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课文【附作者简介、教案及读后感】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在家乡摇桂花、赏桂花、咏桂花的美好回忆,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插图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课文语言美、学习生字词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大意。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字词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训练。

此外,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认同和怀念之情可能有所不同,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和激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乡的美好,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写作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小练笔。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写作纸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起童年时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如:“你们的童年有哪些美好的回忆?有没有和家乡有关的趣事?”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课件或用黑板展示课文,让学生跟随课文朗读,感受课文语言的美。

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的发音和意义。

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课文朗读,其他组员听后判断代表是否正确。

然后,组员轮流朗读,最后评选出最佳朗读小组。

巩固(15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并组词。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抢答。

对于容易错的字词,教师要及时讲解和巩固。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桂花雨》是一篇美丽的记事抒情散文。

课文记叙了“摇桂花”等童年趣事,抒发了对欢乐的童年和家乡的深切怀念。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词、朗读、想像等方法体会其文中“浸”“全年”等用词的精妙,解读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沟通,透过语言文字体会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过程】一、激发认知冲突,营造阅读期盼,初解课题1、激发认知冲突,营造阅读期盼,一解课题《桂花雨》:师: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一篇文章,一起读课题──《桂花雨》。

题目把桂花和雨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你想到了什么?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1页/共14页自由读课文,读完课文想一想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动笔划一划,写一写。

)读完沟通(预设:花香、摇花乐或者一份情。

)二、共享“摇花乐”和“花雨美”,再解课题1、点题,定格摇花乐,指读语段(第五段):指名读,读正确,读流利2、谈感受,定位句子:哪些句子给你带来了这样的感觉,指名尝试情感朗读。

3、老师创设情境,同学想像:(出示图片,配乐)同学们,让我们置身在桂花树下,满树的桂花竞相开放,看着树上星星点点的桂花。

让我们一起来摇桂花,我们用劲地摇着桂花树,尽情地摇着桂花树。

摇啊摇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对同学引导:桂花像什么一样落下来?落在哪里?对“满头满身”“这下”等词作一个回文。

)4、指导练习情感朗读:来,就带着这样的一份感觉,再有滋有味地再读读这几句话。

(自由读。

)引:用你的朗读与大家一同共享摇花的欢乐,共享这场桂花雨的漂亮。

(指名同学读。

)与同学的的沟通与点拨中,体验这份乐,朗读这份乐,渲泄这份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桂花雨》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第3课,内容主要讲述了桂花的美丽和花雨的浪漫,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欣赏美丽的桂花。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桂花的特点和美丽之处;2.认识桂花所散发出的香气;3.能够理解《桂花雨》这篇文章中的意境和情感。

能力目标1.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桂花的特点和美丽之处;2.桂花雨的情景描写;3.学会欣赏和感受桂花带来的美好。

教学难点1.理解桂花雨的写作技巧和意境;2.表达自己对桂花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桂花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对桂花的美丽进行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对桂花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1.录音播放《桂花雨》这篇课文,让学生跟读;2.解释课文中生僻词汇和成语,帮助学生理解文章;3.分组讨论文章中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步:学习词语1.教授生词和短语,让学生掌握;2.练习使用生词和短语造句。

第四步:朗读课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感。

第五步:理解桂花雨的意境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和描写,引导学生理解桂花雨的美好情景,让学生感受桂花带来的愉悦和惊喜。

第六步:写作练习让学生就自己对桂花的感受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五、教学评价课堂表现评价1.参与度: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度;2.朗读表现:学生在朗读课文和表达观点时的表现;3.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对课文和桂花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作业评价1.完成情况:作业的完成度和质量;2.创意性:作业中想法和表达的创新性;3.表达能力:作业中对桂花的感受和理解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桂花的理解和情感把握还有待提高,下一节课可以通过更多的互动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桂花的认识。

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优秀范文3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优秀范文3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优秀范文3篇4.通过表格,我们梳理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可见利用表格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通过这张表格,你读懂了什么交流预设:(1)摇桂花很快乐。

