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下水污染治理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探析国内城市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策略研究

探析国内城市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策略研究

区域治理ON THE W AY探析国内城市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策略研究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秦华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水资源需求与日俱增,作为重要城市水源组成部分的地下水,因为过度开发、保护不善等造成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极大地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对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修复地破坏。

本文就当前国内城市地下水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防治建议,以期为城市水环境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地下水污染;现状;防控中图分类号:X1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0-0259-0001地下水是人类生存、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地下水污染影响程度愈加严重,带来地下水水质急剧恶化、水位大幅下降、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为此,加快对地下水污染问题的防治,实现对地下水资源更好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前提。

一、我国城市地下水污染现状概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人口不断向城市聚居。

作为居民生活水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据调查显示,国内地下水开采量每年达到26亿立方米,且有逐年增加的倾向[1],而国内目前大约有400多个大中小城市的供水主要依靠地下水[2]。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明显,不少地方出现了地下水降落漏斗,容易引发更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

此外,地表水的不合理使用也导致地下水污染问题。

地下水污染与超采问题相互影响,经常陷入恶性循环,从而加剧了地下水资源的污染问题。

二、城市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一)城市垃圾填埋场造成的污染目前,国内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有一半以上采取的是填埋方式,而不少垃圾填埋对填埋坑的防渗处理不当,甚至有些填埋场未采取防渗措施,导致垃圾渗滤液会经过土壤下渗,继而污染到地下水。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下 水有 机 污 染调 查研 究 , 0 ̄ 水 井进 行 了 卤代 烃 、 环芳 1 2J E 单 烃和 农 药 等有 机 污染 组 分 的取 样 测试 挥 发性 有机 物 和农 药均 有 不 同 程度 检 出 ,但 有 机 污染 物 含量 还 未 发现 超标 ()珠 江 三 角洲 地 区地 下 水污 染 特征 3 2 0 年 开始 ,在珠 江三 角洲 地 下水 调 查中 发现 ,挥发 05 性有机 污 染物和 半 挥发 性有机 污 染物均 有 明显 检 出 江三 珠 角洲 中心 区地 下水 污染 已呈 现一定 的 区域分 布特 征 查 区 调 中大 多数地 下水 源 地水 质 良好 , 地表 水 污染 比地下 水污 染严
公里 。 项基 础 性 、战 略性 调 查 . 大 提 高 了全 国 区域 水 这 极 文地 质研 究 程度 . 补 了大 面积 水 文 地 质空 白 , 国 民经 填 为 济 建 设和 社 会 发展 提 供 了 完整 的水 文地 质基础 资 料 到 2 纪 末 .累 计完 成 1 0万一 1 0世 :1 :5万 农牧 业供 水 水 文 地质 勘 查面积 达 1 0多万 平 方公 里 。完成 了 4 0多个 城 市 3 0 和数 百个 重 点建 设 项 目的地 下水 水源 地 勘 查 .截 止 1 9 8 9
丘 2 、我 国主要 城 市地 下 水 水质 与无 机 污 染 基 本 重 , 陵 区地 下 水污 染轻 微 地 下水 有机 污染样 品 检 出的污
情 况
由 于 人 类 活 动 的 影 响 ,特 别 是 城 市 生 活 污 水 及 垃 圾
染 物种 类包 括 卤代 烃类 单环芳 烃 类 、多 环芳烃 类 酞 酸酯
维普资讯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1. 引言1.1 地下水污染现状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水资源,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地下水污染范围广泛,且持续加剧。

我国是一个严重受地下水污染影响的国家,据调查显示,我国绝大部分地下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

特别是城市地下水源地的污染情况尤为突出,致使地下水的饮用、工农业用水受到了极大威胁。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活污水排放等。

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地下水中污染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危害着水质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污染现状严峻,亟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技术措施来改善地下水质量,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治理技术措施地下水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治理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实践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治理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多种手段。

在物理方法中,主要包括吸附剂法、过滤法、膜分离法等。

吸附剂法通过吸附剂吸附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实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过滤法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将污染物截留并去除。

膜分离法则是利用半透膜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筛选。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法、络合沉淀法等。

