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我们是怎样重新得到迁徙自由的

合集下载

温铁军:我们是怎样重新得到迁徙自由的人民有迁徙的自由

温铁军:我们是怎样重新得到迁徙自由的人民有迁徙的自由

温铁军:我们是怎样重新得到迁徙自由的人民有迁徙的自由人们大多知道2000年的重大政策改变之一,是中央政府宣布从10月1日起“县以下放开户口限制”。

随之,有些沿海省份进一步允许省内人口自由迁徙;有的省如河北,甚至连省会城市都允许农村流动人口按照居住地和职业转变身份进城。

亦即,我们已经得到迁徙自由了。

只不过,该项本来应该引起农民欢呼的政策自实行以来,据很多地方反映,城市户口实际上很少有人问津。

为什么?进城农民不是都愿意转变身份的吗?面对这种现实,建议我们的经济理论界进一步思考,在这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近10年里有哪些认识误区……一、80年代的“离土不离乡”如果认真地、客观地看改革开放24年以来政策演进过程,可能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人口迁移的问题。

1、理论界的误区乡镇企业在80年代中期大发展的时候,政府的应对政策是强调“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当时很多人对这样的政策和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就提出了强烈批评,要求乡镇企业集中;于是各地大搞各种“开发区”,严重剥夺了本来就归农民所有的土地增值收益;再后来,人们则照搬国外理论规范,强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非把私有化改制生搬硬套到本来就与意识形态和公有制风马牛不相及的乡镇企业上,其实是从根本制度上限制了农民作为真实投资主体分享农村工业化资本收益的机会。

搞到今天,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成为三农问题的写照,理论界突然找不到屁股来打。

不知道他们是否愿意在批判决政失误的时候也把自己的错误也捎带上?之所以出现这些误区,在于很少有人下到基层,实事求是地分析当时的客观情况。

2、80年代为什么强调“离土不离乡”当1984年卖粮难发生以后,1985年农民自发地减少了7000万亩的种粮面积,大规模上了经济作物,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导致农村经济结构重大调整。

这时,农副产品的充足供应,本身就推进了农村经济市场化和农民进入城市的要求。

于是,在1985-86年的政策讨论中,就已经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和开通城乡的建议。

我们是怎样重新得到迁徙自由的

我们是怎样重新得到迁徙自由的

我们是怎样重新得到迁徙自由的
温铁军
【期刊名称】《中国改革》
【年(卷),期】2002(000)005
【摘要】@@ 中央政府宣布,从2001年10月1日起,"县以下放开户口限制".随之,有些沿海省份进一步允许省内人口自由迁徙;有的省如河北,甚至连省会城市都允许农村流动人口按照居住地和职业转变身份进城.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温铁军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妻的“迂回战术”让我重新得到“性”福 [J], 闻之
2.迁徙自由与市民社会--兼评我国对迁徙自由权立法的考虑 [J], 罗许生
3.北美铁桶重新得到重用 [J], 忠峙
4.“从印刷线路板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得到三氯化铁溶液”实验探究教学设计与反思 [J], 陈廷俊
5.德国风力发电市场重新得到增长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民的代言人--温铁军的生平思想

农民的代言人--温铁军的生平思想

农民的代言人—温铁军的生平、思想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在一个颁奖典礼上说:“中国的农民很不容易,我常常觉得,9亿农民就像希腊神庙里的柱子,他们托起了大厦。

农民很多,但是真正关注农民的人不是很多,替农民说话的人也不是很多。

而温铁军就是中国农民的代言人。

”“中国农民的代言人”,用来形容温铁军是再合适不过得了,他独到的视角、新颖的见解、深刻的思想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忧国忧民之情,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才华,更让我们深刻的了解了‘三农’问题。

“温三农”这一称谓也正表现了人们对他多年来扎根基层、用心为农民疾呼的敬佩之情。

1951年五月,温铁军出生于北京,作为一位紧跟着新中国出生的50后,他亲眼见证了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

初中还没有毕业,就赶上“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的时候,他才十六七岁,被安排到山西汾阳插队,亲眼见证了农民生活的贫苦,并与当地农民完全融和,对农民这一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有了较深的了解,为日后对‘三农’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温铁军又参军,当工人,11年的工农兵经历形成了他从农村基层出发看问题的角度,和关注农民的感情。

1979年温铁军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的是新闻,却最终选择了研究“三农”问题。

也许是新闻专业的熏陶,温铁军一向注重社会调查,注重“用事实说话”。

1985年末调入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联络室从事农村调查研究工作。

同年他发起并组织了首批记者团,驾摩托车沿黄河考察8省40多个市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987年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正式组建后调入,1988年任监测处副处长,1993年任调研处长,1995年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1998年试验区办公室机构变动,调任农研中心科研处长,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

“为文不说民瘼苦,再作诗书也枉然。

”多年来,咬准“三农”问题的温铁军走遍了大江南北的大部分农村,细心地调查,认真地研究,然后把第一手材料写成文章。

他写了《世纪之交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认识误区》、《当“三农”遭遇WTO》、《半个世纪农村制度的变迁》……这位很少呆在研究室里的“研究员”成果多多。

