器的
各个部分。

3.避免吸入或误食仪器中的化学试剂或物质。

以上是光谱仪的操作规程。

十分重要的是,操作规程是为了保
证仪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必须严格遵守。

对于不明确的操作,应
向专业人员咨询并得到指导。

光谱仪操作方法

光谱仪操作方法

光谱仪操作方法As a person, we must have independent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光谱仪操作方法1、首先打开氩气瓶阀门,再把压力表调压阀调至压力大约为;2、打开仪器电源开关,此时会显示“”,只要是后边位数显示“0”都可以,证明真空已抽完,否则要抽真空一会;3、待确认显示“0”后,按下绿色电源按钮,一个是“检测”、一个是“光源”。

(关机时与上述相反);4、打开电脑桌面“光谱仪分析程序”,点选“合金钢”后按确认;5、选用一个没用的样品放入仪器火花口,点选电脑光谱分析程序里面的“测量”菜单选项;6、然后点光谱分析程序中的“显示选择”点选“强度”,如:出现60000(6万)左右数值代表样品已激发;(注:按“测量”菜单看FeR,FeR(铁)一般接近80000(8万)强度值);7、待确认试样已激发后,关闭退出“光谱仪分析程序”软件;8、然后,打开电脑桌面中的“光谱仪描迹”程序软件,点击“条件设置”、再点击“读电机位置”,此时会显示“4460”位置,在对话框中设置起始位置数减去150的值输入到起始位置中;9、按“复位到原点”选确认,把样品T10放入仪器火花口,按“开始”选项,待激发完成后方可选通道6;(刚开始预定电机的起始点4500,终止点4800(直接输入);10、对照软件屏幕显示出的波形图,看最高点数值,比如:4600话,再从新选择“条件设置”选项,然后再选“复位到原点选项(4600)”再点选“指定的起始位置”,再点选“读电机位置”选项;此时,看弹出的显示值是否一致,一致后点“OK”退出,关闭“描迹软件”;11、从新打开“光谱仪分析程序”点“标准化”菜单,此时,系统默认“C25”按“是”确认;12、然后放入“C25”试样到仪器火花口,点选软件中的“测量”菜单,待测量完成后,从新拿出试样换一个点位放好做第2次的“测量”(因一个试样至少测2个点位)注:进行第2次测量不需要设置,直接按“测量”完成;13、当完成第2次测量后,点“平均+偏差”菜单选项,此时,电脑屏幕会弹出一系列数据表,查看“RSD”一行中的测量值看是否<3,<3以下方可,否则需从测;14、如出现某一元素>3时,应从新放入刚才试样,按软件中“测量”选项,此时,会显示3次的测量数据,挑选一个相差大的一组删除,保留2组(次)数据即可;注:删除是光标放入某一组中,按下键盘“Dele”键删除;15、此时,再次从新点“平均+偏差”看RSD一行数据是否<3;16、待确认<3后,点“下一个试样”,电脑屏幕下方会显示“T10”,此时,应放入T10试样到火花口;17、重复上述步骤打2个点,再按“平均+偏差”菜单完成后点“下一个试样”确认、接受,标准化完成;18、点菜单中的“类型标准化”然后选“410”或“Q345任一选项,再根据所选的选项对应放入试样到仪器火花口打点、激发,(也是要打2个点);19、然后用我司购置的标准样“测量”一次,然后看测出的数据与样品盒贴的标准值偏差,当接近时证明OK!20、删除刚才预测的数据,把客户样品打磨进行真正的送检样品测试分析了;注意:我司买的标样刻的16Mn就是Q345!!测客户样品最好也打2个点,取平均值。

spec光谱仪操作规程

spec光谱仪操作规程

spec光谱仪操作规程光谱仪是一种仪器,用于分析光的频率和强度。

它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确保光谱仪的正常运行和操作的准确性,下面是一份关于光谱仪操作规程的样例,供参考。

一、准备工作1. 确保光谱仪所在的实验室环境干净、整洁,并且没有明火等危险物品。

2. 检查光谱仪的电源是否连接正常,并且电压范围是否符合要求。

3. 检查光谱仪的相关配件是否完备,并且检查光谱仪的光源是否正常工作。

二、启动光谱仪1. 打开光谱仪主机的电源开关,确保电源指示灯亮起。

2. 等待光谱仪启动完成,确认仪器状态正常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三、实验操作1. 首先,将待测试样品放入光谱仪的样品室,并关闭样品室。

2. 进入光谱仪的操作界面,设置相应的操作参数,如波长范围、积分时间等。

3. 调节光谱仪的光源强度,使其适合当前的实验需求。

4. 点击“开始采集”按钮,光谱仪开始采集待测样品的光谱数据。

5.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确保实验环境稳定,尽量避免振动和光源变化等干扰因素。

