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我早就不认可所谓的现代化了
温铁军:中国不可能照搬西式现代化的制度经验
出版物刊名: 求是
页码: 62-63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发展中国家;制度安排;现代化;经验;西式;温铁军;西方模式;资本经济
摘要:中国之所以不能照搬西方模式,这是因为:首先,我们在人口超过一个亿以上的大型发展中国家没有看到西式现代化成功的经验。
以往一般都认为,西方从资源经济到资本经济的过程中,在制度安排上主要得益的是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全球化。
受此影响,很多人认为只有在这“四化”方面有所突破,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才能解决。
多年以来,我先后去了不少发展中国家做调查研究,如墨西哥、巴西、印度和印尼等,见到的情况却与此相反。
墨西哥人口约有1.3亿,巴西人口仅1.9亿,。
温铁军观后感
温铁军观后感作为一名热衷于关注我国农村发展的青年,我有幸观看了温铁军教授的讲座,对其观点深感兴趣。
温铁军教授从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全球化、农村金融改革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农村发展进行了深入剖析,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首先,温铁军教授强调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的紧密关系。
他指出,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基石,只有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
同时,他还强调了科技创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提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这使我认识到,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农村发展的内核驱动力。
其次,温铁军教授谈到了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他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此基础上,我对乡村振兴的路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再者,温铁军教授谈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产业发展。
他提到,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地区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农产品国际地位。
这需要我们加强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品牌。
这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农村振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最后,温铁军教授谈到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必要性。
他表示,农村金融改革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需求。
这将有助于缓解农村融资难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观看温铁军教授的讲座,让我对我国农村发展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维,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路径。
同时,要坚持绿色发展、国际化发展、金融改革等多方面相结合,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温铁军:城市化没有成功先例 城镇化才是中国路子
温铁军:城市化没有成功先例 城镇化才是中国路子2011年01月08日 19:09凤凰网专稿【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6条温铁军嘉宾简介: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曾任《中国改革》、《改革内参》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研究领域:国情与增长、农村产权问题、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
核心提示: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中指出,未来20年,中国将以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而这四亿人口身份变迁的背后,或将是中国城市化大进程中的又一折点。
中国的城市化最终会走向何方?用十数年时间走访发展中国家调研的温铁军,在接受凤凰网独家访谈时,称10年前就开始反思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先例。
”温铁军认为城镇化而非城市化,才是中国路子。
并提出中国城市化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一,政治上平权;第二,要求真正的农民代表出现。
对话主持:李杨发展中国家根本没有成功城市化先例凤凰网:中国城市化进程在改革开放后步子进一步加快。
您怎么看中国这30年的城市化进程?温铁军:我的观点并不是那么主流。
像教科书中现在讨论的城市化问题比如农民工医疗、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等,其实是讨论了很多年的东西了。
10年前我就开始反思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先例,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历程大多是“空间平移贫困”,将国家分散的贫困农民集中到城市贫民窟。
比如巴西、印度等国家,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就是讲的这里面的故事。
贫民窟导致的一系列社会冲突,就是“将分散的农民的现代化代价集中起来”。
户籍改革涉及200多项利益集团利益凤凰网:您怎样看待中国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户籍改革?温铁军:早在1994年的时候我就不拿户籍问题说事了。
中国户籍改革推进的背后涉及到了200多项利益集团的财政利益。
比如说教育集团,庞大的城市教育投资可以达到农村的10倍。
再比如说交通集团,修一条10公里县级大道的投资可以修完一个自然村的路。
温铁军十次危机系列讲座-笔记
第一次危机:挑战权威在温铁军的第一次危机系列讲座中,他提到了挑战权威这一主题。
温铁军认为,在面对权威时,我们应该保持怀疑和质疑的态度,而不是盲目地接受。
他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指出只有通过不断地怀疑和审视,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