我们是怎样重新得到迁陡自由的

我们是怎样重新得到迁陡自由的

“ 以下放开 户 口限制 ” 县 。随 的近 l 年里 ,有哪些认规误 区 0 有些沿海 省份进一步 允许省
之所 以出现这些溟区 , 在于 少有人 下

基层 ,实事求是地 分析当时的客观 情况。 2 0年代 为什 幺强调 。 ,8 离土不 离
多”?
自 徙;有的省如河北 , 迁 甚至连 允许农村流动人 口按照居住地 身份进城 。亦即 ,我们 已经得
2 2年 第 5期 0 0
1 2
维普资讯
自由迁徙 宾破性释放 ,则主要是 对过去被人 民公 计 .91 十几种主要农产品需求弹性大 户籍制度改革的文件暂时搁置 , 19年
的只有一 . 两种 其他大部分都在 1 以 才重新成为 问题 。 社制度束缚住的劳动 力的解放 , 这必然提 干 1
出农 民进城的要 求。
下。在那种情况 下 , 其实・ 瞎恰是农产品的
具体情 况是 ,94 1 年年底这个文 件的 9
于是 .在 1 8 9 5~1 8 9 6年的政 策讨论 宽分供应和 食品价格 降 , 把城市财政补 草稿出来以后 在征 求各部 委和各地意 见 2 9 中、 已经提 出了进一步发展 乡镇企业和 贴的 食品保 障的体 系打破 了。到 1 9 年 的时候 又出现 了难以协调的现实问题 : 就
去一 句加 了限制条件的话 允许农 民自理 农民 自理 口粮进城务 工经 商 政策也就没 差别的修正系数为0 7 2 。 ~O 7 )其他不 同
口粮 进城 务工经 商。 持城市人 1的垒部社会保障 ,城里 人 生 2 1
各 有意义 r 因此 .只要有城 乡之问的收入 规模的城市有不同的 卖户口”价格 .
第二 农民进入城市是 否必须放弃 在

温铁军

温铁军

温铁军根植乡土中国的思想者作者:陈叶军王海珍来源:《中华儿女》2013年第17期他,出身于典型的高校知识分子家庭,却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代言人”,并且把“三农问题”研究从国内拓展到国际。

他,通过对实践得来的各种详实数据、客观事实提炼出来的经验总结获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并通过理论研究使之升华。

他,就是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温铁军,一位行走在中国乡土社会的思想者。

理论联系实际、为人民做学问,这两者互相促进,在他的学术活动中鲜活体现。

心系人民,脚踏实地,温铁军的学问不是在书斋里完成的,而是用脚“走”出来的。

他行走在中国和第三世界的田间地头进行各种调研和实验,为三农可持续发展和乡土文化传承鞠躬尽瘁。

只许我给人不许人给我7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温铁军办公室。

盛夏酷暑,窗外蝉鸣嘶嘶,艳阳高照。

墙上没有字画,挂着一面面基层组织赠送的锦旗,为感谢他在乡村建设、三农研究中的热忱与贡献,其中河北省枣强县芍药村党总支赠送的锦旗上写着:倾心描绘新农村蓝图,无私关爱芍药村发展。

还有些类似的匾额锦旗,收藏在年轻人手里。

接受采访之前,温铁军刚刚参加完一场研讨会。

下午3点多,温铁军背着包匆匆走进办公室,与正在等候的学生们随意地打了个招呼,就马上进入了正题。

这是一次暑假期间研究生下乡调研的汇报,探讨的是华西村与大邱庄产业资本原始积累的比较研究。

记者也当了一回学生,参与了讨论。

作为坚持实事求是的学者,温铁军一直要求学生深入基层调研,他的学生石嫣表示,在农村待几个月后觉得思想很充实,写出来的文章接地气!诚然,这个即使到美国进修也要下农场去接地气的学生被社会广泛认可,不仅常常被海内外媒体报道,学术文章也在海外发表了。

“温教授不做精英把玩的学问,而是做大众听得懂的学问。

”温铁军8年前的博士生刘海英说。

扎扎实实深入研究,勤勤恳恳服务群众,这绝不是官方话语,而是对温铁军真实状态的描述。

“只许我给人,不许人给我”,这是温铁军践行的处世格言。

1958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确立

1958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确立

建国60周年:经济变革之体制变革> 正文1958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确立2009年09月29日13:03直通车网【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前言】1958年1月9日,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

户籍制度由此建立。

历史地看,户籍制度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

它背后承载的劳动就业制度、医疗保健制度,以及在接受教育、转业安置、通婚子女落户等方面所衍生出的许多具体规定,整体构成了一个利益向城市人口倾斜、包含社会生活多个领域、措施配套、组织严密的体系。

中国户籍制度彻底的改革,绝非改掉一纸户口所能解决。

在追求“迁徙自由”的梦想之路上,我们要走的路显然很长。

城乡二元户籍制之源1958年,被视为中国人口管理制度的一个分水岭。

这一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及配套制度,为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提供了详细的制度安排。

