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维修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检维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书
检修作业安全措施及施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技术部2018年9月10日特殊作业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及防范措施动火作业一、危险有害因素1.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酒后上岗、上岗精神状态不佳2.加热、熔渣散落、火花飞溅、弧光辐射3.电线(气焊带)破损老化、无漏电保护器、焊机外壳带电、焊钳绝缘不好、气瓶安全附件顺坏缺失、两瓶安全距离不足4.防爆区域内违章使用手砂轮、电转等手持工具及手持工具的临时线连接线不规范5.操作人员未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违章作业二、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危害造成人员伤害及人员烫伤、火灾、爆炸、触电、高处坠落等事故。
三、安全措施1. 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并按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杜绝酒后上岗;禁止精神状态不佳者进行作业;2. 作业前,联系工艺人员将检修区域(设备)与系统有效隔离,把动火设备、管道内的易燃易爆介质排净、冲洗、置换;3. 置换分析合格后,分级审批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及其他相关票证;取样分析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改变工艺状态;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如动火作业间断半小时以上必须重新取样分析;4. 《动火作业许可证》由动火作业人员(登高动火时由监火人)随身携带。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清楚工作内容和防护措施;5. 在进行焊接、切割作业前,必须清除周围可燃物质,设置警戒线,悬挂明显标示,不得擅自扩大动火范围;6. 动火作业应设监火人,应清楚动火现场的易燃、可燃物;动火点应备有灭火器;作业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动火现场。
在氨库、甲醇库等地点进行特殊动火作业前,项目负责人要按规定通知公司消防队到现场进行监护;7. 进行电焊作业前,要检查焊把线接头、线路接头完好,确保无裸漏,防止漏电产生事故。
焊机电源线两米内要有空气开关,焊线回流线严禁搭接在栏杆、工艺管道、金属框架上,应按照规范搭接在工件上;8. 气焊(割)作业时,要检查焊(割)把、气管完好确保无泄漏,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的距离应保持在5m以上,两瓶气瓶与动火点水平距离应保持在10m以上;严禁直接在水泥地面上进行气割作业;两瓶禁止在阳光下暴晒、乙炔瓶禁止倒放;9. 高处焊接、切割作业时,需设置防护,防止火花溅落;同时,要清除下方所有的可燃物,地沟、阴井、电缆等要加以遮盖;10. 作业人员离开动火现场时,应及时切断施工使用的电源和熄灭遗留下来的火源,不留任何隐患;11. 使用手持工具作业需使用临时电源时,应通知电仪分厂安排专业电工进行接线;12.作业完成后,按照工完料净场地清的要求,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
检维修风险分析
检维修风险分析引言概述:检维修风险分析是指对设备检测和维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可以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和故障的发生概率,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检维修风险分析的内容。
一、设备检测风险分析1.1 设备检测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在设备检测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设备损坏或者人身伤害。
例如,操作人员未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或者未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
1.2 设备检测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设备检测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也可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甚至导致误判。
例如,检测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性能,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不许确。
1.3 设备检测过程中的人为风险:人为因素也是设备检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风险源。
例如,检测人员可能存在技术能力不足、经验不足等问题,导致检测结果浮现错误。
二、设备维修风险分析2.1 维修操作风险:设备维修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操作不当、使用不合适的工具和设备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设备进一步损坏或者维修人员受伤。
2.2 维修材料和零部件的风险:维修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如果使用的材料和零部件质量不合格或者不符合设备要求,可能会导致设备维修效果不理想,甚至进一步损坏设备。
2.3 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经验风险: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经验水平直接影响着维修的质量和效果。
如果维修人员技术能力不足或者经验不足,可能会导致维修效果不理想,甚至产生安全隐患。
三、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3.1 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是检维修风险分析的核心环节,可以通过使用风险矩阵、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等方法来评估风险的程度和影响。
3.2 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例如,对于设备检测风险,可以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对于维修风险,可以加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质量管理,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
检维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危害因素
应对措施
动火区域周围的井盖、 动火区域十米内的井盖全部封盖;区域内 易燃物质没有封盖或转 的易燃物质全部转移到区域外;严格执行
移,遇到火花发生燃烧。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动火过程作业人员没有 作业人员穿戴好劳保用品;严格执行特种
穿戴好劳保用品,火花 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烫伤人体。
作业人员无证作业
按规定悬挂;严格执行特种作业安全管理 制度 盲板没有标记,忘记抽 每个盲板做好标记,认真填写抽堵盲板作 堵,给生产带来安全隐 业证,严格执行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患
,
安环部 2014 年 9 月 18 日
火花发生爆炸
乙炔气泄露
使用前检查氧气带和乙炔带是否有裂纹;
检查减压阀密封垫
受限空间 空间内氧气不足,造成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对空间内的氧气含
2
作业
人员呼吸困难
量进行检测,在运行的范围内再进行作
业;加强通风;严格执行特种作业安全管
理制度;
空间内有毒气体含量超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对空间内的有毒气
标,造成人员中毒