6. 数据采集完成后,保存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如峰识别、拟合等。

四、关机与清洁1. 实验结束后,保存数据并关闭光谱仪的数据采集软件。

2. 关闭光谱仪主机的电源开关,确保仪器完全断电。

3. 清洁光谱仪的样品室和光学部件,并确保仪器干燥。

4. 将光谱仪的附件和部件归置到指定的位置,保持整洁。

五、注意事项1. 在操作光谱仪时,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并且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光学部件。

2. 在更换样品时,要注意避免样品与光谱仪的光源直接接触,以防止光源受到损坏。

3. 在长时间连续使用光谱仪时,要注意及时让仪器停机休息,以避免过热而影响其正常使用寿命。

4. 避免将光谱仪暴露在强光或者强磁场的环境中,以免对其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5. 如遇到光谱仪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专业技术人员寻求帮助,不要擅自拆卸或修理。

本操作规程仅作为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光谱仪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际情况进行。

光谱仪的使用指南说明书

光谱仪的使用指南说明书

光谱仪的使用指南说明书一、前言光谱仪是一种科学仪器,主要用于测量和分析光的波长和强度分布。

本使用指南旨在为用户提供使用光谱仪的指导和操作说明,确保准确、有效地利用仪器。

二、仪器概述光谱仪由以下主要组件组成:1. 光源:产生可见光或紫外线等光源,供给样品进行光谱测量。

2. 入射口:将待测样品的光引入光谱仪进行测量。

3. 光栅:对入射光进行光栅衍射,将光分成不同波长的光束。

4. 探测器:接收并测量被光栅分离的不同波长光的强度分布。

5. 信号处理系统:将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处理,实现光谱显示及数据分析。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在使用光谱仪之前,确保仪器和样品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检查光源是否正常发出光,并检查光栅和探测器是否清洁。

同时,进行预热和校准操作,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的状态。

2. 仪器设置将待测样品放置在入射口位置,并根据需要调整入射口的位置和角度,使其与样品光线方向一致。

确认样品与入射口之间没有光线泄漏或干扰。

3. 光谱测量a) 启动光源,并选择合适的波长或光线类型。

b) 设置光栅参数,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分辨率和扫描速度。

c) 启动信号处理系统,确保其与探测器的连接正常。

d) 点击开始测量按钮,仪器将开始采集光谱数据。

4. 数据分析根据测量得到的光谱数据,使用适当的软件或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可以绘制光谱图、计算峰值强度、波长范围等数据参数。

5. 结果解读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读光谱图所呈现的信息,进行相关结论的推导和判断。

注意理解光谱分布图中不同波长的光的特点和相对强度。

四、注意事项1.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使用指南,并在使用过程中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2.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直接观察强光源以免对眼睛造成损伤。

3. 保持仪器干净,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避免仪器与水或其他液体接触,并在使用后及时关闭电源。

5. 如遇到仪器故障或异常情况,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服务人员进行维修。

光谱仪的使用与校准指南

光谱仪的使用与校准指南

光谱仪的使用与校准指南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光谱特性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物质分析、光学研究等领域。

为了保证光谱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校准。

本文将介绍光谱仪的使用步骤和校准方法,以帮助您正确高效地操作光谱仪。

一、光谱仪的使用步骤1. 准备工作在使用光谱仪之前,需要确保环境光线较为稳定,并消除外部因素的干扰。

同时,检查光谱仪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有足够的电源供应,并安装了正确的软件和驱动程序。

2. 连接与设置将光谱仪与计算机通过USB接口连接,并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打开相应的软件,进行设备的初始化和设置,如选择测量模式、设置积分时间、选择波长范围等。

3. 样品准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样品进行测量。

对于液体样品,通常使用石英比色皿或玻璃比色皿进行测量;对于固体样品,可以使用透明的石英舱或安装在光学平台上的样品进行测量。

4. 开始测量将样品放置在光谱仪的测量区域,并启动测量程序。

根据需要选择单次测量或连续测量模式,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点击开始测量按钮,仪器将开始采集光谱数据。

5. 数据录入与分析测量完成后,将得到的光谱数据保存到计算机中,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行数据曲线拟合、峰值识别、吸光度计算等操作,得到所需的结果。

二、光谱仪的校准方法1. 波长校准光谱仪的波长校准是确保仪器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通常使用已知波长的标准样品进行校准。

选择几个已知波长的样品,将其放置在光谱仪中,分别测量并记录其对应的波长值。

然后,根据实际测量值与已知波长值的差异,调整光谱仪的波长校准参数,使其准确无误。

2. 暗电流校准暗电流是指在没有光照射情况下,光谱仪本身仍会产生的电流。

暗电流的存在会对测量结果产生误差,因此需要进行校准。

校准前,将光谱仪暴露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并关闭光源。

记录此时的暗电流数值。

在测量过程中,将测量到的暗电流值减去校准前的数值,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3. 灵敏度校准灵敏度校准是光谱仪保证测量准确性的关键步骤之一。

光谱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光谱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光谱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光谱仪是一种常见的实验设备,它用于测量光的波长和强度的分布情况。