在此前的1954年,其实中国公民的迁移自由已经从宪法中被取消。

从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开始,中国人步入了一个漫长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

这一体制的形成,很多人把其归结为计划经济使然,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则认为这更多是当时的经济危机造成的。

他在《我们是怎样失去迁徙自由的》一文中提到,在1952--1957年中国一五计划时期,大约有2000多万农民工已经自由流动进入城市。

但从1959年开始到1960年,大概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又从城里迁出2000万人。

这一变化源于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建国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一五”时期所建立的基本是军重工业为主的国家工业体系,重工业有一种内生的“资本排斥劳动”的机制,这一方式起初并未对农村劳动力完全封闭,期间部分农民工流动现象可以说明这一点。

不过情况到了1956年发生变化。

中国工业此时刚刚起步,由于中苏交恶,苏联停止了对中国工业化的后续投资。

苏联停止援助后,政府财政赤字大规模增加,基本丧失了扩大再生产能力,没有新增扩大再生产就没有新增就业,所以1959年政府不得不把进城的人向外迁移。

我们是怎样失去迁徙自由的

我们是怎样失去迁徙自由的

程默:我们怎样失去迁徙自由20世纪50年代中国户籍制度的形成与演变迁徙自由是现代文明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自由离开原居住地到其他地方(包括国内和国外)旅行、定居、就业的权利。

居住和迁徙自由是公民人身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人权。

人类对迁徙自由的追求、奋斗和对该项权利的普遍确认,有着悠久的历史。

就其最早的成文法渊源来看,迁徙自由权利可追溯到1215年英国的《自由大宪章》。

该宪章第42条规定:"自此以后,任何对余等效忠之人民,除在战时为国家与公共幸福得暂时加以限制外,皆可由水道或旱道安全出国或入国。

"1791年的《法国宪法》最早以成文宪法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利,其第1篇第2款规定:"各人都有行、止和迁徙的自由。

"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宪法普遍对居住和迁徙自由作了直接或间接的规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居住和迁徙自由不仅成为各国国内法所普遍确认和保障的基本权利,而且也成为国际人权宪章和人权公约所确认的国际人权之一。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13条规定:"(1)人人在各国境内有权自由迁徙和居住。

(2)人人有权离开任何国家,包括其本国在内,并有权返回他的国家。

"1966年12月16日通过的《联合国人权公约》(即《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都把公民的自由迁徙和居住作为基本人权予以确认和保障。

一、50年代前半期:法律保护下的自由迁徙状况中国共产党早在1941年就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了迁徙自由。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条把自由迁徙作为人民的11项自由权利之一。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第90条第2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温铁军经典语录

温铁军经典语录

温铁军经典语录温铁军经典语录1、我去开展我国家实地考察,经常是没有经费支撑的,但我便是信赖眼见为实,脚踏实地,我自己想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我觉得寻求真理是不需要酬劳的。

——着重眼见为实、脚踏实地2、人地敌对高度严重的根本国情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敌对极大的限制着三农的开展。

“当时的小农户涣散运营的农业经济现已无法支撑比较现代的上层建筑了,因而缓解三农窘境的关键,便是以国家主导的方法让土地、资源、劳动力三要素回流乡村,按照国情建造新乡村,这也是建造调和社会的有必要。

”3、我国其实是在全面康复了小农经济之后,才完成了用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并且大幅减贫的,并且由此均分的地权起到了很大的束缚效果,安稳了社会秩序,不过,小农经济的经济根底也面对与高本钱的现代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为难地步。

4、农业越寻求现代化就越化学化,并且我国农业已是现在实际上最化学化的农业。

今日咱们吃的鸡是化学鸡,吃的猪是化学猪。

——农业现代化与小农经济的根底是根本敌对的5、咱们的消费主义和急进的崇洋媚外导致废物食物在我国大行其道,咱们现在都爱喝可乐,但印度人把可乐当农药使——杀虫剂。

——倡议绿色消费和有机消费6、全部大规模农场的运营都是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赛中追逐赢利,农场主对本国是否存在大规模饥饿并不关怀。

——农业资源丰富的巴西存在着大规模饥饿现象7、农人工在城市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是真实的无产阶级。

(为了处理现在各种城乡敌对)要协助这一代新工人阶级进入工会,并将此作为当今工会工作的首要方向,再逐渐地让8亿农人进入农会,由此来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敌对,促进社会调和。

——农人工问题的处理。

8、当年他爹来打工是什么工价,现在儿子来打工仍是什么工价。

可是全体的物价水平已上涨许多,因而农人工的实际收入是下降的。

——我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人开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到90年代末的整整十年,民工工资水平原地踏步,这是导致一些城市“民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

“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

作者: 温铁军
作者机构: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出版物刊名: 经济研究参考
页码: 23-30页
主题词: 世纪反思;“三农问题”;农民革命;人地关系;基本体;小农经济;农业剩余;地权;工业化;村社
摘要: <正> 在今天这种瞬息万变的时代,一个人如果能够自始至终坚持做完一件事,往往要靠运气。

