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质分类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水系的国家,其中一些水系的水质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
本文将为您介绍全国十大水系的水质情况。
1. 长江水系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水系涵盖了中国的南方地区。
长江沿岸有许多大城市和农田,因此水质对人们的生活影响重大。
近年来,由于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的治理,长江水质不断改善。
不过,由于经济发展的压力,一些污染问题仍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监管和治理。
2. 黄河水系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河水系。
黄河流经的地区多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水资源非常宝贵。
随着水资源管理的改善和环境保护的加强,黄河水质有所改善,但仍有污染问题需要解决。
3. 长白山水系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座重要山脉,其水系包括松花江和图们江。
这两条江河贯穿东北地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长白山地区环境相对较为原始,水质状况良好。
但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和人口增加,水质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
4. 长江三角洲水系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之一。
该地区的水系主要包括苏州河、黄浦江等。
由于经济活动的集中和人口密度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水质问题,但仍需要长期的努力。
5. 珠江水系珠江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河流,其水系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区。
近年来,珠江水系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管理有了重要进展。
但由于珠江流域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水质问题仍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治理。
6.西南水系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其水系丰富多样。
西南地区的水质因为地理和人口分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些地区的水质较好,但也有一些地区由于农业和工业活动的影响而出现污染问题。
西南地区的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来改善水质,但仍需要进一步努力。
7.华北水系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等城市,是中国人口密集地区之一。
该地区的水系主要包括海河和黄河。
地表水质量标准2017

地表水质量标准2017是指中国在2017年发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17)。
这个标准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基本项目、分类、评价方法和标准限值等内容,旨在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根据这个标准,地表水被分为五个类别: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和Ⅴ类。
这五个类别分别对应不同的水质要求,其中Ⅰ类水质最好,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水质次之,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Ⅲ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类和大型底栖生物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Ⅳ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水质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具体到各个指标,地表水质量标准2017包括了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石油类、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多种污染物的限值。
这些限值是根据不同类别的水质要求制定的,以确保地表水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标准是一个基本框架,具体的水质评价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此外,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地表水质量标准也会不断更新和完善。
国家饮用水质标准一览表

国家饮用水质标准一览表
以下是中国大陆地区国家饮用水质标准GB 5749-2006的一览表:
1.总大肠菌群≤ 100个/L
2.总磷酸盐(以P计)≤0.5mg/L
3.总氮(以N计)≤10mg/L
4.氨氮(以N计)≤0.15mg/L
5.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3mg/L
6.色度(铂钴色度)≤15度
7.浑浊度≤5NTU
8.PH值 6.5-8.5
9.铁≤0.3mg/L
10.锰≤0.1mg/L
11.氰化物≤0.05mg/L
12.氟化物≤1.0mg/L
13.硒≤0.01mg/L
14.砷≤0.01mg/L
15.镉≤0.005mg/L
16.铬≤0.05mg/L
17.汞≤0.001mg/L
18.铅≤0.01mg/L
19.六价铬≤0.05mg/L
20.硒≤0.01mg/L
21.放射性核素(水中总α、总β值)≤0.1Bq/L
22.水中有机物的化学需氧量(COD_Mn)≤10mg/L
2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BAS)≤0.1mg/L
24.溶解性钠化合物(以Na计)≤200mg/L
25.氯化物≤350mg/L
26.硫酸盐(以SO4计)≤250mg/L
27.硬度(以CaCO3计)≤450mg/L
28.总溶解固体≤1000mg/L
29.挥发性酚≤2.0mg/L
30.总α放射性≤0.1Bq/L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列出的标准是在官方发布的GB 5749-2006的基础上,可能会因地区或者局部的因素而有所不同。
同时,在特殊的情况下,例如在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紧急情况下,可能会放宽一些标准,但是这些都应该是在政府的相关部门指导下进行的。
中国水质标准