氧化还原法通过氧化剂将污染物质氧化还原,从而降低其浓度。

络合沉淀法则是通过加入络合剂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实现去除。

生物方法包括植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等。

植物修复法利用植物对污染物质的吸附和代谢作用进行治理。

微生物修复法则是通过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染物质。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措施种类繁多,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治理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关键。

愿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能够有效治理地下水污染,保护宝贵的地下水资源。

2. 正文2.1 地下水污染原因分析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浅析我国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浅析我国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浅析我国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摘要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地下水资源越来越稀少,地下水被污染后,反过来对工业生产造成危害,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保护地下水资源迫在眉睫。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很多工业的兴起对水资源造成了不少的浪费和污染,特别是对地下水的污染尤其值得关注,再加上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有限,严重破坏了地下水资源的使用,导致多个地区发生干旱、缺水。

所以,运用先进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对地下水污染和防治非常必要。

关键字:地下水、污染、污染途径;防治措施绪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城市垃圾及农药化肥等被生产出来。

水是生命的源泉,地下水相比地表水而言有水质好、不易被污染、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率高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饮用水水源。

而地下水是全国近三分之一人口饮用的主要水资源,是城市和工农业的主要用水资源。

由于一些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很多企业没有认真做好排污项目,还有一些市民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意识不够等,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在逐渐受到污染,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很大的阻碍,对人们正常生活和饮水安全也是很大的威胁。

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关注程度,采用有效的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治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为我国的发展提高更为良好的契机。

一、地下水的污染现状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在国际地下水论坛的发言中提到,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

据新华网报道,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

曾获“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负责人马军说,饮用水源地所受污染尤其重金属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很难被传统水处理工艺消灭,饮用水源地的产业转型升级成本,不仅大于水厂升级改造成本,也大于城市管网改造成本。

中国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困难与对策研究

中国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困难与对策研究
Ab s t r a c t : De s c r i b e s Ch i n a ' s g r o u n d w a t e r p o l l u t i o n s t a t u s a n d g r o u n d wa t e r p o l l u t i o n c o n t r o l d i f i c u l t i e s ,a n d p u t s f o r wa r d C o 1 T e -
W EI Xi a o — h o n g
( S o n g y u a n B r a n c h o f H y d r o l o g y a n d Wa t e r Re s o u r c e s Bu r e a u o f J i l i n P r o v i n c e , S o n g y u a n 1 3 8 0 0 0 , J i l i n ,C h i n a )
s p o n d i n g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 Ke y wo r d s :g r o u n d w a t e r p o l l u t i o n s t a t u s ;c o n t r o l d i f f i c u l t i e s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O 引言
中国地下水资源 占了全 国水资源总量 的 1 / 3 。地 下水 作 为 水资 源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在 中 国 国 民经 济 的 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 。特别是随着社会和经济 的快速 发 展 ,社 会经 济 的发 展 以及 人们 的 日常生 活对 地 下水 的依赖 越 来越 强 。然 而 近年 来 ,随着 工业 和社 会经济 的发展 ,对地下水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地 下水 的水 质却 遭 到 了严重 破 坏 。地 下水 污 染 主要 指 人 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 、物理性质和生物学 特性 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也有学者认 为凡是在 人类 活 动 影 响下 ,地 下水 水 质变 化 朝 着水 质 恶化 方 向 发 展 的 现 象 ,统称 为 “ 地下水污染 ” 。根 据 相 关 规 定 可 以将 地 下水 污 染划 分 为很 多类 型 ,较 常见 的有 病 原 微 生物 及 耗 氧有 机物 污染 、无机 有 害 、金 属 有 害 和有 毒物 污染 、有机毒物 污染 、石 油污染和放射 性污染 等 。本文接下来将就中国地下水污染的治理 困难 与对 策 进行 探讨 l 。

探究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探究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文章编号:1007-7596(2019)02-0201-02探究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刘超1,张亚军2(1.河北省秦皇岛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秦皇岛066000;2.河北省保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保定071000)摘要:近几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工业与农业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也愈加严重,给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文章从我国目前地下水污染情况出发,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制定合理水资源价格、加大对防治技术的研究力度、构建地下水监测网络等方面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防治手段;地下水监测网中图分类号:X523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8-01-15[作者简介]刘超(1993-),男,河北石家庄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文观测的自动测报设备应用;张亚军(1990-),男,河北保定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文观测的自动测报设备应用。

