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规程
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程序
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程序一、背景简介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诊断和监测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而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是指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不同类型的白细胞,以评估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
本文将介绍一种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程序,旨在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准备工作1. 实验室环境:确保实验室内的光线明亮且稳定,以便观察细胞样本。
2. 实验器材:准备好显微镜、玻璃载片、镊子、注射器、荧光染色剂等必要的器材。
3. 样本采集:从患者的血液中采集适量样本并置于抗凝剂中。
三、操作步骤1. 样本制备将采集到的样本倒入试管中,并加入适量抗凝剂。
轻轻摇匀,避免产生气泡。
2. 白细胞分离将均匀混合的样本转移到离心管中,设定合适的离心速度和时间,使白细胞沉淀于底部。
3. 样本涂片使用镊子将离心后的白细胞沉淀取出,滴在玻璃载片上。
用第二根载玻片压平,使细胞均匀附着在载片上。
4. 染色加入适量的染色剂,轻轻摇匀,然后在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使细胞染色均匀。
5. 浏览和计数将载片放入显微镜中,调整合适的倍数和焦距,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和计数。
根据不同类型的白细胞特征,对其进行分类计数。
四、操作要点1. 观察时要仔细检查每个视野,确保计数的准确性。
避免因视野不全或细胞过于密集而导致漏计或重复计数。
2. 注意显微镜的清洁和调试,保证观察时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3. 染色剂的选择要根据目的和样本特点进行,确保染色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4. 操作时要避免产生气泡或其他污染,以免对结果产生影响。
5. 操作完毕后,及时清理实验台和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五、结果记录和分析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记录每个类型的白细胞计数结果。
可以使用电子表格或者专用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和不同样本的计数结果,可以对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六、结论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程序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技术,其结果可以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规程
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规程一、背景白细胞(WBC)分类计数是临床常用的血液检测项目之一,用于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程度。
本操作规程旨在准确、高效地完成白细胞分类计数,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二、实验步骤1. 样本制备a. 将待测血液样本放置在真空抽血管中,轻轻颠倒数次以均匀混合。
b. 通过离心机将样本离心,将上清液吸走,留下底部的血细胞沉淀。
2. 制备涂片a. 取一块清洁无尘的载玻片,用酒精棉球清洁玻片表面,使其无油无尘。
b. 使用吸管吸取血细胞沉淀,轻轻涂抹于载玻片上,形成薄且均匀的涂片。
c. 将载玻片置于通风处晾干,避免沾染灰尘。
3. 染色处理a. 取一容器,加入Wright涂片染色液。
b. 将晾干的载玻片缓慢地完全浸入染色液中,浸泡时间约为3-5分钟。
c. 取出载玻片,用蒸馏水洗净,直到不再有颜色溢出。
d. 将载玻片倒置放置在架子上,风干。
4. 镜检操作a. 将染好的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平台上,调整倍数至1000倍。
b. 选择一个视野,使用显微镜目镜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
c. 根据形态特征和染色情况,将白细胞分为分类计数,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d. 使用计数器或目测法进行计数,记录每种白细胞的数量。
5. 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a. 将得到的数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类白细胞的百分比。
b. 将统计结果填写在相应的报告表格中,并进行结果的审核和核对。
c. 完成数据分析后,将结果进行归档并上传至电子病历系统以备查阅。
三、质量控制1. 高质量涂片的制备与染色是确保准确计数的关键步骤,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
2. 操作人员需熟悉白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染色情况,以确保正确分类计数。