(2)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情。

(3)本文主要讲了:作者喜欢桂花,小时摇桂花十分快乐,长大后依然忘不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预习,学生首先进行文章内容的梳理,进而发现文章的表达情感和文体特点。

(三)关注重点词句,体会情感1.通过自学我们读懂了这些内容,那么编者又为我们设定了哪些导学要求呢课件出示教材中自学导读的内容。

按照这样要求,默读课文,围绕摇花乐和思乡情,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进行批注。

提示:先画出语句,再写出自己的感受。

交流预设:我们先看“乐”。

(1)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们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小琦君,你又帮这个,又帮那个,你不累吗这么忙为什么呀要这么多的桂花有什么用呀(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做糕饼。

)这么多的桂花,都是自家用吗(不仅仅用在自家,还要送给邻居们。

)你就是母亲,台风来了,你为什么会担心呀读出这种担心。

原来,这桂花有这么多的用处,今天我送出的是一箩桂花,过年时,收获的就是──美味的糕饼。

今天我送出的是一箩桂花,等春茶上市时,收获的就是──美味的茶叶。

今天我送出的是一箩桂花,收获的却是浓浓的乡情呀!所以当母亲叫大家提前摇桂花时,我才会“这下,我可乐了──”(指导朗读)(2)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这桂花纷纷落下来,我是喊出来的,你是说出来的,谁来喊一喊。

小琦君,你为什么喊呀小结:作者描写得多细致呀,这一个喊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

作者就是这样,通过选取自己童年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事例,表达自己的真挚情感。

就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2.还有哪些语句感受到“思乡之情”的呢(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五年级上册课文桂花雨读后感(精选11篇)

五年级上册课文桂花雨读后感(精选11篇)

五年级上册课文桂花雨〔精选11篇〕五年级上册课文桂花雨〔精选11篇〕五年级上册课文桂花雨1上星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课文的名字是《桂花雨》。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主要讲的是故土童年那个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和对故土美妙的回忆。

我们没有看到过桂花雨,但看到了作者的描绘后仿佛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作者小时候摇桂花,收桂花时的情形。

同学们,你们见过桂花吗?我虽然没见到过桂花,但是我在书上看到过桂花。

桂花也称木犀。

属于木犀科,常绿乔木,高度可达15米,树冠卵圆形,叶对生,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花簇生叶腋式或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花,特香,你们听懂了吗?你们喜欢桂花吗?桂花的香气香飘十里,特别迷人,桂花树的树枝枝叶繁茂,桂花更是幽香而不露,秀丽而不娇,清雅高洁,香气浓郁。

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只要仔细观察每一景物,就能写出好文章”。

我想起了一首诗,《咏岩桂》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我想:看到作者把这篇文章里的桂花写活了,写的惟妙惟肖。

我心里不禁流出了对桂花的欣赏,我假如有时机,一定要向作者一样“摇桂花”。

五年级上册课文桂花雨2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思念。

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欢,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描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思念。

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目光对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表达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

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思念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方面是为了继续培养学生分清文章主次的才能,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反思》

3 桂花雨[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语文要素】4.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怀。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2.理解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含义。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4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

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小院,感受让作者及她的母亲魂牵梦绕的桂花吧。

(板书课题,相机补充琦君的资料)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指导书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童年故乡的桂花和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

“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2.划分文章层次,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儿时在故乡与父亲赏花,独爱桂花的香气。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故乡院子里,写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有关的回忆,主要写了作者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享受“摇桂花”的乐趣。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迁居杭州给母亲带桂花,忆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桂花雨。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重难点)2.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怀。

一、衔接导入1.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哪位同学能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小时候和父亲赏桂花,给乡亲们送桂花、摇桂花,泡桂花茶和做桂花糕饼,在杭州捡桂花给母亲……)二、细读课文,探究解疑1.师:读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么写桂花的。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课文【附作者简介、教案及读后感】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课文【附作者简介、教案及读后感】

三一文库()/小学五年级〔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课文【附作者简介、教案及读后感】〕课文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

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台湾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