1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国内地下水的开采情况愈发严重,可达到每年26亿m 3的速度。

在全国范围内有将近400个城市的日常生活,以及农业耕地供水的主要来源为地下水,因此只有依靠开采地下水资源才能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用量。

在部分农村地区,地下水更是生活中的主要饮用水源。

由此可看出,保护地下水资源至关重要。

有数据表明,目前,水污染趋势已经转变为从浅到深、由点到面,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其污染情况都十分严重,尤其北方地区。

例如:北京近年来已经在浅层地下水中检测出六六六、DDT 、多环芳烃、等农药残留物质与有机物,如果长期使用受污染的水资源会导致畸形、突变、癌变等。

城市垃圾填埋场、农业施药不当、工业三废、油泄露都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我国城市中垃圾主要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虽然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垃圾面积,但是垃圾堆积后会导致渗滤液、甲烷等多种次生产物的出现,对于渗滤液的处理,当前国内技术仍无法做到规范处理,垃圾填埋周期较长,填埋厂也无法做到有效防渗、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细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经过土壤渗入地下,会对地下水造成难以估计的污染。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分析两篇.doc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分析两篇.doc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分析两篇第1条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分析及治理技术分析前言地下水资源不仅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世界上超过15亿人主要依靠地下水作为饮用水。

在过去的XXXX年里,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和总供水量的三分之一在这个国家,中国的地下水开采量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增长。

全国有400个城市开采地下水,40%的可耕地部分或全部由地下水灌溉。

地下水的供应已经占了这个国家的总供水量。

XXXX产生的垃圾在XXXX已经达到7000万平方米的速度。

XXXX多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地下水污染的修复工作,地下水污染的治理仍然是基于PT技术。

传统的渗透技术是提取受污染的地下水,然后在地面上进行处理。

近年来,随着污染控制研究的深入,该技术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只要在地下水污染控制过程中抽取或注入地下水,就被归类为渗透技术。

PT技术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PT技术概念模型PT技术的修复过程一般可分为两大部分:地下水动态控制过程和地面污染物处理过程。

该技术根据地下水污染范围,在污染场地布置一定数量的抽水井,通过水泵和水井将污染的地下水抽干,然后利用地表净化设备进行地下水污染控制。

在抽水过程中,井水位下降,在井周围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使周围地下水不断向井内流动,减少污染扩散。

最后,根据受污染场地的实际情况,经处理的地下水可排入地表径流、中,以补充到地面或用于当地供水。

铂技术应用范围广,也适用于污染范围大的污染场地、和深埋污染晕。

然而,它也有一些局限性:(1)当出现非水溶液时,由于毛细管张力而保留的非水溶液几乎不可能通过泵送被去除;(2)该技术的开挖处理工程造价昂贵,涉及地下水抽取或回灌,对修复区域造成很大干扰;(3)如果污染源不关闭,停泵时会出现严重的拖尾和反弹现象;④为保证地下水的抽取和水处理系统的运行,需要持续的能量供应,并需要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监测。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王琪\王佳旭2(1.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郑州450004;2.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吉林长春130103)摘要:目前我国的地下水污染特征是由浅至深、从点到面、从城市到农村,地下水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城市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加油站油的泄露、工业三废和农业化肥使用不当都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政府可以通过采取制定相关法律、确定地下水使用价格、建设地下水监测网络、研究地下水污染防治新技术等措施来减少地下水的污染。

关键词:地下水;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中图分类号:X5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72X(2017)05-0070-01D〇I:10.16647/15-1369/X.2017.05.045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in ChinaWang Qi Wang Jiaxu 2(1. He'n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Zhengzhou He'nan 450004,China;2. Jilin Institute of p 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Changchun Jilin 130103,China)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in our country is from shallow to deep, from point to surface, from the city to the countryside. The leachate and gas station oil leakage, industrial waste and improper use of agricultural fertilizers will cause serious pollution to the groundwater in the city landfill, the government should formulate relevant laws, determine the use of groundwater, groundwater monitoring network, the price of construction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and other measures to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Key words: Groundwater;Groundwater pollution;Control measures1我国地下水的污染现状近30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分析两篇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分析两篇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分析两篇篇一: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分析前言地下水资源既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构成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全世界超过15亿的人口主要依靠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3和全国总供水量的近20%来自地下水。

