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C常见问题解答

MRC常见问题解答
MRC常见问题解答

M R C系列常见问题的解答

1.治疗的重点在哪里

MRC 的理念在于“Myofunctional Orthodontics 肌功能正畸”,所以,

该理念并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功能性材料。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明该系

统的中心思想是“MRC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正畸治疗,变得简单易行,更有效,更稳定。同时,错误的肌功能/习惯问题得到纠正”

1)儿童正畸,包括乳牙期及混合牙列期的治疗,应该而且可以尽早尽

快地开始。问题刚刚萌出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治疗。

2)家长和医生不能忽视口腔坏习惯对牙列的危害。孩子的坏习惯,包

括吮手指,口呼吸,咬下唇,不正确的吞咽,必须要得到纠正。

3)儿童的错颌畸齿是关系孩子一生健康的整体问题。

4)对于每一个错颌畸齿的治疗功能的矫正是成功的关键。不仅仅

是吐舌和口呼吸,还有异常吞咽都是功能性问题。当医生看到狭窄

的上颌,你一定会意识到舌头位置的错误和吞咽的错误。

5)功能问题会影响颅面颌的发育,正畸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和未来TMJ

关节病。

4.为什么预成的材料能够适合每个人的牙弓形态?

1)材料非常柔软,有极强的弹性和记忆力,所以能够适合大部分的病人。

2)i系列的材料(i2,i2N,i3,i3N)有三个不同的大小可以进行选择。

3)对于特别的病例,如弓外牙。需要用其他材料先治疗一小段时间。

等到牙齿可以带入MRC 材料的牙弓轨道了,就立即用MRC的材料。

4)对材料可进行修剪,使其个性化

调整和修剪

通常而言,训练矫治器不需要修整。请你不要为患儿戴入口中。告诉他

们把两端向里推,再将矫治器放入口中。

查看是否有疼痛的现象。一般,不会有这种情况。只有特别狭窄的嘴巴,当病人说两段过长或病人没有办法合嘴的时候,有可能要将磨牙垫修去2

到3毫米。

修剪…对于软质的训练矫治器,可用剪刀修去不舒适的地方。对于硬质的训练矫治器,可用带有直手机的打磨树脂的车针修剪去任何不适的地方。

在晚上戴用后,如果小舌顶的部位疼痛,可加深任何一侧的V字开口。

如果病人开口过大,前牙不能进入到牙槽中,可将磨牙垫后端修去 2 到3 毫米,以帮助闭合而纠正这一问题。

如果患儿有严重的三类或开颌,磨去上颌的加力弓丝。这样会让前牙更容易地进入牙槽中。

六岁以下的孩子,没有出第一恒磨牙,依然可以用训练矫治器。因为没有恒磨牙,所以可以将磨牙垫的后端修去4到6毫米。

修正上颌的加力弓丝

为了调整上前切牙的位置,上颌的加力弓丝可以被磨去。这种做法对于三类的矫正适用,如果你的目的是获得超越下前牙的前方牵引。只适用于硬质的训练矫治器。

修正下颌的加力弓丝

(如果需要)增加牙弓的长度和加强下颌的前方牵引,你可以磨去下颌的加力弓丝。这样,会加强小唇珠的作用。将这一方法适用于硬质的训练矫治器,效果更好。

对刃颌的咬合关系

正如所有的功能材料一样,训练矫治器采用对刃颌的位置,以最大限度地达到切牙理想的一类关系。偶尔,非常听话的病人会出现对刃颌的咬合关系。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轻度的深覆盖来纠正。做法是如上所述地将上颌的加力弓丝去除。打磨树脂的车针正是最好的工具。在矫治器停用后的初期,深覆盖和深覆颌会轻度加深。所以,请将它们控制在最小的程度。

弓外牙

也可以剪去训练器的一小块,暂时先不要求弓外牙容入牙弓轨道中。在肌功能训练的过程中,由于口腔环境的改变,弓外牙的位置会慢慢改良。到时,再重新发给病人一个新的训练器,继续治疗。

5.适应症

下前牙拥挤

前牙开颌

二类一分类和二分类

深覆颌

由于长期的口呼吸而造成的一类拥挤

轻度的三类和预成的三类

吮手指患者

口腔坏习惯,不正确的吞咽,和发音问题

站立姿态的矫正—下颌骨和脊椎

刚刚接触该系统的医生,请务必从以下病例开始,可以看到较快的效

果。选择医从性好的混合牙列期病人,从二类,开颌,拥挤的病例开始。

6.不适应症

不配合的患儿/家长

严重的三类

后牙反颌首先,通过横向的扩弓来矫正反颌,然后,采用训练矫

治器和配套练习来矫正肌功能习惯和下颌的排列(扭转)。或采用

弓丝扩弓技术(BWS)和训练矫治器配套使用。

完全的鼻部堵塞

最重要的规则:让孩子在牙椅上把训练矫治器放入口中,嘴唇闭

合盖过透气小孔。如果他们能坚持5分钟或更久,那么他们没有堵

塞的问题。如有完全的堵塞,可建议五官科的检查(或手术),然

后再采用矫治器和配套练习。

7.如何使用“麦鸥肌功能训练器/矫治器”

1)在诊所的等候大厅播放中文教育短片

2)首次咨询的时候,向病人明明白白指出他有不良习惯。比如,有口

呼吸,不正确的吞咽,吐舌头和舌头位置不正确,上下唇的闭合等问题。

3)可以,让病人从镜子中明显地看到他的不良习惯。这样,可以增加

病人的意识和增强病人的责任感。

4)为病人选择合适的“麦鸥肌功能训练矫治器”。为了得到病人的配

合,一般可从T4K蓝色开始。但是,如果你担心病人会咬和损毁

T4K,可以让他先佩戴T4A 蓝色。如果,有困难的二类/三类畸齿,你应该选择i2 或i3.

