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导学案(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复习导学案——成语(2)

七年级上册复习导学案——成语一单元 1.呼朋引伴hūpéng yǐn bàn: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引:牵引,招引。
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2.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3.繁花嫩叶fán huā nèn yè:密密地开着的花,娇嫩的叶子。
4.精神抖擞jīng shén dǒu sǒu:振作精神。
5.咄咄逼人duōduōbīrén: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6.淅淅沥沥xīxīlìlì: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7.争先恐后zhēng xiān kǒng hòu: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8.绿茵茵lǜyīn yīn:一片葱绿。
9.迫不及待pòbùjídài: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迫切。
二单元10.翻来覆去fān lái fùqù:来回翻身。
也形容一次又一次。
11.喜出望外xǐchūwàng wài: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12.絮絮叨叨xùxùdaodao:形容说话等连续不断。
13.暴怒无常bàonùwúcháng:形容一个人的脾气坏到了极点,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
14.各得其所gèdéqísuǒ: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15.不知所措bùzhīsuǒcuò: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第三单元16.人迹罕至rén jìhǎn zhì: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17.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上册词语熟语成语复习导学案

词语熟语成语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词语,了解在一定语言环境中一些字词的意思,对词语的感情色彩有所认识。
2.能正确使用近义词、反义词,恰当搭配词语。
3.注意积累成语,并能将词语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使用。
【学习重难点】词语熟语成语意思及辨析。
预习案【预习内容】结合课本与导学案,掌握本学期出现的词语成语熟语。
【预习检测】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狼藉(籍):喁喁细语:潋滟:猬集:蓦地:万斛:愚氓:虬干:戏谑:踽踽独行:杳无人迹:数见不鲜:万姓胪欢:直截了当:咿唔:岑寂:滂沱:狡黠:蜿蜒:蹒跚:山坳:褴褛:编纂:【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有疑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探究案【探究内容】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要我感谢什么人,( )只能感谢一次,( )我想把这一次感谢奉献给那些为人类创造了音乐的人们,( )没有音乐,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多么沉闷可怕。
A.无论 因为 所以 但是 B.如果 而且 那么 假如 C.如果 那么 而且 因为 D.假如 然而 那么 由于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我们周围的事物,对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作出智慧的判断。
_______再把它加到技能中去,这样就_______有技能,_______有判断能力,当你进入社会的时候,社会一定非常欢迎你,_______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有能力的人。
A.如果 既 又 因为 B.所以 要么 要么 因为 C.如果 要么 要么 因此 D.所以 既 又 因此3.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严重亏损的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脱胎换骨:此处的意思是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面貌。
)B .留恋湖边,细细品味,这才发现百马湖的夏天竟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变化的气息。
(超凡脱俗:此处指超越凡人,不落俗套)C .修建工程浩繁复杂、修建方式难以想象的小三峡古栈道,谜语..般的在大宁河上留候了千年。
咬文嚼字学案及答案