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长。

近30年来,我国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全国有400个城市开采地下水,40%的耕地部分或全部依靠地下水进行灌溉,地下水的供给量已经占到了全国总供水量的20%,北方缺水地区占到了52%,在华北和西北城市供水中占到了72%和66%。

根据中国地质环境检测院公布的信息,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呈现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的扩展趋势,污染程度日益严重。

全国195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 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40%的城市地下水污染趋势加重;北方17个省会城市中16个污染趋势加重,南方14个省会城市中3个污染趋势加重。

因此,了解地下水的污染现状及污染途径,加强对地下水的污染治理,开发相应的一些高新技术来挽救我们日益恶化的地下水环境,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项迫切的任务。

地下水污染类型及污染来源在天然状态下,地下水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含水层本身起着一个过滤器的作用,吸附和离子交换过程有助于降低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淋滤的污染物质进入含水层,而含水层的水排泄时又把一些污染质带走,从而达到了某种平衡。

人为的活动可能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改变了符合一定标准的地下水水质(包括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使地下水的污染物的浓度超过规定的指标,使它不再适合原来的用途,我们就说地下水遭到了污染。

2.1 地下水污染的类型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的各种物质,都称为地下水污染物。

地下水污染的种类㈠按理化性质可分为:物理污染物、化学污染物、生物污染物、综合污染物;㈡按形态可分为:离子态污染物、分子态污染物、简单有机污染物、复杂有机污染物、颗粒状污染物;㈢按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特征可分为:感官污染物、卫生污染物、毒理学污染物、综合污染物。

我国城市地下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应采取的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地下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应采取的对策研究
在城市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和污染加剧 , 中地下水的污染的现状给城市居 民生产和 生活带来 了巨大危 害, 当予以高度重视 。 其 应 关键词 : 下水资源 ; 地 污染途径 ; 策 对 1 水资源定义与水资源特征 1 水资源 定义 . 1 水资源是指 由当地降水产生的, 可以用于人们生产与生活各类用途, 存 在于河流、 湖泊 、 地下含水层中的逐年可更新的动态水资源, 主要包括地表水 和地下水。 l 水 资源 特征 _ 2 1 ) 持续性。水资源系统是动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系统之一, 人类为了可 持续发展 , 必须通过各种方式维护水资源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 适应人类 自身 的生存和发展。 代际因素必须纳 ^ 这个系统之中, 这不仅仅是伦理问题 , 也是 人类延续的需要。 2自 ) 然属性。 水资源系统的 自 然属性是由水的自 然属性决定的。 降水, 径 流, 地下水 , 土壤水, 蒸发等都是—个自然过程 , 无论人类是否干预, 干预强度 如何, 他们都是客观存在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 污染范围的可控制性。 ) 有六种因素对地下水所污染的范围起着决定作 用, 其中土壤 、 地质、 气候和水文这四种因素属于自然因素, 它们不能够被 ^ ’ 为加以控制 , 另外两种因素 , 是土地使用方式和发展模式, 是人类可以通过规 划和 管理力/ 制的 。 I 以控 4我国经济不发达, ) 治理地下水污染技术不先进、 用于治理的资金缺乏, 再加上我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们用水观念的错误 , 因此我 国必须要在治理污染的同时 , 特别加强开展预防工作。 以此方针为指导, 具体应做好以下 n 卜 / 方面工作: 1积极在公众中实施有关地下水资源知识的教育 , ) 树立节水观念, 并鼓 励公众参与。 由于人们思想上存在一定误区, 即总是把水资源 , 尤其是地下水 资源认定为取之不竭、 用之不尽的资源 ,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忽视了对其保护 和节约 , 导致地下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和浪费 , 所以必须要在公众中广泛宣传 有关知识和保护意义,使其真正认识到水资源对今世和后代的战略意义, 并 牢固树立“ 保护水资源 , 人人有责” 的思想 , 做到珍惜每一滴水; 尽快在各级学 校普及水资源的教育 , 不仅可 以在中小学生的课本中设置相应的内容 , 从小 培养他们的保护意识, 还可以通过成人教育和大学教育培养专门的用水护水 技术方面的人才; 充分利用电视、 广播、 网络等媒体揭露和批评对水资源的破 坏行为 , 鼓励和表扬保护和节约行为, 鼓励公众对破坏现象进行监督, 在全社 会掀 起爱 水 、 水 、 节 护水 运 动 ; 对凡 是从 事 生产 、 储 和运 输活 动及 其产 品 可 存 能成为土壤或地下水污染源的工矿企业 , 更应当教育 , 让其认真了解地下水 污染后付 出的代价, 促使其采取步骤逐步减少污水数量和强度 , 并为污水处 理和改善环境制定长期治理规划;规划和建设决策者由于其职责权限所致, 对地下水的保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对他们的教育更是亥 容缓的。 怀