3. 建立质控标准和定期参加质量控制评估是标准化操作的必要保障,以确保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时需佩戴实验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血液样本。
白细胞分类手工计数
白细胞分类手工计数【操作人员】经批准人授权的同志。
【部门主管】【质量控制员】【目的】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适用仪器范围】双目显微镜,血球分类计算器。
【该SOP变动程序】该标准操作程序的更改,可由任一使用本程序的操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主管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应用范围】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手工操作。
【方法学原理】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徐片,用复合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求得各类白细胞的比值(百分率),并可计算出各类白细胞的绝对值,以观察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对疾病有辅助诊断意义。
【试剂】瑞氏试剂。
【操作步骤】1. 采血后推制厚薄适宜盼血膜片,血膜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分。
2. 推好的血膜在空气中晃动,以促使快干,天气寒冷或潮湿时,应于37℃温箱中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
3. 瑞氏染色。
4. 先用低倍镜观察全片的染色质量和细胞分布情况,注意血片的边缘和尾部是否有巨大异常细胞和徽丝蚴等,然后选择涂片的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自血膜的体尾交界处向头部方向迂回检查,线路呈“弓”字形,计数l00或200个白细胞,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求出各类白细胞的比值(百分率)。
【参考范围】成人白细胞分类参考值────────────────────────────────百分率(%) 绝对值(×109/L)────────────────────────────────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5 (0.04-0.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 (2-7)嗜酸性粒细胞 0.5-5 (0.02-0.5)嗜碱性粒细胞 0-1 (O-1)淋巴细胞 20-40 (0.8-4)单核细胞 3-8 (0.12-0.8)────────────────────────────────【质量控制】1.一般选择涂片的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用油镜计数,移动线路呈“弓”字形,避免重复计数。
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标准操作程序
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标准操作程序【目的】用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操作。
【该SOP文件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请专业组长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器材及试剂】1、细胞计数板。
2、白细胞稀释液。
【操作步骤】1、非血性标本:小试管内放入冰乙酸1-2滴,转动试管,使内壁沾有冰乙酸后倾去之,然后滴加混匀的脑脊液3-4滴,数分钟后混匀充入计数池内,计数10个大方格内白细胞即为每微升内的白细胞数,如用升”表示,则乘以10人6.2、血性标本:对混浊或血性脑脊液则可用白细胞稀释液稀释数倍后,再滴入计数室计数。
用吸管吸取脑脊液20ul,加白细胞稀释液0.38ml,混匀后滴入计数室内,用低倍镜计数4大方格白细胞数,结果乘以50等于每微升内的白细胞数,如用升”表示,则乘以106.3、直接分类法白细胞计数后,将低倍镜换为高倍镜,直接在高倍镜下要据细胞核的形态分别计数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和多核细胞,应数1个白细胞,并以百分率表示。
若白细胞少于1个应直接写出单核、多核细胞的具体数字。
4、染色分类法如直接分类不易区分细胞时,可将脑脊液离心、沉淀,取沉淀物2滴,加正常血清1滴,推片制成均匀薄膜,置室温或37° (温箱内待干,进行瑞氏染色后用油镜分尖。
如见有不能分类的细胞,应另行描述报告,如脑膜白血病或肿瘤细胞等。
【参考区间】1、正常人脑脊液中无红细胞,仅有少量白细胞。
成人:(08)x 16/L儿童:(045)X16/L;新生儿:(0-30) x 16/L多为淋巴细胞及大单核细胞,两者之比约为7:3,偶见内皮细胞。
2、脑脊液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淋巴细胞成人40%-80%,新生儿5%-35% ;单核细胞成人15%-45%,新生儿50%-90% ;中性粒细胞成人0-6%,新生儿0-8%。
【注意事项】1、计数应及时进行,以免脑脊液凝固使结果不准确。
2、细胞计数时,应注意新型隐球菌与白细胞的区别。
实验五 白细胞分类计数
实验五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又称白血球,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负责维护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
