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

合集下载

百年中国一波四折温铁军读书》第期

百年中国一波四折温铁军读书》第期
再次,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 按照社区人口平均分 配土地的 大包干 , 是典型的大规模调整存量资产产权形态的 突变 改革。西方认为这是 私有化 , 而中国则用 统分结合、双层经营 这样 特有的政策语言, 把它定性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城市改革 由于至今没有这种惠及大多数的产权关系 突变 , 及与其相应的特有 政策语言, 所以才邯郸学步, 步履维艰。
由于重工业的超前发展是在地缘政治关系压力以及人口与资源关 系高度紧张的条件下发生的, 必然产生 资本增密、排斥劳动 的内在机
4
制 ; 也必然 由于长 期就业不 足而压 抑城市化 。进而 , 国家 在 工农 两大 部类难以交换 的矛盾之中, 不得不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这个基本体制 矛盾。
四、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国家资本的部门垄断, 迫使后人在市场趋 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面对区域差别扩大, 以及资本异化于劳动造成的 两极分化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进程中都会遇到的矛盾。上 一代中国人在追求经济增长中产生并且延续下来的问题, 已经命中注 定要由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中国人在资源环境更加恶化的国内解决。 而且, 既然百年来的四次工业化都必须搞资本原始积累, 而且其后的工 商业与金融资本收益, 事实上都由政府或其部门为主来占有, 我们当前 面临的也就是 世纪难题 , 因为矛盾总是往后积累给了后人。
首先, 中国十九世纪民族工商业有所发展, 但与已经工业化的帝国 主义列强最初的贸易处于长期顺差 优势 的, 主要是农村手工业生产 的丝、茶、瓷等自汉唐以来延续几千年的传统产品出口; 另一方面原因 是占 90% 的农村人口剩余太少、商品化程度和收入水平低得不足以接 受外国工业品。而贸易逆差又是十九世纪中叶帝国主义发动对华战争 的原因。
的工商业发展; 民 国初年大

温铁军:城市化没有成功先例 城镇化才是中国路子

温铁军:城市化没有成功先例 城镇化才是中国路子

温铁军:城市化没有成功先例 城镇化才是中国路子2011年01月08日 19:09凤凰网专稿【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6条温铁军嘉宾简介: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曾任《中国改革》、《改革内参》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研究领域:国情与增长、农村产权问题、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

核心提示: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中指出,未来20年,中国将以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而这四亿人口身份变迁的背后,或将是中国城市化大进程中的又一折点。

中国的城市化最终会走向何方?用十数年时间走访发展中国家调研的温铁军,在接受凤凰网独家访谈时,称10年前就开始反思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先例。

”温铁军认为城镇化而非城市化,才是中国路子。

并提出中国城市化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一,政治上平权;第二,要求真正的农民代表出现。

对话主持:李杨发展中国家根本没有成功城市化先例凤凰网:中国城市化进程在改革开放后步子进一步加快。

您怎么看中国这30年的城市化进程?温铁军:我的观点并不是那么主流。

像教科书中现在讨论的城市化问题比如农民工医疗、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等,其实是讨论了很多年的东西了。

10年前我就开始反思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先例,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历程大多是“空间平移贫困”,将国家分散的贫困农民集中到城市贫民窟。

比如巴西、印度等国家,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就是讲的这里面的故事。

贫民窟导致的一系列社会冲突,就是“将分散的农民的现代化代价集中起来”。

户籍改革涉及200多项利益集团利益凤凰网:您怎样看待中国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户籍改革?温铁军:早在1994年的时候我就不拿户籍问题说事了。

中国户籍改革推进的背后涉及到了200多项利益集团的财政利益。

比如说教育集团,庞大的城市教育投资可以达到农村的10倍。

再比如说交通集团,修一条10公里县级大道的投资可以修完一个自然村的路。

读温铁军教授中国政府解救危机原因的感想

读温铁军教授中国政府解救危机原因的感想

读温铁军教授中国政府解救危机原因的感想文中首先提出的就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原住民大陆国家”这样一个特殊国情。

巴西原住民人口只占5%,30%多是混血人口,60%多是外来的殖民者人口和他们的后裔,美国的原住民人口只剩2%,而中国始终保留着几乎百分之百的原住民分布,乃至亚洲也是没有被殖民化过的原住民大陆。

并将世界一分三部分:欧洲;美洲、澳洲、半个非洲;亚洲分别为殖民地宗主国、殖民化大陆、原住民大陆。

温家宝一上台就认同三农,重视农民利益,政府开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农村医疗服务等社会保障水平。

往农村通水、电话、宽带,实现农村五通,30年承包到户,经营所有权归农户。

在当前很多学者倾向于我国将会大规模推进农地的集中化经营,通过土地规模化经营条件下形成自由市场交易,形成规模农场,更利于参与国际竞争的现状下,温教授提出这样的观点确实足够震撼。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是大农场、巴西也是,这都是我国目前学习的主要对象。

恰逢第二次工业革命,20C70S前后产业大转移,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制造业向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转移,出现“亚洲四小龙”经济奇迹。

1978我国农村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大规模向外迁移剩余劳动力的的阶段,为我国近30年的城市化建设提供了充裕且廉价的劳动力,以及20世纪末、21世纪初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产业得到大发展,我国得以连续近30年的快速发展。

在2008年政府大规模投4万亿进入基建和信贷领域之后,多辗转流向房地产领域,房地产延续“黄金”行情。

而实体领域则并非主要流向。

2011年前后,民间融资盛行的郑州担保行业危机四伏,民营中小企业多数面临资金紧张,民间借贷风波不断。

自2008年之后也出现类似讨薪难、包工头卷钱跑路、产品积压过剩等社会难题,国家总理直接成为讨薪代表,这些都集中反映了当时阶段的社会疑难问题。

至于制度方面,我国的近代史也是一部西学东渐的学习应用史,经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之后等等大规社会文化变革,最终推动了社会、政治的演变。

国内农民对温铁军的批评

国内农民对温铁军的批评

国内农民对温铁军的批评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期,一些国内农民对温铁军的批评声音日益高涨。

温铁军,作为中国著名的农业专家和学者,曾经在农业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被誉为“农业奇才”。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农民对他的言行开始有所质疑和批评,认为他在某些问题上存在着不负责任、不够真诚和不尊重基层农民的态度。