地下水污染的环境治理与修复策略

地下水污染的环境治理与修复策略

地下水污染的环境治理与修复策略地下水是人类社会生活所必须的重要水资源,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水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问题。

地下水污染对环境、社会和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地下水污染的环境治理和修复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地下水污染的治理与修复应该从源头控制开始。

在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有污染风险的物质应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防止其进入地下水。

同时,应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业种植户的监管,确保他们使用环保设备和科学的农业管理措施,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其次,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地下水区域,需要采取适当的治理和修复措施。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通过建立监测网格和模型,对污染程度进行准确评估,以确定治理和修复的优先级和方向。

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理和修复。

例如,可以采用地下水抽取技术,将受到污染的地下水抽取出来进行处理和净化。

同时,还可以采用生物修复技术,通过植物带和微生物的作用降解和清除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此外,地下水污染的环境治理与修复还应注重综合施策。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作用和力量。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同时,应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大投入,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

此外,还需要提高公众对地下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参与度,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促使公众形成环保意识和行动。

最后,地下水污染的环境治理与修复还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经验分享。

地下水污染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和研发新的治理和修复技术。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展相关研究,提高技术水平。

同时,需要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和经验分享,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地下水污染治理和修复方面的成功经验,形成合力应对地下水污染的全球化挑战。

综上所述,地下水污染的环境治理与修复策略既需从源头控制入手,又需对受污染地下水区域采取适当的治理和修复措施。

地下水污染研究与治理技术

地下水污染研究与治理技术

地下水污染研究与治理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显。

因为地下水的自净能力较弱,受到污染后很难恢复到原有质量水平。

因此,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成为重要课题。

一、地下水污染的类型及成因地下水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有机物污染:主要是工厂、码头、加油站等生产运营过程中漏油、泄漏等造成的。

2. 无机物污染:主要是农业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废水处理厂排放的废水、垃圾处理场排放的渗滤液等造成的。

3. 放射性污染:主要是核电站、医院等放射源地、工厂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核辐射造成的。

4. 酸碱度污染:主要是工业过程中排放的含酸碱废水、深井开采活动造成的。

以上形式污染主要成因是人为因素导致。

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地下水是城市重要的补给水源,地下水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主要表现为:1. 影响面源水质:地下水受到污染后,污染物会随着地下水的流动扩散到周边土地和地表水中,影响周边水质。

2. 十年影响百年:一旦地下水受污染,污染物难以清除,恢复慢,污染问题将伴随百年。

3. 危害人身健康:污染水源供给的饮用水或地下水直接接触人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引起肝、肾、胃等器官疾病。

三、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由于地下水污染的造成很多都源于人为因素,所以地下水污染治理不能只依赖于治理污染源头,也需要采取一些清理地下污染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传统的治理技术:如吸附剂、水平井、活性炭等,这些技术主要是通过将处理剂混合进地下水中,以达到清除污染的目的。

2. 生物修复技术:包括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两种。

自然修复主要是依赖微生物来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达到清除污染的目的;人工修复主要是加强生物作用,如菌群培养、微生物发酵等。