5)让病人先佩戴6个月,之后,转用第二期的材料,或你可以决定开

始托槽的治疗。

6)第一次复诊在一到两周后。之后,每4到6周复诊一次。在第一周

中,应该打电话给病人两次,告诉病人和家长晚间矫治器从口中

掉出是很正常的,不需要担心。然后,每一周打一次跟踪电话。

7)测量磨牙间和尖牙间的距离来确定牙弓的发育或照面部和牙齿的照

片,或做牙齿的模型。照片至少3个月拍一次。

8)每一次,复诊的时候,同病人讨论和练习功能性的问题:嘴唇的合

闭,或舌头的位置,或吞咽,或呼吸。

8.晚上一直掉出,如何处理?

告诉病人和家长,晚间矫治器从口中掉出是很正常的,不需要担心。正是因为有错误的口腔习惯,矫治器才会从口中掉出。而这些错误的习惯是可以通过坚持戴用MRC的材料来矫正的。

如晚上一直掉出,请加长白天使用的时间。通过增加白天的时间,矫治器晚上就容易保留在口中了。

等到矫治器整晚都留在孩子口中了,治疗就成功了一半了。

9.如果病人初期不能适应,如何处理?

由于材料非常柔软,大部分病人坚持几天到一周,便能够适应。如果,病人一直抱怨不适,可以先减少白天戴用的时间,然后再逐步增加。

10.所有的材料都是澳大利亚原装进口的。

11. 复诊:第一次复诊时间在初诊的一周到两周之内,不能超过两周。

初诊和第一次复诊之间,还要给家长电话,询问使用情况和佩戴的时间

长短。因为,这个阶段由于不适应,孩子非常容易放弃。所以,特别需

要我们的关心和鼓励。

12. 术前:要把困难和家长说明,讲明“坚持”是关键,讲明“初期晚

上睡眠时,材料会从口中掉出”,讲明“需要每天清醒状态下至少一小

时的练习”,讲明“材料不能咬”。

MRC的材料是训练肌肉的,不直接改变牙弓型态,形态的改变的肌肉功能

的改变,骨的生长发育之后。所以,不要作用力与牙齿,牙齿不要作用

力与材料。把材料含在口中,嘴巴闭上就可以了。MRC只训练三件事:1。舌位上台,2。上下唇闭合,3。鼻呼吸。大部分的孩子咬坏材料,都是

因为起初的不适应,通过教育家长与孩子,这种情况会好转的。但是,

要注意有夜磨牙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只能用T4K 红色,或者T4A。“术

前合同”非常重要。

MRC 产品介绍

1、治疗时间一年半,共三个阶段,每个阶段4-6个月

(需注意第一和第二阶段更换的标准)

2、白天佩戴2小时,晚上整晚佩戴,一般3个月会有改善

3、佩戴时:舌头舔到舌标,闭合嘴唇

4、戴着时不咬矫治器,不说话,不咀嚼,以免造成破损

5、刚开始佩戴的第一周,会有口水多、异物感、牙齿酸痛症状,这是正常现

象,一般一周后可适应下来。

6、清洗用清水冲洗即可,不要用牙膏牙刷刷,不要用开水煮,可用奶嘴清洁

剂,清洁片浸泡5分钟,去除异味

7、下牙戴出缝隙怎么办?

停用,可用P3,做舌位训练,唇肌训练

8、孩子不配合怎么办?

同时约几个孩子复诊,把2个配合好的,带一个配合不好的。家长沟

通,高收费。每一次不同的家长都应沟通教育

9、一个孩子要戴几个?

一般是2-4个,视情况而定,达到治疗目标即可结束

10、不做肌功能训练是不是没效果?

效果肯定不如做肌功能训练的,早期肌功能矫治,70%是正常肌功能建立,矫治器是辅助手段,医生做的是技术,服务,而非产品。

11、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的孩子能做吗?

检查鼻呼吸情况,无法正常用鼻呼吸5分钟,就先去耳鼻喉科。如果能正常呼吸,训练3个月,无效果就转耳鼻喉,痊愈后在使用

12、做舌系带手术的标准是什么?

国内标准不是很明确,针对MRC,如果他在做舌上抬的时候,在休息的时候,舌头都无法舔到上颌,就应该手术。

13、牙周病患者,并且牙的移位、漂移,这种情况下用MRC有没有效果?

处于治疗后的稳定状态就可以使用。

14、成年人,双颌前突,有间隙,适合做MRC吗?