这不仅是对权威的挑战,更是对自己思维能力的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需要更多地借鉴温铁军的这种批判性思维,不轻易相信表面的权威,而是要通过思考和探索,找到事物的本质。
第二次危机:伦理道德在第二次危机系列讲座中,温铁军探讨了伦理道德这一主题。
他认为,伦理道德是现代社会和职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他指出,一个人的伦理道德水平直接反映了其素质和品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伦理道德,尊重他人,恪守承诺,做一个有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人。
温铁军的这一观点给了我很多启发,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伦理道德水平,希望能够在这方面有所提升。
第三次危机:日常修养温铁军的第三次危机系列讲座着重强调了日常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的修养决定了他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
温铁军教导我们要注重日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
这一观点让我深感启发,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修养,希望能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第四次危机:社会责任在温铁军的第四次危机系列讲座中,他着重谈到了社会责任这一主题。
他认为,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我们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这一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开始思考自己在社会责任方面是否做得足够。
我相信,只有每个人都能够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美好。
第五次危机:变革思维温铁军在第五次危机系列讲座中提到了变革思维这一主题。
他认为,人们应该拥有变革思维,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认知,勇于接受新事物,不断地变革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这一观点让我深感启发,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变革思维,希望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国内农民对温铁军的批评
国内农民对温铁军的批评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期,一些国内农民对温铁军的批评声音日益高涨。
温铁军,作为中国著名的农业专家和学者,曾经在农业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被誉为“农业奇才”。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农民对他的言行开始有所质疑和批评,认为他在某些问题上存在着不负责任、不够真诚和不尊重基层农民的态度。
一些农民指出,温铁军在提出农村振兴战略的却很少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农民的真实需求。
他的一些建议和政策主张往往来自于书本和理论研究,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和调研。
这样一来,他的一些观点和决策往往脱离了农民的生活和实际需要,难以得到基层农民的认同和支持。
一些农民对温铁军的一些言论和行为感到不满。
他在一些公开场合发表的言论往往带有一种傲慢和自大的态度,给人以不尊重基层农民的印象。
他有时候甚至会在公开演讲中表现出对农民的不屑一顾和轻视,让人觉得他与普通农民之间存在着一种莫大的鸿沟。
这种言行举止让一些农民感到被冷落和忽视,引发了一些不满和质疑。
一些农民认为,温铁军在推广农业技术和新模式的过程中,缺乏对基层农民的真正帮助和支持。
他偏向于宣扬一些高科技和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而忽略了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资源条件。
这样一来,很多农民无法从他的技术推广中受益,反而导致了一些过度投资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一些农民认为,温铁军应该更多关注基层农民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提供更加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第二篇示例: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关于著名学者温铁军的批评声音再度引起了热议。
不少国内农民对他的观点和言论表示不满,并指出了他在农村问题上的盲点和错误。
许多农民对温铁军的言论感到不满的原因之一是他对农村生活和农民问题的一些观点有偏见和片面性。
温铁军在一些访谈中曾经提到过农村生活的艰苦和贫困,但却忽略了农民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和他们的努力。
他似乎只看到了农民的困难和不足,却忽视了他们的艰辛和奉献。
许多农民认为温铁军在提出解决农村问题的方案时缺乏实用性和可行性。
温铁军:城镇化才是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
温铁军:城镇化才是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2013-01-04 11:23:00作者:温铁军评论:字体大小T T T王鲁湘:因为新闻现在我们经常听到,问到中国未来发展前途问题的时候,都几乎是回答,就是靠城市化来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解决中国的大量的这个农村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然后解决一个资源的一个在城市的高度集中配制的问题,那么这个好像这形成了一个基本国策的认识。
温铁军:这个恰恰是我们今天得认真讨论一点的话题,为什么要认真一点讨论呢,是因为以我在发展中国家所做的调查研究来看,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没有一个可以被认为是成功的,我把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呢,简单归纳为“空间平移,集中贫困”八个字。
王鲁湘:就是大量的农村人口从农村这个空间移到城市的空间。
温铁军:在农村他是贫困,在城市他还是贫困。
王鲁湘:他照样贫困。
温铁军:对,农村在四里八乡的这些贫困,你可以说他们多多少少,和自然资源结合他的距离近一点。
王鲁湘:他还有点退路。
温铁军:他还有退路,至少他的那个食品采集的那个。
王鲁湘:距离。
温铁军:半径短。
王鲁湘:半径短。
温铁军:就是说他不至于像集中到城市,变成城市贫民窟人口以后,他的贫困标准必须提高到城市标准。
王鲁湘:对。