在人体内,各种疾病和炎症都与白细胞的数量和种类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白细胞的分类及计数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实验。
本实验将利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涂片,通过分类计数的方法,有效地获取人体内白细胞的数量及种类,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质。
1. 实验步骤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血液涂片- 显微镜- 盖玻片- 鲁氏涂片染料- 石蜡片- 硼酸缓冲液- 静电平衡仪(1)制备血液涂片将新鲜血液利用遗传素和凝集素自然凝集处理10-15分钟,使其完全凝集,然后用无脂棉纸轻轻地将凝结物吸干,用加碘洗液洗涤1-2次,去掉余胶。
取一点冰冻切片的冰晶,快速的拭去切片表面亮点液,然后用切片将凝结物擦开,晾干几分钟。
然后架上净荷盖玻片,压平。
(2)涂片染色取常规染色的涂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若出现白细胞三频现象,说明染色质量差或细胞大量受损。
可选择改变染色条件,或者重新制备涂片。
(3)显微镜观察和计数在显微镜下,根据数量和形态来观察和分类不同的白细胞。
通常可以观察到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不同种类的白细胞。
根据每种白细胞的数量及其所占白细胞总数的比例,可以计算不同种类白细胞的数量,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质。
2. 实验注意事项2.1 实验前要有良好的实验计划,并准备好所有必要的材料和设备。
2.2 制备血液涂片时,应避免试验操作不当造成细胞破损、变形和失去染色颗粒等情况。
操作时需轻柔,严禁用太阳光源和紫外线来加速干燥进程。
2.3 染色时,应保证涂片的质量和染色的均匀性,避免过度染色或染色不足。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操作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和散布。
2.4 显微镜观察时,需要保证显微镜的清洁和环境的恒温恒湿,以保证观察到的细胞具有清晰明确的形态和结构,并且能准确统计不同白细胞的数量和种类。
2.5 注意实验中的安全操作,避免实验人员接触危险药物和试剂,同时要注意防护措施和清洗涂片的作业环境,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实验七、白细胞分类计数
血 涂 片制 备
推片 血液
载玻片
一张满意的血涂片应厚薄均匀
头
体
尾鲜明
将推片匀速向前,勿停顿。涂片的厚薄取决于 速度和角度:快、大(厚)。慢、小(薄)
涂片干燥后用铅笔在血涂片的头 部写上姓名和编号
B 123 李 四
血 涂 片 染色
涂片干燥后加瑞氏染色Ⅰ液3-5滴至 覆盖整个血膜,约1min
滴加瑞氏染色Ⅱ液3-5滴,用洗耳球将Ⅰ液和 Ⅱ液轻轻吹混,静置5-10min
实验七、白细胞形态观察及分类计数 临床检验诊断学教研室
目的 掌握显微镜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及各种白细胞的正常形态。
原理
将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血涂片,用Wright染液染色,根据各 类细胞的形态特点和颜色差异将白细胞区别病进行计数。通常分类 100个白细胞,计算得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率。
器材 载玻片、推片、洗耳球、显微镜、微量吸管、香柏油、 乙醇-乙醚溶液、擦镜纸 试剂 瑞氏染液、磷酸缓冲液 标本 抗凝血
分析讨论
1.请分类100个白细胞,并报告结果。 (本次实验课只写作业题)
直接流水冲洗 (切勿先到掉染液)
123
干燥后用油镜分类计数100个白 细胞
李 四
正 常 白 细 胞 形 态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正 常 白 细 胞 形 态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正 常 白 细 胞 形 态
嗜酸性粒细胞
正பைடு நூலகம்常 白 细 胞 形 态
嗜碱性粒细胞
正 常 白 细 胞 形 态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总结 中性粒细胞:小、多、匀 嗜酸性粒细胞:大、多、匀、眼镜性 嗜碱性粒细胞:少、乱、杂 淋巴细胞:核偏位、核浆比大、粗糙致密 单核细胞:不规则、疏松网状,膨胀立体
白细胞手工计数检查标准操作程序
SOP_09-4 白细胞手工计数检查标准操作程序
一、目的:统一项目操作规程,严格检验质量标准,为临床提供及时、可靠的结果报告。
二、适用范围:白细胞分类计数检查的操作及临床
三、操作人员:检验科授权工作人员
四、操作步骤:
1 原理:
血液经稀释液适当稀释,溶解红细胞后,用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
2 试剂:
冰乙酸2ml加水98ml,加1%亚甲蓝或结晶紫溶液2~3滴。
3 操作:
1)加计数稀释液0.38ml于小试管内,
2)取血20ul吹入稀释液中,并以稀释液清洗吸管内残留血液,
3)混匀后将悬液充入计数室,其量正好充盈于计数板计数平台上。
4)静置1~2min,低倍镜下计数4角的4个大方格,计数总数乘以50即为白细胞WBC/微升。
4计算:
白细胞数/L= 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50×106
5参考值: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6 临床意义:
1)增加:
①生理性:初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与