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审批手续;严格执行特
1 动火作业
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管道焊接点内有易燃气 动火前对设备管道上的动火点进行隔离、
体,置换不到位,遇火 堵盲板、置换,动火前对作业点进行气体
花发生爆炸
分析;严格执行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氧气瓶、乙炔瓶没有按 按规定要求摆放;严格执行特种作业安全
要求摆放,乙炔气遇到 管理制度;监火人认真负责。
体含量进行检测,在运行的范围内再进行 作业;加强通风;严格执行特种作业安全
管理制度;
人员触电
在受限空间内照明使用安全电压;严格执 行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检维修作业风险识别
检维修作业风险识别炼化装置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安全特点,而其日常检维修作业通常是处于“边生产、边检修”的状态,期间稍有不慎即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对这些过程的有效风险识别和控制,可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是所有HSE工作的基础。
本文针对检、维修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重点从人员影响方面进行识别,对识别出的风险如何有效控制展开分析,从而为检、维修作业过程中有效控制风险,降低事故的发生起参考作用。
(1)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首先要认识到违章指挥就是一种很大的安全风险,不按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程序执行,就必然会出现安全隐患,遇到触发因素,就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这样的案例已经发生的太多了。
例如:2006年2月20日,某单位发生的一起重大工业生产员工伤亡事故,造成3人死亡。
原因是甲方管理不善,未设置明显标识,对乙方施工人员监管失控;乙方施工人员未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未做有毒有害气体采样分析,也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盲目进入罐内,属于典型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从而导致3人氮气窒息死亡。
(2)无规范、完整的作业指导书在检、维修专项作业前,没有编制专项作业指导书,或虽然编制了作业指导书,但在编制的作业指导书中,对风险没有进行识别,或虽然对风险进行了识别,但识别不全面,对存在的一些重大风险没有识别出来。
另外,作业指导书编写人员缺乏现场经验,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人员少,仅为一个人编制,编制出的作业指导书没经过讨论、审核,审批人把关不严格,对风险认识不够,从作业开始就埋下隐患。
(3)有作业指导书,风险识别比较全面,但执行不严格作业指导书编写出来后,经过了审批,但没有组织施工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认真学习,施工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不清楚存在的安全风险,监护人员又不到位,整个施工作业过程失控,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检维修作业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
检维修作业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检维修作业是指对设备、机械、仪器等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修复的工作。
在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电击、火灾、机械伤害等。
因此,进行风险分析以及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对于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进行风险分析是识别和评估检维修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险因素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和相应的安全措施:1.电击风险:a.确保安全电压范围内工作,必要时使用绝缘手套、工具;b.在断开电源之前使用安全开关、线路隔离器,防止意外电击;c.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2.火灾风险:a.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有效排除可燃气体、粉尘等;b.禁止在易燃和可燃物质附近吸烟或使用明火;c.使用防爆设备和消防器材,定期检查和维护。
3.机械伤害风险:a.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使用正确的个人防护设备;b.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和防护设备;c.遵守操作规范,禁止超负荷、违规使用机械、设备。
4.高处作业风险:a.在进行高处作业前,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安装护栏、安全网、安全带等;b.进行高处作业时,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等。
5.化学品风险:a.在使用化学品时,查询和遵守相关安全数据表和操作指南;b.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服等;c.妥善存放、处理化学品,避免泄漏和混合。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风险和相应的安全措施,但并不代表全部。
在具体的检维修作业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制定。
为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除了风险分析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外,还有以下几点需注意:1.资质培训: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了解作业规范和操作要求;2.定期检测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预防潜在的故障;3.检查工作环境:确保工作环境安全,消除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4.定期演练和训练: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总而言之,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必须认真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检维修风险分析
检维修风险分析一、背景介绍检维修是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修复,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然而,在进行检维修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进行风险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二、风险分析的目的风险分析旨在识别和评估与检维修活动相关的潜在风险,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风险分析的步骤1. 确定风险源:首先,需要明确检维修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如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等。
2. 识别风险: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现场观察和专家经验,识别出与风险源相关的潜在风险。
3. 评估风险严重程度:对每个潜在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其对人员和设备的影响程度。
4. 评估风险概率:评估每个潜在风险发生的概率,考虑到检维修活动的频率、设备状态等因素。