科学研究表明,双颌前突的咬合类型,并不是一个病理性咬合。

双颌前突是一个自然的现象,完全是一个功能颌,完全是一个很好的一

个咬合状态,所以他没有造成这种前突的背后的肌功能失调的原因,对

这种双颌前突的上面有些散在间隙的病例,我们可以做拔牙,内收前牙

的处理。因为他没有造成这种前突的原因,所以无需对其进行矫治,因

此MRC不需对此类病例做处理。

15、戴MRC引起粘膜破损是什么原因,怎么办,可以修剪吗?

一般多见于有吸吮习惯和异常吞咽习惯的患者。戴入训练器后,唾液增多,有异常吞咽患者,舌不能前伸,需要靠口唇肌肉用力吸吮完成吞咽,这个力量会形成负压,将部分唇粘膜吸到训练器与牙弓之间,造成粘膜充血,起泡。

建议在诊室内戴上训练器,观察5-10分钟,如果发现患者有这样的问题,嘱其鼓气,或者用手拉开嘴唇,重新闭唇即可。

可以适当修剪,一般不建议修剪。

16、什么样的患者不适合做MRC肌功能训练?

无肌功能异常的双颌前突,较严重的骨型畸形,高角患者

17、MRC治疗与其他儿童早期矫正有什么不同?

MRC治疗可以看作传统正畸治疗中的功能性矫治器与肌肉的结合,MRC治疗的关键是肌肉功能评估和训练,强调患者患者清醒时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肌肉训练,引导颌面部的正常发育

18、这个孩子适合做MRC吗?

观察孩子姿势,面部发育和牙齿咬合状况,如果在鼻呼吸,唇闭合,舌位和吞咽方面存在问题,就应该做MRC矫治

19、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训练器?

首先该明确患者肌肉功能存在哪些问题,需做哪些肌肉训练,才是治疗的核心。训练器覆盖到最后一颗牙的1/2-2/3,宁大勿小。

20、戴入MRC后,患者家长担心嘴巴越来越突怎么办?

戴入矫治器嘴唇包住训练器,会表现出唇突肌肉紧张,嘴唇突出,这是正常的。相反,如果不按要求闭唇,舌舔舌标,用鼻呼吸,戴用时间不足,会出现开合或者反颌。

21、清醒时戴用训练器,是连续戴还是可以间断戴?

初戴训练器,可以让患者先戴30分钟,休息一下,做舌位练习,再戴30分钟,慢慢增加连续戴用时间,连续戴用时间越长肌肉受到的训练越多,对于不良习惯纠正越有利

22、孩子戴着口水多是为什么?

流口水的主要原因是有异常吞咽的问题,矫治器戴到嘴巴以后,他不能够用口周肌发力吞咽了,那么他就不知道怎么去咽口水了,口中大量的口水就会流出来,所以需要交待孩子怎么去吞咽

23、孩子晚上带着,早上起来牙龈肿了,但是中午又好了,为什么?

请留意小朋友晚上睡觉时佩戴MRC时是否存在呼吸不畅。牙龈发炎是由于身体出现缺氧,一旦缺氧大脑组织有优先获得供氧权,所以同处于头部的牙龈组织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就产生自由基的伤害效应。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自动启动。因为牙龈的微血管是最丰富的。所以牙龈红肿发炎。中午又恢复正常,是因为呼吸通畅。血液里的血氧量提高。这就和

牙周患者,只要做高压氧治疗就能立即改善的一样的,替代方案选择树木比较多的地方。含半口温水。切记是温水温度大概跟体温差不多。舌头轻点上颚,闭嘴,鼻呼吸缓慢深呼吸。快走15分钟。记住是快走,不是跑步。快走是让他做有氧运动。提高他的氧气交换效率。跑步是耗氧运动。

只会让他身体缺氧。每晚一次连续做一个星期。

24、配合肌功能训练:

呼吸训练:轻呼吸训练、踱步训练鼻腔清洁训练

舌肌训练:N点训练、冲浪舌训练、弹舌训练、滑舌训练、口香糖摊饼训练、绕舌训练

吞咽训练:戴训练器喝水

唇肌训练:拉下唇法(上唇肌无力)、下唇碰鼻法(下唇张力减退)、唇肌负重法、爆破唇、咖啡搅拌棒法、噘嘴训练

颏肌训练:绕舌训练、鼓腮训练

注意:都是早晚各一组,每次30次。次数可以增加至50/100…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湖南煜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联系人:唐晓峰

手机:

电子邮件

微信:

生理学-神经系统

第二章神经系统 [ A型题] 1.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A.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B.突触前膜超极化 C. 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D.潜伏期长,持续时间长 E.通过轴突-树突型突触的活动来实现 2.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 A. 钠、钾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B.钠、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超极化 C. 钾、氯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超极化 D.钾、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E. 钠、氯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3.GAB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其结果是: A. 直接引起一个动作电位 B.先引起E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C.先引起I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D.引起IPSP,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 E.引起一个较大的EPSP 4.突触前抑制产生的机制是: A.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增多 B.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增多 C.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 D.突触后膜超极化,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 E.突触间隙加宽 5.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是: A.入泡作用 B.出泡作用 C.易化扩散 D.主动运输 E.单纯扩散 6.下列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 B.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C.突触后膜对Na+、K+,尤其是对K+的通透性升高 D.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E. 突触后膜电位去极化达阈电位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7.关于突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兴奋节律不变 D. 总和 E.易疲劳 8.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元细胞体主要集中于脑内哪一部位: A.脊髓前角 B.中缝核 C.纹状体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知识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下列现象是反射的是() A.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 B.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 C.被针刺感到了疼痛 D.手碰到火焰立即缩手 2.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3.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4.下列关于感受器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 B.感受器直接将感受到的刺激传入大脑皮层 C.各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 D.感受器可产生适应现象 知识点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5.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 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 C.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 D.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 6.下图表示蛙坐骨神经的膜电位变化与对应的膜内外离子变化。据图分析,离子Ⅰ、Ⅱ分别是()