疼痛等。
②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引起有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大手术后、白
血病等。
2)减少: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疟疾、再障、化疗后、极度严重感染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标准操作程序
白细胞分类计数标准操作程序1 方法学名称瑞氏染色法。
2 原理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复合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出相对比值(百分率),以观察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结合白细胞计数有助于各种疾病包括感染、中毒和血液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3 试剂3.1瑞氏染液:3.1.1试剂成分:瑞氏染料 1.0g无水甲醇500ml甘油10ml3.1.2瑞氏染液配制方法:将瑞氏染料称量好后,放在乳钵中加少量无水甲醇匀速研磨至溶解,将研磨好的染液倾倒入试剂储存瓶中,倒入无水甲醇继续研磨,反复多次,直至乳钵中无瑞氏染料沉淀为止,染液试剂瓶存满为止。
将配制好的染液放在36℃24小时后方可使用,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
3.2磷酸盐缓冲液PH6.43.2.1 脱水Na2HPO4 1份: 处理方法将Na2HPO4于蒸发皿上干燥(火燃烘烤)成粉末称量。
3.2.2无水KH2PO4 2.6份将脱水Na2HPO4 1份和水KH2PO4 2.6份充分混合,边研磨边混匀。
3.2.3将上述粉末1g加溶解于500m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方可使用。
4 实验器材显微镜、滴管、载玻片、推片、香柏油、擦镜纸、乳胶手套等。
5 标本要求5.1静脉血采集:用真空采血管(紫色盖头)采集EDTA-K2抗凝的静脉血。
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混匀,于室温立即送检。
5.2静脉采血标本在室温下最多保留4小时。
不能在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放置于冷藏冰箱(2℃-8℃)中保存,8小时内标本有效,使用前从冰箱中取出恢复室温后检测。
6 操作步骤6.1制备血片:6.1.1 手工推片首先核对标本信息,然后取血液一小滴于载玻片一端,用一边缘光滑的推片放于血滴前方,慢慢向后移动,接触血滴时稍停,血液可顺推片散开。
以30o-45o度角向前推,直到血液推尽为止。
血膜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分。
6.1.2 仪器推片:详细内容参见SP-1000i全自动推片染片仪标准操作规程。
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规程
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规程一、项目名称:白细胞分类计数二、原理: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溥膜涂片,用复合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出相对比值(百分率)以观察细胞数量、质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疾病有辅助诊断意义。
三、试剂:B aso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Ⅰ液:曙红、甲醇、亚甲蓝2瓶250mlⅡ液:缓冲液2瓶250ml四、器材:玻片、显微镜五、操作步骤:1、采血后推制厚薄适宜的血膜片,膜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分。
2、推好的血膜在空气中晃动,以促使快干,天冷或潮湿时,应于37℃保温促干。
3、平置玻片于染色架上,滴加染液3-5滴,使其迅速盖满血膜,约1分钟后,滴加缓冲液5-10滴,轻轻摇动待干。
4、选择涂片的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计数100个白细胞,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求出各类细胞确占比值(百分率)。
六、参考值:七、标本要求病人准备:血片推成舌形、厚薄适宜。
新鲜静脉血或末梢血.采血应顺利,不应有溶血和凝块。
对病人无特殊要求,特殊病人由临床医生告知注意事项八、临床意义:1、增多:1)、中性粒细胞: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尿中毒、急性铅中毒等。
2)、嗜酸性粒细胞: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某些血液病、烧伤等。
3)、嗜碱性粒细胞: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及铋中毒等。
4)、淋巴细胞: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诊、隐脉炎、结核、传染性肝炎。
5)、单核细胞:结核、伤寒、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等。
2、减少:1)、中性粒细胞:伤寒、付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镭照射、抗癌药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轻细胞缺乏等。
2)、嗜酸性粒细胞:伤寒、付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病。