一些农民指出,温铁军在提出农村振兴战略的却很少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农民的真实需求。

他的一些建议和政策主张往往来自于书本和理论研究,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和调研。

这样一来,他的一些观点和决策往往脱离了农民的生活和实际需要,难以得到基层农民的认同和支持。

一些农民对温铁军的一些言论和行为感到不满。

他在一些公开场合发表的言论往往带有一种傲慢和自大的态度,给人以不尊重基层农民的印象。

他有时候甚至会在公开演讲中表现出对农民的不屑一顾和轻视,让人觉得他与普通农民之间存在着一种莫大的鸿沟。

这种言行举止让一些农民感到被冷落和忽视,引发了一些不满和质疑。

一些农民认为,温铁军在推广农业技术和新模式的过程中,缺乏对基层农民的真正帮助和支持。

他偏向于宣扬一些高科技和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而忽略了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资源条件。

这样一来,很多农民无法从他的技术推广中受益,反而导致了一些过度投资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一些农民认为,温铁军应该更多关注基层农民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提供更加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第二篇示例: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关于著名学者温铁军的批评声音再度引起了热议。

不少国内农民对他的观点和言论表示不满,并指出了他在农村问题上的盲点和错误。

许多农民对温铁军的言论感到不满的原因之一是他对农村生活和农民问题的一些观点有偏见和片面性。

温铁军在一些访谈中曾经提到过农村生活的艰苦和贫困,但却忽略了农民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和他们的努力。

他似乎只看到了农民的困难和不足,却忽视了他们的艰辛和奉献。

许多农民认为温铁军在提出解决农村问题的方案时缺乏实用性和可行性。

温铁军为什么突然火了

温铁军为什么突然火了

温铁军为什么突然火了最近几天,中国经济学界不缺热点,炮声骤起。

9月27日12时13分,“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突然向中国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主张的“人民经济”开第一炮,9月27日13时41分,也就是向松祚发文后一个小时,“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向温铁军开第二炮,9月28日15日28分,也就是向松祚发文的第二天,“独立经济学家”任泽平向温铁军开第三炮。

我们先不说观点,只说语气,那绝对够得上生猛,顾不得所谓的“经济学家”的体面,也顾不得所谓的“学人”的修养,直接开骂,甚至已经有点接近泼妇骂街、人身攻击的味道。

比如向松祚说,“温铁军的胡扯已经到了信口开河,完全不顾基本常识和逻辑的荒唐程度。

”“温铁军的胡说八道将改革开放全盘否定,以一些莫名其妙,荒唐怪诞的新词汇来欺蒙蛊惑!”“他所谓的人民经济是真正的打着人民的旗号欺骗人民,祸国殃民!”“衷心希望温铁军收回和检讨自己的胡言乱语和胡说八道,回到一个教授起码应该有的最基本的良知和常识上来!”比如马光远说,“罗素说’这个世界的问题不在于聪明人充满疑惑,而是傻子们坚信不疑。

’这话送给温铁军,做个人吧!”比如任泽平说,“此类观点不学无术,不尊重常识,流传甚广,引发民营企业家普遍担忧。

”三位“经济学家”应该都是读过很多书的,但这次他们对温铁军的态度已经不能仅仅用杀人诛心的刻薄来形容。

向松祚认为温铁军缺失了一个教授起码应该有的最基本的良知和常识,马光远甚至认为温铁军已经不配做一个人,任泽平认为温铁军不学无术。

这些话从三个“经济学家”或“著名经济学家”嘴里齐刷刷地说出来,显然是因为他们认为温铁军已经打开了一个他们认为的“潘多拉魔盒”,或者他们认为温铁军就是“洪水猛兽”。

你想想,在学术界如果有人骂你“不学无术”,说你作为一个教授“缺乏良知和常识”,甚至说你不是一个人,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那一定是被人杀了之后还继续被诛心的感受。

以前我们也曾经遇到过两个经济学家之间的论战,那种论战起码还有点学者的互相尊重,但像这次向松祚、任泽平、马光远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家”或“著名经济学家”几乎同一时间跳出来对付另一个观点不一致的经济学家(温铁军认为自己只是一个三农问题专家),而且用语如此激烈、如此尖利、如此刻薄,恐怕还是第一次。

温铁军

温铁军

温铁军根植乡土中国的思想者作者:陈叶军王海珍来源:《中华儿女》2013年第17期他,出身于典型的高校知识分子家庭,却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代言人”,并且把“三农问题”研究从国内拓展到国际。

他,通过对实践得来的各种详实数据、客观事实提炼出来的经验总结获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并通过理论研究使之升华。

他,就是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温铁军,一位行走在中国乡土社会的思想者。

理论联系实际、为人民做学问,这两者互相促进,在他的学术活动中鲜活体现。

心系人民,脚踏实地,温铁军的学问不是在书斋里完成的,而是用脚“走”出来的。

他行走在中国和第三世界的田间地头进行各种调研和实验,为三农可持续发展和乡土文化传承鞠躬尽瘁。

只许我给人不许人给我7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温铁军办公室。

盛夏酷暑,窗外蝉鸣嘶嘶,艳阳高照。

墙上没有字画,挂着一面面基层组织赠送的锦旗,为感谢他在乡村建设、三农研究中的热忱与贡献,其中河北省枣强县芍药村党总支赠送的锦旗上写着:倾心描绘新农村蓝图,无私关爱芍药村发展。

还有些类似的匾额锦旗,收藏在年轻人手里。

接受采访之前,温铁军刚刚参加完一场研讨会。

下午3点多,温铁军背着包匆匆走进办公室,与正在等候的学生们随意地打了个招呼,就马上进入了正题。

这是一次暑假期间研究生下乡调研的汇报,探讨的是华西村与大邱庄产业资本原始积累的比较研究。

记者也当了一回学生,参与了讨论。

作为坚持实事求是的学者,温铁军一直要求学生深入基层调研,他的学生石嫣表示,在农村待几个月后觉得思想很充实,写出来的文章接地气!诚然,这个即使到美国进修也要下农场去接地气的学生被社会广泛认可,不仅常常被海内外媒体报道,学术文章也在海外发表了。