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

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

惟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

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

小加入图片时候,我对无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

桂花树不像梅树那么有姿态,笨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

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

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

“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故乡是近海县份,八月正是台风季节。

母亲称之为“风水忌”。

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

”(就是台风来的意思。

)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

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

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

“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的散文。

作者琦君以童年时帮着摇桂花、收桂花、晒桂花、吃桂花的几件事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母亲、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桂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

教材安排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美好生活的价值,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他们在感受作者情感、体会文章主旨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培养他们珍惜美好生活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等。

2.教学音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音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教学视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桂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桂花的美丽。

然后提问:“你们对桂花有什么了解?课文中的桂花雨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桂花雨》教案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桂花雨》教案及反思

第7课《桂花雨》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

2.通过反复品读课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

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3.介绍桂花:二、出示自学指导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2.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2)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出有关的词句。

3)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三、讨论交流,检查学习效果(1)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2)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①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②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

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父亲所写的诗。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2、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今天我要教学的课文是《桂花雨》,这篇文章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

情感丰富而真挚。

所以在这节课我打算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对家乡那份特殊的爱一、激情导入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1、(学生看书上的插图)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桂花的外表是怎样的?2、可就是这并不起眼的桂花却让琦君最为喜欢,那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到四自然段,想一想。

用几个字眼就来概括。

3、学生交流,师小结:板书:香乐三、花香四溢1、细细读读全文,找找作者描写桂花香的句子,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组织交流:(1)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抓住词语“迷人”,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花香。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体会“浸”妈妈洗衣服的时候把衣服浸在水里,这里是什么浸在什么里?,一个“浸”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小结:一个简单的字眼都被琦君如此巧妙的运用,(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设疑:桂花是在金秋飘香的,但为什么在这个村庄里全年都有呢?A、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然后说一说B、师小结:那浓浓的桂花茶沁人心脾,那甜甜的桂花糕让人唇齿流芳,这桂花香久久不散,这桂花香了四季,香了人们的生活。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课文【附作者简介、教案及读后感】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课文【附作者简介、教案及读后感】

【导语】桂花⾬课⽂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时⽣活的乐趣,字⾥⾏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活的⽆⽐怀念。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课⽂ 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提到桂花,那股⼦⾹味就仿佛闻到了。

桂花有两种,⽉⽉开的称⽊樨,花朵较细⼩,呈淡*,台湾也有,我曾在⾛过⼈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味,⼀闻到就会引起乡愁。

另⼀种称⾦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呈⾦*。

我家的⼤宅院中,前后两⼤⽚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桂。

惟有正屋⼤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樨、两株绣球。

还有⽗亲书房的廊檐下,是⼏盆茶花与⽊樨相间。

⼩加⼊图⽚时候,我对⽆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尽管⽗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

桂花树不像梅树那么有姿态,笨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找细花,它不与繁花⽃艳。

可是桂花的⾹⽓味,真是迷⼈。

迷⼈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

“吃花”在诗⼈看来是多么俗⽓?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故乡是近海县份,⼋⽉正是台风季节。

母亲称之为“风⽔忌”。

桂花⼀开放,母亲就开始担⼼了,“可别做风⽔啊。

”(就是台风来的意思。

)她担⼼的第⼀是将收成的稻⾕,第⼆就是将收成的桂花。

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

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遭,嘴⾥念着,“只要不做风⽔,我可以收⼏⼤箩,送⼀⽃给胡宅⽼爷爷,⼀⽃给⽑宅⼆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原来桂花是糕饼的⾹料。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闻⼗⾥,⾄少前后左右⼗⼏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尤其是被风⾬吹落,那就湿漉漉的,⾹味差太多了。

“摇桂花”对于我是件⼤事,所以⽼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就知道要“做风⽔”了,赶紧吩咐长⼯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

小学五年级语文《桂花雨》优质教案模板(精选12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桂花雨》优质教案模板(精选12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桂花雨》优质教案模板(精选12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桂花雨》优质模板篇1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箩、杭”;熟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领悟、学习这种感情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中句子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教学方法:结合解读课文,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梅花魂》中,我们透过傲雪而立的梅花看到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爱与眷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另一种花又寄托着怎样的情感。