3)、淋巴细胞: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九、注意事项:1、避免重复计数,玻片应由血膜边缘向中央低倍上下呈曲线移动。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标准操作程序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标准操作程序【目的】用于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程序,同时观察白细胞的形态变化。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组长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方法原理】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簿膜涂片,用瑞氏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出相对的比值,以观察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疾病有辅助诊断意义。
【试剂】1、瑞氏染液2、磷酸盐缓冲液【操作程序】1、用瑞氏染色法染血涂片。
2、先在低倍镜下浏览全片,了解染色好坏和细胞分布情况,观察有无异常细胞。
3、选择涂片的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再油镜下计数1个白细胞,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参考区间】【注意事项】1、要避免重复计数,玻片应由血膜边缘向中央依次上下呈曲线移动。
2、白细胞总数超过20 x 109/L,应分类计数2个细胞,白细胞明显减少的血片,可检查多张血片。
3、分类见有核红细胞,不计入1个白细胞内,以分类1个白细胞过程中见到多少有核红细胞报告,并注明所属阶段。
4、除某些病理情况(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破碎细胞或不能识别细胞的数量不超过白细胞总数的2%。
若破碎细胞仍能明确鉴别,应包括在分类计数中。
在结果报告中应对破碎细胞或不能识别细胞作适当描述。
5、分类中应注意观察成熟红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染色及分布情况,注意有无寄生虫和其他异常所见。
6、白细胞形态变化较大,遇有疑问应请示上级主管或主任进行核实以减少错误。
【临床意义】1、病理性增多1.1中性粒细胞:急性化脓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中毒、急性铅中毒等。
1.2嗜酸性粒细胞: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寄生虫病,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某些皮肤病如湿疹,某些血液病如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1.3嗜碱性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癌转移及骨髓纤维化等。
1.4淋巴细胞: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白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
白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白细胞计数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项目,用于评估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检测炎症程度等。
为确保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以下是一份标准操作程序,旨在指导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正确进行白细胞计数。
一、实验室准备工作1. 检查所需设备是否齐全,包括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试剂、试管、取样针等。
2. 检查仪器的校准状态和正常工作性能,确保其符合质量控制标准。
3. 准备所有必要的试剂和标准品,并检查其保存状态和有效期。
二、样本采集和处理1. 严格按照标准的采样方法,使用一次性针头和试管,避免交叉污染。
2. 从患者的外周静脉采集血液样本,尽量避免空气污染和血液凝块形成。
3. 采集足够的血液样本,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可靠性。
4. 在采集完毕后,轻轻倾斜试管,将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合,并避免气泡的产生。
三、样本稀释与计数1. 将标本转移到类似于显微镜载玻片的稀释管中,注意防止污染和渗漏。
2. 使用稀释管中的稀释液与样本进行合适的稀释,以确保细胞浓度在仪器可测范围内。
3. 根据仪器的操作手册,将样本转移到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中进行计数。
四、结果记录与报告1. 根据仪器的操作手册,等待血细胞分析结果的生成。
2. 将计数结果记录在标准的实验记录表格中,并确保记录的准确和完整。
3. 如果有特殊情况或者异常结果,应及时进行复核,并记录相关操作和结果。
4. 根据实验室要求,及时向医生或相关临床人员报告结果。
五、质控与质量保证1. 每天开始工作前,进行日常质控测试,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2. 在每次样本计数前后,进行质控品的测试,以验证计数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估活动,并及时处理评估结果中的异常或错误。