因此我真的是三生有幸,不仅有机会从80年代农村改革“试验区”创办起就参与其中、一直干了11年;而且最近这两年又不期然得到了一个安静地坐下来、总结试验成果的机会,可以认真地读点书,可以“学然后知不足”,可以进。

温铁军:从三农研究到中国经验

温铁军:从三农研究到中国经验

58PEOPLE人物温铁军:从三农研究到中国经验□ 本刊记者 苑二刚温铁军在同一天作为演讲嘉宾参加了两个级别很高的论坛。

作为国内三农领域和乡土中国治理领域里明星级别的专家,他的观点深刻独到。

和退休前不同的是,没有学术“官位”的羁绊,他的观点更加尖锐而无所顾忌。

退休后的温铁军似乎比退休前还要忙碌。

人大明德楼9楼,温铁军的办公室是在一个普通大小的办公室里用玻璃隔出的1/3空间。

5月13日,62岁的温铁军正式辞去人民大学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第一任院长的职务。

这一天的上午,他在接受学校组织部门的例行谈话时,有两拨媒体记者在他的办公室里等候采访。

在此之前的周六,温铁军在同一天作为演讲嘉宾参加了两个级别很高的论坛。

作为国内三农领域和乡土中国治理领域里明星级别的专家,他的观点深刻独到。

和退休前不同的是,没有学术“官位”的羁绊,他的观点更加尖锐而无所顾忌。

而引起业界和媒体又一波热切关注的,不是他在三农领域里的研究新成果,而是他的一本新书——《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

在书中,他对新中国60年的发展经验做出独出机纾的梳理和总结,给人以颠覆性地震撼感。

“我要把时间多留给自己一些,有五本书计划要出版。

”温铁军说。

而他的博士生董筱丹告诉记者,其实至少有八本书已经摆上了他的日程。

与三农结缘爷爷是商人,“旧社会的剥削阶级”,父亲是人民大学的老教授,温铁军出身于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而他的命运却在国内政治运动的大势与个人选择的偶然结合中与三农结下了一生之缘。

17岁初中尚未毕业,温铁军就随着上山上乡的大潮到山西汾阳插队,一去就是十多年。

“我就这样在社会的底层滚爬,滚出了一身泥巴——我不再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出身的小知识分子,至少,我懂得了农民,懂得温铁军被媒体所关注更多是因为他是一个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者。

从2003年开始创办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和晏阳初一脉相承的是,温铁军要通过这种建设方式,力求从制度上和改变农民自身上探索解决三农之道,达到重建乡村改良社会的目的。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观后感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观后感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观后感近日,中国知名评论家温铁军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题为《告别百年激进》的观后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这篇观后感中,温铁军表达了自己对激进主义的反思,并呼吁人们摒弃过去的极端立场,追求理性和中庸之道。

温铁军在观后感中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以及中国百年来的历史变革。

他认为,在过去的百年中,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激进和极端思潮,这些思潮往往带来了短暂的繁荣,但同时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温铁军坦言,自己曾经是一个热衷于激进思想的追随者,但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他逐渐认识到激进主义的弊端和危险性。

在观后感中,温铁军指出,激进主义往往是一种极端的思维方式,它忽视了现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将事物简化为黑白二元对立。

这种极端思维容易导致对立和冲突,无助于解决问题和推动社会的进步。

同时,激进主义还容易导致人们盲目追随某种理念或思潮,失去自我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温铁军呼吁人们要摒弃激进主义,追求理性和中庸之道,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面对世界和问题。

这篇观后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很多人表示赞同温铁军的观点,认为激进主义带来的破坏力和负面影响已经足够明显,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和务实地思考问题。

一些评论家也指出,激进主义并不完全是一种坏事,它有时候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然而,他们也认为,激进主义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能过度,否则就容易走向极端。

总的来说,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的观后感引起了人们对激进主义的深入思考。

在一个多元和复杂的世界中,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和开放的思维方式,以及包容和平衡的立场,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只有摒弃过去的极端立场,我们才能找到更加适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路径。

韩国新村运动与农民权利

韩国新村运动与农民权利

摘要:1970年代发生的韩国新村运动采取了边建设边改善农民生活的推进模式。

笔者认为,这与韩国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选举权有关。

朴正熙总统为了连选连任,非常重视新村运动中农民权利的改善问题。

新村运动也的确给农民权利带来了较大的改善,但运动式的建设模式也部分地损害了农民的自主权。

关键词:新村运动;农民权利;选举权;经济权著名三农学者温铁军先生在2006年中国人文社科论坛上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六十年代的中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都相继开展过农村建设活动。

在中国叫农业学大寨,在韩国叫新村运动*,其实内容差不多,都无外乎是以农村基本建设为主要内容,开展农村综合治理,也都是大规模动员劳动力。

……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一个起码的基础。

”1但从此后农民生活状况来看,农业学大寨显然无法与邻国及台湾的农村建设相比。

对此温先生解释道,“那是因为日本、韩国当年搞新村运动的时候,既搞生产投入又搞生活改善,而我们‘先治坡、后治窝’,先搞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生活改善相对来讲没有来的及搞。