A.K+、Na+B.H+、K+ C.Na+、K+D.Na+、H+ 7. 已知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 受刺激时,膜外有较多的正电荷,而膜内则相反,如图所示。 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膜内外会产生相应的 电流,则膜外与膜内电流方向为() A.膜外b→a;膜内a→b B.膜外b→a;膜内b→a C.膜外a→b;膜内a→b D.膜外a→b;膜内b→a 8.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能力提升 9.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又有效应器 B.参与反射弧的神经元的细胞体不都在b中 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10. 图1的神经纤维上有A、B、C三个点,现将一个灵敏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 表面A、B两点,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则电流变化情况为图2中的() 11.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诊断复习题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 一、填空题 1.呼吸困难的病因主要是和疾病。 2.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包括:①、②、③、④、⑤。 3.从发生机制及症状表现,呼吸困难分为:、、 、。 4.发作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者,见于、。 5.呼吸困难伴有大量浆液性泡沫样痰,见于和。 6.呼吸困难伴昏迷,可见于、、、、 、等。 7.呼吸困难伴血性泡沫样痰见于。 8.骤然发生的严重呼吸困难见于、、、等。 9.呼吸困难伴一侧胸痛见于、、、、 、等。 10.呼吸困难伴发热可见于、、、、 等。 11.呼吸困难伴咳嗽、咳脓痰者见于、、 、、等。 12.呼吸困难伴咳脓痰较多者可见于、等。 13.癔病患者由于或的影响可有呼吸困难,其特点是呼吸频率可达60~100次/分,常因通气过度可发生。严重时可有。 14.叹息样呼吸实际上是一种。 二、判断题

1.判断呼吸困难客观表现应注意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异常变化。() 2.呼吸困难者不一定有发绀表现。() 3.出现呼吸困难的主要疾病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4.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 5.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 sign)() 6.呼气性呼吸困难常伴有干啰音。() 7.心源性呼吸困难主要是由于左心和(或)右心衰竭引起,两者发生机制相同。() 8.急性左心衰竭的呼吸困难又称“心源性哮喘”(Cardiac asthma)() 9.右心衰竭时呼吸困难的原因主要是体循环淤血所致。() 10.出现深长规则的呼吸,可伴有鼾声,称为酸中毒大呼吸(Kussmael)呼吸。() 11.呼吸中枢受抑制,致呼吸缓慢、变浅,且常有呼吸节律异常,如Cheyne-Stokes或Biots呼吸。() 12.癔病患者出现的呼吸困难是由于精神或心理因素的影响所致。() 三、名词解释 1.呼吸困难 2.心源性哮喘 四、选择题 A型题: 1.引起呼吸困难的病因最多见的是:() A.呼吸系统疾病 B.心血管疾病 C.中毒 D.血液病 E.神经精神因素 2.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突发呼吸困难(吸气或呼气)或和哮鸣音,下列哪种情况最多见:() A.隔肌运动受限 B.神经肌肉疾病 C.胸廓疾病 D.肺疾病 E.气道阻塞 B型题: 问题(3-7) A.气道阻塞 B.心力衰竭 C.尿毒症 D.重度贫血 E.脑出血

生理学——神经系统

72.人类小脑受损后可出现一些症状,下列哪一项是不会见到的 a.运动共济失调 b.肌张力减弱 c.平衡失调 d .安静时出现震颤,做精细运动时震颤消失 e.以上症状可由大脑皮质代偿而缓解 73.下列哪项是人类新小脑受损时所特有的症状 a.肌张力降低 b.偏瘫 c.静止性震颤 d.意向性震颤 e.位置性眼震颤 74.下列关于小脑前叶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接受大脑皮质发出的冲动 b.接受躯体传入冲动 c.影响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d.不影响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e.调节肌紧张 75.震颤麻痹的主要症状有 a.感觉迟钝 b.肌张力降低 c.意向性震颤 d.运动共济失调 e.静止性震颤 76.震颤麻痹主要是下列哪个通路受累的结果 a.纹状体-黑质γ-氨基丁酸易化通路 b.纹状体-黑质γ-氨基丁酸抑制通路 c.黑质-纹状体胆碱易化通路 d.黑质-纹状体胆碱抑制通路 e.黑质中的多巴胺神经元 77.治疗震颤麻痹的最佳药物是 a.左旋多巴 b.依色林 c.利血平 d.乙酰胆碱 e.5-羟色胺 78.舞蹈病主要是因下列哪条通路受累引起的 a.黑质,纹状体多巴胺易化通路 b.黑质-纹状体多巴胺抑制通路 c.黑质-坟状体胆碱能易化通路 d.黑质-纹状体胆碱抑制通路