3. 应急响应技术:主要是在污染事故发生后,利用急救设备和技术,重点处理泄漏源点,减少异物的扩散。

4. 新型治理技术:包括射频等离子体技术、有机化合物光解技术、土壤增强技术、电导切割技术等。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的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首先,我国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和农业活动带来的污染物的排放。

其中,工业活动带来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和废水。

虽然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但由于监管力度不足,许多企业仍然违规排放污水,导致地下水源受到污染。

另外,农业活动也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农业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地下水中有害物质的积累,加剧了地下水污染的程度。

其次,我国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十分广泛。

一方面,地下水污染直接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污染的地下水通过供水系统进入家庭,人们饮用和使用受到污染的水源,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和健康问题。

另一方面,地下水污染还会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地下水是许多湖泊、河流和地表水的补给源,当地下水被污染后,将会对这些水体的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加剧生态系统的破坏。

针对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对策。

首先,加强监管力度是防治地下水污染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和农户的检查力度,对那些违规排放污水的企业和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农户进行惩罚。

另外,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地下水的污染情况,以便采取紧急措施。

其次,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是防治地下水污染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向公众普及地下水的重要性以及污染对人们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同时,应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此外,对于企业来说,也应该加大环保投入,并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最后,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通过加大研究投入,加快推进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地下水的净化效果。

同时,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环保技术的进步,降低净化成本,提高治理效果。

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国地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中的措施

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国地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中的措施

作 者简介 :赖 小)i ̄(1987 ̄),男,汉 ,广 东蕉岭 ,学士学位 ,工程 师,水工环地质。
RESOURCES |087
器弼
水 文 地 质 、环 境 地 质 、工程 地质 2018年 第 二 期
污 染 问题 进 行 合 理 化 处 理 。 同时 针 对 工业 生 产 活动 ,要
0.0444 0.0889 0.1336
7557 37783 75565 15113 75565 15l130 22670 1 13348 226695
物排 放 、污染 物 运输 以及 污染 物 存储 等 几个 方 面 ,对这 些原
从 图表 中不难看 出 ,珠 江流域 广东段 由于交 通运输 业发
的 困度 。
的获取 、经济 生产都 带来 了极 为不利 的影响 。
(I)地 下 水 与河 流 、湖 泊 之 间存 在 较 为 密 切 的交 互 关
2.地 下水 污染 的危 害性分 析
系 ,工 业 生 产 、农 业 经 营 以及 日常居 民生 活 的过 程 中 ,所产
2.1地 下 水 污 染 现 状
对其 开 展 必要 的污染 防治工 作 能够 在很 大 程 度上 提升现 阶 素在 一系列作用下 ,会形成 NO,,使得 地下水 出现硝酸盐污染 ,
段 地 下水 污染控 制与治 理 的措 施 ,满足经 济发展 以及 社会生 造成地下水水质的下降,以珠江流域广东段为例,进行说明:
活之 中对 于地下水 资源 的使用需求 。文章 以地 下水资源 污染 防治作 为主要研究对 象 ,对地下水 污染 的原 因 、污染 来源进行
2018年 第二 期 水 文 地 质 、环 境 地 质 、工 程 地防治在我 国地下水 污染 控制 与治理 中 的措 施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与策略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与策略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与策略地下水是供给人类饮用水和灌溉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理地下水污染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技术与策略。

首先,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包括传统的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技术法。

物理化学法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吸附和沉淀等方法来去除水中的有毒物质。

例如,活性炭吸附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而沉淀法则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生物技术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或植物来降解有机物或吸收重金属离子。

例如,应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而使用植物修复技术则可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

然而,单一的治理技术往往难以完全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治理策略。

综合治理策略包括源头控制、防治结合、风险管理和监测评估。

首先,源头控制是指在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减轻地下水受到污染的程度。

例如,通过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和严格控制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可以减少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数量。

其次,防治结合是指采取雨水收集利用等措施,减少地下水的使用量,降低地下水受到污染的风险。

风险管理包括制定地下水保护区划、建立监测体系等措施,以及制定紧急应对预案,减轻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影响。

监测评估是指通过地下水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地下水污染的状况,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在地下水污染治理中,重要的还有公众参与和政策支持。

