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中国三次对外开放的
高中历史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课文知识点解析 岳麓版 必修2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文知识点解析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渐形成,它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或方面:1.五个经济特区(1)时间和地点: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相继于1980年和1988年成立。
查一查:什么叫经济特区?特区的“特”表现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解答:我国的经济特区是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我国设置的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的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它的特殊主要表现在经济上而不是政治上,即不同于内地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2)开设原因: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设特区,主要是发挥它们的两大地域优势,一是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信道或重要海运港口,二是靠近港澳台地区,是著名的侨乡。
1988年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划定海南为特区,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海南的优势主要在于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
总之,开设经济特区就是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打开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3)作用:这些特区二十多年来不仅实现了自身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地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如深圳特区,已由开放前的小渔村发展成综合水平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上的重要城市。
2.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在肯定深圳等经济特区发展的基础上,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1984年国家又决定开放全析提示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特殊渠道。
目前海南省正在向“把海南建成中国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度假休闲胜地”的目标前进。
沿海城市加开放区,使沿海地区全面实行对外开放,形成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前线。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四)
实现耕者 合 乎 经 有其田 济规律, 1953— 农 业 的 小农经济阻碍生产 建立集体经营的 完 成 对 农 把 握 生 1956 社 会 主 力发展 农业合作社 业的社会 产 关 系 义改造 主义改造 的 变 革 或调整, 1957— 人 民 公 主观认为公有化程 建立“一大二公” 损害农民 必须有 1978 社 化 运 度越高越能促进生 的人民公社体制 利 益 , 挫 利于生 动 产力发展 伤生产积 产力发 极性 1978 家 庭 联 人民公社旧体制阻 土地公有前提下 调 动 农 民 年至今 产 承 包 碍生产力发展 包产到户,农户 积 极 性 , 责任制 自主经营 解放农村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底——至今)
(一)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时间、内容、意义)
(二)对内:经济体制改革(含义) 1)率先改革的原因 1、农村 2)措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含义、主要特征、意义 发展乡镇企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前提、作
1)全面开始:时间、标志 2)措施 2、城市: 3)意义
1)建立过程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意义 (三)对外开放 1、原因—— 2、过程、特点、意义 3、中国加入WTO——时间、
★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时间 名称 变化原因 变化结果 影响 原则
1950— 土 地 改 封建土地所有制阻 废除封建土地所 解 放 农 村 必 须 实 1952 革 碍生产力发展 有制,建立农民 生 产 力 , 事 求 是 ,
第四单元复习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底)
1、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工业化
1)开始标志:一五计划 (特点、成就) 2)意义
1)过程(农、手 2、调整生产关系——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结果及意义 3)实质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对中国发展的限制越来越大。
1980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接见外宾时,第一次以“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对外经济政策公之于世。
1981年11月召开的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
”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策被正式写入我国宪法,由此确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揭开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序幕。
中国的对外开放大体经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试办经济特区。
1979年7月和198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市和厦门市创办经济特区。
1988年4月全国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海南岛建省、办经济特区。
这是对外开放的重大步骤,是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崭新试验。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以市场调节和外向型经济为主,发挥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改革试验基地的作用。
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中国经济特区充分利用毗邻国际市场的区位优势和国家赋与的特殊政策,着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已经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结构,是目前中国外商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