中国水质标准中国水质标准是指国家对水质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标准。
水质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水资源,维护人民健康,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水质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水质标准的制定是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来的。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和《水环境质量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对水质标准进行了规范和制定。
水质标准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等多个方面,对水中的各种物质和微生物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限制。
地表水是指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体,地下水是指地下水埋藏层中的水,饮用水是指人类饮用的水。
中国水质标准对这三种水体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限制。
例如,对于地表水,中国水质标准规定了水中各种污染物的限量标准,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等物质的含量限制。
对于地下水,中国水质标准规定了水中硒、镉、铬、铅等重金属元素的限量标准。
对于饮用水,中国水质标准规定了水中细菌、病毒、有机物质等的限量标准。
中国水质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水资源,维护人民健康,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水质标准的严格执行对于改善水环境、净化水质、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水质标准的执行和监督,加大对违反水质标准的行为进行处罚和整治,切实保护好水资源,维护好人民健康。
总之,中国水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共同营造一个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希望中国水质标准能够得到更好的执行和监督,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美丽的中国添砖加瓦。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中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分为三个级别:一类、二类、三类。
以下是各项指标的标准:一类水(直接供人饮用):1. 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2. 水中臭味、异味:无异味、无臭味;3. PH值:6.5~8.5;4. 总硬度(以CaCO3计):不大于300mg/L;5. 溶解性总固体:不大于1000mg/L;6. 氨氮:不大于0.15mg/L;7. 铅:不大于0.01mg/L;8. 汞:不大于0.001mg/L;9. 六价铬:不大于0.05mg/L;10. 氰化物:不大于0.05mg/L;11. 氟化物:不大于1.0mg/L;12. 硒:不大于0.01mg/L;13. 砷:不大于0.01mg/L;14. 氯离子:不大于350mg/L。
二类水(经过煮沸、净化后可供人饮用):1. 总大肠菌群:不大于100个/L;2. 水中臭味、异味:无异味、无臭味;3. PH值:6.0~9.0;4. 总硬度(以CaCO3计):不大于450mg/L;5. 溶解性总固体:不大于1500mg/L;6. 氨氮:不大于0.5mg/L;7. 铅:不大于0.05mg/L;8. 汞:不大于0.001mg/L;9. 六价铬:不大于0.05mg/L;10. 氰化物:不大于0.05mg/L;11. 氟化物:不大于1.5mg/L;12. 硒:不大于0.01mg/L;13. 砷:不大于0.05mg/L;14. 氯离子:不大于450mg/L。
三类水(不宜直接饮用):1. 总大肠菌群:不大于1000个/L;2. 水中臭味、异味:无剧烈异味、无臭味;3. PH值:6.0~9.0;4. 总硬度(以CaCO3计):不大于550mg/L;5. 溶解性总固体:不大于2000mg/L;6. 氨氮:不大于1.5mg/L;7. 铅:不大于0.10mg/L;8. 汞:不大于0.001mg/L;9. 六价铬:不大于0.05mg/L;10. 氰化物:不大于0.10mg/L;11. 氟化物:不大于1.5mg/L;12. 硒:不大于0.01mg/L;13. 砷:不大于0.05mg/L;14. 氯离子:不大于600mg/L。
中国七大水系水质报告

一、中国七大水系水文状况中国七大水系: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三江四河)。
1、长江水系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全长6300公里,在世界河川中,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发源,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皖、苏、沪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流延至甘、陕、黔、豫、浙、桂、闽、粤等8省、自治区。
长江水系庞大,浩荡的长江干流加上沿途700余条支流,纵贯南北,汇集而成一片流经180余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占中国总面积的18.8%。
长江的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汉江和赣江等,它们的平均流量都在1000立方米∕秒以上(均超过黄河水量),其中,流域面积以嘉陵江为最大,为16万平方公里;长度以汉江最长,为1577公里;水量以岷江最丰,为877亿立方米。
长江流域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中国河川径流部量的36%左右,等于20条黄河。
长江水系支流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9条,流域面积5万平方公里的支流为嘉陵江、汉江、岷江、雅砻江、湘江、沅江、乌江和赣江;年均径流量超过500亿立方米的有岷江、湘江、嘉陵江、沅江、赣江、雅砻江、汉江和乌江。
以下仅列长江各个河段及其一级支流:通天河段(长江源水系):楚玛尔河、沱沱河、布曲、当曲;金沙江河段(金沙江水系):定波河、水落河、鱼泡江、雅砻江、龙川河、普渡河、牛栏江、横江、岷江、永宁河、沱江、赤水河;嘉陵江河段:乌江、大宁河、清江、漳河;洞庭湖水系:澧水、沅水、资水、湘江、汨罗江、汉水、涢水、富水;鄱阳湖水系:修河(又名“修水”)、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巢湖流域水系:青戈江、水阳江、滁河;长江三角洲水系:黄浦江;太湖水系2、黄河水系黄河全长5464公里,为中国第二大河。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自来水水质标准

自来水水质标准
根据中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自来水水质标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自来水应透明无色,不应有异色、浑浊或悬浮物。
2. 嗅觉和味道:自来水不应有异味和刺激性气味,也不应有明显的异味或味道。
3. pH值:自来水的pH值通常在6.5-8.5之间,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一定的浮动范围。
4. 总大肠菌群:自来水中不应有大肠杆菌和其他致病菌的存在。
对于自来水中允许存在的大肠菌群的最大限度,规定每100毫升不得超过10个。
5. 阴离子和阳离子:自来水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含量应在一定范围内。
例如,氯离子的含量应小于0.12毫克/升,硫酸盐类
离子的含量应小于250毫克/升,硬度应小于450毫克/升。
6. 有机污染物与无机污染物:自来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应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
例如,总有机碳(TOC)的含量应
小于1毫克/升,总铅的含量应小于0.01毫克/升。
这些标准是为了确保自来水安全适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饮用。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水质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当地的标准来评估自来水的水质。
中国的自来水标准