温铁军:大多数拉美国家、非洲国家要求联合国提高贫困标准,提高到两美元以上,而在我们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或者你比如说在印度农村的贫困人口。
他并不需要提高到一美元以上,他的贫困标准大大的低于国际规定的那个贫困标准,原因就在于他和自然结合得稍微密切一点。
王鲁湘:密切一点。
温铁军:贫困人口集中到城市形成大型贫民窟温铁军:而如果你空间平移大规模把贫困人口集中到城市,最后变成的就是大型贫民窟,尽管实现城市化了,但是贫民窟是什么呢,对不起,黄赌毒泛滥。
王鲁湘:对。
温铁军:黑社会控制。
你们看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那是个真实场景写照,还有相当多关于贫民窟的那些纪录片,在我们国内是没有反映的。
如果我们盲目地以为只要加快城市化,那对不起,至少我们要借鉴一点发展中国家的教训,这样其实我们从90年代中期,大概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呢,在中国的城市化这个问题上,有相当多的争论,有很多不同意见,不是一个概念之争。
中央对温铁军的看法
中央对温铁军的看法引言温铁军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中央领导层的一员。
他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审视中央对温铁军的看法,以了解他在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影响力。
温铁军的背景温铁军,生于1948年,早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忠诚党员。
他曾在党内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和领导才华。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温铁军一直是备受尊重和重视的领导人物。
温铁军的贡献温铁军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积极参与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和发展项目,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他还担任过多个重要的职位,包括国家经济计划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等。
在这些职位上,温铁军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温铁军还功不可没地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决策过程。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事务上,他都表现出出色的领导才能和智慧。
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使他成为中央领导层中的重要成员,广泛受到了党内外人士的称赞和认可。
中央对温铁军的评价中央对温铁军的评价一直是非常高的。
温铁军被认为是一位杰出的领导人,他的聪明才智和专业知识使他在中央领导层中担任了重要的职位。
中央认为温铁军具有出色的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在重大问题上给出明智的建议和指导。
中央对温铁军的看法可以从多个方面来体现。
首先,中央高度赞赏温铁军在经济建设上的贡献。
温铁军所推动的经济改革和发展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他的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在这些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赞扬。
此外,中央还赞赏温铁军在党内外事务中的表现。
他在国内事务中起到了重要的协调和引领作用,推动了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他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也受到了中央的认可,为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总体而言,中央对温铁军持有高度评价并赋予了他重要的职责和权力。
他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展现出的才能和贡献使他在中国共产党中地位显赫,并赢得了中央的信任和尊重。
温铁军经典语录
温铁军经典语录温铁军经典语录1、我去开展我国家实地考察,经常是没有经费支撑的,但我便是信赖眼见为实,脚踏实地,我自己想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我觉得寻求真理是不需要酬劳的。
——着重眼见为实、脚踏实地2、人地敌对高度严重的根本国情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敌对极大的限制着三农的开展。
“当时的小农户涣散运营的农业经济现已无法支撑比较现代的上层建筑了,因而缓解三农窘境的关键,便是以国家主导的方法让土地、资源、劳动力三要素回流乡村,按照国情建造新乡村,这也是建造调和社会的有必要。
”3、我国其实是在全面康复了小农经济之后,才完成了用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并且大幅减贫的,并且由此均分的地权起到了很大的束缚效果,安稳了社会秩序,不过,小农经济的经济根底也面对与高本钱的现代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为难地步。
4、农业越寻求现代化就越化学化,并且我国农业已是现在实际上最化学化的农业。
今日咱们吃的鸡是化学鸡,吃的猪是化学猪。
——农业现代化与小农经济的根底是根本敌对的5、咱们的消费主义和急进的崇洋媚外导致废物食物在我国大行其道,咱们现在都爱喝可乐,但印度人把可乐当农药使——杀虫剂。
——倡议绿色消费和有机消费6、全部大规模农场的运营都是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赛中追逐赢利,农场主对本国是否存在大规模饥饿并不关怀。
——农业资源丰富的巴西存在着大规模饥饿现象7、农人工在城市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是真实的无产阶级。
(为了处理现在各种城乡敌对)要协助这一代新工人阶级进入工会,并将此作为当今工会工作的首要方向,再逐渐地让8亿农人进入农会,由此来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敌对,促进社会调和。
——农人工问题的处理。
8、当年他爹来打工是什么工价,现在儿子来打工仍是什么工价。
可是全体的物价水平已上涨许多,因而农人工的实际收入是下降的。
——我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人开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到90年代末的整整十年,民工工资水平原地踏步,这是导致一些城市“民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
温铁军 可怕的是没有人知道中产阶级真正需要什么
温铁军:可怕的是没有人知道中产阶级真正需要什么文|根据温铁军在“第十一届大赢家论坛”上的讲话整理导读温铁军老师作为最早提出中国三农问题的专家,在分析中国农业根本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未来中国农业改革的重点,同时为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小编根据温老师的讲话整理出以下内容,以飨读者。