e.纹状体内胆碱能和γ-氨基丁酸神经元病变 79.支配远端肢体运动的大脑皮质代表区在 a,中央后回3-1-2区 b.中央前回6区 c.中央前回4区 d.运动辅助区 e.第2运动区 80.下列对皮质运动区功能特征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对躯体运动的支配有交又的性质,但对头面部肌肉的支配多数是双侧性的 b.功能定位总的分布是倒置的,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分布为正的 c.肌肉的运动越精细、越复杂,其代表区愈大 d.人工刺激所引起的肌肉运动反应为协同性收缩 e.运动区的基本功能单位呈柱状结构 81.下列哪条通路不属于锥体外系 a.网状脊髓束 b.顶盖脊髓束 c.红核脊髓束 d.皮质脊髓束 e.前庭脊髓束 82.边缘系统不包括 a.大脑皮质边缘叶 b.苍白球 c.隔区 d.杏仁核 e.下丘脑 83.下列哪种神经元联系方式是产生反馈性调节作用的结构基础 a.单线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聚合式联系 d.环状联系 e.链锁状联系 84.运动单位是指 a.一个运动神经元 b.一组具有相同功能的运动神经元群 c.一组可产生某一动作的肌肉群 d.一束肌纤维 e.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及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 85.根据神经元在反射弧中的地位,可分类为 a.胆碱神经元,肾上腺素神经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成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定会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2.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则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3.手偶然碰到针尖后,会发生缩手反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先感到疼痛后缩手 B.先缩手后感到疼痛 C.缩手和疼痛同时发生 D.此反射属于条件发射 4.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是 ( ) A.细胞体→轴突→树突 B.轴突→细胞体→树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 D.树突→轴突→细胞体 5.下图所示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 因为( )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D.以上说法都对 6.下列哪一项不是突触的结构 ( ) A.轴突末梢膜 B.树突末梢膜 C.胞体细胞膜 D.神经胶质细胞膜 7.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高级中枢在() A.大脑两半球 B.大脑皮层 C.小脑 D.中枢神经系统 8.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出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血药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9.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10、某人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11、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 A. 神经中 B. 突触 C. 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D.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12.分别刺激下图中的Ⅰ、Ⅱ、Ⅲ、Ⅳ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知识点

课题: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知识点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架构单位:神经元(神经细胞) 三、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者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的类型: ①非条件反射:动物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 ②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借助于一定的条件(自然的或人为的),经过一定过程形成的。 例:下列分别属于哪类反射? 婴儿的吮吸;狗熊飞车;尝梅止渴;望梅止渴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感受器是动物体表、体腔 或组织内能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并将之转换成神经冲动过程的结构。 传入神经:向周围的组织传递冲动的 ………………………….……………….……….……….……….……….………………..…………………………..……………………………………

一项相应的生理活动,这些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就叫做神经中枢(nerve centre )。神经中枢又称反射中枢。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进行。 例如 1.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 伤吗?不是.感受器和神经中枢损伤也不能产生感觉2.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吗?不是.反射弧的任一环节受损伤,均无运动功能. 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A .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___________ B .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____________ C .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_____ D .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______________ 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 E .电流方向在膜外由_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在膜内由____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___ F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_____________ (()兴奋状态:动作电位:膜内正电位、膜外负电位

神经系统生理试题

神经系统生理试题 名词解释: 反馈:为中枢常见的一种反射协调方式,中枢内某些中间神经元形成环状的突触联系即为反馈作用的结构基础。 兴奋:活组织因刺激而产生的冲动的反应称为兴奋。 阈刺激:达到阈强度的临界强度的刺激才是有效刺激。称为阈刺激。 极化:对于机体中的大多数细胞来说,只要处于静息状态,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其膜电位总是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的这一现象称为极化。 平衡电位:当k+的扩散造成膜两侧的电势剃度足以对抗由于浓度剃度所引起的k+的进一步扩散时,离子的移动就达到了平衡,这时,k+的净内流量,k+跨膜流动到达平衡,膜对k+的跨膜净通量为零,膜两侧的电位差也稳定于某一相对恒定水平。 去极化:随着离子的跨膜流动,膜两侧的极化状态将被破坏,一般将膜极化状态变小的变化趋势称为去极化。 突触:是使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的相互接触的部位。 受体:是指能与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是镶嵌在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复合体。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事故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电位变化,它引起细胞膜电位朝着去极化方向发展。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同样是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电位,但他却是引起细胞膜电位向着超极化方向发展的局部电位。 量子释放:对每一个囊泡来说,Ach的释放是整个囊泡内容物的一次性释放,这种方式称为量子释放。 条件反射:是机体后天获得的,是个体生活的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反射通路不是固定的,因此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了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总和:如果由同一传入纤维先后连续传入多个冲动(时间总和),或许多条传入纤维同时传入冲动(空间总和)至同一神经中枢,则阈下兴奋可以总和起来,达到一定水平就能发放冲动,这一过程称为兴奋总和。 交互抑制:当一刺激所引起的传入冲动到达中枢,引起屈肌中枢发生兴奋时,另一方面却使伸肌中枢发生抑制。结果屈肌收缩,与其伸肌舒张,这种现象成为交互抑制。 诱发电位:人为地刺激感受器或传入神经,使其产生冲动,传至大脑皮质,能激发大脑发质某一特定区域产生较局限的电位变化。这个电位称为诱发电位。 牵张反射:与脊髓保持正常联系的肌肉,如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该被牵拉肌肉的收缩。 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发生的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是牵张反射的一种类型——紧张性牵张反射。肌紧张的意义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基础。 第二信号系统:人类在社会劳动和交往中产生了语言、文字,它们是具体信号的抽象,对这些抽象信号刺激发生反映的大脑皮层称第二信号系统。 去同步化:当传入信息增多时,将引起大脑皮质中个神经元的电活动不一致,则出现高频率、低幅度的波形,称为去同步化。 问答题: 1. 举例说明机体生理活动中的反馈调节机制。 兴奋通过神经元的环状联系,则由于这些神经元的性质不同,而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效应。如果环式结构内各个突触的生理性质大体一致,则冲动经过环式传递后,在时间上加强了作用的持久性,这是一种正反馈作用;如果环式结构内存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并同其返回联系的胞体形成抑制性突触,则冲动经过环式传递后,信号被减弱或停止,这是一种负反馈作用。 2. 简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2.教学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三、教学课时 2 四、教学过程