5. 评估风险优先级:综合考虑风险严重程度和风险概率,确定每个风险的优先级,以便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6.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优先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改进操作规程、提供培训、更新设备等。
7. 实施和监控控制措施:将制定的控制措施付诸实施,并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四、风险分析的工具和技术1. 事件树分析:通过构建事件树,分析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以便识别关键风险和优先级。
2.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对设备故障模式进行分析,评估其对检维修活动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 事故树分析:通过构建事故树,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以便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4. 统计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检维修活动中的常见风险和趋势,为风险分析提供依据。
五、案例分析以某电力公司的检维修风险分析为例,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现场观察的分析,发现以下潜在风险:1. 设备故障:由于设备老化和缺乏维护,存在设备故障导致的停电风险。
2. 人员操作不当:由于操作人员技能不足或疏忽大意,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受伤。
设备检维修作业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
设备检维修作业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设备检维修作业风险识别设备检维修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涉及到多种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围绕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电击危险、泄漏风险、误操作、工艺失控、环境污染、火灾爆炸、职业健康危害等方面进行风险识别。
1.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一种常见的设备检维修作业风险,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可能导致高处坠落的一些原因:1.1 缺乏安全防护措施:如未设置安全栏杆、未安装安全网等。
1.2 作业人员不适或疲劳:如因长时间工作或体力消耗过大导致的疲劳、酒后作业等。
1.3 违规操作:如未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带、未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作业等。
2.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指在设备检维修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运动部件的旋转、挤压、切割等动作而引起的伤害事件。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机械伤害的原因:2.1 防护装置缺失或失效:如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罩、防护栏等缺失或损坏。
2.2 违规操作:如未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作业、未按照规定操作流程操作机械设备等。
2.3 维护工具使用不当:如使用不合适的工具或方法进行设备维护,导致机械部件损坏或人体伤害。
3.电击危险电击危险是指在设备检维修过程中,由于违规操作或设备故障而引起的电击事件。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电击危险的原因:3.1 违规操作:如未断电就进行设备维护、带电操作等。
3.2 带电设备无保护装置:如电气设备无接地线、无漏电保护装置等。
3.3 缺乏安全意识培训:如作业人员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未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作业等。
4.泄漏风险泄漏风险是指设备检维修过程中,由于密封不良、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有害物质泄漏事件。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泄漏风险的原因:4.1 设备老化或维护不当:如设备密封件磨损、老化,未及时更换或维修。
4.2 工作场所卫生条件不达标:如设备周围有污染物未及时清理,导致设备泄漏后有害物质扩散。
4.3 压力容器或管道破损:如压力容器或管道由于腐蚀、磨损等原因导致的破损,导致有害物质泄漏。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危险有害因素是指能够在工作场所给劳动者造成身体伤害、职业病等危害的一切物质、能量和环境因素。
包括机械安全、化学、物理、人因及生物等方面。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识别危险有害因素是防范职业伤害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识别。
1、现场观察法现场观察法是指对工作场所进行巡视检查,观察工作环境、设备和操作情况等,以及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2、职业健康检查法职业健康检查法是指通过对职业健康检查,了解工作环境、劳动条件、作业内容等,以及劳动者身体状况、职业病检查情况,从而了解工作场所的危险有害因素情况。
3、专家评价法专家评价法是指通过请职业卫生、安全技术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评价,通过他们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评估和识别。
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具体步骤针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一般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了解工厂情况首先应了解工厂生产产品、生产工艺、员工数量、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情况。
并收集工厂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工程图纸、技术资料、安全生产卫生检测记录等材料。
2、现场查看在对工厂进行现场观察时,应对设备、场地、工艺流程、物料、维修和保养、固定设施、动力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
并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
3、调查问卷和访问通过调查问卷和访问员工,了解员工对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的看法和评价,掌握员工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认识,从而更准确地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评估。
四、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估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估主要是对识别出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其危害程度和可能对员工的危害程度。
对于危险有害因素评估可以运用理论评估或直观对比法。
化工生产检维修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化工生产检维修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大修和常规性检修一、事件和危害辨识的定义事件:是指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的破坏。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事件的根源或状态。