“温教授不做精英把玩的学问,而是做大众听得懂的学问。

”温铁军8年前的博士生刘海英说。

扎扎实实深入研究,勤勤恳恳服务群众,这绝不是官方话语,而是对温铁军真实状态的描述。

“只许我给人,不许人给我”,这是温铁军践行的处世格言。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演讲文字版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演讲文字版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演讲文字版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演讲文字版》
各位观众,敬爱的朋友们:
今天,我站在这里向大家宣布一个重大的消息:我将告别百年激进,结束我多年来的演讲生涯。

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一直致力于为社会正义和人权事业奋斗。

我曾经是一名激进的革命者,以言辞激昂的演讲和坚定的立场为社会变革努力。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经验的积累,我逐渐意识到激进只能带来更多的冲突和矛盾,而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在这里,我要向过去的自己道歉。

我对于曾经使用过激进手段感到懊悔和后悔。

在为了维护正义的过程中,我可能伤害了一些人,弄巧成拙。

我深刻意识到,只有通过理性、平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才能够使社会得到长久的和谐与进步。

因此,我决定告别过去的激进演讲,转而以更温和、理性的态度来面对社会问题。

我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倾听各方声音,寻求包容与共识。

我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改善社会环境和提升人民福祉而努力。

最后,我要感谢一直支持我的朋友们,也感谢那些曾经反对过我的人。

正是因为你们的关爱和批评,让我有了机会反思和成长。

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的决定,并继续支持我在新的道路上的努力与付出。

谢谢大家!。

“梁漱溟、费孝通与乡土中国”课程大纲(2012秋季定稿)

“梁漱溟、费孝通与乡土中国”课程大纲(2012秋季定稿)

“梁漱溟、费孝通与乡⼟中国”课程⼤纲(2012秋季定稿)重庆⼤学2012秋季本科通识课梁漱溟、费孝通与乡⼟中国(课程代码:76200820 学分:2 修读⼈数:90⼈)⼀、课程简介:“三农”既是中国基本国情,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数代知识分⼦不断以理论和实践进⾏多⾓度认识、讨论与处理的重要命题,同时它还超越着单⼀学科和“理论-实践”的⼆分框架。

本课程通过以梁漱溟和费孝通为代表并延续⾄今的乡村理论与实践思想为切⼊,尝试通过多⾓度的讨论与分析,联系当代实际,帮助学习者形成“本⼟/乡⼟”的问题意识,进⽽培养整体性视野与批判性思考能⼒。

本课以教师主讲为主,辅以⼩班讨论,学⽣必须提前阅读相关⽂献。

此外,课堂将安排较多的互动与讨论。

⼆、授课教师:潘家恩,重庆⼤学⼈⽂社会科学⾼等研究院师资研究员、讲师,⾹港岭南⼤学⽂化研究系博⼠。

⾃2001年参与当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今,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与⼩⽑驴市民农园创办⼈之⼀。

先后在《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台湾社会研究季刊》、《⼆⼗⼀世纪》、《开放时代》、《天涯》等处发表中英⽂学术⽂章20余篇。

办公室:重庆⼤学A区⽂字斋(经管学院旁)117 电话:65102002邮箱:panjiaen@/doc/a6b055cd3c1ec5da51e27050.html三、课程要求和考核标准:本课程严格要求阅读指定的参考⽂献,以此为基础参加⼩班讨论并完成⼩组汇报与读书报告。

课程成绩构成如下:●平时成绩(20%,包括课堂与⼩班讨论出勤及发⾔情况)●⼩组汇报(30%,组长及有突出贡献者额外加分)●期末报告(50%,抄袭者0分)四、开课时间及⼈数:第6-10,12-17周星期三19:00-21:30,第11周(11⽉14⽇)停课⼀次五、开课地点:重庆⼤学虎溪校区D1251⼩班讨论:D1210/D1211/D1212/D1213六、课程邮箱:liangandfei2012@/doc/a6b055cd3c1ec5da51e27050.html 密码:rural2012七、课程安排:1、导论:乡⼟中国与现代世界2012年10⽉10⽇(三)纪录⽚:《我们的⼟地:乡建⼗年(1)》,编导:段锦川等(2005)(课堂放映)必读⽂本:温铁军,1999,“‘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读书》,第12期。

告别百年激进 温铁军

告别百年激进  温铁军

告别百年激进—温铁军第一个是新世纪以来,我们已经告别了以前的百年短缺,进入了经典理论意义的过剩时期。

所谓百年短缺,是指当大多数非西方工业国家在殖民化时期遭到侵略和瓜分时,都会认识到船坚炮利是一个制胜的法宝。

这背后起支撑作用的当然就是西方工业化。

于是,后发国家都会以先发国家的工业化作为目标模式来赶超。

而一旦要进入工业化,就会首先遭遇一个挑战,叫“资本极度稀缺”。

可工业化却是一个不断追加资本投入的经济过程。

特别是中国,如果想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想形成西夷的坚船利炮的话,就意味着要发展军事工业,而军事工业更是一个需要不断追加更高投资的经济过程;而且因为不属于民生经济而不产生常态的经济回报,除非用军事工业的产品去打别的国家,占有了别的国家资源,才能有军事投入的正向回报,否则没有回报。

制造了大量的炮、枪,放在仓库里,在不使用时是纯消耗,并且为了维护,还需要不断上油,擦洗,还要有人看管,这些都不产生正向的投资回报。

当然,另外一种使用就是形成国家军事力量来防止甚至阻遏侵略。

但是在大多数先发国家,军事工业产品主要都是用于攻打别国,获得别国的资源和市场。

因此,两个常识必须记住:其一,一般工业化是一个不断追加投资的经济过程,而军重工业的投资量更大,如果不对外作战,并无回报。

其二,大多数后发国家都没有起码的工业化基础,要进入工业化就必须先有资本,所以首先面临的挑战叫做“资本极度稀缺”。

为什么特别强调“极度”二字?因为西方主流经济学建立的分析逻辑之成立,恰在于认为生产力诸要素都具有“相对”稀缺性,西方经济学所讨论的一般经济过程,都没有要素极度稀缺的情况,比如说劳动力要素极度稀缺是零,没有劳动力如何讨论要素的优化配置?资本主义时期的西方经济学说发展到亚当斯密,认为可以在要素相对稀缺条件下使用市场看不见的手优化组合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但是没有分析在资本要素极度稀缺、甚至稀缺至零的条件下怎样依靠市场达到最优配置。

因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很难按照一般西方经济学理论逻辑来构建或调整本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因为,他们首先面对的都是资本极度稀缺。