级功能 〔思考与讨论3〕〔旁栏思考题〕 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复杂精细程度有关。 2.言语区 (1)运动性失语症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 (2)听觉性失语症听不懂——听觉性失语症 3.大脑皮层与内脏活动的联系 4.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协调统一 神经系统是人和高等动物的主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各项生命活动一般都是在大脑皮层、下丘脑、植物性神经等共同调节作用下才得以协调进行。 (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动物体内是同时存在的,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二者这两种调节作用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一方面体内大多数内分泌 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如性激素的分泌就是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的;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就是大脑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在上述这两种调节作用中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 〔提示〕可能是H区出现了问题。 提示:记忆必须加以巩固才能持久,巩固的方法是复习。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进入人脑的信息量非常大,据估计仅有1%的信息能被较长期地记忆,大部分都将被遗忘。能被长期贮存的信息是反复被运用的。通过反复运用,信息在短期记忆中循环,从而延长信息在其中的停留时间,这样就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转入长期记忆。 〔小结〕总结总结能力 〔作业〕一二题。 〔提示〕一、1.B。2.大脑、小脑和脑干。 二、拓展题 1.b、c、d、e。 2.提示:都表现为电位差,但电流在导线中的传导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而神经冲动的传导主要是靠细胞膜两侧带电粒子的跨膜运动形成的。 典型例题 例1.电在生物学研究中用途广泛。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现在E处施加电剌激,使其兴奋。受到剌激后,E处膜内外电位变 化及其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A.内负外正,向下B.内负外正,向上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测试题含答案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测试题 一、选择题 1.(2011·山东潍坊一模)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D.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 2.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3.(2012·河南开封一模)右图为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 后,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检测到c、d点有神经冲动,说明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 双向传导的 B.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时,需要组织液为传导媒介 C.如果de距离等于cd,在刺激d点时,c处先测到电位变化,这与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导要经过突触有关 D.b处检测不到神经冲动是由于受刺激a的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b处于抑制状态4.甲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甲图中,兴奋在②处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兴奋在③处以化学信号形式传递 B.在乙图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b,其膜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 C.如果刺激点到①和d处距离相等,那么刺激后兴奋传到①和传递到d的时间相同D.在甲图中,给予②处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5.某种止痛药不影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最可能是() A.突触前膜B.细胞体 C.突触间隙D.树突 6.如图为人体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刺激a点不能引起c处电位变化 B.b处的液体中可能含氧气、神经递质等 C.c的末端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D.a、b、c任何一处的细胞膜外测得负电位,则表明其处于兴奋状态 7.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完整版)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知识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 .下列现象是反射的是( ) A .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 B .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 C.被针刺感到了疼痛 D.手碰到火焰立即缩手 2.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 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3.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 A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4.下列关于感受器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 B.感受器直接将感受到的刺激传入大脑皮层 C.各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 D.感受器可产生适应现象 知识点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5.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 A .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 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C.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 D .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 6.下图表示蛙坐骨神经的膜电位变化与对应的膜内外离子变化。 是据图分析,离子Ⅰ、Ⅱ分别 ()

A .K 、Na C.Na+、K+ B .H 、K D.Na+、H+ 7. 已知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 受刺激时,膜外有较多的正电荷,而膜内则相反,如图所示。细胞不 如果在电极 a 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膜内外会产生相应的 电流,则膜外与膜内电流方向 为 A .膜外b→ a;膜内a→ b B .膜外b→a;膜 内 b→a C.膜外a→ b;膜内a→ b D .膜外a→b;膜 内 b→a 8.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 位, 这两种 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 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 是 ()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教学设计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 永德一中普艳存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的传导。关于兴奋的传导,包括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细胞间的传递两部分内容。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一部分,教材结合插图讲述了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电位变化、电位差和局部电流的形成,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在细胞间的传递这一部分,介绍了突触的结构,然后讲述了兴奋怎样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最后讲述了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 2.学情分析 有关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所以教师可以给出少量时间由学生快速阅读进行回忆,并通过提问及时深化。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上的传递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没有接触过,不容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些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特别是兴奋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和突触释放递质的过程。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做指导、启发。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及其完整性的必要。 (2)概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3)概述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 (4)应用兴奋传导原理,辨别传导方向,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2)通过介绍研究兴奋传导的材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提高学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2)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神经系统生理