光谱仪的基本原理是将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色彩,并通过检测器测量不同波长的光强度。

在进行光谱仪的操作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操作流程:1.安装光谱仪:首先,将光谱仪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其与电源连接。

将光源固定在光谱仪的入口处,并将探头连接到检测器。

根据厂商提供的说明书,正确地连接和安装所有部件。

2.初始设置:打开光谱仪的电源,并根据说明书选择适当的工作模式和参数。

确保光谱仪的设置与实验的需求相匹配。

3.选择样品: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样品。

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取决于实验的目的和要测量的光谱范围。

4.设置仪器:根据样品的特性,调整光源和检测器的位置和设置。

确保光源和检测器对准,并调整入射光束的聚焦,以获得最佳的信号强度。

5.测量光谱:启动光谱仪并开始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可以记录不同波长处的光强度,以获得光谱图。

根据实验需要,可以选择手动或自动记录数据。

6.数据分析:对测得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适当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例如绘制曲线、计算峰值位置、计算积分强度等。

注意事项:1.安全操作:在操作光谱仪时,必须遵循实验室的安全规定。

确保工作台上没有杂物,以防止误碰破坏设备或样品。

2.避免污染:在操作光谱仪之前,确保样品和仪器的光学元件是干净的。

使用干净的纸巾或棉花棒轻轻擦拭透镜和棱镜等表面,以确保准确的测量。

3.校准仪器:定期校准光谱仪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仪器的说明书,进行定期的校准和调整。

此外,还应该校准检测器的灵敏度,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注意光源热效应:在检测过程中,光源可能会产生较高的热效应。

因此,如果实验需要较长时间的测量或高功率的光源,必须注意防止系统过热,并避免对样品产生任何热影响。

5.防止光干扰:在测量过程中,避免外部光线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光谱仪使用方法说明书

光谱仪使用方法说明书

光谱仪使用方法说明书一、简介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光谱特性的仪器。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光谱仪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帮助用户正确操作光谱仪,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

二、安装与连接1. 安装:将光谱仪放置在稳定的横平面上,并确保周围环境无干扰。

2. 连接电源:使用附带的电源线连接光谱仪的电源接口,并插入可靠的电源插座。

3. 连接计算机:通过数据线将光谱仪与计算机连接,并确认连接稳定可靠。

三、仪器初始化1. 打开软件:启动光谱仪控制软件并登录系统。

2. 选择设备:在软件界面上选择光谱仪设备,并等待建立连接。

3. 设定参数:根据实际需求,在软件中设定光谱仪的测量参数,如波长范围、光程等。

四、样品准备1. 样品选择:根据所需测量的物质特性,选择适当的样品进行测试。

确保样品完整和无污染。

2. 样品处理:如有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稀释、过滤等操作。

3. 样品装置:将样品置于光谱仪的样品架上,确保样品与仪器接触良好。

五、测量操作1. 调整仪器:按照仪器说明书或软件界面提示,调整光谱仪的参数,使其适应当前测试样品的特性。

2. 开始测量:点击软件界面上的“开始测量”按钮,光谱仪开始对样品进行测量。

3. 测量记录:在测量过程中,软件会实时记录测量数据,并在测量完成后生成相应的结果报告。

六、数据分析与处理1. 数据导出:根据需要,将测量数据导出至Excel或其他数据处理软件,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2.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或其他相关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有关样品特性的结论。

七、维护与保养1. 仪器清洁:定期清洁光谱仪的外部表面及样品架等部件,保持仪器整洁。

2. 校准检验:定期进行光谱仪的校准检验,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3. 维护保养:遵循光谱仪制造商提供的维护保养指南,进行仪器的常规维护。

八、故障排除1. 故障诊断:当遇到光谱仪无法正常工作或测量结果异常时,首先使用自检功能进行故障诊断。

2. 系统恢复:按照说明书中提供的操作步骤,进行系统的复位或恢复,排除故障。

光纤光谱仪使用方法说明书

光纤光谱仪使用方法说明书

光纤光谱仪使用方法说明书一、光纤光谱仪简介光纤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光波长和光强度的仪器。

它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并通过光谱分析技术进行测量和分析。

本说明书将为用户提供光纤光谱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光纤光谱仪使用步骤1. 连接光纤传输线a. 首先,确保光纤光谱仪和光纤传输线之间的接口干净,无尘和无损伤。

b. 将一端的光纤传输线插入光纤光谱仪的接口,确保插入牢固。

c. 将另一端的光纤传输线插入待测样品或光源的接口。

2. 设置光谱仪参数a. 打开光纤光谱仪电源,并等待其初始化。

b. 使用仪器提供的光谱软件或界面,设置光谱仪的参数,包括光谱范围、积分时间等。

c. 确保所设置的参数符合实际需求。

3. 获取光谱数据a. 点击软件或界面上的“获取数据”按钮,光纤光谱仪将开始测量待测样品或光源的光谱数据。

b. 确保待测样品或光源保持稳定,以获得准确的光谱数据。

c. 等待测量完成后,保存光谱数据至指定位置。

4. 分析和处理数据a. 使用光谱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如峰值识别、波长测量等。