第二阶段,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
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经济特区经验的基础上,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扩大其经济技术对外自主权,实行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先形成投资环境较好的“小气候”,比较集中地为外商提供投资场所,举办工业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项目,开发新产品,兴办新产业,促进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各自腹地的经济发展。
第三阶段,进一步扩大沿海开放区域。
1985年2月,党中央提出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温铁军 八次危机 主要内容
温铁军八次危机主要内容温铁军,一个备受瞩目的名字。
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风云人物,他的名字也因此与“危机”紧密相连。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曾经遭遇了八次危机,每一次危机都让他成长,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第一次危机是在他创办的公司遭遇资金链断裂的困境。
当时,他正处于创业初期,公司的运营资金紧张,面临着无法支付员工工资和供应商欠款的尴尬局面。
然而,温铁军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最终通过与投资方合作,成功渡过了这个危机。
第二次危机是在公司产品推出后,市场反响不佳。
温铁军发现自己的产品并没有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销量一直不尽如人意。
面对这个问题,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决定重新审视产品定位和市场需求,通过改进产品设计和加强市场营销,最终成功转危为机,使产品销量逐渐回升。
第三次危机是在公司遭遇恶意竞争的困扰。
温铁军的公司在某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遭遇到了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包括抄袭、诽谤等行为。
面对这种情况,温铁军没有选择与竞争对手展开恶性竞争,而是选择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通过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服务质量来提升竞争力。
第四次危机是在公司遭遇经营困难的时候。
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的经营状况开始下滑,利润不断减少。
面对这个问题,温铁军果断做出了调整,削减了不必要的开支,优化了公司结构,同时加大了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最终成功扭转了局面。
第五次危机是在公司遭遇人才流失的困境。
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公司的核心人才纷纷被竞争对手挖走,导致公司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受到了严重影响。
面对这个问题,温铁军意识到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关怀和激励,最终成功留住了核心团队,并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
第六次危机是在公司面临市场监管的压力。
由于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大,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和监管。
面对这个问题,温铁军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主动调整产品和服务,确保公司的合规经营,最终成功度过了这个危机。
我国30年对外开放的历程
我国30年对外开放的历程、成就和经验30年的对外开放是一次新的长征,我国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0年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历程我国的对外开放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至1991年以沿海地区开放为重点的探索开放阶段。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并明确提出:“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1979年,广东、福建两省率先开放,对外经济活动实施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1980年5月,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导示范基地。
接着,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展开,到80年代末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沿海开放地带。
这一时期,我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
第二阶段:1992至2000年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推进和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阶段。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提出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等一系列新的改革开放思想。
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与国际互接互补”的新要求。
中央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实行沿江和沿边开放,推动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进一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区域开放格局。
这一时期,我国实施一系列鼓励扩大开放的举措,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在国际分工序列中的地位上升。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对外开放步入历史新阶段。
2001年12月11日,经过长达15年艰难而曲折的谈判历程,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从此,我国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双向开放,并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中国建国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与经济合作