温铁军北大演讲

温铁军北大演讲

温铁军北大演讲:另列改良学者的“梦”12月10日晚,被誉为“中国农民的代言人”的温铁军教授在北大理科楼作了题为“新农村建设”的演讲,距演讲开始还有半小时,报告厅内已座无虚席。

此次演讲由北京大学研究生干部学校和北大乡土中国学会共同主办,也是北京大学研究生干部学校“卓越论坛”的第一讲。

因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温铁军被人称为“温三农”。

温铁军教授一直坚持用“脚”做学问,在对农村大量的实地调查中建立了对“三农”问题的独特见解。

温铁军教授现为中国“三农”问题权威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体改研究会副秘书长。

现任《中国改革》、《改革内参》杂志社社长兼总编,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曾被评选为CCTV 2003年度十大经济人物之一。

讲座一开始,温铁军教授就强调,多年来自己一直靠调查研究来提出感性认识,可能穷一生精力也无法建立理论框架,他希望能通过提供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青年人在此领域的发展铺路。

他还强调,此行北大是来向北大学子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但他无法对所有问题提出完美的答案。

温铁军教授首先发问:为什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没有“三农”问题,而九十年代以来“三农”成为问题,而且愈演愈烈?温教授从农业三要素(即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的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

他指出,八十年代是一个典型的黄金增长期,由于农业三要素在农村内部转化为工业资产并用于农村的工业建设,连续4-5年农村人口的收入增长率高于城市人口,农民手中可支配的现金流增加拉动了市场需求,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而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农业三要素大量流出农村,造成农业经济的衰败和农民收入的下降。

以土地资源为例,我国近十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与土地的大量流失成正比,而流失土地的增值收益没有落入农民的口袋里。

温教授认为,“三农”问题不是微观问题,而是宏观问题;不是农业问题,而是农业之外的问题。

温教授再问:如何才能找到“真问题”?对“三农”问题的讨论存在着泛意识形态化的趋向,拘泥于现有的话语框架是无法发现“真问题”的,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现有的意识形态才能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告别百年激进》读后感10篇

《告别百年激进》读后感10篇

《告别百年激进》读后感10篇《告别百年激进》是一本由温铁军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页数:4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告别百年激进》读后感(一):原来朝鲜战争爆发的前提是这样的!原来朝鲜战争爆发的前提是这样的!原来居然是因为北朝鲜分地造成北朝鲜的有产阶级逃往南朝鲜(这和中国朝代历史上多么的类似,远的永嘉南渡近的上海解放前夕上海的大资本逃亡香港,大陆收回香港主权前夕香港当地的大资本逃亡欧美、英国,西藏解放前夕地主阶级有产阶级高层逃亡不丹、印度……),造成南朝鲜底层农民对当时南朝鲜的执政党强烈的不满,底层要求政府必须平均地权,从而引起了南朝鲜社会剧烈的动荡,在这种环境下给了北朝鲜统一半岛的机会,这个机会是土地革命促成的。

《告别百年激进》读后感(二):粗浅的总结站断断续续的看过几场温老的演讲,他的理论我还没完全理顺,大致给我的感觉温老是反对中国完全西化,认为一味的发展城市产业化扩张,致使农村萎缩,当代中国已经三项过剩,产能过剩,商业过剩,金融过剩,按照经济规律,三项过剩必导致经济危机,失业人口剧增,社会不稳定,这些危机转嫁到农村便是软着陆,如果无处转移,没有出口便只能硬着陆,继而可能带来革命和动荡。

当今的金融已经从实体经济转到虚拟经济,二次大战之后美国成了黄金最大储备国,发行了全世界最多的货币和债券,美国的产业过剩通过发放国债的形式转嫁给发展中国家,然后增发货币,增发的货币再购买增发的国债,稳定国内通货膨胀。

其产生的泡沫由发展中国家替他买单。

现代金融离公正,可持续发展精神渐行渐远,华尔街新贵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贪婪,浪费,欺骗变成正义的道德。

温老提出的农村生态文明,除了环保还有去除对美国的依附,世界粮食和能源控制在美国手里,美国的世界霸权源于金融霸权和军事霸权,在国际分工中占据顶端位置,发展中国家为了出口创汇依附于美国的需求,导致了粮食种植单一,国际竞争价格又由进口国决定,创汇得来的美币高价购买稀缺的能源和其他农业,贸易逆差无法扭转。

温铁军:从三农研究到中国经验

温铁军:从三农研究到中国经验

58PEOPLE人物温铁军:从三农研究到中国经验□ 本刊记者 苑二刚温铁军在同一天作为演讲嘉宾参加了两个级别很高的论坛。

作为国内三农领域和乡土中国治理领域里明星级别的专家,他的观点深刻独到。

和退休前不同的是,没有学术“官位”的羁绊,他的观点更加尖锐而无所顾忌。

退休后的温铁军似乎比退休前还要忙碌。

人大明德楼9楼,温铁军的办公室是在一个普通大小的办公室里用玻璃隔出的1/3空间。

5月13日,62岁的温铁军正式辞去人民大学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第一任院长的职务。

这一天的上午,他在接受学校组织部门的例行谈话时,有两拨媒体记者在他的办公室里等候采访。

在此之前的周六,温铁军在同一天作为演讲嘉宾参加了两个级别很高的论坛。

作为国内三农领域和乡土中国治理领域里明星级别的专家,他的观点深刻独到。

和退休前不同的是,没有学术“官位”的羁绊,他的观点更加尖锐而无所顾忌。

而引起业界和媒体又一波热切关注的,不是他在三农领域里的研究新成果,而是他的一本新书——《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

在书中,他对新中国60年的发展经验做出独出机纾的梳理和总结,给人以颠覆性地震撼感。

“我要把时间多留给自己一些,有五本书计划要出版。

”温铁军说。

而他的博士生董筱丹告诉记者,其实至少有八本书已经摆上了他的日程。

与三农结缘爷爷是商人,“旧社会的剥削阶级”,父亲是人民大学的老教授,温铁军出身于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而他的命运却在国内政治运动的大势与个人选择的偶然结合中与三农结下了一生之缘。

17岁初中尚未毕业,温铁军就随着上山上乡的大潮到山西汾阳插队,一去就是十多年。

“我就这样在社会的底层滚爬,滚出了一身泥巴——我不再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出身的小知识分子,至少,我懂得了农民,懂得温铁军被媒体所关注更多是因为他是一个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者。