b. 按照实际需求,获取所需的光谱特征参数,并记录或导出数据。

5. 关闭光纤光谱仪a. 使用软件或界面上的“关闭”按钮,停止光纤光谱仪的工作。

b. 断开光纤传输线并小心存放,避免弯曲或损伤。

三、注意事项1. 在使用光纤光谱仪之前,确保读取并理解光谱仪的使用手册,并遵守其中的操作规范。

2. 在连接光纤传输线时要小心操作,避免过度弯曲或拉扯光纤,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 在测量光谱数据时,注意待测样品或光源的稳定性,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光纤光谱仪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热量,请确保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避免仪器过热影响使用寿命。

5. 定期清洁光纤光谱仪的接口和光纤传输线,以保持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6. 如遇到故障或异常情况,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技术支持或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四、总结光纤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光波长和光强度的仪器,通过本说明书用户可了解到光纤光谱仪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SPECTROTEST直读光谱仪操作指南

SPECTROTEST直读光谱仪操作指南

SPECTROTEST直读光谱仪操作指南1. 简介SPECTROTEST直读光谱仪是一种先进的光谱测量设备,用于分析和评估不同样本的光谱特性。

本操作指南旨在帮助您正确操作SPECTROTEST光谱仪,以获得精确的测量结果。

2. 准备工作在操作SPECTROTEST光谱仪之前,请确保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将光谱仪置于稳定的表面上,确保其安全固定。

- 连接光谱仪与电源适配器,并将适配器插入电源插座。

- 确保光谱仪与计算机的连接稳定,以便实时传输数据。

3. 操作步骤按照以下步骤操作SPECTROTEST光谱仪:1. 打开电源开关,等待光谱仪启动。

2. 在计算机上打开SPECTROTEST软件,并确保与光谱仪的连接已建立。

3. 在软件界面上选择所需的测量参数,包括波长范围、积分时间等。

4. 准备样本,并将其放置在光谱仪的测量台上。

5. 点击软件界面上的“开始测量”按钮,光谱仪将开始进行测量。

6. 等待测量完成后,软件将显示样本的光谱数据和测量结果。

7. 分析和评估测量结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记录或保存。

4. 注意事项在操作SPECTROTEST光谱仪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请确保环境光的干扰最小化,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 避免在光谱仪附近进行震动或突然的温度变化,可能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 定期清理光谱仪的测量台和光学元件,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 在测量样本时,使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以避免损坏光谱仪或样本。

5. 常见问题解答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以帮助您更好地操作SPECTROTEST光谱仪:Q: 如何校准光谱仪?A: 校准光谱仪需要参考设备的操作手册或咨询厂家,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Q: 如何处理测量结果不准确的情况?A: 如果测量结果不准确,请检查样本的准备和放置是否正确,并确保测量参数设置正确。

6. 总结本操作指南介绍了SPECTROTEST直读光谱仪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答。

请按照指南正确操作光谱仪,并根据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估。

红外光谱仪的操作步骤

红外光谱仪的操作步骤

红外光谱仪的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
1.检查仪器的状态,确保光谱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准备样品,根据需要制备样品,确保样品的纯度和含量符合要求。

3.准备基线参考物质,用于校正仪器并建立基线。

1.打开仪器:
a.打开红外光谱仪的电源开关,等待仪器自检完成。

b.启动光谱软件,确保仪器与计算机连接正常。

2.校准仪器:
a.选择校准模式,根据仪器的型号和要测量的样品类型,选择适当的
校准模式。

b.将基线参考物质放入样品室,调整路径长度,使其与待测样品相同。

c.点击校准按钮,开始校准仪器。

3.放置样品:
a.打开样品室的盖子,将样品放置在样品架上。

b.如果需要,调整路径长度,确保与校准时相同。

4.设置测量参数:
a.在光谱软件中选择测量模式,如透射或反射模式。

b.设置扫描范围,选择适当的红外光谱范围进行测量。

c.选择分辨率,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光谱分辨率。

d.设置积分时间,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适当的积分时间。

5.进行测量:
a.点击开始按钮,开始测量。

b.仪器将按照设置的测量参数进行扫描,同时记录样品吸收或反射的红外光谱。

6.分析光谱:
a.保存测量结果,将测量得到的红外光谱保存到计算机中。

b.使用光谱软件对光谱进行分析和处理,比如峰值、峰高测量、光谱干涉等。

7.结束测量:
a.关闭仪器,依次关闭红外光谱仪的电源开关和软件。

b.清洁样品室,将样品室内的废弃物清除干净。

光谱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光谱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DF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一开机和关机:开机: ①总开关→检测→光源②打开电脑→进入桌面的“东仪”程序→点“仪器”里面的”检测真空电路”③电脑屏幕左下方显示“高压已加”之后,再打开高压按钮(如:“高压未加”要等显示“高压已加”再开高压按钮,同时将“仪器”里的“实时检测真空电路”前面的“√”去掉)。