咬文嚼字(导学案)【学习要求】1.学习本文步步推进、逐层深入的论证结构。
2.学习本文归纳法、例证法等论证方法,把握论述形象、生动、浅显的特点。
【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作者如何使用例证法将抽象的道理论述得生动浅显,且极富文化内涵。
学习难点:理解第5、6自然段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课时安排】二学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找出文中例举的“咬文嚼字”事例,学会作简要分析,总结每个事例所讲述的道理,归纳它们的共同之处,找出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一、课前学习(一)学法指导1.筛选重点字词,查阅工具书予以掌握。
2.反复诵读课文,找出文中例举的“咬文嚼字”实例并理清它们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二)尝试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累.积()下乘.()锱铢..()咬文嚼.字()岑.寂()付梓.()没镞..()清沁.肺腑()嚼.舌()咀嚼.()便宜..()灞.桥()蕴.藉()剥啄.()憎恶..()尺牍.()2.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援.例:付梓..:咬文嚼.字:游.离:尺牍..:不求甚.解:拘.礼:蕴藉..:一川..烟草:3. “咬文嚼字”有以下几个意思,请选择每句中的“咬文嚼字”的正确意思: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⑴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⑵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⑶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二、课堂探究1.标题中的“咬文嚼字”是以上哪一个意思?如果都不是,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加以解释。
2.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说明了哪些“道理”?例子分析道理不同句式,不同意味《史记》“李广射虎”改写不同字眼,不同意境苏轼《惠山烹小龙团》诗句赏析滥词旧语,缺乏新意3.以上实例有哪些共同特征?有何作用?三、课堂检测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A.下乘.(chéng)岑.寂(chén)付梓.(zǐ)锱铢..(zīzhū)B.没镞..(mòzú)咬文嚼.字(jiáo)咀嚼.(jué)嚼.舌(jiáo)C.蕴.藉(yùn)累.积(léi)憎恶..(piányi)..(zèngwù)便宜D.尺牍.(dú)灞.桥(bà)剥啄.(zhuó)清沁.肺腑(qìng)2.下列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尺牍剥琢有声学福五车刻苦自勉B. 蕴藉点铁成金斟酌清沁肺腹C. 俗滥自鸣得意流涎索然无味D. 岑寂不即不离凝炼锱铢必校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岸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唐人送别,亦多于此)端木..遗风(端木赐,即孔子弟子子贡,因善做买卖,家有千金)B.付梓.(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水分,叫做杀青。
苏教版必修教材导学案成语汇编3

苏教版必修教材导学案成语汇编3必修三:1、震耳欲聋: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头脑糊涂麻木,是非不明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近义词】醍醐灌顶【反义词】如堕烟海【感情色彩】褒义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云蒸霞蔚:蒸:上升;蔚:弥漫。
像云霞升腾弥漫。
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近义词】:五彩缤纷、云兴霞蔚、花团锦簇、气象万千【反义词】:漆黑一团、暗淡无光【用法】褒义。
带书面色彩。
多用来形容景物美丽。
3、耐人寻味: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
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意味深长。
近义词:回味无穷、意味深长。
反义词:枯燥无味、索然无味。
4、玲珑剔透:玲珑:精巧细致;剔透:孔穴明晰。
剔:精致。
(1).形容小巧﹑精工制造﹑精致、结构奇巧﹑内部镂空的手工艺品。
亦以形容供玩赏的太湖石之类。
(2).形容俊俏,漂亮。
(3).形容聪明灵活,心里明白。
(4).也形容人精明灵活。
【近义】聪明伶俐、伶牙俐齿、小巧玲珑【反义】呆头呆脑、笨手笨脚、硕大无朋【用法】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联合式。
5、伶仃孤苦:略6、不容置喙:容:容许,允许。
置:安放。
喙:嘴。
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
近义词不许插嘴、不容置辩用法谓语;作定语:形容没有说话的机会7、浮想联翩:浮想:漂浮变幻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
形容连续不断。
浮想联翩就是很多飘浮不定的想象连续不断地涌现出来。
近义词思绪万千、想入非非、异想天开反义词心如枯槁、万事皆空8、吹毛求疵:求:寻找,查找;疵:缺点。
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也指细致到繁琐,挑剔的地步。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用于指故意挑剔为难人【近义词】洗垢求瘢、鸡蛋里挑骨头、没事找事、求全责备。
【反义词】宽大为怀、宽宏大量、通情达理、怡然自得、若无其事、泰然自若9、莽莽苍苍:莽莽①形容草木茂盛。
望文生义成语练习

望文生义成语导学案一、高考典题导入1、(2015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各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好观众。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B项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C项以邻为壑: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D项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2015山东卷)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鞋戴帽的空话套话,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分场南辕北辙无果而终。
C.本届展销会班请到了安滋、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宜纸.歇现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答案】A【解析】A、穿靴戴帽: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的,例行的政治说教。
B、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不能用于形容立场。
C、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不能用来形容企业和物品。
D、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不能形容小说的数量。
二、望文生义1、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种瓜得瓜》成语故事导学案