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于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害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危害辨识:是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所列的导致20类事故的因素也可以是危害。
这20种事故是(1)物体打击(11)灼烫(2)车辆伤害(12)火灾(3)机械伤害(13)高处坠落(4)触电(14)坍塌(5)淹溺(15)起重伤害(6)冒顶片帮(16)锅炉爆炸(7)透水(17)容器爆炸(8)放炮(18)其他爆炸(9)瓦斯爆炸(19)中毒、窒息(10)火药爆炸(20)其它伤害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检修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辨识在大修过程中主要辨识导致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它伤害等事故发生的危险危害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的措施。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㈠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大修过程中的辨识:1、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①设计不良(技改项目):设计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好、密封不严、外型缺陷、运动件外露、必要的联锁装置缺乏、管道垫片材质不符合、使用阀门压力等级不符合;②防护不良:检修现场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无接地、绝缘或绝缘不充分、没有使用漏电短路保护器、个人防护用具缺少或不良③维护不良。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㈠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大修过程中的辨识:2、物料①物理性:高温或低温物料(固、液、气三态)、附着在设备内壁的物料、运动的物件;②化学性:易燃易爆的物质、自燃的物质、有毒物质、腐蚀物质、其他化学危险物质;③生物性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㈠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大修过程中的辨识:3、振动振动或晃动引起物件的掉落危害。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危险和有害因素是难以避免的。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时识别危险、有害因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包括直观检查法、经验法、类比法和定量法。
一、直观检查法直观检查法是指通过直接观察和检查设备、设施、物品等,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初步识别危险源。
1.检查设备、设施是否破损、老化,如发现隐患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2.检查各类管道、阀门是否密封良好,防止泄漏事故发生。
3.检查电器线路是否老化、破损,以及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4.检查作业现场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
5.检查员工是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二、经验法经验法是指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判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1.根据工作经验,判断哪些环节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如高空作业、动火作业等。
2.根据行业规定和安全标准,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了解本行业或本企业容易出现的危险源。
三、类比法类比法是指通过比较类似生产过程或设备,判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识别类似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
1.参考同行业或类似设备的生产过程,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借鉴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安全事故案例,识别本企业潜在的危险源。
3.通过与安全专家进行交流,了解类似生产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危险源。
四、定量法定量法是指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估,确定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严重程度和风险等级。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对危险源进行定量评估。
1.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
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概率风险评估法等。
2.通过数据分析,确定危险源的发生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
例如,利用故障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等。
3.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控制方案,降低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确保检维修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在检修工作过程中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二、标准依据及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检维修。
三、职责设备部应制订年度综合检维修计划,落实“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进度原则。
检修计划由总经理批准。
安全部责检修期间安全监督管理。
各生产车间负责协调安排检修时间,做设备交出前的准备工作,保证检修按计划进行。
大、中、小修项目由维运队伍或承包商负责,相关生产车间配合完成。
四、程序1、检维修前(1)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对于大、中、小修和维修,生产车间要组织人员进行危害因素风险辨识,填写《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制定落实检修安全措施,经设备部审批后实施。
2)检修单位对每一项检维修项目必须组织人员进行风险辨识和安全措施的落实,对大、中修项目及年度系统停车检修项目编制安全检修方案及应急预案,经安全部审核合格后,方可作业。
(2)编制检维修方案1)根据设备检修项目的要求,检修单位应制定设备检修方案,检修方案应经设备使用车间审核。
检修方案中应有安全技术措施,并明确检修项目安全负责人。
检修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检修作业过程的具体安全工作。
2)停工检维修项目应作到“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维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进度。
(3)办理工艺、设备设施交付检修手续1)设备使用单位负责设备的隔绝、清洗、置换,合格后交出。
设备使用单位、检修单位共同到现场办理设备交接手续,对于检修的外委施工项目,设备使用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向施工单位作好检修项目的技术交底,如实告知设备作业场所的危险有害因素。
交接内容包括:检修部位的名称及检修作业的内容;检修部位处理情况,包括处理时间、分析结果和分析时间,装拆盲板的部位和采取的措施,检修作业的环境及注意事项等。
2)生产装置停车由各车间按停车方案停工,确保安全停车。
3)装置停车前,要按照工艺要求绘制出盲板图和盲板拆装表,盲板加装完毕后,方可进行检修。