关机:高压→光源→检测→总开关注意事项:(1)如果知道要停电先将仪器关掉,关掉仪器后再开机需要先稳定4-6小时,再使用,必须重新描迹。

如果长时间关闭须要在使用的前一天开机。

仪器需要恒定温度30度,注意后面温控仪的数值,保持在29-31之间最好。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必须通知我们公司,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中的开关机顺序进行操作;(2)在仪器激发过程中会产生火花放电,不能用手接触样品或没有终止测量时强行抬起手柄取下样品;二氩气①(1)仪器分析用量0.3~0.4Mpa,纯度要求是99.999%以上(2)好坏判断:预热后能激发起点了则好,如果打白点或激发不起来则更换氩气。

注意事项:一般需要准备2-3瓶氩气,防止不纯或没有氩气时更换。

三工作原理和试样制备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所采用的原理是用电弧(或火花)的高温使样品中各元素从固态直接气化并被激发而发射出各元素的特征谱线,用光栅分光后,成为按波长排列的“光谱”,这些元素的特征光谱线通过出射狭缝,射入各自的光电倍增管,光信号变成电信号,经仪器的控制测量系统将电信号积分并进行模/数转换,然后由计算机处理,并打印出各元素的百分含量。

⑴试样的制备:取样要有代表性,没有气孔、裂纹、砂眼和夹渣。

⑵样品的磨制:要平整、有纹理、磨完不能用手摸,不能沾上水或油。

(要求样品平整,防止激发时漏气。

用手摸,沾水或油,都可能导致样品激发不好或不激发)⑶激发部位:圆形试样打在半径的1/2处,不规则的试样打在对角线的1/2处(不能在同一部位激发多点)。

四预热(使用废样预热)每天都做步骤:点键盘上的“F11” 2-3次光谱仪预热好坏的判断(1)看点子:中间有银白色金属熔融物,外圈有黑色或褐色的放电物(铸铁可能没有黑圈)。

光谱仪操作说明

光谱仪操作说明

光谱仪操作说明一、前言光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物质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谱仪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帮助用户正确操作光谱仪,提高实验效果。

二、仪器准备在操作光谱仪之前,需要进行仪器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光谱仪处于稳定的工作环境,远离强磁场和振动源。

其次,检查仪器的电源是否正常接通,并确认其它各部分连接牢固。

最后,打开光谱仪的开关,待其自检完毕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三、样品准备在进行光谱分析前,需要准备样品。

根据具体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进行分析。

样品的制备应注意避免污染和损坏,并确保样品量足够进行测试。

样品的清洁度对光谱仪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因此,必要时应先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杂质和表面污染。

四、仪器校准在使用光谱仪进行分析之前,必须先进行仪器校准。

校准能够确保光谱仪的读数准确可靠,提高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重复性。

校准应按照仪器操作手册中的指导进行,一般需要校准波长和光强。

五、测量操作1. 打开光谱仪软件并选择相应的实验模式。

2. 将样品放置在光谱仪的测量台上,并调整台的位置,使其与光路对齐。

3. 设置波长范围和扫描速度,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

4. 点击开始测量按钮,光谱仪将会开始扫描并采集数据。

5. 等待扫描完成后,保存数据并进行后续处理。

六、注意事项1. 在操作光谱仪时,应注意避免光路被灰尘等污染物污染,影响测量结果。

2. 避免在强磁场附近使用光谱仪,以免影响仪器正常工作。

3. 定期对光谱仪进行维护保养,保持仪器的良好状态。

4. 在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光谱仪的电源,并进行必要的数据保存和备份。

七、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光谱仪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希望能为用户正确操作光谱仪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使用光谱仪时,切记遵循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有效地操作光谱仪,用户将能够获得满意的实验效果,进一步推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发展。