《种瓜得瓜》成语故事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学习《种瓜得瓜》这个成语故事,了解其含义及用法,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导学内容:成语故事:《种瓜得瓜》1. 故事梗概:在古代,有个农夫非常喜欢种瓜。
他每天都会认真地打理自己的农田,特别是耕种瓜类。
他清楚地知道,只有付出努力和耐心,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一年的春天,农夫精心地选择了一块土地,并把它耕作成最适合种瓜的土壤。
然后,他耐心地等待着瓜苗的发芽。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终于有瓜苗冒出了地面。
农夫开心地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
为了确保瓜果的质量,他仔细地进行了浇水、施肥等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田里长出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瓜藤。
夏天,农田里的瓜藤结出了许多瓜果。
农夫高兴地告诉他的邻居们,他们可以随意摘取农田里的瓜。
邻居们纷纷来到农田,摘取了自己喜欢的瓜果。
农夫惊讶地发现,那些只给予他帮助或者欣赏的邻居,摘取的瓜果都非常甜美。
而那些心怀不轨,企图占便宜的人,摘取的瓜果则十分苦涩。
2. 含义解释:成语“种瓜得瓜”意思是:不同的付出会有不同的回报。
它告诉我们,只有诚心付出努力,我们才能获得应有的成果。
同时,它也警示我们,不要心怀不轨,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来占便宜,否则最终会事与愿违。
3. 用法示例:这个成语可以用于讲述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以及由此带来的回报。
也可以用来告诫他人不要贪图不义之财,因为最终会遭到不好的结果。
导学讨论:1. 根据成语故事的描述,我们可以用几个词来形容农夫的态度和行为?为什么?正确答案:认真、耐心、付出努力。
因为农夫在选择土地、耕种、浇水和施肥等方面,都非常细致和用心。
2. 为什么只有那些对农夫付出帮助或者欣赏的邻居们摘取的瓜果会更甜美?正确答案:因为这些邻居们对农夫的辛勤付出表示感激,并给予了他们真诚的关心和帮助。
这种积极的态度和行为,让他们最终获得了更好的回报。
3. 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可以用来解释这个成语?正确答案:是的,比如我们学习时努力认真学习,最终会取得好成绩;在工作中勤勉付出,会得到上司的认可和晋升;在与他人相处时友善和善,会拥有更多真诚而长久的友谊。
青州三中高考语文成语导学案

1青州三中高三语文导学案 编号:教学课题课型 主备教师 把关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班级 成语的运用复习 美术班专用 考点点击成语的运用 学习目标成语的运用 重点难点成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成语的一般特点 成语是定型的语素组合,不但结构稳定,其构成语素的音、形、义也是相当固定的。
譬如“心广体胖”的“胖”,只能读p án ,而不能读p àng ,因为它是安泰舒适的意思;“自怨自艾”的“艾”只能读y ì,而不能读ài ,因为它是治理、惩治的意思。
又如“闻鸡起舞”的“舞”只能指舞剑,而不是指跳舞;“不名一文”的“名”只能是占有的意思。
懂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现在各种媒体尤其是其中的广告,乱写、乱读、乱用的情况实在太多,这给知之不多的高中学生制造了很大的混乱。
不少成语有特定的含义,不能随意解释,不能不分场合随意乱用。
譬如“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绝不是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七步之才”指很有才华,绝不是才华很低;“江郎才尽”,是指本来有才而后“尽”了,不能用于本来就无才的人;“豆蔻年华”只能用于形容十几岁的少女,而不能形容其他人;“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而“汗牛充栋”只是形容书籍多,而不表明学问大;“美轮美奂”,形容高大华美,一般多用于称赞房屋,而不能用于化妆品。
这也是应该注意的。
成语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譬如,“无微不至”是褒义的,“无所不至”、“无所不为”是贬义的;“东山再起”是中性的,“死灰复燃”是贬义的。
“杀一儆百”是书面语体的,“杀鸡吓猴”是口头语体的。
二、练习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里有表层的、看得见的、感同身受....的变化——城市和乡村日新月异,生活方式已与父辈大不相同;但更有深层的,不易觉察却能辐射未来的变化。
B .要培植健康的金融市场,必须建立一套可以操作的法律、法规,从而能够有效打击在金融市场中翻云覆雨....的“资金贩子”。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正确使用成语导学案教师版