”2根据他的解释,韩日是人口少、建设快而决定了他们采取边建设、边改善的乡村建设模式。

事实上,韩日人均资源比我国还低,而且边建设、边改善也不是等建设完成后才改善生活。

因此,邻国农民生存状况较好肯定另有原因。

笔者考察韩国新村运动后发现:新村运动虽然也是为工业化打基础,但农民权利始终是一个重要变量,它决定着新村运动的发动时机及推进模式,这种模式又反作用于农民权利,给农民生活状况带来某些影响。

本文试图探讨新村运动与农民权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民生存状况的改善提供某些启示。

一、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选举权:新村运动发起时机及推进模式的决定因素从表面上来看,新村运动的发动是为了加快现代化进程。

朝鲜战争把朝鲜半岛一分为二,由于“南农北工”的经济格局3和“国父”李承晚“先统一、后建设,不统一、不建设”4的方针,韩国现代化速度非常缓慢。

中国人的“迁徙自由”

中国人的“迁徙自由”

中国人的“迁徙自由”近代中国第一次在宪法中明文规定公民享有迁徙自由,是1912年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第二章第六条第六款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

”此后,无论是袁世凯时代、北洋时代,还是国民政府时代,其制定的宪法及宪法性文件,都明确承认公民有“迁徙之自由”。

中共治下的革命根据地,也曾制定过多个宪法性法律文件,对公民“迁徙之自由”的权利也做了肯定,譬如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三条规定:“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迁徙之自由权”。

1949年之后,迁徙自由也曾一度进入了宪法,但很快就名存实亡,1975年更是被从宪法中取消掉了,此后,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均未恢复。

这些变迁背后,有怎样的历史背景?1975年以前:“迁徙自由”尚留存在宪法中新中国成立后制订和颁布的宪法性文件和宪法中,《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都明确规定:承认和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

但这种保障是否得到了切实的落实,则是一个需要具体讨论的问题。

梁漱溟1953年说:农民进城,“城里不能容,又赶他们回去”1953年9月,毛泽东与梁漱溟在全国政协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发生了一场激烈争论。

梁漱溟在会上发言说:“过去中国将近三十年的革命中,中共都是依靠农民而以乡村为根据地的。

但自进入城市之后,工作重点转移于城市,从农民成长起来的干部亦都转入城市,乡村便不免空虚。

特别是近几年来,城里的工人生活提高得快,而乡村的农民生活却依然清苦,所以各地乡下人都向城里(包括北京)跑,城里不能容,又赶他们回去,形成予盾。

有人说,如今工人的生活在九天,农民的生活在九地,有…九天九地‟之差,这话值得引起注意。

我们的建国运动如果忽略或遗漏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农民,那是不相宜的,尤其中共之成为领导党,主要亦在过去依靠了农民,今天要忽略了他们,人家会说你们进了城,嫌弃他们了。

这一司题,望政府引起重视。

”(引自《梁漱溟问答录》)对梁漱溟的意见,毛泽东是不认可的。

乡土中国的七十年变迁温铁军演讲稿

乡土中国的七十年变迁温铁军演讲稿

乡土中国的七十年变迁温铁军演讲稿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来到清华,给同学们作演讲。

今天我想跟同学谈一谈乡土中国的问题。

也许有人认为这些东西离你们比较远,但是,我们知道,当我们看见一些别的国家正走向工业化、城市化时,不禁感叹他们和中国原来还有这么多相似之处。

其实,几乎每一次重大事件发生后,总会引起很多思考和讨论。

十年前,人类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而我觉得如果没有另外的思维方式介入的话,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或停滞,因此中国最终还需要“再工业化”。

那么什么叫“再工业化”呢?就是必须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即由消耗资源与劳动力转向依靠创新,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进行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把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到50%-60%左右。

所谓再工业化,其意义就在于解决资源枯竭的问题,并且带动整个经济体系的升级换代。

乡土中国是一个很奇怪的社会结构,它又封闭,又分散;又顽固,又开放;又保守,又先进;它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包含着某种普遍性;它在历史上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又在近代被迫接受着强加给它的各种命运。

中国长期的农业生产导致了农村社区的相互交往是极端困难的。

小规模的熟人圈子里自给自足式的贸易和联系方式是唯一的选择。

村庄是家庭的扩展,家庭是村庄的扩展,村庄又是更广阔的共同体的扩展。

村庄通过血缘关系网络凝聚在一起,同时,它又是这个庞大的共同体中最脆弱的环节,随时都可能瓦解。

中国在文化上有两种根本对立的态度:一方面主张要保存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反对任何外来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却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以开放促改革,推动中国迅速迈向现代化。

应该承认,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中国现在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而且未来的增长潜力无穷。

我们可以说世界上只有两个现代社会,一个是西欧,一个是中国。

这样一个观点在中国大陆已经深入人心,从中央到地方都已经采纳。

所以我们希望在21世纪初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得中国真正融入世界,使得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与世界接轨。