中国建国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与经济合作中国建国初期,面对国内外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对外开放政策与经济合作举措。
这些政策和合作推动了中国在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为未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一、恢复对外贸易中国成立之初,经济状况严重落后,国内产品匮乏。
为了摆脱经济困境,中国政府着力恢复对外贸易,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提供了苏联援助和对华贷款的支持。
此外,中国还加入了高贸易组织,与包括东欧和亚非国家在内的国家开展贸易合作。
这些经济合作措施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外部资源和市场,促进了国内工业化进程。
二、平息朝鲜战争后的困境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境。
为了支持战争重建和改善经济状况,中国积极争取国际间的援助和经济合作。
1953年,中国政府同印度、巴基斯坦、缅甸等国签署了“新亚洲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申明,在经济上相互合作,以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中国还通过发行外债和积极参与联合国对外援助项目等方式,争取更多国际支持,解决了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
三、积极争取中苏援助与技术交流中国与苏联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对外开放政策与经济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苏两国签署的《中苏友好互助条约》,为中国在经济上提供了巨大的援助和支持。
苏联通过向中国提供技术和设备,协助中国进行工业化进程,并且相互承诺在国际事务中给予支持和帮助。
同时,中国也积极向苏联学习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加强与苏联的技术交流,提升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实力。
四、参与国际组织与多边合作中国建国初期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与多边合作,通过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经济合作,扩大了互利共赢的机会。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通过积极参与联合国的事务,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与资源。
另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谈判,争取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环境,保护中国的利益。
总而言之,中国建国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与经济合作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支持和资源,推动了中国在经济上的发展。
温铁军最新文章
温铁军最新文章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三农问题专家,长期在农村调研,对三农问题有着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温铁军最新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温铁军最新文章篇1: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思考中国的农民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立足点,也就是说应该在什么样的层面来把握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还是一个战术问题。
惟其如是,才能对问题本身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一种清醒的自省和反思。
我认为,农民问题,或者用时下流行的说法"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的一个基本战略问题,可以这样说,中国的问题根本上就是农民问题。
这个判断是毛泽东下的,这个认识也是毛泽东能够在20世纪中国变幻动荡的时局中独树一帜,形成独特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式的基本点。
但是,并不是只有毛泽东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的独创性在于不照搬共产国际的既有经验,敢于提出中国的农民问题是中国特有的本土性问题这样一个命题。
从20世纪中国近代史来看,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共产党还是国民党,真正的革命者都是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共同认同这一道理的。
国共两党都进行过土地革命,第一次土地革命战争就是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20世纪前50年国内的三次革命战争都叫土地革命战争。
可以说,从20世纪历史看,谁能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谁就是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者。
所以,自中国有民主革命开始,中国的根本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就是土地问题,而其他的政治、经济、社会各种制度安排,都与这个问题有环环相扣的内在逻辑。
建国后的战略选择:得与失建国以后,毛泽东对"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规律有所认识,中国消除城乡差别,解决农民问题,必须要走工业化的道路,走农村城市化道路。
毛泽东说:"如果中国需要建立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许多的现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但是毛泽东及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中国当时的形势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小农经济天然无法与工业化经济产生交换,而且小农经济剩余有限,工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巨大积累只能逐步产生,农民逐步向城市转移,工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国三次对外开放的“收益和成本”
中国三次对外开放的“收益和成本”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进行了三次对外开放。
本文将探讨中国三次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
第一次对外开放:1978年改革开放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思想,标志着中国迈出了发展的关键一步。
这次对外开放的核心目标是加大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
收益第一次对外开放带来了多方面的收益。
首先,中国的外贸规模大幅增加,进口和出口额度不断攀升。