正确使用成语导学案教师版教学教案0913 2200正确使用成语导学案教师版(四)课前预习:了解高考考查的成语类型,掌握本学案涉及的所有成语,适当拓展。
一,巧设迁移(学生主持)二,展示学习目标1通过预习,能辨析出成语常见的五种误用形式。
2小组通过讨论交流,能准确澄清该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归纳解题方法,并能灵活掌握运用。
3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成语,展示个人学识。
三,自主探究:要求:结合下列例题总结成语的误用类型并归纳其做题方法例1:那位大师在台上讲的津津有味,兴之所至,上下其手。
误用类型:望文生义,“上下其手”意思是,比喻玩弄手段,串通作弊。
易混:沆瀣一气(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长袖善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例2:趴在8号位的黄大爷打枪的姿势显得特别专业,在打枪的几秒钟内,他目不交睫地盯着目标,丝毫不理会别人的叫好声。
误用类型:不合语境。
“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
易混:目不见睫﹙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
比喻没有自知之明。
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例3: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误用类型:褒贬失当。
前后矛盾。
例4:各种花卉,争奇斗艳;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误用类型:对象误用。
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后常用来称美女,不用于“各种花卉”。
还有“浩如烟海”和“豆蔻年华”等例5:多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不齐,不能指时间的早晚。
误用类型:对象误用易混:良莠不齐例6:当身着蓝色航天服的3名航天员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全场一片欢呼声。
大家挥舞着鲜花和国旗,100名身着民族服装的少女手拿红丝巾在一旁手不停挥。
误用类型:不合语境。
“手不停挥”手不停顿地挥写,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极快;根据语境,应用“载歌载舞”。
例7:想用化妆品使自己更加花容月貌,谁知脸上却长出一大片小痘痘。
成语辨析导学案

1、【答案】A
穿靴戴帽: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 空洞的,例行的政治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 分,所以说“穿靴戴帽”。 南辕北辙:想往南 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目的相反”错,只是不统一。济济一堂:形容 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物品。擢 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只形容罪行。
6、(湖南卷)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
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 和矢志不渝 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 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 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 ,中国人 民 ;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 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 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5、(课标2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 一组是(3分)
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优弱、谨小慎微,做起 事来总是_______,从来不敢越雷也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 取,如果_______,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煥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 现状,_______,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4、错误类型四:语义重复
例4:感动中国人物陈健,为朋友守墓37年,这种信守承诺 的精神,使他在海内外闻名遐迩。(“闻名遐迩”,远近闻名 之意,与前面“海内外”语意重复。)
四、常见设误类型:
5、错误类型五:程度轻重失当,范围不清。
例5: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 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分析: “三长两短”多用来指意外的事故或灾祸,常用作“死亡”的 委婉语,用来形容考生有些言重了。)
高中一部高二基础知识之成语导学案三