大家翻开课本第30页,我们来学习第7课——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理顺文意让学生带问阅读,“桂花雨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桂花雨’有什么寓意?”请学生回答第一个问和第二个问。

桂花雨:文中是指摇桂花时落花纷纷,若雨一般。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家乡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三、词句解析,细品思乡情1.“我”一开始就明说“我喜欢的是桂花”,为什么喜欢?——“桂花香气迷人”。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现桂花香的句子: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②“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③“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第1、2句:两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

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

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第1句和第3句都说了“香飘十里”,但是,事实上,这个程度一样吗?不一样。

2.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事实上,是不是像母亲说的这样呢?我们不妨再看一看课文中的这些句子:“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前准备:1、朗读课文;2、了解桂花;3、了解作者。

教学过程:一、走近作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熟悉桂花吗?(师生介绍桂花)2、介绍作者——琦君。

想起我们一般大小时所经历的——桂花雨。

二、整体感知,初闻桂花。

仔细、认真、大声地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4、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过渡:哪一句话写了杭州的桂花?杭州最有名的是文中提到的:满陇桂读《品桂》可母亲却说: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为什么呢?再读课文。

三、走进村子,浸润花香。

每个句子读两遍,体会一下哪一个句子最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齐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读这一句时,哪个词冒出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1、品读:“浸”。

为什么用“浸”?生:桂花的香气散发地远;生:桂花的香气散发很久……2、品读:“全年”除了这个词,还可以换成哪些词:“一个月”“半年”“整一年”“每一天”“每一个季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是怎样的一年师引读:每一天,……每个月,……每个季节,……这个“全年”让你体会到什么?(时间久远)3、品读“整个村子”什么浸在桂花香气里?生:村长、村里人、作者的母亲、……师:除了人呢?生:鸟儿、动物、花草、每一样物品……读句子“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四、透过花香,体悟思乡。

1、抽读5自然段。

(对我来说,什么才是大事?)2、你有什么感受。

3、自读,哪一个句子让你有特别的感受。

4、“摇呀摇”我们再来体会这三个字。

(生读;师评:不着急,你可以读得更好!)(生读:师评:一脸的灿烂,真的乐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与反思第1篇】设计理念《桂花雨》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记事抒情散文。

课文记叙了“摇桂花”等童年趣事,抒发了作者对快乐的童年和家乡的深切怀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是凭借文本,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在想象、诵读、体验等语言实践中,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会运用的“活”的语言。

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课堂教学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进行。

看起来平平常常,却拨动人的心弦,蓄积着浓厚的感情力量。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语言训练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验摇花乐和思乡情。

3、揣摩文本语言,并学会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揭示中心,孕育情感1、(配乐:故乡情)师:同学们,在这优美的旋律中,让我们随着作者琦君一同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一同踏进梦牵魂绕的旧宅院,去沐浴一场缤纷的桂花雨,去真真切切地感受童年的快乐。

齐读课题:桂花雨。

课文一开头,她就说: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

喜欢桂花的什么呢?(香)2、出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学生读。

)二、品读桂花——香气迷人。

1、师:大家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从中你有什么发现?2、出示句子: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1)学生读(2)师生讨论:应该把哪些词语读好,就能读出桂花很香呢?生:香飘十里师:香飘十里呀,想想看,哪里都有桂花香了?生1:小路旁,田野里,小河边、卧室、厨房到处都弥漫着桂花香,浸在香海里了。

生2:教室里、操场上弥漫着桂花香。

生3:作者和她邻居家的卧室、厨房间也飘着桂花香。

师:是啊,简直都浸在香海里了。

你还从哪里品味出桂花很香?生:浸。

我觉得这个词用得很好。

一般是说东西浸在水里面。

这里把桂花的香气比作了水。

说明到处都弥漫着桂花香。

师:你理解得真好。

谁能读出桂花的香?过渡:花香令人陶醉,每到桂花盛开的季节,有一件事是作者盼望已久的,那就是摇桂花。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桂花雨》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万物有灵”。

《桂花雨》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课文以“桂花”为主线贯穿始终,语言清新质朴,意味隽永,作者童年的快乐和思乡思亲之情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溢满字里行间。