第九章神经系统 动物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器官、各系统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同时,动物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生理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就是神经系统。 1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1.1 神经细胞 1.1.1 神经元 1.1.1.1 基本结构 1)胞体 2)树突 3)轴突始段 4)N纤维 5)末稍 1.1.1.2 基本功能 1)感受刺激→兴奋或抑制 2)整合、分析、贮存信息 3)传导信息或分泌激素 1.2 神经纤维 1.2.1 神经纤维传导的一般特征 1)生理完整性(录象):结构完整性和功能完整性 2)绝缘性:∵兴奋传导是局部电流在一条纤维上构成回路+各纤维间存在着结缔组织。3)不衰减性:∵是以不断产生新的AP的方式进行的,而AP的产生是“全或无”的。 4)双向传导性:(录象)∵局部电流可沿N纤维向二个方向构成回路。

5)相对不疲劳性:∵比突触传递耗能少。 1.2.2神经纤维的分类 1)根据结构分类 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2)根据电生理学的特征分类 分为:A、B、C三类 A类:Aα 、Aβ 、Aγ 、Aδ四种亚型 3)根据纤维直径的大小和来源分类 分为I、II、III、IV 1.2.3 神经纤维传导的机理 1)有髓神经纤维 跳跃式传递 2)无髓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 局部电流学说 1.3 神经胶质细胞 1.3.1 分类 1)周围神经系统:施旺细胞、卫星细胞。 2)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

1.3.2 基本功能 1)支持作用 2)修复和再生作用 3)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4)绝缘和屏障作用 5)维持合适的离子浓度 6)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 1.4 突触 突触的概念:一个神经元与其它神经元之间相接触,所形成的特殊结构。 突触传递:突触前神经元的冲动,通过突触而传向突触后神经元的全过程。 1.4.1 突触的分类 1.4.1.1 突触性质 化学性突触 电传性突触 1.4. 2.2 突触功能 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 1.4. 2.3 接触部位 轴突-树突突触 轴突-胞体突触 轴突-轴突突触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人脑的高级功能。 2.教学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三、教学方法: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用具:幻灯片 五、课前准备: 六、教学课时:2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非条件反射(先天的);条件反射(后天的)。 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缺一不可)。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纤维上传导(双向性) (1)未受刺激时: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 (2)某部位受刺激生兴奋时,该部位膜外由“正”→“负”膜内由“负”→“正” (3)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 (4)兴奋以电流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定义: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2)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①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 ②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③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 (3)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释放作用 (4)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1.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 中央前回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复杂精细程度有关。 2.言语区 (1)运动性失语症: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

生理学—神经系统知识点

神经系统 1.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点:生理完整性(局麻)、绝缘性、双向传导性、不衰减性和相对不疲劳性。 2.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的接触点。 突触传递过程:突触前膜的兴奋一突触前膜Ca2+通道开放一Ca2+由突触间隙进入突触小体——促进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和胞裂——引起突触小泡内递质释放——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 与后膜上的特殊受体结合,形成突触后电位。如果突触后膜对Na+, K+ , CI 一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升高,Na+内流,使后膜出现局部去极化,叫做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若是对Cl一的通透性升高,K+外流和Cl—内流,使后膜两侧的极化加深,即呈现超极化,叫做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3神经递质是由神经元合成,神经末梢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使信息从突触前传递至突触后的特殊化学物质。 自主神经末梢释放的外周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种,释放递质的纤维也相应分为胆碱能纤维和肾上腺素能纤维两类。 受体是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激素、递质等代学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蛋白质分子。包括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能受体。 胆碱能受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毒革碱型受体(M受体),阿托品是M受体的阻 断剂。另一种叫烟碱型受体(N受体),N受体又可分为神经肌肉接头(N2受体)和 神经节(N1受体)两种亚型,箭毒是NZ受体的阻断剂,六烃季胺是N,受体的阻断剂。 肾上腺素能受体又可分为a和B两种。酚妥拉明是a受体的阻断剂。心得安是a受体的阻断剂 4.突触传递的特征:单向传递、总和作用、突触延搁、兴奋节律的改变和对内外环瑰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5.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放传出冲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一是激动大脑皮质的兴奋活动,使机体处于觉醒状态,二是调节皮质各感觉区的兴奋性,使各种特异性感觉的教感度提高或降低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体表感觉的主要投射区在中央后回,视觉投射区在枕叶矩状沟的上、下缘,听觉区位于双侧皮质颞叶的颞横回与颞上回。 内脏痛是内脏器官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疼痛感觉。特点有:①缓慢、持续、定位不精准,对刺激的分辨能力差;②对烧灼、切割等利激不敏感,而对机械性牵拉、痉李、炎症、缺血的刺激敏感;③常伴有牵扯痛等。当某些内脏患病时.常在皮肤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做牵涉痛。 6.牵张反射有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 牵张反射的特点是感受器和效应器都在同一块肌肉中。 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基础。临床上常检查某些腱反射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突然离断后.断面以下的弃位将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髓休克。脊休克的产生是由于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易化作用,使脊髓神经元的兴奋性极度降低而致。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导学案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知识点】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基础知识】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 2、反射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兴奋在反射弧 上的传递是____向的。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_____向的。 4、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电位表 现为___________。 5、神经纤维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部位流向 _____部位;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部位。6、突触是由前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与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其 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由于________只存在于________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 _________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奋的传递只能是_____向的。 8、一般来说,位于_____的低级中枢受_____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9、当大脑皮层的____区受损伤,患运动性失语症。 10、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小脑、脑干和大脑中,与有关 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11、图甲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图乙、图丙为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 (1)甲图字母A~E代表反射弧的各部分,其中B表示___,D表示___。(2)乙表示的结构名称是,由组成,在