外贸的增长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国内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
其次,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入中国市场。
外资的引入不仅为中国提供了技术和管理经验,还为中国提供了就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促进了对外开放。
加入WTO使中国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贸易,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机遇和合作伙伴。
成本第一次对外开放也带来了一定的成本。
首先,随着外资的涌入,中国面临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外资带来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中国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尤其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其次,对外开放也加剧了中国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
迅速增长的经济活动导致了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同时也加剧了碳排放等环境问题。
第三,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市场面临了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国内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外先进企业的竞争压力,这对一些国内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二次对外开放:1992年经济特区的建设1992年,中国再次开展对外开放,重点是建设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的建设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收益第二次对外开放带来了以下收益。
首先,经济特区的建设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实验田,探索新的经济体制和政策。
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其次,特别是在沿海地区,经济特区的建设带来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引入。
这些外资和技术的引入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八次危机》读后感
《八次危机》读后感温铁军教授是国内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他的《八次危机》一书对中国自1949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书副标题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温铁军教授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多次危机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在书中,温铁军教授将中国自1949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划分为八次,并对每次危机的原因、表现和应对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他认为,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临着不同的经济危机,这些危机的根源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温铁军教授分析了1958年至1960年苏联援华投资中断后引发的经济危机。
他指出,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遭遇了挫折,农村集体化政策进行了实质性的调整,“三自一包”政策允许农户从集体经济中部分退出,农业生产逐渐恢复,经济得以出现复苏。
这一观点与传统的历史叙述有所不同,强调了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其次,温铁军教授探讨了1968年至1970年“三线建设”时期的经济危机。
他认为,这一时期的经济危机是由于战备经济模式导致的,虽然为西部和西北地区奠定了工业基础,但也带来了政府赤字危机和城市就业危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再次采取了向农村转嫁危机的方式,上千万知青下乡,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此外,温铁军教授还分析了1974年至1976年、1979年至1981年、1988年至1990年、1993年至1994年、1997年至1998年和2008年等时期的经济危机。
他认为,这些危机的根源主要包括外部冲击、国内经济结构失衡、政策失误等因素。
在应对这些危机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推进金融改革、扩大内需等。
在分析危机的原因和应对措施的同时,温铁军教授还强调了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他认为,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解决。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复习提纲素材 川教版 精品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1.经济特区的建立:
①1979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办特区。
②1980年: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珠海、汕头(广东省);厦门(福建)1988年:海南岛(海南省)海南经济特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建立背景:改革开放}
2.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1980年:建立 5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发长江三角洲等7个经济开放区(80年代)——1990年开发(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扩大开放的窗口]——(1992年)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成都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
至此,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3.外开放的意义:①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②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
进的管理经验,③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1。
八下历史第9课 对外开放重要知识点儿
第9课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原因:国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后经济发展的需要;吸取闭关自守的教训