高中一部高二基础知识之成语导学案三教学目标:1.学习对成语的运用2.积累成语教学重难点:1.学会熟练的运用成语2.努力识记成语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平时如有什么思考,应该及时地把它写出来,不能只是在口头上与人交谈,如果述而不作,时间一长,先前一些有价值的想法就会忘掉了。
B.“年画虎”事件使陕西省林业厅名声扫地,关克乃至朱副厅长的诚信受到质疑,人们也开始怀疑他们以前一言九鼎的所谓诚信植保的话语了。
C.邵经理催小刘尽快赶到扬州玉器厂进修学习,小刘嘴上应付着,背地里却阳奉阴违,仍每天往返于苏州和上海之间。
D.继中大在唐家湾建分校后,清华大学科技大楼毗邻而建,人民大学、北师大、北理工等重点高校也纷至沓来;这里以中大珠海校区为先驱的大学城业已形成。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有些领导总是埋怨农民不积极配合,是否也应该反躬自省,自己的某些做法是否切合实际呢?B.达赖集团蓄意制造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破坏西藏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其结果必然是火中取栗,自绝于祖国和人民。
C.火箭队连胜22场,以为再没有哪一支球队能与其分庭抗礼,结果3月19日被凯尔特人队以94:74终结了连胜风暴D.央视主持人久久不愿走下神坛,正襟危坐,与公众的距离越来越远,有一些失误出现时,观众也就很难贴心地理解。
1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港台的影视文化对大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影像产品在大陆占有相当份额,不少港台艺人成为青少年追捧的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被许多人潜移默化甚至模仿。
B.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传统艺术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即便是世界遗产昆曲,一面对市场,也缺乏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这实在是令人担心。
C.如今小学生的作业越来越连篇累牍,孩子们的书包,“体形”一个比一个“魁梧” “肚量”越来越大,压在他们瘦小的身子上,让大人们也喘不过气来。
D.中国乒乓选手在此次会战中,以三枚金牌、四枚银牌的成绩勉强名列榜首:对于这支曾经不可一世的世界乒坛劲旅来说,这是不能让人满意的。
高一语文成语复习导学案

成语学习目标:1、识记必修一、二课文中出现的成绩意思,能够准确使用。
2、提高成语运用及辨析能力。
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识记必修一、二课文中出现的成绩意思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旺盛,形容年轻有为,才华横溢。
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
比喻事业蓬勃发展。
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自怨自艾:本义是后悔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
现在只指悔恨。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或议论的,表示言行合乎事理。
无可厚非:不可以过分责备,表示虽有不足,但仍可原谅。
势不两立:势:情势;两立:并存。
指敌对双方不能并存。
也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不露声色:声:说话的声音。
色:脸上的表情。
不让心里的想法从话语和表情上显露出来。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石头显露出来。
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瞠目结舌:瞠目:瞪着眼睛。
结舌:舌头动不了。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
形容惊讶或受窘的样子。
百无聊赖:聊赖:依靠。
精神上没有依托。
形容非常无聊。
苟延残喘:残喘:仅存的一口气。
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稍逊一筹:两相比较,稍微差一点。
举棋不定:意为下棋的人,拿起棋子不知道走哪一步好,那是胜不了对方的。
比喻做事犹豫不决。
一如既往:一如:全都相同。
既往:过去。
与过去完全相同。
望洋兴叹: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也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意,灰溜溜的回来。
魂牵梦萦:在梦中还牵挂萦绕着。
形容思念深切,无法排遣。
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不能安定。
怡然自得:怡然:喜悦的样子。
自得:舒适。
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功败垂成: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
含惋惜意。
根深蒂固:蒂:草木之根。
比喻基础稳固。
寄人篱下:指生活上依靠他人,不能独立。
也指依附别人,在人之下。
方兴未艾:方:正当。
兴:兴旺。
艾:停止。
指事物正当兴旺之时,没有停止发展。
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力。
经营:谋划安排。
1、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
2、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高中一部高二基础知识之成语导学案四