检维修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检维修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2009-01-27 15:40:56)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大修和常规性检修一、事件和危害辨识的定义事件:是指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的破坏。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事件的根源或状态。
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于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害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危害辨识:是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所列的导致20类事故的因素也可以是危害。
这20种事故是(1)物体打击(11)灼烫(2)车辆伤害(12)火灾(3)机械伤害(13)高处坠落(4)触电(14)坍塌(5)淹溺(15)起重伤害(6)冒顶片帮(16)锅炉爆炸(7)透水(17)容器爆炸(8)放炮(18)其他爆炸(9)瓦斯爆炸(19)中毒、窒息(10)火药爆炸(20)其它伤害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检修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辨识在大修过程中主要辨识导致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它伤害等事故发生的危险危害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的措施。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㈠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大修过程中的辨识:1、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①设计不良(技改项目):设计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好、密封不严、外型缺陷、运动件外露、必要的联锁装置缺乏、管道垫片材质不符合、使用阀门压力等级不符合;②防护不良:检修现场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无接地、绝缘或绝缘不充分、没有使用漏电短路保护器、个人防护用具缺少或不良③维护不良。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㈠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大修过程中的辨识:2、物料①物理性:高温或低温物料(固、液、气三态)、附着在设备内壁的物料、运动的物件;②化学性:易燃易爆的物质、自燃的物质、有毒物质、腐蚀物质、其他化学危险物质;③生物性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㈠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大修过程中的辨识:振动或晃动引起物件的掉落危害。
检维修风险分析
检维修风险分析标题:检维修风险分析引言概述:检维修是指对设备、机器或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理的过程。
在进行检维修时,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如安全风险、质量风险、时间风险等。
因此,进行风险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管理潜在的风险,确保检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安全风险1.1 人身安全风险:检维修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意外伤害,如被电击、被机械夹伤等。
1.2 环境安全风险:检维修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或危害,如化学品泄漏、噪音扰民等。
1.3 设备安全风险:检维修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失效,进而影响生产和工作。
二、质量风险2.1 误操作导致质量问题:检维修人员操作不规范或不专业可能导致设备质量问题,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2.2 零部件质量问题:使用劣质零部件或配件进行检维修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率增加,影响设备寿命。
2.3 检维修过程控制不严:检维修过程中质量控制不严格可能导致遗漏或失误,影响检维修效果。
三、时间风险3.1 检维修周期延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检维修周期延长,可能会影响生产计划和设备正常运行。
3.2 检维修过程中断:检维修中遇到问题或意外情况导致工作中断,可能会延误整个检维修进程。
3.3 检维修计划变更: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检维修计划变更,可能会影响其他相关工作和生产计划。
四、成本风险4.1 人力成本增加:检维修过程中可能需要增加人力投入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增加了人力成本。
4.2 材料成本增加:使用高质量的零部件或配件可能会增加检维修成本,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4.3 检维修延误导致损失:检维修延误可能导致生产损失或生产计划无法正常执行,带来经济损失。
五、管理风险5.1 人员管理风险:检维修团队管理不善可能导致人员冲突或不合作,影响检维修效率。
5.2 过程管理风险:检维修过程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流程混乱或重复工作,影响检维修效果。
5.3 风险管理不足:对检维修风险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可能导致风险失控,影响企业长期发展。
维修人员作业危害识别分析
维修人员作业危害识别分析在维修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存在多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这些危险因素涉及机械伤害、电击危险、化学暴露、噪音污染、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火灾风险、辐射危害、窒息危险、触电风险、低温操作、高温环境、振动危害、辐射暴露、中毒风险、窒息可能、情绪压力、误操作危险以及跌倒危险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1.机械伤害机械伤害在维修工作中是最常见的一种危险。
维修人员需接触到各种机械设备,如刀具、机器手臂等。
如果操作不当或设备出现故障,可能会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维修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2.电击危险电击危险主要发生在电器设备维修过程中。
维修人员如果对电器设备不熟悉或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
为避免电击危险,维修人员在工作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同时应熟悉相关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3.化学暴露在某些维修工作中,维修人员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如油漆、润滑油等。
如果通风不良或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化学物质浓度过高,从而对维修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
为避免化学暴露危险,维修人员应穿戴专业的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通风情况。
4.噪音污染许多机械设备的运行会产生噪音污染。
长期处于高分贝噪音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维修人员的听力受损。
为减少噪音污染,维修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耳塞、定期检查听力等。