6 月17 日,在京西宾馆举行的“第十届大赢家中国魅力全农业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着名三农问题专家、博士生导师温铁军教授就世界农业产业发展趋势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农业企业的未来发展。
1城市化不能解决三农问题有人说城市化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对不起,这个观点我在90年代是激进的主张者,现在我退出来了。
绝对不敢再讲靠城市化解决中国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我们大量的去调查了世界上城市化高以70%的情况,发现几乎没有哪个国家靠着城市化能够缓解贫困。
城市化只是空间平移的集中贫困,使得贫困集中爆发。
以最近巴西为例、委内瑞拉为例,都很清楚看到,这两个国家都是80%以上城市化率。
农村贫困导致农民卖地,卖地上哪去?城市。
进哪?贫民窟。
贫民窟谁控制?黑社会。
所以巴西想搞个世界杯足球赛,对不起,得出动国防军,坦克装甲车站在十字路口上,完全违反宪法。
因此,在城市化解决贫困问题的手段上,我们不能激进,不能一蹴而就。
城市化绝对不是解决中国贫困问题最有效的手段。
2从世界农业格局谈中国农业模式我希望我的介绍能让大家对农业有个基本认识,结合这个世界实际情况至少用自己眼光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怎么回事儿,不至于被某些说法左右。
(为温老师传道授业的精神点赞!一直以来我们谈的是学习欧洲家庭农场模式,学习美国大规模农业模式,却很少有人从根本分析这些与我们的不同处,农业模式不能照搬,只有潜心分析,才能找到自己的道路。
)资本主义分三大模式,这跟农业三大板块一样的。
那些殖民化大陆的资本主义就是典型的英格鲁撒克逊模式,那叫做野蛮资本主义,因为他们在殖民化过程中间充满了反人类的国家犯罪(小编想起了美洲大陆上可怜的印第安人民和农奴)。
全球化是什么意思
全球化是什么意思“全球化”这个概念,我们现在听起来其实已经不再新鲜了,我们常说啊我们这一代和上一代中国人,亲身经历了中国最终加入全球化的过程,也正因为全球化中国的加入,人类历史上面第一次形成了全球统一的市场,因此,我们难免会觉得“全球化”指的就是全球统一的市场,全球化,就是近十几年才发生的事情。
但是呢看过《欧洲霸权之前:公元1250—1350年的世界体系》后我们发现这本书中给了全球化有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在13世纪,我们这个世界除美洲以外的其他地区,早就进入了一个很高的“全球化”水平。
13世纪?那个时候欧洲还没有开始文艺复兴啊,大航海时代也还远着呢,中国还在南宋和元朝啊。
就这个情况下怎么会有较高水平的“全球化”呢?仔细看的我们发现这本书其实是另一个意义的全球化,说白了就是重新定义了这个“全球化”。
现在我们都觉得,全球贸易体系叫全球化。
但是社会学家卢格霍特说,真正意义的“全球化”指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一种普遍适用的、为复杂社会运作而服务的规矩和制度。
这句话里面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普遍适用”。
也就是说,不要管你是哪个地方的人,语言是否相同,你都得认同这个规矩或者制度。
先举个例子:股票。
不管是美股还是A股,不管是纳斯达克还是道琼斯,也不管参与者懂不懂英语,但是大家都知道它指的是企业的融资手段和公众的投资手段,都知道高抛低吸、追涨杀跌,这些共识全世界都认。
第二个关键词,是“为复杂社会运作而服务”。
再举个例子,在农业社会,也有一些全球共识,就比如啊不劳动者不得食,这种规矩也全世界都认。
但这种规矩就仅仅只是为一个简单的小农经济服务的规矩,但是并不鼓励人与人之间的深入交流,这就不能叫做“为复杂社会运作而服务的规矩和制度”。
但是呢正是在这两个意义上,卢格霍特认为13世纪可以说已经有了“全球化”。
因为在当时世界上很多地区,都普遍出现了一些复杂的制度安排,而且这些规矩大家基本上都承认。
那么这些制度有哪些呢,首先就是信贷制度,正所谓高风险也就有高回报,做生意是有风险的,假设你的客户付款迟了,你的这批货物生产出问题了,甚至你的工厂遇到地震火灾了。
温铁军为什么进入不了主流
1、因为温铁军他的思维更接近左派,更接近***。
温铁军的很多言论,是非常让自由派的媒体记者、经济学家反感的。
就说一个,温铁军对美国式的大农场,一直是批判的态度。
温铁军的理论很简单,想要搞美国的大农场很简单,除非你把原住民都杀光,变成大片空无一人的土地,那么你就能推广美式的大农场了。
2、因为温铁军实际上是反对城市化的。
现在的主流学派,都支持城市化,恨不得把所有人,都赶到城市里去。
这些主流的经济学家,之所以支持城市化,是因为城市是资本统治的核心区域。
在87、88年左右的时候,温老就已经提出了危机论,但受到当时意识形态的约束,并没有被重视,反而温老还因此受到批评。
所以温老一直强调去意识形态做研究,不允许他的学生参与任何左右之争,只要脚踏实地做学问,对国内的争论或者批评,温老也基本从不回应。
温铁军为什么会被围攻?最近,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只是提出了一个经济学新概念:人民经济。
却遭到三名经济学家恶毒地围攻谩骂。
这三个所谓的经济学家连做人的基本素质都不具备,其道德、人品和文化素养,令人不敢恭维。
讲理不过,打滚撒泼。
这些崇拜、信奉西方经济学的所谓的专家,他们当然对常年研究***的经济学家温铁军教授提出的人民经济,既不认可,又讲不出反驳的道理来,也就只好爆粗口骂人了。
正像一位网友说的那样,人只有理屈词,穷了,才会恼羞成怒,接着就会撒泼、骂人、扣大帽子进行人身攻击。
温铁军为什么突然火了?温铁军越来越火的直接原因是,他赶上了这一波讲好*故事的潮流和需求。
众所周知近年来在内宣层面上越来越提倡*人文社科理论,而温铁军也得到了这一波红利,仅此而已。
但这本身并不足以证明温铁军在学术上或者今天的政策影响上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温铁军喜欢讲农业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贡献,但这一点既不是温铁军发明的,也不是温铁军发现的,他只是把学界常识拿出来换了个包装再讲一遍。
温铁军:农业现代化的误区
宏观经济
温 铁军 :农业现代化的误 区
当人们谈农业 的时候 ,已经很难再单独谈农业 了
革和 农村 制度 建设 的 目标 的时候 ,
一
件工 作 ,没有 去 索 引这 个 东 西
别 忘了我 们 曾经有 过 2 6年 的集体 怎 么 来 的 。我 想每 一个 有 思 考 能 化 历 史 ,那 个 时候 是 以 乡为 单 位 力 的人 应该 自己去 考 虑 它到 底 怎 集 中土 地 的。所 以 1 9 5 6年 在农 业 现 代化 提 出 的 当年 , 中 国实 现 了 以乡 为单 位 数 万 亩 土地 规 模 经 营 的这 种 经 营形 式 ,同期 提 出农 业 现 代 化 的 时候 ,其 实是 斯 大 林 主 义 模 式 的重 工 业化 的工 业 ,在 中
很 少 有 人 知 道 , 中 国农 业现 代 化 的 口号 是 1 9 5 6年 提 出 的 ,
1 9 5 6年 提 出能源 现代化 的同 时,
略了农 业是 我 国第一 大面 源污 染 。
品能 下 乡 ,所 以这 是 为 了 国 家 工 无 论 是 国 内 国外 的研 讨 会 ,也没
业化 从农 业顺 畅地提 取 原始积 累 , 而 提 出 了农 业现 代 化 的 目标 。也
有 见到谁把 这 两者 做结合 分析 的。 殊不知 ,其 实在三 、四十年之 前 ,
中国做 了一件 大 事 ,就 是把 原 来 就 是 说 当年 农 业 的规 模经 营 和 机 的 初级 社 升 级 为高 级 社 ,所谓 的 械化 这两者 ,是紧密结合 的 。
 ̄ I I J L 呢?