公众参与是指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的过程,包括宣传教育、意见征集和监督等。

公众参与可以促使政府和企业更加关注地下水污染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政策支持是指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给予地下水污染治理以政策、法律和经济的支持。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投入。

综上所述,地下水污染治理涉及多种技术与策略。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1.1.前言地下水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如今,随着我国人口的迅猛增加和经济的法则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全国水资源量27940亿,其中地下水水资源量为8840亿,占总水资源量的1/3。

在我国当前的用水结构中,地下水雄踞一端,占据了全国总供水量的20%,饮用水供水量的70%,农田灌溉水量的40%,工业用水量的38%,并且这种用水结构短期内不会改变。

然而,我国地下水体的保护.安全情况并不乐观,污染比较严重,并且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

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我国地下水污染概况,熟悉其污染途径和污染成因,从长远利益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让我过的水体结构更加科学,地下水更加安全,能够长远的造福人类。

1.2.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长。

近30年来,我国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每年25亿的速度递增,全国有400个城市开采地下水。

有些城市基本上是依靠地下水来满足对水资源的需求。

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水情通报(2005年度)》,2005年在具备系统统计数据的171个地下水漏斗中,漏斗面积扩大的就有65个,占到了统计数的38%,面积扩大了6736,仅河北沧州第Ⅲ承压含水层漏斗面积就扩大了2089,最大水位埋深达到10m。

由此导致了湿地消失、植被死亡和土地沙漠化等严重的生态灾难,以及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

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呈现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的扩展趋势,污染程度日益严重。

全国195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40%的城市地下水污染趋势加重;北方17个省会城市中16个污染趋势加重,南方14个省会城市中3个污染趋势加重。

在一些地区,地下水污染已经造成了严重危害,危及到供水安全。

例如,辽宁省海城市污水排放造成大面积地下水污染,附近一个村因长期饮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多数人患上当地未曾有过的特殊病症,造成160人因饮用受污染的地下水而亡;淮河安徽段近5000范围内,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浅层地下水面积仅占11%;由于地水的严重污染,淄博日供水量51万立方m的大型水源地面临报废,国家大型重点工程——齐鲁石化公司水源告急;在首都北京,浅层地下水中也普遍检测出了具有巨大潜在危害的DDT、六六六等有机农药残留和尚没有列入我国饮用水标准的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有机物。

我国地下水污染及防治对策探究

我国地下水污染及防治对策探究

我国地下水污染及防治对策探究摘要: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活动的范围及其产生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正遭受严重破坏,地下水污染在目前表现出了严重化的趋势,很多地方的地下水污染都被纳入到了硬性的工作当中,必须在短期内取得较高的成绩,否则很容易在今后的工作上出现严重的隐患。

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防治0 引言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工业建设发展,许多生活废水以及工业废水在污染了地上河流的同时,也对低下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

对于我们生活的环境来说,地下水资源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城市化建设来说,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污染正在以城市为中心对外扩张,但我国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才刚刚起步,因此,必须积极的实施相应的人工干预措施,在防治地下水污染的过程中,需要从长远角度出发,提升工作效果。

1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城市地下水的污染特征的具体分析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使得中国城市地区的供水量增加了,城市也得到了正常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凡事有利有弊,由于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使得地下水的水质变差,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所造成的,而是经过了长久的发展以后,才构成了今天的严重局面。

我国在领土面积上比较广阔,自身所拥有的地下水资源也是比较丰富的。

可是在长期的污染以后,地下水资源的可利用范围开始不断的缩小,以至于对将来的发展和社会建设,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地下水污染的类型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病原微生物污染、耗氧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有害污染等。

这几类污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为突出,同时在来源上相对集中,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工厂及加工企业所造成的污染,由于在具体的处理工作中存在严重的疏漏现象,因此所导致的地下水污染比较强烈。

第二,有毒物污染、金属有害物污染等。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分析及其防治策略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分析及其防治策略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分析及其防治策略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淡水资源,但却由于人类不合理地使用,现在地下水正日益严重地被污染着,因此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亟待解决与完善。

本文将从地下水的污染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防治策略与措施。

标签:地下水污染现状防治策略0引言在我国,地下水的分布比较广,水质相对也还适宜生活应用,而且地下水也不会轻易地被污染,它能保证较高的程度上的供水能力,并且有着很强的调蓄能力。