5.高处坠落维修人员在高层建筑或设备上进行作业时,可能会面临高处坠落的风险。
为避免高处坠落事故,维修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并在工作前仔细检查工作场所的安全状况。
6.物体打击在维修工作中,物体打击是一种常见的危险。
如果维修工具或拆解的部件没有妥善放置,可能会导致意外伤害。
为避免物体打击事故,维修人员在工作时应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在狭窄的空间内放置大型部件,同时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有序。
7.火灾风险在维修工作中,火灾风险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检维修作业风险识别和控制分析
检维修作业风险识别和控制分析汪 军(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分公司,712000陕西咸阳 )摘要石油和天然气加工的风险识别范围包括设计、施工建设、开工、生产运行、停工、检、维修等多个过程,对这些过程的有效风险识别和控制,可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针对检、维修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重点从人员影响方面进行识别,对识别出的风险如何有效控制展开分析,从而为检、维修作业过程中有效控制风险,降低事故的发生起参考作用。
关键词检维修作业风险识别和控制引言 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加工、储存、销售等作业过程中,都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加工的基础设施在检、维修施工过程中都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从2000年以来,股份公司炼油与化工板块共发生20起爆炸着火事故,造成64人死亡,比较典型的事故有2000年9月21日某石化公司储运车间碳四球罐着火爆炸,造成3人死亡;2002年2月23日某石化公司聚乙烯装置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2人受伤;2005年11月23日某石化公司双笨厂爆炸,造成8人死亡,1人重伤、57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的重大事故;随后又引发松花江重大水污染环境事件;2006年10月28日某石化公司原油罐防腐闪爆事故,造成12人死亡;2006年12月11日某石化公司凝结水罐检维修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
这些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如何有效开展作业过程的风险识别和控制,防止发生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下面先以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某单位某装置检修完液化石油气冷却器后,在抽盲板作业过程中发生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
现场情况为检修前将冷却器内液化石油气已进行泄压、放空置换处理,在进冷却器前D N250的液化石油气管线处加盲板,换热器检修施工结束后,在抽盲板作业过程中,发生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人员紧急疏散,现场应急处理的情况,造成很大的安全风险。
此类拆盲板作业,发生介质带压伤人的事故还不少,此类作业风险识别应该不是很困难,针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是完全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为什么还会发生泄漏事故呢?经过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①识别不够,作业前车间虽然编制了H S E作业指导书,但没充分认识到在拆卸液化石油气管线上的盲板作业时,可能存在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的重大安全风险;②预测到阀门存在内漏的风险,阀门微量的渗漏,特别是对液化石油气管线,可能会造成加盲板隔离的另一侧管线内积存液化石油气,如果没检查确认,在拆盲板作业时,就会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③检查确认不够,车间检查人员检查时仅看到在管线上安装的压力表(量程为0-4M p a,量程也偏大)压力显示为零,但没打开放空检查,认为管线内无液化石油气;④现场监控不到位,发生泄漏时仅有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在现场作业,甲方车间无监护人员在现场,未起到监护和提醒作用;⑤未按规定办理抽盲板作业票;⑥应急准备不足,发生泄漏时束手无策,险些引发事故。
检维修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检维修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在维修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和有害因素,正确认识并有效地识别这些因素对维修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在维修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以及它们的识别方法。
1.电击危险:电气维修往往涉及对电源和电线的接触,维修人员很容易遭受电击的危险。
识别该危险的方法包括确认设备的电源是否已断开,佩戴绝缘手套和靴子,使用绝缘工具,并确保使用正确的接线方法和操作程序。
2.化学危害:在维修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有害化学物质,如腐蚀剂、溶剂和有毒气体。
识别该危险的方法包括了解设备和材料的安全数据表,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并遵循正确的处理和清洗程序。
3.高处作业危险:维修人员可能需要在高处进行操作,如维修机器设备或建筑物。
这种情况下,摔落是一个常见的危险。
识别该危险的方法包括评估工作区域的安全性,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安全带和安全网),确保工作台或脚手架的稳定性,以及避免单独工作。
4.机械和物理危险:维修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机械运动部件、尖锐物体和移动设备等危险。
识别该危险的方法包括确保设备或机械已停止运行并锁定,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护目镜和手套),确保操作区域的清洁和整齐,并且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
5.热危害:在维修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高温表面、加热设备和高温气体,这可能会引起烧伤和火灾的危险。
识别该危险的方法包括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和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耐热手套和防火服),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并了解火灾的扑灭方法。
6.噪声和振动:维修工作可能会产生高强度的噪音和振动,这对维修人员的听力和健康可能造成伤害。
识别该危险的方法包括评估工作区域的噪音和振动水平,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和防震手套),并限制时间暴露于高噪音和振动环境中。
以上是一些在维修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以及它们的识别方法。
维修工作需要维修人员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严格的识别,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确保维修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设备操作、检修过程中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设备操作、检修过程中主要危害因素分析一、引言在设备操作和检修过程中,存在许多危害因素。
这些危害因素可能给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有必要对这些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