4. 及时维护和保养设备,进行仪器的定期校准和维修。
六、安全注意事项1. 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2. 正确处理和处置生物危险废弃物,避免感染和交叉污染的发生。
3. 严格按照试剂使用说明和操作程序,避免误操作和化学品飞溅。
Xt2000i白细胞分类计数
Xt2000i白细胞分类计数1.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以核酸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原理分析白细胞。
当全血进入白细胞通道后,通过核酸荧光染色、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的照射形成白细胞散射图,从而计算出中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脃、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类的数量。
2. 标本采集:2.1 标本种类:新抽取的凝血或手指末梢血2.2 标本要求:2.2.1 抗凝剂采用EDTA K2抗凝2.2.2 用手指末梢血作白细胞检验时,最少样品量为200ul,如手指有冻疮,则主张采用耳垂血。
3. 标本储存2小时内完成检验,室温放置下不超过8小时,4-8℃保存不超过48小时。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5. 标本拒收标准:污染,凝固标本不能作测定6.试剂6.1试剂名称:sysmex血细胞分析试剂6.2 生产厂家:xx6.3 试剂组成试剂1:嗜碱细胞溶血素试剂2:嗜碱细胞溶血素试剂3:白细胞分类染液试剂4:稀释液6.4 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储存温度为5-30℃,有效期为一年,开封后的使用期限为60天。
7. 仪器设备7.1 仪器名称:sysmex血细胞分析仪7.2 仪器厂家:xx7.3 仪器型号:XT-2000i8. 操作步骤8.1 手工模式:8.1.1 上下颠倒试管将内容物充分混匀。
8.1.2 轻轻取下盖子,防止血液溅出。
8.1.3 将试管正确放入手工吸引管,吸引管浸入样品。
8.1.4 按start键,样品开始吸取。
8.1.5 当ready led 暗(并发出两声短音)移开试管。
8.1.6 当ready led再次亮起时,准备下一个样品,重复上述步骤。
8.2 进样器模式:8.2.1 将试管入试管架,将试管架放在进样器的右侧槽中,最多能入5个试管架。
8.2.2 单击sampler start键9. 结果的分析与判断:在仪器显示屏上将显示结果10. 质量控制10.1 三种质量控制品(高、中、低),分别对应三种靶值,做出来的质控品不能超出质控靶值的上下限范围,否则实验无效。
白细胞分类计数标准操作程序
富顺县人民医院白细胞分类计数标准操作程序一.目的:规范白细胞手工分类标准操作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镜下白细胞分类三.支持文件: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四.原理:血涂片瑞氏染色分类法五.仪器:OLYMPUS显微镜六.试剂: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I液:取瑞氏染粉1g、姬姆萨染粉0.3g,置洁净研钵中,加少量甲醇(分析纯),研磨片刻,吸出上层染液。
再加少量甲醇,继续研磨,再吸出上液。
如此连续几次,共用甲醇500ml。
收集于棕色玻璃瓶中,每天早、晚各振摇3min,共5天,以后存放一周即能使用。
Ⅱ液:pH6.4—6.8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钾(无水) 6.64g,磷酸氢二钠(无水) 2.56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用磷酸盐调整pH,加水至1000ml。
七.样本要求:静脉采血使用EDTA-K2抗凝。
毛细血管采血应擦去第一滴血,以免混入组织液影响结果。
八.操作步骤:1.采血后取混匀后血液约10ul置于洁净玻片一端,选取边缘光滑平整的推片,角度适宜速度适中均速推制厚薄适宜的血膜片,血膜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分。
2.推好的血膜在空气中晃动,以促使快干。
天气寒冷或潮湿时,应于37C温箱中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
3.染色(1)瑞氏—姬姆萨染色法:平置玻片于染色架上,滴加染液3~5滴,使其迅速盖满血膜,约lmin后,滴加缓冲液3~5滴,轻轻摇动玻片或对准血片吹气,与染液充分混和,5~lOmin后用水冲去染液,待干。
4、先在低倍镜下浏览全片,了解染色的好坏和细胞分布情况,观测有无异常细胞。
5.选择涂片的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计数100个白细胞,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求出各类细胞所占比值 (百分率)。
6.结果输入上海新和中文操作系统打印报告。
九.参考范围:见表l—l—1。
表1—1—1 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值细胞类别成人中性粒细胞杆状核 0.01-0.05(1%-5%)分叶核 0.50-0.70(50%~70%)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0.5%~5%)嗜碱性粒细胞 0-0.01 (0%~1%)淋巴细胞 0.20-0.40(20%~40%)单核细胞 0.03-0.10 (3%~10%)十.注意事项:1.要避免重复计数,分类时应由血膜边缘向中央依次上下呈曲线移动观察,避免主观视野。