破 坏 ,特 别是 污 染 ,江 河湖 海 水 资 源 的污 染 、土 壤 的重 金属 污 染
温铁军:现代化问题:奥巴马金正恩是难兄难弟
温铁军:现代化问题:奥巴马金正恩是难兄难弟现代化模式就是对地球资源的极大消耗。
按美国方式实现现代化需要5个地球,按英国的方式需要3.4个地球,按照阿根廷现在的现代化程度需要1.7个地球,按印度的现在的方式需要0.4个地球。
如果中国和印度都想追求现代化,达到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这个世界需要再增加4-5个地球才够。
这是一般的人类不可能在公平条件下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说法。
同理,大家应该注意,人类现在的主要问题不公平、全球贫富二八开,似乎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无论我们怎么强调现代化都是如此。
当然联合国在“新千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几乎找不到(除了中国)哪个国家是在认真的贯彻联合国的MDDS“新千年”计划,而现在的结果是世界人口达到了70亿,右上角的图表达的是世界人口分布主要在亚洲、非洲,集中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大国。
如果到2020—2030年前后,若中国和印度按照西方的模式追求现代化,意味着这个世界除了20%的白种人享受现代化,另外40%的中国和印度的亚洲人也享受现代化,意味着世界改变了二八开,60%的人进入现代化。
这是不太可能的。
再进一步看,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处于高债国,这种现代化相当于赤字化、债务化,而且是一个不断加深的赤字化发展方式。
因此无论怎么讨论现代化大家似乎都有一个算帐的问题,怎么计算现代化的成本,可以说是一个制度成本。
经济学研究中的制度成本恐怕是一切比较薄弱的领域,往往做出的曲线:收益曲线是向上的曲线,成本曲线很低,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差距很大,而且是一个不真实的现象,因为收益和成本是对应的。
如果说收益和成本不是对应的曲线,意味着研究还没有深入。
当发达国家基本进入以高债务支撑现代化时,真正支撑现代化的不是债务,债务只是现象,更为本质是以高债务来支撑军事强权与军事强权完成对全球的控制。
这就是所谓后殖民主义时期的地缘战略。
这些东西恐怕在一般的现代化问题讨论中很少涉及。
右下角的图所表达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最集中国家的美国军事基地,全球200多个国家中,有150多个国家有美国的军事存在,也就是说美国的军事存在在全球3/4国家中存在是事实。
乡土中国的七十年变迁温铁军演讲稿
乡土中国的七十年变迁温铁军演讲稿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来到清华,给同学们作演讲。
今天我想跟同学谈一谈乡土中国的问题。
也许有人认为这些东西离你们比较远,但是,我们知道,当我们看见一些别的国家正走向工业化、城市化时,不禁感叹他们和中国原来还有这么多相似之处。
其实,几乎每一次重大事件发生后,总会引起很多思考和讨论。
十年前,人类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而我觉得如果没有另外的思维方式介入的话,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或停滞,因此中国最终还需要“再工业化”。
那么什么叫“再工业化”呢?就是必须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即由消耗资源与劳动力转向依靠创新,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进行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把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到50%-60%左右。
所谓再工业化,其意义就在于解决资源枯竭的问题,并且带动整个经济体系的升级换代。
乡土中国是一个很奇怪的社会结构,它又封闭,又分散;又顽固,又开放;又保守,又先进;它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包含着某种普遍性;它在历史上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又在近代被迫接受着强加给它的各种命运。
中国长期的农业生产导致了农村社区的相互交往是极端困难的。
小规模的熟人圈子里自给自足式的贸易和联系方式是唯一的选择。
村庄是家庭的扩展,家庭是村庄的扩展,村庄又是更广阔的共同体的扩展。
村庄通过血缘关系网络凝聚在一起,同时,它又是这个庞大的共同体中最脆弱的环节,随时都可能瓦解。
中国在文化上有两种根本对立的态度:一方面主张要保存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反对任何外来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却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以开放促改革,推动中国迅速迈向现代化。
应该承认,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中国现在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而且未来的增长潜力无穷。
我们可以说世界上只有两个现代社会,一个是西欧,一个是中国。
这样一个观点在中国大陆已经深入人心,从中央到地方都已经采纳。