高中一部高二基础知识之成语导学案四教学目标:1.学习对成语的运用2.积累成语教学重难点:1.学会熟练的运用成语2.努力识记成语25. 下列加点的成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美方代表在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时毫无诚意,每次涉及实质问题,他们总是虚与委蛇,顾左右而言他。
B.由于管理不善,现在的地摊文学颇有瓦釜雷鸣之势,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C.真不愧为世界冠军,博尔特一出马就轻松地拿下了北京奥运会110米栏头名,他铩羽而归,好不高兴。
D.21世纪的政治家必须具备审时度势,通权达变的素质,才能协调和处理好国内外事务。
26.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大学生在就业时,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摆正心态,找准自身定位。
B.一外地游客在本市乘的士时遭劫,载他的“的哥”竟坐山观虎斗。
昨日,乘客周先生说,他准备将这名“的哥”告上法庭。
C.社会治安状况有了较大的好转,街头上公共设施被毁坏,金属构件不胫而走的现象得到了遏制。
D.这类文章涉及的知识广,知识领域多,往往令读者俯拾即是。
2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去年9月,广西师大美院院长帅民风来到百姓文化大讲坛,带领现场听众领略了一番材质的美感,并且谈了许多巧用不同材质装扮生活的心得,整场讲座帅民风振振有辞,言之有物,显示了深厚的艺术修养。
B.根据互联网调查公司艾瑞公布的数字,百度的MP3搜索拥有超过84%的市场占有率。
2007年1月,百代首先跟百度由对簿公堂变为版权合作,成为全球范围内唱片公司与搜索引擎达成的最大规模的版权合作。
C.为了让《梅兰芳》的主演黎明更深地领略京剧艺术的精髓,在形体表演上更逼真、更传神,梅派艺术的嫡传人、梅兰芳先生之子梅葆玖先生亲自上阵,为黎明作示范,然后一遍遍不胜其烦地纠正他的举手投足。
D.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远在月球轨道的“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特殊的“语音”,给家乡的亲人“拜年”。
这个穿越38万公里的“语音”是:“我在月球上向大家拜年了。
苏教版必修教材导学案成语汇编4

苏教版必修教材导学案成语汇编4必修四:1、大相径庭: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
后来用“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泾渭分明、截然不同、天壤之别、大异其趣【反义词】一模一样、如出一辙[1]大同小异2、不期而遇:解释:期:约定时间。
事先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没有指定的时间,地点,让人感觉突如其来。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意外相遇。
近义词不约而同、不谋而合不期而会不期然而然。
反义词失之交臂3、立身处世:立身:做人;处世:在社会上活动,与人交往。
指人在社会上待人接物的种种活动。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人待人接物的态度4、豁然开朗:豁:宽阔。
然:的样子。
开:宽阔。
朗:明亮。
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
【近义词】茅塞顿开、大彻大悟、如梦初醒、醍醐灌顶、豁然贯通、豁然省悟、恍然大悟、顿开茅塞、豁然开阔、豁然开旷【反义词】百思莫解、大惑不解、百思不解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5、巧夺天工:(略)6、灯红酒绿:(略)7、凤毛麟角:(略)8、毛遂自荐:毛遂:战国赵国平原君的一位门客。
荐:推荐;荐举。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作褒义。
【结构】主谓式【近义词】自告奋勇、挺身而出【反义词】自惭形秽、让位于贤、畏缩不前【同韵词】无丝有线、不可侵犯、风云万变、朱唇粉面9、猝不及防:猝:突然,出其不意。
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事情发生得很突然。
注意:“及"不能写成“急”近义词措手不及、惊惶失措、手足无措反义词防患未然、未雨绸缪10、睚眦必报: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
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
比喻心胸极狭窄。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心胸狭隘【结构】主谓式【相近词】小肚鸡肠、睚眦小忿【反义词】大度包容【押韵词】摧志屈道、体贴入妙、旗开马到、别径奇道、飜黄倒皂、正明公道、破愁为笑、载欢载笑、对症下药、鸟枪换炮、锱铢必报......11、投桃报李:投:投入,送给。
成语导学案2

成语导学案2一、理解并掌握下列成语意思1、信马由缰:信、由:听任。
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移动。
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
2、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3、信手拈来:随手拿来。
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4、曾经沧海难为水: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出自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5、当仁不让:出自《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一般用来修饰人。
6、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
比喻一个人的行动和他的目的正好相反。
7、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
(见于《晋书•文苑传》)。
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8、讳莫如深:讳:瞒着不说;深:事件重大。
原指事件重大,讳而不言。
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泛指把事情的真相紧紧隐瞒。
9、干打雷不下雨:比喻只有声势,没有实际行动。
10、不期而遇:指人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只用于人与人之间。
11、十室九空:是指残酷搜刮、严重灾祸造成的贫困、流寓或死亡的凄凉景象12、望其项背:能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13、目不暇接: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来不及观赏,是褒义成语。
14、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观看,比喻坐观成败,不给予帮助。
15、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16、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17、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18、鱼龙混杂: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不指事物;19、清规戒律:侧重死板地束缚人的规章制度,20、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21、量入为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
22、探囊取物: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
谦敬错位成语导学案