国际:经济全球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中美关系改善;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利的国际形势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第一步/突破口)
1、开始建立:1980年,在广东、福建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2深圳--经济特区代表、对外开放窗口(一夜崛起之城、80年代代表)
3、意义:①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②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③促进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⑤推动了国内进一步改革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①1984年沿海开放城市②1985年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③1988年,建立了海南岛经济特区(面积最大)④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90年代典型代表)⑤开放内地:1992年。
2、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走出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1年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温铁军八次危机
评论温铁军教授的8次危机与3次圈地运动(2012-12-18 15:11:09)标签:杂谈温铁军教授梳理了1949---2009年建国后60年时间中计有8次危机与开放后有三次圈地运动观点一:四次4000万人大失业第一次:1960年代的青年大失业而上山下乡,1970年代是隐性失业的第二次:1980年代初期的知青大失业从而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即用倒爷解决了就业问题,并且直接导致了1984年严打第三次:1990年代国企大下岗并且同时伴随民工潮只能用用国际市场解决就业问题了即全国打工搞外贸了,并且直接导致了1996年严打,好在解决问题是迅速的从而犯罪并没有太过份,因为人们可以有新的就业方式如服务业,如一夜之间什么歌厅,足疗之类的,如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就业,因为从1995---2005年是外贸的黄金十年第四次:2010年代之后事实上是再次出现了失业潮即大学毕业生失业潮,这个失业潮也是极其的严重,源于1999年大学扩招年1000万人高考,680万人大学生毕业,并且海归也变成了海待了。
好在低端劳动力在2004年峰值出现,即质变为用工荒了,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但是这不足以解决就业只有发展服务业与城镇化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如目前大规模地招收了社区工作者。
美国人需要每个月提供33万个就业岗位才能满足失业率在5.5个点以下,而中国人却是需要至少要提供100万个岗位以上才能基本保持社会稳定。
即年新就业达到1200万人以上。
这个失业潮事实上在10年代相当的明显的这与中国的人口高峰相关联。
观点二:两大雁阵产业转移模式:苏式与美式,苏式是大陆型的三线转移,苏式是2.5条线即东欧线(10国)与东方线(中蒙朝越四国)0.5线就是印度线,经互会为载体,易华贸易为主体,最终是失败的美式是海洋型的二线转移。
西线与东线(日本,四小龙),经合会为载体,美元货易为主体。
最终是成功的。
输出的是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
观点三:国际格局的演变1列强纷争1945年前到2双寡头垄断1945---1991,再到3一超多强1991---?。
(新课标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背记要点 第9课 对外开放(原卷版+解析)
第9课对外开放(新课标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2022版课标】【2022】版课标·了解经济特区建设、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等史事,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思维导学】【背记要点】知识点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建立:1980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过程:1984年14个沿海城市→1985 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 年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2、格局: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知识点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 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易错易混】1.近代的开埠通商是丧权辱国的被动“开放”,如今的对外开放是独立自主的主动开放。
2.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不是深圳,而是海南岛。
【拓展延伸】1.经济特区中的“深圳、厦门和海南”(1)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的代表。
(2)厦门——我国第一批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3)海南——后增设的、面积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
2.近现代对外开放【三年真题】(一)、2022年中考真题1.(2022年山东青岛)1982年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惊人奇迹,被称为“深圳速度”。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三次浪潮及其演进逻辑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三次浪潮及其演进逻辑作者:王跃生边恩民张羽飞来源:《改革》2021年第05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历经了三次大的浪潮,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开启的第一次对外开放浪潮、21世纪初加入WTO开启的第二次对外开放浪潮、2012年底中共十八大召开开启的第三次对外开放浪潮。
这三次浪潮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演进逻辑:对外开放是一个不可逆但阶段性明显的长期过程;开放的动能由内部以开放促发展的压力和外部施压的推力共同构成,以内部因素为主;对外开放过程始终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承受力相匹配,缓慢的积累势能与“临门一脚”的迅速爆发不仅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对外开放及外来制度规则的引入实施最终会与中国自身制度特点相互融合,成为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复杂混合体。
关键词:对外开放;RCEP;CECAI;CPTPP中图分类号:F12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1)05-0076-122020年11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CPTPP)。