从2003年开始创办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和晏阳初一脉相承的是,温铁军要通过这种建设方式,力求从制度上和改变农民自身上探索解决三农之道,达到重建乡村改良社会的目的。

温铁军 可怕的是没有人知道中产阶级真正需要什么

温铁军 可怕的是没有人知道中产阶级真正需要什么

温铁军:可怕的是没有人知道中产阶级真正需要什么文|根据温铁军在“第十一届大赢家论坛”上的讲话整理导读温铁军老师作为最早提出中国三农问题的专家,在分析中国农业根本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未来中国农业改革的重点,同时为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小编根据温老师的讲话整理出以下内容,以飨读者。

6 月17 日,在京西宾馆举行的“第十届大赢家中国魅力全农业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着名三农问题专家、博士生导师温铁军教授就世界农业产业发展趋势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农业企业的未来发展。

1城市化不能解决三农问题有人说城市化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对不起,这个观点我在90年代是激进的主张者,现在我退出来了。

绝对不敢再讲靠城市化解决中国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我们大量的去调查了世界上城市化高以70%的情况,发现几乎没有哪个国家靠着城市化能够缓解贫困。

城市化只是空间平移的集中贫困,使得贫困集中爆发。

以最近巴西为例、委内瑞拉为例,都很清楚看到,这两个国家都是80%以上城市化率。

农村贫困导致农民卖地,卖地上哪去?城市。

进哪?贫民窟。

贫民窟谁控制?黑社会。

所以巴西想搞个世界杯足球赛,对不起,得出动国防军,坦克装甲车站在十字路口上,完全违反宪法。

因此,在城市化解决贫困问题的手段上,我们不能激进,不能一蹴而就。

城市化绝对不是解决中国贫困问题最有效的手段。

2从世界农业格局谈中国农业模式我希望我的介绍能让大家对农业有个基本认识,结合这个世界实际情况至少用自己眼光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怎么回事儿,不至于被某些说法左右。

(为温老师传道授业的精神点赞!一直以来我们谈的是学习欧洲家庭农场模式,学习美国大规模农业模式,却很少有人从根本分析这些与我们的不同处,农业模式不能照搬,只有潜心分析,才能找到自己的道路。

)资本主义分三大模式,这跟农业三大板块一样的。

那些殖民化大陆的资本主义就是典型的英格鲁撒克逊模式,那叫做野蛮资本主义,因为他们在殖民化过程中间充满了反人类的国家犯罪(小编想起了美洲大陆上可怜的印第安人民和农奴)。

温铁军踏遍乡村心未老

温铁军踏遍乡村心未老

J >冷眼热肠,这是余英时评价钱镭书的词。

如果把这个词送给温铁军,他多半会收下“冷眼”,还回“热肠”。

“作为一名研究者,我必须客观,不能强调感情因素,否则我的研究就不是理论,而是文学。

”面对记者,温铁军答得肯定,他用“冷眼”观察中国农村70年发展及其制约因素.用数字、论据来检验理论,把“三农”问题的内在逻辑条分缕析。

有一个细节流传得很广。

2003年,在“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颁奖嘉宾吴敬琏说:“中国的农民很不容易。

我常常觉得,9亿农民就像希腊神庙里的柱子,他们托起了大厦。

农民很多,但是真正关注农民的人不是很多,替农民说话的人也不是很多。

而温铁军就是农民的代言人。

”站在一旁的获奖者温铁军显得有些腼腆:“我只不过是做了一点调查研究而已。

”温铁军的这“一点调查”,从上世纪80年代做到了当下,先后调研了40多个国家的乡土社会。

他说,“认认真真地用自己的脚走了一趟,用自己的嘴去问了一趟,用自己的脑子去想了一趟”.是自在之人“走向自由王国”而为自觉人的必由之路。

最野"的門次出游温铁军左右两个膝盖上都有劳损.走路超过半个小时就走不动了。

好在他年轻时“脚比较野”,走过很多人一辈子都走不完的路,如今回首往事,最难忘的还是走得“最野”的两次。

第一次是1985年,温铁军34岁,从青藏高原出发,沿着黄河,由黄土高原下到华北大平原,再到山东入海口,4个月跑了8个省。

“当然不是用脚跑,而是骑着摩托车跑。

我把能住的地方都住过了,老农家、废窑洞,在空教室里拼桌子就算是好条件。

我永远记得那天高云淡,也永远记得那一片蛮荒。

”那一趟,温铁军体味了“人被大自然压抑得仿佛只剩下一颗渺小沙粒的感觉”.也让他“对农村的复杂性有所认知”。

第二次是1991年,苏联解体,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的温铁军不相信美国人“Next must beChina(下一个是中国)”的论断,自费前去摸索苏东解体的教训。

他去了东德、克罗地亚等7个东欧国家,历时40天,花了不到2000美元。

汪晖点评:秦晖、汪晖、温铁军的对话

汪晖点评:秦晖、汪晖、温铁军的对话

秦晖、汪晖、温铁军的对话●汪晖2003年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一件意义非同寻常的事:自由派(右)代表人物秦晖、新左派(左)代表人物汪晖与体制内思想界(中)代表人物温铁军聚会杭州,就中国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了系列对话,不同观点之间展开了建设性的碰撞、磨合,引人注目。

关于这次对话的意义,思想界至今还难以达成共识;但在未来思想史上,它很可能被视为一个重大转折的标志。

对话的真正意义,并非如当事人所自我标榜的“超越派性之争”。

事实上,对话表明:不同派别之间有可能实现一定沟通,但派性是超越不了的。

对话发人深省之处在于,它似乎昭示了未来几年中国思想界的脉络走向:在自由主义以后兴起的新左派,之前一直作为自由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平衡而存在;从今以后,它很可能和中间派(以权威主义为代表)一道,走到中国思想潮流的最前端,并占据中心位置;自由主义思想则可能逐渐走向衰落,中国思想史可能翻开新的一页。

对话很长,内涵丰富,可说是近年来最有意义的思想史资料之一。

笔者拟不一一论及,仅就整体上印象深刻的几点,谈谈其背后蕴涵的思想界脉络走势。

一,对建国前17年历史的重新认识不难看出,对话是在一种相互靠拢、求同存异的友好气氛中进行的;在理念目标和经验判断的一些方面,三方均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识。