光谱分析仪操作指导书

光谱分析仪操作指导书

光譜分析儀操作指導書▲开机流程1.打开光谱仪主开关[MAIN]。

2.顺序开启测光部[CONSOLE]、恒温器[AIRCON]、光源开关[SOURCE]。

(注意:当长期停机后,打开恒温器开关,需要稳定4小时以上才能进入正常分析)3.开启真空泵。

(30分钟后才能进入正常分析)4.开启接口盒电源。

(在计算机桌侧面)5.顺序打开打印机、显示器、计算机电源。

6.打开氩气瓶总开关,调节压力0.1到0.3Mpa 之间。

检查氩气增压器水位。

不足时更换或添加。

7.电脑启动后出现下面的画面(或双击光谱仪图标)敲Esc 键进入下一画面进入。

.8.确认真空度指示在“OK ”。

点击“8:8:执行执行”使光电倍增管负高压指示为“ON ”。

点击“9:9:分析分析”进入下一画面。

开机操作完成。

▲标准化分析流程点击“10:10:标准化标准化”进入标准化画面。

点击“S4:S4:组别组别”选择需要进行标准化的分析组。

例如:“ADC12ADC12((20092009))”。

点击“样品”选择相应的标准化样品号。

在激发架上放置加工好的标准化样品,进行激发。

激发两点后,检查结果。

如果CV 值大于3或者平均值出现红色,说明两点分析值波动较大,这时点击“S2:S2:添加添加”,再激发一点。

然后点击“S6:S6:删点删点”删除不好的点,点击“S6:S6:结束结束”。

再次检查结果。

选择下一样品,激发,检查结果。

标准化样品全部做完后,点击“3:3:计算计算”。

检查“Alpha Alpha””值在0.8<1.0<1.0.8<1.0<1.22之间之间。

“Beta Beta””值在-1到+1之间。

如果超标,再一次进行标准化操作。

或者进行清扫激发台、研磨电极、调整电极间隙、电极标准化或擦洗透镜等操作。

再进行标准化。

如果结果正常,点击“1:1:确认确认”。

标准化操作完成。

▲控样校正分析流程点击“10:10:控样控样”进入控样校正画面。

点击“S4:S4:组别组别”选择相应的分析组。

光谱仪器使用方法说明书

光谱仪器使用方法说明书

光谱仪器使用方法说明书一、引言光谱仪器是一种常用的科学仪器,用于测量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光谱反射或吸收情况。

本说明书旨在向使用者详细介绍光谱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仪器组装、操作步骤、数据分析等内容,以帮助使用者正确高效地使用该仪器。

二、仪器组装1. 器件清单光谱仪器组装所需的器件清单如下:- 光源- 分光装置- 光栅- 探测器- 数据采集系统请确保所有器件齐全,并按照指定的连接方式将它们组装在一起。

2. 连接顺序按照以下顺序依次连接光谱仪器的各个部件:- 将光源连接到光谱仪的光源接口,确保连接牢固。

- 连接分光装置和光源,使其能够接受来自光源的光,并将其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束。

- 连接光栅和分光装置,确保光束通过光栅进行波长选择。

- 将探测器连接到光栅,接收并测量通过光栅的光信号。

- 连接数据采集系统和探测器,以实时记录和分析测量的数据。

三、操作步骤1. 仪器准备- 开启光源,并调整亮度和稳定性至合适的水平。

- 打开数据采集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校准- 使用标准样品对光谱仪进行校准。

选择已知反射或吸收光谱特性的标准样品,并按照指定程序进行校准。

- 记录校准结果以便后续数据分析时的修正。

3. 测量- 将待测样品放置在光谱仪器上,并按照指定的测量程序进行测量。

- 确保样品与光源的距离、角度等参数符合要求,避免光束衰减或污染。

- 按照指定的波长范围和步长进行测量。

4. 数据分析- 导出测量结果至数据分析软件,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图像绘制。

- 分析样品的光谱特征,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差异,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四、注意事项1. 操作安全- 在操作光源时,避免长时间直视强光,以免损伤眼睛。

- 操作光谱仪器时,确保室内环境干净、静止,避免灰尘或其他杂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仪器保养- 保持光源、分光装置等仪器部件的清洁,定期进行清洁维护。

- 注意仪器的存储环境,避免高温、潮湿等不良条件对仪器性能的影响。

3. 问题排查- 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首先检查仪器的各个连接部分是否正常。

光谱仪器操作说明书

光谱仪器操作说明书

光谱仪器操作说明书一、简介本操作说明书旨在提供使用者关于光谱仪器的详细操作指南,以确保正确使用仪器并保持最佳性能。

本说明书包括了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故障排除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二、仪器概述光谱仪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析物质的光谱信息的科学仪器。

它利用不同物质在光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特定光谱图形,通过光谱学原理可对物质类型和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安装与准备1. 打开包装箱并检查仪器及附件是否完好无损;2. 将仪器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面上,确保稳固;3. 检查电源供应情况,并确保电源稳定;4. 将光谱仪器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连接,确保连接正常。

四、操作步骤1. 开机与启动a. 接通电源,确保电源指示灯亮起;b. 按下开机按钮,稍等片刻,等待仪器自检完成;c. 启动计算机,并运行相应的光谱分析软件。

2. 样品处理a. 准备待测试的样品,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预处理;b. 将样品放置在样品架上,并确保样品与光路垂直。

3. 参数及数据设置a. 在光谱分析软件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b.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测量参数,如波长范围、积分时间等;c. 设置数据采集方式,如单次测量还是连续测量。

4. 光谱采集a. 确认仪器和软件设置完成后,点击开始采集按钮;b. 仪器会自动进行光谱采集,并显示在软件界面中;c. 等待采集完成后,保存光谱数据。

五、注意事项1. 使用过程中,请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禁止私自拆卸仪器;2. 请确保操作环境安静,避免外界干扰;3. 避免阳光直射到光谱仪器上,以免影响测量结果;4. 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性能的稳定。