本文将针对设备操作、检修过程中的主要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设备操作过程中的危害因素1. 机械伤害在设备操作过程中,机械部件运动可能会造成人员受伤,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夹碾:由于操作不当,工作人员的手、手指等身体部位可能会被夹在运动部件之间,导致夹碾伤害。
•碰撞:操作过程中,人员可能会与设备或其他物体发生碰撞,造成挫伤、擦伤等伤害。
•砸打:设备运行时,有可能会发生物体掉落,导致人员头部、身体等部位受到砸打。
2. 电击伤害设备操作过程中的电击伤害是另一个主要危害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高电压触电:当人员接触到高压电源时,可能会发生电流通过人体,导致电击伤害。
•低电压触电:即使是低电压,如果电流过大或电流通路穿过重要组织,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 化学品危害在设备操作过程中,接触或使用化学品是常见的工作环境,常见的化学品危害主要包括:•毒性:某些化学品可能对人体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产生毒性作用。
•腐蚀性:某些化学品可能对皮肤和眼睛产生腐蚀性作用,导致损伤。
三、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危害因素1. 维修工具伤害在设备检修过程中,使用维修工具可能会产生一些危害:•切割伤害:例如使用刀具时,由于操作不当,可能会发生切割伤害。
•扩音伤害:例如使用锤子、钻孔机等重型工具时,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摔伤、碰撞伤害。
2. 高处作业危险在设备检修过程中,需要进行高处作业,可能会面临以下危险:•高空坠落:操作人员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可能会从高处坠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物体掉落:设备检修中,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工具、零件等物体从高处掉落,对人员造成伤害。
四、应对措施为了降低设备操作、检修过程中的危害,需采取相应的措施:1.提供充足的安全培训,确保操作人员了解和掌握设备操作、检修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要求。
维修风险识别及防控措施
作业活动及工艺过程
序号
HSE危害因素(原因事件)
关键设备及
物品
可能发生的事故
涉及岗位
车
辆
维
护
和
修
理
车
辆
检
修
1
车辆维护时,未采取劳动保护措施
劳保用品
砸伤人
修理工
2
在发动机温度过高时,维修车辆或加入电解液未采取措施
劳保用品
烫伤人
修理工
3
车辆维修时车辆未拉紧手制动或未垫好掩木导致车辆溜车
火灾爆炸
修理工/现场人员
19
场地没有及时清理
维修平台
摔伤
修理工/现场人员
作业活动及工艺过程
序号
HSE危害因素(原因事件)
关键设备及
物品
可能发生的事故
涉及岗位
机
械
加
工
操
作
工
具
操
作
20
作业前没有检查工具是否完好、可靠
相关工具
物体打击
修理工/现场人员
21
没有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相关工具
砸伤、碰伤
修理工/现场人员
27
作业完毕没有随手关闭气瓶阀门
相关工具
危险气体泄漏
电焊工/现场人员
28
气瓶和胶管有漏气现象
相关工具
火灾爆炸
电焊工/现场人员
29
在易燃易爆区域动火
电焊机
火灾爆炸
电焊工/现场人员
30
焊接作业时面部无防护措施
电焊机
烧伤
电焊工/现场人员
31
氧气瓶和乙炔瓶距离过近
相关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维修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2009-01-27 15:40:56)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大修和常规性检修一、事件和危害辨识的定义事件:是指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的破坏。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事件的根源或状态。
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于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害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危害辨识:是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所列的导致20类事故的因素也可以是危害。
这20种事故是(1)物体打击(11)灼烫(2)车辆伤害(12)火灾(3)机械伤害(13)高处坠落(4)触电(14)坍塌(5)淹溺(15)起重伤害(6)冒顶片帮(16)锅炉爆炸(7)透水(17)容器爆炸(8)放炮(18)其他爆炸(9)瓦斯爆炸(19)中毒、窒息(10)火药爆炸(20)其它伤害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检修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辨识在大修过程中主要辨识导致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它伤害等事故发生的危险危害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的措施。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㈠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大修过程中的辨识:1、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①设计不良(技改项目):设计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好、密封不严、外型缺陷、运动件外露、必要的联锁装置缺乏、管道垫片材质不符合、使用阀门压力等级不符合;②防护不良:检修现场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无接地、绝缘或绝缘不充分、没有使用漏电短路保护器、个人防护用具缺少或不良③维护不良。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㈠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大修过程中的辨识:2、物料①物理性:高温或低温物料(固、液、气三态)、附着在设备内壁的物料、运动的物件;②化学性:易燃易爆的物质、自燃的物质、有毒物质、腐蚀物质、其他化学危险物质;③生物性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㈠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大修过程中的辨识:振动或晃动引起物件的掉落危害。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㈡人的不安全行为:1、不按照规定方法操作,不按照规定使用,使用有毛病的设备和工具,选用有误,离开运转机械,机械超速,送料或加料过快,机动车超速,违章驾驶。
2、不采取安全措施。
不防止意外风险、不防止装置突然启动、无信号开车、无信号移动物体。
3、使安全防护装置失效。
拆掉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调整错误。
4、制造风险状态。
如货物过载等。
5、使用保护用具的缺陷。
在工作中不使用护具、不穿安全鞋、使用用具方法错误。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㈡人的不安全行为:6、不安全放置。
在不安全状态下放置。
7、接近危险场所。
8、某些不安全行为。
如用手代替工具等。
9、误动作或误操作。
10、对运转设备进行清洗、加油修理调节,对运转装置、带电设备、加压容器、加热物、装有危险物的容器进行违规操作。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㈢作业环境缺陷:1、作业场所。
无安全通道、间隔不足、配置缺陷、信号缺陷、标志缺陷、交叉作业没有进行隔离等。
2、环境因素。
采光、通风、温度、压力、湿度、给排水等。