所以我们希望在21世纪初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得中国真正融入世界,使得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与世界接轨。
温铁军经典语录汇总
The so-called happiness refers to the absence of pain in the body and the absence of disturbance in the soul.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温铁军经典语录汇总1、中国最基本的国策除了计划生育之外,还应该再加一个,就是“就业最大化”。
作为一个标准,无论你上什么项目,只要能够带动就业,那就是好的项目。
2、农业越追求现代化就越化学化,而且我国农业已是目前实际上最化学化的农业。
今天大家吃的鸡是化学鸡,吃的猪是化学猪。
3、中国其实是在全面恢复了小农经济之后,才实现了用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并且大幅减贫的,而且由此均分的地权起到了很大的约束作用,稳定了社会秩序,不过,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也面临与高成本的现代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尴尬境地。
4、我们的消费主义和激进的崇洋媚外导致垃圾食品在中国大行其道,大家现在都爱喝可乐,但印度人把可乐当农药使——杀虫剂。
5、中国是个农民大国,它面临两个基本矛盾: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我们把它叫做“基本国情矛盾”;二是基本体制矛盾,就是城乡二元结构。
6、农民工在城市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是真正的无产阶级。
(为了解决现在各种城乡矛盾)要帮助这一代新工人阶级进入工会,并将此作为当今工会工作的主要方向,再逐渐地让8亿农民进入农会,由此来解决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7、我去发展中国家实地考察,经常是没有经费支持的,但我就是相信眼见为实,实事求是,我自己想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我觉得追求真理是不需要报酬的。
8、当年他爹来打工是什么工价,现在儿子来打工还是什么工价。
但是整体的物价水平已上涨很多,因此农民工的实际收入是下降的。
9、所有大规模农场的经营都是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追逐利润,农场主对本国是否存在大规模饥饿并不关心。
10、解决农民问题就是解决内需问题,解决内需问题就是解决了中国的发展问题。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的反思
作者: 温铁军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出版物刊名: 中国城市经济
页码: 26-27页
主题词: 现代化进程;城市;发展中大国;孟加拉国;因果关系;哲理性;简单化;墨西哥
摘要:当年小平同志说,他提出的那个带有一定哲理性的思路,就是我们得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得走一步看一步,我们不能简单化、片面的直接就把别人的东西搬过来就用,也许我们搬的少,我们走的相对才稳妥一点,到今天没有出现比较极端的一些问题。
无论是在墨西哥,还是在巴西,还是在印度,还是在孟加拉国,这些人口过亿的发展中大国,都有相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们走一走,看一看,比较这些国家的情况,并不像我们一般的书本上讲的,只要你怎么样就能怎么样,这个因果关系恐怕不那么容易就存在。
温铁军 中国现代化的环境制约与民生经济的缺失
温铁军中国现代化的环境制约与民生经济的缺失作者:暂无来源:《文化纵横》 2009年第4期讲可持续发展就要讲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基本体制的可持续问题。
首先来看资源环境。
以中国的资源环境条件论,可以和西亚、北非这一带比,而不宜与北美、南美比,也不适合与欧洲、俄罗斯、南亚、东南亚这些地方比。
因为中国的国土面积虽然有960多万平方公里,但是平原面积只有12%,适合现代化发展和人类居住的只有9.8%。
我们只有全世界7%左右的耕地和4%左右的水。
用这样的资源来追求工业化、城市化,速度越快可能就麻烦越大。
如果我们追求高增长,那么今天的超前的受益中,一定有部分代价是要转给子孙后代的。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现在已经居世界第四了。
总的来说,从资源环境来看,中国现在这种发展模式将面临巨大挑战。
如果我们用资源条件作一个横向对比,会发现中国本来应该是世界上饥饿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
统计数据表明,与中国资源环境条件类似的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严重的饥饿问题。
但事实上中国是一个饥饿指数比较低的国家,其实这也能从一个侧面看到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饥饿问题,其实并不是资源完全不可支撑人口,而是有大量的本来可以用于食品生产的土地,高比例的转变为生物燃料的生产,这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其明显。
因此从生物原料,从能源市场价格预测来看,饥饿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目前世界上几个粮食品种的生产率都是在下降的,这也是不可逆的。
去年中国CPI上涨的贡献中有90%左右来自于食品,食品上涨原因65%来源于国际。