温铁军谈三农问题: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温铁军谈三农问题: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温铁军谈三农问题:非不能也而不为也引言温铁军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被誉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推动者之一”。

他曾多次谈到农村经济问题,并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学习温铁军谈三农问题时的一些见解。

什么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指中国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和农业问题的综合体。

在中国,农民人口占据了绝大部分人口,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这就导致了很多农村经济问题,例如农村贫困、土地问题、劳动力流失、环境污染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一直在努力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

温铁军的观点温铁军在多次公开场合谈到农村经济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他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加强土地制度改革温铁军认为,土地问题是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他认为,当前土地制度需要改革,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具体而言,应该加强土地承包制度和流转制度改革,使农民可以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土地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温铁军认为,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他提出,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建设起一整套覆盖城乡的金融服务体系。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使农村居民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贷款、理财等金融服务。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当前农村经济遇到的困境,温铁军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这个战略的核心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通过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提升人才质量、挖掘乡愁文化和保护生态环境,来加速农村的发展和繁荣。

结论综上所述,温铁军谈三农问题的核心观点是: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我们应该在当前的政府政策和措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道路,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好的贡献。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农村经济问题的研究,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及时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迁徙自由名词解释

迁徙自由名词解释

迁徙自由名词解释
迁徙自由是公民可以任意选择居住的处所或任意旅行各地,而不受非法干涉的自由。

始于近代欧洲,许多国家的宪法都予以确认。

即除罪犯和有特殊法律规定外,公民都应享有该自由,迁徙的范围既可以在国内,也可以超出国界,但同时大都依法加以限制,如破产者迁居他地需经特别许可等。

公民都享有该自由,迁徙的范围既可以在国内,也可以超出国界,但同时大都依法加以限制,如破产者迁居他地需经特别许可等。

中国1954年宪法中曾确认该自由,一旦由于国内经济比较落后、交通不发达,城市人口过多等原因,这一自由尚不能实现,因此,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都没有确认这一自由。

温铁军:咱们是如何重新得到迁移自由的

温铁军:咱们是如何重新得到迁移自由的

温铁军:咱们是如何从头取得迁移自由的人们大多明白XX年的重大政策改变之一,是中央政府宣布从10月1日起“县以下放开户口限制”。

随之,有些沿海省份进一步许诺省内人口自由迁移;有的省如河北,乃至连省会城市都许诺农村流动人口依照居住地和职业转变身份进城。

亦即,咱们已经取得迁移自由了。

只只是,该项本来应该引发农人欢呼的政策自实行以来,据很多地址反映,城市户话柄际上很少有人问津。

什么缘故?进城农人不是都情愿转变身份的吗?面对这种现实,建议咱们的经济理论界进一步试探,在这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近10年里有哪些熟悉误区……一、80年代的“离土不离乡”若是认真地、客观地看改革开放24年以来政策演进进程,可能有助于咱们深切熟悉人口迁移的问题。

一、理论界的误区乡镇企业在80年代中期大进展的时候,政府的应付政策是强调“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那时很多人对如此的政策和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就提出了强烈批评,要求乡镇企业集中;于是各地大弄各类“开发区”,严峻剥夺了本来就归农人所有的土地增值收益;再后来,人们那么照搬国外理论标准,强调成立“现代企业制度”,非把私有化改制生搬硬套到本来就与意识形态和公有制风马牛不相及的乡镇企业上,实际上是从全然制度上限制了农人作为真实投资主体分享农村工业化资本收益的机遇。

弄到今天,农人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成为三农问题的写照,理论界突然找不到屁股来打。

不明白他们是不是情愿在批裁决政失误的时候也把自己的错误也捎带上?之因此显现这些误区,在于很少有人下到基层,实事求是地分析那时的客观情形。

二、80年代什么缘故强调“离土不离乡”当1984年卖粮难发生以后,1985年农人自发地减少了7000万亩的种粮面积,大规模上了经济作物,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致使农村经济结构重大调整。

这时,农副产品的充沛供给,本身就推动了农村经济市场化和农人进入城市的要求。

于是,在1985-86年的政策讨论中,就已经提出了进一步进展乡镇企业和开通城乡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大多知道2000年的重大政策改变之一,是中央政府宣布从10月1日起“县以下放开户口限制”。

随之,有些沿海省份进一步允许省内人口自由迁徙;有的省如河北,甚至连省会城市都允许农村流动人口按照居住地和职业转变身份进城。

亦即,我们已经得到迁徙自由了。

只不过,该项本来应该引起农民欢呼的政策自实行以来,据很多地方反映,城市户口实际上很少有人问津。

为什么?进城农民不是都愿意转变身份的吗? 面对这种现实,建议我们的经济理论界进一步思考,在这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近10年里有哪些认识误区…… 一、80年代的“离土不离乡” 如果认真地、客观地看改革开放24年以来政策演进过程,可能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人口迁移的问题。