例如在对待1949年以来的中国历史上,对话基本认可了1950年代放弃新民主主义、以国家资本主义方式加快工业积累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个“不得不”的选择。

其中,秦晖先生虽质疑“中国原始积累的效率究竟如何?”,但是,1,他认可而并非反对这种积累;2,他承认,“并不认为中国当时的发展速度是全世界最差的”;3,他承认,判断效率高低至今缺乏公认最佳的“参照系”,“按照哪个标准更好,的确说不清楚”;按不同标准,可得出不同结论。

这种对经验事实的新颖表述,其意义在于摒弃了自由主义长期以来从意识形态出发,将中共建国前17年历史妖魔化的传统述事方式,将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建构在现实主义平台上.二,西方民主制度走到今天并非必然,也非完善杭州对话中,关于西方社会的认识,三方也达成了前所未有共识:西方社会(以美国为代表)在1960年代民权运动之前,虽已具备民主社会的“基本要素”,但也并没能让人民普遍真正享有民主。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观后感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观后感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观后感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观后感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观》是一篇引人思考的文章,它标志着温铁军回顾和总结了过去百年来激进思潮的历程,同时也代表了他对未来的展望。

这篇文章以其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分析,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温铁军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百年来的激进思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他指出,过去的激进主义往往忽视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的限制。

这种激进思潮往往将一种理念或思想绝对化,忽视了权衡和妥协的必要性,导致了一些极端行为和结果。

与此同时,温铁军也强调了激进思潮的积极作用。

他认为,在一些历史转折点上,激进思潮可以为社会带来新的动力和变革。

然而,他也警告说,过度的激进主义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分裂,因此,我们需要在追求变革的同时保持理智和平衡。

温铁军的观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一些人认为,激进思潮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因为它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和斗志,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然而,另一些人认为,过度的激进主义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混
乱,甚至可能引发暴力和冲突。

因此,他们主张在追求变革的同时要保持理智和平衡,避免极端行为和结果。

总的来说,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观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框架,让人们对激进思潮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它呼吁人们在追求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同时,要保持理性和平衡,避免极端和激进的行为。

这篇文章无疑引发了对激进主义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温铁军:改出百年激进:近期中国发生的历史阶段变化

温铁军:改出百年激进:近期中国发生的历史阶段变化

温铁军:改出百年激进:近期中国发生的历史阶段变化2011-06-13 16:09:35 作者:温铁军来源:草根网点击:1009 评论:0条【字号:大中小】评分等级:0摘要:改出激进的观点立论于两个阶段性变化:一是经济上已经从百年资本短缺走向三大资本全面过剩;于是中国的“单一制”政府试图在国家发展战略上从“亲资本”转为“亲民生”。

二是政治上从世界最大“小资国家”得以使交易费用内部化的“大众民主”转变为中资崛起争取利益的“精英民主”;但后者即使得到默许,也势必致乱于小资仍占绝对比重的社会结构;何况精英群体坚持百年激进而模仿之西方体制业已陷于过高负债的政治危机。

中国执政党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意见,体现出新世纪以来政策思想领域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改出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主导中国发展和制度演变的“百年激进”。

中国人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自1840s至1940s有百年屈辱;由于“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而不论何朝何代何党何派都力图参照西方列强的现代化模式发展“跟进型”工业化。

据此,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秉持的激进思想体系当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客观上和中国快速的产业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形成之后的大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是吻合的;是故,历代政府政策体系之内涵性地具有亲资本的本质特征也是类似的;据此形成共识,应是文化崛起、和谐社会之思想基础。

尽管无需依据外来之意识形态化理论做是非判断,但对本国资本化的不同阶段经验过程及相关制度演变之不同,仍有做比对分析之必要。

之所以说近年来的战略调整是告别百年激进,在于几个重要经济社会结构阶段性的变化。

一,经济领域从短缺向过剩的变化中国人在上个世纪的一百年所作的,不外乎是以西方制度为派生物的产业资本从形成到扩张、再到过剩的历史进程。

老一代学者马洪早在1998就提出我国的生产过剩问题,中青年学者林毅夫则于1999年分析了双重过剩条件下的恶性循环。

据此,我们近年来进一步提出讨论的经济上的历史阶段变化的判断是,不仅上世末我们就已经告别短缺进入产业过剩,而且进入新世纪的十年,则是金融资本在生产过剩条件下只能异化于实物产业并走向金融相对过剩的十年。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观后感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观后感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观后感近日,中国知名评论家温铁军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题为《告别百年激进》的观后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这篇观后感中,温铁军表达了自己对激进主义的反思,并呼吁人们摒弃过去的极端立场,追求理性和中庸之道。

温铁军在观后感中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以及中国百年来的历史变革。

他认为,在过去的百年中,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激进和极端思潮,这些思潮往往带来了短暂的繁荣,但同时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温铁军坦言,自己曾经是一个热衷于激进思想的追随者,但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他逐渐认识到激进主义的弊端和危险性。

在观后感中,温铁军指出,激进主义往往是一种极端的思维方式,它忽视了现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将事物简化为黑白二元对立。

这种极端思维容易导致对立和冲突,无助于解决问题和推动社会的进步。

同时,激进主义还容易导致人们盲目追随某种理念或思潮,失去自我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温铁军呼吁人们要摒弃激进主义,追求理性和中庸之道,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面对世界和问题。

这篇观后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很多人表示赞同温铁军的观点,认为激进主义带来的破坏力和负面影响已经足够明显,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和务实地思考问题。

一些评论家也指出,激进主义并不完全是一种坏事,它有时候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然而,他们也认为,激进主义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能过度,否则就容易走向极端。

总的来说,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的观后感引起了人们对激进主义的深入思考。

在一个多元和复杂的世界中,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和开放的思维方式,以及包容和平衡的立场,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只有摒弃过去的极端立场,我们才能找到更加适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路径。

《告别百年激进》读后感2000字

《告别百年激进》读后感2000字

告别百年激进读后感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陈平教授的微博评论中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

买回来的路上大致翻了翻,顿时两眼一黑,几乎全是经济术语,看起来十分费劲。

果然,回到家定定的看了二十来分钟,觉得十分晦涩难懂,对于我这种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文科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想了很久问自己要不要放弃,换一本看得懂的书来阅读,最起码看书的过程会轻松不少。