客观来说,当资本主义发展到金融资本主义阶段的时候,它一定出现这样的现象:过剩的金融资本进入某些领域炒作,结果带来剧烈的价格波动。
而这个剧烈波动是传导的,最终会传导到人类的基本生存品——粮食生产上。
如果生物燃料价格继续上扬,一定会带来这个结果。
这是经济规律的作用,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那我们也得承认:人类,特别是南方国家将面临严重的饥饿问题。
我们不带任何价值观,不说好坏对错,客观结果一定会这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铁军:我早就不认可所谓的现代化了人物周刊专访对意识形态化的社会科学来说,我才是怪物人物周刊:农村和农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必然走向衰败,你不认可这是讨论三农问题的前提?温铁军:如果把现代化当作终极目标,把发展主义当作达成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会得出农村农业必然衰败的结论,但是如何看待发展主义大趋势下的生态灾难?当农村和农业被破坏成“转基因”、“产业化”、“全球化”,被破坏成为了市场而生产,为了利润而生产时,其结果会是什么?一个例子是,农业的立体交叉污染,已经占到全部污染的一半,这些代价谁来支付?今天的研究,都只讨论工业污染如何治理,都不研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污染,只要这种污染加剧,今天出萨斯,明天出斯萨,是不出意外的。
农村农业必然衰败、农业人口大转移、城市化工业化,都对,都符合庸俗的发展主义的逻辑,但难道不应该反思吗?我凭什么要把现代化作为终极目标,要把发展主义当作绝对真理?只有那些没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拼命维护它,谁提点反对意见,就急着给人扣帽子、打棍子。
利用现在的强势欺压弱势,那不算本事耶。
人物周刊:但无论怎么怀疑怎么反思,现代化、城市化都还是必然趋势,农民都还是愿意搬到城里去住?温铁军:不是。
现代化其实是人类进入资本主义后才构建的图景,才是强势话语,但是现代化已经产生了诸多祸害。
举个例子,朝鲜为何会出现几百万人的饥荒?不是专制问题,而是苏俄问题,是外来因素使山地小农国家超前现代化的恶果。
1980年代,苏联给他们装备了6万台拖拉机,70%的人口已经城市化,粮食人均800斤,年收入人均900美元,日子过得相当好,比我们现代化多了,但是传统的农业技术丢掉了。
1991年苏联解体,外部供应跟不上了,出现了饥荒。
这是现代化之祸的典型案例,有谁这么分析过?只有我一个人,因为联合国请我到朝鲜做农业顾问。
现代化之祸,我看到太多了,巴西早就农业现代化了,但巴西的饥饿还是普遍的;有谁挨家挨户和日本的破产农户交谈过?可能只有我吧。
大部分学者是从美国的书斋回到了中国的书斋,不知现实是何物。
人物周刊:让农民留在农村,唱歌跳舞、文艺建设、乡村建设,另一位三农专家说,这是让农民“安乐死”。
温铁军:我从来没有说过要把农民留住农村,这是杜撰出来的说法;我也从没说过三农问题可以解决,我只是说如果政策得当,三农问题可以缓解。
我认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政策,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用看得见的手向农村返回要素。
有一次汇报,我说请问,为什么1980年代没有三农问题,1990年代逐步严重,到新世纪愈演愈烈?因为我们盲目、极端化地推进市场经济,其结果是三大要素大幅流出农村,土地被征占,资金被抽走,劳动力大规模外出打工。
任何领域,在这三大要素净流失的情况下能不衰败吗?这是把市场经济当作市场主义的恶果。
搞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三要素回流,让农民稳定在农村。
有人说把资金投到上海一年可以翻十几番,把资金投在农村一年也翻不了一个番,说你这是典型的反市场,违反市场经济基本规律。
我说是违背经济规律,但是违反只有黑板上才有的那个经济规律。
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能不这样做吗?农民已经起来打扁担了。
过去没有人的家里装铁门铁窗户,现在的刑事犯罪中,80%是流动人口犯罪。
什么叫流动人口,不就是农民工吗?所有国家都是经济高速增长,犯罪率下降,唯独本国,犯罪率和经济同步增长,这是什么道理?你不让他们过好日子,你自己能过得好吗?人物周刊:为什么这么多人反对你的实验?你是否反思过自己反市场、反现代化的立场,特别是以这个立场指导社会实践。
温铁军:别人给我诸多名号,那都是别人的命名,我不认可。
我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个实验员,不停试错、证伪。
他们为什么反对,我不知道,我不在他们的圈子里,不懂为什么,可能都是假的,因为是假的,才浮躁,才激进,才要死命维护。
近一百年的激进改革中,我们形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维习惯,动不动就扣帽子。
现在扣帽子、打棒子的普遍性,绝不亚于文化大革命。
我们无非是长时间坚持实验和观察,为什么你们就相信教科书,就不相信实验呢。
你不能要求我的实验一定要证明你的假设。
我常常失败,试错。
只是对那些已经意识形态化的社会科学来说,我才是怪物。
今天的思想界混乱得很人物周刊:多种场合,你都要带领农民喊三遍“我是人!我是人!我是人”,原因何在?温铁军:无论什么场合,当你大声喊出“我是人”时,内心深处便有强烈的激励产生,不信,你也可以试试,这和唱国际歌、国歌的感受是一样的。
我这样做,是为了让所有的人恢复做人的自觉。
今天的教育是鼓励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说个人利益最大化了,社会便能帕累托改进。
这是荒谬的,它从未实现过。
一个社会怎能以一个荒谬的假说为指导思想?别人反对我,骂我,大概是因为我不按这个假话做。