三、危害识别的步骤:检修项目→分解检修作业步骤→识别每一工作步骤中的潜在危险→制定控制措施四、危害识别的内容:1、该步骤可能发生什么事情?2、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3、现有的安全措施是否能够满足控制风险的要求;4、按照“三不伤害”制定相关的控制措施。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1、安全带“双保险”工作场景大修期间仪表人员在三尿47m3尿塔上进行中部测温点的安装工作,高处作业过程中同时使用安全带和救护绳,实行双保险,车间提议好,但在现场落实的过程中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危害辨识①系在腰间的救护绳绳头没有拴好,作业的过程中有可能散开,起不到保险救护的作用,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②监护人员不进行作业之前的检查和确认,致使安全措施在执行的过程中落不到实处。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①车间在对员工进行作业之前的教育和下发相关的规定的时候必须明确标准,绳头打死结,留30cm长的绳头,有效防止绳头在使用过程中散开。
②作业之前监护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措施落实之前的检查和确认,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2、高空杂技工作场景大修期间机修人员在三尿26m3尿塔上进行中部检漏蒸汽导管的安装工作,高处作业过程中跳板未扎牢,有的干脆就不使用竹制跳板,表演高空作业杂技,后果令人担忧。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危害辨识①高处作业跳板未扎牢,在作业过程中容易翘动而掉落;②高处作业脚手架上未铺设跳板,高空走单杆,容易造成坠落事故;③设备附近间距太小,不利于检修作业的开展。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防范措施①高处作业必须铺设跳板并扎牢;②在塔器周围搭设的脚手架必须保持适当的间距,方便检修作业。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3、管道脚手架工作场景维修人员在循环水管道上进行新接管道时,没有搭设脚手架,用下部的管道代用,看似划算,实际很不安全,不能保证旁边的焊接质量。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危害辨识1、作业空间狭小,容易造成疲劳;2、作业层面两边没有防护,容易造成坠落事故。
3、作业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进行避让,不能应对复杂的检修环境做到不被他人伤害。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防范措施①以人为本,检修事项在进行相关准备工作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人员作业的安全,不能仅仅从节约的角度想问题。
②高处作业必须保证跳板铺设并扎牢,保证合适的作业空间。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4、低矮的护栏工作场景二尿的三位员工在对冰机2#油分就进行拆卸封头的过程中,使用的脚手架工作层面护栏只有40公分高,他们同样干得热火朝天。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危害辨识①脚手架工作层面护栏太矮,不能挡住作业过程中意外的晃动;②安全带低挂高用,不能减少人体坠落时产生的冲距。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防范措施①脚手架在搭设之前,车间和基建部门就必须要求外来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搭建,最高层工作面的护栏必须控制在1.2米左右的高度;②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减少人员意外坠落时候产生的冲力。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5、安全带当成书包带工作场景监护人员在容器口进行监护的过程中,坐在脚手架的跳板上,左边的背带斜挎着,蛮安全,蛮悠闲咧!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危害辨识安全带斜挎在左肩下,减低了安全带的防护性能,人员在意外坠落的过程中,不能保持头上脚下的姿势;同时前胸部的松紧带没有拴好,起不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防范措施对员工加强各种防护器材应知应会知识的学习,要让身边的每一位员工都懂安全,要安全,会使用。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6、架子工的安全带工作场景四川施工队的架子工整天与高处作业打交道,他们工作的时候移动范围大,虽然带不离身,但却没有发挥丁点的安全防护作用。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危害辨识①不系安全带,易造成高处坠落;②工作层面不铺设好跳板。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防范措施①安全带不是用来当做皮带捆住身体的,架子工总是说,做事的时间移动的范围大,系了安全带不好作业;安全带没有悬挂的地方,你总不能让我低挂高用吧?我们这样说,低挂高用比不挂不用安全得多!②工作层面必须首先铺设好跳板,方便自己,同时也完成了工作任务。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7、安全的牵挂工作场景枝江秦鄂防腐工程的作业人员在对二尿凉水塔进行防腐过程中,安全带系挂到位,自己认为很安全,而且自己也一直这样做了很多年。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危害辨识①安全带没有高挂低用;②没有搭设工作平台,极易产生高处坠落事故。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防范措施①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现场没有悬挂点的,必须创造挂安全带的地方。
②高处作业必须搭设好工作平台,不允许站在不牢靠的设备附件上进行相关的作业。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8、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8、不堪负重的仪表桥架工作场景大机修在对一尿更换的液氨缓冲槽进行配管时,车间联系搭设的脚手架一半搭在仪表桥架上,很省事。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危害辨识①仪表桥架承受不住重量而跨落;②脚手架使用的钢管没有绑扎牢靠;③工作层面没有铺设足够的跳板,不方便人员作业,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防范措施①不能够用轻质的桥架和管道代替脚手架的立柱,防止负载过重而跨落;②脚手架的横杆必须用扣件或铁丝扎牢;③工作层面必须铺好跳板,方便安全作业。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9、前进一步是深渊工作背景宜昌华宁在甲醇车间二尿循环水进行低压泵出口管道安装配管的过程中,将泵房周围的护栏割开一道口之后进行协助安装,作业人员使用双层的简易脚手架对阀门进行定位。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危害辨识①协助人员认为离作业点挺近,不需要搭设平台进行安装;②不挂好拴牢安全带的挂钩,容易造成坠落事故的发生。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防范措施①涉及到高处作业的工作层面必须搭设好脚手架。
②高处作业必须拴挂好安全带,不断提高安全意识。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10、煤堆顶上观风景工作场景大修期间在对煤场进行转运的过程中,我们的指挥员居高临下,指挥若定。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危害辨识人员站立的地点不正确,下面在使用机械转运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煤层跨落。
五、大修相关事项辨识—高处作业防范措施①指挥地点移到安全的地方。
②提高安全意识,不接近危险的地方,做好有意识的防范工作。
六、大修相关事项辨识—吊装作业六、大修相关事项辨识—吊装作业1、临危不惧的架子工工作场景1#冰机系统的7#蒸发式水冷器在08年的大修中改做蒸氨水冷器,从冰机房二楼吊装到尿素主厂房四楼,勇敢的架子工本来应该乘中午下班的间隙将施工的脚手架事先打好,方便安装,不想却延误了工期,只好在吊装的时间抢着搭罗。
六、大修相关事项辨识—吊装作业危害辨识①吊装作业的下方有人员作业,在吊装的过程中积易出现落物伤人;②作业人员在吊装作业半径内或下方进行作业;③车间在搭设该处脚手架时人员组织和时间安排不合理,没有将两者错开,造成不必要的交叉作业。
六、大修相关事项辨识—吊装作业防范措施①严格执行起吊作业“十不吊”的规定,对于起吊作业下方必须设置警戒带,吊装作业过程中任何人员都不得进入;②吊装作业半径内不得站人和进行作业;③合理的安排好作业时间和人员,不能只是安排,不督促检查落实;在时机错过的情况下,严格进行垂直交叉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