但又一想,我不能开这个头,难道以后看到的每一本让我觉得晦涩难懂的书我都要放弃吗?更何况,这种超越我知识框架的书有很多很多。

于是,建立在我自身对现实经济社会几乎没有什么概念的基础上,我粗略的看完了这本书,谈一谈自己从中收获的小小思考。

温铁军教授的这本书是他在2004-2014年间演讲录的一个整理,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温教授对现行中国社会用一般的西方价值判断看全球形式的质疑,这就涉及到意识形态的问题了,似乎与我前面看的一本《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思想研究》有点不谋而合的意思,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强行不谋而合了。

再一个作者提到的去城市化和生态文明多样性与市民农民相融合的新型城镇化让我有了不少感悟。

最后,因为我本身的专业是教育学,所以对作者以自身经历谈到的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的教育问题让我扩展了视野,有了新的视角去理解一些问题,现暂时从这三个角度来谈一谈我看这本书的体会。

一、意识形态作者在文中重申了意识形态不得不受制于经济基础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甚至多次强调去意识形态来剖析问题。

事实上,发展中国家的当代高等教育大都按照结构高度化的西方教育体制来搞,大都迫使知识分子服务于西方、倾向于西方的特点。

我们用西方的价值体系去解释历史问题,比如说教科书告诉我们是因为中国“闭关锁国,落后挨打,”但事实上,相关数据表明,中国自宋代以来一直是一个贸易盈余的国家,甚至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盈余国,挨打的原因不是因为落后,是因为贸易盈余太大,出口太多。

就因为中国长期对西方的贸易顺差太大,西方无利可寻,为了改变西方的贸易逆差,就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作者:温铁军文章来源:人文与社会点击数:更新时间:2011-5-12今天是我们新闻与传播前沿讲座第11讲,我们荣幸地请来了大家非常景仰的一位学者,他是多次到我们这里来讲课。

温老师今天讲座的题目叫做“告别百年激进”。

我简单地介绍一下温铁军教授,温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二级教授,相当于我们文科中的最高级别教授。

他在执教前曾经有过11年的工农经历,实践经验比较丰富。

温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国际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的比较研究,国内方面包括国情与增长、制度变迁、乡村建设及农村财政金融税费体制改革等。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温老师的讲课。

温铁军:说到我是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有点不好意思。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我已经来讲过至少三次了,但还从来没有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做过任何讲座,主要是自我感觉像传播学门下的不肖弟子,一直没有好好做新闻,反而改行做了研究。

今天,汇报一下最近的思考,我们在有关“十二五”和此前的一些讨论中,注意到有几个历史性的重大变化。

第一个是新世纪以来,我们已经告别了以前的百年短缺,进入了经典理论意义的过剩时期。

所谓百年短缺,是指当大多数非西方工业国家在殖民化时期遭到侵略和瓜分时,都会认识到船坚炮利是一个制胜的法宝。

这背后起支撑作用的当然就是西方工业化。

于是,后发国家都会以先发国家的工业化作为目标模式来赶超。

而一旦要进入工业化,就会首先遭遇一个挑战,叫“资本极度稀缺”。

可工业化却是一个不断追加资本投入的经济过程。

特别是中国,如果想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想形成西夷的坚船利炮的话,就意味着要发展军事工业,而军事工业更是一个需要不断追加更高投资的经济过程;而且因为不属于民生经济而不产生常态的经济回报,除非用军事工业的产品去打别的国家,占有了别的国家资源,才能有军事投入的正向回报,否则没有回报。

制造了大量的炮、枪,放在仓库里,在不使用时是纯消耗,并且为了维护,还需要不断上油,擦洗,还要有人看管,这些都不产生正向的投资回报。

当然,另外一种使用就是形成国家军事力量来防止甚至阻遏侵略。

但是在大多数先发国家,军事工业产品主要都是用于攻打别国,获得别国的资源和市场。

因此,两个常识必须记住:其一,一般工业化是一个不断追加投资的经济过程,而军重工业的投资量更大,如果不对外作战,并无回报。

其二,大多数后发国家都没有起码的工业化基础,要进入工业化就必须先有资本,所以首先面临的挑战叫做“资本极度稀缺”。

为什么特别强调“极度”二字?因为西方主流经济学建立的分析逻辑之成立,恰在于认为生产力诸要素都具有“相对”稀缺性,西方经济学所讨论的一般经济过程,都没有要素极度稀缺的情况,比如说劳动力要素极度稀缺是零,没有劳动力如何讨论要素的优化配置?资本主义时期的西方经济学说发展到亚当斯密,认为可以在要素相对稀缺条件下使用市场看不见的手优化组合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但是没有分析在资本要素极度稀缺、甚至稀缺至零的条件下怎样依靠市场达到最优配置。

因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很难按照一般西方经济学理论逻辑来构建或调整本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因为,他们首先面对的都是资本极度稀缺。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家会说,可以引进外资,进口替代然后出口替代。

这当然很好。

但是,外资从来都是有代价的,任何外资在资本稀缺程度为零的发展中国家都会在引进的转瞬之间变成外债负担;如果像中国这样资源短缺,或者初级产品不足,就几乎不可能形成所谓“替代”。

因此,在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上的债务国主要是希望进入工业化而引进外资的发展中国家,即以负债的方式进入工业化。

其中有些后发国家进入工业化了,现象上看是用自己的工业品出口就形成了贸易盈余,由此就可以还债。

成功地进入了工业化的国家不多,比如“金砖四国”中的中国、印度、巴西。

人们提到“金砖四国”的时候,其实主要还是说中国、印度、巴西这三个正在进入工业化的国家,虽然四国还得包括俄罗斯。

不过俄罗斯早在帝俄时期就已经工业化了,只是后来经历了两次灾难而已。

这些后发国家基本上还能够有效地应对外债的还本付息,因此被叫做Go od student(好学生)。

在西方看来,这些国家可被纳入国际主流。

但是现在世界上的国家总数190多个,大部分是第二次大战之后新独立的,大都没有能够进入工业化,为了工业化而引进的外资所形成的债务就转化成沉重的债务负担,并且不断地引发债务危机,使这些国家进入了债务陷阱,不能自拔。

这也是一种发展陷阱。

很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要靠出售原材料或者租让本国资源的方式来维持基本生存。

所以,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历史性重大变化就是,中国在这一百年中主要遭遇的问题是资本极度稀缺,但在完成工业化后进入世纪之交的时候,中国已经告别了短缺,进入了过剩。