中国的自来水标准
一、水质指标
中国的自来水水质指标包括物理、化学、微生物和放射性等几大类。
其中,物理指标主要包括色度、浑浊度、嗅和味等;化学指标包括pH值、硬度、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氯化物等;微生物指标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放射性指标包括总α放射性和总β放射性。
二、水处理工艺
中国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阶段。
预处理阶段包括沉淀、过滤等,常规处理阶段包括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深度处理阶段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膜分离等。
三、水源保护
中国的自来水水源保护包括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对水源地的环境监管,控制和减少对水源地的污染等。
四、水质监管
中国的自来水水质监管主要包括对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进行监测,对供水管网进行巡查,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测等。
五、水压与水量
中国的自来水水压与水量标准根据不同的供水类型和地区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自来水水压在0.3-0.5兆帕之间,水量在每分钟3-5升之间。
六、水费收费标准
中国的自来水收费标准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供水类型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居民生活用水的水费相对较低,商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
水费相对较高。
具体的收费标准可以咨询当地的水务部门或供水公司。
七、水务管理
中国的自来水管理由各地的水务部门或供水公司负责。
他们负责自来水的生产、供应和管理工作,包括水源保护、水处理工艺、水质监管、水压与水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他们也负责制定和执行水费收费标准,并对供水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质分类
水质是指水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衡量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国的水质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地表水质量标准
地表水是指地表流动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
中国对地表水的质量标准进行了分类,分为五类。
其中,Ⅰ类水质最好,Ⅴ类水质最差。
Ⅰ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要求。
水质清澈,无色无味,无异味,无可见杂质,无菌落,化学需氧量(CODMn)≤15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2mg/L,总大肠菌群≤3个/100mL。
Ⅱ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市政供水等要求较高的地方。
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或有轻微异味,无可见杂质,化学需氧量(CODMn)≤3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5mg/L,总大肠菌群≤100个/100mL。
Ⅲ类水质:适用于农田灌溉、渔业、景观水等。
水质较好,有轻微混浊度,化学需氧量(CODMn)≤40mg/L,五日生化需
氧量(BOD5)≤6mg/L,总大肠菌群≤1000个/100mL。
Ⅳ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农田灌溉等。
水质较差,有明显混浊度,化学需氧量(CODMn)≤60mg/L,五日生化需
氧量(BOD5)≤10mg/L,总大肠菌群≤4000个/100mL。
Ⅴ类水质:适用于污染物排放口附近、工业循环冷却等。
水质极差,有浑浊度和臭味,化学需氧量(CODMn)≥10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15mg/L,总大肠菌群≥20000个
/100mL。
二、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是指地下岩石裂隙或土层中的含水层中的水体。
中国对地下水的质量标准进行了分类,分为三类。
其中,Ⅰ类地下水质量最好,Ⅲ类地下水质量最差。
Ⅰ类地下水: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的地下水。
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无异味,无可见杂质,无菌落,化学需氧量(CODMn)≤3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1mg/L。
Ⅱ类地下水: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市政供水等要求较高的地方。
水质清澈透明或略有混浊度,无色无味或有轻微异味,化
学需氧量(CODMn)≤6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2mg/L。
Ⅲ类地下水:适用于农田灌溉、渔业、景观水等。
水质较差,有明显混浊度和异味,化学需氧量(CODMn)≤1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4mg/L。
三、海洋水质量标准
海洋是指海洋中的各种海域和海岸带。
中国对海洋的质量标准进行了分类,分为四类。
其中,Ⅰ类海域和海岸带最适宜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
Ⅰ类海域和海岸带: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海产品养殖等要求较高的场所。
海域和海岸带清澈透明,无异味、无色无味或有轻微异味、无可见杂质、无菌落、化学需氧量(CODMn)≤3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1mg/L。
Ⅱ类海域和海岸带:适用于一般海产品养殖等场所。
海域和海岸带清澈透明或略有混浊度,无色无味或有轻微异味、化学需氧量(CODMn)≤6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mg/L。
Ⅲ类海域和海岸带:适用于沿海工业循环冷却等场所。
海域和海岸带混浊度较大且有异味、化学需氧量(CODMn)≤
1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4mg/L。
Ⅳ类海域和海岸带:适用于污染物排放口附近等场所。
海域和海岸带污染严重、混浊度极大且有臭味、化学需氧量(CODMn)≥2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6mg/L。
综上所述,中国对不同类型的水体都制定了相应的水质分类标准,并加强了对各类型水体的监管和治理力度,以保障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