这一表态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关注。
考虑到全球经济在孤立主义、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冲击之下增长停滞、矛盾激化的艰难状况,考虑到疫情冲击下各国经济深受损害,脱钩、断链不绝于耳甚至出现以邻为壑的混乱局面,更考虑到全球处于面对百年变局失去方向、全球化前途未卜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所作出的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承诺、积极考虑加入CPTPP的表态,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了中国作为影响巨大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和人类命运前途的态度与承诺。
实际上,中国提出积极考虑加入CPTPP并非面对全球化僵局与疫情冲击的短期策略。
中国三次对外开放的“收益和成本”
中国三次对外开放的“收益和成本”提要:三次大规模引进外资,复制翻版的工业化进程,最大的收益仍然是摆脱了百年“挨打”的境地,三次对外开放接受的仍是苏联和美国为首的西方两大资本帝国主义集团不断调整的传统制造业的落后结构。
引言∶ 中国其实只是“中”国我过去长期埋头农村基层的社会改良试验,一向只“埋头拉车”,不介入两个极端倾向的理论讨论。
近两年认识到农村“草根”社会的变化是近代经济发展史上符合规律的现象,于是才试著把多年来的感性经验提出来讨论,也因此有机会浮上来“抬头看路”,开始从“三农问题”的研究出发,思考与对农民和农村有制约作用的“大问题”,在思考中逐渐尝试著把近代史上的大事对中国发展方向的影响与当前的问题结合起来分析,试图提出一个分析发展问题的思路。
1 、问题的提出∶关于对外开放的“收益和成本”人们已经约定俗成地认为,中国经济较快增长是最近20年的事,而且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和大规模引进外资。
其成绩宏大已经是国内外公认的,毋庸赘述。
但竖看50年,我们这种农民人口占绝对比例的国家“追随工业化”的过程中,实际上前后搞了 3次大规模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哪次都有成绩也有代价。
中国是“中”国。
近代自清末人口超过 4亿以来,既定的资源秉赋已经不可能根本改变,这本来就对制度安排是一种硬约束,使中国客观上既走不了苏联、也走不了西方模式的工业化道路,无论硬一点的照搬,或者软一点的跟随,尽管会有成绩,也必然会造成损失。
关键是我们自己怎样认识成绩和代价,也就是怎样从发展的角度估计“收益和成本”。
以往的文献大量表述了成绩或者“收益”,而本文则试图做一点点代价分析,并且试图以此说明,进入 21 世纪的中国人应该认识到基本国情矛盾对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对照搬制度的约束,我们可能已经完全没有再照搬下去的条件,可能“不得不”摸索著走自己的路,现在应该是全面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候了。
2 、要深化改革和稳定发展,就必须重新强调解放思想人们有高度共识的是∶ 20 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群众自发(至少起初是自发的)的2 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后来的经济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第5课 洋务运动巩固辅导二十四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近代化的起步第5课洋务运动巩固辅导二十四第1题【单选题】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
战争分别指(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评价不正确的是( )A、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B、其办的企业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C、其办的新式学堂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D、洋务运动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属于洋务派为“自强”创办的工业有( )A、江南制造总局B、开平矿务局C、汉阳铁厂D、湖北织布局【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派遣留学生出国D、筹建新式海军【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徐州煤矿开采已有九百年以上的历史,但到十九世纪八十年才采用比较先进的新式方法进行生产,从而挤入了近代化的行列。
与“徐州煤矿挤入近代化”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做着各种各样的中国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新型工业、民主制度………下面哪一运动首先实现了“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面四幅图片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工业,其中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2015.贵州省六盘水)图中的历史人物参与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艾跃进和温铁军辩论
艾跃进和温铁军辩论
艾跃进和温铁军是中国留学回国运动的发起人。
一九二四年,他们发表了“回国说”的重要论文,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极大关注,也揭开了留学回国运动的序幕。
就中国留学回国运动的发起,艾跃进和温铁军提出了相互不同的观点。
艾跃进认为,在称谓外,中西方的经济制度不同。
传统主义反对新思想,中国落后,需要引入新科技来壮大中国实力。
他说中国要到西方去 borrow 那里的资源,才有把中国变成强国的可能。
另一方面,温铁军采用抵抗英美势力的政治技术来推进中国的发展。
他主张中国应吸取西方的教育和技术,但中国的历史文化与西方根本不同。
他认为中国民族的国家意识和意志力比西方强大,而且是通过自己的国际政治机制驱动中国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从艾跃进和温铁军的辩论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关注中国发展的出路。
艾跃进认为,中国需要吸取外国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模仿,以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而温铁军则认为,中国需要依托自己的传统文化,坚定民族的国家意识,在慢慢的推动下推动中国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们看到艾跃进和温铁军辩论的结果,中国一步步走向对外开放,不断积累西方国家的技术和成果,大力发展经济和技术,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同时,中国高度重视保护民族的传统文化,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社会中,传承民族的历史文化,凝聚民族的团结精神。
1978-1989年中国经济大事件
1978-1989年间中国经济大事件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除了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重大历史事件的拨乱反正之外,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会议还提到我国经济管理体质的一大缺点是“权利过于集中”,应该“大胆下放”,这一思想直接奠定了79年以后实行的改革方针的基础,即“放权让利”等方式进行。