本节课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写出自己对一种事物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并从课文学习中受到启发。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一句话的意思,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感受。

3.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一句话的意思,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起“桂花”你会想到些什么?(链接生活与积累的古诗词),生活在江浙的琦君每见桂花飘香,就会想起那一场场“桂花雨”板书课题。

2.多有诗意的题目呀,想一想,应该怎样读,再来(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桂花”导入新课,学生联系生活,描述看到桂花的样子以及积累的诗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生字词,运用多种方式朗读。

(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2.初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师板书:桂花香摇花乐)3.根据板书,找出文章的相应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感。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认准字音,读通句子,明白本文讲了什么内容,让学生初步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三、深入学文,品析感悟1.同学们,童年的幸福美好是最耐人寻味的记忆,课文一开始作者就写到:我喜欢的是桂花。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桂花雨》教学教案篇一《桂花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桂花完美的回忆。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设计时我尽量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课文资料。

上完课后,我发现许多不足之处,反思如下:一、品析重点词语教学上的不足在介绍桂花的“香”这一特点时,孩子们都找到了“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1、“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这几个描述桂花香的句子。

我准备抓住重点字词,经过品读感悟的方式让孩子们比较得出哪里的桂花更香,但孩子们的品读并不到位,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区别。

这一个环节的效果没有到达。

二、时间把握不够准确,品读“摇花乐”资料草草收常在前一部分介绍桂花香的特点时,由于孩子经过理解重点字词和比较阅读后,没有得出杭州的桂花比家乡的桂花更香的特点,所以之后又用了一大部分时间去弥补这个问题,以致在后面体会“摇花乐”时,显得仓促。

在本节资料中,“缠”字写出了作者的急切心境,“使劲”、“喊”写出来了摇桂花的'乐趣,同时反映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可当时由于时间仓促,我只是让孩子们抓住重点字词一读带过,并没有采用课前准备的“用回忆生活、联系生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包含的情感。

”三、朗读形式单调。

本节课中孩子们朗读的形式仅有齐读、小组读和自由读的三种方式。

而这样的朗读形式很明显不利于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吸收,更谈不上到达以读促悟的效果。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观察到了有一部分孩子很想站起来挑战他人或小组的冲动,可我却忽略了这一点。

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采用过这种挑战式的朗读,效果甚好。

四、教师灌输得太多,孩子们自我表现的机会甚少。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案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案及反思

7、桂花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

2.通过反复品读课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1、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

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3、介绍桂花:二、出示自学指导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2、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2)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出有关的词句。

3)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三、讨论交流,检查学习效果(1)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2)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①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②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

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桂花雨》教案 (5)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桂花雨》教案 (5)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 (5)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琦君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与桂花有关的趣事,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浓厚的乡愁情怀。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并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表达。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深刻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色,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点拨。

此外,学生对于故乡的情感认知可能各有不同,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分享。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情节。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散文的优美语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欣赏散文的优美语言,学会通过语言表达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教学素材:准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故事、图片等素材,丰富课堂教学。

3.教学视频:准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桂花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与桂花有关的故事或诗句,从而引出课文《桂花雨》。

2.呈现(1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指导并纠正发音、语气等不当之处。

之后,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

我喜欢的是桂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

桂花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

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琦君,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兰、箩”等10个字,会写“桂花、木兰花”等5个词语。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桂花雨》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桂花雨》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桂花雨》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桂花雨》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桂花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桂花雨》1教材简析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作者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3、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一句话的意思,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品味“摇桂花”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一句话的意思,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见过桂花吗?现在就和老师一起欣赏一下桂花吧。

2、今天我们和琦君一起回忆一篇有关桂花的文章。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1、同学们,童年的幸福美好是最耐人寻味的记忆。

课文一开始作者就写到:小时侯最喜欢桂花。

那同学们去文中找找作者写了什么景什么事呢?2、自由朗读。

3、交流汇报:作者写了桂花和摇桂花,(板书:桂花摇花)三、品味桂花香1、这篇文章中有一个字前后出现了八次,而且这个字也突出了桂花的特点,细心的同学发现了吗?2、交流汇报:香。