生理学【神经系统】名称解释总结

生理学【神经系统】名称解释总结 1.M样作用(毒蕈碱作用):M受体激活后可产生一系列的自主神经效应,包括心脏活动 受到抑制,支气管和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虹膜环形肌收缩,消化腺、汗腺分泌增加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等。 2.γ-环路:由脊髓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纤维兴奋,使梭内肌纤维收缩,增加肌梭的敏感 性,则可增加肌梭的传入冲动,从而使α-运动神经元兴奋,梭外肌收缩。意义是使肌肉维持于持续收缩的状态。 3.γ-僵直(γ-rigidity):由于高位中枢的下行性作用,首先提高γ-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 使其γ-纤维传出冲动增加,使肌梭敏感性提高,传入冲动增多,转而使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提高,α-纤维传出冲动增加,导致肌紧张加强而出现的僵直。 4.第二信号系统:由抽象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 能系统)。人类在社会劳动和交往中产生了语言、文字,它们是具体信号的抽象。 5.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即具体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 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即抽象的语言图文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统称为第二信号。 6.电突触:以电紧张扩布形式传递信息的突触。 7.调质:能增强或削弱递质信息传递作用的物质。由神经元合成,作用于特定受体,但并 不在神经元之间直接起信息传递作用。 8.反射中枢: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9.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指由丘脑的第三类细胞群(主要是髓板内核群)弥散地投射到大脑 皮层广泛的区域,不产生特点的感觉,仅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的投射系统。 10.非突触性化学传递:某些神经元与效应细胞间无经典的突触联系,化学递质从神经末梢 的曲张体释放出来,通过弥散,到达效应细胞,并与其受体结合而达到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效应。 11.后发放(after discharge):指在反射过程中,当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 内发放神经冲动的现象,反射仍持续一段时间。 12.化学突触:以释放化学递质为中介传递信息的突触,它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 隙三部分组成. 13.肌紧张:是指缓慢而持续的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肌肉持续、轻度的

高中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的传导。关于兴奋的传导,包括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细胞间的传递两部分内容。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一部分,教材结合插图讲述了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电位变化、电位差和局部电流的形成,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在细胞间的传递这一部分,介绍了突触的结构,然后讲述了兴奋怎样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最后讲述了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 2.学情分析 有关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所以教师可以给出少量时间由学生快速阅读进行回忆,并通过提问及时深化。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上的传递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没有接触过,不容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些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特别是兴奋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和突触释放递质的过程。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做指导、启发。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及其完整性的必要。 (2)概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3)概述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 (4)应用兴奋传导原理,辨别传导方向,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2)通过介绍研究兴奋传导的材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提高学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2)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细胞体 1)结构 树突 突起 轴突 神经纤维 2)功能 髓鞘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分类: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 2)判断是不是反射的条件: ①有中枢神经系统(及脑和脊髓); ②有完整的反射弧(不能是离体的); ③有效的刺激。

3)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①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②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③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④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 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4)强调: ①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②反射弧的五个部分必须完整反射才能顺利完成 ③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多为三个以上神经元 41)兴奋的概念: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种类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冲动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2、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1)静息状态——静息电位 ①形成原因:细胞内K +浓度高于细胞外,K + 外流 ②电位表现:外正内负 (2)刺激状态——动作电位 ①形成原因:细胞膜对Na +的通透性增加,Na + 内流 ②电位表现:内正外负 (3)传导状态 电位表现 未兴奋部位:外正内负兴奋部位:内正外负(4)兴奋的传导 ①传导形式:局部电流 ②传导过程: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③结果:已兴奋部位恢复原来的静息电位状态 ※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3、传导特点——双向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其他特点: ①生理完整性 ②绝缘性 ③双向传导性④不衰减性 ⑤相对不疲劳性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小体: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

人教版必修三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及答案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 A )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 2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D ) A.轴突→树突→细胞体B.轴突→细胞体→树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D.细胞体→树突→轴突 3.下图所示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B )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以上说法都对 4.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把下列陈述中正确的填入括号内( D ) ①若在a点上剌激、神经就发生兴奋,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播,肌肉就收缩②如果给予相同的剌激,剌激a点与肌肉之间的距离越近,肌肉收缩就越强③神经纤维传播兴奋的大小,与剌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④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急剧发生变化,钾离子流入细胞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D.①③ 5.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内负外正” B.兴奋部位的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 6.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 B )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7.分别刺激下图Ⅰ、Ⅱ、Ⅲ、Ⅳ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D ) AⅠ B.Ⅱ C.Ⅲ D.Ⅳ 8.高处坠落造成人高位截瘫(颈椎损害),以下四种表现不符合实际的是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