六、故障排除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情况,以下是一些常见故障及对应的排除方法:1. 仪器无法启动:a. 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常;b. 请检查电源是否稳定。

2. 光谱采集异常:a. 检查样品是否正确放置在样品架上;b. 检查光路径是否清洁;c. 重新设置参数并重新采集。

光谱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光谱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光谱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光谱仪是一种测量光的频率、波长和强度分布的仪器。

它通过将光分解成不同的波长或频率,然后测量每个波长或频率上的光强来实现。

光谱仪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实验中。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光谱仪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首先要确保光谱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源接通,各部件连接完好。

检查光谱仪中的样品槽是否为空,必要时清洁样品槽或更换样品。

2.调节仪器:调节光谱仪的波长范围和光强度。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并适当调整光强度,以确保所测得的光谱质量。

3.校准仪器:在测量前,需要确保光谱仪校正准确。

使用标准参照物质或校准物质对光谱仪进行校准,以减少误差。

4.放置样品:将需要测量的样品放置在光谱仪的样品槽中,确保样品完全展开且能够遮挡背景光。

5.开始测量:打开光谱仪的软件界面或操作面板,并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例如,吸收、发射、透射等)。

设置测量条件,如积分时间、扫描速度等,然后开始测量。

6.观察结果:在测量过程中,可以实时观察到光谱曲线的变化。

测量完成后,保存测量结果,并根据需要对光谱曲线进行处理和分析。

7.仪器维护: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仪器并进行清洁和维护。

清洁样品槽、调整仪器参数、校准光谱仪等,以保持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注意事项:1.安全操作:使用光谱仪时,应注意光强度过高可能对眼睛造成损伤,因此要避免直接注视光源。

同时,避免用手触摸光源和光学元件,以免影响测量结果或造成意外损伤。

2.正确校准:在每次测量前,都要确保光谱仪的校准准确。

使用标准参照物质或校准物质进行校准,并定期进行仪器的全面校准,以减少系统误差。

3.避免背景干扰:在测量时,要避免背景干扰。

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强光照射或其他光源的干扰,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4.正确放置样品:放置样品时,要确保样品完全展开且能够遮挡背景光。

避免样品出现明显的缺口或遮挡物的堵塞,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光谱仪使用步骤

光谱仪使用步骤

一 机器启动光谱仪启动时注意事项:(1)光谱仪两次开机之间至少应相隔20min ,以防频繁启动烧毁内部元器件 (2)光谱仪背面有5个开关,开机时按照编号1~5依次按下,两开关按下之间应相隔20s 左右。

关机时,按照编号5~1依次按下。

图 光谱仪开关(3)打开氩气阀,使气压保持在0.2~0.4MPa 之间(4)维持瓶内气压在2~3MPa 以上,若气压低于该值,则应更换新的氩气二 登陆1、开机开机用户名:arlservice 密码:3698521472、进入OXSAS 系统账号:(1)!SERVICE! 密码:ENGINEER(2)!MANAGER ! 密码:无 (3)!USER ! 密码:无通常使用“MANAGER ”权限即可3、检查仪器状态快捷键F7进入仪器状态检查界面:Electronic HUPSMainsVacuumWater权限:由高到低VACUUM:真空度SPTEMP:真空室温度MAINS:电源电压NEG-LKV:-1000V电源POS.5V:+5V电源POS.12V:+12V电源NEG.12V:-12V电源POS.24V:+24V电源NEG.100V:-100V电压三数据备份及数据恢复数据备份及恢复分为软件内部操作、软件外部操作。

1、数据备份(1)软件内部备份:操作页面中选择“脱机模式”,待页面变灰后点击“备份数据”按钮,输入相应的文件名(例如:20101019OXSAS_DB.BAK)以防止将先前数据覆盖,然后点击备份即可。

(2)软件外部备份:退出OXSAS操作系统,进入其相应的数据备份及恢复程序“OXSAS Full Backup Restore”,然后选择“备份数据库”按钮下的“备份”选项即可(系统自动选择路径并生成相应文件名)。

2、数据恢复(1)软件内部恢复:操作页面中选择“脱机模式”,待页面变灰后点击“恢复数据库”按钮,选择之前备份的数据库,恢复即可。

(2)软件外部恢复:退出OXSAS操作系统,进入其相应的数据备份及恢复程序“OXSAS Full Backup Restore”,然后点击“恢复数据库”按钮,选择相应数据库,点击“RESTORE”即可。

光谱仪的使用方法解析

光谱仪的使用方法解析

光谱仪的使用方法解析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光学仪器,用于分析物质的光谱特性。

它能够将可见光或其他电磁波的不同波长分离开来,并将其转化为可观察的光谱图。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析光谱仪的使用方法,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数据分析。