这不是我的一家之言,大家在网上可以搜到,1998年马洪和陆百甫这两位老一辈的政策领域中有影响的经济学家(马当时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在1998年的研究中就已经指出,中国的生产过剩已经出现了。

另外一位,中青年中的海归林毅夫,他在1999年提出的一个观点,更为直白一些地指出中国的主要问题是“双重过剩条件下的恶性循环”,并由此而针对性地建议希望中国开展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最早提出,就是1999年在中国经济论坛的一次内部座谈会上,由林毅夫教授提出来的。

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他的建议直到2001年12月才有机会面陈当时的总书记江泽民,之后新农村建设就随“三农”问题成为重中之重而逐渐引起重视,终于在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被这一代新的领导集体确定为“十一五”八项重大战略之首。

所以林毅夫对于国家新农村建设实现统筹协调、平衡发展是有贡献的。

因为我不是主流经济学家,所以我的表达更为直白。

中国现在面临的主要是三大过剩——因产业过剩而必致金融过剩,因产业和金融过剩而必致商业过剩。

由此,可以归纳为三大资本过剩。

产业、金融和资本过剩的逻辑关系是,当产业过剩的时候,银行家不会向过剩的产业投资,政府却不断地制造货币,货币总量在不断地增加,但又不能再将货币直接投向过剩的产业领域,只能由中央人民银行给各个商业银行,于是出现金融资本的流动性过剩。

两年前银行的资产总规模已不止七十万亿,现在应该已经在90万亿左右,甚至更多,因为近年来大量外资流入,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增发货币来进行对冲,,估计现在应该约有百万亿的金融资产。

但因为产业过剩,很大部分金融资产无法使用出去,于是导致严重的银行存差现象,即存款大于贷款。

比如你向银行存一百元,银行只能用出去五十元,剩下五十元还得向你支付利息,所以现在不是钱少,是钱多了,淤积在银行了,即喜剧演员戏称的“不差钱”。

世界上任何国家只要金融过剩,资金通常都会和房地产结合。

金融资本跟地产资本之间的结合机会几乎是天衣无缝的,互相依赖。

大量的过剩金融资本有意无意地推高地产价格,这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并非本国独创。

产业只要过剩,金融往产业投就意味着砸钱收不回来,金融就不投,不投又不断增发货币于是产生金融过剩,当然会接着出现商业过剩。

世界商业巨头沃尔玛,年平均利润率也只有1%,甚至不到。

大量的商业领域的竞争,都不是因为投资环境恶化,而是由于商业布局过剩,商店太多,因此实力弱的只好靠假冒伪劣,才能有点薄利。

如果规规矩矩经商,老老少少纳税,一般情况下都意味着亏损。

所以,产业、金融、商业这三大资本过剩,试图在完全过剩条件下构建信用社会,形成稳定信用关系的努力,不是不值得肯定,而是环境不好。

因此,这种主观愿望很好的努力往往带来较高的制度成本和因这种努力不奏效而带来的较高的治理成本。

总体来看,资本过剩条件下,无论主观如何,制度成本过高是必然的规律。

也就是说,当学校的老师们还在讲着如何构建制度、如何形成信用,如何建立契约关系,如何自由契约万岁的时候,这些东西都已经是阿娇在唱着昨天的歌谣。

如果老是听这些歌谣,就会让我脸上淌着泪,刺伤了我的心。

不能再听过去的歌谣,因为我们已经过了那个时代。

今天当出现严重过剩的时候,再用过去的歌谣说不清楚今天是什么日子。

当然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最后回到保守去了,我们可以理解教科书是没法改的,但是如果想和当代的问题结合起来讨论,就至少应该知道时代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即我们已经在世纪之交告别了短缺,当代这十年,称为迎来了过剩的十年。

接着,派生出来的问题是,在短缺时代,无论何种体制,何种意识形态,何种政府,谁当领袖,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当资本极度稀缺时,政府第一任务肯定是资本积累,因此就必然是亲资本(pro-capital)的政策体系。

国内思想界简单地搬用某个欧洲国家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偶发性地形成的左派和右派的这种观点,不太明智。

有人一言以蔽之地认为过去都是极左的错误,更是有点荒唐愚昧。

在资本极度短缺的年代,客观上不会有形成所谓左的错误的条件,即使有错误,也只可能是极右的错误。

因为,这时无论以任何名义建立的政府,其政策体系都一定是亲资本导向的。

只有当资本不再短缺,当资本进入过剩,这时候的政策体系也必然是不论何党何派,何种政治体制,何种意识形态,谁为政府领袖,都会相应地调整到或多或少的民生导向,或者说,亲贫困(pro-poor)政策基本上具备执行条件了。

请考虑我提出的这个客观规律:亲贫困和亲资本这两大本质对立的政策体系,都是在客观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性条件改变的时候才有可能内生性地发生改变。

亦即,条件不具备的时候,政治家说与做就不可能是一回事。

总之,后发国家带有共性的问题是处在资本极度稀缺的条件下,为了解决资本极度稀缺所带来的压力,某些做法或相应的政策一定会是比较激进的。

于是乎,似乎不好用左右翼这种两分法,也不好用源于西方的那些约定俗成的概念。

因此,我只好用了一个听起来似是而非的概念,叫“告别激进”。

可为什么说“告别百年激进”呢?其实清末无论是中兴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还是后来被当成保守派的慈禧太后,都想搞工业化。

如果说,曾、左、李这些中兴重臣只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即今天所说的对国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等,那么包括老佛爷在内的统治者在那个年代则是已经开展“师夷长制以制夷”,也就是制度引进。

所以,在戊戌维新之后,中国已经在教育、邮政乃至政府体制上开始试图一步步地采行西制。

大量派留学生出国,也是1890年以后的现象。

只不过,那个变革时代仍然有很多问题属于内生性的传统矛盾。

比如,四川的保路运动今天被意识形态化以后变成一个具有高度政治正确的话语,很少有人敢于怀疑。

但它称之为事件的背后,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和今天的有些社会矛盾差不多,就是官绅勾结或官商勾结,把国家用来筑路投资的路款先都用来内部“跑冒滴漏”了。

政府无奈,就提出将修路工程转包给洋人。

这至少是很少被关注的负面背景之一。

正面的背景也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等因素,但出于构建革命意识形态的需要而把负面的掩盖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