3、画出文中所有带香的句子。

4、出示句子。

带着对桂花的喜爱来读一读吧。

5、这些句子都写出了桂花香,可是写法却不相同,你发现了吗?6、交流写作手法。

7、那么这些句子中有没有写香很妙的词语呢?你可以圈出来,点出来,或者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这种方法叫做批注,也是常用的读书方法。

同学们现在就可以试一试。

8、交流自己的体会。

四、感受“摇花乐”。

1、桂花的香,我喜欢,告诉你,其实呀,小时侯的我更喜欢“摇桂花”呢!请大家边读边划一划:从哪个词可以点出了“我”对摇桂花的期待?学生边读边圈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课文【附作者简介、教案及读后感】课文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

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台湾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

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

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

惟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

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

小加入图片时候,我对无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

桂花树不像梅树那么有姿态,笨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

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

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

“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故乡是近海县份,八月正是台风季节。

母亲称之为“风水忌”。

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

”(就是台风来的意思。

)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

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

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

“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

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

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

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垅,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

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垅赏桂花。

“赏花”是藉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

因满觉垅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

花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

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

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忍。

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

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艾,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

我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作者简介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珍,小名春英,浙江省永嘉县人。

1917年7月24日生于温州的瞿溪乡,现当代台湾女作家。

浙江瓯海瞿溪人。

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后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

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后定居美国。

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

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

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

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

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

1949年的大迁徙、大*,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

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温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

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

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源泉。

琦君塑造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中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

──但这并不是琦君文章着力之处,而是琦君写到她母亲因父亲纳妾,*恩情中断,而遭受到种种的不幸与委屈,这才是琦君写得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

看过琦君脍炙人口的名篇《髻》的读者,我想没有人会忘记二妈头上耀武扬威的发髻是如何刺痛着琦君母亲的心的。

琦君替她母亲鸣不平,为她母亲立碑作传,忠实地记录下一位菩萨心肠的女人,在情感上被丈夫抛弃后,是如何默默地承受着非人的痛苦与屈辱。

当然,琦君母亲的故事,只有在从前旧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家庭制度中才会发生。

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应该说,课文的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

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读着这篇文章,感觉到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字里行间,作者的思乡情也萦绕在心头,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且溢满字里行间。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

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

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②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事实上,是不是像母亲说的这样呢?我们不妨看一看课文中的这些句子:“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那么,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怎么样呢?“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显然,从香气上看,是没有区别的,甚至小山上因为树多,更显得浓郁。

那,为什么母亲要这样说呢?“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

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

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

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

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

③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我们不能无视这个“又”字。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

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的深深怀念。

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她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

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2)对词语的理解。

姿态:姿势。

课文中说桂花树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是说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如梅树姿势优雅好看。

浸: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4桂花:也称木犀,木犀科。

常绿乔木,高度可达15m,树冠卵圆形。

叶对生,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

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

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

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

变种较多,有丹桂、金桂、银桂、四季桂。

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

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读着课题,浓郁的桂花香气便在鼻翼唇齿间弥漫,纷纷扬扬的桂花香雨在脑海眼前散开,引发了多少美好的遐想,读着课文,和作者一起沉浸在童年的美好回忆中,喜欢桂花的迷人香气,难忘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也就理解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又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渐渐的,作者的思乡情便也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溢满字里行间,也久久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且引得我们浮想联翩。

怀念家乡的纯朴情感,留恋童年的纯真童趣,这些情感都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

文章语言清新、舒缓,在娓娓道来中透露出作者丰富而真挚的情感,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情趣熏陶。

【设计理念】桂花是芳香的,桂花雨是美丽迷人的,而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更是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虽然阵阵桂花已如雨般摇落了,美好的童年时光也已一去不复返,但对童年的怀念、对家乡的思念却是永远也抹不去的。

就让我们在作者回味摇花前的期盼,摇花时的快乐,摇花后的喜悦中,一起重温段美好的时光,体验那种美好的情感。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方面是为了继续培养学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