白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白细胞分类计数标准操作程序一、目的:确保仪器正常运转与结果的准确性,严格检验质量标准,为临床提供及时、可靠的结果报告。
二、适用范围:检验科日常操作规范三、操作人员:检验科授权工作人员。
[检测原理]血液经稀释液稀释后,成熟红细胞全部被溶解,注入计数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白细胞。
[试剂与仪器]1,试剂:白细胞稀释液:冰醋酸 2ml ;蒸馏水 98ml ;10g/L 亚甲蓝溶液 3滴2,仪器(1)微量吸管和微量计数板(2)显微镜。
[标本的收集与处理]1,用EDTA-K2 0 .2ul抗凝静脉血1ml,轻轻摇动抗凝。
凝集,溶血,血量小于0.5 ML或抽血时间超过四小时为不合格标本,拒收。
2,直接采集未稍血液。
[操作步骤]1,小试管1支,加白细胞稀释液化0.38 ml 。
2,用微量吸管准确吸取末梢血管 20ul,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吸管插入小试管中稀释液的底部,轻轻将血放出,并吸取上层清液,嗽洗吸管二次,最后用手摇动试管混合。
3,充池,静置2--3min,待白细胞下沉。
4,用低倍镜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
[结果计算]白细胞数/L= 4 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 4 *10 * 20 *10E[质量控制]1,采血时不能挤压过甚,因此针刺深度必须适当。
2,大小方格内压线细胞应按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进行计数。
3,稀释液要过滤,小试管,计数板均须清洁,以免杂质,微粒等被误认为细胞。
4,一些贫血患者血液中有核红细胞增多,影响白细胞计数,应校正除去。
100校正公式:白细胞校正数=X * -------------100+YX :未校正前白细胞数;Y:在分类计数时,计数100个白细胞的同时计数到的有核红细胞数。
5,计数时,两次重复计数误差不得超过10% 。
6,所用微量吸管和计数板必须为校正品。
7,操作人员必须能熟练掌握每步骤的操作技能。
8,不能使用肝素抗凝血。
[参考范围]成人:( 4--10 )* 10E9/L (4000--10000/UL );儿童:( 5--12 )*10E9/L (5000--12000 /UL );新生儿:( 15--20 )* 10E9/L (15000--2000/UL );[临床意义]1,增加:(1)生理性:初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规程
一、项目名称:白细胞分类计数
二、原理: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溥膜涂片,用复合染料染色,
根据各类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出相对比值(百分率)以观察细胞数量、质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疾病有辅助诊断意义。
三、试剂:
B aso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Ⅰ液:曙红、甲醇、亚甲蓝2瓶250ml
Ⅱ液:缓冲液2瓶250ml
四、器材:玻片、显微镜
五、操作步骤:
1、采血后推制厚薄适宜的血膜片,膜应呈舌状,头、体、尾
清晰可分。
2、推好的血膜在空气中晃动,以促使快干,天冷或潮湿时,
应于37℃保温促干。
3、平置玻片于染色架上,滴加染液3-5滴,使其迅速盖满血
膜,约1分钟后,滴加缓冲液5-10滴,轻轻摇动待干。
4、选择涂片的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计数
100个白细胞,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求出各类细胞确
占比值(百分率)。
六、参考值:
七、标本要求病人准备:血片推成舌形、厚薄适宜。
新鲜静脉血或
末梢血.采血应顺利,不应有溶血和凝块。
对病人无特殊要求,特殊病人由临床医生告知注意事项
八、临床意义:
1、增多:
1)、中性粒细胞: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尿中毒、急性铅中毒等。
2)、嗜酸性粒细胞: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某些血液病、烧伤等。
3)、嗜碱性粒细胞: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及铋中毒等。
4)、淋巴细胞: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诊、隐脉炎、结核、传染性肝炎。
5)、单核细胞:结核、伤寒、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等。
2、减少:
1)、中性粒细胞:伤寒、付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镭照射、抗癌药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轻细胞缺乏等。
2)、嗜酸性粒细胞:伤寒、付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病。
3)、淋巴细胞: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九、注意事项:
1、避免重复计数,玻片应由血膜边缘向中央低倍上下呈曲线
移动。
2、白细胞总数超过20×109/L应分类计数200个细胞,白细
胞数明显减少的血片可检查多张血片。
3、白细胞形态变化较大,应经常由高年资检验人员进行核实,
以减少偏差。
十、参考文献:
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
2.厂商说明书
十一、编写者:
制定日期:
修改日期:
科主任对规程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