此次会议确定了改革的重心在农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提出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展开、乡镇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我国经济腾飞的起点。
2、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3月)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相继设立。
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
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
影响:使我国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1月1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陆推行“改革”,而改革最早始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标志为“包产到户(分田到户)”即后来被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
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关键是改变了人民公社体制,人民共社强调一大二公,削弱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特征是包产到户,虽然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制,但是因为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所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最终,它带领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三步走的第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铁军中国三次对外开放的“收益和成本”
标签:温铁军● 温铁军
一、50年代对苏开放的成绩与问题
1950年夏季爆发的朝鲜战争使新中国客观上失去了在苏美两个政治集团之间谋取战略平衡的历史机会。
1950 一1952年,新中国大规模引进苏联的主要服务于国防的重型工业设备,以优先发展军事工业的方式,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的惊险跨越,并在典型的“复制翻版”国家工业化及其相应管理体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高度集权、全盘苏化的上层建筑。
美、苏在“二次大战”中维持、甚至加快了传统制造业的发展。
然而战后,这种被战争需求刺激拉动的制造业过剩生产能力,必须找到出路。
在这种不可逆的经济规律制约下,两大集团必然利用战后各自设备抵顶投资,既转嫁、缓解了国内传统制造业的生产过剩危机,奠定了结构调整升级的财政基础,又客观上推动了通过民族解放运动独立的大批发展中国家“复制翻版”其传统结构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由民族独立战争打出来的强势政府主导,完成经济增长要求的社会整合过程,全部占有“资源资本化”进程中生成的财产和收益,确实能够比较短期地完成跨越工业化门槛的资本原始积累。
直接的最大的社会代价,则是造成“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这个基本体制矛盾。
那次国家工业化面临的前提性制约是:政府为了工业化必须也只能从农业提取剩余形成资本原始积累。
然而,土改以后平均占用土地资源的小农经济条件下。
高度分散、农户平均剩余太少的农村,不可能适应这种突变式的国家资本原始积累。
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经济和政治交易成本随之抬高。
于是,国家在农村推进公社化,建立了历史上最完整、能够下伸到传统村社并且控制农户的集权体制,随之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这个基本体制矛盾。
苏联停止后续投资和技术援助使中国的国家工业化几乎立时受挫,当时政府财政没有后续投资能力,重偏斜的城市工业既不可能“扩大再生产”,也不可能通过工农两大部类产品交换完成起码的经济流程。
这种客观事实,表现为1959一1961年以“三年自然灾害”为名的经济危机,危机和大萧条阶段国家无力解决城市就业,矛盾只能向农村转嫁,于是有第一次两千万城里人上山下乡运动。
随着农民的悲剧式反抗而来的,是以“三自一包”为名的经济体制调整和政治体制改革。
这些是第一次大规模引进外资搞“复制翻版”式的工业化的代价。
二、第二次“洋跃进”:从日本和欧美引进外资
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毛泽东利用日益尖锐的美苏矛盾,于1972年向西方打开国门。
中国通过大规模引进欧、美、日设备,调整了重偏斜的工业结构,努力形成产业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70年代这次对外开放,与50年代的最大不同在于,不再有当年苏联专家。
进而,中国人除了必须支付昂贵的“服务”,还得转变过去照搬苏联的管理体制(乃至整个制度体系),才能适应照搬进来的
西方生产线。
这种制度改变,仍然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表现。
由于主要依靠引进项目调整工业结构,中国出现了与“一五计划”完成后类似的问题:1974年以后,财政赤字连续突破100亿元,而当时财政总规模才800亿元左右,导致国家扩大再生产的投资能力严重不足。
1974年,不得不再次动员城市过剩劳动力到农村,由农村集体所有制条件下的“大锅饭”来承担他们的基本生存保障。
这就是向农村转嫁危机的“第三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三、最近20年的对外开放,及其必然导致师法西方的体制改革
最近20年开放带动的改革成绩斐然。
但实质上仍然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复制翻版”.只不过从师法苏俄改为师法欧美。
因此,学界才继续着毛泽东提出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规律性现象:50年代照搬苏俄者,党内专家也;异议者,“右派”也。
90年代照搬欧美者,学术带头人也;异议者,“左派”也。
在两个极端上跳舞的不良倾向,似乎永远是主流。
1978年以后的20年,城市经济发展被世界称为‘“奇迹”,虽然基本上是依靠引进外资复制翻版工业化,但与前两次有所不同:
一、工业化的国民经济基础。
已经初步具备社会化大生产的产业门类齐全、专业分工社会化的特征,有了进入市场开展交换的基础条件。
二、利益主体形成。
国家资本逐渐分化成部门资本,国有经济内部产生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出现中央地方分权化的趋势。
三、启动了经济货币化。
1978年,与全国约1万亿的工农业总产值相比,社会存款才221亿,对企业的贷款也不过1000多亿。
到1998年,GDP约10万亿,广义货币却增长到近12万亿。
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取消黄金本位的货币发行的基础,只能是政治强权。
并且,货币不断超发导致金融资本的权利垄断。
还由于广义货币高比例大于GDP,金融资本不可能“分享社会平均利润”,于是,居于绝对垄断地位的金融资本必然异化于产业资本,追逐自己独立于实物经济之外的超额垄断利益。
其结果是全社会的信用危机:一方面生产领域投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资本过剩、资本市场过度投机,中国也出现了经济的初步泡沫化现象。
这也是社会收益分配向垄断部门倾斜、造成日益严重的分配不公问题的主要解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