我在上课时说,你们不要相信弱肉强食,不要相信丛林法则,谁要信奉那一套,就不要说是我的学生。
这个意义上说,最大的误解不是来自学术界,而是来自地方政府,他们说凭什么跟着你温铁军就是人了,跟着我们就不是人了?他们会以非常狭隘、偏激、敌对的心态来理解。
他们一是误会我的用意,二是担心自觉、苏醒。
人物周刊:请你重新澄清“农民”二字。
温铁军:中国农民是几千年超稳态社会结构的基础材料,从来不是个体化的,从来都是群体化的。
一旦离开群体化,便无法生存。
农民是维持中华几千年文明的历史功臣,难道他们只是生产者,只是个生产要素?仅仅把农民看作生产要素,那是资本主义以来才有的事。
以为城市化工业化了,以为打破这个延续了几千年的超稳态结构,就能进入西方的现代化,这是个巨大的误区。
只有真正理解了“农民”的作用,才明白目前中国主流所追求的西方“四化”(私有化、市场化、全球化、自由化)是最大的虚妄。
人物周刊:乡建是惟一希望?还未乡建的农村,希望何在?温铁军:进城就是他们的希望吗?这一希望被当作意识形态宣传了几十年,大家可能已经默认了。
1950年代,意识形态说,苏联式的集体农庄是中国农民的希望,改革开放后又转向美国,说美国式的大农场才是。
实话说,这两块饼都不是希望。
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会出现什么情况,还得就近看看日韩。
他们可是先于我们实现了城市化、现代化。
日本95%是城市人口,只剩下558万农业人口,但仍然是小农经济,他们解决农民困境了吗?没有,反而是高补贴,农民收入50%以上是政府补贴。
我劝你们不要被1950年代的宣传所左右,也不要被1990年代的宣传所左右,世界上所有的大农场国家,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靠掠夺、靠殖民化形成的,没有一个靠所谓市场经济机制形成的。
人物周刊:你把自己归类为左派,右派,还是中间派?温铁军:在中国,左派、右派的概念非常混乱,年轻人盲目介入左右斗争,他们宣称的左派可能是右派,他们宣称的右派可能是左派,以这种左右标准归类自己,等于是认同混乱。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说,划分左派右派一个最简单的标准,是看谁站在劳苦大众一边。
站在劳苦大众一边的是左派,站在资本一边的是右派,无论是站在国资、民资、外资哪边,都是右派。
有些人很勇敢,公开宣称站在资本一边,我很尊重他们,比那些口头上站在大众一边的,好得多。
按照这个标准,我是左派。
1957年的右派,大部分不是右派,他们反映了工人、农民的疾苦,实际上是左派。
1978年,我参与158份右派档案的清理工作,一页一页看完,经常看通宵,发现没有一个右派。
何家栋和丁望都是我的忘年交,我经常问他们,你们是右派?你们是彻彻底底的老左派。
自由主义从来都是左派。
但对不起,新自由主义未必是左派,它被改造成了供右派利用的意识形态,使今天的思想界混乱得很。
人物周刊:1980年代,你服务的农村政策研究室是现代化改革的急先锋,而1990年代后你一直反现代化、反市场,转变的根本原因?温铁军:因为我自己一直在实践中,我走遍了亚非拉,走遍了发展中国家,知道现实并不是书本上说的那样;因为我没有利益要求,不依附学术强势,不替资本说话,也不替政治集团说话。
我至今不是任何公司的这董事那董事,我也没在这投资那投资,我只有在农民合作社有公益股,我可以坦荡告诉你,我没有利益要求。
有人说温铁军你就是个“假三农”,对不起,我拿我一半的存款支持三农事业,你也来啊,你也拿你的一半试试。
你敢这么做我就服你,你对我的什么批评我都接受。
不敢这么做,别跟我说。
糊涂的好人?人物周刊:外界的印象中,你是和高层距离最近的“首席三农专家”,你在各种场合也有意无意提到向这个领导那个领导汇报过,作为学者,你希望自己和政治之间关系如何?温铁军:持这一印象的人完全不懂潜规则,潜规则是你必须是谁的人,才能从中分享利益,我是谁的人?我和任何高层都没有个人关系。
城头变换大王旗,任何时候,我都是搞调查研究的,都是个实验员。
人物周刊:越悲愤、越忧国忧民地向高层汇报“三农问题”,是否越可能获取政治资源?温铁军: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现象,只能说,我不知道。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但要搞清楚为什么悲愤。
1988年我写“经济危机论”时不是遭到一顿批判吗?说你胆敢拿资本主义才有的经济规律分析社会主义,如果不是1988 年下半年出现18.6的物价指数,谁救我?那时候我只是个小萝卜头,早被唾沫星子淹死了,这是第一篇分析中国存在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文章;第一篇分析国家资本的文章,也是我写的。
1996年,我写国际金融资本危机的文章时,很多人说温铁军你是搞农村问题的,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为什么我老是在唱衰,老在谈消极面?其实是我老早就对发展主义的指导思想作反思了,我早就不认可所谓现代化的终极目标了。
人物周刊:如何评价晏阳初、梁漱溟,是否都是糊涂的好人?温铁军:1987年开始组建实验区办公室,在中央农研室内,有一位领导说,我们现在的实验,将来要和1920~1930的那一拨知识分子乡村实验做比较。
为什么两代人都会选择去做乡村实验,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当时派了个年轻人去北京图书馆查资料复印回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我注意这个事了,慢慢觉得有些相似性。
1980年代定下的实验主题是组织创新、制度创新。
这个主题一直没变。
当时的领导、同事对我后来做的事颇有批评,我说我只不过一直在执行1980年代的准则,我不是设计者,我只是个跟从者,检测具体的结果和成效。
只能说现在实际操作的人少了,不是物以稀为贵,而是物以稀为怪。
嗨,成王败寇而已。
他们都是改良派,改良是什么意思?就是安定乡村,避免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