在占据这种种优势的情况下,再加上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地下水很自然地便被开发出来了,开始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的供水来源,保障着水系统的良性循环运行着。

可以说,地下水的开发使用为整个人类的安全健康、国计民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与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保障着生态系统的不掉链子、正常运行着。

但是,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人口也在急剧增加,地下水的污染问题也随之变得日益严重,严重制约着环境的治理维护和经济的继续向前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地下水的污染,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治理地下水的污染问题。

1地下水的污染现状分析1.1对地下水污染的认识对于地下水污染,一直以来各种说法不一,都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标准。

但是常用的说法是:地下水污染是指凡事影响了人类活动并导致地下水的水质不断朝着恶化发展的现象都成为地下水污染。

而污染又分为水的物理性质、生物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

所以水的污染也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地下水的物理性质、生物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地下水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使用。

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确实例外的,有些水由于处在一下比较特殊的地质层下,水岩长时间对此产生作用导致的纯天然的地下水由于水中的某些成分的变化而超过或是低于水质的标准,这样的情况便不是地下水污染。

就如有些地方会因为长时间的食用物中缺乏碘而导致大脖子病,泽阳的就不是因为人物污染形成的一样。

1.2地下水污染的概况由于地下水的分布范围比较广,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比较小,受污染的可能性小,天然的调蓄能力不弱,水量也比较稳定,水质也不错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人类的日常生活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与治理

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与治理

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与治理第一篇: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与治理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与治理摘要:地下水在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重大作用,而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日渐恶化,我国的治理工作的开展起步较晚。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整体状况、地域分布特点、污染原因并探讨我国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措施,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与意见。

关键字:地下水污染,治理措施The situation and control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in China Abstract:Groundwater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hile the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in China is worsening day by day.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in China,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auses, and measures to control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Some effective suggestions will be put forward.Keywords: Groundwater pollution, pollution treatment 1 引言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资源价值、环境价值。

数十年来,随着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的发展等人类活动的增加,我国地下水大范围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地下水污染对人类生活、社会生产、生态系统都有着极大的危害,比如以受污染的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地方出现“癌症村”等现象。

所以,分析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开展全国性的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下水污染治理策略研究
地下水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水源,它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地下水的质量却在逐渐受到污染。

地下水污染现象严重,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理,将会对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这其中包括地下水污染治理策略。

本文将从污染情况、治理方案和政策法规三个方面来探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策略。

一、污染情况
据统计,截至近年来,我国地下水污染点已经达到了超过50万个,其中超过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以上的污染,前十大工业类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占比达
到了约70%。

地下水污染的种类也非常丰富,如有机物、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氮化合物、氯代烃等。

地下水污染已经构成对生态安全和健康的威胁,对于地下水的治理也提出了急需。

二、治理方案
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方案是多样且复杂的,目前最常用的是传统的物理、化学和
生物处理方法。

物理治理是指采用物理方法来去除水中杂质和有害成分。

物理处理技术常见的
有过滤、沉淀、澄清、膜分离、进气氧化稳定、吹膜处理等。

化学治理是通过添加化学剂来去除水中杂质和有害成分。

化学方法可以分为氧化、皂化、还原、螯合等。

生物治理是指利用微生物、植物等自然界的微生物群落和植物来降解水中的有
害化学物质及废物等。

具体来说,在地下水治理过程中,对污染源进行削减、控制,对污染物进行追踪、分析和评价,有效采取地下水控制和修复等治理措施,以保护地下水环境并恢复其水质。

三、政策法规
为了加强对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指导,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地下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地下水污染治理方面的重要法规,它详细规定了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各个方面,并要求地方政府为了更好地实行治理工作而建立完善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机制。

此外,《水污染防治法》、《环境管理条例》等法规和规章,也对地下水污染治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措施。

政策方面也逐渐成为地下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如草原补助政策、农田水利工程政策等。

总之,地下水污染治理策略是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必需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需要从加强政策法规、统计监测数据、污染源控制、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和环保协调发展等多个方面下手,实现更加完善的地下水污染治理体系,保障地下水安全稳定发展的长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