1、理论界的误区 乡镇企业在80年代中期大发展的时候,政府的应对政策是强调“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当时很多人对这样的政策和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就提出了强烈批评,要求乡镇企业集中;于是各地大搞各种“开发区”,严重剥夺了本来就归农民所有的土地增值收益;再后来,人们则照搬国外理论规范,强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非把私有化改制生搬硬套到本来就与意识形态和公有制风马牛不相及的乡镇企业上,其实是从根本制度上限制了农民作为真实投资主体分享农村工业化资本收益的机会。

搞到今天,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成为三农问题的写照,理论界突然找不到屁股来打。

不知道他们是否愿意在批判决政失误的时候也把自己的错误也捎带上? 之所以出现这些误区,在于很少有人下到基层,实事求是地分析当时的客观情况。

2、80年代为什么强调“离土不离乡” 当1984年卖粮难发生以后,1985年农民自发地减少了7000万亩的种粮面积,大规模上了经济作物,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导致农村经济结构重大调整。

这时,农副产品的充足供应,本身就推进了农村经济市场化和农民进入城市的要求。

于是,在1985-86年的政策讨论中,就已经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和开通城乡的建议。

但最终还是强调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农民“进厂不进城”。

杜老 曾经讲过,当时的中央农研室提出了允许农民进城的建议,尽管领导也同意考虑,但几乎受到所有城市部门的反对,最后只在1986年的“一号文件” 中写进去一句加了限制条件的话:“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经商”。

因为,那个时候城里确实是用财政补贴维持城市人口的全部社会保障,城里人“生老病死有依靠”,使得城市人群基本构成了能够稳定社会的“中产阶级”,因此,社会上的刑事发案率也非常低,任何人都怕犯“错误”,因为他的全套保障都在单位,而当时单位的收支又几乎全部由国家财政负责。

客观地说,尽管政府维持的只是低水平的保障,但仍然基本能够保证社会安定。

而乡镇企业在创办期间根本离不开农村,其制度本来就不应该同于一般的城市中小企业。

因为,当时的基本原材料和主要工业品完全在国家计划控制下,除了依托农村资源开发的(如15小)之外,乡镇企业只能以土地和劳动力换取那些被纳入计划分配体系的城市企业转移初加工或粗加工;无论后来怎样发展,其资本积累也只能来源于土地和当地资源的资本化,以及劳动力的剩余价值。

二、90年代的人口大规模流动 1、为什么打工潮起于1992年 1992年以后中国突然出现前所未有的打工潮,当年就有大约4000多万农民工流入沿海和城市去打工,此后外出打工农民越来越多,1993-1994年增加到6000万,到1995-1996年曾经达到约8000万。

这主要是因为,1989-1991年农产品的全面卖难,导致了1992年的粮食市场几乎全面放开,农民进城既没有必要带“粮票”,也不必再“自理口粮”。

因此,只要有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别,当然就有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首先看需求变化:1992年邓南巡以后,中国经济进入高涨,对劳动力的需求特别是对粗工的需求大幅度增加,1992年经济高涨是以沿海开发区建设为主要动力的,而开发区建设要求“三通一平”,“七通一平”,需要大量粗工去挖土方、盖楼房,修马路,修建电力、电信和给排水的各种渠道。

这种客观变化形成了对劳动力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动,同时也引起了各地政府的政策调整。

此外,打工潮和90年代初期第二次出现农产品卖难有很大的关系。

1984年卖粮难引起80年代中期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全面增加,又导致80年代国民经济出现“黄金增长”。

同期的“价格闯关”改革,造成在物资相对“短缺”条件下的物价大幅度上涨,政府随即实行“宏观紧缩”、导致城市需求下降,于是,农、林、牧、副、渔等大宗的农产品在90年代初普遍卖难。

据当时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的统计,1991年十几种主要农产品需求弹性大于1的只有一、两种,其他大部分都在1以下。

在那种情况下,其实恰恰是农产品的充分供应和食品价格下降,把城市财政补贴的食品保障的体系打破了。

到1992年年初的时候,全国大概只有二十几个县的粮食没放开,猪肉、粮食、油料、棉花等等大宗农产品基本放开了,副食品随之也放开了,粮票和各种票证都逐渐取消了。

没有了粮食和副食品票证供应的这个限制条件,1986年一号文件写的那个“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经商”政策也就没有意义了。

可见,一方面是没有口粮限制,没有副食品供应的限制了;另一方面是农民在农产品卖难的情况下不得不追求非农收入,这才有了农民外出打工导致的大规模流动。

因此,是宏观条件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自发地市场化这种制度改变。

2、加速城市化和允许农民自由迁徙的政策为什么提出后又暂停 农民流动的事实,一度推动1993年开始的户口制度思想的重大改变,那时在政策讨论中就提出不搞身份限制。

到1994年公安部的户籍制度改革文件草稿已经写出来了,其基本精神就是改变管理原则,按照职业和居住地来建立户籍管理制度。

但为什么那时没有最终变成政府的文件?是因为1994年以后宏观环境变化。

由于1994-1995年再次发生通涨,到1996年的物价指数高达约24%,并且1995-1997年期间政府再次采用传统手段进行了宏观“治理整顿”,本来已经起草户籍制度改革的文件暂时搁置,自由迁徙才重新成为问题。