谦敬错位成语导学案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表达方式,它们既富有文化内涵,又能简洁明了地表达复杂的含义。
谦敬错位成语是指在相反的位置上进行错位排列,从而达到一种讽刺或矛盾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个典型的谦敬错位成语,并探讨它们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1. 针锋相对成语“针锋相对”原指两人斗嘴或争论时,各持己见,互相对峙。
但是如果将“针”和“锋”位置颠倒,成语变为“锋针相对”,则凸显了一种更加激烈和尖锐的对立状态。
这种错位排列表达了矛盾冲突的加剧,暗示了争执的激烈程度可能超出常规。
2. 雷打不动成语“雷打不动”原指某种事情非常稳固,如同雷击一般牢固不动摇。
如果将“雷”和“打”位置颠倒,成语变为“打雷不动”,则表达了一种不合常理的怪异状态。
这种错位排列暗示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景象,突显了以讹传讹的现象。
3. 人云亦云成语“人云亦云”原指盲从他人的意见或言论。
若将“人”和“云”位置颠倒,成语变为“云人亦云”,则表达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情况。
这种错位排列暗示了一种荒谬的群体心理,呈现出一种盲从守旧的情形。
4. 心照不宣成语“心照不宣”原指心意相通,无需言明。
若将“心”和“照”位置颠倒,成语变为“照心不宣”,则表达了一种隐匿心迹的含义。
这种错位排列暗示了一种隐瞒心思的状态,是一种不可预测的秘密行动。
5. 为虎作伥成语“为虎作伥”原指帮助坏人干坏事。
若将“为”和“虎”位置颠倒,成语变为“虎为作伥”,则表达了一种颠倒黑白的局面。
这种错位排列暗示了一种颠倒是非的情况,表现了一种恶势力利用善良者的无辜的现象。
6. 病入膏肓成语“病入膏肓”原指病情极重,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
若将“病”和“入”位置颠倒,成语变为“入病膏肓”,则表达了一种病情恶化的含义。
这种错位排列暗示了一种病情加重的局面,表现了生命垂危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成语来表达某种特定意境或情感。
而谦敬错位成语则在原有成语的基础上加以颠倒排列,达到一种别具一格、引人深思的效果。
四年级语文成语复习与积累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成语复习与积累导学案
时间:2020年2月11日
课前准备:准备一本线上学习作业本(开学后上交)
复习内容:四年级语文上册所学的四字成语。
学习目标:复习并进行一定拓展。
学习过程:①复习语文教材;②完成线上作业。
线上作业:
一、复习语文书词语表中四字成语,要求理解词意并进行正确抄写,每个词语抄2次,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二、按要求填积累词语。
(1)ABB:
(2)AABB:
(3)AABC:
(4)ABCC:
(5)ABAC:
(6)含有反义词的四字成语:
(7)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成语:
(8)来自神话故事的四字成语:
(9)表示人物优秀品质的四字成语:
(10)表示本领高强的四字成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思想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成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2、识记:不断积累并梳理成语,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3、理解: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学会准确恰当地运用成语
4、综合应用:梳理高考考过的重点成语,做到能正确运用成语
【学习难点】
1、正确理解成语含义,学会准确恰当地运用成语。
2、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有的放矢,加强积累。
【学法指导】
讨论法;发现法;归纳法;实践法
【学习过程】
一、基本知识点:
1、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来源于:①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具有以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成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我的家