1.准备工作:a.确保光谱仪和相关设备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例如光源、检测器等。

b.检查光谱仪的校准情况,确保其能够准确测量不同波长的光。

2.设置光源:a.选择合适的光源,如白炽灯、氘灯或钨灯等。

b.将光源放置在光路上的适当位置,并确保其正确连接到光谱仪。

3.调整光路:a.确保光路通畅,没有任何干扰物,如灰尘或污渍。

b.根据光源的特性和实验需求,调整光路,如使用凹面反射镜或透镜来聚焦或分散光线。

4.选择适当的光谱范围:a.确定所需分析的光谱范围,如可见光、红外光等。

b.根据光谱范围选择合适的光栅或棱镜,并安装在光谱仪上。

5.设置和调整光谱仪参数:a.打开光谱仪的软件或控制面板,并将仪器设置为所需的工作模式。

b.调整光谱仪的参数,如曝光时间、增益、光谱分辨率等,以满足实验要求。

6.进行测量:a.将样品或待测物放置在光谱仪的光路上,并确保样品与光路成直角。

b.观察光谱仪的指示器或软件界面,确认信号的稳定后,开始记录光谱数据。

7.数据分析:a. 将光谱数据导入分析软件,如Excel、Origin等,进行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

b.分析光谱特征,如峰值、波长位置、光强等,并与已知的光谱进行比较和识别。

8.实验控制和重复测量:a.对光谱仪进行空白测试,以消除不同元件造成的背景信号。

b.根据实验需求,控制光源强度、样品浓度等参数进行重复测量,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谱仪操作方法
1、首先打开氩气瓶阀门,再把压力表调压阀调至压力大约为0.5pa;
2、打开仪器电源开关,此时会显示“3.5EO”,只要是后边位数显示“0”都可
以,证明真空已抽完,否则要抽真空一会;
3、待确认显示“0”后,按下绿色电源按钮,一个是“检测”、一个是“光源”。

(关机时与上述相反);
4、打开电脑桌面“光谱仪分析程序”,点选“合金钢”后按确认;
5、选用一个没用的样品放入仪器火花口,点选电脑光谱分析程序里面的“测量”
菜单选项;
6、然后点光谱分析程序中的“显示选择”点选“强度”,如:出现60000(6万)
左右数值代表样品已激发;(注:按“测量”菜单看FeR,FeR(铁)一般接近80000(8万)强度值);
7、待确认试样已激发后,关闭退出“光谱仪分析程序”软件;
8、然后,打开电脑桌面中的“光谱仪描迹”程序软件,点击“条件设置”、再
点击“读电机位置”,此时会显示“4460”位置,在对话框中设置起始位置数减去150的值输入到起始位置中;
9、按“复位到原点”选确认,把样品T10放入仪器火花口,按“开始”选项,
待激发完成后方可选通道6;(刚开始预定电机的起始点4500,终止点4800(直接输入);
10、对照软件屏幕显示出的波形图,看最高点数值,比如:4600话,再从新
选择“条件设置”选项,然后再选“复位到原点选项(4600)”再点选“指定的起始位置”,再点选“读电机位置”选项;此时,看弹出的显示值是否一致,一致后点“OK”退出,关闭“描迹软件”;
11、从新打开“光谱仪分析程序”点“标准化”菜单,此时,系统默认“C25”
按“是”确认;
12、然后放入“C25”试样到仪器火花口,点选软件中的“测量”菜单,待测
量完成后,从新拿出试样换一个点位放好做第2次的“测量”(因一个试样至少测2个点位)注:进行第2次测量不需要设置,直接按“测量”完成;13、当完成第2次测量后,点“平均+偏差”菜单选项,此时,电脑屏幕会弹
出一系列数据表,查看“RSD”一行中的测量值看是否<3,<3以下方可,否则需从测;
14、如出现某一元素>3时,应从新放入刚才试样,按软件中“测量”选项,
此时,会显示3次的测量数据,挑选一个相差大的一组删除,保留2组(次)数据即可;注:删除是光标放入某一组中,按下键盘“Dele”键删除;
15、此时,再次从新点“平均+偏差”看RSD一行数据是否<3;
16、待确认<3后,点“下一个试样”,电脑屏幕下方会显示“T10”,此时,
应放入T10试样到火花口;
17、重复上述步骤打2个点,再按“平均+偏差”菜单完成后点“下一个试样”
确认、接受,标准化完成;
18、点菜单中的“类型标准化”然后选“410”或“Q345任一选项,再根据
所选的选项对应放入试样到仪器火花口打点、激发,(也是要打2个点);19、然后用我司购置的标准样“测量”一次,然后看测出的数据与样品盒贴
的标准值偏差,当接近时证明OK!
20、删除刚才预测的数据,把客户样品打磨进行真正的送检样品测试分析了;
注意:我司买的标样刻的16Mn就是Q345!!测客户样品最好也打2个点,取平均值。

如:看曲线点“程序项目”菜单选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