具体情况是,1994年底这个文件的草稿出来以后,在征求各部委和各地意见的时候又出现难以协调的现实问题: 第一,大城市显然不能完全放开。

当时有些大都市为了应对这个文件甚至提出户口迁移要几十万元,而且近郊、远效、城区的户口分别差多少万元。

这个费用大致等于每个市民享受的公共物品和政府补贴的总额(后来,世界银行曾经测算出城乡差别的修正系数为0.7-0.72)。

其他不同规模的城市有不同的“卖户口”价格,各地应对性的地方收费政策已纷纷出台了。

对这类差别很大的地方政策是否应该承认,如果承认又该怎样规范? 第二,农民进入城市是否必须放弃在农村的土地权益?理论上是不能在城乡都占有生产资料,事实上却是农民的承包土地只是“最低生活保障”。

如果农民进城退了土地,是否能够在城市享受政府提供的社保?要让社保覆盖进城农民得增加多少开支? 第三,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出现了新问题:逐年增加的社会犯罪中,流动人口犯罪的比重相当大,从1994年的统计材料看,70%的新增刑事犯罪来源于流动人口犯罪。

因此,应该搞“小城镇、大战略”,还是应该向其他发展中国家那样允许流动人口自由地向大城市集中? 3、90年代的问题和80年代的问题不一样 首先是宏观制度有重大改变:从1994年开始提出分税制改革以后,各个地方都有自己明确的财政自主权以及对不同税种的征收和分成权利。

这和过去1983年提出的财政分级承包有重大差别。

1994年人们讨论分税制改革到底意味着什么,当时就指出:各地特别是东、中、西部各个地方的不平衡发展会越来越明显,而且会越来越显化为地方政府的收入差别。

此外,随着农民工大批进城引发的是否开通城乡等讨论,既遇到了重大挑战,也形成新的机遇。

因为,90年代后期加快国营企业改革的同时出现了大量职工下岗或者失业,这导致一些城市政府出台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文件。

而在同期,也是因为政府财政在赤字不断增加的条件下无力承受过去那种补贴负担,于是开始进行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

这一系列相关改革不仅有利于人口自由迁徙;而且,反过来也影响着城市化问题的政策讨论。

只是这时候的讨论不再是理论上的国民待遇或是权力上是否平等的问题,而更主要的是实际操作层面上的问题。

由于相关问题的复杂性,所以,1995年国家11部委联合提出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框架。

UNDP也投资支持小城镇改革发展的试点项目。

此时,各部委都进行不同内容的试点。

例如公安部门就提出先选择大概100个城镇搞户籍改革试点。

4、没有人明确反对开通城乡 上文引述80年代时的政策提法,当时就没有人明确反对开通城乡,没有反对应该让农民自由进城,而是各部门提出的实际问题政府决策者解决不了。

人们提出的问题是:农村人口进来以后教育经费谁开支,道路、交通这些增加的开支谁负责?如果公共物品都是财政开支,其经营也是政府补贴的,如果城市人的粮棉油肉菜蛋都是补贴的,新增人口需要增加的开支和补贴从何而来?这些实际问题提出以后,尽管中央农研室提出的建议在80年代还具有显著的“政治正确性”,但解决不了这些现实问题,所以从开通城乡这种理念正确性退下来,变成文件中能够对应解决实际问题的一句话。

综上所述,是1989-1991年农产品的卖难,迫使1992年的农产品市场进一步放开,导致了1993年的户口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发生重大改变。

后来,随着90年代宏观条件的变化,财政终于保不起城市补贴了,影响开通城乡的体制问题也越来越少了,于是才有现在的户籍改革的重大突破。

可见,制度上的变化过程和宏观形势的变化过程基本上应该是一致的。

四、当前谁可能反对自由迁徙 逻辑上看,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实行家庭承包,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农产品市场的放开,就应该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允许农村人口有自由迁徙权。

但从实际上看,80年代的问题是80年代的问题,90年代的问题是90年代的问题,进入了21世纪,我们面对的问题和原来又有很大不同。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研究不同年代的政策对不同地区的相关影响。

1、劳动力市场化流动的问题 结合西部开发大战略,分析完全市场条件下要素的流动,为什么1985年提出的“梯度发展理论”和“先富带后富”的政策没有能够成为现实,为什么东部资本过剩却并不西进、仍然是资源和劳动力“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曾认为,这些年资本不能西进,是因为完全放开劳动力市场以后,劳动力在无限供给的条件下形成的劳动力价格极低,那么投资人在东部地区完全可以坐享投资利益。

比如在广东,粤北粤西离珠江三角洲都不远,为什么在同一个省内但资本却流不到这些贫困地区?就是因为粤北粤西的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到珠江三角洲去。

再如,2000年4月我在江西调查的时候也看到,周围是资本密集区,唯独它是“盆底”,为什么,就是因为劳动力可以从外部流入,沿海和大城市的投资人却完全不必支付劳动力流动成本,也不必为打工者支付社保费用;因为外来打工者的社保仍然依托在家乡的土地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