我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一丘之貉就分道扬镳,骨肉分离,晚上才能殊途同归。
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
我们家三个成员臭味相投,在家中一团和气。
但当我成绩不好时,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双管齐下,把我揍得五体投地,而徐娘半老的妈妈则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害得我只好节哀顺变
例1、泰山确实很高。
孔子尚且发出“登泰山而小鲁”的感叹,杜工部吟出“一览众山小”的绝唱,何况我等凡夫俗子呢?登上泰山绝顶,自然免不了登高自卑了。
例2、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几十年如一日,相敬如宾,堪称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友谊”。
例3、刘翔继今年5月破世界纪录之后,又以12秒88的成绩获世界冠军,消息传来,国人弹冠相庆。
这确实是中华民族之大喜,也是黄色人种之大喜,在110米栏这一项目上,他是黄色人种冲击世界顶峰的始作俑者,不是吗?
例4、每个考生都要注意休息,否则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考试。
例5、这件事对于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例6、“感动中国”人物陈健,为朋友守墓37年,这种信守承诺的精神,使他在海内外闻名遐迩。
例7、包围圈越来越小,这群罪恶极大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例8、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
例9、有一个同学跟我说:“想到八个月后就要参加高考,我就心有余悸。
真的还没有准备好呀!”
例10、这次考试非常简单,我一定会等闲视之。
三、学以致用:
1、张林同学平时连一篇作文也写不好,竟然还给《作文通讯》寄稿子,真是不刊之论,引得同学们笑话他。
2、老张对王勇贵的现身说法很满意,认为他的话的确是抛砖引玉,有先见之明。
3、解放前,咱县里一帮官僚狼狈为奸,贪赃枉法,把地方财政弄得一团糟。
4、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5、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四、成语填空
1、六畜成语
六畜就是:牛、羊、马、鸡、犬(狗)、豕(猪)等六种牲畜的合称,并泛指农家所饲养的各种家禽、家畜而言。
下列成语中都含有六畜的名称,你是否能把这些空格填入正确的答案呢?塞翁失_马__ 顺手牵_羊__ 偷_鸡__摸_狗__ 汗牛___充栋_狗__尾续貂亡__羊_补牢鸡__鸣__狗_盗人仰_马__翻_羊__入虎口鹤立_鸡__群
2、针锋相对(反义词)
取(长)补(短)居(安)思(危)弄(巧)成(拙)(冷)嘲(热)讽色(厉)内(荏)去(粗)取(精)兴(利)除(弊)百(废)俱(兴)嘘(寒)问(暖)3、殊途同归(同义词)
(庞)然(大)物(卖)官(鬻)爵(聚)精(会)神
众(叛)亲(离)(刻)骨(铭)心(歪)风(邪)气追(名)逐(利)生(离)死(别)(同)生(共)死4、成语之最
(1)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2)最好的衣服(天衣无缝)
(3)最大的被子(铺天盖地)(4)最高的人(顶天立地)(5)最好的箭术(一箭双雕、百步穿杨)(6)最长的腿(一步登天)(7)最笨的盗贼(掩耳盗铃)(8)最危险的游戏(玩火自焚)(9)最大的嘴(气吞山河)(10)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5、量词填一填
下列成语皆有一字空白,必须填“单位量词”!试试自己的实力喔!
形单影_只__人_面__桃花杯___水车薪__尾_大不掉金榜_题__名
单枪__匹_马一_盘__散沙六__根_清静一___之雅金_枝__玉叶
门当_户__对金_科__玉律舍__本_逐末有_条__不紊信口___雌黄
杯_盘__狼藉守口如_瓶__
掉:摇动。
尾巴太大,掉转不灵。
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
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6、用十二属相填写成语
(鼠)目寸光老(牛)舐犊(虎)视眈眈守株待(兔)望子成(龙)画(蛇)添足(马)到成功顺手牵(羊)尖嘴(猴)腮闻(鸡)起舞(狗)急跳墙狼奔(豕)突
7、猜谜语
哑巴说话(打一成语) 谜底:痴心妄想
变奏为春(打一成语) 谜底:偷天换日、改天换日
二、四、六、八、十(打一成语) 谜底:无独有偶
不折不扣(打一汉字) 谜底:听、哲
举棋不定(打一成语) 谜底:下落不明、
滥竽充数(打一成语) 谜底:鱼目混珠、随声附和。